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棋人物语(不语)-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优待,所以尽管三星杯的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先例,规则上也没有相关联的处理办法,韩国棋院方面不打算投诉,日本方面大枝雄介也有相类似的表示,所以王仲明在三星杯上的资格不会剥夺,可以继续完成今后的比赛。”黄德志讲道。
    孙文东奋笔疾书,在统计资料旁边的空白处将黄德志的话记录下来。
    “剥夺王仲明的参赛权。呵呵,谁会提出这么没常识的问题。王仲明递交的所有资料和证件都是真实有效,三星杯组委会有什么理由剥夺他的参赛权?三星杯是公开赛,原则上不限制参赛棋手的身份。这种情况下若是做出这种决定,还不得被舆论说成怕韩国棋手不是中国棋手的对手,所以干脆使出盘外招,直接把对手踢开?未战先怯。韩国围棋这七八年来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那点儿心理优势就全成了流水了。至于日本,呵呵,以他们这次在三星杯上的表现。好意思说什么吗?反正都已经出局,就算不让王仲明参加后边的比赛,他们的棋手也不可能后续递补,顶上那个位置,既然如此,当然要支持王仲明继续参战了。”张学斌分析道。
    “呵,别那么阴谋论好不好,让你那么一说,天底下简直没好人了。”黄德志笑着说道。
    “好人?有那么多好人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说别的,那个韩国记者是在一个多月前就知道王仲明的身份,为什么那时不把消息公布,而是一直忍到昨天才发出来?他难道就不担心给他关键资料的孙浩突然醒过神来,抢了他的独家消息?要知道独家或者非独家对媒体的分别极大,在这个行业,消息早与读者见面哪怕只有十分钟,对销量的影响都是决定性的。所以,我反正是不信赵林昌是直到前天下午才得到消息,依我看,那个记者肯定是老早就把自已的发现告诉他,而他考虑到如果把消息公布的时间放在八强赛比赛期间可以对棋手的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所以才让记者把消息压下,直到昨天才见报,而他呢,就是前天赶到三星研修院,然后假惺惺的装作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后便向你通风报信儿。”张文斌哼了一声然后说道。
    “真的吗?”挠了挠后脑上的短发,回忆着当时赵林昌的反应,黄德志将信将疑的自言自语道,心想,如果那是真的,那赵林昌的演技实在是太好了,就算去拿奥斯卡奖也够用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种事儿还是往坏的方面想的好,不然我很难理解,一个得到了独家消息的记者怎么能忍那么久?总之,幸好王仲明的心理素质够好,没有因为身份突然曝光而造成情绪波动,没让他们的招术得逞。”张文斌还是坚持自已的看法。
    “嗯,这一点儿我比较支持张副院长的看法,韩国人对胜负的态度要比咱们激进的多,为了取胜,比赛中使出盘外招的事儿又不是一次两次,这方面咱们吃过的亏也不是一次两次。”孙文东的记录写完,停下笔来,他也发表自已的意见,想起不久前的冬奥会上,韩国选手为了确定已方队员夺冠,仗着进入决赛的韩国选手多而故事犯规,将最强的中国选手直接撞倒,虽然过后受到处罚,但终究还是让另外一位韩国选手拿到了金牌——这样的性格,到底应该称为是好胜,还是输不起呢?(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为难
    “好吧,少数服从多数,咱们就不讨论这个问题了。”发觉大家的讨论有跑题的倾向,黄德志笑着说道——就他个人而言,倒不觉得赵林昌在这件事儿上有耍什么花招,不过他似乎也没必要在这种问题上太过较真,谁知道成见这种东西出现可能只需要一瞬间,而要解除却可能花上一辈也办不到,谁让以前中国棋手在这方面曾经吃过韩国人的亏,张学斌和孙文东用阴谋论的角度分析问题倒也无可厚菲。
    “嗯。。。。。,问题三吧,在韩国报纸曝料之前,咱们是否已经知道事情的真相。“在统计表上找出另外一个问题,孙文东念道。
    “我肯定是不知道了。”张学斌想也不想的马上就答道——这倒是实话,不然他也不会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被人逼问得胡说八道了。
    “呵,问题是咱们对外的口径要一致呀,不能这个说知道,那个说不清楚,一个人一个**,那样岂不是会让人看笑话吗?”黄德志笑道,他知道张学斌是在怄气,不过都是成年人了,知道什么是轻,什么是重,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一个蹩脚的司令胜过两位聪明的将军’吗,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棋院’是否事先知情,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棋院的领导层是否事先知情。张学斌所讲的固然是实情,但那样的回答岂不是很人以‘棋院管理高层不合谐’的感觉?
