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棋人物语(不语)-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我说的不是事实吗?难道晚来几分钟,那几个人就会飞走吗?”王仲明笑道——金钰莹到他家找他时已经是一路小跑。累得的娇喘连连了,他怎么忍心回去的路上还让她走那么快呢?只不过他不是那种习惯于把对别人的关心说出来的人。所以才拿事情着不着急的来说事儿。
“切,就你理由多。走吧,人家在楼上都等半天了。”陈见雪哼道。
“哎,王老师,那几个韩国人真的是来向您挑战的吗?”有棋迷见三个人要上楼,于是急着大声叫道。
“呵,我不知道,等见了面再说吧。”王仲明笑笑答道,跟着陈见雪向前走去,后边金钰莹紧紧跟随。
“。。。。。。,这么沉得住气?这也太淡定了吧?”
见王仲明淡然而笑,态度从容,没有半点儿紧张或者不安的样子,棋迷们面面相觑,心想这位的心理素质该是怎么样才能练出来的呢?
三个人来到楼上,离着陈淞生的办公室还有很远便能听到陈淞生那爽朗的笑声,“哈哈,说起来我和你的父亲也算是老熟人了,记得有一年我带队去首尔参加BC卡杯比赛,当时韩国方面负责接待的就是你父亲,那时他大概四十几岁的样子,身强体壮,声如洪钟,不仅做事周到细心,而且为人豪爽,酒量惊人,那天晚上我和他两个人一气儿喝了六瓶烧酒,结果平分秋sè,谁也没把谁喝趴下。。。。。。,呵呵,算一算,一眨眼,时间过去了得有十好几年了,连儿子都长这么大,成了很有名气的棋手,还真是不胜唏嘘呀。对了,他现在的身体怎么样?是不是还经常喝酒?”
“噢,父亲大人他现在的身体非常好,酒是每天都喝,只是喝的不象以前那么多了,每天只是晚上喝一小瓶。前辈您呢,是不是也还是那样的海量?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父亲大人一定非常希望能和您再痛饮一次。”接下来是吴灿宇的声音,不过到了办公室,陈淞生会说韩语的事情大家已都知道,所以孙浩只需要把汉语翻译成韩语就行了。
“呵呵,不行喽,人老了,象以前那样喝身体吃不消了。不过痛饮虽然做不到,小酌几杯问题却是不大。你回去以后可以向你父亲说说。告诉他要是有机会来běi jīng,一定要到棋胜楼来找我,我要和他好好地喝几杯。”陈淞生笑道。
“。。。。。。,嘻嘻,见雪,听见没,你爷爷又在找借口喝酒哟。”听到办公室里传来的对话,金钰莹笑着向陈见雪说道。
“哼,一把年纪了,总是让人不省心。回家后我就象nǎinǎi告状,看nǎinǎi怎么数落他!”陈见雪恨恨道。
王仲明听到两个人的对话是暗自好笑,心想,难得陈淞生一把年纪就这么一点儿嗜好。结果家里老婆管,外边孙女儿管,难为他还能乐在其中。
很快,三个人来到了办公室,陈见雪紧走几步赶到前面,伸手在门上轻轻敲了两下儿,把屋里众人的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王老师到了!”她大声宣布道,同时跨前一步,让出门口。身体稍侧,左手向前平展,做出请进的姿式。
用得着这么隆重吗?耍宝!
见这个人来疯自顾自玩的开心,王仲明是无话可说,迈步进门,向屋里望去,目光很快便落到坐在会客长沙发上的三个年轻人身上,不用问,这就是所谓的‘牛犊三人帮’了,其中两个年纪稍长的自已是一点儿印象没有。但是那个年纪最轻的却是有几分眼熟,一时半会儿却是想不起来——去首尔的时候,那时还是chūn天,韩国的天气还比较凉,人们大多穿的都是长衣长裤。特别是比赛对局那天,吴灿宇穿的还是泰亚电子的制式工作服。当时在场穿着同样服装的少说也有三四十位,相似的人太多,故此王仲明初看之下并没有认出来。
目光再转,看到了坐在会客沙发另一边的三个人,一个是孙浩,一个是谭浩强,这两位也算是熟人了,但当他的目光落在第三个人身上时,一直平稳的心却是猛的一跳——刘志峰?!他怎么会在这里?
