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策(南华)-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经济工作会议上,陈京作为受奖单位发言,在发言中陈京表示,南港和邻角的合作,对南港的利益更大。
陈京还表示,邻角和南港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互补性。
南港作为特区,这些年一直致力于高新技术、信息产业、软件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因为南港从一开始就定位高端,所以这直接导致了特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这股发展风潮中并没有出色的成绩。
而现在,在今后的很多年中,南港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在岭南全省普遍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型经济过度的关键时期,南港作为特区的优势会表现得更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港可以把邻角作为发展的后花园,邻角有能力为支撑南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配套的服务,包括邻角的娱乐休闲产业,邻角的地产开发、郊外度假中心,甚至还包括农业果蔬、水资源、港口码头等等合作,这对南港都是非常有利的。
还有,南港要想成为真正发达的地区,南港机场的修建是必不可少的。
在机场选址方面,南港和邻角有广泛的合作空间,甚至陈京表示,邻角可以提供机场建设用地,南港把机场建在邻角,既可以拉动经济,增加南港的国际竞争力,又可以节省南港宝贵的土地资源……陈京的发言有一半在谈跨区域合作,他的这个讲话释放的信号太明显了,那就是在新的一年,邻角将会把跨区域合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陈京在这个场合大讲跨区域合作,这既有向海山社会各界阐明海山发展意图的意思。
更是希望能够借助今天与会的媒体,把他的讲话能够报道出去,陈京希望通过这一次讲话引起南港方面注意,从而为接下来的跨区域合作创造合适的条件。
对陈京来说,今年他在海山的工作就以今天的会议为结束。
会议结束之后,他就要飞赴京城准备婚礼了。
在这期间他要请整整一个多月的假,一个多月结婚,然后还会出去简短的度一个蜜月,算是完成人生的一件大事了。
一天的会议,中午休息的当口,工作餐是各区书记在一桌吃饭。
虽然是工作餐,但是不禁止喝酒,因为有酒,所以饭桌上的气氛相当的热烈。
陈京现在和十几个区县的书记他都熟悉了,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的书记对他并没有好感,在酒桌上互相之间也不打招呼。
但是,还是就好几个区县书记向陈京伸橄榄枝,而这其中,尤其是古明区的党委书记苏重望。
苏重望和陈京接触得多,已经算是老朋友了,由他居中介绍,陈京和江山、后陆、桃花等几个区的书记每人都喝了一杯。
陈京主政邻角,让邻角出了大风头,他也理所当然的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江山区区委书记杜乔是海山本地人,家里是渔民出身,是改革开放的首批大学生,在海山政坛颇有影响。
他和陈京碰杯道:“陈书记,今天这杯酒咱们得干。这杯酒我是代表邻角人民谢谢你的。我就是海山人,邻角是个什么地方我比谁都清楚,这么多年,邻角发展一直都没有大突破。
但是现在在你的手上,邻角突出重围,脱颖而出了,这对邻角的老百姓来说是大喜事、大好事,我该代表老乡们好好的谢你啊!”
陈京道:“杜书记,你再给我戴高帽子,我可就骄傲自满了啊!说句实在话杜书记,能够听你这番话,不管你是否是发自肺腑,我都十分高兴,因为你是海山人,你说的话至少代表一个海山人的态度。”
杜乔和苏重望是好友,他今天是有意捧陈京。
而和他一起的几个书记,也是随声附和,一桌十几人吃饭,有好几个人把陈京捧为中心,陈京隐隐就成了这一桌的中心。
蓝河区区委书记郑国华脸色非常的难看,如果是以前,在这样的场合下他肯定会表个态,放一放话,他骨子里面就是桀骜不驯的性格,他不喜欢陈京,妒忌邻角的发展成绩,这些他向来都是表现在脸上的。
但是今天,他没有这个胆量,市长的警告言犹在耳,清香市长严肃的叮嘱过他,让他不要再刺激陈京,如果因此引发严重的后果,一切由他自己负责。
郑国华很牛气,谁的话他都敢不听,但是他不能不听清香市长的话。
更何况他从清香市长那里还看到了陈京手上的底牌,陈京是有能力和他郑国华正面交锋的,但是他却只是点到即止,没让矛盾激化,他的意图就是希望双方都保持克制。
在处理这件事情上,陈京很懂得隐忍。
在郑国华看来,一个很有冲劲,很有干劲的陈京不可怕,一个很有锐气有背景的陈京也不可怕。陈京真正可怕的是这家伙懂得隐忍,深谙权谋之道,很善于把握人的弱点。
郑国华的弱点陈京摸得清清楚楚,他岂敢随便乱动?
