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大导演(不二)-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严复生之前可能还认为《疯狂的石头》根本没有盗版商会要,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按照东南亚盗版商对英雄的出价500万人民币来看,《疯狂的石头》盗版价格应该会在50到100万之间。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韩三品再三催促他赶快去全国推广,肯定也是怕自己顶不住压力,看情况如果再等几天,严复生应该就会找自己去谈话了,自己究竟会不会受不住诱惑临阵倒戈,这才是韩三品担心的。
李小乐心里不由冷笑着,张卫平你们摆不平,就想摆平我,真当是柿子捡软的捏,权衡之后最终决定再度加大管理拷贝的力度,从70个拷贝追加到108个,保安人员按比例相应增加,上映院线从最初的12座影院,拓展到了八大城市的52家影院播放,这是他可以掌控盗版的极限范围,再大就难说了。
在轰轰烈烈的宣传下,越来越多不去电影院的人,开始进入影院,第三周过去了,在《英雄》已经开始显示疲软拿下5233票房之后,《疯狂的石头》票房却持续周高收获了高达970万的票房!!
疯狂!!现在已经是业内唯一能形容这部喜剧片的名词。
无论是中影的高层,还是参与这次拍摄的员工都彻底的疯狂了一把,严介甚至罕见为第二制片厂单独举行的表彰大会,亲自念出谢洋在医院里写来的祝贺信,里面用了一段《疯狂的石头》来称赞李小乐。
“200万的生意被你做成了1000万!”
第215章第215场对话张一谋
表彰会现场,在众人兴高采烈的氛围下,老江头等人的表情却有些痛苦,因为韩三品把票房过2000万的奖金提前搞了个轰轰烈烈的颁发仪式,当着众位领导的面颁发给他们。
剧组每人一万的红包,老江头作为代表拿在手里,脸上强装笑容,心里却格外郁闷,旁边几个组长都互相低声骂着:“这钱又不发给我们,凭什么我们要上台领奖啊……”
“奖金转让协议是领导批的,我们不得走走过场?当初你们签的时候那么痛快,现在都别废话了。”老江头沉着脸哼了声,这几个组长也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吞了,这不是平白让李小乐倒赚了他们每人2000吗……
当初李小乐让他们签这个奖金转让协议的时候,他们谁能想到的今天啊~!?现在几个人是拿着钱,回想到自己当初屁颠颠签字的样子,肠子都悔青了……
看着在旁边鼓掌的李小乐,老江头也是无话可说,合着这小李主任自己承包了奖金,这算下来他倒还从自己这些人身上赚了一笔……难道他当初在拍这片子前,就认为自己能取得2000万的票房了?
在中影开庆功会的同时,在李小乐公寓房里正在看电视学中文的雷婷也在睁目结舌,对于《疯狂的石头》引发的热潮,很多追逐潮流的首饰品牌自然不会放过,周大福及时推出了与电影里那块翡翠极为相似的“富贵花开”翡翠项链,作为这一季的主打产品之一,那款“富贵花开”翡翠项链,竟然以光速出现在电视购物上,而且与电影里那块“石头”几乎一模一样,完全没有改动。
电视购物台,那是戴着眼镜声音,声音极具磁性的男主持人,拿着那款项链语速极快的道:
“各位观众朋友,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晚上好,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那么什么才是让您旅程光彩夺目呢?是什么呢?