自上一次陪着金钰莹去看她下新老女子围棋对抗赛以后,金钰莹又数次邀他去中国棋院,但他总是找出种种借口托词不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怕见到真正熟悉自已的人,说实话,早前他对李亮向自已所保证的所谓他的手艺‘天衣无缝,除非有专业背景的人近距离仔细观察,否则几乎无法发现’的话已经没有那么大的信心,那一次的经历让他明白,辨认一个人有时候不一定非要通过相貌的对比,有的时候,人有感觉比视觉更能够发觉问题,华清芳,黄德志,这两个人在第一次看到自已的时候都有过思索回忆的迹象,虽然最终被自已糊弄过去没起疑心,但也是危险万分,让自已出了一身的冷汗。而这两个人在自已还是职业棋手时只是接触的时候相对多一些,关系算不上真正的很熟,要是碰到那些曾经同吃同住,一起研究,一起比赛的人时,结果会怎么样?那些人会不会发现更多的疑点,产生更多的疑心?而毫无疑问,刘志峰就属于关系比较熟的那类人之一,虽然上次和谭浩强对决时自已尽量避开对方的视线,但是不是真的没让对方产生疑心他却没有一点儿把握,所以,自那以后他就打定主意再也不去中国棋院,为的就是避免这种见面的机会,但人算不如天算,怎么他也来了棋胜楼呢?
“呵呵,仲明,来啦,过来,过来。”见王仲明到了,陈淞生笑着招手叫道。
王仲明有些后悔,如果早知道刘志峰在场,他就该找个借口,或者说另有约会,或者说肚子疼要去病院,总之编个理由,说什么也不过来,但这个世界没有卖后悔药的,人都已经进到门里,总不能扭头就跑吧?没有办法,他只好尽量保持着平常的样子,来到了陈淞生近前。
“呵,金老师应该把事情都跟你说了吧?”陈淞生笑着问道。
“嗯,她是跟我说了些,不过,我还是有些糊涂,这几位就是牛犊三人帮的成员吗?”王仲明问道。
“呃。。。。。,你没有几过他们?不对呀,吴灿宇还说他和你曾经下去一盘棋呢?这是怎么回事儿?”陈淞生一愣,听王仲明的口号,显然他并不认识这几位韩国的年轻棋手,于是几人将不解地目光望向吴灿宇,等着他的解释。
那边,孙浩早把王仲明的回答向吴灿宇等人做了翻译,见众人都在不解地望向自已,吴灿宇马上站了起来,“王先生,您还记得在泰亚电子的围棋交流赛吗?”他的中国话说得嗑嗑巴巴,不过吐字倒是很清楚,每个人都能听明白。
泰亚电子?。。。。。。噢。。。。。。,原来是他!
提人的话,王仲明未必想的起来,但提到比赛,他的记忆力却是惊人的——在一次专题采访时,曾经有人拿他十一二岁时下的一盘棋做例子,结果他把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一步不错地都摆了出来,当时惊得那位主持人张大了嘴巴,半天都没缓过劲儿来。
去韩国那么多天,他只在泰亚电子时和代表团以外的人下过一盘棋,没想到那盘棋的对手竟然就是眼前这位,这实在是让他始料未及。(未完待续。。)
p
第四百八十七章 机会
“是你?。。。。。。”王仲明惊讶地问道。
这一下儿,把除吴灿宇之外的众人全都搞糊涂了——两个人不是下过一盘棋吗?怎么看王仲明的反应倒象是刚认识似的?
