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世穿越帝国-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笑话的把柄。
吉列斯闻言,顿时一愣。没想到,此时此刻,两人的态度竟然会巧妙地相互颠倒了。刚才在战场上,发狠的是吉列斯,主张进攻不得后退的是吉列斯,不顾后果拼命往前冲的也是吉列斯,但现在,反而是尼斯基主张攻击,而吉列斯,其实已经因为他的直属军团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而被一下子打沉了斗心。
所以,试问吉列斯又怎么会无法体会,此时此刻尼斯基内心的不忿?看到尼斯基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坚毅,吉列斯内心似乎有了回应,再度渐渐恢复了斗志。是的,他也不甘心就此大败而回。
至于尼斯基,他当然也是有他自己的考虑,为了满足自身利益,他需要战果。尽管罗马军团与齐哈达之刃的首战,有这么大的伤亡率,可尼斯基看到战场上的吉列斯时,他似乎隐约明白,作为主将或统帅,某些时候,确实不需要有妇人之仁,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历来战争皆是如此,反正已经牺牲了这么多士兵,内疚和挫败,就更不应该出现在此时,与其因此心中负重,倒不如卷土重来,如果能反败为胜,那一切就能得到平复。
更何况,只要齐哈达之刃灭亡,哈沙拉城从此就能少了一个最大的匪患,就算已经死了一万个士兵,但没准也能将功补过,有机会逃过一劫。要不然,就算罗马国王凯撒大帝要他以死谢罪,他就连起码为自己争辩的理由都拿不出来!
而另一边的吉列斯,郑重思考过后,也终于下了决定,他支持尼斯基的想法,而这,也是他们能为自己争取的最后机会了。
“我们必须再攻一次!没有人能够阻止罗马军团!罗马军团战无不胜!”吉列斯眼神中也透露出坚定的神色,他豪言壮志地吼道,似乎在赞同尼斯基,也似乎是在鼓舞着自己。
过了一会儿,罗马士兵被重新组织起来,再次上山。吉列斯和尼斯基,则留在原地,等候前方战报传来。
“报,山上无人。”终于,在吉列斯和尼斯基他们望眼欲穿之际,从山上阵地传回了一个消息——在战场上专门负责传递战报的一名传令兵,从山上的阵地所在冲回来,向吉列斯报告他们发现的情况。
其实,当新组建起来的罗马军队再度上山后,吉列斯和尼斯基就一直在山下等着山上传来战争的声响,可是,最终等来的,是山上的悄无声息,以及面前的这位传令兵。
一直没有听到山上有敌军反击他们罗马军团的声响,吉列斯和尼斯基其实也都暗暗觉得不妙了,而这传令兵的到来,更是证实了他们的担忧。这让吉列斯顿时恼怒不已。
“立刻去追!谁拿了匪首齐哈达的人头,我个人赏金币一百枚。”吉列斯喊道。
尼斯基在一旁,却有些消化不了这个消息一样,显得失魂落魄:“他们怎么就跑得这么快呢……”
突然,又有一名士兵,赶到两位将军的跟前,说道:“哈沙拉城的援军抵达。”
吉列斯和尼斯基,闻言都大吃一惊,似乎一下子被五雷轰顶了,连忙问道:“是谁领兵?”
