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世穿越帝国-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而加快兴华帝国掌控阳城经济的速度,也为了从经济环节首先恢复民生的正常秩序。
在魏英才实行的强势手段之下,阳城的商铺恢复营业,阳城的居民又感受到太平日子里,独有的自由购物的感受。
“只不过,行政局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商铺开业是开业了,但是他们故意提价,让阳城的居民很受伤。局长,我们要不要打击这些故意破坏市场秩序的商铺。”
阳城行政局下属的商务部门主管,向魏英才汇报了这个最新情况,并特别指出阳城商人的奸诈心思。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先不讲理!如果我们不讲理,那就中了他们的奸计。因为,一旦我们的手段不合理,就会给他们找到了机会,肆意造谣我们兴华帝国,不仅是强取豪夺的蛮横无理的国家,更是会因为政权利益,而不惜无故打压商人,到那时的话,我们政府反倒会在民众当中丢失声誉,不是个合算的做法。”魏英才说道。
魏英才说的在理,商务部主管想了想,随即问道:“局长,你有何妙计?”
魏英才笑了笑,说道:“这其实无须犯难。要知道,我们帝国最强大的是什么?是商业!这群商人,既然想要跟我们玩商业,我们就跟他们玩诚信。尽快从泰安调一批粮食,要求兴华商会运作,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去,先维持住阳城的商业秩序。另外,我们要在阳城内,实行兑换货币的行为。兴华商会,只认兴华钱币,不认夏国纸币,所以,任何想要在兴华商会购买商品的任何人,都要兑换兴华货币,并以兴华货币为唯一的流通货币。同时,治安部队要保证全城的商铺,能够使用兴华货币,同时,任何不愿意使用兴华货币的商铺,吊销营业执照”
魏英才在脑海中,早已有了一个可以抵御这等局面的策略,他是要把蓝水星的那一套商业战争,应用在阳城,所以,这一切并非是他无可预料的,也因此,他其实根本就不担心,那群阳城商人接下来会勾结在一切,做出什么抵抗兴华帝国政府的事,更加重要的是,整个阳城的权柄,就在魏英才的手上。
除此之外,商业规则又是由魏英才制定,在这种前提下,怎么可能会让一群商人占了上风?只不过反而是那群商人,没有足够的智慧,看清局势而已。
阳城刚刚解禁不久,城内的粮食商人,再次聚集在一起。在夏国仍然统治阳城的时候,城内的粮食商人,就是这样控制着城内的粮价。
“我们再控制粮价,抬高粮价,会不会惹怒兴华军?”有的粮食商人不想闹事,担心会被清算。
“不用担心!你看兴华军进城,不仅不抢劫,还维护城内的秩序,就知道他们守规矩。守规矩的军队,你不用担心他们会乱抓乱杀。只要我们没有触犯兴华帝国的法律,我们就不会有事。”有的粮食商人想要抓法律漏洞,然后赚钱。这种商人是没有国家概念的。
当然,还有一种商人,那就是彻底仇视兴华军,认为兴华军的入侵,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要进行报复。
“他们是侵略者,他们敢动手,绝对是失去民心,平民百姓绝对会暴乱如今,我们有粮在手,只有他们求我们的。”
“这样真的不会惹怒兴华人吗?”
