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棋人物语(不语)-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知道了,各位,该活动了。”点了点头,赵林昌起身离座,带着手下的职员们还有一众记者向接机口走去。
    在接机口倒是没有等多久,不过短短的三四分钟,就有乘客开始从里边出来,再过不到半分钟,中国围棋代表团也出现了,走在最前面的是西装笔挺,皮鞋锃亮的黄德志,新理的头发还特意染过,漆黑如墨,面色红润,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五岁以上。
    “黄院长,欢迎欢迎。”还隔着有十几步,赵林昌便热情的伸出去打着招呼。
    “呵呵,赵总长,又见面了。”黄德志加快脚步来到赵林昌面前,两个人热情地握着手寒暄,身后其他代表团的成员鱼贯而出暂时在旁边站着,五六十口子的人,场面可说是相当的壮观。
    棋手中有不少赵林昌都认得,和黄德志寒喧后,他又和那些认识的棋手打着招呼,问问旅途辛不辛苦,最近身体如何,家里的情况怎样,感情问题有没有解决等等,虽然都是一些很简单的话语,却能给人以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
    “咦,这不是小金吗?呵呵,一年多不见,你可是更漂亮了。”忽然发现人群中的金钰莹,赵林昌笑着夸奖道。
    “谢谢,没想到您还记得我。”金钰莹腼腆地问道。
    “哈哈,当然,美女棋手嘛,不是所有的人都担得起这个称号。对了,听说最近这段时间你的状态相当好,这一次是不是志在小组第一?”赵林昌笑着问道
    “嗯。。。。。。,”金钰莹点了点头,有点儿不好意思的答道。
    “哈哈,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棋手嘛,参加比赛目标当然是冲着第一。对了,有听说最近你拜了一位老师,不知是哪一位呀?”赵林昌笑着问道。
    “啊,这您也知道?”金钰莹听了一愣——自已虽然是这次三星杯预选赛女子组的出线大热门之一,但进入本赛后,女子棋手基本就是陪衬送分的命,以赵林昌韩国棋院事务局总长的高度,似乎没必要对自已特别重视吧?
    “呵呵,中国有一句话不是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我怎么说也是读过不少的书,勉强也算得上是个秀才吧?”赵林昌笑道。
    秀才?韩国有过‘秀才’这种职称吗?
    其实也不需要金钰莹回答,在赵林昌提出这个要求时,代表团中的大部分人已经将目光望向同一个人。
    赵林昌顺着众人的目光望去,见到站在人群中靠后的那个人——他曾经看过王仲明的照片,不过照片和人总是有些许的差别,刚才人多眼杂,王仲明站的又比较靠后,他一时没有认出,现在有了众人视线的提示,那还有认不出来的道理。
    “呵,看来这位就是你的老师了,给介绍一下儿吧。”赵林昌笑着向金钰莹说道。
    “呃。。。。。;王老师,您往前一点。”赵林昌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提出的要求,金钰莹自然不能拒绝,招手让王仲明往前一些,其他人也自觉的让开一条通道,王仲明也只好来到前边。
    “赵总长,他就是您说的我的新老师,王仲明,王老师,这位是韩国棋院事务局总长,赵林昌先生。”金钰莹介绍道。
    “你就是小金的新老师呀?呵呵,小金这段时间在比赛中的优异表现,你的功劳肯定不小。”赵林昌伸出手来向王仲明笑着说道。
    “您过奖了,其实我和钰莹是同一家棋社的同事,她叫我老师只是一种习惯,其实在棋社时,我也是叫她金老师的。”王仲明客气道。
    “呃。。。。。,是这样的吗?”赵林昌转向金钰莹好奇的问道。
    “是的。不过他叫我老师是工作上的需要,我叫他老师是出自于内心。”金钰莹忙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呵呵,有意思,有意思。”赵林昌连连点头笑道——这就是那个两胜吴灿宇,而且把国青队队员打到让先倒贴目的人吗?人不可冒相,海水不可斗量,可惜,为什么韩国业余棋界就没有这样的人呢?