对没错~今天小方在这里很荣幸的向大家推将一款,由我们南非艾菲公司生产”吉祥如意翡翠项链”首次登陆亚洲。
这款项链是采取的纯手工打造,用最天然的南非绿亚翡翠制作而成,具有调节人体磁场,提升健康的神奇功能。
原本专柜售价898~但是为了回馈广大客户,南非艾菲公司特给出超低震撼价128~是的128你就可以把健康贵气带回家。
您没有听错,没有经销商,没有代理商,没有代理费,由南非公司直接运送……只亏本销售100条,如果您想成为100个幸运者其中之一~请赶快拨打屏幕下方电话……”
而几天之后,雷婷又在河南卫视台的《新闻调查间》的节目,看到报导了一则社会新闻,里面漂亮的女记者,对着一名电视购物的受害者采访后道:
“这起广告欺诈事件,已经由河西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所谓的南非艾琳公司只是河西市一家以夜市小贩为主消费群体的小作坊,而消费者都以为是该公司产品与一部叫做《疯狂的石头》的电影里道具一样。
现在还不得而知该电影剧组是否与这件事情有直接关联。”
雷婷摸着自己脑袋,摇了摇头,轻轻地嘀咕道:“竟然在电视上做这种推销,这些人简直是疯了,这难道不是侵权吗?”她是在不明白,为什么在中国好像完全没有版权这个概念……这真是个奇怪的国家。
***
这几天,韩三品旗下的第二制片厂的电话从来没有如此热闹过,秘书小王每天不断的接着各个方面不同的人打来的电话,有些是询问买拷贝的,有些是希望谈商业合作的影院,还有些是一些广告公司希望能与《疯狂的石头》里的演员签约代言的,可更多的感兴趣的是确实李小乐这位年轻导演。
尽管临近春节,今天的《中国电影报》的办公大楼却特别的热闹,很多在楚浙的电影迷们以及中戏,北影的学生们,都涌到了大楼门口,而保安们严密的把守着大楼各个出口,核实所有出入人员的证件。
而李小乐此刻正坐在17楼的一间办公室里,进行一个采访节目,按照中影集团的要求,他要强制要求参加《中国电影报》的采访栏目,作为下一期的头版。
“李导演,久仰,很高兴认识你。”穿着朴实的黑夹克,理着平头的中国首席导演张一谋,进到采访办公室看到李小乐第一句话就是弯腰问好,吓得李小乐赶紧起身打招呼:
“张导您好,我……我……看过您的电影。”看到这位从未谋面却久仰其名的内地大师导演,李小乐又是兴奋又是紧张,说话都不太利落起来。
这次文字采访,封闭式的采访环境,比较严肃,由一位主持人发问,两位文字记者做笔录,同时录音,不过张一谋与李小乐的要求,禁止拍摄留存视频。
李小乐与张一谋完全不是级别的导演,这次能一同坐采访,完全是由新画面的总裁张卫平与中影韩三品两位大佬从中牵线。
寒暄了几句之后,那位负责提问的记者抛出主题问题:“两位导演认为,故事与技术对于电影哪种重要,我们能不能本土市场能和美国电影较量呢?什么类型能和美国电影竞争呢?”
张一谋摸了摸自己头发,想了一下才道:
“故事当然永远是电影的核心,不过在这个基础上,技术同样很重要,比如我从小就喜欢武侠小说,一直有武侠情结,所以很早就有了《英雄》的雏形,但是由于拍摄手法跟不上,而《英雄》的很多画面,比如落下来的黄色的叶子、秦**队剑雨……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最后等到了现在我掌握的拍摄技术纯熟了才在镜头里实现出来……”
李小乐聊到电影,语气就淡定了很多,接过话茬道:
“是的,故事当然是基础,可怎么把好故事拍成电影却需要技术的支持,真正的好电影是在好故事的基础上包装上好技术,很多人都说砸钱就能拍出大片,作为导演我觉得无论多少资金支持,技术不是你说有就有了,比如张导演在《英雄》中拍摄那些色彩运用,再给我几十年可能也不会拍出来……”
李小乐说道这里语气微微激动起来:“我听到很多人批评张导演在《英雄》中不会讲故事,而是炫耀技术,其实《英雄》内核的故事非常动人,只是在于普通观众没有能力去理解太形而上的意境,导演与观众的观念上有落差……”
“不,这方面我确实拍得不完美,观众的建议我虚心接受……”张一谋赶忙笑道,阻止了李小乐,换过话题:
“至于中国电影能不能在本土与美国电影较量,以什么类型与美国电影竞争这一点,我觉得《疯狂的石头》很好的说明了问题,接地气的喜剧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张一谋说道这里不自觉摇了摇头道:
“至于在大制作上,我们暂时很难与美国比肩,比如《英雄》与《泰坦尼克》,我拍《英雄》只拍出了一个大时代一个小角落画面,就已经觉得很吃力了,而卡梅隆导演的剧组却用一艘船建构了一个精美的庞大世界,这点上我们还是差距还是极为明显的,道具,灯光,化妆,爆破,各方面都与美国无法比拟,我们应该在影视基础方面累积人材,在教育上进行努力,培养一些批人数众多的素质专业的电影人……”
“李导演你觉得呢?”提问的记者,看出李小乐低头无语,就知道他有不同的意见,试图挑拨道。