“唐吉坷德将军,他率领一万罗马士兵,骑着快马赶来。”士兵答道。
恐怕唐吉坷德的到来,就将会是他们两人难辞其咎的定罪时刻,吉列斯和尼斯基面面相觑,心里都很清楚这一点。
而且,唐吉坷德骑快马赶来,恐怕很快就会赶到他们身边,时间紧急,他们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尼斯基仔细想了想,突然灵光一闪,眼神一转,走到吉列斯的身边,轻声在他耳边说道:“吉列斯将军,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减轻我们的罪责。”
“什么办法?”吉列斯仿佛碰到了救命的稻草,马上反问道。
“立即向全军宣布齐哈达死了,就说是我们成功斩杀了齐哈达,并且杀伤了齐哈达之刃大部分的匪徒,仅有少部分匪徒借机偷跑。”尼斯基还是特意压低声音对吉列斯说出这个计策,但还是保证吉列斯每个字都听了清楚。
“这……”吉列斯闻言,惊得瞳孔张大,可随后也明白过来,便稍稍沉默思考半许。
吉列斯不是不明白,尼斯基这个计策的办法,无外乎就是让齐哈达在舆论上,强行被认定死亡了。事实上,估计整个罗马帝国,也不一定有人认识齐哈达,或者见过齐哈达的真人,那么,他们就可以这般投机取巧,随便在山谷死亡的匪徒尸体中,选出一人顶替。
反正,想来罗马帝国也没有人,会特地潜入敌军阵营,或者直接向敌军打听,齐哈达是否确实已经死亡。
“如果你不反对的话,那就这样吧……时间很紧。”尼斯基见吉列斯想来想去也没有说话,顿时有些焦急了,便忍不住开口催促吉列斯。
吉列斯点头应是,眼下,似乎也只有这个方法可行了,因为唐吉坷德将军,很快就要赶到了,时间紧迫,不容多思了。见状,尼斯基立即找来自己的亲兵,做起事情。
不一会儿,关于齐哈达之刃这个盗匪团伙的匪首齐哈达被杀死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山谷上下。不仅如此,为了效果显得更加逼真,同时也为了保守秘密,追击齐哈达他们的罗马士兵,也都全部撤离了齐哈达之刃的阵营所在的山头。
吉列斯军团的这种反应,齐哈达他们摸不着头脑,想不清楚。后来,找到安稳的地方,再一打听,吉列斯他们把齐哈达强行“死亡了”。如今在罗马帝国哈沙拉城的通缉榜上,齐哈达下榜了。
消息不仅在哈沙拉城传了个遍,随后也传到了齐哈达的耳中。当齐哈达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由得哈哈大笑。
吉列斯他们这么做的心思,齐哈达可是猜得一清二楚,不过就是为了逃避战场上打了败仗的罪责,而采取的欺上瞒下而已。
齐哈达不是罗马帝国的官员,倒也没有必要理会他们,非要在唇舌上跟他们一番较量。只不过,齐哈达如果没有出面澄清这个笑话的话,整个罗马帝国,尤其是哈沙拉城,就会对此消息信以为真了。也就是说,齐哈达之刃对哈沙拉城来说,就没什么震慑效果了。
当然,可惜归可惜,眼下也不是计较这种鸡毛蒜皮的损失,毕竟,人是确实没死,就算再多的传言,也活埋不了。更重要的是,齐哈达自己的队伍,经历了这次对战之后,确实缩减了大半的战斗力,眼下不适宜再有太大的动静,最好能够找个安全的地方好好休整全军,以及补充弹药等等。
想到这,齐哈达反倒觉得,他还应该感谢罗马军团为他们齐哈达之刃无意建造的牢固的“纯手工帐篷”,在罗马帝国的“全心帮助之下,”想来,齐哈达之刃能够有好一段时间,好好躲起来恢复元气。
齐哈达总结战役,认为自己在山谷伏击罗马军团,在战术上是胜利的,他们伤亡达到一比二十。不过,在战略上却没有胜利。