    站在人群的外边,李德铭带着标准职业性的微笑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些,他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王仲明本人,和照片上相比,其本人显得更加的沉稳,给人以一种深山高岭的感觉,即使在几十位棋手之中也显得更具高手气质。
    忽然感到有人在扯自已的衣襟,回头一看,却原来是刚才采访赵林昌的记者,《韩国日报》的崔实源。
    “怎么?”看崔实源的样子似乎是有话要问自已,李德铭问道。
    “哎,那个人是谁呀?赵总长为什么对他似乎比其他人都更注意?”崔实源悄声问道。(未完待续。。)

九百六十五章 对阵单
        “王仲明,一个有可能成为传奇的人。”李德铭轻声答道。
    “什么?!”崔实源吓了一跳——他虽然年轻,但跑围棋也有两三年了,比起那些资深的记者固然有所不足,但对棋界的情况了解也算是不少了,而在他的记忆里,在这几十年间,似乎只有一个人曾经被视为‘传奇’,李德铭是不是吃错了东西?这样的称呼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用的吗?
    “给你个建议,多盯着点儿这个人,搞不好预选赛期间,他会是最出风头的一个。”周围还有很多人,李德铭也不方便多说,他只能提醒一句,至于崔实源跟不跟进,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呃。。。。。。”听了这个提示,崔实源下意识地重新把目光投向还在与赵林昌寒暄中的王仲明身上。
    中国围棋代表团的下榻处是凯迪大酒店,两人一室的标准间,设施算是不错,王仲明与武亦东住在同一个房间,这位‘前’中国业余围棋第一人在群星璀璨,高手如云的中国围棋代表团中并不起眼,而且自从知道王仲明其实是有职业背景的身份以后对王仲明的态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本来安排住处时两个人并不是一个房间,但在他的强力要求下,最终还是凑在了一起。
    把行李放好,洗了把脸,武亦东直接腾空跃起,平平地摔在床上,床垫的质量很好,整个人被弹起一尺多高才又落了下去,极力的将四肢伸开,他口中发出舒服的呻吟声。
    瞟了象孩子般自娱自乐中的武亦东,王仲明继续看着手机里录下的连续剧——屋里当然有电视机,不过节目基本都是韩语,王仲明虽然能听懂一些简单的rì常用语。但那点词汇离看明白电视就差得太远了。
    “王老师,看什么呢那么认真?”折腾够了,武亦东把手枕在脑后靠在床头向王仲明问道。
    “电视剧。”王仲明答道。
    “我知道,我是问什么名字。”武亦东再问。
    “《东方之珠》”,王仲明答道。
    “《东方之珠》,这部剧我知道,在上海拍的,反应旧上海夜总会生活的内容对不对?女一号欧阳夏雪,人美歌甜,一曲《夜上海》一夜成名。从一个替明星拎包的侍女一跃而为夜总会的头牌,所谓的一跃枝头变凤凰。。。。。。,对了,扮演欧阳夏雪的就是范唯唯,听说你们俩认识,而且关系还很不错呀?”武亦东笑着问道。
    “是。”王仲明答道——这部电视连续剧就是范唯唯录下来让他在韩国没事儿时看的,还说什么回去以后要检查功课,如果回答不出里边的故事情节和她的戏份儿,就饶不了他。
    “真的呀?”都说表面粗犷的汉子内里都有一颗八卦的心。别人不清楚,不过武亦东肯定是符合这个标准的,听到王仲明承认了,他的眼睛一亮。人也从床头坐了起来。
    “哎,那报纸上写的那些传闻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呀?你真的和她去过坝上草原?”武亦东问道。
    “去过。”王仲明答道。
    “。。。。。。,那你们俩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有没有交往?”武亦东的眼睛瞪得更圆了。
    把手机放了下来,王仲明扭头转向武亦东。“你能保密吗?”他正sè问道。
    “能,当然能。”武亦东连连点头,同时努力使自已的表情显得更加的真诚。
    “嗯。那我告诉你,我们的确是在交往,现在可以满意了?”王仲明答道。
    “啊,原来是真的。。。。。。。呵呵,真看不出来,你这个人外表忠厚,其实还是一位情场杀手,在银海集团的时候,我还以为你和那个廖井丹是一对儿呢,没想到却是另有其人。”武亦东先是惊讶,后是羡慕无比的说道,那两个女人一位是当红艺人,一位是大家千金,都属于是品貌与才能兼备的女神级人物,能有如此艳遇,有几个人会不羡慕呢?