李小乐原本是个还算谦虚的人,但是一谈到影视专业上的问题,他就会较真起来,皱眉摇了摇头:
“我不太同意张导的观点,如果我们集中拍摄类型喜剧,就算再成功,也很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把类型电影拍入一个死胡同,香港电影的在黑帮片与无厘头喜剧方面,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我反而觉得我们应该努力去用不同的题材去开拓市场,最应该去提高的类型,恰恰是照顾所有人群的主流题材。
是的,美国电影的模式比较程式化,能在短期内高效拍摄出品质优良的大制作,而我们虽然在各方面技术明显的差距,可如果我们能集中我们华人影业内的优秀人材,以足够的资金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制作好的电影。
我相信我们还是能制作出制作精良的电影,还是能与大部分美国电影主流题材抗衡的,不仅仅是在本土市场……比如现在香港制作的《无间道》,与张导的《英雄》,都是业内的精英集合的产物……在基础人材上我们与美国电影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是在顶尖人材上的差距确要小得多……”
李小乐说道这里突然停了一下,语气放缓道:
“最重要的是,我们电影首先要盈利,把整个产业做大,让所有人明白,我们也能用巨大的投入换来巨大的回报,而不总是用小成本的文艺片抒发个人情感,电影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普罗大众。”
负责记笔录的记者,明显愣了一下,露出一个奇怪地笑容才把这段记录上。
“我还想追加一个问题,我想问两位,你们都是被誉为在中国电影最衰弱阶段,复兴的代表人物,那你们以你们对于中国电影最大的目标是什么呢,最想拍什么样的作品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张一谋毫不犹豫地笑了笑:
“我还希望弘扬本土文化,继续拍摄古装题材,我的下一部电影也将会是古装题材,这部会与《英雄》不同,会偏向与爱情描述。”
李小乐却是思考了下,表情严肃地回答:
“目前我最期望能拍出的电影是一部能集合中国最优秀的电影人‘中国西部片’,期望有邹润发,葛尤,姜闻,这样华人里最好的演员集中在这部电影中,拍一部中国人自己的英雄电影。”
第216章第216场我要当厂长
结束采访之后,李小乐又私下与张一谋聊聊一会,张一谋很客气,只是反复善意地劝李小乐:“很多话千万不要太直白,免得引起别人非议。”
“您真的想最想拍武侠吗?”李小乐倒是好奇地问张一谋。
“你别跟记者说,其实我最想拍的是科幻片,但是我说出来拍观众骂我。”张一谋憨憨地笑了笑,却露出艺术家独特皎洁神态。
李小乐听着也笑了起来,外界都以为张大导演人老实淳朴,可哪有搞艺术的这么死板的,他本人其实也很幽默嘛。
几天以后,《中国电影报》上的刊登这篇文章的时候,标题大大写道“新人导演认为国内观众水平低下,欣赏不了高级电影。”
摘取了李小乐采访中的话作为了一篇纪实报道,给人感觉非常偏激,很快地,李小乐又受到了巨大的非议,在新浪网站上做了一轮新的调查,总共有137668人参与了调查。
百分之33·7的人是喜欢他的的观众,都选择:“大胆说出了内地电影残酷的事实,大快人心。”
而另外百分之54·6的人却选择了:“纯属年轻导演狂妄的无知言论,完全不知所云。”
剩下的百分12·7的人则选择了:“说不清,应该是媒体的断章取义。”
而搜狐网络的评论文章比较直接地说道:“可想而知,这位年轻导演已经在巨大的成绩后,产生了严重的个人膨胀,这绝对是他几年前在报考中戏,北影多次失败之后,形成的自卑性格的扭曲……”
而在中戏的bbs上,表演系的学生们却都很群情激愤地站在了李小乐立场,发起了联名支持李小乐签名帖,顶贴的人数超过了900多人,大学生们显然都很欣赏这位敢说敢做的年轻导演。
随着《疯狂的石头》各方面的影响力持续的高涨着,韩三品感觉到自己力量前所未有的壮大,在中影向来处于弱势地位的他,却令人意外的依然保持着低调,并没有吸收更多想要加入第二制片厂的人。
只是让韩三品没想到的是,虽然他刻意避免与人争锋,可依然还是出现了一个问题,在中影集团的决策会议上,严介指名道姓的说他韩三品:“不顾集团利益,建自己的小团体。”要求他开放掌握在李小乐手中的拷贝。
傍晚,李小乐走进办公室的时候,韩三品正在抽着烟,表情看不出任何情绪,看到李小乐走进来,韩三品站起来迎他:“李主任,来了啊,先坐。”
“您看起来心情不太好?”李小乐坐下来笑问道。