    “呵,回答这个问题的确是要谨慎些,说事先知道,会让人们觉得咱们别有居心,厚黑加腹黑,抓了一把同花顺装成杂牌和人家玩梭哈。而说事先不知情,也是在看到韩国媒体报道后才知道的,又会被人质疑棋院的管理能力太差。因此。按照‘两利相衡择其重,两害相衡择其轻’,与其被误解为能力不行,不如承认腹黑加厚黑好了。”孙文东建议道。
    “嗯。。。。。,有道理,虽然免不了被人非议,不过总好被人说成无能。”想了一想,黄德志对孙文东的建义表示赞同,同时把目光再次望向张学斌的脸上,想要听取他的意见。
    “呃。。。。。。同意。”迟疑了一下儿,张学斌点头道,他是中国棋院的副院长,在其位,谋其政,必须得维护棋院的利益,正如孙文东所说的那样,两害相衡择其轻,由于消息是被韩国记者抢先报道。棋院随后无论怎样的表态都会被人拿来说事儿,既然如此,那自然是找比较不那么严重的那么来认头了,想起一个外国的小笑话——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个老头拿着一把长柄雨伞在车站等车,这样的造型引来许多人的讥笑,以为这个老头精神上有问题。一个好心人于是上去问他为什么,那个老头的回答道“人老了。腿脚不好,这把伞不是为了挡雨,而是用来当拐杖。”。‘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拐杖呢?”好心人不解的问道,“我宁肯让我说我愚蠢,也不愿意让人说我老了。”老头儿答道。现在的情况不是和笑话里的情景很相似吗?只不过那个老头把‘老’看的很重,而黄德志则把工作能力的高低看得更重罢了。
    “好,那就这样定了,记得把整个过程都整理一下儿。”张学斌既然也同意了,这个议题就算解决了,只不过从怀疑到接触再到证实中间的过程张学斌都不知道,所以黄德志吩咐孙文东把资料整理归纳一下儿,这样大家的回答才能做到一致,不至于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孙文东把黄德志的指示都记下来,“怎么解释知道了却又不公布的问题呢?”写下后,他抬起头来接着问道。
    “这个。。。。。,只能推到王仲明身上了吧?”黄德志想了想答道——是王仲明自已个人的想法,不愿意过早的曝光,棋院方面是尊重棋手的选择,所以才装聋作哑,没有向外公布,这样的理由,应该可以得到棋迷们的谅解吧?
    “可能这是最好的方案了,只不过需要王仲明的配合。”张学斌说道——现在这种时候,当事人的说法远比官方可信度高得多,网络论坛上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官方机构不辟谣还不知道真假,一辟谣才敢肯定是真的’,假如王仲明说他没有那方面的意思,而棋院表态说是应棋手本人的要求才保密的,毫无疑问,棋迷们相信的肯定是王仲明而不是棋院。
    “王仲明的确是说过类似的话,他应该会配合的,等会儿我再给他打个电话把事情落实一下儿。”孙文东答道。
    “那样就再好不过了。不过话说回来,他既然肯复出参加比赛了,为什么还不肯公开自已的身份呢?如果当时他肯公开身份,我想直接得到三星杯的外卡也很有可能。”张学斌提出疑问。
    “这个很好解释,因为他是一位真正的棋手,也是一位有实力的棋手,他不想利用过去的名气在三星杯中得到特殊待遇,而是要靠自已的实力从预选赛一步步的向前挺进。”孙文东马上答道。
    “呵,你是王仲明肚子里的蛔虫吗?他还没说你先就知道了?”张学斌笑着问道,看这意思,孙文东大有想当王仲明的经纪人的架式了。
    “呵,解读嘛,当然是往正能量那边靠了,换成您大概说的比我还要慷慨激昂呢吧?”孙文东笑着反问道——娱乐圈需要偶像,围棋界同样需要偶像,历史上日本的六超,中国的聂马双雄,韩国的曹李师傅,不就是那个时候的偶像吗?现在的中国围棋强手虽多,却没有那种一枝独秀,独领风骚的偶像级人物,而偶像的出现,除了‘偶像’本人的实力和表现外,推手的宣传和包装所起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做为中国棋牌运动的主管机构,下棋,赢棋是棋手的事儿,而管理,宣传方面则是棋院的事儿,自已的解读固然有在说官话,漂亮话的嫌疑,不过只要棋迷们喜欢听,体委上级领导喜欢听,那还有什么可不好意思的呢?