这群粮食商人自认把持着阳城粮食,再加上阳城人口众多,眼下又因为战事而存在粮食不足的穷困局面,所以他们便自发地认为,他们这些粮食商家的存在,对阳城是不可或缺的,也正因如此,兴华帝国政府,是需要仰仗他们的能力。
如果换了别的国家,或许他们的思路,也不见得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这群商人却完全不明白,他们面对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官府。
除了恢复阳城的秩序,控制阳城的局势,魏英才还有许多的想法,也准备了施政纲领。他很想要努力经营阳城,为帝国打造一个重要的城市,也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魏英才用了很长的时间,写了一份施政计划,发给皇帝。
没过多久,皇帝批准的答复,便传回来。
魏英才看见皇帝的回复,心中倍感激动。这是一种被认同的感动。如今,经历不少的魏英才,把私心收起,一心想要用成绩,证明自己。
魏英才上任的第一个政策是户籍身份证,第二个政策是商业改革。商业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压制大商家,发展小商户。
“阳城的大商人,都是夏国旧式商人,他们是自私的。为了赚钱,可以肆意提高商品价格,不管他人死活。对于这种商人,我们要极力打击。主要打击的措施,包括以下三点:一、审查商铺的拥有者,要求大商铺提交地契审核,更换房地产证。没有房地产证的商铺,暂时不能获得营业执照。我们要在证件办理上面,为难他们,让他们低头,接受一般商品的官价指导。不允许大商铺没有底限地随意提高价格二、要求大商铺提供存库数据,配合行政局的稳定市场的措施。如果大商铺不愿意提供库存信息,则不颁发营业执照。如果大商铺提供虚假库存信息,一旦查实,罚款!他们瞒多少,那就罚多少,并且吊销营业执照三、严格控制大商铺开门营业的时间。”
“我之所以采取这种措施,完全是阳城的大商人,他们还没有归心,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伤害到本国利益的事情。我的目的,就是要求他们按照我们计划去做事。愿意按照我们计划做事的商人,我们不会让他们遭受损失。这一点,你们在随后下达的通知里面,可以提一提。”
“还有发展小商户的措施。一个城市,商业是否发达,并不仅仅是大商人的发展,还包括小商户的发展。小商户越多,对帝国控制阳城,乃至控制江州,有重大的作用。其中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安排小商户,经常到一些城镇进行买卖,促进商业流通。”
“局长,你的措施不错。但是,阳城的大商人恐怕会有所反弹。”有人担心大商人会闹事,导致市场混乱。
“我们不怕他们闹事。”魏英才笑了笑,“他们也许忘记了我会提醒他们,我们是侵略者。我们官府有一百种办法,可以让他们破产,乃至灭了这些大商人。他们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不介意动用一下官府的铁拳。”
魏英才口中的铁拳,自然就是强硬的手段推行政策。包括但不限于,打击大商人,构陷罪名等等手段。在魏英才的理解中,江州还不完全是一个兴华帝国的城市。什么时候阳城的居民认同了兴华帝国,他才会真正认同他们的兴华人。既然他们不是兴华人,有异心,魏英才就有必要使用一些手段,打击他们,把好处交给那些归心的民众。
阳城行政局,向全城的商铺,都发了一封公开信,表明魏英才要改革商业。另外,魏英才把有关于限制大商铺的通知,也单独发给了大商铺。发展小商户的通知,则是贴在全城最显眼的地方,供给所有居民观看。
这个时候,无论是好还是坏。魏英才都要强硬推行。
阳城商人的第一个反弹,是粮食商人。按照阳城行政局的要求,商人不能随意提高自己的价格,每次提价不能超过售价的百分之五十。
可是,粮食商人愣是把粮价,一斤从五分钱涨到了三元钱。而且,有些粮食商人竟然有意无意排斥兴华货币。比如,用兴华货币购买粮食的居民,没有优先权。粮铺优先卖粮食给持有夏国货币的居民。
他们的这一个举动,一下子打击了兴华货币的信用。
粮食商人的举动,迅速被魏英才解读成旧式商人反击兴华帝国的行为。
魏英才采取强硬的措施,命令阳城行政局的商业组,吊销了粮食商铺的营业执照,不允许他们卖粮食。
过了半天,粮食商人再次聚集在一起。
不过,这些粮食商人大多数人都不慌。
“吊销我们营业执照又如何?一旦全城的居民没有了粮食,他们岂不是要闹翻天。”
“不让开店就不开店,没有粮铺,兴华人没有粮食,我看他们如何在阳城维持民心。”
“没有民心,他们是做不长久的。”
“我们还要派一些人,在阳城各处,告知大家,我们粮铺不是不卖粮,而是兴华官府不让我们卖粮就说兴华军想要扣下阳城的粮食。”
“好办法,我看兴华人要怎么应对,哈哈哈”
这些商人在某个大粮商的院子里,举起酒杯,庆祝魏英才的行政局即将碰到他们进入阳城,第一次民怨。
这一点粮食商人在庆祝,另一边魏英才也通过情报局的调查,得知了粮食商人的庆祝活动。魏英才大怒,他立即发报,请求里昂能够加快速度,向阳城运一批粮食。
里昂回复,答应了魏英才的请求。泰安城囤积了不少的粮食,足以应对粮食危机。
第二天,兴华商会运来了一批粮食。
不久,兴华商会在阳城的商业街,开办了两个粮油店。兴华商会不仅卖粮,还卖油。
阳城的集市刚刚开市不久,就有一大批居民,涌入集市中。
“快,我得到消息,兴华军要扣下粮铺里的粮食,如果我们不卖的话,以后就没有粮食了。”
“怎么会呢?你是不是在骗我?那些奸商涨价太高,我们根本就买不起。”
“我看无风不起浪,快去购买吧。”
“兴华人根本就不会管我们死活!”
