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棋人物语(不语)-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方押钱,自已是不是也该押钱呢?崔实源犹豫了一下儿,他也掏出钱包开始数钱。
“呵,李教授,总是赌钱,多俗呀,咱们换个别的好不好?”按住崔实源的手,又把压在棋盘下的现金取出塞还给李斗京笑着说道。
“不赌钱,那赌什么?”把钱接住,李斗京好奇问道。
“呵,小崔有一件事儿想要请您帮忙,如果这盘棋他侥幸赢了,您就帮他这个忙好不好?”李朝源笑着问道。
“呃。。。。。,是什么忙?”李斗京现在才算明白对方今天上门拜访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他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帮忙不难,难的是不是所有的忙都可以帮的,不先搞清楚对方的要求是什么,他又怎么可能随便答应?
“呵,实源,你自已说吧。”话题引到,接下来该由当事人自已来解释了,李朝源向崔实源说道。
“李教授,是这样,我有两段视频,我怀疑视频上是同一个人,但又没有把握,所以想请您帮忙看一看。”崔实源恭敬说道。
“。。。。。。,是什么视频?暗访偷录?如果是那样的话,很抱歉,这个忙我不能帮。”公事公办,李斗京干净利索的拒绝道——这种事儿必须要明确,他是专业人士,所以要比一般人更注重自已的职业操守。
“呵,李教授,您误会了,不是暗访偷录,是网上公开的视频资料,不存在法律方面的问题,这我可以拿名誉向您保证。”李朝源一听事情可能要砸,他赶忙插口解释道。
“唔?是公开视频吗?”听说不存在法律方面的问题,李斗京的态度这才缓和了一些。
“是的,认识您都多少年了,我怎么可能害您呢?”李朝源连忙赌咒发誓的保证道。
“嗯。。。。。。,如果是那样的,帮你们看一看也可以,不过事先声明,帮忙看归帮忙看,我是不会出书面证明的。”李斗京想了想后说道。
“那就行了。”李朝源连忙点头称是——这又不是上法庭打官司,拿出来的都必须是没有半点儿瑕疵的证据,专家鉴定的意义在于证实他们二人的猜想,给他们一个调查的方向,至于开不开证明,其实并不重要。
“ok,那就这么说定了。”李斗京倒也干脆,不出文字证明,那么就算有什么事儿也和自已没关系。
“谢谢,谢谢李教授,太感谢您了!”见李斗京答应帮忙,崔实源心中大喜,连连鞠躬,向对方表示感谢。
“呵呵,先别忙着谢,别忘了,想让我帮忙,前提是三子棋能赢了我,如果赢不了,我可是不会帮忙的。总之,机会在你自已手上,所以请全力以赴,拿出你最大的本事让我看到,要知道我可是绝不会手下留情的。”李斗京笑着说道——他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一是一,二是二,搞技术的人性格就是这样。
“明白,李教授,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崔实源正色答道——的确,机会就在他自已手上,能不能抓住,靠的只有自已。
条件讲好,双方再不多话,三颗黑子摆上,两个人便斗了起来。
要说起来,李斗京的棋力的确不差,攻防战守都很有章法,不过看得出来,这位李教授的棋主要是靠打谱读书所得,书房棋的味道较重,一般分寸的正常应对中规中矩,但当碰到一些临机的下法时,应对就没那么稳贴了。
崔实源是什么人?虽然在韩国业余棋界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高手,但那也是分和谁比,身为现职的专业围棋记者,他的实力至少有强五弱六,再加上经常采访职业比赛,常有机会近距离倾听那些一流,超一流棋手拆解棋局,眼光之高,甚至比大部分一流棋手都强(下棋和看棋终究是两回事儿),尤其是一些在教科书上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实战招法,一般棋迷恐怕一辈子都想不到,此局关系到能否获得专业人士的帮助,确定自已的猜想,他自是拿出浑身的解数全力以赴,不敢有半点儿的保留,十几步试探过后,他便已经发现对方行棋的弱点,于是招法陡变,放着两块弱棋不补,强攻对手的一条大龙。
大多数业余爱好者的弱点就是思路容易被高手一方所迷惑,对方走到哪里,自已的注意力就转到了哪里,李斗京也是如此,被对手一通劈头盖脑的强攻,一门心思都花在怎样让自已的大龙脱险,哪里想到趁对手忙于攻击的时候先去冲击对方的弱点,迫使对方让步,结果最后大龙虽活,却被崔实源顺势将几处弱棋补厚,棋定收官,白棋以四目之优获胜。
“厉害,厉害呀。”口中连连称赞,李斗京这盘棋输得心服口服,双方的力量相差悬殊,那些眼花缭乱的小刀子更是防不胜防,面对这样的强手,自已没死大龙就已经很庆幸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确认