“恩?”韩三品抬头望了望他,眼睛片后面双眼似乎想看穿李小乐一样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您平时虽然爱抽烟,一般都是习惯,到喉咙就出来了,烟没进到肺部去,今天您烟吸得很深。”李小乐淡淡地笑道,拿起桌上的茶杯。
“呵呵,观察力不错,果然是做导演的料子。”韩三品再次为李小乐表现出那种超乎年龄的能力感到诧异,佩服地点了点头。
“李主任,现在确实有件事情很难办。”
“是不是严厂长给您压力,要您交拷贝的事情?”李小乐眨着眼睛笑道。
“确实是这一件。”韩三品叹了口气,却丝毫看不到什么沮丧的神色,只是望着李小乐问:“在集团会议上,他们攻击的事情有两件,第一件就是拷贝的事情,还有一件是关于你本人的。”
“我本人的?”李小乐倒是觉得有些意外,他有什么好攻击的。
“你在电影里不是让一个演员唱了一句‘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歌词吗?有个歌手写信来质疑是不是抄袭了他的作品。”韩三品道:“他们就是拿着这个事情做文章。”
“抄袭?”李小乐皱着眉,猛然觉得有些荒唐,难道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还没有发表?这倒是他没遇见到,如果没发表了,两句旋律并不需要付版权税,可如果是没发表的作品,有广播产权保护法,就必须要交版权税的。
照这样看来,很显然这首名字叫做”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歌还真不是2002公开发表的……
“其实这是一件小事,多赔5000块钱就可以了,不过他们死咬着不放,你可能要受点委屈,他们最终是想要你手中的拷贝……”韩三品轻轻地叹了口气,顿了一下看李小乐竟然还是一脸平静,神色于是正色起来了,把板凳又搬近了些。
“李主任,我很好奇,你怎么能一点都不生气呢?”韩三品好奇地问,难道他没听懂自己在说什么?
“生气?我当然生气,我甚至很愤怒。”李小乐淡淡地笑了笑:“我可是个导演,人家要把我的拷贝去卖给盗版商赚外快,如果我不愤怒我还配当导演吗?”
“那我怎么都看不出来呢?”韩三品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
“我看到您高兴呗~~”李小乐也跟着呵呵笑着:“咱们不是有句老话吗,吃亏是福,吃亏是福,我吃这次小亏,只要您越来越好,以后我还都得讨回来啊。”这点票房钱与韩三品的信任比起来,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李小乐的目光可是瞅着中国那蓬勃发展的未来市场。
“这你说的什么话。”韩三品微微皱眉快步走到玻璃窗边拉下窗帘,回头谨慎地道:“年轻人要慎言,开玩笑要注意分寸,中影属于国家的,不是某个人利益集团,没有什么讨回来不讨回来的,再说我韩某人也只是集团里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跟谁都讨不回什么。”韩三品嘴巴上虽然在责备,可眼神里却露出一丝欣赏。
“韩总您说的是,我一时失言。”李小乐淡淡地抱歉道,韩三品这才松了口气,坐到他身边,轻轻按着他的手背:
“小乐啊,我知道你看事情比一般人深,懂得分寸进退,不过这里也没别人,你不如给韩叔叔说说,你将来的打算,我是很希望你留在中影……”
韩三品一喊他“小乐”,李小乐立刻就明白了,这位韩总现在是要争取留下自己,让自己提条件呢,心里琢磨了一下,做出片刻犹豫的神态,然后才咬牙应道:
“韩叔叔,我当然是想留在中影,可你也知道这种束手束脚的条件,会抑制创造条件,您必须给我放权……”该提条件的时候,就不能打哑谜了。
“恩,说说你的想法。”韩三品不置可否地问道。
“第二制片厂的厂长,还没有人担任,我希望您下届提名我做厂长。”李小乐边说边盯着韩三品。
感受到他灼热的目光,韩三品微微一愣,就算再怎么样他也想不到,才区区二十岁的孩子,竟然要求担任第二制片厂的厂长?
换作是其他人这么说,他恐怕要笑掉大牙,可李小乐坐在他面前,韩三品似乎都能感受他眼里熊熊燃烧的雄心壮志,韩三品好好消化了这句话,却不觉得李小乐是纯粹的自大狂妄,反而是替他担心。
“这倒不是不可以,我马上可以给你转为集团的正式员工,不过申请厂长有很多条件,你必须服从集团一些建制安排……”韩三品大致说完了申请厂长的困难度,又话锋一转缓缓地道:
“小乐,我知道你的想法,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把心思放在作品上,我不希望这种行政上的问题让你分心,何况第二制片厂这担子有点重,恐怕你会觉得太吃力……”
他韩三品根本就不在乎这点权力,李小乐能当厂长他绝对是乐观其成,可这李小乐再能干,毕竟也才二十岁,换作一般人才还是在上学的年纪,他真正担心的是,如果这位李小乐下次评选,乃至下下次都评选不上,这位锋芒毕露的小李会不会灰心丧气离开中影呢?