原本,齐哈达势想要施展拖延战术,通过破坏罗马帝国安排在哈沙拉城的罗马军团补给链,同时还要制造混乱,以达到拖延罗马军团介入西域的目的,可是,经过这一战,受到重创的齐哈达之刃,恐怕是无法在休整好之前,再度出手的了。所以,这些目的暂时还无法达到。除此之外,在吉列斯的欺上瞒下的举动之下,恐怕罗马帝国大皇子屋大维,会因为相信吉列斯他们编造的谎言,而认为哈沙拉城内确实已经没有威胁了。一旦罗马帝国大皇子屋大维确信这一点的话,那罗马军团也将会在近期,提早进入西域。
围剿与反围剿,没有胜者,也没有败者。
齐哈达经过一番仔细思考,他决定派人回山鹰基地。一方面补充弹药,另一方面请示魏周全,他的部队下一步应该怎么去做。当然,齐哈达也会把他在哈沙拉地区得到的一些情报信息,向山鹰基地汇报。目前,根据齐哈达得到的信息,哈沙拉城将会成为罗马军团进攻西域楼蓝国以及周边地区的后勤基地。齐哈达倾向于继续留在哈沙拉地区,破坏罗马军团的后勤补给线。
罗马军团进攻西域楼蓝国,不出意外,下一个就是安华城。如今,在西域楼蓝国以及周围国家与城市,还有哪个人不知道安华城?如果罗马人稍微用心,就能从一些商人的口中,得到安华城的消息。罗马人不用猜,就知道上一次伏击他们迪拉城军团,抢夺他们战利品的人,就是安华城。
齐哈达对安华城的防御,很有信心。他认为罗马军团肯定会攻击安华城。而且,罗马军团一旦攻击安华城,肯定会变成长久的攻城与守城之战。如此,齐哈达他们破坏罗马军团的后勤补给线,就显得很重要了。
齐哈达的汇报,迅速送回山鹰基地。
山鹰基地内,魏周全不在基地内,他和赵战率领各自率领部队,正在破坏诸国联军,给攻击楼蓝国的联军,制造一些麻烦。
对此,留守的负责人无法判断魏周全他们何时回来,便转发信息,以电报的方式向国内汇报。经过五个小时的中转,以及编译,该电报一式二份,呈现在内阁办公室与皇宫书房的书桌上。
兴华帝国的皇帝易星辰与伊莱等内阁大臣,根据西域安华城的每日简报,以及山鹰基地的简报,一起商议过后,达成一致。
易星辰以皇帝与内阁的名义,回了一封电报。同意齐哈达留在哈沙拉地区,以任何可行的方式,进行敌后破坏的行动;同时,命令山鹰基地满足齐哈达部队的弹药需求。
“陛下,我建议在安华城建立一间子弹生产工厂,还有一间枪械维修厂。”伊莱说道。
“你能保证安华城的稳定吗?”易星辰反问道。
伊莱闻言一愣,在他的心里面,从来没有国民会造反的概念,完全是从提高安华城战斗力的想法,给予的建议。
易星辰说道:“安华城距离帝国太远,安华城内的居民,又多是西域的移民,帝国无法保证他们的忠诚。目前,帝国对安华城是采取经济扶持与军械控制两种手段。经济扶持暂且不说,西域贸易的重要性,你也知道。我要说的是军械控制,帝国是通过控制武器,防止安华城做大。帝国腹地的工厂,可以给安华城持续提供武器装备,提高安华城的战斗力,但是不会给安华城自行制造武器的能力。”
“除非帝国国内的国力强盛到足以控制整个西域,以及帝国产业化发展,有足够的人才,才会帝国以外的地方建立现代化工厂。”易星辰又道。
伊莱感谢易星辰向他解释,道:“谢陛下解惑,臣明白了!”说罢,伊莱行礼。不过,他没有退下,而是继续道:“目前,西域的局势变化,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我建议国防部向安华城增援一万步枪兵。”
第七百一十七章 调遣与战备
听到伊莱提出的兵力支援的要求,易星辰皱了皱眉,问道:“从哪里来的兵源?”
“从云州军团,调出一万新兵,远赴西域。”伊莱已经有了想法,答道。
虽然云州距离安华城甚远,可谓一个东,一个西,但伊莱依然考虑从云州军团调兵,是因为云州军团的军队,兵力比较充足,足以进行调派用于援兵。
只不过,易星辰有别的顾虑,他随即问道:“云州军团的新兵,他们大多数是云州人,他们的忠诚度可以保证吗?”