第七百一十八章常委会上的火药味
海山经济工作会议一共是两天,第一天会议结束,海山市委召开常委会总结一天会议的情况,各常委陆陆续续的进入常委会议室。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卫国在门口迎头撞上了市委书记黄宏远,他正要打招呼,黄宏远伸出手来道:
“老冯,今天的会议亮点不少啊,邻角出了大风头,陈京的讲话更是雄心勃勃,看来新的一年,邻角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啊!”
冯仁国笑了笑,道:“书记,陈京在咱们海山可独此一家啊,他是有能力的干部,也是敢想敢干,雷厉风行的干部,对这样的干部,我们市里面要在鼓励的同时加强引导,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给我们多大的惊喜都不让人意外!”
冯仁国笑得略微有些勉强,因为今天的会议出了让他意想不到的意外。
黄宏远说的所谓亮点,其实就是意外。
陈京今天在会上的讲话并没有按照市里大家的默契讲话,他今天大谈跨区域合作,而且为了引起南港方面的兴趣,陈京抛出了很多岭角的优势和特点,而且还做了很多承诺。
陈京的这些讲话引起了一批顽固派的不满,尤其是有很多和南港有矛盾的官员,对陈京的讲话反应激烈。
经济工作会议是个秀场,在这个秀场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规定动作”。
可是陈京作为一个外来者,他偏偏就不按规定动作出牌,在今天的会议上,他说出了“惊人”之语。
今天会议还没结束,冯仁国就收到了很多反馈,各方矛头都是指向陈京的。
陈京本来就遭人妒忌,有很多人是想揪陈京的辫子揪不到,现在陈京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出格表现,那些人怎么能放过机会?
就在中午的时候,市政府秘书长韩凯就打电话给冯仁国,他说下面对陈京的讲话反应激烈,认为陈京此举是在损害海山的利益。
冯仁国当时就觉得头疼。
韩凯的电话,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代表清香市长的态度。
清香市长做事是从不自己出面的,她特别强调下面的人要“悟”,韩凯打电话给冯仁国,而且语气如此的严厉,这就说明清香市长对陈京很不满意,很恼火!
现在的海山,所有人眼中陈京都在向冯仁国靠拢,陈京和冯仁国现在是一个鼻孔出气。
然而实际是怎么回事,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
冯仁国需要陈京这一点毋庸置疑,陈京靠向他,让他在海山的地位稳固了很多,连带平常说话的语气都硬了。
可是,冯仁国却驾驭不了陈京,在很多问题上,冯仁国帮不了陈京,陈京自有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海山,大家都很排外,对陈京非常的警惕,尤其是市里的一些领导,对邻角更是有明显的偏见。
可是陈京在省里乃至更上面有了不得的关系,很多事情他走上层路线搞得很成功,陈京需要冯仁国的地方仅仅只是海山市的层面上。
这一点是两人的默契,同时也是冯仁国很尴尬,难于启齿的地方。
今天陈京在会上又再一次“出格”,清香市长很恼火,他冯仁国又能有什么办法?
