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棋人物语(不语)-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保二嘛,b组的高尾正义,g组的本田速人,争三的,每一组中的日本棋手都是。”大枝雄介笑着答道。
“噢,原来是这样的解释,呵呵,高,实在是高。”听了大枝雄介的解释,黄德志击掌而赞——可不吗。虽说日本棋手近些年来在世界赛场的表现低迷,但参加比赛的大部分终究是职业棋手,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中许多棋手并非是实力不行,而是不适应国际比赛的用时,规则以及中、韩两国棋手的风格罢了,而随着网络围棋的发展,不少日本的年轻棋手也开始在网络上与中、韩棋手交流,故此规则,风格方面的影响也在逐渐减少。因此讲除重点关注棋手外,其他任何一组都有爆冷出线的可能并非大言吹牛。
“呵呵,本田速人,看来大枝理事对他很有信心呀?”赵林昌笑道——对高尾正义,他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异议,倒不是说高尾正义的实力比本田速人更强,而是两个人分组情况的不同,高尾正义所在的g组在十四个普通组中整体比较相对偏弱,除高尾正义外只有中国的黄士铭算得上是一流强手。高尾正义如果能过了黄士铭这一关,那么其他人很难对他构成严重威胁。但本田速人不同,除朴泰衡和陈启楷等两位一流强手外,还有现在韩国院生第一名的李元豪以及那位神秘的中国业余棋手。不能确定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当然,今年以来,本田速人状态极佳,先是进入名人战循环圈。后又在碁圣战中挑战成功,一跃而为日本排名第六的棋手,且上升态势极为明显。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次三星杯上他会大放异彩,成为预选赛上最亮的一颗新星。”大枝雄介自信满满地说道,一双眼中放出灼灼的光亮。
“呵呵,本田速人以十九岁的年纪成为‘碁圣’,的确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不过话说回来,陈启楷在二十岁时也拿到过棋王战冠军,并且在围甲联赛中取得十三连胜,这也是绝不逊色于本田速人的战绩,这次两个人分在一组,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出线的名额只有一个,两位天才棋手,到底哪一位才能进入本赛呢?黄院长,您怎么看?我猜你大概是把这一组的出线名额算成是自已的吗?”赵林昌笑道,他当然不认为(或者说不愿意)这一组的出线者是非韩国棋手,不过他总不好直接说‘你错了,韩国棋手才是最强,出线权是我的才对!’,所以故意把陈启楷拿出来说事儿,这一招就叫做借刀杀人,又可以叫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他们俩个斗嘴,自已则坐壁上观,立于不败之地。
“呵呵,你不是这样吗?难道你对朴泰衡没有寄予厚望吗?”黄德志何等的老练,虽也多喝了几杯,但头脑还很清醒,哪里肯上赵林昌的当,笑着反问,把对方也要拉下水来。
“呃。。。。。。,呵呵,看来咱们三个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办法达成共识了?”被反将一军,赵林昌一愣之下大笑说道。
“哈哈,看来就是这样了。既然没办法达成共识,咱们赌上一赌怎样,如果是本田速人出线,你们二位一个送我一瓶二十年特酿二锅头,一个送我一枝高级高丽参如何?”大枝雄介笑着提议道——所谓小赌宜情,大赌伤身,对他们三个而言,这样的赌注只能算是游戏罢了。