闻言,伊莱倒是很从容,说道:“云州军团的士兵,虽然来自云州,但云州已经归属了兴华帝国,他们就算个人想要重振复国,恐怕也不可能不首先面对这个事实。而且,如果是把他们调派到西域,也是远离了云州,更加没有任何可以反叛兴华帝国的依靠。毕竟,他们的根不在西域,不熟悉西域,因此,在西域,他们只能依靠帝国。如果他们到了西域,却起了异心,但在哪里,如果没有帝国,云州士兵也成不了势。所以,我们可以放心使用他们。至于他们的能力方面,云州军团的新兵参加过大战,必然能够迅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老兵。”
“只不过,云州没了这一万新兵,也有可能会影响云州战局。”易星辰说道。
这个问题,让伊莱稍稍静了下来,易星辰所提的问题,是基于对云州才刚被兴华帝国占领不久而局势不稳定的考虑。如果云州的军队有太大的动荡因素,很容易让云州再起波澜。
伊莱想了好一会,终于眼神一亮,有了想法,对易星辰说道:“陛下,这个问题也可以解决。我们在国内的四大城市,望东、西林、北沙、南土,分别再次征兵,人数达到一万两千后,就可以组建帝国三级军团,支援云州,重新补充云州兵力。云州太大,人口太多,不能让云州的本地力量完全管理云州,帝国需要加强帝国直属的军事力量。”
易星辰静静地听着伊莱的分析,认真地想想伊莱的话,便明白伊莱的意思。
所谓帝国直属的军事力量,就是比云州军团更为稳定的、对帝国忠心不移的军队。正如易星辰所言,云州虽然已经确实成为兴华帝国的占领区,成为兴华帝国的附属地,但不得不说,用军事打天下,用强权统治了云州,并不代表就可以说,可以非常稳固地控制了云州。民心是最难以捉摸的东西,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位君王,可以打包票说,他能够完全了解民意。而且,同情夏国的云州人,绝对是有的,内阁方面不能不进行一定的防备,以免有反弹。
所以,为了保证云州的稳定,如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云州的固有势力,注入其他地区的兵力,对于稳固云州,肯定是有帮助的。
“好,那就给秦征国发函,调遣一万云州新兵,进入帝国南土城,然后在南土城完成换装,再由悬浮马车,前往西域安华城。国内,尽快完成征兵,补充云州的兵力空缺。伊莱,这个事情,你负责。交通部、国防部要互相配合。再组织一批补给,一起送到安华城。”
“是,陛下。”伊莱答道。
会议结束,易星辰返回皇宫后院。
皇宫后院的亭下,一张石桌上,摆着几样点心和茶水,柳依依坐在一张椅子上,正抱着易星辰的儿子易承业,逗弄他。柳依依的身后,有两名侍女和两名侍卫小心守卫。坐在柳依依对面,则是她的弟弟柳明明。
“参见陛下!”柳明明见易星辰过来,连忙站起身,向他行礼。虽然从感情上,柳明明该称呼易星辰为姐夫,但柳明明更注重的君臣之礼。尽管柳明明并不是兴华帝国的臣子,但易星辰是国王陛下,这个身份远远高于作为他姐夫的身份,所以,任何公开场合,柳明明都不会忘记这一点,他总是非常自觉地,尊称易星辰为“陛下”。
“都是一家人,坐下吧。”易星辰微笑说道。倒是易星辰自己,不希望柳明明碍于这一层身份,便让他放松一点。接着,易星辰转向柳依依道:“皇后,把承业给我看一看。”
柳依依微笑地抱着易承业,给易星辰看了看他的小脸蛋。
易星辰摸了摸儿子的小脸蛋,轻声道:“叫爸爸,爸爸……”
“才几个月,就能开口叫爸……”柳依依听到易星辰这么“得寸进尺”,也不得不笑着调侃了他一下。
易星辰哈哈一笑,转向柳明明,问道:“小舅子,你到皇宫找你姐,有什么事情吗?”