韩三品心里觉得李小乐是一把磨得锋利无比的好刀,用的顺手,但却也容易折断,想长久在这个行业发展下去,最重要的是踏实,他不想让李小乐太过冒进。
“这点您放心,我会量力而行。”李小乐听出韩三品会全力支持他,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就放下了,韩三品向来是个说一不二的人,虽然只是口头保证也足以让他期待未来了。
中影的制片厂厂长,拥有独立制片融资投资的权力,李小乐只是想想未来,就感觉到自己血液都沸腾起来。
“恩……”韩三品风格向来雷厉风行,马上让李小乐赶紧去集团人事部填表格资料,亲自打电话给人事部的薛主任,让他把李小乐从临时工升级为中影集团的正式员工。
看着李小乐风风火火的背影走出门口,韩三品却是微微皱了下眉,他觉得自己似乎是太高看李小乐了,刚刚才取得一点成绩,这位小导演就给人得意忘形的感觉,好像认为自己百分之百能竞聘上制片厂的厂长似的,心里也叹了口气,唉,只能期望他别因为失败而磨掉了这股锐气。
第217章第217场励志新偶像
《疯狂的石头》放映的第四周,继续以972万的高额票房成绩蝉联内地单周票房的第二名,而排在首位的《英雄》热潮却渐渐开始消退,从第三周6231万的票房回落至3189万。
“石头风暴”逐渐席卷到了小半个中国,经过这两周的更多观众的检验,“石头风暴”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愈演愈烈,现在甚至让那些先前对这部影片完全不感兴趣的人,都进了电影院。
在楚浙的一家影院,记者偶尔发现了著名80后年轻作家韩涵买票进入电影院看《疯狂的石头》,韩涵一出门就被记者逮到了,问他对于《疯狂的石头》的看法。
韩涵对着镜头很有礼貌的表示:“这部电影很相当不错,可能是我看国内电影里感觉比较好的,但是离好电影这个标准有一定差距,其实不光看了《疯狂的石头》我还看了《英雄》,我以前觉得中国电影跟中国足球差不多,不过现在看来,中国电影至少比中国足球的水平高。”
而比起韩涵这位言辞犀利作家的评论,同样被抓到在电影院看《疯狂的石头》著名女演员李彬冰却是对这部电影赞不绝口:
“天啊,我看完之后最大的感觉是,啊,原来中国喜剧片还能这么拍,真的,这跟我以前看过的喜剧完全不同,也不像是周星星,也不像是冯晓刚那种,完全新的模式,里面对白我都笑惨了。”
当记者接着问:“你知道导演李小乐吗?”
这么向来有些反应迟钝的女演员愣了下,才老实回答:“说实话,我真不认识他,我还觉得奇怪呢,咱们这里什么出现一位这么有才华的导演的?多大年龄,哪个学校毕业的啊?”
当得知李小乐才只有20岁的哦时候,李彬冰睁大了眼睛惊叹道:“天哪,他只有20岁,那不是还没我大?他什么时候要拍下部电影,你们一定要告诉我,我可要去试镜试试,我觉得靓靓这个角色,我演就比较适合,唉,我怎么就没看到公司给我这个剧本呢……”
这则李彬冰的幽默采访在电视上播出之后,成为了一时的热门话题,圈内很多演员也都如同李彬冰一样,突然发觉了李小乐这位年轻导演存在,开始四处打听他的资料。
渐渐的话题的热度随着《疯狂的石头》本身产生了涟漪效益,开始向李小乐这位导演身上扩散。
很多媒体都开始发觉了这个新闻点,从各种渠道挖掘着李小乐的资料,突然发现他的经历非常有爆点。
神通广大楚浙台记者甚至翻找出了李小乐96年第一到北影考试时候的录像,在一期《名人故事》的节目里播放。
“在一个集体考核中,一个稚气瘦小的男孩与考核第一名赵微的旁边,在集体表演考核时,他害羞内向在赵微与其他人之后,只道表演结束,也没说上一句台词。
表演结束之后,17岁的李小乐将自己租来的衣服脱下,然后收拾好现场的道具,临走时候把自己坐过的位置打扫的干干净净,没有一件杂物,再起身离开。
这个过程,很少有人打扰他,因为几乎没有什么考核老师跟他有些交流,北影的那几位老师,毫无表象里的李小乐在他们眼里更多是个过客,根本就是比适合干表演这行当。
长得虽然不错,但是演技却毫无天赋。甚至当时他表演完了,还有尖刻的老师调侃,‘你怎么来考试的?谁逼你来的吗?’