“呃。。。。。。,这是怎么回事儿?”陈淞生好奇问道,这也是几乎在场所有人的共同疑问。
感觉到众人的疑惑,吴灿宇的表情略显尴尬,隐瞒身份参加企业间围棋比赛,怎么说也不象是职业棋手该做的事情,不过事到如今,不说出来肯定是不行了。
“是这样,家父是泰亚电子围棋同好会的技术顾问,银海集团围棋代表团和泰亚电子交流比赛的第一轮时他也在场,回来后,他对王先生在点评棋局时所展现出的境界非常钦佩,听到他的讲述以后,我也有了好奇之心,所以在第二轮比赛的时候通过父亲的关系,以泰亚电子职员的身份和王先生对弈一局,事先没有表明自已的身份,非常抱歉!”通过孙浩,吴灿宇把事情的经过大体讲述一遍,最后一个九十度的大鞠躬,向王仲明请求原谅。
原来是这么回事。。。。。。
听完吴灿宇的解释,王仲明心中真是不知该做何感想,按理说来,对方故意隐瞒身份和自已交手,自已应该感到愤怒才对,问题是,别人都有因被欺骗而愤怒的资格,偏偏他却是那个例外,因为要说隐瞒身份。他自已做的比人家吴灿宇过份的多。人家好歹只是那半天的时间,而自已,如果从离开棋坛的rì子算起,已经有近八年的时间了,有句成语,叫做五十步笑百步,讲的是军队战败,逃兵中跑了五十步的笑话跑了百步的人胆子小,自已呢?隐瞒身份七八年的人好意思向人家只不过装了两三个小时的人批评指责吗?
“呵,可以理解。没必要觉得不安。”王仲明淡然笑道,对吴灿宇,他的感觉还不错,棋艺是一方面。能够如此开诚布公地承认自已做过的事情,这种勇气就是自已做的到的,或许,这就是年轻的好处吧?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曲折的故事呀,呵呵,有意思,有意思,所谓不打不相识,要不是灿宇当时的冲动,也就没有今天的聚会了。王老师。另外两名成员你大概还不认识吧?我给你介绍,中间这位帅哥是金伍中,牛犊三人帮中的老大,厚道稳重,是牛犊三人帮中灵魂式的人物,右边这位是朴泰衡,jīng明过人,是牛犊三人帮中智囊式的人物。。。。。。”陈淞生笑着向王仲明介绍着来访的客人。
“你们好,久闻大名。”王仲明微笑着一一点头致意。
“。。。。。。,这个人你应该也见过。上次你和谭浩强斗棋的时候,他也是现场观战者之一,刘志峰,国青队主教练。”一路下来,陈淞生的介绍终于落到了刘志峰身上。
“噢。刘教练,你好。”王仲明心中不由有紧张起来。尽量保持着刚才的神情,微笑着向刘志峰点头致意,心里却是七上八下,担心对方会觉察出一些什么。
“呵,王老师好,和小谭的那盘棋你的表现相当出sè,非常让人佩服。听说小金还有见雪两个都正在接受你的特训,进步非常明显,不知有什么秘诀,可不可以传两招给我?”刘志峰笑着打趣问道,也许是上次已经见过一次的原因,他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没起疑心吗。。。。。。,真是老天有眼!”
