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路逍遥(农民)-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宝山也承认时来运转,他怎么也没想到竟会成为市长助理,不过同时也感到不安,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毕竟还没接触过全市大面的工作,猛然一下就协助徐光放工作,很可能会力不从心。

欧晓翔适时给潘宝山吃了颗定心丸,他告诉潘宝山,徐光放做事风格还是比较强硬的,做他的市长助理不难,只是按照吩咐完成指定工作就行。欧晓翔还说,徐光放也知道情况,肯定会留出一段适应期来。

这下潘宝山放心不少,有适应期就行,他有自信完全可以把市情摸透。

潘宝山很勤奋,在办公室白天除了干点临时指派的小事,就是埋头查阅资料,晚上也在办公室,不到十二点不回去。

每天深夜,潘宝山从办公室出来后,都会在大院里小转一圈。

地处市中心的市委市政府大院,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几栋多层灰黄色的办公楼房,还有几栋只有三层高的低层楼房,远谈不上气势。但大院里有多年生的劲松,还有苍郁法桐,整个感觉起来气息古朴沉稳。

潘宝山喜欢这感觉,身处其中,内心总能涌起万千激情,可以畅想未来的光明大道。

陶醉的畅想过后,潘宝山便会穿过大院后方的一个小门,来到市政府家属大院,他的宿舍就在这里。

市政府家属大院和政府大院一样,也很老,大多是七八十平方的那种两室一厅的房子,潘宝山零时住了一套。

这里也是潘宝山喜欢的地方,他总能看到一些退休或在职的干部,他们的表情几乎都一样,木然冰冷,绝对是喜怒不形于色。看到那些个面孔,潘宝山有些佩服他们的底蕴,市级层面官场上泡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不过潘宝山并不想学他们,太深沉,如同邓如美所说,让别人看起来有些沉重,不欢快,生活味会差很多。

说到生活味,潘宝山突然察觉,已经差不多有两个星期没回富祥了。

刚好,刘江燕又打来了电话,问什么时候回家。这个电话提醒让潘宝山有点内疚,可不能在市里乐不思蜀,工作是重要,但生活也不能撂。

“这周末就回去。”潘宝山立刻回道,“经过两个星期的突击也差不多了,现在市里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我也几乎都了解,下一步就上手协助徐市长开展工作。”

“宝山,姐姐说了件事。”刘江燕有点吞吐。

潘宝山一听就明白,“江燕,是不是咱俩办婚宴的事?”

“嗯。”刘江燕不太好意思,“催我好几遍了,让我跟你说。”

“我也正想着那事呢。”潘宝山笑道,“对了,新房通风得差不多了吧。”

“应该行了,每天早上上班前我都去打开窗户,下午下班再去关上。”刘江燕道,“而且姐姐还让环保局的人去检测了,没问题。”

“那就好,等这个周末回去就跟大姐商量这事,定个日子。”潘宝山道。

日子容易定,但请客安排上很难。场子不准备搞大,所以在发请帖的事上很费脑筋,有些人不请是要生气的。

为这事,潘宝山专门拿出时间来揣摩,从上到下滤了一遍。

市里的有徐光放、欧晓翔、吕光荣和伏广波,这四人招呼肯定要打,请柬也要送。不过最后潘宝山觉得给徐光放送请柬有些不妥,到时就借送喜糖一带而过。沈欣丽也应该邀请,但潘宝山同样觉得她不适合出现在自己的婚礼上,他认为最合适的做法是给她去个电话,她应该也能理解。

县里的人头比较好划定,祁宏益是不用说的,还有杨涛和政府办一帮平日里接触多的人,此外还有黄开建和李大炮,还有司机老匡。再者就是刘江燕的同事、同学和朋友。

夹林乡方面的也不难,毕竟那是潘宝山和刘江燕共同工作过的地方,尤其是像王三奎、老王及鱿鱼等人,绝对不能漏掉,还有郑金萍、吴强、周国防和鲁成升等,不请他们背后肯定要被说眼睛大看不起人。

邓如美和蒋春雨自然也在邀请之列,不过她们名义上走的是刘江燕方面的关系,况且蒋春雨还是伴娘。

有一个人比较特殊,梁延发,他也是要请的。对梁延发,潘宝山感慨极深,现在对他已经是容忍到极限。利用钱程举报受贿一事,潘宝山已经暗下决定是最后一次让步,以前对他有愧疚的地方自此一笔勾销,如果再有冒犯之处,绝对不再客气半分。

