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项全能(十喜)-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张劲哄老人开心可真是有一手,别说叶红的父母被他哄的团团转,恨不得他是自己的亲儿子,要知道,‘蟹炒年糕’和‘红烧扒皮鱼’是叶红家最拿手的两道大菜,这张劲一打算上门,就全端出来了,可见他在叶红家中地位之高。
除了叶红父母之外,就算是叶红父母的这一众邻居老友,只要是见过,就算和张劲不是特别熟悉,却也对张劲的印象相当好。其中自然有张劲嘴甜的原因,另外也因为这些老人年纪也大了,难免成了医院的常客。原来张劲在医院工作的时候,看病跑腿儿、插队挂号啥的可是没少帮忙。
如果没有‘内应’的话,看个病太困难了。要不然现代人怎么都希望家里有个从事医生工作的家人呢。
张劲肯帮忙,又会说话,一来二去的,当然在这一众老人中留下了相当好的印象。
……
“叮咚……”将近中午十二点,叶红家的门铃终于响起。叶红爸爸围着围裙从厨房里快步走了出来,一边走还一边对厨房里的叶红妈妈嚷嚷着:“应该是小劲来了,我去给他开门啊!”
按下楼下电子锁的解锁键,就开了房门站在门口等候,直到两分钟后见到从电梯间走过来的张劲,叶爸爸很是开心的笑了:“来,进来,快进来。外面很热吧!空调打开了,进来坐一会儿就凉快了。”
张劲知道,叶爸爸和叶妈妈自己在家的时候,从来不开空调,倒不是为了省电啥的,而是因为老人体弱,受不了空调的吹。所以这开空调肯定是为了自己。
张劲心里被二老细致的关怀堵得满满的,也不客套,将背上的大背包和手里用绳子捆在一起的两个坛子往门边衣帽间的地上一放,低头换鞋。嘴里问道:“爸,您和妈这段时间都还好不?身体好多了吧?”
“好,好着呢!”这时候叶妈妈也从厨房里迎了出来,满脸笑容的接上了张劲的话头。
“上次你让萌萌捎回来的药你爸他一直在吃。给我的药,我也在吃。还别说,真管用,别说我自己的腿脚比原来利索了。就说你爸,原来多走两步道都觉着胸闷,整天的闷在家里,现在好了。身体比原来强太多了,就连那些没啥病的老头都不如他。结果就是你爸他身体好了,心也野了,就天天只有吃饭睡觉的时候回来,剩下的时间不是去下棋、钓鱼,就是和那帮老头子一起打门球,连家都不回了。”叶妈妈似埋怨,实喜悦的说。老人图个啥?不就是图个孩子孝顺,身体硬朗么!
张劲虽然不是什么能够进入‘孝子名录’的大孝子,但是当他系统附身后,第一个就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和叶红的父母。虽然不能当面诊病,但是因为本身是医生的关系,对四位老人的身体状况也是知之甚祥。
所以很早的时候,张劲就按照每人的身体情况,分别开出了药方,并以自己宗师级医术亲手配制,或邮寄或由叶萌转交给四位老人。
也因为这个原因,本就喜欢张劲喜欢的不得了的叶爸爸、叶妈妈,这下更是拿张劲当个宝似的,用他们的话说:“我这个女婿,可比我俩闺女强多了。就是孝顺,知道关心我们!”
每次有认识人夸二人越活越年轻,说他们现在五十多岁了,看起来却像是四十刚出头一样。他们总是很自豪的说:“是我女婿专门给我们送来的药……效果当然不错了,听说可贵了,不过我女婿可真舍得往我们身上花钱呢?”虽然张劲没有说,但是二老理所当然的认为,疗效这么好的要,药材肯定很珍贵。
自张劲和叶红结婚后,二老对张劲的称呼就没有变过,哪怕是二人离婚后,张劲在他们嘴里也是‘女婿’。估计就算是叶红和张劲彻底掰了,找了别的老公,二老也不会承认其‘合法地位’的。
老人最需要的孝顺和健康,这两样张劲都给了,在二老的心中,他的‘女婿’地位怎么可能不稳固?