众说纷纭,百姓很乱。
这一点粮食商人在庆祝,另一边魏英才也通过情报局的调查,得知了粮食商人的庆祝活动。魏英才大怒,他立即发报,请求里昂能够加快速度,向阳城运一批粮食。
里昂回复,答应了魏英才的请求。泰安城囤积了不少的粮食,足以应对粮食危机。
第二天,兴华商会运来了一批粮食。
不久,兴华商会在阳城的商业街,开办了两个粮油店。兴华商会不仅卖粮,还卖油。
阳城的集市刚刚开市不久,就有一大批居民,涌入集市中。
“快,我得到消息,兴华军要扣下粮铺里的粮食,如果我们不卖的话,以后就没有粮食了。”
“怎么会呢?你是不是在骗我?那些奸商涨价太高,我们根本就买不起。”
“我看无风不起浪,快去购买吧。”
“兴华人根本就不会管我们死活!”
第八百七十一章
这些阳城百姓,总算是聪明的,听到了阳城警察的呵斥声,看到了他们那仿佛随时准备杀掉一两个人的冷漠眼神之后,阳城百姓们当即如同被迅镇住了一般,不敢有进一步的作乱。 即便这集市上的百姓,人数不下五千余,但是他们仍然不敢对二百名警察,明显地表露出反抗之心。
只不过,尽管这大部分人,都有足够的危机意识,但是仍有那么些个不怕死的家伙,或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很快又在人群中细细声,便又一次引起了声响不大但怨气不小的“民意反馈”:
“我们没有作乱,我们不是乱民……”
“我们只是想有一口饭吃。”
“没有粮食,我们会饿死!”
“这是不给我们活路!”
眼见百姓又再次抱怨起来,而且从起初的几个人轮着响应,到渐渐越来越多人加进来诉苦一般表意见,很显然,如果对此不马上加以阻止,任由继续酵的话,很可能就会再一次爆成民乱。
于是。
“谁说没有粮食!胡说八道!”正当众人闹哄哄作乱的时候,突然间,只听得一名兴华警官大声怒喝了一句。
这名兴华警官,名叫杜小民,却原是西关城难民。
当初兴华军攻下西关城后,在重整西关城治安的时候,魏英才部负责招收治安部队。得知兴华帝国大恩天下,允许西关城原住民也可以报名加入西关治安部队的时候,为了给家人一个安稳的生活,杜小民也报名加入了。
后来,兴华军撤离西关城,为了向兴华帝国表明忠诚,杜小民也带上了一家大小,跟着兴华军一起逃亡,终于得到兴华军的认可。
之后,杜小民更是以其勤恳做事的态度,稳打稳扎的作风,渐渐得到了重用。现在,杜小民是阳城集市区域警察部队的高级督察,领导一支二百人左右的警队。
就在今天,杜小民收到了上级的命令,便奉命带队前来镇压这场民乱。
杜小民得到这个命令后,他的心里,对于阳城的民乱,却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因为同是江州人,事实上,杜小民对江州百姓的心思,也是有一定的了解。要说江州阳城百姓蓄意动暴乱抵制政府的话,这结论就太过于偏激了。因此,他知道,问题的根源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样。
杜小民很清楚,对于江州百姓来说,但凡能够活下去,江州的一般老百姓,都不会有人敢去做造反作乱的事。所以,杜小民对于这个事,倒是心中有数,一来杜小民来执行这一次镇压动乱的任务,更侧重于想要查清问题的根本所在;二来其实他根本就没想过江州阳城百姓,会能胆大造反到什么程度;再者,即便作乱场面太大,那也不过是一群没有武器的百姓,像杜小民这样的武装齐备的兴华军警,又怎么会无法应对呢?事实上,在杜小民的眼里,寻常老百姓不过就是一群绵羊,更何况是本就安生本分的阳城百姓?