    “呵呵,那倒是。”张学斌笑道,孙文东拍的这个马屁让他十分受用,说到这方面的才能,他是很有信心的,在中国当官,没点儿真本事那是绝对不灵的,随便拉出个村支书都能在千人大会上脱稿演讲个把小时,何况他这样的棋院副院长呢。
    下个要解决的问题,王仲明八年没有履行职业棋手的义务,中国棋院是否要做处罚。
    “怎么处罚?”手指无意识的敲着桌面,黄德志喃喃道。
    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按道理,不告而辞,八年时间不回棋院报道,棋院总该有点儿反应才说得过去,如果是一般的棋手,这应该算不上什么难道,轻者禁赛一年半载,重者开除出局,取消职业资质等等,问题是王仲明不是一般的棋手,那是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展神威,斩将夺旗,常山赵子龙式的人物,此次复出的第一战就轻松打入三星杯四强,对这样的人开罚单,那可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轻了,是在挠痒痒,重了,人家当年可是意无反顾,在最风光的时候说走就走,一走就是八年,当年那件事儿直接造成棋院管理高层的动荡,引起上级体委领导的震怒,不久之后棋院的管理层便被更新换代,那么这一次,万一王仲明不肯接受棋院的处罚而公开声明正式退出中国棋院呢?不说上级体委领导的问责,单是万千棋迷的怒气就够棋院管理层喝一壶了吧?
    “无非是罚钱,禁赛看怎么选择了。”孙文东说道。
    “禁赛?绝不可以,这样一位大咖,棋院盼着他出成绩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禁止他参加比赛?那不是疯了吗?”张学斌立刻表示反对——黄德志千辛万苦,想尽办法才好不容易让王仲明复出参加比赛,又怎么可能给人家禁赛?真要是那样,当时又何必费那个劲儿呢?
    “对,那是亲者痛,仇者快的利敌行为,别人不清楚,赵林昌肯定是乐于看到咱们自缚手脚,自已把自已最能打的大将关起来。”果然,黄德志和张学斌的看法完全一致,棋院正需要人才出成绩的时候,怎么能自毁长城呢。
    “不能禁赛,那就是罚钱了,罚多少合适呢?”孙文东问道。
    这个问题同样很难,因为以前并无先例,没有参照对比,怎么做判决呢?倒不是说之前没有棋手不经领导同意便脱离中国棋院,但那些棋手的下场要么是转行去做别的,要么是去日,韩继续其职业生涯,不再归中国棋院的管理,也就谈不上什么处罚,最多就是后补一道公文,开除了事儿。而当时王仲明离开闹得那么沸沸扬扬的时间,因为不知道他的去向下落,中国棋院都没敢发公文开除,更何况是八年之后的现在?(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难也要办
    “罚多少?不好算呀。。。。。干脆别提具体的数字好了。“抚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张学斌提议道。
    “不提具体数字?那总得有个标准吧?”孙文东一时不明白副院长的意思,他马上问道。
    “嗯。。。。。;他不是八年都没有履职吗?就扣罚他这八年的工资。”张学斌答道。
    “呃。。。。。。;这八年来棋院有发过他工资吗?”黄德志一愣,疑惑问道——人都不在棋院了,哪儿来的工资可发?
    “呵,当然没有了,所以这就是态度,八年的工资,算起来也是不小一笔钱呢。”张学斌笑道——职业棋手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对局费和比赛奖金,工资占收入的份额并不算高,当然,这是指那些实力很强,能够经常参加高等级比赛,且有机会夺冠的一线棋手,而这类棋手无论是中国,日本,韩国,最多也就二三十位的样子,后来有了职业联赛,这种情况好了一些,但联赛所能容纳的棋手终究还是有限,就算打得上联赛的那些普通棋手的收入与不过和大部分公司企业的白领职员差不太多,正因为如此,才有许多自觉才能不够,发展前途不大的年轻低段棋手选择退役,而大部分实力处于三流阶层,向上无望却又没有别的手艺的棋手则把精力放在别的方面,比如教学讲棋,开办学校道场,以多一条进财之路。不过正所谓聚沙成塔,积腋成裘,每年十二个月,八年就是九十六个月,就算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两千,这也是相当可观的一个数字。
    “呵,狡猾狡猾的哟。”黄德志却是明白了张学斌的意思——这笔钱未曾进入王仲明的账户,也就谈不到付出。没有得到,也就谈不上失去,说来说去,那还是一个数字。
    “呵,用词不当,这怎么能叫狡猾呢,这明明是智慧好不好。”张学斌笑着纠正道——还好意思说自已狡猾?是谁找到了王鹏飞却把自已蒙在鼓里的呢?自已若是狡猾,那你就是阴险了!