第二百零一章风声

梁延发也有数,知道潘宝山可能对他已有疑心,但不管怎样现在还没撕破脸皮,所以还得继续更加小心地“修好”。

不过有些事不是小心就能避免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保不准就有犯事的危险。

十二月上旬,潘宝山和刘江燕举行了结婚仪式。在婚礼喜宴上梁延发竟然犯了浑,眼睛瞟来瞟去就是不离开蒋春雨。他跟宋家正所说看上夹林乡大院里的一个,就是蒋春雨。

和梁延发同坐一桌的郑金萍看在眼里很不舒服,觉得梁延发特别恶心。最后出于对潘宝山的维护,她找了个机会把梁延发叫离酒桌,告诉他蒋春雨是潘宝山的人,别打什么歪主意。

梁延发一听脊背直冒冷汗,他深知要尊重、敬畏一个男人,同样也要尊重、敬畏他身边的女人。

“郑乡长你可别乱说,我可没有那意思。”梁延发急忙否认,他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如果让潘宝山知道麻烦就大了。

“有没有自己心里有数就行。”郑金萍颇有些不屑,“反正我告诉你了,蒋春雨和潘市长是个什么关系,哪些事该做不该做的好好把握。”

梁延发见郑金萍这个样子很憋火,想想当初她屈蹲在胯下那媚好的样,现在竟然如此趾高气昂。但憋火归憋火,他不敢发作,“嗬,不管咋说我得谢谢你郑乡长的关心。”

说完,梁延发径自转身回到酒桌上。

两人这番对话没捂紧,而且还给刘海燕听到了。刘海燕乍听很生气,不过想想以前刘江燕好像跟她说过蒋春雨和潘宝山之间的事,他们顶多只能算是有意,并无事实。

对此,刘海燕也不好多说什么,但那也不放心由着事态发展,否则以刘江燕那不管不问的态度由着潘宝山马放南山,早晚有一天要出事。而且她也看到了今天作为伴娘的蒋春雨,果真也是俏丽动人。

刘海燕稳得住,她要想个万全的法子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件事潘宝山一无所知,他沉浸在幸福蜜意之中,和身披婚纱的刘江燕站在一起,感受到了众人啧啧称赞带来的无比愉悦。人人都有虚荣心,潘宝山也一样,被人羡慕的感觉很好,让他特别满足。

十五天的婚假,潘宝山只过了十天。和刘江燕去了趟海南,回来后刘江燕说还没去过首都,又陪她去北京玩一圈。之后,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他不敢怠慢。

徐光放见潘宝山提前到岗有点奇怪,呵呵地问道:“小潘,如果我没记错,新婚假期还没结束吧?”

“还有几天。”潘宝山笑笑,“出去转了一圈刚回来,老是惦记着要快点进入角色,所以还是早点过来适应一下。徐市长,得你这么关照提拔有一定压力,总感觉要是表现不好的话那可就太辜负了你的期望了。”

“嗯,压力有一点是好事,但不能过大,否则就难以转化成动力。”徐光放道,“小潘,总的来说你还很年轻,不能少了闯劲,而且你也有闯的资本,视野宽阔头脑好用善于开拓,这也是我看重你的原因。”

“多谢徐市长夸奖,今后工作中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决不让徐市长您失望!”潘宝山说得很干脆,信心十足。

徐光放点点头,“刚才说了你善于开拓,但开拓不仅仅是在现有的工作领域中拓展横向加深纵向,还体现在一个敏锐性上,中央和国家总会通过各种方式释放出一些信号,很多都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指向。”

听到这里,潘宝山想把自己早有留意,已养成看《新闻联播》的习惯说一下,但想想还是谦虚一点,像这种小事并不需要单独在徐光放面前说道,等遇上机会顺带讲出才显得合宜。

潘宝山等的这样一个机会,很快出现。

十二月二十八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讨论了**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晚上新闻联播中又进行了相关解读。

这绝对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潘宝山知道,第二天该到徐光放面前说点自己的看法了。

徐光放也有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对此也有思考,正好和潘宝山讨论起来。

“这几年国家在宏观调控中对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进行了加强,有效扭转了前几年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收入增长不明显的局面,把农业农村稳住了。”徐光放道,“明年就要进入‘十一五’,现在再适时打出新农村建设牌,作为下一个时期的大政方针确实很有必要,能把‘三农’工作推向新高峰。”