“好,我赞同,不过如果是朴泰衡出线的话,黄院长的不变,你可是要送我一把坂田浩二先生亲笔签名的折扇,如何?”大枝雄介提出赌约,赵林昌自然不会示弱,他马上也提出自已的条件。
“呵呵,没问题,我提受,黄院长,您呢?您愿不愿意为中国的棋手押宝呢?”大枝雄介马上痛快地应了下来,然后笑着向黄德志问道。
“呵,你们二位既然有如此雅兴,我能不凑这个热闹吗?好,你们二位的礼物我就照单全收了。”黄德志笑道——所谓输人不输阵,不要说他知道自已手中真正的王牌,就算没有,这时候也绝不可能示弱半分。
“哈哈,好,一言出口,驷马难追,那就这样定了,如果是陈启楷出线,您想要什么呢?”大枝雄介问道。
“要什么无所谓,和赵总长一样就好,不过刚才说的是中国棋手出线,并没有限定一定是陈启楷。”黄德志笑着纠正道。
“呃。。。。。。,这不公平。”愣了一下儿,大枝雄介马上表示抗议——中、日、韩三国中,韩国是比赛主办方,有地方之利,参赛棋手占总人数的六成以上,比中、日两国棋手加起来都多,而日本棋手由于在世界比赛中的成绩不佳,加上国内比赛待遇优厚,棋手们对参加没有对局费收入的预选赛兴趣不大,所以日本棋手的人数又比中国棋手少了近一半,所以十四个普通组里的十七或十八位选手中,一般韩国棋手达到十三四名,余下的中国棋手又占了近三分之二,日本棋手少者一位,多者也超不过两位,不谈棋手的实力,单讲出线的概率,肯定是韩国棋手最高,其次是中国棋手,假如同意黄德志的条件,最吃亏的岂不是他?
“是呀。黄院长,我们俩都是指定一个人,你肯定也得是指定一个人,每个人押中的机会一样,这才叫做公平。”赵林昌也说道。
“。。。。。。。;呵,那好吧,既然你们俩个都要求只押一个人,我也不能搞特殊化,我押王仲明,王仲明如果出线,你还是高丽参,你也还是坂田浩二先生的亲笔签名的折扇,呵呵,一定必须是本人的亲笔签名,不是量产的那种。”想了想,黄德志修改了自已的条件。
“呃。。。。。。,王仲明?。。。。。。王仲明是谁?”听到这个名字,大枝雄介大感意外,本田速人所在的g组选手名单他当然看过,中国籍棋手有三位,其中实力最强,名气最大的自然是陈启楷了,黄德志不把宝押在实力最强,最有希望夺得小组第一的陈启楷身上,这实在是让他难以理解,扭头望向赵林昌,却见赵林昌也是满脸的诧异。
“王仲明呀?呵呵,货真价实的中国棋手,完全符合你刚才提出来的要求,我把赌注押在他身上,没问题吧?”黄德志笑着答道。
“呃。。。。。。。,g组里是有这么一位棋手吗?”大枝雄介迟疑着向赵林昌求证道——大多数人的记忆习惯就是这样,只记重点而忽略其他,大枝雄介也不例外,在研究分组名单时,他只关心那些有可能对本田速人的出线产生威胁的人,至于难以构成威胁的人,他怎么会有心情花时间去记他们的名字?
“。。。。。。没错,是有这样一位棋手。。。。。。,黄院长,为什么你不押注在陈启楷身上,而是押注在王仲明身上?难道你认为王仲明比陈启楷的实力更强,出线机会更高?”喃喃地答完大枝雄价的问题,赵林昌奇怪的向黄德志问道——之所以让林宣根动手脚,把王仲明安排在所谓的死亡之组,就是想让中、日、韩三国的三位一流职业棋手将这位业余棋手挡在本赛之外,不给他冒头的机会,可是,明知道g组里有这样三位强手,明知道出线名额只有一个,即便是同样来自中国的陈启楷也不可能在内战中放水,黄德志怎么还要把赌注押在王仲明身上?虽说这场赌局于他们三人而言只是一场无伤大雅的小游戏,但既然要下赌注,谁也不会故意想让自已输吧?(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九章 好运气
“呵呵,自古常言说的好,有赌未为输,王仲明的实力是不是比陈启楷强,说实话,我也不清楚,不过我知道的是,这个人的运气一向不错,所以,我押他不是他的实力,而是他的运气。”黄德志笑道——想套他的话?容易吗?反正整个预选赛只有五天,等比赛完了,是运气还是实力,你们自已瞪大眼睛看好了。
“运气?。。。。。。怎么个运气法?”不要说赵林昌不信,大枝雄介也是一样,他才不信黄德志这种老谋深算的人会拿什么运气之类的东西糊弄人呢。
