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棋人物语(不语)-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培养的优秀棋手,让先都已经很夸张了,怎么可能还要倒贴目?!”林宣根惊讶叫道,他很难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要知道现在由于入段门坎的提高,中、韩两国不少刚刚冲段成功年轻棋手的实力甚至不输给大部分的二流棋手,国青队的队员大部分又是从这些优秀的年轻棋手中选拔而来,王仲明能让他们一先,而且还不是偶尔一盘,岂不是天方夜谭吗?
    “嗯,次长。。。。。。有可能这是真的,我也是有听到这样的传闻。”李德铭有些迟疑的插口道——权灿熙讲完后自已才讲,会被林宣根骂吧?
    “什么?!”林宣根的眼中果然流露出了不满——如此重要的情报自已居然不知道,那还了得!万一总长突然问起,自已岂不是傻了眼?要知道按常理推断,让得动国青队的普通队员一先的,肯定是第一流而且是靠前的那种棋手,而在此基础上还能再贴目,恐怕也只有林海涛,陆一鸣那样的超一流棋手才可能做得到吧?
    “对不起,听到这个消息,我也觉得不大可能,认为可能是以讹传讹的传闻,因为没有切实可靠的资料印证。”李德铭答道——国青队以外的人可以知道对局的结果,但因为棋谱封锁,没有人知道那些对局的内容,而且身为职业棋手,被人让先倒贴目绝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即使没有封口令,那些年轻棋手也不会跟外人讲,故此传来传去都是嘴上在讲,并没有可靠的证据,没有证据的事儿就跑去郑重其事的向上级报告,万一最后的结果却是假的,这个责任他一个小小的职员担得起吗?
    “。。。。。。。权老师,您的消息来源是哪里?情报可靠吗?”当着外人的面,林宣根不好马上训斥下属,他转而向权灿熙求证道。
    “是曾经在我的道场学习过一段时间的中国年轻棋手,他虽然不是国青队的成员,但和国青队里的一位队员是朋友,一次两个人喝酒喝多了那个人讲的。不过酒醒以后再问,那个人就矢口否认,所以他也不敢保证一定是真的。”权灿熙答道。(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一章 求证
    喝醉了讲的,酒醒后否认,这说明了什么?
    所谓酒后吐真言,喝醉时讲的话,有时比清醒时可靠的多。
    “。。。。。。德铭,有没有办法证实这个消息?”沉默了几秒钟后,林宣根向李德铭问道。
    “。。。。。。,我这就去想办法。”站了起来,李德铭表情严峻地答道——他知道这是向上级表现自已能胜任现在工作职务的机会,如果完不成这个任务,估计被骂一通还是轻的。
    “嗯,去吧。”点了点头,林宣根吩咐道——对他而言,王仲明的事情是否属实远比责备属下的失职重要的多。
    “是。”躬身行礼后,李德铭离开了次长办公室。
    “。。。。。。权老师,如果事情真是那样,也就不难理解中国棋院方面对王仲明采取的保护措施了,看意思,他们是准备把王仲明做为秘密武器,要让他在三星杯上异军突起,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呀。”转回身来,林宣根向权灿熙讲道。
    “。。。。。。,很有可能,国青队的人连和外人谈王仲明的事儿都不可以,这样的保密措施实在是前所未有。”权灿熙对林宣根的判断表示赞同。
    “。。。。。。权老师,看来搞到王仲明内部比赛棋谱的机会应该不大,恐怕您只有敦促您的学生努力用功了。至于他与国青队棋手让先倒贴目的事儿,可能的话最好不要让李元豪知道,一方面这是还没有证实的消息,另一方面,知道这个只会增加心理压力,对他的备战准备并无好处,您觉得呢?”想了一想,林宣根提议道。
    “。。。。。你说的对。离比赛开幕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搞到棋谱恐怕是不可能了。说到底,打铁还需自身硬,最关键的还是棋手本身的实力。。。。。。好了,你是个大忙人,打搅你这么长的时间,我也该走了。”点了点头,权灿熙笑了笑后从椅子上站起——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已而知已。胜负各半,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得不到更多的棋谱,李元豪固然对王仲明的棋了解不深,但反过来讲,王仲明又何尝了解李元豪的棋呢?先不说两个人在比赛中会不会碰上,就算碰上,那也是一场遭遇战。李元豪好歹还打过王仲明的十几盘棋,而王仲明肯定没有研究过李元豪的棋谱,从这个角度讲,李元豪还稍稍占到一点优势呢。