“是的徐市长,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发展关乎全盘大局,只有真正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解决,才能更好地把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嗯。”徐光放点头道,“仅仅有认识还不行,关键是看怎么贯彻实行下去,行动是最重要的。”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目标也很全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潘宝山道,“但万事皆有破题之初,我觉得新村建设是一个极为有力的抓手,是相对容易的切入点,也容易见成效。”

“不错。”徐光放缓缓地点了点头,“这项工作交给你,尽可能快地选取试点进行建设,然后形成模式开始推广。”

潘宝山没急着表态,他抿了抿嘴唇道,“徐市长,我虽然是从农村干起来的,但之前接触的一直是农业工作,任富祥县副县长时分管农村工作也比较狭义,并没有真正接触过农村全面工作。”

“我明白你的意思,那没关系。”徐光放笑笑,“一切从锻炼开始,别忘了你现在的身份,你所面对的其实并不仅仅是农村工作,而是松阳市全市大局,所以你要尽快适应,打开工作局面。”

“好的徐市长!”潘宝山很坚定地点头道,“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

“你有通观大局的能力,我相信你。”徐光放面带微笑,“不要束手束脚,要把年轻人开拓拼取的劲头拿出来。”

“好,一定!”潘宝山望着徐光放,眼神里透着百倍信心。

潘宝山对着手的第一项专职任务看得非常重,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又好又快地完成一个新村建设的典型。他决定回富祥,因为对富祥了解,工作开展起来会很顺手。

回到富祥,潘宝山和刘江燕一起到刘海燕家吃饭的时候,把徐光放交待的抓新村建设典型一事说了,接下来一段时间要长住这里,用心抓好工作。

刘海燕说是要用心,这是一次很好的表现机会,要抓住抓好。“此事该和祁宏益碰个面,让他有句话。”刘海燕道。

“嗯,是要跟他好好谈一谈,祁书记是自己人,也不见外。”潘宝山道,“到时还需要他大力支持。”

“措施的落实,最终还是要靠地方具体执行。”刘海燕道,“执行力的大小,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所以我要回富祥,去夹林,到我最熟悉也最得心应手的地方。”潘宝山道,“反正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徐市长对我的看法可能会急转直下。”

“既然这样你就早点找祁宏益,尽早着手安排才是,万一有不凑手的地方也好留出个提前量来调节。”刘海燕道,“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你跟祁宏益关系好归好,但牵扯到经济方面的有直接经手一定要回避。”

“嗯,我知道的大姐,祁书记伸手过长,怕是要生出不少事端。”潘宝山道,“以前没有跟他有过什么经济上的往来,以后也不会有。”

潘宝山说得没错,他早就料想到祁宏益之前的行事危险性较大,现在刘海燕这么一提醒,说明已有风声,肯定是冯德锦他们在蓄势。对此,潘宝山虽感不安却也无奈,因为祁宏益的事,并非他所能帮上忙的。

想也无用,暂且不想,也不谈。潘宝山找到祁宏益,还是先说正事。

祁宏益对潘宝山的到来很是高兴,跟见着老友一样。潘宝山也能感觉到祁宏益的真诚,对他也越发敬重,敬烟倒水都很主动。祁宏益烟是接着了,可没让潘宝山倒水。

“怎么能让你倒水呢。”祁宏益笑道,“你现在是市领导喽!”

“祁书记你这么说我可担待不起。”潘宝山连忙摆手笑起来,“我说过,不管到哪里、干什么,永远都是我的老领导,我永远都是你的老部下!”

“哎呀宝山,你这话说得好,不管怎样让我心里舒服。”祁宏益慨笑道,“我这可是大实话,你别笑话。”

“怎么会呢祁书记,我在你面前也从来都是哪儿想起哪儿说。”潘宝山笑了笑,道:“不过今天可是有备而来的。”

“有备而来?”祁宏益一下显得有点紧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风声,什么风声?”潘宝山也是一愣,“祁书记你指的是哪方面?”