“呵,你应该看过明天第一轮比赛的对阵表吧?”黄德志笑着问道。
“当然,怎么了?”对阵表他自然看过,不过如大多数人一样,他关心的只是日本棋手以及中,韩两国种子棋手的情况,其余那么多对组合,他哪儿关心的过来。
“呵,王仲明的对手是来自台湾的曾之乔,第一轮碰上这样的对手,难道还不算是运气好吗?”黄德志笑着问道。
“。。。。。。,这也可以当成运气好的理由?”两个人听到黄德志的解释不由得有点儿要吐血的感觉——一个小组十八位棋手,虽然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棋坛强者,但总会有强弱高低之分,第一轮比赛人数最多,强弱相遇的情况总比强强相遇的概率高些,如果是进入本赛那种多下一盘就多拿一盘对局费的比赛,先弱后强称为好运或许不错,但在没有对局费的预选赛阶段,第一轮碰上强敌和最后一轮碰上强敌其实并没有分别,反正都是过了不关就得回家的命!
“呵呵,不可以吗?总之,我押王仲明,要赌就接招。不赌就拉倒,怎样?”黄德志笑着催促道,反正他又没打算说服这两个人赞同自已的观点,两个字,‘玩嘛’。
大枝雄介和赵林昌交换了一下儿眼色,齐齐点头,将右手伸出,“好,成交!”三个人在空中击掌,赌约成立。
“哈。运气不错,第一轮没有碰上那三个人,看来是临出发前你在妈祖庙求的符显灵了!。。。。。。”
在餐厅包间的三位老人家击掌打赌时,外边大餐厅的一张餐桌旁同样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对着手机庆幸自已的好运,桌上摆着的是明天比赛的对阵表,胸前则系着一根黄色的绒绳,绒绳的下端则系着一张被叠成菱形的红色符纸。
在这个年轻人对面还坐着另外一个人,年纪比他要大一些,估计在二十五方的样子。一边用吸管嘬着杯里的橙汁,一边乐呵呵地看着对面的伙伴。
电话打了有五六分钟,年轻人这才把电话挂断,一抬头。见对面的朋友正在看着自已,打电话的年轻人愣了一下儿,“笑什么笑,没见我打过电话吗?”。
“呵。你打电话我当然见过,只是你这情绪变化反差也太大了吧?半个小时之前还为自已被分在死亡之组满脸愁云,连饭都不想吃了。怎么看到第一轮的对阵名单就突然就成了一条活龙,居然主动打电话向女朋友报平安,唉,我说,你就不能装的稍微成熟一点儿吗?”对面的那个人调侃地笑道。
“嘻嘻,我高兴,你不乐意吗?知不知道,d组十八位棋手,第一轮九盘棋,碰到中、日、韩那三位一流高手的机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三点三,碰上实力相当的中韩职业棋手的机率是百分之四十四点四,而和中韩两位业余棋手碰上的机会只有百分之二十二点二,简而言之,只有两成的机会落在我的头上,你说我该不该高兴?来之前,原以为会一盘不胜便被打发回家,虽说差旅食宿费用都是协会出的,谈不到什么损失,但要真是一盘不胜被剃个秃子回去,心里怎么可能舒服?哈哈,现在好了,至少第一关能轻松过关了,只要赢了一盘棋,后边随便下成什么样子都无所谓啦,开心就好,我可以随心所欲的下我的快乐围棋了。”打电话的年轻人得意地笑道。
“瞧你那点儿出息,大老远跑到首尔就为了赢一盘棋不被剃成秃子?你有点儿理想好不好?”对面的年轻人摇了摇头,鄙夷的讽刺道。
“呵,说的好听,你比我有理想,那好,我问你,你这次预选赛的目标是什么?别告诉我是为了出线——那样的牛皮我也会吹!”打电话的年轻人不服气地反问道。
“切,那还用说,肯定比你高的多,我的目标是。。。。。。争取第三轮时还健在!”放下手里端着的饮料杯,对面的那位年轻人做出枭雄人物睥睨天下的样子,语气坚毅地郑重说道。
“。。。。。。卟哧!”正要喝果汁,被同伴的话逗得果汁差点儿被吸进气管,打电话的年轻人笑的是上气不接下气儿,手指着对面的同伴连连乱点,“你呀,我还当多了不起呢,说来说去,不就是比我多赢一盘棋吗?!”