见刘志峰的反应很正常,王仲明算是松了一口气,“呵,哪儿有什么秘诀,还不就是一个字,‘练’吗?”,他笑着答道。
该介绍的人都介绍完了,大家重新落座。
“王先生,这次来棋胜楼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王老师能够答应。”开门见山,吴灿宇直接就把此行的目的讲了出来。
“哦,请说。”王仲明问道。
“。。。。。。希望王先生能够和我再下一局。”吴灿宇正sè答道——他不是那种喜欢拐弯抹角的人,说出一大堆婉转的理由最后才提出要求,那不是他的风格。
众人的目光一下儿都集中在王仲明这里,每个人心里想的却并不都一样,刘志峰是纯粹的看热闹,并没有任何立场,谭浩强和曹英也是在看热闹,但他们却各有各的私心,至少他们盼着的是王仲明应下挑战,并输掉这一盘棋——自已的对头摔跟头,虽然不是通过自已的手,那也是件快乐的事情,古龙小说《绝代双骄》中不是有一位名列十大恶人之一的角sè,绰号叫‘做损人不利已’的白开心吗?作事只要别人倒霉,自已有没有好处,甚至也一起跟着倒霉也无所谓,此时这两位的心态大概和这位白开心没什么分别。金钰莹和陈见雪两个人则是既希望王仲明应下挑战,却又担心输给吴灿宇——不管怎么说,吴灿宇是三国棋界公认的具有一流实力的职业棋手,赢这样的人一盘棋,即使是各大头衔的保持者也没有完全的把握。在韩国的那盘棋的棋谱没有见到,不知道棋上的内容怎样,不过吴灿宇既然千山万水特意跑来登门挑战,显然不是真正的服气,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吴灿宇有备而来,绝不会好对付的。至于陈淞生,他不担心对局的输赢结果,他最担心的是王仲明会回绝挑战,这并非没有先例。
就象是几个世纪那么漫长,王仲明没有马上回答,他在沉吟着。
——和吴灿宇再下一盘,王仲明并不介意,和上次温老三的堵门挑战不同,温老三实力虽然不弱,终究是业余棋手。和这样的对手下棋。王仲明本能的就会有一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感觉,而且双方实力差距太过悬殊,自已随便怎么下都能赢,对于毫无悬念的对局,他实在是很难提得起兴趣,吴灿宇则不同了,虽然段位很低,年纪很轻,但已经步入一流棋手的行列。在职业棋战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王仲明虽然在网上和许多职业棋手下过棋,而且战绩相当骄人,但网上对弈的感觉终究和棋手面对面的交锋对垒有很大不同。至于和谭浩强的那盘十秒超快棋,用时在短,运气的成分很大,并不足以反应谭浩强的真正实力,王仲明离开职业棋坛七八年之久,对于现今职业棋手的水平若说没有兴趣,那纯属自欺其人。上一次吴灿宇并不清楚自已的实力强弱,自已对局伊始时也只是把对方当做普通的业余好手对待,所以那盘棋尽管杀的非常激烈,却是双方都不知根底的遭遇战。吴灿宇对局时的心态难免有些偏差,所以对失利并不服气也很自然,这一次有备而来,再交上手必定会拿出全部的本领——现今职业一流棋手的真正实力怎样,王仲明的确是很想感受一下儿。
如果没有刘志峰在场,他大概会毫不犹豫地马上应下来,问题是刘志峰就在!而看其人的意思,根本就是事先知道这件事儿,所以特意跑来看热闹的——吴灿宇的实力很强,此次有备而来。更是志在必得,自已要想赢下来,势必也要拿出真功夫,而不象应付董亮,曹英。崔尚志那样的随心所yù,下成什么样的格局都无所谓。
只是那样一来。会不会被刘志峰看出点什么呢?现场观战和对局后摆棋谱的感觉并不一样,没有身临其境的那种氛围,很多信息会被大脑自动忽略掉,但若是场景重现,或许大脑中深藏的那些记忆便又重新清醒起来。
王仲明半晌没有回答,吴灿宇等人有点儿沉不住气了,他们远道而来,就是为了向对方挑战并战而胜之,以此来证明自已的实力并摆脱技不如人的心理yīn云,如果对方不接受已方的挑战,岂不是所有计划都将落空,自已一辈子都要背着输给一位业余棋手的标签?