叶妈妈满脸带笑的和张劲说了一会儿话后,这才注意到张劲脚下的六十升登山背包和被绳子捆在一起的两个一尺多的高黑陶坛子,好奇的问:“小劲,你咋还背这么大的一个包来?要去旅游?”
换好鞋的张劲伸手提起了背包和坛子,一边和二老往屋里走,一边笑着说:“我暂时还没有什么旅行计划,这些都是给您二老带来的。”
女婿送东西上门,老丈人、老丈母娘虽然开心,但也不能见到送礼的就眉开眼笑,一副财迷的样子。还是要拿出姿态表示一下的,于是叶妈妈板着脸故作生气的说:“你这孩子,怎么又乱花钱。我和你爸天天在家里,不愁吃、不愁穿的……”
“妈……,这里面也没啥,就是一些吃的喝的,这都是我自己弄的。另外还有叶子让我带给你们的礼物。”见到叶爸爸努动着嘴有了帮腔的架势,张劲连忙开口堵上。
这招果然好用,二老果然不再就此事纠缠,而是集体转移了注意力:“叶子的礼物?”‘叶子’二字上,口音咬的很重。
见到二老灼灼的目光,张劲有些头皮发麻,暗自后悔自己的多嘴。张劲明白二老口气中的意思。
但是张劲现在与叶红的关系有些说不清楚的模糊,虽然看起来似乎形势大好,在吉市的几天更是如胶似漆。但这个年代的情场本就是风云变幻,连闪婚闪离这种事情都屡见不鲜,两人的关系以后会如何发展谁又说得清楚呢?
现在两人分开时间也不过才半年而已,两人的激情、爱情都在,所以一见面就干柴烈火、火星撞地球般的热烈。但是叶红在吉市至少还要再呆上三年多,甚至更久。谁又知道这中间会发生什么事情?三年多的时间,一千多天,将近三万个小时……谁知道叶红会不会有所改变?
理智一些的讲,张劲甚至不知道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自己会不会有所改变。没有共同的生活圈子,没有共同语言,没有不停的见面和亲热维系,谁知道这段感情究竟能不能维持住?
已经不是青春期的张劲知道,爱情不是少年是憧憬的天荒地老,不是誓言一生。世界是现实的,复杂的,远不是童话那么单纯。王宝钏这样的人在现实中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是也一定是凤毛麟角。叶红会不会是现代的王宝钏?张劲不知道。但是张劲知道,自己恐怕做不到王宝钏那样。
虽然张劲心里含糊,但是见到二老已经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到这里,而且似乎完全没有转移他谈的打算,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解释:“那个……就是……我吧……前段时间去了一趟马来,在吉市呆了几天。前两天我回来的时候,叶子就想让我给你们和萌萌带些当地的特产啥的,所以……”
二老对于礼物啥的完全无视,仍然盯着自己关心的不放,“你去马来看叶子?那你和叶子……和好了?”叶爸爸的声音有些激动。
话说到这里,张劲彻底算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只能继续含糊其辞,“嗯……还算不错吧!”
064烈震北的‘华佗针’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从前的一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养猪只只象老鼠个个瘟;下联是:做酒坛坛好做醋坛坛酸;
这位财主的理解就是,‘养猪只只象,老鼠个个瘟;做酒坛坛好,做醋坛坛酸’。而痛恨这位财主的长工则会把这幅对联理解成,‘养猪只只象老鼠,个个瘟;做酒坛坛好做醋,坛坛酸。’
故事中的秀才可谓是财主、长工两面讨好。
这个故事除了说中国话有些‘博大精深’的意思,还告诉人们,每个人对一句话的理解总会倾向于自己希望的方向。
所以,这次二老理所当然的将张劲口中的‘不错’理解成了‘复合’,开心的不得了。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已经有些头皮发麻的张劲后,叶妈妈笑着说:“小劲啊,你和你爸去客厅坐一下,聊一会儿,我去厨房做饭。今天可是有你最爱吃的‘蟹炒年糕’和‘红烧扒皮鱼’哦!”