于是,杜小民只一声怒喝,就把场面控制住了。他知道,必须把握时机断掉那些蓄意作乱的人继续误导民众的机会。
“你们以为,兴华帝国为什么要特意严令关闭那几家粮铺呢?那是因为他们是不法商家,趁着战争结束,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同城乡里的死活,故意抬高粮价,赚老百姓的血汗钱!兴华帝国政府正是因为查清核实了这个情况,就立即采取行动果断阻止他们损害百姓利益的行为,这是兴华帝国用心为民的体现。帝国行政局局长魏英才大人已经亲自下令,严禁他们的铺子继续开张营业,而且,不日将会就他们的这些违法事实,对他们进行审判!”杜道。
“但是,大人,兴华帝国政府把我们原来的粮铺关闭了,这可叫我们怎么办,我们能去哪里买粮啊?”百姓中有人马上应声。对于百姓而言,三餐一宿,才是更加关系到他们的问题。果不其然,这个话一落地,马上得到了不少百姓的呼应。
“买粮还不容易,阳城新开了两间兴华粮油铺,是兴华帝国皇帝知晓阳城百姓的困难,特意出资开设的店铺。里面的粮食与豆油,是全城最低的价格。这两间粮油商铺,一间在集市的街尾,另一间则在西城区的城门路口。”杜道。
杜小民迅让众人冷静下来,他还指点阳城百姓应该去哪里买粮油。
听着杜小民这个言之凿凿,气势十足的话,在场很多百姓都马上平静下来,能够有这么清晰具体的安排,想来都不应该是骗人的吧。因此,看到事情有了解决,阳城百姓们的情绪也渐渐平复些。
就算还有人要怀疑这是兴华帝**警用话糊弄百姓,也不难,杜小民的话,是真还是谎言,很容易去证实。
所以,或是为了证明这个说法,或是为了马上找到买粮的地方,不少人马上去印证。
不一会儿,就有百姓传来消息。集市的街尾确实有一家兴华粮油铺。
五千多百姓,可不是小数目。
当众人走到街尾,现了兴华粮油铺。
兴华粮油铺卖的粮油,价格不高,和以往的价格相差无几。至少,比阳城的粮食商人价格低很多,民怨顿时消解了不少。平民百姓有时候是愚昧,有时候也是明白事理的。谁让他们活下去,谁让他们活不下去,他们回去思考。
“为了防止非法倒卖粮食,非法存积粮食。行政局规定,阳城居民必须携带临时身份证,才能购买粮油,而且每名居民三天内限购一袋十斤大米,一袋五斤玉米面,一瓶大豆油。另外,店内还有若干榨菜、盐焗花生,烟熏肉等搭配贩卖。没有临时身份证,不能购买粮油。”
兴华粮油店的店员在门口吆喝,一边指点众人观看店门口的公示,一边讲解店内的规矩。
前一段时间,阳城行政局强令阳城居民办理个人户籍,放临时身份证件。如今,大多数阳城居民都是有临时身份证件的。因此,许多人听到了粮油店的条件,立即转身,跑回家中,去取证件。还有一些人,随身带着证件,便开始排队购买粮油。
一会儿,就有人买到了阳城的粮油。
“哇!这都是好米!这个大豆油好清澈,看起来就是好油!还有盐焗花生,榨菜都不贵,可以用来拌饭吃。”
“这个玉米面粉,很白,可以用来做白面饼。”
“一点都不贵,兴华人过得日子,太好了。”
“怪不得云州人,如此拥护兴华皇帝。”
阳城百姓享受着兴华皇帝的好意,自然就不会不念叨几句兴华帝国的好处。只不过,还没有人敢质疑大夏皇帝。毕竟,大夏的皇帝是天子,轻易不能冒犯。
有了兴华粮油店的粮食与食油,阳城局势更加稳定。可是,阳城的粮食商人却大吃一惊。如果兴华国一直提供相对廉价的粮食,他们的粮食将会卖不出去,一粒米都卖不出去。作为商人,没有买卖,意味着倒闭。
“兴华人可恶!”
“我要退出联盟,开门做生意,要不然手里的粮食就要砸了。”
“你觉得你现在还能退出吗?你退出,兴华人会接受你吗?”
“难道?”