第二百零二章身影

祁宏益见潘宝山小小吃惊的样子,忙恍然笑了起来,“哦,没什么,没什么,就是那么随便一问,还是说说你的有备而来吧。”

潘宝山见祁宏益如此表现,知道肯定有事,不过这会他不想说也不能再问,而且眼前好好谈谈手头上的工作确实也要紧,“祁书记,今后一段时期新农村建设工作会抓得比较紧,徐市长现在就很看中,要我选个试点,抓个新村建设典型,担子不轻哪。我想来想去还是老家这地方好,起码还有你的支持,会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工作上的事还用说嘛,我这边当然是会全力支持的。”祁宏益听后呵呵一笑,“宝山,不过丑话也跟你说在前头,新村建设动辄就是几千万的投入,那可都是钱的事,真金白银,虽然县财政资力可以担负得起,但也不能倾入太多,毕竟还要照顾到全局,而且,新农村建设才刚开始,典型的树立不能靠政府堆钱。”

“祁书记你说得对,我也明白。”潘宝山道,“在这事上我有考虑,靠政府拿钱的事谁不能干,凭什么能到我潘宝山头上?而且就算干起来又能起到什么典型示范作用?我想的是要通过运作来树立典型,总结出一套模式来,那样的典型才有意义。”

“就说嘛,宝山你就是看得深远。”祁宏益笑道,“你说说,我真是很想听,你知道我上任以来是以农村工作为重点的,现在新农村建设兴起,正好也符合我的思路。”

“所以嘛,我把试点放在咱们富祥是最合适的!”潘宝山笑道,“祁书记,无数事实说明,只有牢牢把握住机遇,才能赢得大跨步发展,谁先抓住了机遇,谁就能先发展起来,现在国家建设新农村的东风刚刚吹起,绝对是个机遇,只要找准着力点,保证能出成绩。”

“现在你有选点意向?”祁宏益问。

“夹林的大陡岭村。”潘宝山点头道,“我要在夹林创造一个神话。”

“夹林乡那地方好是好,但经济不强,在那里搞新农村建设试点效果不一定会好。”祁宏益不无担忧地说,“我觉得可以从经济强镇中选一个点。”

“祁书记,事情都有两面,夹林在富祥西部的丘陵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陡岭村又是个典型的缩影,如果在那种条件下走出一条新农村建设成功之路,树立起一个典型来,效果会有多好是可想而知的。”

祁宏益听了缓缓地点着头道,“嗯,有很好的反差效果。不过说到底还是我刚才那句话,不管机遇怎么好,归根到底还是钱的事,那么一大笔资金从哪里来?”

“刚才我说的机遇是宏观机遇,还有微观机遇。”潘宝山笑道,“大陡岭村是个老村,村舍几乎都有年头了,大量的农户应该有翻建新房的需求,这也是个机遇。而且最近这几年,大陡岭村从金银花种植基地、特色山坡林果、综合中药基地中也有获利,手中攒了点钱,虽然有限,却也是一定的经济能力。还有一点关键的是,他们能看到挣钱的希望,就刚才我说的几个来钱路子,还有这几年祁书记你推行的新型农业发展,都能让老百姓的收入不断增长,他们有盼头。”

“不错。”祁宏益听后表示赞同,道:“这几年夹林的发展确实迈了个台阶,当然那还应归功到你头上,像经济作物的推广、地膜保温种植法还有配方肥的施用,产量、效益双增加,同时成本又降了下来,老百姓攒钱的速度是快多了。”

“可仅靠老百姓手里的钱是远远不够的。”潘宝山道,“政府也还是要出点力。”

“政府肯定是要投入一些的,尤其是在拆迁补偿上,少不了。”祁宏益道,“宝山,这点你尽可放心,别人来不好使,但这个项目是你负责的,我为你开一路绿灯,在财政投入上会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祁书记,只要有法子,我尽量不动县财政的钱。”潘宝山道,“其实还有个明眼的路子可以集纳一笔不小的资金。”

“哦,说来听听。”祁宏益道,“你说明眼,我一时还想不出来明在何处。”

“土地复垦。”潘宝山呵呵一笑,“近年来国家队土地复垦高度重视,推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复垦的土地最高补助达万元之多。大陡岭村现在的住宅占用面积比较大,当然那是其次,主要是居住状况特别分散,有的东一家西一家隔得很远,一共近三百户人家,却占了一千两百多亩土地。当然了,那一千两百多亩也不全都是平地,有一部分是岭地,但换个说法也能算是耕地。”

“呵呵,果然是个路子。”祁宏益笑道,“这个事情确实明眼,而且也好办,马上我让县国土部门配合工作,把新村建设与土地复垦有效结合起来,搞集约发展,把土地有效利用起来,这不仅能缓解土地供求紧张带来的压力,而且还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新村建设的启动资金问题,很好!”