崔实源还是很有良心的,棋下完后没有马上要求对方兑现许喏,而是耐心兼且细心的为李斗京做复盘讲解,以他常和职业棋手泡在一起的专职围棋记者的眼力和口才,讲起棋来恐怕比大多数职业棋手的讲述对李斗京这种水平的业余爱好者更有好处,终究那些职业棋手有很多以为理所当然,不需要去解释的地方在普通爱好者那里却几近于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难题,下棋用了一个小时,讲棋花了半个多小时,此番讲解让李斗京受益匪浅,赞叹不以。
终于,复盘结束了,“李教授,怎么样?我这位晚辈人还行吧?”自已带来的人露脸,李朝源也觉得面上有光,他笑着向李斗京问道。
“好,好,小伙子不错,棋下的好,人也实在,反正是比你强多了。”李斗京笑着答道。
“呵,和我比什么。好啦,棋也下完了,李教授,您是不是可以履行赌约了?”李朝源苦笑。
“呵呵,好,小崔,你的视频呢?”认赌服输,李斗京这么大的一个教授自然不会不认账。
早有准备,崔实源从口袋里取出一个优盘,双手递到李斗京手中。
李斗京接过优盘回到自已的办公桌后,将优盘插在电脑的usb插口,打开后将里边的两段视频都播放了一遍。
“怎么样?是不是一个人?”崔实源急着问道。
“呵呵,别那么急。”李斗京笑道——他是专业人士,做事有自已的一套程序和办法,搞刑侦鉴定的必须谨慎,不能有半点错误,对一般人而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已经够了。但对他而言,就算是亲眼所见,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或者来源依据,一样是不能轻易做出认定。
“就是,别催,专业上的事儿听专家的,李教授既然答应帮咱们了,咱们只要耐心等着就好了。
两个人都叫自已别着急,崔实源也只有耐下性子慢慢等着。
刑侦鉴定的门类方法有很多,对这种并不是很重要的咨询要求也用不着李斗京每一项都必须自已去做。打了个电话,叫来自已的一名助手,让其将两段视频拷贝后去另外一个办公室请人帮忙作声音频谱比对,他自已则在自已的电脑上先将两段视频的画面截图,然后用专门的画形处理软件将画面中的人像抠下来,再用图像分析软件去进行比对处理。
“。。。。。。这是最新研究出来的脸部识别软件,用在机场,海关,车站等处。它可以在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比对镜头捕捉到的人的面部图像,并对十四个面部特定关键区域进行比对,从而寻找与指定图像相符的目标,准确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即使是做过整容手术又或者化妆,也很难逃过它的扫描。”一边熟练地进行着操作,李斗京一边自豪地介绍着正在使用的软件,屏幕上的两张照片由平面转为立体。各种线条和数据不时的变化着,看得两位记者头都有点儿大了。
“。。。。。。;好了,结果出来了。十四个特定关键区中有八个相似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三个为百分之八十二,两个为百分之六十,一个为百分之五十,基本可以肯定这两个是同一个人。”指着屏幕最下边出现的一串数字,李斗京做出总结。
“真的?李教授,你真的可以确定?”一直在提心吊胆等待着最后的结论,当听到李斗京的结论时,崔实源简直是欣喜若狂,他瞪大了眼睛惊喜地催问道。
“当然,虽然不可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不过相似度达到这样程度已经非常之高了,十四个面部特定区的选择是经过大量的数据采样分析而定,每个人的面部都有自已的特征,虽然达不到指纹那样千万人中无一重复的程度,但也差不了太多,通常情况下,十四个特定关键区中有六个相似度达到百分之九十就已经可以归为极度相似,象这样八处达到百分之九十九,做出为同一人的判断出错的概率恐怕要在小数点后六位以后了。。。。。。”对于自已参与开发的这套分析软件李斗京显然是极有信心,一连串天书般的说明把两位记者忽悠得简直找不着北,不过有一点他们俩却可以肯定,对方的结论基本可以拿来当事实使用。
“教授,您让做的声音频谱对比结果出来了。”就在这时,刚才被吩咐去跑腿办事儿的助手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张打印出来的分析报表。
“辛苦你了。”道了声谢,李斗京接过报表仔细看了一遍,“相似度在百分之九十五,基本可以断定为一个人。”这一次是对着两位记者说的。
“相貌相似度很高,声音频谱相似度也很高,这是否可以认定根本就是同一个人?”崔实源紧张的问道。
“。。。。。怎么说呢,如果你是正式委托,要求出鉴定报告,那么我的回答是‘极度相似’,如果你是私下里的个人咨询,我的回答是‘那就是同一个人’,话说回来,这个人是谁?面部变化这么大,可能是做过整容手术吧,可惜没有近景高清照片,不然就可以做进一步图像分析了。”李斗京答道。
“这个人呀,牵扯到一个很大的秘密,呵呵,对不起,暂时还不能告诉您。”李朝源笑道。
“切,跟我这儿还玩儿保密,算了,不为难你了。不过看你们俩兴奋成那个样子,照片上这个人应该很重要吧?帮了你们这么大一个忙,是不是该再有点儿表示呀?”李斗京不屑地哼道。
“表示一定会有,等文章见报的那一天,我们请您吃饭。”崔实源痛快地答道——得到这么重要的一条新闻,请客吃饭又算得了什么?