虽然张劲是厨艺宗师,知道自己做出来的菜肯定会比叶妈妈这个‘前老丈母娘’更好吃,但是他知趣的没有表现出露一手的意思。长辈最喜欢小辈吃自己的菜吃的喷香的样子了,那是一种为人父母才能体会到的满足。作为一名堪称‘老年之友’的‘老人心理学达人’,张劲自然不会搅了叶妈妈的这种好心情。
于是,张劲也不客气的笑着说:“好,那我可就等着吃现成的了。您老不知道,我这么久没有吃到妈的‘蟹炒年糕’和爸的‘红烧扒皮鱼’早就馋的难受了。今天过来,除了来看看你们之外,还想着能不能吃到这些好东西呢!”
张劲的马屁拍的叶妈妈乐颠颠的钻回的厨房,更是下定决心,拿出全身解数,把自己的拿手菜做的再攀高峰。暂时厨房归老伴儿掌管,还没有轮到上场的叶爸爸也满脸放光的拉着张劲走到沙发上坐下。
“爸,您可能不知道,我这段时间学习中医终于也算小有所成。之前给你开的药虽然对症,但是也不一定是恰到好处。现在趁着有时间我给你看看怎么样?”和叶爸爸东拉西扯的聊了几分钟后,张劲把话题扯到了叶爸爸的身体上来。
叶爸爸对张劲的孝心当然不会阻止,仍然笑容满面的说:“好,好,那就看看。中医的话,是要把脉对吧?”说着伸出了右手。
“嗯,对!是把脉。”张劲说着,将左手的食、中二指搭在了叶爸爸的尺关腕脉上。
其实之前趁着说话的时候,张劲已经借机用‘望闻问切’四字诊法中的‘望诊’给二老诊断了一次,并且有了腹案。现在再次使用‘切诊’,不过是为了确定一下自己的‘望诊’结果,并在叶爸爸面前摆出一个姿态罢了。毕竟,一眼断病在常人眼中太过离奇,也太难以让人信服了。
几秒钟后,张劲松开了叶爸爸的右手,脸上笑着说:“爸,你的身体已经好多了,现在我给你针灸一下,过后在吃几天药,你这病就算是断根了。”
就算没有这些天张劲开出中药的神奇疗效,叶爸爸对张劲也是百分之百的相信。如今经过切身验证过张劲药效的他,对于张劲的话甚至更到了偏听偏信,盲听盲从的地步。于是,当下毫不推脱的按照张劲的吩咐,脱下身上的汗衫,在沙发上趴好!这态度可比当初在海窝子村的所有前来治疗关节炎的人强多了。
见叶爸爸已经准备好,张劲先是将空调关掉,打开窗户,让自然风吹进来。之后回到叶爸爸身边的张劲也并没有如之前治疗海窝子村民的关节炎一般,拿出那套数以百计的银针,而是在叶爸爸视线难及的位置,右手一晃,仅有的一根五寸许的银针出现在食中两指间——张劲从‘百针流’变成‘一针流’了。
接着张劲手中的这根唯一的银针晃动出无数银色流芒,就像是阳光下晶莹着反光的毛毛丝雨一样,点点斑斑的落在叶爸爸的脊背、脖颈各处穴道。
华佗针:《覆雨翻云》中黑榜高手‘毒医’烈震北的兵刃和医具。
就在昨天,张劲仔细回忆了自己与北宫荷月交手的每一个细节,检讨自己的得失的时候,终于发现了自己招式方面的缺陷。
若是还是如原来一般,不知道世上存在真实武者的话,张劲也许就继续照自己从前定制的修炼提纲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了。不管不顾,先把三十部加属性的绝顶秘籍练一遍再谈其它,在练满三十部绝顶武功前,一个技能点都不要浪费!