    “哈哈,好,智慧。那就智慧好了,文东,就照副院长说的去做好了,”黄德志开心笑道,这种招术,还真不是自已想的出来。
    接下来又研究解决了几个问题,随着孙文东手中那份问题统计表上的空白处越来越少,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少,当然。解决的难度也越来越高。
    “王仲明当年为什么离开?现在为什么又要复出?这八年来他都在做什么?这些问题怎么回答?”孙文东问道。
    “这个。。。。。,关系到以前领导班子的事情,这个问题不好应付呀。”黄德志的眉头皱了起来。
    “但不好应付也没办法不应付呀,当初为什么离开就有至少不低于两位数的猜想。一直没有个结论,现在王仲明回来了,这个问题肯定会重新成为新的热点而被大众所议论,躲肯定是躲不开的。”张学斌说道。
    “不如这样。解铃还需系铃人,事情是王仲明引起的,就让王仲明自已向大众解释不就得了。”孙文东讲道。
    “呃。。。。。。。这倒是一招。。。。。。不过就是怕他说出来的事会牵连到几位已经退休的领导。。。。。。。”黄德志原则上支持孙文东这个建议,不过所谓为长者讳,虽然八年前的那些领导大部分都已退休,但多年之后要是又被卷入风暴眼,他心中还是有些不忍。
    “我看问题应该不大。以我的观察,王仲明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听刘志峰的描述,他当初的出走的原因如果以比例而言,恐怕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因为对未婚妻的内疚,对当时棋院领导的不满应该连一成都不到,时间过去这么久了,他接纳了范唯唯且又重新参加比赛,这说明他已经解开了心结,开始了新的生活,既然如此,对那时领导的怨气在他心里还能留下几分?别忘了,那时陈淞生陈老也是棋院管理层的一员,而王仲明现在就是在他经营的棋胜楼里工作,他能原谅陈老,难道会揪着其他几位不放?”孙文东提醒道。
    “。。。。。。对呀,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呢?”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孙文东的一句话把黄德志给提醒了,一拍大腿,黄德志眼中一亮。
    “怎么?您是想让陈老帮忙做工作,让王仲明对外发言时控制一下儿分寸?”张学斌问道。
    “是呀。陈老是当年那件事儿的亲历者之一,知道的内幕比咱们都多,而且和当时的几位领导关系都很熟,再加上他现在还是王仲明的上司。。。。。。至少名义上是,由他来做说客是再恰当不过了。”黄德志笑道。
    “。。。。。。,嗯,话是这么说,不过他会帮忙吗?老先生现在面子可是大的很,想找他帮忙,不给点儿好处怕很难呀。”张学斌想了想说道——当初的京城棋社联赛他是持反对意见,只是黄德志的态度坚决,所以才没有挡住,不过因此也和陈淞生的关系搞得有些僵,现在京城棋社联盟的运作非常顺利,而棋胜楼里又冒出来一位打入三星杯八强的曾经的世界棋坛霸主,其声望之高在北京棋社圈子里不做第二人想,现在有求于人,他反正是有些为难。
    “呵,难才要去办呀,趁这个机会,你正好可以和陈老修补关系,京城棋社联盟的运作已经进入正轨,以后棋院少不得要同他们有合作。”黄德志笑道——他今年就要退休了,而不出意外的话,接他位子的将是张学斌,所谓扶上马,送一程,能帮的地方还是要帮的。
    “嗯,我明白。”点了点头,张学斌说道。所谓形势比人强,想做一位优秀的领导,思维就要成熟理智,懂得妥协让步,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如果一味的强硬到底而不知变通,那么以后碰到的难题肯定是越来越多,今非昔比,陈淞生已经不只是以前棋胜楼的管理者,而是京城棋社联盟的会长,这次王仲明的事儿的确是一次和解的机会,他是不能放过。(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协商
    陈淞生现在很忙,京城棋社联盟的事儿,棋胜楼的事儿,事事都离不开他,不过人虽忙,心情却是极好,无论是棋胜楼还是京城棋社联盟在他的管理下都是运转的非常顺畅,棋社联盟已经步入正轨,据统计,北京地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棋社都已加盟,没有加盟的那百分之十亦也在积极的接洽中,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相应最多不超过三个月,在北京地区一统江湖的计划绝不是梦。
    王仲明的身份曝光是另外一个好消息,对棋胜楼而言,还有比有一位超一流棋手坐镇更让人胆豪气壮的事儿吗?要知道有些道场只是职业高手挂个名,两三个月里也未露一次面,摆一次棋就能招到慕名而来的学员,而王仲明呢?他可是每个星期都有安排课程,不说讲的内容是什么,单是请这种等级的棋手到教室里转一圈儿,摆几步棋,没个三五千起步,你好意思跟人家张这个口吗?