    “廖井丹和唯唯是很好的朋友,你误会了。”王仲明解释道。
    “噢。。。。。。。那金钰莹呢?我发现她看你的眼神很有问题,似乎对你很有意思呀?”武亦东想了一想,忽然又问道。
    “金老师?。。。。。。,呵呵,你不清楚我和她之间的关系,没有你说的那回事儿。”王仲明一愣,脸上的表情僵了一下儿,然后又笑笑答道。
    “什么关系?真的只是同在棋胜楼的同事那么简单?”武亦东更加好奇的问道。
    “。。。。。。。一言难尽呀。”王仲明摇了摇头叹道。
    刚还要接着再问下去,外边忽然传来了敲门声。
    一个猛子从床上跳下,武亦东趿着拖鞋来到门口把门打外,外边站着的是一个胸前挂着韩国棋院工作人员牌子的年轻人,正是刚才和赵林昌一起到机场接机的那位。
    “您好,我是韩国棋院的职员李德铭,这是明天预选赛的对阵名单和比赛场地位置,请您签收。”将手中的文件夹摊开,李德铭把一支签字笔递在武亦东手中。
    接过笔,在标注着房间号的名册上写下自已的名字,武亦东道谢后返回屋内,一边走,一边查看名册的情况。
    “什么东西?”见武亦东领了一份文件进来,王仲明问道。
    “明天的对阵名单。。。。。。,乖乖,每一轮就碰上了个硬茬儿。”人总是对自已的名字最熟悉,三百多个名字中,只用了不到十秒钟武亦东就找到了自已所在小组的对阵明细。
    “是谁呀?”王仲明问道。
    “韩国棋手,金伍中。”武亦东答道。
    “金伍中?牛犊三人帮中的那个金伍中?”王仲明叹道——类似这样的大赛在分组比赛时通常都是先设立种子选手,二号种子选手,然后尽量平均地分布在各个小组中,以避免有的小组过弱,或有的小组太强,以金伍中的名气和实力在所在的小组中必定是一号种子,一组十八个人九盘棋,每一轮就碰上的机会只有一成多点儿,而武亦东偏偏就是碰上了,说起来,这运气实在是够逊的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六章 人品
    “除了那个金伍中还能有谁?”武亦东答道——预选赛分组名单早就公布了,只是最后具体的对阵表要在参赛棋手报到后才能做,所以之前尽管不知道自已第一轮的对手是谁,但组里边的重量级棋手他怎么会不清楚有谁?
    “呵,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运气,看来你需要加把劲儿了。”王仲明笑道——武亦东的实力与一般的职业棋手对阵绝对有一拼之力,但金伍中不是一般的职业棋手,那是已经进入到一流棋手行列的人,武亦东第一轮碰上他,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凶多吉少’。
    “呵,是呀,不过这样也好。对了,你怎么对你的第一轮对手不关心呢?”武亦东笑笑反问道——他知道以他的实力参加三星杯本就是运气大于机遇,是碰也是碰,晚碰也是碰,反正出线的机会本就连百分之十也达不到,与其败在别人的手下,倒不如输在金伍中这样有相当名气的人手下。
    “呵,是吗?那帮我看看,我的第一轮对手是谁?”王仲明笑笑——他的目标是三星杯本赛的前八强,既然如此,那么第一轮比赛碰到谁有那么重要吗?反正五轮比赛每一轮都必须要赢,晚碰是碰,早碰也是碰,有什么关系呢?
