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世穿越帝国-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兴华军的诱敌之策,到底是怎么样的?
  其实,很简单。简单到易星辰觉得夏军不一定会上当。
  很偶然的一次后勤运输,碰见夏军探马的时候,兴华军故意遗漏了一辆装满食物与酒的马车,然后仓皇而逃,马车上的物品,变成了夏军的战利品。
  这些食物。可不是普通的食物,而是大块大块的肥牛肉,还有又香又烈的白酒。这种酒味道不怎么样,但是可以驱寒。不少军中的士兵,最喜欢这种酒了。
  特别是,当白奇与众将对臧龙谷的敌军,分析来分析去。猜测敌军下一步动作的时候,夏军左翼骑军俘获的食物与白酒,送到了夏军中军营帐。根据骑军的汇报,敌军运送物资的数量,似乎不少。
  整个中军大营的将军闻言,心动不已。概因夏军打入东离国,后勤本就不易。夏军饮食,一向是紧巴巴的。
  几乎整个夏军高层,都得出了一个结论。新来的敌军,似乎有丰富的粮食。而且,极有可能是要送到望东城里的粮食。
  当下,名为子琪的将军,请示大帅,他们想要去试一试臧龙谷敌军的成色。如果敌军不强,他们就吃下这股敌军,抢吃抢喝。
  白奇闻言,也心动不已。不过,白奇可不敢只派三千军队去试探,要打就要打胜。经过一夜的筹谋,白奇决定明天的攻城,改为佯攻。
  白奇谨慎地出动近五千的精锐步兵,搭配三千骑军,歼灭臧龙谷的敌军,抢粮食。白奇也考虑到大军会被伏击。
  可是,经过反复推算,白奇认为被伏击的情况就算存在,也很难伤到夏军筋骨。还有一点,那就是臧龙谷距离望东城不远,不担心大军会被围歼。
  第二天一大早,臧龙谷的兴华军临时军营,开始准备早餐。
  两名兴华军官,特意爬上哨塔,观察周围的情况。
  “你觉得夏军会不会上当?”李科问道。
  “不一定吧。”伊莱应道。
  李科和伊莱站在哨塔上,有些无聊地吃着罐头。他们是兴华军的诱饵,昨天,刚在臧龙谷,修建了一个巨大的粮仓,就等着夏军上当。
  预计,每一天,李科和伊莱都会率领着五百多名西林军团的士兵,埋锅造饭,三餐加料,煮的肉味飘香十里。国王要求光是白酒,都要撒上十几遍,让整个山谷盆地,充满酒香。
  李科和伊莱兵们不断浪费粮食与酒,就感到特别的心痛。
  “如果夏军一直不上当,我们不是亏死了!”李科有些愤恨。
  伊莱笑了笑,安慰道:“不要想那么多了,相信我!我们亏多少,就能从夏军和东离军那里,拿回多少!”
  “夏军和东离军手里的东西,早就是我们的东西了。拿我们的东西陪给我们,有什么好处?”李科不满说道。
  “得了,你要怎么想,我还真没法继续说下去了。”伊莱无奈了,想了想,又笑了笑,说道:“不过,你说得也不错,他们的东西早就是我们兴华国的了!”