——这两位在餐厅里耍宝的年轻人正是此次从台湾赶来参加比赛的棋手中的两位,打电话的叫做曾之乔,发豪言的那位叫做黄海渤。两个人在凯迪大酒店同居一室,早先因为大赛在即,分组情况不好,心里压力太大,没有心情吃晚餐,只是在客房随便吃了饼干点心了事儿,后来接到最新的比赛对阵表,感觉情况并没有想像的那么糟糕,就好比马上要掉入滚水锅里的人忽然发现还来得及涮一片羊肉吃进肚里,所以心情大好,胃口又开,便跑来餐厅吃点东西,以庆祝自已的好运。
“请问。。。。。。”就在两个人互相挖苦调侃正开心的时候,旁边餐桌上背对他俩坐着的一位年轻人忽然转过身来开口道。
“呃。。。。。。”两位来自台湾的年轻棋手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齐齐将目光落在这位突然插话进来的年轻人胸前,那里挂着三星比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选手胸牌,虽然对大陆的简体字不大熟悉,但简体字终究是从繁体字简化而来,他们俩大体还是认得的——曹雄(中)。(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章 被关注
“有事儿吗?”两个人疑惑问道。
“对不起,刚才听你说你是d组的选手?”曹雄向曾之乔问道。
“对。”曾之乔答道。
“你明天比赛第一轮的对手是王仲明,对不对?”曹雄再问——分组对阵表是统一印制,人手一份,所以即便不是同组的棋手,也可以知道其他小组的对阵情况,当然,只要你有那份闲心。
“对,有问题吗?”曾之乔越发感到奇怪,语气也变得警惕起来——即使在台湾棋界,自已也算不上什么知名人物,在三星杯这种高手云集的世界大赛中,说好听点儿,就是充数打酱油的角色,参赛的目的与其说是想取得怎么样好的成绩,倒不如说是一种存在感的体现,所以他不认为自已会被别人特别重视,而这个人只凭自已与同伙闲聊的几句话就猜到自已的对手是谁,其中肯定有文章。
“别误会。”感觉到对方提升起的戒心,曹雄笑了笑,“我只是想提醒你一下儿,明天的比赛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轻松,如果你觉得你得到了一个好运的开始,我不得不遗憾的说,那肯定是一个错误。”
提醒自已?为了什么?明天的对手不是与这个曹雄同样来自于中国,无亲无故,素不相识,他为什么提醒自已这个?
警惕之心不仅没有减少,两位年轻台湾棋手眼中的疑惑之色反而变得更加的浓重了。
“呵,手机号多少,我给你发些资料过去,虽然知道可能不会有太大的作用,至少可以让你对对了多些了解,不至于稀里糊涂就着了道。”曹雄掏出自已的手机扬了扬,他向曾之乔笑笑问道。
两位年轻棋手疑惑的交换了一下儿眼神——这是想要送明天对手的资料给自已吗?
搞不明白这个人是出于什么意图,说话很不客气。态度也让人感觉并不舒服,不过话说回来,多一些对手的资料总不是什么坏事儿吧?