    “呵。您走好,如果有关于王仲明的最新消息,我会第一时间联系您的。”林宣根起身恭送权灿熙离开。
    北京体育馆路八号,《围棋天地》杂志社的所在地。临近下一期刊物的结稿日,杂志社里的人都是忙得不可开交,排版的。校稿的,联系印刷厂的,每个人恨不得多长出一只手来。
    孙浩也不例外,从早晨走进杂志社的门口到现在,除了中间去上厕所时的五六分钟,其他时间都趴在电脑前忙着看稿,看得眼睛都快花了——杂志社的工作就是这样,忙的时候忙死,闲的时候闲死,有人羡慕有人头疼,好还是不好,只有干过这行的人才知道。
    “终于完事儿了!”将最后一篇稿件校对完,通过内部网络发到责任编辑的电脑,孙浩伸了个大大了懒腰,感觉到腰部的骨骼发出咔咔的轻响——舒服呀!辛苦了大半天,为的就是此时的这一刻,工作完成,该怎么犒劳一下儿自已呢?是冲杯咖啡?是看场电影?还是好好的吃一顿呢?。。。。。。
    正在动脑筋于该怎么庆祝自已脱离了苦海时(当然,这只是暂时,自改为半月刊后,这样的日子每隔十五天就会再过一次),放在电脑旁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拿起手机,看来电显示是赵善津,孙浩按下了接听键,“喂,赵老板,要请我吃饭呀?”他半开玩笑的问道。
    “呵,神了,我还没说呢你就猜到了,这算不算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呢?”电话那边赵善津笑着答道。
    “呵,别学了几句中国诗词就到处卖弄,‘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形容男女恋人心意相通的情况,我的性取向很正常,你可别会错了意。”孙浩笑着纠正道。
    “呃。。。。。。,是这样吗?。。。。。。呵呵,放心,我的性取向也很正常。怎么样,现在有时间吗?”愣了一下儿,赵善津笑着问道——身为韩国人,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算不错了,平时总喜欢引用一些古人的诗词以显示自已的博学,当然,类似这样的错误也是很难避免的。
    “呵,有,当然有,吃饭嘛,没时间也要挤出来。什么地方?”孙浩笑着答道——正发愁怎么犒劳自已就有人要请客,这就叫瞌睡虫碰上枕头,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就上次的那家烧烤店吧,怎么样?”赵善津问道。
    “没问题,我大概二十分钟可以到,你呢?”孙浩问道。
    “我差不多十分钟,就这样,一会儿见。”赵善津挂断了电话。
    对于这样的约会,孙浩是绝不会迟到的,二十分钟后,他准时出现在上次赵善津请客吃饭的那家烧烤店,赵善津在店里已经等了有一会儿,见他到了忙举手打招呼。
    “呵,好兴致呀,怎么突然想起来请我吃饭了呢?”在赵善津对面坐下,孙浩笑着问道。
    “呵呵,什么理由重要吗?不知道为什么,你反正不也是来了吗?”赵善津笑着反问道。
    “呃。。。。。。,呵呵,有道理,太有道理了。”孙浩一愣,然后也笑了起来——既来之,则安之,又不是鸿门宴,想那么多干嘛。
    把服务员叫来,两个人点菜,这次店里吃饭的人不多,不大一会功夫各种食材便上齐了。
    斟满酒杯,赵善津举了起来,“干杯。”“干杯。”
    酒杯碰在一起,两个人一饮而尽,冰凉的酒液进入胃中,一个字,‘爽’。
    喝酒吃肉,两个人漫无目地的胡扯闲聊,天南海北,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对了,下个星期三星杯预选赛就要开赛了,你是不是也要去首尔呀?”聊着聊着,赵善津忽然问道。(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二章 太坏了
    “当然,必须的。”塞了片肉进到嘴里,孙浩一边嚼着一边答道——这种事儿还用问吗?围棋世界大赛,《围棋天地》作为国内最大的围棋杂志期刊怎么会不派人去采访报道呢?