  两名军官顿时哈哈一笑,都觉得对方说的有趣。
  突然,另一个哨塔上的士兵,惊呼喊道:“敌人!”并且,士兵迅速敲响了警钟,铛…铛铛……
  兴华军临时营地,如演练好的一般,五百名士兵在一分钟内,迅速集结。
  李科和伊莱迅速下哨塔。
  “准备!”李科喊道。
  五百名士兵接着在营地前,抬着步枪,排着一列又一列。
  这是一个诱饵,想要夏军相信这个诱饵是真的,不仅要里面的粮草是真的,也要夏军相信他们不会轻易放弃临时营地。
  所以,他们必须要抵抗一二,最好要对夏军造成一定伤亡。
  李科和伊莱,组织士兵,躲在拒马后面。
  夏军凭借着优势兵力,似乎并不急着攻击兴华军的临时营地。
  领军的大将,发现临时营地大门前的拒马,决定步兵主攻,骑军策应。
  见到一群步兵,拿着刀枪弓箭,准备冲过来,李科和伊莱互相眼,都觉得夏军的将领好蠢。
  其实,夏军的将领并不蠢,只是他未曾遇到过兴华军,不知道兴华军的武器是枪械。夏军将领知道炼金师的晶能枪,但是晶能枪太贵了,绝对不可能装备一支部队。所以,夏军将领的忽略是正常的思维。
  无论如何,夏军将领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杀!”夏军气势如虹,喊声如雷。
  如果是新兵,一定会被夏军的气势所吓倒,不敢抵抗。
  不仅如此,夏军就算是冲锋的时候,战阵也是不乱,实乃精锐之军。
  但是,兴华军西林军团的士兵,并不是没有打过仗的新兵。这些士兵,不少曾经参与过西林大战,再加上严格的军训,他们就算是惧怕夏军的气势,也不会后退半步。
  三百米两百米一百五十米一百米……伊莱测算着敌军与营地的间距。
  “开火!”
  敌军进入步枪有效攻击范围,李科立即下令开火。
  砰砰砰……
  前排的敌军士兵,纷纷倒地。
  夏军将领见状,也命令弓箭手射箭。
  咻咻咻……
  弓箭手还是对兴华军造成了一些影响。
  不过,因为兴华军的防刺军服,再加上兴华军士兵防御的姿态,大多数士兵安然无恙。少部分士兵丧命与受伤……
  大量的夏军士兵,倒在营地前方,再也起不来了。
  夏军将领很快就发现不妙,连忙命令弓箭手,加紧攻击,掩护步兵。
  可是,第一批出战的一千名步兵,几乎全军覆灭一般,没有几个人回来。
  “这是什么武器?!”夏军将领震惊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七章 撤退
  然而,尽管震惊无比,但夏军将领已经无法分神去研究兴华军使用的何种武器,夏军遭遇了猛烈的伏击!身为将领,当前之急,就是他必须马上分清局势,然后想办法带领军队士兵应对敌人的攻击。,
  但是,事实上,兴华军用以伏击夏军的步枪,除了东离军的士兵曾经领教过之外,整个异世大陆,都不曾有哪个国家的军队,见识过兴华军的这个杀人利器。所以,即便夏国将领发现了,这是一种比晶能枪的杀伤力强上很多倍的武器,但他并不知道,如何躲避步枪的攻击,自然也不知道应该设法找出躲避子弹的要点,比如弯腰,伏地前进,或者迅速找寻能够防止被子弹击穿的强硬之物等等。更何况,子弹飞射而来的速度极快,他甚至都没有看清,步枪射出了数之不尽的子弹,能看到的,只是陆续倒地的夏军士兵。
  就连将领也不能明白,更别谈其他的夏军士兵了,他们正是因为从来没有见过此等厉害的武器,对这未知却又极其可怕的武器,更是恐惧异常!