“王先生,请您接受我的请求,拜托了!”不再通过孙浩传递消息,吴灿宇cāo着僵硬的舌头用结结巴巴的中文说道,同时将头低下,郑重地请求道。
这个。。。。。。,王仲明更加为难了。做为曾经的职业棋手,他非常清楚吴灿宇此时的心情,输棋,对于一个正在处于上升期的棋手打击是非常沉重的,有时一场重大比赛的失利甚至可以让一名优秀的棋手两三年缓不过劲儿来,输给自已,虽然不是在正式的职业棋战当中,但对吴灿宇这种力战型的年轻棋手信心打击并不比职业棋战中轻多少,因为对方并不知道自已是败在曾经雄霸世界棋坛的世界第一人手下,而只是把自已当做一名实力极强的业余棋手,如果不能靠自已的实力从跌倒的地方站起,那么这种yīn影很可能会伴随一生。
“好吧,既然你这么有诚意,那么就再下一盘吧。”最终,王仲明还是做出了决定,他不想让这位很有希望的年轻棋手失望,虽然对局的结果有可能会让对方陷于更大的痛苦,但那样的痛苦是一位优秀棋手所必须承受的,就象军队中特种兵的淘汰选拔,残酷无情,却是为了在真正的战场上能多哪怕只是半分的生存机会。
“真的?。。。。。。太好了,谢谢您!”听懂了王仲明的答复,吴灿宇是欣喜若狂,眼中闪现着兴奋的光彩。
“太好了,灿宇,这下儿看你的了!”金伍中也欣喜地向吴灿宇恭喜道,做为伙伴,他非常希望吴灿宇能够战胜自我,走出心魔,而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赢了眼前这位很有些传奇sè彩的业余棋手。
陈淞生长出了一口气,谢天谢地,他最担心的事儿没有出现,王仲明应下了韩国棋手的挑战,这下儿,不管对局的结果如何,棋胜楼又多了一个可以宣传的卖点了,现在自已要做的。就是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达到最大的收益。
“呵,既然答应了对局,那就没什么好着急的了,嗯。。。。。都快十一点啦,”抬手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陈淞生故做惊讶地叫道。
“是呀,时间过的还真快呀。”同样看了一眼手表,刘志峰应声答道——现在是十点四十分,如果按着四舍五入的原则,陈淞生说是十一点倒也不能算错。
“这样吧。上午的时间太紧,不如先吃中午饭,下午一点开战,你们看怎么样?”陈淞生提议道。
“呵。如果陈老您请客的话,我是没有意见。”刘志峰笑着说道,他是来看热闹的,只要有热闹看,别的要求都不高。
“你这小子,这点儿便宜也要占呀!”陈淞生笑骂道——看吴灿宇那几个人跃跃yù试的样子,大概是憋着现在就摆上棋盘大干一场的意思,现在有刘志峰的表态赞同,他们几个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哼,老家伙。谁不知道你打的是什么主意!——曹英心中冷哼道。
做为一位非常jīng明的棋社经营者,他的想法和陈淞生有许多共通处,所以一眼就看出对方所打的小算盘——对局如果是在上午进行,那么能够见证这场对决的人只有此时在棋胜楼里的这些人,到棋社下棋的人通常是上午少,下午多,这样的进行显然不符合将对决的效应最大化,所以陈淞生才会提议把时间改在下午,一方面下午来的棋迷会更多,另一方面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将韩国年轻一代最有希望的职业棋手挑战棋胜楼最强棋手的事情传扬开。吸引更多的人赶来观战,从而达到宣传棋胜楼的目的。
不过,虽然知道陈淞生所打的如意算盘,曹英却也没办法去破坏,一方面所谓客随主便。这里终究是棋胜楼的地盘,身为陪客的他反对主人的安排会显得自已非常没有礼貌。另一方面刘志峰都表态赞同了,难道自已和人家对着干吗?
“呵,这个提议不错,我也赞成。不过三位韩国棋手的饮食习惯和咱们不一样,这样吧,北大平庄那里有一家韩国风味饭店,我带他们三位去那里吃饭,十二点半之前再赶回来,怎么样?”既然不能反对对方的计划,中间插一根钉子总还是可以的,曹英笑着问道。
“呃,这怎么好呢,他们三个是来棋胜楼的客人,怎么好让你受累招待呢?”陈淞生一愣,有些不快地说道——饭食习惯方面的问题,他这位在中国棋院做过外事部主任,多次带队去韩国比赛,也曾多次接待韩国棋手来国内比赛的老江湖怎么会不知道?不过是一顿便餐,又不是一吃就是三五天,有什么克服不了的?