黄海渤向曾之乔点了点头,于是曾之乔将自已的电话号码讲了一遍。
在手机按键上熟练的操作一番,随后‘嗡,嗡’两声轻响,曹雄把邮件发到对方的手机上。
邮件发完,曹雄站了起来,“发给你的资料是王仲明的实战棋谱,从刚才你和朋友的聊天儿中。我猜你应该还没有看过。离开之前礼貌上本来我应该说一声‘祝你好运,’不过我这个人向来不喜欢说假话,所以这种客套话就免了。再见。”
说完这些,曹雄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餐厅。
“真是个怪人。。。。。。,他和那个王仲明什么关系?有仇吗?”望着曹雄离开的背影,黄海渤不明所以的说道。
“。。。。。。八成是吧。。。。。。,这个人我不喜欢,太能装了,又不是什么明星大腕。耍什么酷,他当他是谁呀?”虽然得到明天对手的资料,但曾之乔对提供资料的人完全没有半点儿感激的感觉。
“。。。。。。先别管他了,看看发过来的资料。听刚才的意思,他是认为你根本不是那个王仲明的对手。”黄海渤想了想后答道——一个人讨厌和这个人提供的资料是两回事儿,说实话,他们俩对王仲明除了知道是来自中国的业余棋手外。其余也的确是一无所知,虽然赛前晚上才研究对手的资料并没有太大意义,但多了解一下儿总没有坏处。
由于比赛参赛的棋手太多。以韩国棋院的规模根本没有可能容纳,所以比赛的场地是临时租借的一家篮球会馆,一米高的白色隔断将赛场分为十几个区域,排列整齐的的桌案上摆着同样整齐的棋具,棋钟,场面那是相当的壮观。
离比赛开始还有十五分钟,棋手们开始进场,门口旁有赛场的全景图,每一个区域都有明显的字母标识,找到自已的座位并非难事。
王仲明是在比赛开始还有十分钟的时候到的,此时近三分之二的棋手已经入场,有相识的棋手隔着赛区打招呼,有记者抓紧机会采访拍照,赛场里非常的热闹。
进入赛场的大门后,王仲明没有直接去找自已的位置,而是来到女子组的赛区——金钰莹还有韩彩娟,何智苑等一众女棋手都在这里,首轮比赛后不知道还有几位能继续存活,所以先过来打个招呼。
“王老师”,眼尖的何智苑最先看到了王仲明,忙着举起手臂大声的叫道。
“呵,好响亮的嗓子,今天早晨肯定吃的不错。”王仲明笑着说道。
“什么呀,怕吃太饱影响比赛,早晨我就喝了一碗粥,外加两块腌萝卜。”何智苑苦着脸抱怨道。
“呵呵,这只是第一轮的比赛,太夸张了点儿吧?”王仲明笑道——吃的太饱,胃部血液供给量加大,相应而言对脑部供血量就会少了一些,所以重大比赛时是有一些棋手习惯于中午不吃饭,而是以瓜果之类的东西代替,但早餐就开始节食的情况今天还是第一次见识。
“没办法呀,第一轮就碰上李荷娜,怎么可能不紧张呢?”何智苑答道。
“哦,倒也是,不过反过来想,你如果赢了她,岂不是一举成名,马上就成了记者们注目的中心?”王仲明笑笑说道——李荷娜固然是韩国女子的头号棋手,实力肯定比何智苑强,不过何智苑也非是弱者,两者相遇,胜负也不过是三七开,在单淘汰的比赛中,这样的机会已经不能算少了,足可以拼一下儿了。
“嘻嘻,那就借您吉言啦。”何智苑笑道。
“王老师。”金钰莹此时也走了过来,隔着隔断和王仲明打着招呼,她的情绪比何智苑显然要平静的多,这不光是年纪大几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参加的比赛更多,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比赛多了,见多了胜负,虽然临战前心情还会紧张,但已经可以做到自控,至少表面上没那么容易被别人看出。
“呵,昨晚睡的还好吗?”王仲明点了点头问道。
“还好,一觉就睡到大天亮,要不是智苑起来的早,我说不定会睡到七点呢。”金钰莹答道。
“呵,那就好,睡的好,精神状态就好,拿下今天这盘棋应该不是问题吧?”王仲明笑着问道。