  一时之间,被伏击的夏军顿时被打成了散沙,士兵们紧张而且恐慌地四下张望,竟也不敢单独行动,去找个藏身之处,更怕自己落单还会死得更快!将领也赶紧召集士兵聚集。
  李科和伊莱见状,当下相视一笑。他们的任务总算能够完成了。本就怕夏**队跑得太散,既然这一大批的夏国士兵,已经如他们所愿地聚集在一起,全都被引入了臧龙谷,那他们就需要赶紧抓紧时机,展开下一步。
  但他们的下一步。并不是继续用步枪击杀聚拢在一起的夏国士兵。一来,他们步枪的子弹并不足够多,不足以完全歼灭眼前的夏国士兵;二来,如果继续零散地击杀夏军,难保他们真的就会因为力不敌军,而慌忙逃出臧龙谷。那就会功亏一篑了。
  现在,他们两人必须停止攻击,马上离开,把临时营地让给夏军。只有让夏军有时间喘口气,忙于排兵布阵,或是以为他们暂时安全了,不会再遭到攻击了,才不会慌忙逃跑离开这臧龙谷。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易星辰号令的大军进行下一步行动争取时间。
  所以。李科和伊莱两人连忙抓紧时间率兵撤退。在方才两军的对战当中,有部分士兵四肢中箭,所以,他们也不忘连忙背上这些伤员,一起从临时营地后门,快速离开。
  茫然不知有另一波更大的攻击将降落在他们身上的夏军,果然中了计,发现敌军的攻击一时停止了。便以为是他们的兵力集中之后更显多了,而使得敌军需要时间调整。所以,夏军也开始研究对敌之计。
  一刻钟之后,夏军将领再做出强攻的决定,只是排兵之策有所调整。这一轮反击,让弓箭手掩护,骑兵冲击。步兵掩杀。
  临时营地后门四百米之外,有一个弯道。但这弯道里面,其实已经埋伏着兴华皇家近卫军的迫击炮部队。
  “你们做得还不错!”看到李科和伊莱他们顺利引敌军入瓮,并且如期带领兴华士兵顺利撤退回来,易星辰便对他们不吝夸赞。
  这一次的诱敌之策。至此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李科和伊莱就可算是功成身退,让国王率领的兴华皇家近卫军全盘接手,展开进一步的杀敌之策!
  按照易星辰的命令,近卫军是主攻,西林军团是助攻。
  就在兴华皇家近卫军即将上阵之际。
  嘣,嘣,嘣……
  几声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突然从临时营地的方向传来。
  这是爆炸的声响,也正是李科他们在撤退之前,在临时营地布置的几个拉线手榴弹,这也是易星辰事前的吩咐之一。闻声,易星辰不惊反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夏军的士兵,碰到了陷阱,引爆了手榴弹。
  这正是大军进攻的最佳信号!
  于是,易星辰拿出自己的佩剑,端坐在迫击炮部队后面的一张折叠椅上。迫击炮队部,早就架好了迫击炮,就等着国王陛下下令,随时可以攻击。
  迫击炮的前面,埋伏着兴华皇家的一千名武装冲锋枪的近卫军士兵。
  在夏国将领布好阵营之后,夏军士兵一举进攻,打进臧龙谷的兴华军阵营去。
  留在原地的夏国将领,在观察军队进攻情况的同时,却忽然意识到,眼前的情况,似乎总有哪儿不妥。
  刚才,他们夏军本来遭到敌军的猛烈攻击,虽说敌人暂停攻击,有休整一时的可能,但在他们夏军攻过去之后,时间也未免太长了些,打着打着没了动静,这任谁看来都觉得诡异。
  正当夏军将领心中生疑之际。
  “报!敌军逃跑了!”
  攻入兴华军临时营地的一名夏军小将,骑着快马冲了回来,向夏军将领报告情况。这一听,让夏军将领顿时心中疑虑尽消,也松了一口气。原来,敌军并非是休整,而是畏惧他们大军压境而弃阵逃跑了。
  但夏军将领马上又想到了刚才听见的那声巨大的响声,便马上向眼前这位小将求证道:“刚才的巨响,是怎么回事?”
  “是敌军的陷阱。敌人不甘心失败,留下了爆炸物。”小将禀报道。
  夏军将领一听,顿时心中又是一惊,便连忙问道:“我军是否中伏?伤亡如何?”
  “有所影响,到幸好离爆炸之处并不近,所以伤者不多,约莫四五小兵伤残。”小将答道。
  这夏军的领军大将,才又松了一口气,这忽起忽落的冲击实在累人。
  但这总算是有惊无险。刚才进攻的时候,一千名士兵可没有回来几个,再继续损失的话,大帅肯定会治他的罪。
  可是,领军大将刚刚松了一口气,又紧绷起来。他想到了最关键的一点,连忙问道:“粮草呢?”