    “你也算是业内人士了,预测一下儿,这次你们中国能有多少棋手出线呢?”赵善津问道。
    “网络上论坛上,棋院公开发方中对这个问题不知道都说过多少次了,你会不知道吗?”孙浩笑着反问道——大型比赛,总会有人喜欢在赛前讲说比赛的结果如何,猜对了,叫做预测,猜错了,就叫乌鸦嘴。说起来这件事儿一定要有人去做,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做,不过正确还是错误,那就很难讲了,其中既有专业方面的素养,更多的可能还是要靠运气,比如说球王贝利,每逢世界杯大赛必定发表预测言论,但每次他看好的球队都无法走到最后,以至于巴西足球中的一位资深人士在贝利开口之前抢先呼呼吁,请求贝利在发表预测观点时不要把巴西队列在夺冠热门队伍之中,说起来这这也算是个笑话,不过也反映出赛前预测怎样的不靠谱,专业的分析未必就高过普通人的直觉,比如著名的‘章鱼保罗’,不过是一只章鱼,在二零零八欧洲杯和二零一零年南非世界杯中‘预测’十四场比赛,其中猜对十三次,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二,比起赌球机构的专家团的准确率高的还多呢。
    “他们说是他们说,你说是你说,不一样的。”赵善津笑着说道。
    “呵,倒也是。上个星期黄院长在参加西南王比赛时接受访问,他表示这次三星杯预选赛的比赛中,中国棋手应该可以拿到其中的至少五席,显然,他的表态比较保守。而网上论坛的看法是中国棋手能拿到至少八席,我觉得呢,这样的想法又有点儿过于乐观,以我的看法,六席应该是底线,七席是正常,八席大捷。”孙浩答道。
    “预测是要有依据的,你是业内人士,肯定不会象网上棋迷那样情绪多于理智,一拍脑袋就是一个数字。你的分析根据是什么呢?”赵善津问道。
    “呵,你对这个问题还真上心呀。”孙浩笑道,“。。。。。,上届三星杯,中国棋手在十四个普通组中拿到四席,日本拿到两席,韩国拿到八席,今年的情况看,三国棋手的整体情况和去年相差不大。不过孔方异军突起,天元战之后状态极好,在今年的围甲虫联赛中取得十二胜二负的成绩,堪称今年表现最抢眼的棋手。大多数人认为,韩国棋坛的年轻棋手中,大概只有朴志炫可以与之称为对手,其他人很难对他构成大的威胁。而这一次朴志炫直接进入本赛,他所在的小组也没有特别强的对手,所以只要他发挥正常。拿到这一席问题不大。此外,在女子围棋这一块,以前都是韩国棋手一枝独秀,连续三届,都是韩国的女棋手得到出线名额,李荷娜,尹恩惠两个人实力极强,几乎达到可以与男子棋手同场较技的程度,以往认为只要有她们俩个参赛,这个名额肯定就是韩国棋手的囊中之物了。不过今年的情况又有不同,这半年来,金钰莹的实力进步明显,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女子围棋的‘一姐’,在京城棋社联赛中表现优异,接连战胜数位具有职业背景的男子棋手,论实力,绝对不会在李荷娜和尹恩惠之下,今年女子组的比赛将是她们三个人的正面对决,谁能最终出线,完全要看她们的临场发挥了。此外魏国清,溥家齐两个人的分组情况也比较不错,在各自所在的小组中都被列为头号热门,保住一个出线名额不成问题,两个都出线的概率也该大于七成以上。所以我的判断,这届三星杯预选赛中中国棋手的成绩会比去年稍好一些。”孙浩讲出自已的判断依据。
    “唔。。。。。。,你是把女子组的那个名额算在手里了?”赵善津问道。