“祁书记,有句话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潘宝山犹豫了下,“县国土局局长宋家正,他跟冯德锦那边走得比较近。”

“近又怎么了?”祁宏益脸色一沉,“他宋家正要是敢有半点不乐意的吭声,我立马让他下来!只要我一天在台上,下面哪一个敢明着跟我对着干,谁就要倒霉!”

“那也倒是。”潘宝山道,“另外我再通过徐市长的路子,让市国土局督促一下,应该也不会有问题。”

“问题肯定没有,那点你放心就是。”祁宏益道,“哎对了,大陡岭村能流转出多少土地复垦?好好算一下,对投入缺口有个数。”

“粗略算了下,能复垦一千亩左右。”潘宝山道,“按足户来算,建三百户两层连体别墅式楼房,用地也就是两百多亩。”

“哟,这下起码不就能争取到一千万的复垦补助资金嘛。”祁宏益道,“有没有算过总体投入资金需求量?均摊到老百姓头上的钱是多少,如果多了,老百姓断然是不肯轻易服从的,那样一来事情就棘手了。”

“算过。”潘宝山道,“按照初步打算,一共三百栋房子,满打满算需要三千万。具体来说,每户的建筑面积在一百六十到两百四十平方不等,到时可以让农户根据手里的钱来选择房子大小,反正平均起来一户的建筑面积在两百平方左右。根据现行建筑材料市场和人工的价格行情,一平方的造价成本大是五百多元,也就是平均一栋房子需要十万元成本,再细一点讲,小套的七八万,大套的也就十二三万。”

“嗯,十万左右还是能让老百姓接受的。”祁宏益琢磨了下,“一共要三千万,土地复垦抵消一千万,一下就减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一栋房子在成本价十万的情况下,还可以再减少两三万。”

“我的初衷也这么想。”潘宝山道,“不过新村建设也是个系统工程,花销的地方不少,如果算得太紧怕是要捉襟见肘,况且老百姓行动有快慢,资金回笼也不会及时,所以还是要谨慎一些。当然,能减则尽量减,毕竟老百姓存点钱不容易,有的人家辛辛苦苦一辈子可能也就攒个几万块。”

“这点我同意,而且很有必要。”祁宏益道,“我也是穷苦农村出身,知道庄户人土里刨金的艰辛。”

“祁书记,相关事情我还要做个详细预算,反正会尽量把成本放到最低。”潘宝山道,“毕竟这个项目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是,搞试点竖典型嘛。”祁宏益道,“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在说服老百姓搬迁上一定要温和,过激的话容易引起群体上访,是大忌。”

“那个有考虑,我相信大部分老百姓是能理解的,而且也支持。”潘宝山道,“到时还要配套一些奖励措施,对于积极带头拆迁的,每户额外给一千元奖励,积极入住新房的,每户再奖励四千元。”

“嗯,做法是不错,能充分调动其农民的积极性来。”祁宏益道,“不过得有心理准备,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很顽固,不是那么容易说通的,熬到最后弄不好还会来个狮子大开口。”

“大开口也没用,绝对是不能满足那些要求。”潘宝山道,“否则会伤了大部分农民的积极性。”

“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祁宏益道,“不过遇到那种情况,具体的解决法子我没有,到时你根据情况再看吧。”

“祁书记你放心,我处理解决的前提是不给富祥惹麻烦。”

“那个我当然相信!”祁宏益笑了起来,“一些具体的事情,还要跟夹林那边仔细商量,你看,要不要把夹林方面的人叫过来开个会,把事情安排一下?”

“不用,等等我想周全了,然后抽个空去夹林把相关的人召集起来再安排会更好。”潘宝山道,“能不耽误祁书记时间的地方就不麻烦你。”

“谈什么麻烦,典型竖好了不也是富祥的光嘛。反正一点,又需要的地方你尽管开口。”祁宏益看看时间,笑道:“中午了,好好请你喝两杯,我那还有两瓶好酒。”说完,打电话给杨涛,让他在食堂安排一下。

潘宝山也不推辞,这个时候不能见外。

祁宏益打完电话和潘宝山抽了支烟,然后就去食堂。

下到二楼的时候,潘宝山看到政府办走出来一个人,身影很熟悉,仔细一瞧,竟然是蒋春雨。

第二百零三章布置

蒋春雨被调入县政府办,做了刘海燕的专职秘书。

开始潘宝山并没有延伸开去想,只是觉得蒋春雨得到了重用,下午回家问起刘江燕时,她支支吾吾地说出了缘由,潘宝山才恍然大悟。

“你姐姐真是有心了。”潘宝山不由地笑了起来,“把刘江燕尽量看在身边来加以防范,有那么严重嘛。”