  “敌军粮草未动,我们抢到粮草了!”小将一脸高兴说道,“大家正在清点粮草,请将军派兵保护,防止敌军去而复返。”
  领军大将闻言。点点头,抢到的粮食,他可不想再失去了。领军大将命令军队,全部进入临时营地驻扎,尽快把粮草运回中军大营。
  大军进入营地,领军大将在亲卫们的拥簇下,走到粮草的面前。
  望着堆着小山一样的粮食,领军大将心中激动,他爬上一辆运粮车。想要对自己的士兵们说些什么,想要告诉他们,他们距离胜利不远,也许,不久他们就可以回国。
  突然,远处传来咻咻咻的声音,紧接着,整个临时营地。被爆炸声围困。
  嘣!嘣嘣!一百门迫击炮,尽情把炮弹。撒向临时营地。
  嘣!夏军的领军大将,更是被一枚炮弹,直接炸死了。他的亲卫,甚至没有机会去救他。
  整支夏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五千人以上的夏军步兵。被炸没了勇气。
  夏军骑兵的将校,迅速判断炮弹从何而来,急忙召集了五百余骑士兵,沿着临时营地后面的路,想要冲过弯道。去找敌军。
  这时,夏国骑军看见臧龙谷后面的弯道,有一支队形整齐的军队,缓缓向他们行来。这是一直埋伏在臧龙谷的兴华皇家近卫军,炮击即将结束,他们从弯道走出,端着武器,向营地里的夏军,发动进攻。
  夏军骑军大将,率五百余骑兵,见到衣服怪异的兴华皇家近卫军,有些疑惑,但是很快就猜到他们就是杀伤夏军的罪魁祸首。夏国骑军眼神里带着仇恨,狠狠拍着马,举着马刀,冲向兴华军。
  可是,皇家近卫军的武器比西林军团的武器装备,强的不是只有一两倍而已。
  冲锋枪的威力,足以让一千名皇家近卫军士兵,发挥出远超一万名西林军团步枪兵的强大攻击力。
  夏军五百余骑,带着一去不复返的壮烈,发起冲锋。可是他们连兴华皇家近卫军的边都没有碰到,便被打得七零八落,全军覆没,再无一名站立的骑兵,就是一匹站立的马也没有。
  夏军这五百余骑,已然是这一支抢粮夏军的最后能战之力。其余夏军,已经被迫击炮打没了勇气,不仅损失惨重,更是失去了士气,无法再短时间内组织起来,形成有效战力。
  迫击炮声已经停止,兴华近卫军继续进攻。
  营地内营地外,夏军能动的士兵,纷纷向后逃跑,不敢抵抗。营地内,到处都是掩耳翻滚的夏军士兵,他们被炮声震破了耳膜,更多的是士兵,是趴在地上,被炮弹震动的地面所冲击,无法再拿起刀剑。
  兴华军,成功攻入临时营地。
  是役,兴华军至少歼灭了五千夏军,极大的重创了夏军。
  当易星辰站在一片废墟的临时营地里的时候,兴华军的士兵们,已经把尸体清理干净,夏军俘兵也送到了后方。
  易星辰朝前方挥一挥手,命令皇家近卫军,继续前进。
  很快,夏军败兵返回。白奇得知夏军战败,大吃一惊,他对这个结果,完全没有一点预料。他多次询问,再三确定夏军真的战败,白奇立即停止攻城计划。佯攻望东城进行不到一半,便把军队,全部撤下来。
  接着,白奇命令侦骑,探马,四处出动,打探臧龙谷的军队,到底是什么样的军队,以及他们什么时候到达。
  按照夏军战败士兵的描述,夏军很快就打探出一些重要的消息。
  这支军队,不是东离军!而是东离军的大敌——兴华军!