    “不能说算在手里,我只是说,可能性很大。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金钰莹与李荷娜和尹恩惠两个在实力上差距不大,但年纪上却小的多,经过京城棋社联赛的磨练,在经验上韩国女棋手的优势也不明显,这种情况下,金钰莹爆冷的可能性很大,终究她们之间的比赛,心理压力大的是那俩位,呵呵,别介意呀,我是就事儿说事儿,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就故意偏向中国棋手的。”孙浩笑着解释道。
    “呵,明白,虽然观点和你不一样,不过我尊重你的判断。不过话说回来,金钰莹好象是王仲明的学生吧?有传闻说,金钰莹这半年来实力变强,都是王仲明的功劳,真的假的呀?”赵善津笑着问道——他今天请孙浩来吃饭又不是为了和对方辩论的,完成韩国棋院那边拜托的任务才是正理。
    “噢,这个呀,。。。。。。呵,话要看怎么说了。按王仲明自已的说法,他虽然教了金钰莹一些东西,但真正重要的还是金钰莹自已的努力。”孙浩想了想后答道。
    “呃。。。。。。不居功,这么说,王仲明这个人还挺谦虚的呀。”赵善津惊讶道。
    “呵,谦不谦虚也要分什么情况,以王仲明的高度,他也犯不着贪这样的功劳。”孙浩笑道。
    “怎么讲?”赵善津好奇问道。
    “呵,上次见面聊的是王仲明,这次见面聊天儿又是把话头儿往王仲明身上转,你是不是带着任务来的?”抬起头来,似笑非笑的望着赵善津,孙浩问道。
    “呃。。。。。。,干嘛这么说?”赵善津闻言一愣——难道自已暴露了?
    “呵,这些日子找我套话的人你又不是第一个,而且估计也不是最后一个。”孙浩笑道。
    “呃。。。。。。。,呵呵,我问的也算不上什么国家机秘吧?”赵善津的笑容有点儿尴尬,否认是没有必要的,对方是记者,脑子不灵光的人干不了这一行。
    “呵,其实这种问题你想想也就能明白,王仲明身上的光环已经不少了,用不着在意再多这么一个两个。”孙浩笑道。
    “。。。。。。也对呀。。。。。。”,听了孙浩的话,赵善津连连带点头,的确,王仲明身上的光环是太多了,再加上一个成功的围棋教育家,似乎也没什么可炫目的,就好象北方大年三十除夕晚上的十二点,两百响的安全爆竹点着连个动静都可能感觉不到,而在平时,恐怕早就一大帮的人跑来围观了吧?
    “你真正想知道的大概也不是这种事儿吧?”又喝了杯酒,孙浩笑着问道,知道对方有事相求,他这顿饭吃起来就安心多了。
    “呵,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说真的,你能不能搞以王仲明在国青队内部比赛的棋谱?”既然事情都讲明了,也就没必要拐弯抹角的了,赵善津笑着问道。
    “呵,我当什么大事儿呢,当然难。”孙浩笑道。
    “真的?太好了,那可不可以拷贝一份给我?”赵善津大喜,心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李德铭要是早想到找自已要资料何至于挨林宣根的骂。
    “可以,当然没问题。”孙浩答的倒是很痛快。
    “啊?真的吗?”听对方回答的如此痛快,赵善津反而怀疑了起来——孙浩是专职围棋记者,没事儿就泡在中国棋院,和国青队的队员非常熟,别人拿不到的资料他能拿到并不奇怪,问题是对方也说过,不只一次,也不只一个人曾经找他套话打听并于王仲明的情况,其中肯定也包括索要王仲明近期的实战棋谱,孙浩能如此痛快地答应自已,肯定也能痛快的别人,若真是那样,日、韩两国棋院早就拿到想要得到的东西,还用得着特别拜托自已吗?