其他的老师都在讨论这届的黄小明,陈昆,赵微三位好苗子,怎么会去搭理一个“小人物”。而李小乐是在这些主角的身后,羡慕而无奈地看着,落寞的离开教室。”
这段影片放完,主持人海涛就接过话题,用一贯深沉的声音道:
“谁也没想到,当年李小乐这样的小人物,却成为了现在著名的导演,500万的投资,3000万的票房,他用一部《疯狂的石头》让大家都记住了他,用这部作品,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这个大家都说投资等于亏损的大环境中力挽狂澜,与张一谋一起成为了拯救内地电影市场的英雄。
这完全就是美国好莱坞式的桥段,和《蜘蛛侠》的剧情极为类似。只有这样才会让一向仰着头看人的北影教授们低下头来,看看他们的考核方式究竟是多么不合理,差点就让中国影坛错过了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
这个节目在电视上播出之后,文艺界又是一片轰动,原来《疯狂的石头》导演还有这么一段落魄的经历?
这简直是个再完美不过的励志故事了,无论是电视台,还是网络上的媒体,都疯狂转播着这条消息。
这让很多影迷都为之震惊,原本都以为李小乐跟路川一样是影视世家子弟,却没想到他是草根出身,同样的经历了无数的失败,考北影,中戏两年都没能成功,才短短4年,他就摇身一变成为了成功的电影导演,这让很多人都对他更加有好感了。
李小乐的影迷数随着《疯狂的石头》持续发酵直线上升,这其中有很多狂热的女粉丝,李小乐在赵微身后那凄苦模样的照片,让无数对才子抱有怀春梦的少女们都心碎了,在她们心目中,李小乐甚至音乐成为了与歌坛小天王周杰纶齐名的才子。
居然也有了好几个粉丝建立起来的网站,专门收集他的图片和讯息。但无论是因为“现象级导演”或者“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他俨然已经成为了很多、很多同龄人心中的榜样和偶像。
当然主流的媒体,还是喜欢把他与同样是草根出身的,冯晓刚做对比,在一场成都的《疯狂的石头》的影院宣传活动中,当电影结束,李小乐带着主创人员上台时候,他听到了前所未有的掌声,尖叫声,山呼海啸都是喊“小乐,我爱你”“小乐,看这边”少女声音。
李小乐自己也都有些觉得奇怪了,今天是怎么了,平时都是喊孙洪雷,孙丽的,今天这些影迷都发神经了,怎么想起他这个导演了?
在简单拍照之后,记者的话筒都全部伸到了李小乐的面前。
“李导,你可以听到今天有多少人在现场呼喊你的名字吗?你能说说二十岁就成为知名导演之后的感觉吗?”
被这么多镜头对着,李小乐也觉得有些尴尬,谦虚地道:“我只是能说,感谢全剧组。从电影拍摄到现在的宣传,我很高兴剧组都在支持着我,我从韩国回到中国,然后能和这么优秀的演员一起工作,我跟感激他们。”
记者接着兴奋地问道:“你看到今天来自剧组演员与其他人的帮助,你想对以前在北影面试的老师说什么吗?”
“我……”李小乐迟疑了下,最终还是笑道:“我很感激他们对我的磨练,否则我也不会去韩国。”李小乐心里想的是,如果他在中国,很可能就遇不到河智苑了,这才是他重生之后觉得最幸运的事情。
李小乐万万没想到,他的这句话,立刻就被记者们曲解了,第二天的网络上的新闻标题极为有话题性:“李小乐对北影隔空放话,韩国的大学要比北影中戏出色的多。”
这则消息出来之后,年轻人愈发欣赏李小乐直爽的性格,痛骂讽刺过去的看不起自己的老师,可是学生最梦寐已久的事情,各个都在网站上发帖附和道:“现在大学就是他妈的黑,哪有什么公平可言~!”
“看看《疯狂的石头》,就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