“什么我们,是你好不好,你要请我和李教授一起吃,不要搞错了!”李朝源反应极快,马上纠正对方语句上的漏洞,心中却是在想,帮了这么大一个忙,仅仅是吃一顿饭就能放过的吗?(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十六强之战
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春天到,三星杯的十六强之战开始了。
三月六日,星期五,黄德志亲自带队,由五名棋手,两位工作人员及一位随队记者所组成的中国围棋代表团重又来到了三星研修院,上次来时这里还是冬天,枯树衰草,景色与此时是大有不同。
晚上六点,欢迎晚宴暨抽签仪式在三星研修院的小礼厅开始,中日韩三国十六位棋手分桌落座,韩国棋手人数最多坐了一席,中日两国棋手则合坐一桌,三国带队官员和受邀参加的社会名流则在另外一桌,此外还设有专席招待采访比赛的记者。
能进入三星杯十六强的基本都是各国的一流超一流棋手,彼此在世界赛场上经常碰面,就连第一次打入十六强的魏国清,溥家齐,吴灿宇等人在上次三十二强战时也已混得很熟,虽然语言交流上存在一些障碍,却也不会影响几个人推杯换盏,喝得痛快——自然,杯子里盛的都是普通饮料,含酒精的只在带队官员和社会名流那一桌才有。
不过,最热闹的还是要数带队官员那一桌——棋手们明天还有比赛,不可能由着性子放松。
“黄院长,来,我敬您一杯。”大枝雄介举起酒杯向黄德志笑着说道。
“呵,这一杯是什么名目呢?”酒杯举起,黄德志却是不急着碰杯,而是笑着反问道。
“名目呀?。。。。。那就是祝明天中国棋手发挥出色,全部晋级如何?”略一思索,大枝雄介笑着问道。
“哈哈,这个名目好,我喜欢,干杯!”黄德志大笑,与对方碰杯后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大枝雄介也是如此泡制。酒喝光后,两个人将杯口朝下,里边没有一滴酒液滴落,彼此相视,又是一起大笑。
“大枝理事,你祝我们中国棋手明天发挥出色,全部晋级,就不怕等会儿抽签时咱们两边的人抽到一起?”放下酒杯,拿起酒瓶,一边为对方斟酒。黄德志一边笑着问道。
“呵,十六强战韩国棋手九名,中国棋手五名,日本棋手两名,从概率上,中日两国棋手碰面要比同韩国棋手要高得多,所以不存在怕不怕的问题,再说了,那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如果中日两国棋手碰面,你觉得我会期盼日本棋手出局吗?”大枝雄介笑着反问道。
“呵呵,这才是真心话。”黄德志笑道——这些年来韩国棋手在世界赛场上的风头实在是太久了,不只是中国。日本方面也盼着动摇韩国围棋霸主的地位,联日抗韩已经是现在世界大赛中的常态,不过即便如此,谁也不会指望两国棋手相遇时会有谁能手下留情。放对手过关。
“当然,我很希望把三星杯的决赛变成我们日本国内的比赛,问题是那样的机会实在是太小了。只是我要这么说,恐怕你们都会笑话我在异想天开吧?”大枝雄介笑着问道。
“怎么会,英雄所见略同,怎么我脑子里的想法你全知道呢?”瞪大眼睛,黄德志假做惊讶的反问道。
“呃。。。。。。,呵呵,黄院长,您真是越来越幽默了。”大枝雄介先是微微一愣,然后爽朗地笑了起来——国内比赛,也就意味着决赛的双方都是本国棋手,也就是将冠亚军包揽,这话如果出自于赵林昌之口估计很难有人认为是在吹牛,但说话的人是他或者黄德志,怕是认为他俩受了刺激的结果吧?