    “真的,只不过时间不是现在。”孙浩答道。
    “什么时候?”赵善津问道——他有一种不祥的感觉。
    “两个星期后,等三星杯的预选赛结束后,不要说是棋谱,连同和他下棋的人的赛后心得都能一起给你。”孙浩笑道。
    “你。。。。。。,太坏了你!”搞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赵善津气得骂道——李德铭拜托他搞到那些棋谱是为了韩国棋手备战三星杯预选赛,可若是等三星杯预选赛结束了,韩国棋院要那些棋谱还有什么用?王仲明若是出不了线,后边的韩国棋手自然用不着去研究他的棋,若是出得了线,那几轮预赛中的棋谱不是更具研究价值?
    “呵,没办法,这你不应该怪我,咱们俩虽然是朋友,不过终究是两个国家的人,你要棋谱肯定是韩国棋院的意思,韩国棋院要棋谱又肯定是想在三星杯上对付王仲明的目的,尽管我觉得国青队的刘教练下封口令有点儿小题大作的意思,不过既然他认为这样的作法有利于王仲明在三星杯上的表现,我肯定要配合国青队的工作。这就叫做‘两国交锋,各位其主’,和我的人品无关。”孙浩笑道。(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三章 补偿
    “。。。。。。你还真有觉悟的。。。。。。”赵善津悻悻道——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自已还能说什么吗?人家都把泄漏棋谱等同于叛国卖敌,再说下去,岂不是要惊动国安局了?
    “呵呵,一般一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国兴我荣,国盛我强,这样的觉悟都没有,就太对不起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了。”孙浩笑道,心中很有一点小小的自豪感。
    “说你胖,你还就喘,至于这么上纲上线的吗?你又不是国青队的成员,国青队的队规又管不到你身上,透漏一点儿会死吗?我又不是多贪心,有个两三份棋谱,让我对人家有个交待就行了。”赵善津做着最后的努力——韩式烧烤可不便宜,难道钱就这样白花了?
    “呵,这不是数量多少的问题,而是原则问题,王仲明棋谱的事儿,我好心劝你一句,三星杯预选赛结束前就别指望能得到手了,除非你有本事潜入王仲明的宿舍,去偷他的笔记本儿。。。。。。,呵呵。”说到这里,孙浩笑了起来,不过这个笑容和刚才不同,显得非常的古怪,似乎是想起什么有趣事情的那种。
    “为什么这样笑?。。。。。。,我的样子,还是我的行为很好笑吗?”赵善津恼怒道——目的没有达到还被嘲笑,虽是无伤大雅,但此时还能保持愉快心情的大概也只有圣人了。
    “呵,别误会,说起偷笔记,我是忽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儿,不要是笑话你。”孙浩连忙解释道。
    “是吗?是什么事儿?如果答不出来,又或者让我觉得是在编故事,这顿饭可就要你来掏钱了。”赵善津威胁道。
    “啊。。。。。。,别介呀。我说不就行了。”——因为是别人请客吃饭,点菜时孙浩可没少点好东西,这顿饭下来估计没有三百块钱挡不住,真要是让他惠账,那还不得心疼死了。
    “好,你说吧,我听着呢。”赵善津催道。
    “呵,是这样,你知道王仲明怎么和棋胜楼扯上关系的吗?”孙浩笑着问道。
    “呃。。。。。。,怎么扯上的?”这种事情赵善津怎么会知道。他好奇的问道——搞不到王仲明的最新棋谱,得到一些关于这个人的独家消息也算是对李德铭有个交待吧?