但如今既然已经知道这个世界有武者真实存在,而且自己还在人家面前露了功夫,按照书上的说法,这就算自己搅和进江湖去了。
‘江湖’,究竟是一个多危险的地方,张劲不知道。他唯一了解所谓江湖的途径就是小说和电影。不管其中是否有夸张成分,不管其中对江湖的危险夸张的多少,但是命只有一条,所以为了自己小命考虑,张劲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于是,张劲把那个名为‘江湖’的武者世界的危险程度,按照最血腥的小说中的危险程度加权200%计算。结果,张劲发现这江湖路似乎步步荆棘,江湖人似乎比战争时期的‘敢死队’+‘炮灰团’还危险。常常会有掉脑袋的机会,随时都有残疾的可能。
江湖如战场,一将功成万骨枯!张劲虽然很中意如今这‘猪’一般的生活,不介意就这么一直的‘猪’下去。如果能做这类猪的话,张劲甚至不屑于成为那万众瞩目的战将大侠,但是他更不想成为大侠成名的垫脚枯骨。
所以张劲自然要武装自己,赶紧学点能打、能战的武学。经过一番考虑后,张劲再次从储物空间里拿出了那张布满了丑陋字迹的纸,再次埋头重新修订自己的修行计划。
当反复计算后发现,三十部绝顶武功中,就算是修习要求最容易达到的三少爷‘神剑’,也还是时间遥遥。于是,张劲不得不开始将目光从三十部绝顶武功上离开,挑了几种三十部绝顶武功之外的战技类武功学习。而‘毒医’烈震北的《华佗针法》正是张劲挑出来的第一部!这种又有助于副职业,又能打能战的武学当然要先学了。
‘华佗针’在《覆雨翻云》中虽然不如五大天兵,但毕竟也是堂堂‘黑榜’高手的看家兵器,整个游戏中数量有限的暗金装备。无论是作为医具的疗效还是作为武器的功用都要比普通灸针强出几条街去。而且,这《华佗针法》中更是包含着‘毒医’烈震北的所有针灸法的精髓。
按照当年一高手玩家的总结结果,《武林三国》中历数诸位名医,只论针灸手法的话,烈震北是绝对的第一,没有人可以与他相比!
比如说,《倚天屠龙记》中的胡青牛,《笑傲江湖》中的平一指,《绝代双骄》中的万春流,《血鹦鹉》中的叶天士……这些人都有宗师级医术,都有满级十级的针灸术,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十级的针灸术’与烈震北的‘十级针灸术’相比却只能瞠乎其后。可以说,烈震北的《华佗针法》是凌驾于‘满级’针灸术之上的神技!
所以,习得《华佗针法》后,尽管这根‘华佗针’让张劲从‘百针流’突然变成了‘一针流’,让张劲有了一点点不适应,但是其针灸效果却还是远迈之前。
另外,张劲选择学习《华佗针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华佗针’是目前张劲能够实用的最顶级的武器。
《武林三国》游戏中暗金装备就是终极装备,装备要求自然也相当的高!作为暗金装备中的一员,‘华佗针’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因为‘华佗针’本身是医具的缘故,所以它的装备要求也与其他武器截然不同,装备华佗针的要求只有一条——针灸术十级!恰恰是张劲能够满足装备条件的顶尖武器。
“怎么又是《葵花身法》配上针做武器?不会真的变成东方姐姐吧?”