“嗯,至少有七成的把握。”金钰莹信心实足地答道。
“七成?呵,狮子搏兔,必尽全力,虽然对手不强,你也不要太过大意。”王仲明提醒道。
“嗯,我不会大意的。”金钰莹用力点头,显示出自已对马上就要开始的这盘棋志在必得。
“噫,王老师,您很偏心呀,对钰莹姐就千叮万嘱,对我就敷衍了事儿!”旁边的何智苑不忿地叫道。
“胡说什么呀!讨厌!”金钰莹脸上微微一红,一扯何智苑的胳膊低声叫道。
女孩子呀,就是那么容易成朋友,不过是同一个房间住了一晚,关系就能近到这种程度。
“王先生!?”正打算告辞离开时,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在叫自已,说的是中文,不过语调有些怪异,似乎不大象是中国人。
王仲明转过身来,见叫自已的是一位头际已见斑白的中年棋手,面目熟悉,却原来是三个月前在北京见过的韩国老牌超一流棋手,孙贤周。
“孙老师,您好。”王仲明连忙问好——三星杯预选赛单独设有元老组,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棋手被分在此组比赛,孙贤周不是上届三星杯赛的前四名,又没有参加韩国棋院组织的选拔赛,所以需要参加元老组的比赛,而元老组的赛区就在女子组的隔壁,此时碰上倒也正常的很。
“孙老师,您好。”两位女棋手也齐齐向孙贤周行礼问好。
“呵呵,好,好。”向两位女棋手点头笑道,孙贤周重又将目光落在王仲明身上,“呵呵,听说第一轮你的运气不错,碰到一位来自台湾的棋手,看来开门红是少不了啦?”他笑眯眯的问道。
“呵,对手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个开门儿红。”王仲明笑了笑,淡淡然的答道——预选赛是单淘汰,一盘输了就可以收拾包袱回家,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开门红不开门红的,一步天堂,一步地狱,胜负的世界本就如此。
“呵呵,说的好,说的好,神挡弑神,佛挡杀佛,既然参加了比赛,就是得要有这种有我无敌,一往无前的气势,两位小姑娘,你们现在缺的就是这种气势。好了,我过去了,祝你们今天都有好运。”笑着点了点头,孙贤周称赞道,打过招呼后,这才朝自已的赛区走去。
“哇噻,王老师,你老牛了,连孙老师这样的大前辈都在注意你呢。”孙贤周离开,何智苑惊讶中带着羡慕地叫道,显而易见,如果不是有意留心,谁会在三百多人的对阵名单中记住某个有的对手是谁?
王仲明笑了笑,没有答话——他知道,注意自已的绝不只是孙贤周一位,事实上,自自已进入到赛场大门以后,就有一位胸前挂着相机的韩国记者就有意无意的跟在后边。(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一章 关注的目标
九点二十五分,离比赛开始的时间还有五分钟,棋手们不再聊天闲逛,纷纷回到自已的位置等待比赛的开始。曾之乔也是如此,坐在椅子上,他感觉自已的身体在微微发抖——左边斜对面,是年纪不大,却已进入一流棋手行列,新鲜出炉的日本碁圣战历史上最年轻的头衔拥有者本田速人,右边隔着一张棋桌,则是大名鼎鼎的牛犊三人帮之一的朴泰衡,再远一位,年纪轻轻,脸上稚气尚在却是面容绷,摆出一付身经百战模样的少年肯定是韩国棋院院生第一的李元豪,最远端,则是中国国家队成员的陈启楷,这四位,无论是哪一位对自已而言都是高山般的存在,想要在这些人的围剿中突围,根本是没有可能。
目光重新回到对面此时还空着的椅子上,曾之乔心中忽然冒出一个想法——要是对方缺席迟到,错过这场比赛该有多好呀,那样自已就可以兵不血刃的进入第二轮比赛了,虽说这样晋级的方式不怎么光彩,但好输不如赖赢,总好过第一轮比赛就被刷下吧?