这几天冯仁国头疼的事情还不止是这样,陈京在活动政法系统改革,意欲把邻角的童小离给架空。
童小离市政法委廖书记的亲信,廖祖辉最近频频向冯仁国施压。
可是冯仁国根本就劝不了陈京,陈京做事情都是目的非常明确的,他决定的事情几乎就不改变。
陈京已经开始到省里活动,据说好像是讨到了尚方宝剑,在市一级层面上,陈京也在疏通关系,很有可能陈京和童小离之间的斗争马上就要见分晓。
说不定童小离就要被架空,而邻角的政法系统和公安系统肯定又会独树一帜,不知搞出多少花样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冯仁国疲于应付,可他又不得不应付。
陈京他必须要死保,不到万不得已,他不能够弃子。
今天召开常委会,冯仁国脑子里面就想着会上自己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他万万没料到黄宏远会说陈京有“亮点”。
亮点无疑是一个褒义词。
黄宏远说陈京的讲话是亮点,这就是他表明的态度。
两个人都是老狐狸,短短的几句话,彼此就能领悟到对方的想法,黄宏远是在拉拢他冯仁国呢!
常委会果然大家都把议题集中到了陈京的讲话的上面,常委副市长解俊第一个发言批评陈京的讲话出格,他表示陈京的讲话完全就是越权。
跨区域合作不是他一个区委书记能够说了算的问题,而应该由市里统一部署规划,由市里统一发言表态,在这样层面上的跨区域合作,合作才有保障,才合情合法。
解俊提议对陈京这样的乱表态,要给予严厉的警告,并且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市里严正的立场……解俊的讲话一结束,里面就有几人响应他,甚至连联系邻角的常委,统战部部长丁国师都觉得陈京的讲话“不负责任”,没有以海山和邻角的利益为重,陈京如此的表态,是海山人民不接受的。
丁国师的表态,让会场的气氛一下紧张,清香市长摘掉眼镜道:
“丁部长,你是邻角的联系领导,邻角陈京今天的讲话你是否事先知道?”
丁国师脸色变了变,道:“市长,我虽然是联系干部,但实际上邻角党委和政府我一直都联系不上,他们干出了成绩,但是年轻的毛病还是时常的暴露。不得不说,这是把双刃剑呢!”
清香市长轻咳了一声,不再说话,很自然,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黄宏远。
常委会大家彼此都相当有默契,会上各抒己见,清香市长偶尔会提一些问题,目的是把事实表现得更清楚一些。
而最后的总结都得书记来做,这是书记的权利,黄宏远需要在很多事情上表态。
当然,这一些都是表面文章,真正的常委会的角逐都是微妙的。
黄宏远作为书记,他不能够随便表态,也不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表态。
按照党的议事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常委会大多数人认可的意见,才是会议的决议。
当然,作为书记也可以独断,不过任何一个书记如果把自己凌驾于常委会之上,他的威信就会迅速扫地,他这个书记离垮台就进入倒计时了。
今天常委会的局面很显然,清香市长对陈京是相当不满了,要借今天这个机会统一一下意见,要对陈京实施一番严厉的敲打。
黄宏远会是什么态度?
黄宏远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眼睛一扫,看向了冯仁国道:
“仁国,你怎么不说话啊?海山的事情可离不开你啊!”
黄宏远这么一说,会场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他把皮球踢向冯仁国,无非是希望这事在政府内部最好有共识。
而冯仁国和清香市长之间一致都是很有默契的。
两人有矛盾,同时也有共同的利益,在陈京的这个问题上,这只是小事。
陈京风头劲,现在找个由头打压一下这小子,把他的头摁一下,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冯仁国没有理由在这件事情上和清香市长对掐,所以事情应该是有定论了。
可就在所有人把心放肚子里的时候,冯仁国的发言却让会场一阵骚动。
冯仁国道:“对陈京发言的问题,我认为不算出格!现在跨区域合作是大趋势,省里已经部署了南港和我们海山的跨区域合作的大框架,所以跨区域合作不是红线,也不涉及到上纲上线的政治问题。
陈京作为邻角的区委书记,他在跨区域合作上是有很重要的发言权的,他今天的讲话我认为很中肯,同时也很和气,我认为这个态度没有错!
既然要合作,我们就不能在以对立的态度来面对我们两地的关系,我们该到了要改变思想的时候了!”