  听到这个消息,白奇的第一反应,是自己被糊弄了。接着,脸色一阵白一阵青。夏军还没有闹清楚,来者是何军,就动手抢粮,这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错误判断了形式,把东离国望东城,当成了本地最强的军队。
  白奇更没有想到的是,夏军之所以顺顺利利打到望东城,是因为东离国的精锐,早就灭于兴华军。
  “大帅,我们要报复!”众将吵嚷,想要报复。
  “喊什么喊!这时候,我们能不能顺利回国,都是未知之数!”白奇大怒道。这群粗略的将校,难道不知道夏军即将面临两面夹击之局吗?
  至于,兴华军与东离军是仇敌,他们不会联合。这样的话,白奇一点也不相信。要不然,兴华军为何要攻击夏军。他们难道不知道夏国的强大吗?
  这时候,白奇所思所想,是要保存实力,返回夏国。这支云州军,一旦折损在东离国,他们去哪里找士兵来守关?抵御敌国之军?更何况,他们这支夏国云州军,已然折损三分之一,再不走,要如何?
  “撤退!撤退!撤退!”白奇连喊三次撤退。
  众将愕然,不知道白奇为何有此一命。
  “我军早先估计望东城内,有不下五万守军,再加上来援之敌,夏军已然陷入险境。”白奇解释道。
  众将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其实他们是打了胜仗的,有战功的。如果失败了,不仅前功尽弃,还有可能会埋骨他乡,死无葬身之地。
  夏军将领无人再有疑问,带着统帅的命令,夏军士兵抛弃沉重的军械物资,丢弃大营,分发粮食,带着轻便贵重的战利品,向东撤离。
  易星辰率领皇家近卫军,抵达望东城外,见到的是一片狼藉的夏军大营,顿时惊愕万分。夏军统帅的果断,让兴华军高级军官们制定的歼敌计划,完全落空。
  “夏军怎么一点也不想着报复呢?”
  “太干脆了!就这么走了,大营里还有不少值钱的东西。”
  易星辰听罢众人的议论,笑了笑说道:“这名夏军统帅是一个人物!命令情报局,关注这支夏军的动向和收集夏军统帅的情报。”
  “是否追击?”里昂问道。
  易星辰想了想,说道:“里昂,你率领西林军团三千名士兵,一边追击,一边骚扰,把夏军撵回夏国,不要让他们再回来了。”顿了顿,易星辰严肃说道:“顺便占据领土,宣扬兴华国政府的合法地位,通知这一片土地上的民众,东离国不复存在,兴华王将是他们唯一的王。”
  里昂心有不甘,他想要攻打望东城,立大功。
  不过,国王的命令,不可违背,里昂没有一丝一毫拒绝的想法,立即率领西林军团三千步枪兵,向东追击夏军。(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八章 攻占
  并非只有夏国的士兵,深受兴华军的影响。事实上,望东城上的守军,同样也清楚地目睹到城外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迫击炮轰炸臧龙谷临时阵营时所传来的巨大震响,更是让望东城守军上下军心不稳。
  而此时正在城外的兴华军队,他们身上所穿的军服,对于望东城的军队而言,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那时候,兴华军攻打望东城的记忆,仍然在他们的脑海中缠绕不去。那对东离国来说,是个极大的耻辱,也是挥之不去的噩梦。
  “兴华军来犯!”此时此刻,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望东城,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望东城内,到处是一片严肃的气氛。
  甚至于,相比兴华军,东离军其实更愿意面对夏军。原因很简单,东离军曾经战胜过夏国的军队,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夏军时,总能多出一分自信从容。但对兴华军则是相反的,他们是兴华军的手下败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止败一次。
  当同样的挫败连番发生,就会让东离国的军队,从上而下,只闻是兴华军,就不免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不安。
  不只是军队,东离国内,从皇权者,到普通百姓,都已经很清楚,时至今日,他们东离国的三大城市,都已经被兴华国占领!