“呵呵,二位在聊什么,聊得很开心呀。”身为地主,刚刚敬完一圈酒回来,赵林昌坐下来向二人问道。
两个人交换了一下儿眼色,黄德志开口回答,“我们刚才正在聊等会儿的抽签会是什么结果,会不会有内斗的情况发生。”
“内斗?呵呵,你们两位最多只是担心,而我却是必须面对呀。”赵林昌笑道——十六进八,明天的比赛要有八局,而韩国棋手却有九名,换言之,即使是最理想的情况,代表不同国籍的棋手尽量错开,韩国也必定有一组棋手要进行内斗,而这就是所谓的快乐的烦恼,若非韩国棋手在世界大赛上的表现出色,又怎么会有这样的苦恼呢?
记者席,孙浩忙着和其他记者交朋友,拉关系,对于他所从事的这个行业,从来不会嫌朋友太多的,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多认识一个人,就可能多一条信息获得的渠道。
绕完一圈儿,交换完各自的名片后回到自已的座位上,一口气喝掉大半杯果汁,一转头,发现崔实源的眼睛正紧紧的盯着一个方向,顺着对方的目光望去,却原来是不远处棋手桌上的王仲明。
“哎,你干嘛一直在盯着他呀?”捅了崔实源的后腰,孙浩好奇问道。
“啊。。。。。,噢,没什么。”崔实源连忙摇头,笑笑答道。
“没什么?。。。。。。,哎,对了,你不是说你搞了一个什么棋手才艺排行榜的专题吗?怎么等到现在,还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呢?是不是版面编辑不同意?如果你打算放弃这个题材,我倒是很有兴趣继续做下去。”孙浩的真感对方不大象是在说实话,不过对方不愿意回答,他也不能强迫人家。忽然又想起了一个问题,他连忙问道。
“呃。。。。。。,谁说我要放弃了,你可别抢我的创意,不然别怪我和你绝交!”崔实源心中一惊,连忙正色地制止道——发现王仲明就是多年前消失无踪的王鹏飞后,他马上找到围棋版面的编辑,想要把这个消息发出去,但编辑认为那时并不是最好的时间,引发的新闻效果达不到最佳,所以决定最好暂时按下不发,等到三星杯十六强战时期再爆料,这样就能达到一加一等于三的效果。而孙浩若是也去搞这个专题,谁敢保证人家就不会发现两段视频中的疑点,再进而发现王仲明的真实身份,那样一来自已的独家新闻岂不是没了?
“呵,我就是随口问一问,至于那么大的反应吗?”见对方的反应非常紧张,孙浩有些意外,认真说起来,一个是《韩国日报》的记者,一个是《围棋天地》的记者,两个人虽是同行,但国籍不同,所属单位不同,两家单位之间又没有类似于优酷土豆那样的联盟合作,专题既然没有公开发表,有什么理由你能做我就不能做?当然,朋友交情,你先搞我可以不搞,但你搞不下去还不让我搞下去,未免就太霸道了吧?
“呃。。。。。,呵呵,对不起,反应有点儿大了。其实稿子早已完成,不过版面编辑觉得配合三星杯十六强战刊发效果比较好,所以才一直没有发,总之,过几天专题就会见报,等发出来以后,你再怎么写都无所谓了。”怕孙浩起了疑心,崔实源连忙解释道,对他而言,这个专题其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让对方搅黄了自已的独家!