“已经有几位粮食商人,去过行政局,他们拒绝给我们颁营业执照。我们一旦开门做生意,兴华人将会以我们违反法令,处置我们。”
不少粮食商人闻言,瘫倒了。
兴华人做事很绝,根本不给粮食商人缓过的机会。魏英才的行政局就是要阳城的粮食商人,完全吞下自己酿造的苦果。
“不遵从行政局号令的人,我们也不需要尊重他们。旧有的一切,终将被打破,我们建立新的秩序……”魏英才在一次阳城政府工作会议上,向全体阳城的行政官员说道。
阳城是兴华帝国之阳城,这就是易星辰对魏英才治理阳城的要求。治理一个城市,除了让民众富足,过上好生活之外,还要让民众对国家有归属感。
因此,魏英才对于打破阳城在夏国统治期间所形成的观念,是有执念的。
接下来,魏英才开始推行文化。
先,兴华帝国的国语——华语华文,是魏英才坚持不懈推行的。魏英才在阳城行政局内部,成立文化教育组,专门推行兴华帝国的文化。
“我们要在阳城建立至少十所小学,一所中学。规定:四岁及以上岁数的孩童,必须进入小学学习文化,学校提供免费的一日两餐,以及相应的奖学金。如果四岁以上孩童,拒绝入学,问责家长或者监护人,可处以半年至两年的劳役或者监禁的惩罚。学习的孩童,受到兴华帝国的保护。”魏英才对文化教育组的官员说道,“如果你们遇到麻烦,可以寻求警察局的协助,警察局不得轻视文化教育组的请求。”
“是,警察局一定竭力帮助文化教育组,在阳城推行华文华语的教育。”警察局的局长,站起来向魏英才表态。
魏英才点点头,挥手让警察局局长坐下,他继续说道。
“阳城成立中小学,是一个方面,需要大量的师资力量。目前,我们没有多少好教师。云州的教师都不够用,恐怕我们也没多少教师。不过,这没关心。只要是兴华军的士兵,哪个不认识一些字?我会向里昂将军提议,把一些伤兵送到阳城,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迅普及华文。另外,文化教育组也要肩负起印刷书本的责任,尽可能地印刷各种课本,以及相关的书籍,比如,文学作品等等。”
“同时,行政局要下达整顿文化的命令。对阳城城内的学院、私塾、书店进行取缔活动。严禁这些场所,公开行对夏国赞美的书籍。以一切的手段,禁止传播夏文。”
“大人,我们是否要没收私人的夏文书籍?”
文化教育组的官员站起来问魏英才。
魏英才笑道:“这个问题问的好!私人的物品,我们就不碰了。我尊重一切私人的物品,但是不运行私人拿出私人物品,未经批准便拿出来传播。简而言之,他们收藏可以,但是不能拿出来公开贩卖、不能公开展示、以及进行教学等活动。”
“毕竟,我们要是逼得太紧,读书人可能会给我们使一些绊子,不利于我们控制阳城。不过,你们要记住,兴华帝国尊重读书人,但是我们尊重的是兴华帝国的读书人,而不是大夏国的读书人。不认识华文的读书人,一律不算是读书人。”
“是,我等明白。
会议室内,众官员表示一定遵照魏英才的指示,配合行政局下一步的动作。
就在魏英才按部就班,在阳城强化兴华帝国的统治的时候。
兴华城炼金研究院的院长,急匆匆地感到皇宫,向易星辰报喜。
“启禀陛下,十副青龙战甲,我炼金研究院已经完成。”
“太好了!”
易星辰高兴地跳了起来,这下子兴华集团在蓝水星,可以和美利坚军队,来一场硬对硬的碰撞。
“燕恩,青龙战甲的穿戴人选,需要严格挑选。皇宫侍卫与皇家近卫军,至少要挑选出十五名合格者。”易星辰转头对燕恩说道。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挑选最好的青龙战将!”燕恩说道。
“契科夫,你想要我怎么赏赐你?”易星辰问炼金研究院的院长道。
契科夫是三级炼金师,也是早期跟随易星辰的重要人物。
契科夫微笑说道:“我并不重要,请陛下赏赐日日夜夜攻关的炼金师与炼金学徒,他们都很努力,才是青龙战甲提前完成的主要因素。”
“我明白了!”易星辰想了想,说道:“炼金研究院参与青龙战甲研制的成员,都将获得一封我亲自写的感谢信和一枚徽章,以及相应的奖金。伊莱,奖励多少钱,你们内阁商议一下,财政部也要出一些钱。另外,帝国皇家财库,也会出一笔钱,给贡献最高的几位大炼金师大大的奖励。”
“感谢陛下赏赐!我等一定努力为帝国做出更多的贡献!”契科夫说道。8
第八百七十二章 青龙战队
完成十副青龙战甲的生产,易星辰心里愉悦的程度,非同一般,这一高兴,他对相关人员都大为嘉奖,好好地论功行赏了一番。
易星辰先是赏赐了给炼金研究院的高层管理者作出嘉奖,奖励他们在青龙战甲的生产上做出的突出贡献,为国家出力,因此,易星辰特地奖励不少金银给炼金研究院的高层们,同时也加拨了预算,给炼金研究院作为日常运作费用储备。
除此之外,对于此次大功的领导者契科夫,易星辰还特别对他领队有功进行了奖励,而且出手非常不低——易星辰赐给契科夫一颗三级能量晶石!