“我也说没必要。”刘江燕笑了笑,“该发生的总要发生,不该发生总不会发生,防是防不住的。”

“哟,江燕你这话里有点意思。”潘宝山眉毛一提,“摆明了是对我放纵嘛。”

“不是放纵,是信任。”刘江燕一歪嘴,“我知道你在外面不会乱来。”

“乱来?”潘宝山听到这里还真有点心虚,“怎么可能乱来呢。”

“不说那些。”刘江燕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宝山,我们还是到姐姐去吃饭吧,那样好好做一顿饭还划得来,而且人多吃饭也有气氛。平常你在市里的时候,我吃住都在那里。”

“我知道你是心疼你姐一个人会感到冷落。”潘宝山笑道,“要不现在就去买点菜,晚上去你姐家做去。”

一商即定,刘江燕先打了个电话给刘海燕,然后和潘宝山去了超市。

刘海燕回来的时候,饭菜已经要摆上饭桌。

“小潘,和祁宏益谈得怎么样?”刘海燕放下拎包,换了拖鞋走进客厅大声问道。

“很好!”潘宝山端着一盘清炒土豆丝出来,“祁书记绝对支持。”

“应该如此。”刘海燕道,“下一步就是去夹林了吧。”

“对,要和夹林具体对接一下。”潘宝山道,“今天上午跟祁宏益交谈的时候,发现了个异常情况。我说要跟他谈个事是有备而来,他好像很吃惊,甚至是有点惊慌,是不是现在冯德锦他们背后闹得厉害?”

“冯德锦和祁宏益一直水火不容,要说背后做手脚,只要有机会他从来就没间断过。”刘海燕道,“你说祁宏益表现出紧张来,很可能跟一个小道消息有关,就是严景标明年可能回松阳担任一把。”

“严景标?”潘宝山一惊,“他不是在省高新区任管委会主任嘛,还能杀回来?”

“只是很小的小道消息。”刘海燕道,“我估计可能性不大,毕竟省里也有思量,严景标和徐光放显然是不合的,两人搭班肯定弊病很多。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明年省里高层有人事变动,波动到市里也很正常。”

“怪不得祁书记有些惊慌,如果严景标回来,冯德锦可就要张开翅膀乱扇了。”潘宝山喟叹道,“要是那样的话,日子确实有些不好过。”

“仅仅是不好过那还是其次,据我了解严景标可是想把祁宏益一扳到底。”刘海燕道,“那会是天翻地覆的。”

“确实,祁书记的那些事如果掀出来,还不知要进去多久呢。”潘宝山道,“如果祁书记真的遭了他们的黑手,我是很同情的,抛开个人感情关系不说,从工作上总体考量他应该也算是良好。没错,他是乱伸手揽了些工程,但只能算是谋个便利,是靠干活拿钱,并不是恶毒毒地生吞硬抢。而且,他为富祥确实也做了不少贡献。”

“有些事很难说。”刘海燕道,“那些东西搁在冯德锦手里,就是明晃晃的标枪,一投一个准的。”

“如果你说的小道消息是事实,那我只能为祁书记祈祷祝福,因为那些情况并不是我能帮上忙的。”潘宝山微微叹道,“况且我也是泥菩萨过河,还不知道日子会怎样。”

“你倒不用担心。”刘海燕道,“现在你跟了徐光放,他也是个强硬派,即便严景标真的回来也无妨。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你也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只有跟他跟到底。”

“嗯。”潘宝山点点头,仍有所思。

“还有什么心思?”刘海燕见状问了一句。

“大姐,在你面前也没什么不好意思。”潘宝山笑了笑,其实在这件事上,他有更多的想法,“本来我认为明年徐光放如果顺利成为松阳市委书记,现任常务副市长就有可能顶上市长的职务,顺势推位,也就能腾出个副市长的位子,那我就有那么一丝可能成为副市长。”

“哦。”刘海燕点了下头,又摇了摇,“可能性不太大,那样你蹿得也太快了,况且即便徐光放当上市委书记,腾出的市长位子也不一定就在现有的松阳领导班子里选拔人上去,也有可能会有空降兵。”

“是啊,我也觉着希望不大。”潘宝山笑了起来,“那些也不想,有点远,眼下还是抓好新村建设这个硬任务要紧。”

这的确很要紧,第二天,潘宝山去夹林找郑金萍,快到乡大院的时候打了电话给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