  大半国土丧失,不仅让老百姓们,对当权者产生失望,也对兴华国产生极大的畏惧,更是早就没有反击兴华*队的勇气了。国家局势的动荡,甚至引发了东离国民众对未来生活的茫然未知和恐慌。因为他们不知道在哪天刚一起床,可能就会发现,自家所在的这个城市或区域。可能就不再是东离国的了,而他们也从此将不再是东离国的人。
  有可能会沦为亡国奴的东离国民众,只能寄望皇权者能够敌对兴华国。或是如果有一天,东离国真被兴华国并吞了。新的国主能够仁慈对待他们。
  甚至于,已经渐渐开始有些不安于等待结果的东离国民众,开始从各种可能的渠道,去打听兴华国的国君和统治阶层的消息。
  而今天,望东城内的东离国民众,自然是最像热锅上的蚂蚁了——那所向披靡的兴华*队,和他们就正隔一道城墙,万一守城的东离*队不足以力敌的话。那今天,他们的城,就会成为下一个沦陷的城。
  承受同样精神压力的,自然是东离王宫里的东离王和大小百官。因此,当城门守将,把急报送进东离王宫的时候,正在讨论如何守城的东离王与东离百官,顿时都待不住了,整个宫廷大殿,气氛沉抑得相当可怕。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见。
  更重要的是,没有人想要首先开口打破这一片沉默。他们几乎,都不知该如何应对了。以至于。这偌大的朝廷之上,上百人的呼吸声,相互交错,除了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之外,每个人在心里,都是惶惶不安,仿佛被什么东西打中一般一样,脸色发青,冷汗直冒。
  怎么办?怎么办?
  在朝堂正中央的东离王。情况似乎更加糟糕,仿佛是一名即将要上死刑刑场的囚犯一样。既有一种对已知命运的麻木和认命,却也仍有要垂死挣扎的喃喃自语。只见他反常地。失去了一代君王该有的稳重和威严,脸上的恐慌和焦躁显而易见,在朝堂之上来回踱步,压抑着嗓音向朝堂之下低吼道:“诸位大臣,敌军已经压境,我们该怎么应对?”
  望东城外,原夏军大营挂上兴华军的大旗,兴华军已经成功占据了夏军大营。
  不过,攻下夏军大营并非易星辰的最终目的,所以他并没有留恋夏军大营这么点战果,让兴华军队好好休整之后,紧接着就命令迫击炮部队,把一百门迫击炮,对准望东城正门以及城墙,同时,要求炮兵部队,校准,等待命令。
  兴华军的迫击炮,是望东城守军能够看见的,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易星辰还有决胜的另一招——望东城里,一直潜伏着兴华国的情报人员。
  所以,一个小时之后,兴华军便从潜伏在望东城里的情报人员那里,得知望东城内的动态。几名兴华情报局的特工,几台无线对讲机,便把整个望东城的内情,报告给兴华军。
  从望东城内传出来的信息,易星辰掌握了几件事情:
  首先,东离国王宫上层,对于兴华军的到来,大军压境望东城外,反应是极其惊恐的,至于他们将会有何应对之策,目前还尚未得知;
  其次,望东城的居民,普遍对东离军能够守住望东城的可能性,是不抱期望的。易星辰知道,这是因为兴华军连番打下东离国几个城的结果;
  另外,根据特工的报告,虽然望东城内的老百姓们,普遍表现出对东离*队的失望,但对兴华军的入侵也没什么好感,只不过,两方势力夹杂之下,老百姓们似乎显得有些麻木以对,并没有几个人抵触兴华国可能接管统治权的这个可能性。
  这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兴华国在攻下了西林城与南土城这两座城之后,接管了这两座大城的统治权,随后果然还是大开杀戒。只不过,他们所杀的人,大多数都是死不降服的贵族与大地主,而对于普通老百姓,兴华国却始终是极力施行保护平民的举措。这日子一长,老百姓们对于不会直接危害到他们生命和财产的外来者,也不至于拼死顽抗。这也是兴华国的计策,让他们以为,就算是东离王输了,他们也就是换一个国王而已。