——昨天莫名其妙的从一个叫做曹雄的中国棋手那里得到关于王仲明的资料,打开后发现王仲明的棋谱文件,回到客房后,用电脑中的打谱软件将棋谱打开,赫然看到的对局者中竟然还包括牛犊三人帮的另一位,直接进入三星战本赛的吴灿宇,于是他和黄海渤忙急着把这盘棋摆了一遍,一摆之下,顿时是惊出一身的冷汗!
。。。。。。坑人,实在是太坑人啦!那怎么可能是业余棋手下出来的棋,怪不得那个叫曹雄的人提醒自已一定要小心,第一轮避开了三位出线大热门并不等于就是好运,这个所谓的业余棋手,至少不会比李元豪好对付!
不过。曾之乔也知道自已的希望是不大可能成为现实的,而且即使成为现实,那个王仲明因为某种原因来晚了,但按照规定,只要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比赛仍然可以照常进行,只不过需要把迟到的那些时间从对方的用时中扣掉而已。
果然,眼前身影一晃,一个人出现在对面的座位旁,先是向自已点了点头。然后拉开椅子坐了下去。
。。。。。。这就是王仲明了?!曾之乔偷眼打量对方,见对面这个人表情平淡,目光平和,坐下后除了左右扫了一眼,和隔旁的朴泰衡略一点头打了个招呼后就双手抱在胸前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完全不去理会还在赛场内走动的棋手和采访记者。
这真的是业余棋手吗?怎么看来看去,好象比自已还要适应比赛的氛围呢?两个人的样子在旁观者的眼中,恐怕自已更象是业余者吧?——曾之乔心里想到。
他的想法并没有错,因为此时此刻正有一个人脑中冒出的同样的想法——崔实源。《韩国日报》的记者,在得到李德铭的提示后做出决定,不去盯那些已经有一定名气的出现大热门儿,而是把重点放在这位在比赛名单中不显山不露水的中国业余棋手身上(那些大热门有太多的人在盯着。自已在他们身上花力气也得不到独家,反过来把时间投资在这个人那里,说不定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就好象买双色球。热门儿的号码即使中奖返回的奖金也高不到哪儿去,而一旦押中了冷门,得到的收益则可能是几十。上百倍)。
按下相机的快门儿后,崔实源把手放下,几乎与此同时,耳边传来同样的微弱的一声‘咔嚓’,这种声音他太熟悉了,那就是按下相机快门的声音,他下意识的转头望去,却见在离自已不过两米左右,一位左胸前别着采访证的年轻人的相机镜头也正指向王仲明和崔实源那一桌。
。。。。。。难道除自已以外,还有别的记者在盯着王仲明吗?崔实源心中一惊,目光直直望向那位同行的脸上。
那位年轻的同行将相机放下,一转脸,正看到崔实源望过来的目光,先是一愣,然后友善地笑着点了点头。
。。。。。。中国记者,那就难怪了。
看清胸牌上写着的标注,崔实源暗自松了一口气——中国的记者,就算发稿发文也是发在中国的媒体上,就算是同样盯上了王仲明,也不会影响到自已的独家。
“。。。。。。,你好,孙浩,孙记者。”想到对方可能知道王仲明更多的事情,崔实源微笑回应,决定结识对方。
“呵,你好,崔记者。”从对方戴着的胸牌上同样可以知道崔实源是谁,孙浩笑着点头应道。
“请问,你是对那位选手特别关注吗?”伸手悄悄指了指王仲明,崔实源压低声音问道。
“呃。。。。。。呵呵,这么说也对。”孙浩一愣,想了想,意识到对方是看到自已给王仲明照相才有此一问,于是也就释然了。
“哦,真的?这么说,你对他很了解吗?”崔实源顿时是喜上眉梢。
“呵,看怎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