“他啊!他想要做生意,在兴华城开一间制衣工厂。可是,商业部不批准,内阁也不准,这不,来找我帮忙说情了……”柳依依笑道。
“小舅子,你为什么想要开制衣工厂?你能告诉我,你是想要赚钱,还是想要一个事业?”易星辰问道。
“陛下,我是想要一个自己的事业,也想要赚钱。我之所以选择投资制衣工厂,是认为帝国国民的穿衣太单调,如果开一间工厂,生产色彩斑斓的服装,肯定能够赚钱。”柳明明说道。
易星辰认真地看了看柳明明,说道:“你想要在兴华城建设一间制衣工厂,恐怕不行。这里的电力不足,每一度电都很珍贵,还不能提供给私人。不过,我非常支持你发展属于自己的事业,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我可以安排你到帝国任意一个城市,担任民政官员;二是你可以选择返回蓝水星,我提供给你一千万欧元,你想要做什么事业,我不会过问,条件是你要服用蚂蚁药剂。”
“陛下……”柳依依有些惊慌,她听到易星辰的话说得这么严肃,少有的一本正经的态度,不免有些担心,是不是柳明明的话让易星辰生气了,所以,她便想开口缓和一下气氛,希望弟弟并没有说到什么不得体的话,让易星辰不悦。
看到柳依依的脸色有些紧张,易星辰才发现自己的态度的确有些过分严肃了,让柳依依误会,便马上给她一个微笑,解释道:“我没有生气,而是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他是一名成年人,有选择的权利。”
柳明明有些震惊,也有些不满。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的姐夫,为什么不赞同自己的想法,反而会给他两个选择。这两个选择,都不是他想要的。
易星辰是帝国的皇帝,柳明明不敢说话。
过了一会儿,柳明明不自在地告辞了。
柳明明走了之后,易星辰对柳依依说道:“小舅子的心头太大,有时间要多学习。如果他不愿意学习的话,那得要去历练。你不能照顾他半辈子了,要给他的机会。”
柳依依想了想,点点头,算是认同自己丈夫的话。
易星辰陪伴了妻儿一会儿,吃了顿饭,在卧室休息,醒过来便返回书房,开灯阅读文件。
兴华帝国的版图越来越大,各方面的发展,千头万绪。同时,需要易星辰操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如果不是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内阁制度,替他管理国家事务,易星辰早就累死了。
有了皇帝的同意,齐哈达的人顺利领取了弹药补给。
当弹药补给以及皇帝的电报,送到哈沙拉地区,齐哈达感恩涕零,决心捣乱哈沙拉城个天翻地覆,给兴华帝国赢得西域,创造时间。
齐哈达重新建立一个组织,名为反抗军。他以反抗罗马的名义,在哈沙拉地区找了一个偏僻的山谷作为根据地,接着,举旗招揽一批反抗罗马残暴统治的被压迫者,组建反抗军。因为吉列斯前段时间的扫荡活动,许多盗贼团伙或是被灭,或者被打败,躲到深山野林。所以,齐哈达举旗的时候,在短短的时间内,又再一次扩大到千人的规模,继续干起了劫匪的工作。只不过,这次他们不仅劫商队,也劫罗马军队的运输。
安华城与楼蓝城之间山谷上的兴华军基地,经过赵白、魏思明商议,最终确定名称为“华楼基地”。华楼基地不仅是兴华军在西域最大的军事基地,还是兴华军的指挥部,统管西域兴华军,包括安华军团在内。
华楼基地正在举行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赵白等一批兴华军高层将领,都出席了这个会议。因为这个会议,事关西域战局,其结果将会影响整个西域局势。
在西望哨塔里表现突出的燕振华吴镇东、以及燕振华也出席了会议。