“这样呀。。。。。嗯,倒也是,三星杯十六强期间,棋迷的关注动总会是更高一些,不过话说回来你的耐性还真好,要是我,一篇稿子被压小两个月,肯定会受不了,干脆发给别家报纸发表了。”理解的点了点头,孙浩对这个解释表示赞同,所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一篇文章能否引起哄动除了文章本身的内容和质量外,发表的时机也非常重要,比如说二月十四是情人节,你非要向报纸投稿《夫妻因争夺房产大打出手》的报道,写的再好也一定会被编辑给毙掉。
“呵,没那么严重,编辑只是把稿件押后,又不是不给发表,那么做会把关系搞僵,不值当的。”崔实源笑着说道,为自已的解释寻找理由。
“嗯,你说的对,为一篇文章和编辑翻脸是不太值当,还是你做事妥协,比我成熟多了。”孙浩笑笑称赞道。
“呵,这算什么成熟,无非是多人情事理而已。。。。。。对了,你看王仲明,粗看没什么,细看起来,五官的布局还真挺协调的,你说他是不是做过整容手术?”笑了笑,崔实源把话题转移。
“这你有必要问我吗?韩国不是号称整容大国吗?要是你都看不出来,我就能看的出来吗?”孙浩反问道。
“什么嘛,整容大国也是女人整容,我又没有研究,怎么会看的出来。”崔实源哼道。
“呵,有没有整过我不知道,不过整过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据我所知,他有一位很好的朋友是一家整容整型医院的院长,在中国堪称顶级专家的那一类。”孙浩笑笑答道。
“真的?那位朋友是谁?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吗?”崔实源心中一喜,连忙问道——虽然已经确信王仲明就是王鹏飞,但在消息发出之前怕打草惊蛇,被别人抢了独家,所以崔实源没敢动用在中国的关系去对王仲明做这方面的调查,此时听到孙浩的回答,那还不是欣喜不已?(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对阵表
“呃?。。。。。;你怎么会对这种事儿感兴趣?想往娱记发展?”孙浩一愣——职业棋手的名气和地位是由他的实力和战绩所得取,而不是他的相貌或外形,歌手有偶像级,演员有偶像级,但棋手,尤其是男子棋手,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概念?美女棋手在棋手圈子里甚至被认为带有一点嘲讽的意味,因为那表示其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外形多过实力。所以就算是真有其事,那最多也只是一条花边新闻,完全谈不上什么价值。
“不是,当然不是,我就是随便一问,你答就答,不答就不答,问那么多干嘛?”崔实源忙否认道。
“呵,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好象是一家叫做丽人的整形医院吧。”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不说出来似乎对不起朋友交情,孙浩答道,不过心里却是疑窦暗生。
“丽人。。。。。”默默念了两遍,崔实源把这个名字牢牢的记在心中。
主持人来到临时搭建的前台上,在麦克风上轻轻弹了两下儿,嘭嘭两响,将人们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各位来宾,各位棋手,现在抽签仪式开始,请念到名字的棋手到前边来。”主持人宣布道。
有工作来了,记者们马上离开餐桌,各自端着相机找到位置,准备记录棋手们抽签的过程。
三星杯十六强的抽签和三十二强不同,三十二强时是分组赛,三十二个人四人一组分为八组,每组前两名晋级,而十六强则是分为上下半区,棋手所抽的签上除了一至八的数字外还有a、b两种标识,a是上半区,b是下半区。此次抽完签后以后便不需要再抽签,每个区采取蛇形编组,单双对战,也就是一对二,三对四,五对六,七对八,其后前两组的胜者对决,后两组的胜者对决,以此决出比赛的四强。
第一位被叫上台的是吴灿宇。他抽到的是a7;第二位被叫上台的是元晟真,他抽到的是a3,此后棋手依次上台抽签,而结果由工作人员标注按照各自在分区中的排列顺序列在黑板上,随着被叫到台上的棋手越来越多,黑板上所画表标的空格一个个也被填满。
上半区:金伍中,朴胜熙,元晟真,陆一鸣。安泰旭,井上宏野,吴灿宇,魏国清。
下半区:李光朴。赵元武,王仲明,高尾正义,朴志炫。溥家齐,林海涛,申在勇。
抽签分组结束。主持人进行简短的采访问答,请明天即将对决的两位棋手到舞台中间发表感想。
最先站到台上的是金伍中和朴胜熙,主持人先问金伍中,“请问你对明天的比赛有什么想法,对你的对手有什么评价?”