  简而言之,望东城的居民,习惯信服强者。当然,前任东离王,也是弑君上台的,威望高。名望却很一般。
  当然,与之对应的,就是东离国的贵族与大地主。对兴华军充满了仇恨。奈何,他们率领的东离军打不过兴华军。恐惧占据上风。他们不敢打,却也不敢投降,就怕兴华军什么时候来一个清算。
  因此,东离王等掌握东离国大权的大贵族大地主,是绝对不会投降的。
  望东城的详情,摆在易星辰与众兴华军官的面前。
  易星辰皱了皱眉,他想要得到东离国,却不想损失太大。这也是易星辰以及内阁。想要收获民心,把灭国之战,推迟这么晚才发动的原因。
  易星辰决定给望东城,来一个攻心与分化之策。他命一名军中文书,准备了一份劝降书,用箭投递给东离朝廷。
  在劝降书中,易星辰明确表示,兴华军要求东离王为了望东城不陷入战火,不被摧毁而向兴华军投降。只要东离王投降,命令士兵放下武器。兴华军保证望东城内百官的生命安全,以及部分私有财产的安全……
  简而言之,只要东离王降了。一切都好说。
  东离王见到劝降书,第一反应是想要撕毁,扔在地上,然后踩几脚。可是,他的百官大臣,却有不少人纷纷劝说,不可!接着,说出一大堆的忠君爱国的话,建议派人去议和。
  东离王感到彻骨的冷。他不是什么三岁小孩。这些大臣说得再好,东离王哪里还不知道。他的大臣有了降心。可是,东离王还不能杀了他的大臣。他们是他的统治基础。
  可是,真要东离王投降,那是不可能的!
  东离王不想失去自己的王权,失去王权的王,就再也不是王了。东离王一方面遵照大臣的建议,派使者出城;另一方面,东离王派王族,以及忠心耿耿,与王族纠葛很深的将领,掌握军权。
  没多久,东离国两名和谈大臣,乘坐一个大篮子,从城墙上垂直落到城外。
  易星辰没有直接见东离和谈大臣,而是就在军营门口,把兴华军的最后通牒,交给他们,让他们带回去。
  最后通牒很简单,那就是东离王要在两个小时内,决定是否开城门投降。只要东离王同意投降,在这个前提下,兴华军才能与望东城相谈。如果不同意,两个小时过去,兴华军将会开始进攻。
  两名和谈大臣拿到最后通牒,不得不奔跑返回,在城墙下,再乘坐篮子,爬回王宫。
  东离王真的一点也没有预料到,兴华国竟然如此坚决地要求他们投降,一点商量也没有。东离王甚至能够感觉到王宫大殿上,百官的离心。
  这时候,东离王不甘心一仗都没有打,就开城投降。他命令守军,严守望东城。百官有人想要劝一劝东离王,恰好,东离国的神武大炮——超级晶能炮修复完毕,负责人奔向大殿向东离王表功。
  东离王见状,迅速压下百官的情绪,告诉他们,望东城有丰厚的粮食储备,有精锐的士兵,还有神武大炮,他们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甚至,东离王还告诉百官大臣,他们一旦战胜城外的兴华军,收复失地,不是不可能!
  百官躁动的心,顿时沉静下去。
  东离王也不是没有支持者,还有一半的贵族大臣,在支持东离王。
  易星辰不需要东离国的回复,便从兴华情报局望东情报站处,得到了东离王加强城墙防御的情报。
  不过,易星辰一点也不在意。
  哪怕望东城的城墙修得再厚,守城器械再多,守军再强,易星辰真的一点也不在意。
  不管望东城多么的强,兴华军携带的破击炮的炮弹,足以把城墙清理一遍又一遍。
  接着,两方默认时间一点一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