在会议上,赵白首先确定了兴华军的战略就是最大限度的歼灭罗马军团,简单的说,罗马军团才是兴华军的主要敌人。诸国联军则是次要敌人,对付次要敌人,赵白决定用最大优势兵力,出动全军主力,集中火力,先消灭联军。歼灭了联军,再专心对付罗马军团。
军事会议上,无人反对赵白的战略方案。赵白在军事会议上,也不是想要谈战略,而是要谈战术。
经过扩军,不算安华城卫军(守城军,非安华军团),西域安华城部署的兴华军兵力超过六千士兵(包括安华军团),装备最差的也是步枪。
兴华军最大的依仗,却不是枪械,而是一支兴华军炮兵营。为了提高兴华帝国在西域的军事实力,帝国方面可以陆续给西域的兴华军提供五百门迫击炮,上万炮弹,组建了杀伤力极大的迫击炮营。
五百迫击炮齐射,赵白想了想,就感到振奋不已。他可是知道百发千发炮弹,轰炸敌军会造成什么样的效果。身处其中,那绝对是地狱般的效果。轰隆隆的爆炸声,会在瞬间夺取士兵的生命,侥幸不死的士兵,只要在炮弹落下的周围,耳朵将会受到极大的伤害,瞬间失聪。运气不好的士兵,身处数个炮弹的落点,人会活生生被震死。这也是赵白能够打赢这一场战争的依仗。
整个军事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才结束。一直在会议室里,一言不发,安静端坐的燕振华和吴镇东也都各自混到了一个领兵的任务。燕振华将要率领一个步枪连队,埋伏在联军的周围,只要炮营攻击敌人联军二次,他就可以率军出击,迅速击溃敌人。像燕振华这样的伏兵连队,不下十个,目的是给敌人营造一种败仗不可挽回的局势。吴镇东也是带领一个连队,但是他的任务不同,而是潜伏在楼蓝城内,使用手枪与手榴弹,与敌人联军进行巷战,一方面拖住敌人,另一方面分割敌人联军。像吴镇东这样的巷战连队,楼蓝城内部署不多,也就是三支连队,不到五百人。正所谓兵贵于精,不贵于多。
赵白将会率领两千兴华军,以及迫击炮营,在楼蓝城外,对敌人联军发起总攻。
兴华军的效率很高,源于兴华军早有准备,提前一步安排军队抵达战场。会议刚刚结束,燕振华和吴镇东等军官,就骑着快马,前往楼蓝地区,接收兴华军给他们安排的连队。幸好,兴华军对于军队的训练,有独特的办法。不需要军官与士兵们相熟,只要熟悉兴华军的指令,确定身份,就可以
此时,虽然诸国联军已经进入西域,但是他们的前进速度一直很缓慢。联军不知道是担心兴华军会偷袭,或者担心楼蓝军队的抵抗,一路上除了谨慎还是谨慎。吸取了月国在西望塔遭遇的挫折,联军内其他国家军队都是有走半天,休息半天,一路戒备。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是罗马帝国的附属国的军队,就算是打赢了,还要看罗马帝国的脸色,积极的国家也没几个。
就这样,安华城的兴华军非常从容地在楼蓝城内外部署军队。不仅如此,还有一个针对联军的陷阱。
第七百一十八章 开战
在这支名为多国联军,实则是罗马帝国附庸军的联合军队中,仍然是以陵国和月国的军队实力最强,其他国家的军队,基本上都是自发地分别以这两国的军队为核心,隐隐分成了两派。虽然自成两派,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因为眼下,这两派人,其实都是怀揣着共同的目的,一时间也不会有任何对立的利益关系,倒是比较能和平共处。
而在华楼基地军事会议召开之前,这支敌国联军,就已经径直地朝楼蓝城而来,只是因为谨慎行军,进入西域范围之后,还是花了比正常情况更长的时间,才在华楼基地军事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敌国联军才抵达楼蓝城门口。
军临城下,即将开始攻城,接下来的一切军事行动,就不是像行军过程中这般的一路各自为政,而是需要有一个决定核心,来作为指挥军的角色,引领整支联合军队作战。