“呵,陈老您不用不好意思,他们三个是坐我的车来的,我招待他们也是应该的,况且,下午吴灿宇就要和王仲明对局,在那之前双方暂时不见面对于比赛也是有好处的,您说是不是呢?”曹英笑着问道。
这一问还真把陈淞生问住了,的确,棋手的个人习惯并不一样,有些棋手在比赛开始前喜欢一个人静静呆着,有些棋手则喜欢到处找人聊天儿说笑,但有一点却是大多相同,那就是在比赛前尽量不和比赛的对手见面,至于原因,职业棋手对于比赛是极其重视的,每逢大赛,脑子里想的几乎只有比赛,全身心投入的结果使得棋盘上的气氛也感染到棋手身上,有些棋手更是认为,棋手之间只有保持着那种敌对态度才有助于下出犀利的好棋,持这种观点的以rì本围棋巨匠坂田荣男为最——在其和藤泽秀行双雄对决的名人战七番棋决战中,人们形容对局室中的火药味儿之浓甚至让人不敢呆上两分钟,所以,棋手大多不喜欢在比赛前和对手太早见面,但大部分重大比赛,棋手往往只在赛前五分钟入场,更有人甚至会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出现,比如李昌镐,赛前时间他宁肯躲在卫生间的单间,也不愿意在棋桌旁舒舒服服地坐着。
“呵,曹英说的也有道理。陈老您就接受他的这番好意吧。不过曹英,你好象不会韩语吧,你带着他们去吃饭,怎么交流呀?”刘志峰笑着插言道。
“呵,这个我早想到了,孙浩,喜欢吃韩国料理吗?”曹英笑着向孙浩问道。
“呃。。。。。”曹英的邀请给孙浩出了一个难题,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望向陈见雪——他本想中午陪着陈见雪的。
“看我干嘛,你不是义务翻译吗?想半路搁挑子吗?”陈见雪哼了一声,这时候看自已算是什么意思?要告诉自已有多霸道吗?
碰了个软钉子,孙浩表情有些尴尬,不过事情倒也清楚了,自已这个义务翻译还得继续当下去呀。(未完待续。。)
p
第四百八十八章 八卦绯闻
江原道,这是韩国的一个地区名称,但在北太平庄,更多人只会将之联想为一家韩式料理店,其位置位于北太平庄路口以西,běi jīng电影制片厂以东的中间部分,以韩式烧烤为主营特sè,到了夏天,韩式冷面又成为主打产品,面条劲道,高汤酸甜可口,配上几碟韩式泡菜,又爽口又开胃,在越来越热的夏季很合大多数人的胃口,故此生意相当红火,如果赶上中午饭点儿,常常要等上十几分钟才能等到一个空座。
不过曹英等人来的比较早,开车的方便,十点四十五分离开棋胜楼,十点五十八分就来到了江原道韩式料理店,此时店里的客人还不是很多,二十几张桌子只有七八张有客人,身着青sè上衣,绿sè短裙的数位女服务员端着托盘在店里忙碌着。
选了一张临窗的桌子五个人坐了下来,服务员先送上大麦茶——所谓的大麦茶就是把大麦炒制成焦黄,食用时用热水冲泡二至三分钟而成的饮料,这种茶闻起来有一股浓浓的麦香,口感稍有苦涩,不仅具有开胃,助消化的功能,而且还有一定的减肥作用,是一种健康饮品,不过,许多饭店之所以选用这种饮品做为待客饮料,恐怕更多的是看中其极低的成本吧?