“嗯,朴老师是一位实力非常强大的对手,早在我还是院生时代,他就已经是闻名天下的超一流棋手,那时我的梦想就是能向朴老师面对面的请教一盘,今天这个梦想得到实现,我已经很兴奋了。至于胜负,在朴老师面前我不敢随便乱讲,我只能说我会竭尽全力去拼。”金伍中说道。
“金选手很有干劲儿呀,朴老师,还是同样的问题,请问您对您的对手有什么评价?”主持人转向朴胜熙问道。
“呵,金伍中是韩国年轻棋手中表现比较突出的一位,以他的实力早已进入一流棋手的行列,此次进入三星杯十六强便是他实力的具体体现,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厉害,实战能力很强,相对而言,经验方面还是欠缺一些,需要进一步的磨练,虽然被超越是早晚的事儿,不过作为前辈棋手,我希望那一天还是来的越晚越好,明天的比赛我会让他尽量多吃一点儿苦头的。”朴胜熙答道。
“多吃一点儿苦头?您的意思是说你最后还是会让他进入八强的吗?”主持人不失时机的插话问道。
“呵呵,那得先看他的胃是不是足够的大了。”朴胜熙笑道。
“。。。。。。真是幽默呀!无怪乎是当今世界棋坛第一人。”崔实源轻声赞道。
“幽默我同意,世界棋坛第一人有依据吗?据我所知,自王鹏飞退隐后,似乎还没有一位棋手得到过这样的赞誉吧?”孙浩就在他的身边,听到这样的话不由得小声抗议道——中国和韩国都有自已的职业棋手等级分制度,等级分的计算标准各成体系并不一致,两国棋手的等级分并不能直接横向比较,至于世界棋手等级分,虽然很多人想要建立这种体系,但关系到中、日、韩三国的不同利益,就如比赛规则那样,始终无法统一,所以,朴胜熙的等级分现今虽然最高,但那终究是韩国棋手等级分的最高,不能作为世界棋坛第一人的依据,最多只是说他有这个资格而已,要知道当年王鹏飞的世界棋坛第一人的地位是他凡进入番棋决赛必胜,十年间夺得十八个世界冠军(不含快棋比赛)的压倒性战绩所得,而其对其他大部分超一流棋手接近七成的胜率以朴胜熙现在统治力显然远达不到那种程度,如果非要把朴胜熙称为世界棋坛第一人,不说别的,至少赵元武,林海涛,陆一鸣几个就不会服气,而在王鹏飞没有离开的那个时代,不要比他更强,就算认为自已在番棋比赛中胜算超过百分之四十的人都没有一位吧?
“呵,这个现在不和你争。”身份不同,立场不同,如果在没事儿的时候,崔实源很乐意和孙浩好好辩论一下儿这个问题,大韩民国,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会比不过别人?印度是‘我有的都是最好的’,韩国是‘最好的都是我的’,韩国第一不就是世界第一吗?当然,如果世界第一的不是韩国人,想尽办法也可以证明那个人身上流着韩国人的血!不过现在的主角是台上的棋手,身为记者总不能喧宾夺主,去和台上的棋手抢镜头,他也只好先忍下来,等宴会结束后再和孙浩好好掰扯掰扯。(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看谁休息
棋手一位接着一位被请到台上,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发表对明天比赛的想法。
“高尾正义,王仲明,请两位上台。”终于,主持人叫到他们两个人的名字。
二人离坐来到台上,台下的记者们纷纷按下手中相机快门,闪光灯顿时亮成一片,刺得人眼睛发花。
“高尾先生,您的对手是此次三星杯中最大的黑马,不知对明天这盘棋有什么想法?”主持人先向高尾正义问道。
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一旁的王仲明,高尾正义转过头来,“以业余棋手而言,王先生的表现可谓是极其优异,实力之强出人意表。不过一个人的运气再好也有用完的时候,王先生走到十六强已经很不简单了,我想他可以休息了。”
如此发言引起台下众人的一阵笑声。
“呵,日本棋手发言还真有一套,话说得客客气气,实则暗藏机锋,有着一种眼高于顶的傲气。”崔实源悄声说道——如果让高尾正义知道他还是众多曾通棋手中的一员时,他的对手就已经在世界赛场上斩金夺银,成为称霸世界棋坛,有着‘棋王之王’之称的超一流棋手时,他还敢说出那种让人家‘休息’那种话吗?
“呵,眼高于顶,崔记者,你的中文学的不错呀,连这种成语都会用呀。”孙浩笑道——即然是不同国籍棋手之间的交锋,他的立场当然是站在王仲明这边,眼高于顶用在这里显然是贬意,崔实源讲这样的话他心里很受用。
“呵,那还用说,下棋嘛,你比我强点儿有限,但语言方面的天赋。我足够甩你两条街。”崔实源笑道。
“真是个很有趣的建议,王先生,不知道您听到高尾先生的建议有何感想?”不提台底下的两位年轻记者斗嘴,台上主持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