原本,上一次作为领军队伍与敌作战的,是两个实力最强的军队之一的月**队,然而,因为月**队在西望哨塔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使得月**队在联合军队中的威望,自然是大大下降,因此,这次再度对敌发起攻击,并且是更为关键的战争——攻打楼蓝城的这场战役,月**队要再想成为领头军队,怕是自己也知道说服力不够。
正是因为月国的势力有所下降,倒是让陵国的风头起了不少,所以,这次陵国的军队,成为第一个选择是否进入楼蓝城的军队。
然而,除了一路上要担心会遭到楼蓝军的突袭而小心翼翼地行进之外,接下来他们所看到的一切,才更让这支联军觉得莫名其妙和紧张兮兮。
此时,在联军面前的,竟然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之所以说不设防,实在是因为此时的楼蓝城,完全看不出是一座拥有政权和军事驻扎的城市,反倒像是一个菜市场,随时欢迎客人光顾一样。
只见,此时楼蓝城的城门大开,不但没有一个士兵在城门把守,反而在门口,竟然能看到有两名年纪较大的男人,在打扫卫生?
这到底是什么葫芦卖的什么药?实在是让联军将领感到惊愕和怪异。
“这是什么意思?楼蓝城放弃抵抗?”这番奇怪的景象,估计任谁看到,都会像这名将领一样,感到一头雾水。
将领下意识抬头,城楼上没有哨兵,又接着往城门内遥看进去,还是没有看到有军队的迹象。
确实没有?!将领当场不免有些发愣了。怎么办,该进城,还是不该进城?
楼蓝城没有抵抗,竟然还开门迎敌,这种场面,这名将领真的是前所未见,甚至整个联军里的所有将领,也没有人碰到过,应该说是听都没听到过。这是什么意思?真是放弃抵抗,选择投降了吗?如果他们要投降,何不派人过来投降?非得要这么大开城门,难道不怕他们进城就屠城?
没人能够确定,是真的弃城投降,还是在城门后的什么地方,正埋伏着一大批全副武装的军队,正准备攻击他们?
这一招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还真是凑效了,让联军的脚步停在城门口,每个分支军队的将领,都在犹豫不决,不断猜测。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这样,愣是把这些平素里行事果断的英勇将领们,吓得不知进退,不敢随意下令进城,就怕里面有陷阱,导致联军再次受到重创。
“豆国的军队先入城!”陵国大王子,最后咬了咬牙,吩咐一个紧跟着陵国的小国家军队,让他们先进城。
陵国大王子也算精明,虽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他也不想用自己的军队,心怀鬼胎的他,就想着让豆**队替他们打头阵,就算是真的中了敌人的埋伏,牺牲的也不过是豆**队,到时候,余下的联**队士兵,见势不妙就可以立即撤退,再另行改变策略,也不算损失多少。
不仅如此,陵国大王子还有另一番考量。正是因为豆国的军队人数不多,就一千五百人,牺牲了不算大折损,就算敌人没有设下陷阱,也就是楼蓝城真的是大开城门选择投降,豆**队先行进城就可以先行挑选和拿取战争果实,陵国大王子也不怕自己的军队会吃了多大的亏。豆国的军队人数少,就算先进城,那又能拿到多少好处?就算退一万步,他们真的敢拿多少,陵国大王子还是就敢让他们吐多少。
豆国的将领知道陵国是让他们冲锋在前,当炮灰使用。可是,那又怎么样?他们本来就是炮灰。所以,豆国将领很干脆地拉起一千五百人,拿起武器,缓缓靠近楼蓝城,接着进了楼蓝城。
“楼蓝城没有士兵!”
“楼蓝城的楼蓝王逃跑了。”
“楼蓝人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