    低下头,武亦东再看名单,很快便找到了d组的名单,看罢名单他连连摇头,“不公平,真是不公平。”
    “哦。。。。。。有问题吗?”王仲明大感好奇,不过就是一个比赛对阵名单,有什么公不公平的?
    “为什么我第一轮碰上的是组里的一号种子,而你碰到的却是个软柿子?”武亦东大声叹道,同时把名单递给王仲明。
    接过名单,王仲明低头查看,找到自已的名字,长横线的另一端写的是曾之乔。名字是什么无所谓,反正d组中大部分对他和武亦东一样,看的也只是个名字,不过在这个名字后面括号中的注解才是引起武亦东大发感慨的原因——(台湾)。
    原来自已第一轮碰到的对手来自于台湾!
    台湾也有职业棋手,曾经夺得过lg杯世界冠军的周俊勋就是台湾棋手。
    不过尽管出现过曾经拿到世界冠军的棋手,台湾棋手的实力还是普遍不被看高,原因很简单,市场太小了,既没有日本围棋的健全制度,又没有韩国围棋那种被当做国家名片般的大力投入。更没有中国地大物博,人才众多的天然优势,稍有才华的棋手基本都是在中,日,韩等国培养,而修业完成后,大部都留在那里谋生,比如林海峰,张诩就是在日本成名。而周俊勋本人还是在中国取得的职业段位,至于台湾完全靠自已培养出来的棋手在世界棋坛几乎没有什么太有名气的人,而由于有才能的棋手大部分去了中,日。韩三国,没有知名棋手的支撑,所以台湾棋的情况可以用‘业余很火热,职业很凄凉’来形容。基本可以讲,除了极少数在中日韩留学又回台湾的那几个人,留在台湾的职业棋手实力其实也就相当于其他中日韩等国的业余水平。情况类似于曹熏铉刚回韩国时的情景。
    虽然不知道曾之乔的实力如何,可既然是台湾棋手又没什么名气,那么可想而知,实力再怎么强也有限,不要说碰上中日韩的职业高手,就是碰上这三个国家的业余一流棋手,恐怕也是一场苦战。武亦东是业余棋手中的顶尖者,若是与曾之乔对阵,恐怕胜机还要在六成以上,也难怪武亦东会感叹老天不公。
    “呵呵,想公平吗?好呀,不如你向比赛主办方提出申请,咱们俩对调呀。”王仲明笑道。
    “。。。。。。;算了吧,你这份好心我还是心领了吧。”愣了一下儿,武亦东笑道——先不说分组定了就不可能更改,就算改了,难道对他就有好处吗?他所在的那一组有一个‘牛犊三人帮’的金伍中,而王仲明所在的那个组中除了有同为‘牛犊三人帮’成员的朴泰衡,还有刚刚得到王座战头衔的本田速人和韩国棋院院生第一名的李元豪,自已这组中,如果自已侥幸能过金伍中这一关,便大有可能冲线成功,而王仲明那一组中,过得了朴泰衡还要面对本田速人和李元豪,那才是真正的九死一生呢。
    把自已负责的那些对阵表发完,李德铭回到自已的房间——这里是他的临时办公室,在三星杯预选赛结束,被安排住在这间酒店的参赛选手离开前,他都要一直住在这里。
    进入房间,把处于休眠状态的电脑打开,先连线上网,检查有没有新的邮件和新的指示,再核对今天接下来的行程安排,一切都没有问题后,这才给自已倒了杯饮料靠在椅背上好好的喘了口气。
    “当当。”没容他踏实两分钟,便又有人来敲他的房门。
    放下水杯,他起身开门,门开了,外边站着的是年轻的记者,韩国日报的崔实源。
    “崔记者,有事儿吗?”李德铭问道。
    “呵,说起来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想找你聊聊,现在方便吗?”崔实源笑着说道。
    “噢,方便,进来吧。”配合记者的采访也是他的工作任务之一,李德铭侧身邀请道。
    进到屋里,崔实源把背包和相机先放下,李德铭又取了一个水杯倒上饮料,递在对方手中,“想聊点儿什么呀?”他问道——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才不信对方特意找来只是为了和自已聊闲天儿。
    “呵,就聊一聊在机场时没有谈完的话题,可以吗?”崔实源笑着问道。
    “可以,不过先说明,只是随便聊聊,不是正式采访,ok。”李德铭想了一下儿,然后认真问道。
    “。。。。。。噢,没问道,我不录音,不做笔记,只用一双耳朵听。”崔实源很爽快地答应了对方的条件——不就是考验自已的记忆力吗?小意思,想当年上大学的时候,自已曾经只温习一夜功课第二天就考了个九十分,有这样的记忆力,还怕记不住聊些什么吗?