契科夫得之,欣喜若狂之色,当即溢于言表。
这是因为,能量晶石,在异世苍穹大陆本就非常珍贵,尤其是对于修炼者,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更何况,易星辰赏赐的,还是在苍穹大陆上极为罕见的三级能量晶石!
可想而知,契科夫此时此刻心里的激动程度了,那是莫提有多么感恩戴德。
众人都是喜悦非常,各自拿着自己得来的赏赐,心里带着对帝国的感恩,在伊莱的提示下向易星辰恭敬行礼,告退。
待众人离去后,易星辰问道:“伊莱,关于新任内阁的候选人,有什么看法?在他们当中,你更加看好谁?”
皇帝提出的这个问题,对于兴华国来说可不是小事情,更甚至,是关乎兴华皇室兴衰、帝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根本,因此,伊莱随即不自觉地从刚才弥留的愉悦气氛当中恢复了严肃,认真地想了想后,有逻辑地回答易星辰的问题:“这次参选的候选人,一人是兴华军出身的赵白,他曾经参加过征伐百蛮的战争,支援过西域战争,竞选前是国防部的参谋军官,也担任过南土城城守,主持一城的经济建设。从他的履历可以看到,赵白的作战领军能力,自然是很不错的。另一人是魏大德,他也是军官出身,不过他没有经历过对外战争,一直以来,基本都是在国内驻防,而再后来,魏大德倒是担任了西林城城守五年,配合帝国重工业的发展,成绩还不错。如果对比两人的话,我会更加看好魏大德的施政能力,虽然他没有参与过足够的战事,但从管理能力看,做事稳重的魏大德,更为合适出任管理层。”
伊莱是帝国首相,从出任内阁以来,也是恪守己任、稳重处事,他对于各人的判断,也是基于客观表现作出的,更重要的是,作为内阁最高领导者,伊莱对于帝国各个管理层该拥有什么条件,也是有充分了解的。因此,伊莱的意见自然是中肯可取的。
更何况,正因为伊莱是帝国内阁首相,易星辰更是不能不考虑他的意见。
很多时候,易星辰在考虑人员调度的问题上,也要兼顾政策的延续性问题。到目前为止,兴华帝国的制度,已经被证明其可行性了。所以,只要既定的制度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执行问题,易星辰轻易都不会对现行的制度政策做出更改。如果要对任何官员进行职位上的调度,也只会是人员上的调度,不会影响到国家制度的运行。即便是任何一名官员在就任期间出了问题,最多也就只会针对官员的犯错之处进行惩处,以维护制度,而不会因此废除任何制度上的设定。
基本上,伊莱所提出的对两人的看法,易星辰都没有什么异议,其实要说对两人的熟悉度,易星辰也不比伊莱。所以,易星辰认为,可以采纳伊莱的建议。
于是,易星辰对伊莱点点头,表示认同他的说法,并接着对伊莱说道:“投票阶段之前,你安排一个时间,我要见他们一面。”易星辰道。
经过伊莱的分析,基本上,新任内阁的候选人,就可以从两人当中选取一人确定了。而易星辰不过是要在投票之前,亲自看一看两人的处事风范,同时,也是为了让两人有机会在自己的面前,说一说他们各自的执政方针。
这样一来,易星辰能够在近距离观察之后,更能了解他们的心性和脾气,以便确定最后该从两人当中选取谁出任帝国内阁。
“陛下,你随时都可以见他们。”伊莱道。
“你还是回去,了解一下他们的行程,再给皇宫秘书一份,关于他们一个月内的行程安排表,我会从中挑一个时间,再另行面见他们。”易星辰摇了摇头,拒绝了伊莱马上召见二人的建议。
一来,易星辰猜测,赵白和魏大德两人,必定都有各自要忙的职务,平白叫来他们,会打断了他们的工作,其实是没有这个必要;
二来,易星辰自己也是有要务在身,而面见这两人并非这么急迫要解决的事,因此,易星辰还是想先完成他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