喝了一口大麦茶,曹英接过服务员递过来的菜单,“想吃什么。”他向吴灿宇等人问道。
“冷面好了。”虽然是韩式料理餐馆。但菜单却是中文。不过每道菜都配有说明图片,即使目不识丁的文盲也看得明白。
“只是冷面吗?再多点些吧。不要客气,我做东。”曹英笑着说道。
“噢,谢谢,下午还要下棋,一碗冷面已经足够了。”吴灿宇非常认真地答道,他倒真不是客气,而是担心中午吃的太饱会影响到下午的对局。
“呃。。。。。。,呵呵,也对。灿宇下午要下棋,不能吃的太多,你们两位呢?”曹英转而又向另两个人问道。
“冷面,啤酒。”金伍中和朴泰衡的要求也不高。只比吴灿宇多点了啤酒。
三份冷面,两瓶啤酒,还真是给自已省呀。曹英心里想到,想起和崔尚志吃饭时的胡吃海塞,他不由得不感叹韩国年轻棋手的自律xìng就是强。
“曹哥,你怎么光问他们不问我呢?从刚才到现在,巴拉巴拉说了半天,我容易吗我?!”孙浩诉苦道——人家几位主客点的都是冷面,他这位陪客好意思点那些价高的菜吗?
“呵呵,别抱怨了。我怎么会忘掉你这位功臣呢,随便点,敞开了肚子由着你吃。”曹英笑道——韩式料理比一般中式餐馆的价格高些,不过江原道终究是面向普通大众的餐馆,再怎么贵也有限度,无论这几个人怎么吃,花费恐怕也比不了让次请崔尚志所花的零头。
“呵,这是你说的,那我就不客气了,牛仔骨。泡菜虾,辣白菜。。。。。。”孙浩一口气点了四五道菜,他一个人要的比三位韩国棋手加起来还要多。
曹英微笑摇头,心想,这是要打土豪。分田地,吃大户吗?点这么多。你倒不怕撑着。
写好菜单,服务员离开,另有人送上数碟韩式开胃小菜,啤酒也端了上来,吴灿宇下午要下棋,曹英一会儿还要开车,所以以饮料代替,五个人推杯换盏,这就喝了起来。
随着饭点儿的临近,料理店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快到十一点半的时候,有两个背着单肩背的背包,脖子上挂着相机记者模样的男子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这种打扮的人在这个地方并不少见,谁让这个地方离běi jīng电影制片厂不远,有许多娱乐新闻可抓)——出于职业的习惯,孙浩扭头望了一眼,随后举手叫道,“姚哥,真巧呀?”
两名男子中的一个稍稍一愣,目光顺着声音望过来,很快便认出了孙浩,“呵呵,原来是孙浩,真巧呀。”他示意随行的同伴先去找座子,自已则笑着走过来打招呼。
“呵呵,是呀。跟几位朋友在这儿吃饭。怎么,又在抢新闻吗?”孙浩站起来和对方说道。
“谁说不是呢。比不了你,正规军,旱涝保收,完不成任务也有低薪可拿。”对方笑道,听声音,真的是很羡慕孙浩的样子。
“呵,你是光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揍,真敢不完成任务,主编那里哪儿那么容易交差,听比的了你,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轻松自在王,谁的气也不用受。”孙浩笑着答道。
“少来,要不咱们俩换换,我到你们杂志社当记者,你来替我跑新闻?”那位男子笑道。
“呃。。。。。,呵呵,那还是算了吧,我房贷还没交完呢,等交完了咱们再商量。”孙浩笑道,杂志社的收入虽然不是很高却是非常稳定,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过那种今天不知道明天事的rì子。
“哈,认怂了吧?呵,我先过去了,一会儿再聊。”看到同伴那边已经找到座位坐下,那名男子和曹英等人点头打了个招呼,便也过去了。
人走了,孙浩也坐了下来,“他是谁呀?你的同行?”瞟了那个人一眼,曹英随口问道。
“嗯,他姓姚,圈子里都叫他姚土狗,可以算是半个同行吧。”孙浩点头答道。
“半个同行?同行也有半个?”曹英不解地问道。
“是呀,因为他就是所谓的娱乐记者,简称娱记,又被称为狗仔队,说是记者,但没有正式的记者证,几个人组成一家工作室,专门靠给各种媒体提供八卦娱乐新闻赚钱。”孙浩答道。
“噢。。。。。。。原来是狗仔队呀。”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