    “王仲明是去年年底才在牡丹园小区住下,租住的房东家里有个小孩儿在棋胜楼学棋,那个小孩子的天赋不是很好,水平在班里处于中下,并不是很起眼,忽然有一段时间棋力突飞猛进,班上排名靠前的几个人都被他杀得是连北都找不着,见雪和钰莹觉得奇怪。就特别留意起那个小孩子,结果发现这个小孩子经常会下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招法,有些招法连她们俩也没见过,而那些招法并非是小孩子乱来。两个人研究后发现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可以成立的。所以她们俩就把小孩子找来询详情,这才知道他家的房客知道他在学棋,就借给他一个记录了许多东西的笔记本,他就是看过那个笔记本后运用那上面的招法把班上那些靠前的棋手一个个打败。得知这个情况。两个人对那个笔记本非常好奇,于是让那个小孩子把笔记本拿来给她俩看看,一看之下。两个人是大吃一惊,因为笔记本上记录的东西远远超过她们俩的想象,堪称是一本类似于九阴真经那样的‘武林秘笈’。所谓见猎心喜,两个人就把笔记本上的内容复印下来,却不知怎么的,事情被笔记本的所有者知道,于是王仲明找上门去向两个人理论,这才不打不相识,双方才扯上了关系。”孙浩讲道。
    “呃。。。。。,还有这种事情?不经主人同意,就擅自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已有,这种行为很不道德吧?”赵善津惊讶道。
    “呵,你呀。。。。。。再教你一句中国的俗语‘闲吃萝卜淡操心,”,人家本主都没意见,两个人不仅成了同事,而且还成了亦师亦友的朋友,你说操哪门子的心了。再说,你们韩国把泡菜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也没有得到中国的认可吧?谁都知道韩式泡菜只是四川泡菜中的一类,影响到你们大韩民国的道德高度了吗?”孙浩不屑地反问道。
    “呃。。。。。,好好的说围棋的事儿,怎么就扯到泡菜上去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又不是平民老百姓管得着的事儿,你用得着这么大反应吗?”赵善津一愣,不满地反驳道。
    “当然,你知道见雪是谁?那是我女朋友!说她没有道德,我没有和你翻脸就不错了,知足吧你就!”孙浩哼道。
    “呃。。。。。。,我收回刚才的话。。。。。。。”知道是这么个情况,赵善津翻一个白眼儿,心想,你不说我到哪儿知道去!
    “就是。看你这么通情达理的份儿上,就再给你一个情报,让你能和拜托你的那个人有个交待。”孙浩笑道。
    “是吗?呵呵,够意思,这才象是朋友,快说,是什么情报?”赵善津心中大喜,连忙急着问道。
    “王仲明和陈启楷已经交过手了。”孙浩答道。
    “结果怎样?”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情报,陈启楷在三星杯预选赛d组中与本田束人,朴泰衡同为出线最大热门,王仲明与其交手的结果具有很重要的指标性,相信李德铭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很满意吧?
    “那是一场私底下的交流对局,结果除了他们俩个人外没谁知道。不过呢,自从那盘棋以后,许多人发现陈启楷明显比以前更加用功了。”孙浩答道。
    “。。。。。。。你是在暗示我那盘棋是王仲明赢了吗?”赵善津问道——如果那是真的,岂不是说王仲明才是d组里韩国棋手最危险的对手?