    “那好,你问吧。”李德铭点头道。
    “嗯,你那时说王仲明是一位可能在本届三星杯上创造传奇的人,我想问的是,你为什么会这样说呢?那到底是一种个人的猜测,还是有确实的事实,比如说战绩,来支持你的这句话呢?另外,所谓的传奇指的是什么?比赛名单上只未明他是一位来自中国的业余棋手,所谓的传奇到底是战胜几位职业棋手?打入本赛?甚或是在本赛中进入十六强?”崔实源问道。
    “呃。。。。。。;你问的还真够详细的。”李德铭笑道。
    “呵,详细些也方便你的回答呀。”崔实源笑着答道——身为报社记者,他采访过的人太多了,有些人开口千言,离题万里,更头疼的是碰到那种担任一定的职位,事事喜欢拐弯子,绕圈子的人,如果不能把话题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搞不好讲了半个多小时还碰到了问题的核心。
    “呵,怎么说呢。。。。。。。,你说的那几条,我不知道那个人能不能做到,不过我觉得,那个人是具备做到这些的实力。”说笑完后,李德铭的表情严肃下来,仔细想了一想后他这才答道。
    “真的吗?你是说,王仲明有可能打入三星杯的十六强?!”崔实源惊讶叫道——在查看过王仲明此次三星杯的公开报名资料后,他原以为李德铭所谓的‘传奇’是‘首次参赛便打入本赛’,所谓‘进入十六强’只是一种修辞表达方面的习惯,却没想到李德铭居然没有否认的意思。
    “既然是可能,当然就没什么真假。”李德铭答道。
    “。。。。。,也对呀,不过,你做出这样的判断总该是有什么根据吧?”崔实源一愣,这才意识到对方在钻自已用词上的漏洞。
    “呵,当然,看来王仲明曾经两胜吴灿宇的事儿你应该还不知道吧?”李德铭问道。
    “咳?有这种事儿?。。。。。;什么时候?什么比赛?”崔实源更是一惊,他连忙问道。
    “时间大致是在今年的五六月份,不过不是什么比赛,应该算是私下交流。你到网上论坛可以查到,噢,不是韩国的,是中国的,tom的围棋论坛,搜索关键字‘王仲明,吴灿宇’就可以了。“李德铭答道。
    崔实源嘴唇默动,将对方所说的内容迅速记下——韩国棋院直接推荐名额是通过选拔而定,而非是中,日两国那样由棋院直接指定,今年的选拔赛中吴灿宇表现出色,取得了总分第三位的成绩,从而获得直接进入三十二强的资格,王仲明能够两胜吴灿宇,打入十六强确实不是没有可能。
    “。。。。。。此外,王仲明两个月前进入中国国青队随队训练,备战三星杯,在此期间参加国青队内部比赛,具体比赛详情不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连胜包括魏国清,溥家齐在内的十名以上国青队成员,甚至有传闻,比赛后来改成了升降制,其中一度打到让先倒贴目,不过这些都是未经证明的消息,我不保证真实性。”李德铭继续爆料道。(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七章 信不信由你
    “让先倒贴目?不可能吧?这怎么可能?他到底是不是业余棋手?!”崔实源惊得激动到占了起来——韩国围棋盛行,棋迷数量在世界围棋三强中虽是第三,但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却是最高,崔实源在《韩国日报》负责跑围棋新闻,本身就是有相当实力的业余高手,他很清楚能够在与中国国青队队员的升降赛中达到让先倒贴目意味着什么。