065刘老爷子确诊
几分钟后,当张劲结束了最后一针,让叶爸爸坐起更衣的时候,叶爸爸本来还是略有黄黯的脸上已经完全是红润的健康光泽。
“哈哈,舒服!小劲,你这手绝了。你这哪是中医小成啊?我看那些吹的天花乱坠的神医比我们家小劲也差得远了。”有心脏病的叶爸爸感觉自己的心脏从未曾如此的蓬勃生机过,那种强劲的跳动,让他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一样。心脏是身体的发动机,张劲这个医术宗师修理过后,发动机焕然一新,整个身体自然感觉到一股勃发的活力。
面对叶爸爸毫不吝啬的夸奖,张劲波澜不惊:“爸,您先别高兴,这病可还没好。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药我还得再给你配一剂,你要继续吃,少说也还要一个月。一个月后,看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换药。你这心脏病可不是小麻烦。”
一番叮嘱后,叶妈妈端着一盘香喷喷的‘蟹炒年糕’走了出来,换叶爸爸进厨房去做他的‘红烧扒皮鱼’。
借着这个功夫,张劲又再次拿出了‘华佗针’,为叶妈妈好好的梳理了一次身体。叶妈妈虽然没有什么大病,但毕竟也是五十来岁的人了,身上小毛病还是不少的。
等张劲为叶妈妈以针灸法调理过身体时,叶爸爸的拿手菜‘红烧扒皮鱼’也香喷喷的出锅了。叶爸爸、叶妈妈和张劲洗过手后,坐到了餐桌旁。
叶萌这个处处与他作对的小魔女因为假期补习,中午没有回来吃饭。这让本就让张劲本来就觉着舒心的午餐变得更加的舒心,二老和张劲谈笑着,手上还不停地给张劲夹着菜,让张劲碗中的高峰始终保持在水平线之上。
吃过午饭,张劲又在附近的几家较大的中药店配足了二老一个月分量的药剂后,才驱车离开,回到海窝子村。
之所以张劲没有直接给二老药方,而是自己亲自去配。其中固然有不想泄露方子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药方中有数种出自自己的系统商店,在现实中有钱难买,或者干脆没有的药材。比如小龙女的‘玉蜂蜜’,比如产自侠客岛的‘腊八粥’主料——‘断肠蚀骨腐心草’。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就算是材料完全相同,分量也不差分毫,自己这个医术宗师配的药的药效也要远胜常人。在游戏中,宗师级医术可是有着‘药效+7’的效果。
……
虽然没有留下张劲在家吃晚饭,但是叶爸爸和叶妈妈心情还是十分的愉快。
“你看看人家小劲,就算是和咱家闺女离了,也还是这么想着咱们?多好的孩子啊!”叶爸爸一边整理张劲送回来的大包大包的中药,一边感慨的说。
但是叶爸爸不经意的感慨却惹得叶妈妈有点不高兴,一嘴的酸性劲儿:“我告诉你老叶,可不许这么瞎说。什么离不离的?我看小劲和咱闺女也就是小两口吵架,那和人家离婚可不一样。没听小劲说么,前两天还去马来看咱闺女去了。看看这黏糊劲,别人真的离婚的有这样的么?”
对于叶妈妈的话,叶爸爸也恨不得举双手赞成,对于老伴儿的批评也态度良好的接受:“对,你说的都对,算是我说错了还不成?”
叶妈妈一副胜利姿态的瞟了一眼自家老公后悻悻的说:“这还差不多。你说说,现在小劲和咱闺女,是不是又像是咱闺女还没毕业时候那样?”
“咱闺女没毕业的时候?啥样?”叶爸爸一下子没能理解老伴的意思,一头雾水的反问。
叶妈妈白眼翻都快要仰过去了似的说:“笨,就是咱闺女跟小劲刚认识的那会儿,还没处上对象的时候?”
叶爸爸还是鸭子听雷,没搞懂叶妈妈的意思,莫名其妙的问:“那怎么会像?你可真能扯,完全挨不上边的事情你都能扯到一起说。”
“咋就挨不上边?”叶妈妈有点急,“你想想,当时小劲去他们医院派他去沪市的一家医院交流学习,他可是隔三差五的就飞回来一趟见见咱家闺女,吃个饭、聊聊天啥的就再飞回去,当时我都替他累,他还乐此不疲的。现在,咱闺女在马来的吉市,小劲前两天又飞过去看她了,这不是和当初他追咱闺女的时候一样么?”
老伴的这下牵强比配让叶爸爸愣了一下,既没赞成也没反驳,只是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口气说:“唉,小劲这样,我就更觉着咱家闺女对不起人家了。好好在家过安稳日子多好,非要外调到国外去,而且就算是离婚也要一犟到底。也就是小劲这孩子吧,别的人谁受得了她?”