    “呵,那是你猜的,我可没有说过。”孙浩笑着答道。
    “。。。。。。。,呵呵,明白,是我自已猜的,和你没关系。”赵善津会意道。(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四章 接机
    常言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棋手们每天辛苦的训练,为的就是参加比赛,去赢得胜利,准备了近两个月,三星杯世界大赛的预选赛即将开战,几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职业的,非职业的棋手齐聚首尔,每一位都在磨拳擦掌,想要在比赛中大施拳脚,一展威风。
    身为韩国棋院事务局的总长,赵林昌这两天非常忙,日本,中国棋手代表团先后来到首尔,带队的一个是日本棋院的常务理事大枝雄介,一位是中国棋院院长黄德志,从级别上,都需要他亲自去接机欢迎。不过人累虽累,他却是乐在其中,他喜欢那种在镜头前的感觉。
    还有五分钟,载着中国棋手代表团的飞机就要降落在首尔机场,坐在休息大厅的长椅上,赵林昌取下戴着的眼镜用手帕又擦了一遍,重新架在鼻梁上,感觉视线更清楚了一些(当然,仅仅是感觉上的)。
    “总长,听说您和中国代表团的团长黄院长每私交非常好,是这样吗?”一位记者模样的年轻人不失时机的把话筒伸过来问道。
    “是呀,早在我刚刚任职事务局总长时就和黄院长相识,那时他还不是院长,是中国棋院围棋部的主任,算起来,也有**年的时间了吧?呵呵,弹指一挥间,只是一转眼,时间就过去这么久了。“赵林昌慨然笑道。
    “那您最近一次见到黄院长是什么时候呢?”那位记者又问道。
    “嗯。。。。。。今年年初的春兰杯,我陪朴胜熙去北京参加决赛。”赵林昌想了想后答道。
    “噢,我记得,那一次的比赛朴胜熙以二比一战胜中国棋手林海涛,个人第二次夺得此项比赛的冠军,这也是本年度产生的第一项世界比赛冠军,为韩国棋手来了个开门红。”那位记者笑着说道。
    “是呀。林海涛是一位实力强大的超一流棋手,是韩国棋手在世界比赛中最常碰到的对手之一。那场比赛双方都展现出极其精湛的棋艺,三盘棋最后输赢的目数加起来总共只有两目半,由此可见胜负争夺之激烈,朴胜熙能够获胜,除了他本人高超的实力外,韩国棋手所特有的顽强斗志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呀。”赵林昌笑着答道。
    “ 呵,是呀,韩国棋手的顽强斗志世所共知,而且近八年来,世界棋坛共举办了二十八个世界比赛。其中二十个都被韩国棋手获得,夺冠率达到了百分七十一,韩国棋手的强大有目共睹,这次三星杯预选赛有三百多名棋手参加,其中韩国棋手达到了六成左右,争夺十九个进入本赛的名额,赵总长。您能预测一下儿韩国棋手能够拿到其中的多少个呢?”年轻记者问道。
    “这个呀。。。。。,呵呵,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去年的三星杯预选赛韩国棋手拿到了十三个出线名额,我想今年的结果,肯定不会比去年差吧?”赵林昌笑道——这个问题他已经回答过不止一次了,讲得多了。连他自已也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您是说,韩国棋手有可能得到十四个以上的出线名额?”年轻记者一脸兴奋地问道——以他的立场,赵林昌若是回答除欧美组外十八个名额全拿到手他才开心呢,只不过他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呵呵。比赛尚未开始,一切皆有可能。”扶了扶眼镜,赵林昌摆出自以为最有风度。最上镜头的造型微笑故做高深地答道。
    “您说的太好了,比赛尚未开始,一切皆有可能,这句话都可以用做报道的标题了。”年轻记者笑着恭维道。
    “哈哈,如果想用,尽管拿去用吧,我绝对不会和你要版权的。”得到这样的恭维,赵林昌心情更爽,宽怀大度地展现着自已的胸怀。
    正在和年轻记者聊得开心的时候,胸前挂着牌子的李德铭一路小跑的走了过来——本来他的工作并不包括接待客人,但来参加比赛的棋手实在是太多了,原本负责这些工作的人实在忙不过来,所以他也只好暂时抽调来帮忙。
    “总长,中国代表团的飞机刚刚降落,再过几分钟就要出关了。”俯身凑近赵林昌的耳边,李德铭报告道。
    “哦,知道了,各位,该活动了。”点了点头,赵林昌起身离座,带着手下的职员们还有一众记者向接机口走去。
    在接机口倒是没有等多久,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