    “。。。。。。呵,这个问题我也很想知道。以他所表现出来的实力,绝对是职业一流棋手的水准,但现在收集掌握到的证据,又处处表示这是一位货真价实的业余棋手。你觉得让先倒贴目不可能,我其实也觉得不大可能,不过传出这个消息的是一位常跑中国棋院的专业围棋记者,我不能告诉你这个人是谁,但消息应该还是比较可靠的。”李德铭答道。
    “话虽如此,我还是觉得难以相信,当年中国棋院为了提高国少队小棋手的实力,邀请聂卫平和马晓春两位超一流棋手与当时国少队最优秀的队员,包括常昊,罗洗河,周鹤洋等进行一盘一升降的比赛,结果也才是在让先至两子间徘徊,简而言之,就是让先,两位超一流稳赢,让两子,国少队员不输,所以实际的差距是让先倒贴目。当然,常昊,罗洗河,周鹤洋这几位棋手都不是普通的国少队员,常昊数次在正式比赛中战胜过七,八段强手,罗洗河甚至曾经有执白赢过马晓春的战绩,论实力,完全不逊色于国青队中的大多数棋手,如果以那时的例子做对比,王仲明的实力岂不是等同时当年鼎盛时期的聂卫平和马晓春?!”崔实源情绪激动地叫道,他在房间里来回转着圈子。一张脸涨得通红。
    “信不信由你,我也没说一定是。我只是说,他有创造奇迹的能力,至于能不能创造,那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总之,那只是我个人的一种直觉。你可以在比赛开始后多留意一下儿这个人——采访三星杯预选赛的记者很多,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能够一开始就抓到重点的。”李德铭笑道。
    “。。。。。。;你想说的是,朴泰衡,李元豪。本田速人可能都挡不住王仲明?”不知道踱了多少个圈儿,崔实源的情绪这才平静了一些,想起自已的职业是记者,职责是如实记录受访者的讲话和论点,而不是在采访时试图用自已的想法去改变,影响受访者的观点。
    “是的。就实力而言,这样的事情完全有可能发生。”李德铭郑重地点头答道。
    “。。。。。。,好,我会在比赛开始后重点观察这位棋手。如果他真的如你所说那样创造奇迹,我请你吃饭。”崔实源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对方。
    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虽然这次预选赛来的棋手太多。韩国棋院不可能招开盛大的宴会招待以表现主人的好客,但对于中、日两国棋院的带队人物自然不能小气,当日本代表团的成员也安排入住好后,赵林昌以个人身份邀请中国代表团的团长黄德志以及日本代表团的团长大枝雄介共进晚餐。地点则在凯迪大酒店的餐厅。
    大枝雄介是一位五十多岁小老头身材矮小,大约只有一米六五左右,剃了个光头。头顶上面还打了蜡,在屋顶吊灯的照射上就象是大一号的电灯泡,人虽瘦小,却是干巴巴的一团精气神,两只眼睛漆黑发亮,时时透出一种精明和顽固的感觉。
    三个人都是各国棋院的重要人物,这些年来在各种场合都打过不少次的交道,此次见面,三个人都是谈笑风声,叙旧问新,熟的就象是刚刚分开没多久的老朋友似的。
    菜上来了,典型的韩国料理,清淡为主,虽然不大符合黄德志的口味,但大枝雄介却是吃得很开心,一口气干了两瓶清酒,让另外两个人连挑大指,赞许他酒量惊人。
    “哈哈,黄院长您就不要客气了,其实您的酒量比我大得多。韩国的清酒的确好喝,但度数偏低,喝几瓶也没什么大的感觉。上次富士通杯八强赛在北京时,您请客喝的那个白酒叫什么名字?。。。。。。”放下酒杯,大枝雄介谈起过去的事情。