对于叶爸爸的话,叶妈妈也是心有戚戚焉,点了点头:“你说的对啊,咱家这个闺女是该说说她,像小劲这么好的女婿,别最后真的让她给弄丢了!”
……
不管叶爸爸和叶妈妈在背后怎么打算,怎么评价,反正去过了叶家后,张劲的心事是又解了一个。
说实话,叶爸爸和叶妈妈对张劲是真好,就算是自己当初主动提出离婚的时候,二老也没说帮亲不帮理的站在女儿身边,对他的态度仍然一如既往。但是张劲却因为已经离婚的缘故,觉着自己的身份不尴不尬的,即使是心中惦念,却仍然不好意思上门探望。如今的这次拜访,算是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别了殷殷相别的叶爸爸和叶妈妈,放下一桩心事的张劲心情愉快的赶回自己在海窝子村的‘安乐窝’,打算着重回自己钟摆般规律的‘堕落’生活。却不知,远在省府发生这一件即将打扰到他的事情。
……
就在张劲取车、探视叶爸爸和叶妈妈这天下午。
几天前,张劲家蹭饭团的三位骨干成员,蓝老爷子、赵老爷子和卢老爷子正在一字排开的坐在省府大院的人工湖边悠闲垂钓的时候,最坐不住的卢老爷子左顾右盼中,突然见到刘老爷子正步履匆匆的在不远处小径上走过,脸上似乎还有些忿忿不满的意思。
卢老爷子站起身来迎了上去,开着玩笑的说:“呦,这不是老刘么?干嘛去?”
刘老爷子见到老卢这位老友,脸色稍微有些缓和,但还是板板的冷硬:“干嘛去?告状去?我要到卫生厅找小罗说道说道,这医院里面草菅人命的乱看病,乱诊病他这个厅长到底管还是不管?他要是不管,我就直接捅到卫生部去!”
这时候,之前垂钓的另两位老爷子也走了过来,蓝老爷子说:“老刘,先消消气,消消气,跟我们说说,又是谁让你受气了?”
气性一向大的刘老爷子狠狠的哼了一声后说:“还不是中心医院的那把子饭桶庸医惹的?”
卢、蓝、赵三老头不语,直直的盯着刘老爷子,显然是在等着他的下文。
刘老爷子继续说:“前段时间咱们不是一起去了一趟小张那里么。吃饭前,他不是就跟我说,我得的不是什么‘高原性心脏病’,而是一种叫做‘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病。我当时也没有当一回事,还以为他是年轻人喜欢出风头,或者是就算自己出错也硬着头皮撑着不肯承认。但是回来之后,我又觉着不踏实。而且又想了想,觉着这小张也不像是这样为了面子嘴硬的人。
所以也就抱着姑且听之的心思,按照小张所说的那样,到第一医院找了那几个科的专家会诊一下。没想到,这好几天一通各种手段的查下来,我得的还真就不是已经治了好几年的‘高原性心脏病’,还就是小张说的那个叫‘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病!
你们说,人家小张不过是一眼就看出来的病,他们堂堂几科的专家又是会诊又是各种检查的一个多礼拜才给出这么个结果,这不是庸医是啥?”