    昨天下午,当韩国报纸曝料讲王仲明就是昔日的王鹏飞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很多棋界的朋友都打来电话,要从他这里得到更多的情报,刚刚充好的手机电池连两个小时都没撑过,好在现在手机通讯已经实行单向收费,不然那半天的手机话费恐怕能比平时一个月的都多,搞得他到听来不得不把手机关掉,好让自已可以放松一会儿 ,但是,这一点点小小的心愿还是难以得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陈淞生可以关掉手机,切断和外面的联络,但棋胜楼又长不了腿,想跑也跑不了,电话联络不上,许多人干脆直接来棋胜楼打人,堵不着陈淞生就堵别人。让他想躲清静也躲不了,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去回答那些不知道已经讲了多少遍的问题,他甚至在想,自已是不是应该找一部录音机把讲过的话录下来,以后谁再两问就送给谁一盒,让那些人自已去听。只是后来考虑到这样的做法容易打击人家的满腹热心,所以最终才没有做。
    “铃。。。。。。”,办公桌上的电话又响了起来——个人的手机可以关机,但桌上的是办公电话,他却不能把电话线拔了。好在这部电话不对外公布,知道这部电话经理专用直拨电话的人不是很多,所以还真是比较安静,但即便如此,至少也有五六个人通过这部电话直接找到他问怎么回事儿,这一次不知道又是谁。
    “喂,您好,我是陈淞生。”,抓起电话。陈淞生漫不经心的问道。倒不是说他懈怠,任由经由那么多的电话狂轰乱炸,也不可能总是保持早初阶段的热情。
    “陈老,您好。我是张学斌。”话筒里传来的声音虽谈不上熟悉,但这个名字却不陌生。
    “噢,是张副院长呀,呵呵。你好你好。”对这位中国棋院的副院长陈淞生的感觉并不是很好,不过对方是下一任中国棋院院长最有可能的接任人选,陈淞生至少在表面上会给予足够的尊重。
    “呵。很久没有和您联系了,您最近过的怎么样?身体可好?”张学斌在讲正事儿前先向对方请安问好。
    “马马虎虎,能吃能睡,还说得过去吧,呵呵,劳你费心了。”陈淞生笑着答道。
    “呵,能吃得好,睡得着就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北京棋社的发展还不能离开您老呀。”张学斌笑着恭维道。
    “呵,没那么夸张,地球嘛,离开谁还不是照样转。”陈淞生有点儿意外,张学斌为什么要给自已戴高帽,不过话说回来,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对方主动释出善意,后边肯定是有什么目的的。
    “呵,话是那么说,实际情况就不同了。对了,王仲明已经回棋胜楼报到了吗?”张学斌笑笑后问道。
    “噢,今天早晨来上班了,不过找他的人实在是太多,我给他放了几天假,让他先好好休息一阵再说。”陈淞生答道。
    “呵,看,我就说嘛,老同志经验非富,擅长处理突发事件,让王仲明先放假这个决策就足以说明您的老道,换成我处在您的位置,肯定是想不到这样的办法。”张学斌听闻后心中暗喜——王仲明回国后接触的人越少,也就是说他对外发言的可能越小。这对于自已的计划进行是个利好消息。
    “呵,有点儿过了呀,要说经验嘛,我的确是有一些,不过要说你想不到这样的处理办法,肯定是你太谦虚了。”陈淞生笑道——高帽子戴着是舒服,不过这样的戴法未免也太露骨了些,由此也可以看出,张学斌在人情事故方面的历练还是少了一些,这一点比黄德志要弱一点,换成黄德志,肯定不会直接拿两个人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去进行比较。
    “呵呵,”张学斌笑的有点儿尴尬,老江湖就是老江湖,眼里不揉沙子,没那么容易被忽悠的,“嗯,说正事儿吧,昨天黄院长回来以后在棋院开了个碰头会,研究关于怎样处理王仲明事情的问题,结论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很多事实都需要王仲明自已站出来,亲自向公众说明,所以,棋院打算办一个记者招待会,一方面是回应社会大人众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棋院正式表态,向外宣布对于他的处理决定,因为他现在是在棋胜楼工作,所以我们想把记者招待会安排在您那里,不知道您那里有没有困难?”张学斌问道。