    “二十年特酿二锅头。”黄德志提示道。
    “对,没错,就是特酿二锅头,六十度,呵,那酒,喝下去就象一道火线,从喉咙一直烧到胃里,真是好酒呀。”大枝雄介笑着赞道,连连咂嘴,似乎是在回味那种酒入口中火烧般的感觉。
    “呵呵,喝酒你是行家呀。是在蒸酒时,将用作冷却器的天锅内第一次放入凉水冷却而流出来的酒称为‘酒头’,第三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流出的酒称为‘酒尾’,酒头和酒尾提出做其它处理,只取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流出的酒,口味最为香醇,称为‘二锅头’,在老北京也称之为‘二雷子’,只取六十度的酒,并把它装坛密封于地下,经过长时间醇化,那样的酒就更加好喝,又称为‘窖酒’,下次再来北京,我还请你喝。”黄德志笑着说道。
    “哈哈,好呀,那就一言为定,到时候您可不要食言哟”大枝雄介笑道。
    “当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黄德志说出来的话,当然要算数了。赵总长,八强战的时候你一定也要带队来北京,到时候咱们三个人再一起举杯痛饮,岂不快哉?”举起酒杯,黄德志提议道。
    “呵,论酒量,三个人里我最小,不过黄院长既然盛情邀请,我就舍命陪君子,就算喝的钻了桌子,也一定要尝尝您所说的特酿二锅头。”赵林昌也举起酒杯随声附和道。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三个人齐齐碰杯,算是定下了不见不三的约会。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韩国的清酒虽然不烈,但终究也是含酒精的饮料,酒气微醺,几个人多多少少也有了几分醉意,话题也越扯越开,越聊越远。(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八章 押注
    “大枝理事,这一次预选赛你们日本代表团的目标是什么呀?”涨红着脸大着舌头,赵林昌醉态十足地问道。
    “目标呀,呵,还用我说,你们两位难道会不知道吗?”三个人中,以大枝雄介的酒量为最好,年轻时的大枝雄介有着‘酒豪’的称号,曾经有过第二天比赛,头天晚上与人喝酒喝到半夜十二点,第二天直到比赛前二十分钟才酒醒起床,用冷水洗一把脸就跑去棋院,而且还赢了比赛的经历,虽说因为那件事他被前辈们骂得极惨,以后再也不敢赛前头一天喝酒,但‘酒豪’之称已不径而走,所以喝到现在,另外两个人已经显出醉态,他的头脸却还是清醒的很。
    “呵呵,我们俩?我们俩说出来的叫胡猜,你自已说出来的才能算数呀。”黄德志笑道。
    “对呀,我们就是想听你怎么讲的。”赵林昌笑着附和道。
    “哈哈,明明知道还要我讲,你们俩还真是有够无聊的。好吧,说就说了,反正又不是每一次,‘保二争三’,满意了吧?”大枝雄介笑道——类似中,日这样的围棋强国派团参加世界大赛前一般都会有媒体采访,而采访时一个避不开的问题就是对比赛前景的预测。
    “保二是哪两位呢?争三的又是哪一位呢?”赵林昌追问道。
    “保二嘛,b组的高尾正义,g组的本田速人,争三的,每一组中的日本棋手都是。”大枝雄介笑着答道。
    “噢,原来是这样的解释,呵呵,高,实在是高。”听了大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