066死活都要赖一把
见刘老爷子一副气愤填膺的样子,赵老爷子也心有同感:“现在有些医生确实太不像话了,教训一下是应该的。不过就因为这个你就要直接桶到卫生厅的小罗那里去,是不是有些太那个了。找一下他们院长就算了。”
对于赵老爷子有点息事宁人味道的劝诫,刘老爷子不屑一顾:“我老刘的心眼还没有那么小!但是你们想想,咱们因为身份的缘故,这帮医生给咱们检查的时候已经够慎重、够心细的了吧?但是这样还能出现这种谬以千里的误诊,如果看病的人是别人的话那还了得?那不得拿感冒当痔疮去治?这种人不是告他就完了,我要扒了他们那身白皮。”这刘老爷子体内自有一股文人的硬骨头倔脾气,那属于认准了一件事情,比驴还执着的类型,绝对要一条路走到黑。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坚持,加上一帮老朋友的帮衬,才让脾气这么臭的他能在仕途上虽然屡有挫折,但却仍能屹立不倒。
见到刘老爷子有火头更盛的势头,蓝老爷子连忙岔开话头:“行啊,现在的这些大夫确实不像话,狠狠的治治他们也没什么不对的!就算是扒了他们的白皮,能够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让其他的医生本分点,也没啥不好。不过我说老刘,你这次查出来不是原来那病,总算是好事吧?至少这个什么‘肺病’总比你原来被诊断出来的‘心脏病’好治吧!”
几个老爷子虽然因为年龄问题经常出入医院检查、治疗,但是也只是对自己身上的毛病还算了解,对其他疾病都是一窍不通。从名字上来说,两种病似乎一种是肺病一种是心脏病,几位老爷子几乎同样认为肯定是肺病的危险性更低。毕竟从功能上对人来说,心脏显然要比肺重要的多。
“你们不懂,这个‘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也是一种心脏病,而且号称心脏病中的癌症,你说那种更危险?”虽然谈的是自己的小命,但是刘老爷子这个怪人却脸上毫无晦色,胸襟称得上‘洒脱’。嗯……至少看上去是。
“啊,那你回来干嘛?为啥不在医院住下,治病也方便啊……”
“就是,快,老哥儿几个送你回去……”
……
听到刘老爷子的这个病居然这么严重,几十年交情的几个老朋友都急了起来,架着他就要往医院赶。
刘老爷子连忙叫停,“不用那么麻烦了。我刚才就问过京城的专家了,这种病如今全世界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甚至连病因都没弄清楚。如果是前期的话,还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机会,现在嘛……”
“不管机会是多少,那也不能放弃吧?赶紧回医院去。”赵老爷子是几个老兄弟中年级最大的一个,这时候心急的他终于拿出了多年不用的大哥范儿。
“别呀,跟你们实说了吧。我这病啊如果要是严格治疗的话,也就能再活个三两年,但是那罪我可就要遭大发了。但是如果我光吃药不那么治呢,也就是少活半年八个月而已。你们要是我,你们咋选?再说了,如果我让那帮子庸医给我治的话,我指不定比不吃药活的还短呢!”一直以硬骨头文人形象示人的刘老爷子这次居然显出一副像是怕打针的孩童般的样子,可见事实上,这病的突变还是让这个看起来好像不重生死的老头心有介怀。
尽管老刘如此说,但是几个老兄弟根本就不信,直到老赵一个电话打给一个京城大医院工作,堪称国手名医的老朋友,一番问答后,才不得不确认,自己的老兄弟老刘好像确实是和自己分开的日子不远了。一时间,气氛变的很是沉闷。
好一会儿,赵老爷子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打破了这里仅余蝉鸣的寂静,“老刘啊,如果你真的不打算去医院住院治疗的话,干脆就死马当活马医,去小张那里让他给你治一下试试吧!”
见一众老友都把带有疑惑味道的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赵老爷子继续说道:“我刚才给京城老白打电话时,他跟我说过,你这‘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本就是和‘高原性心脏病’特别容易混淆的病。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也很容易误诊,所以从这一点上倒也不能完全怪之前给你检查的医生。但是这个叫张劲的小家伙,仅仅一面就能看出你的真实病情。虽然没有见过他治病手段,但是有这种诊病眼光的话,就已经十分不凡了。没准他对你这病会有些办法也不一定。”
赵老爷子的话让卢老爷子的眼睛也不由的一亮,连连点头赞同:“对啊,老赵说的有理。说实话,我老卢活了大半辈子了,还是第一次碰到像小张这样的人。年轻轻的却满身的神秘,会做菜、会酿酒、会看病,而且不到三十的年纪就玩起了隐居。看不透,真的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