    “哦,是吗?好事儿呀,没困难,当然没有困难了。”听说是商量这件事儿,陈淞生眼睛一亮,精神为之一震——棋院不是没有地方开记者会,把记者会放在棋胜楼,那是给棋胜楼一个宣传的机会呀,要知道自已虽然也可以替王仲明开记者会,但意义跟棋院出面却是大有不同,而且张学斌还讲在记者招待会上会宣布对王仲明的处理决定,换言之,也就是到时肯定会有棋院高层领导出度,不出意外的话,要么是黄德志,要么是张学斌,而这两个人的公开露面,对于巩固棋胜楼的江湖地位的作用不言而喻。
    “呵,太好了,您那里没有困难就好办了,这件事儿赶早不赶晚,今天不算,后天您那里可以做好准备吗?”见陈淞生忙不迭的连声说没有问题,张学斌暗自松了口气,只要陈淞生答应下来办记者招待会,其他的事儿都好说。
    “后天,没问题,上次王仲明宣布参加三星杯时就搞过一次记者见面会,这方面我们有经验,对了,到时候棋院方面都有谁来?”陈淞生笑着问道。
    “噢,我和黄院长都会去,初步估计参加的媒体记者在二十人左右,具体情况,明天下午统计好后孙主任会提前通知您。”张学斌答道。
    “嗯,没问题,对了,能先问一下儿对王仲明的处理决定是什么吗?”陈淞生问道,他知道这属于保密内容,不过既然把记者招待会安排在棋胜楼,他问一下儿应该算不上过去。
    “呃。。。。。”张学斌稍有迟疑,依着他以前的办事作风,肯定会守口如瓶,什么也不会透露,不过想到昨天开会时黄德志对自已讲的那些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之谈,他的立场也就没有那么坚定了。
    “是这样,对于他不告而辞,八年时间未曾到棋院履职,棋院决定的扣发其在这八年间的基本工资做为处罚,至于他的身份资格,是接续原来的九段,还是新授初段,还需要与他本人进行沟通。”张学斌答道。
    “哦,呵呵,这还真是网开一面呀。”听到这样的处理决定,陈淞生笑了起来,却原来棋院的决定和他猜想的差不太多。
    “呵,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对王仲明这样的人才,就算棋院想下重手也难有决心呀。”张学斌苦笑道。
    “呵呵,明白。棋院领导的苦心我能够理解,其实依我之见,处罚的力度倒不妨再重一些,比如,禁止国内比赛三个月之类的。”陈淞生笑道,他这样的老江湖哪儿会看不出在这个问题上棋院领导是左右为难,处罚重了,怕王仲明不接受,处罚轻了,又让其他棋手心里不平衡,所以才搞出这么一个雷声打,雨点儿小的处罚决定,既然如此,反正是给外人做样子,那再加上禁赛又有如何?所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王仲明在意的又不是国内比赛,这样的处罚于一般棋手很有威吓力,于他却是无关痛痒,类似于小商小贩卖东西时的添头。
    “呃。。。。。。,这倒是一个条很好的建议,呵,到底是老领导,眼光,境界就是比一般人高的多,我会尽快向黄院长转答您的建议。”张学斌闻言一愣,想了一想,然后笑着答道——怪不得黄德志劝自已与陈淞生搞好关系呢,所谓生姜还是老的辣,上了年纪人的身上也一样是有其可取之处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再次记者会
    有以前办记者招待会的经验,棋胜楼此次再办可谓是驾轻就熟,毫无困难,张学斌表示会邀请二十家左右的媒体记者来采访,换言之,会场其他的空位便可任由棋胜楼来安排了。
    这样的机会陈淞生当然不会放过,他现在是京城棋社联盟的会长,在京城棋社圈内可谓是呼风唤雨,影响力极大,再加上王仲明就是王鹏飞的消息传开,对于中国棋界那简直就是一枚震撼弹,有谁不想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