冯仁国这话一说出口,会议的气氛骤然紧张,大家才纷纷意识到,今天的会议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
清香市长皱了皱眉头,面沉如水。
而就在这个时候,市委秘书长周国华,市委宣传部长乔大林先后发言表面立场,他们的意见和冯仁国的意见基本差不多,都是支持陈京的。
这样一来,会议形成了争议,争议很明显的分为两派,两派的意见截然相反,会场的火药味一下浓了起来。
在这个时候大家才恍然察觉,今天的会议真正的对手是黄宏远和清香市长。
今天这是一次硬碰硬的交锋,也是今年一年以来,书记和市长之间可能最激烈的一次交锋。
在前面很多次,双方暗潮汹涌,但是在暗潮中总有妥协和退让,待到最后拿到会上讨论的时候,基本都酝酿得差不多了,双方最多也就是象征性的顶几下牛,事儿就有了决断。
但是今天……会场上所有的人都是老狐狸,所有人都嗅到了浓浓的火药味道,今天这事可能不会善了了……
第七百一十九章意外的出招!
摘掉厚厚的老花镜,丁国师往上面哈了一口气,然后用力的擦拭,一直把眼镜擦得锃亮锃亮,他才重新戴上。
丁国师生得高高大大,方面大耳,用老百姓的话说,他颇具官威。
而他一贯也都是很沉稳、大气的,在邻角班子中,他算是形象相当好的干部。
不过现在,他脸色有些不自然了,他擦拭眼镜,将桌上的茶杯端起来还没送到嘴边又放下了,又拿起钢笔把钢笔笔帽拉开又重新插回去。
种种无意识的不自然的举动,显示出他心中很焦躁。
今天的常委会开成这样丁国师很意外,直到现在他才明白有人说邻角的陈京不是省油的灯,这句话绝对不是信口开河的。
陈京在海山政坛的形象是年轻有为,背景深不可测,做事敢打敢拼,敢想敢干,而且敢于冒险,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丁国师一直都是这样看陈京。
这样的年轻干部很难得,但是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稀有。
有才华的年轻人多多少少都有傲气,陈京拥有这些素质不奇怪,只不过他比一般的年轻干部更优秀一点而已。
但是今天,丁国师忽然发现,陈京做事并不是一个冒险的人。
陈京是不打无把握之仗啊!
今天的这个局面,陈京看似是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大放厥词,越权讲话表态,实际上他是早有准备的,说不定这事还就是市里面某些领导的共识,陈京不过是执行者而已。
可怜他丁国师没有看透这一点,心中还恼火陈京不把他看在眼里,想着要给陈京一个教训呢!
现在……
丁国师斜眼瞅了一眼清香市长。
清香市长眉头皱得很深,手上拿着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脸上看不出有沮丧之情。
但是丁国师和清香市长打交道很多年,他非常清楚清香市长现在这个架势,她脑子里面在高速的运转。
恐怕她也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今天这样吧?
在海山政坛,黄宏远和清香市长两人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黄书记比较柔和,清香市长却是女强人,做事雷厉风行,非常的要强。
黄书记以柔克刚,常常能够占据主动,但是在丁国师的记忆中,就从不见今天这种剑拔弩张的局面。
现在就陈京发言的问题明显形成了两派截然不同的意见,双方意见对立,如果真要分一个胜负出来,马上就会是常委表决。
这样的表决自然是以黄书记和清香市长为头,这是两人真正正面的交锋。
“咳,咳!”黄宏远轻轻了咳了两声。
会议室很安静,他的咳嗽声虽然非常轻,但是听在众人耳中却如惊雷一般,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
黄宏远笑笑道:“行了,大家都不用太严肃!我随便发表一点感慨!”
“这一次经济工作会议说句实在话,我感慨很多啊,每年经济工作会议,我们为了激励下面都会想方设法的给他们各种排名、各种奖励,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反正排名在那里,所有人都看得到。
不得不说,这样的刺激很有成效,能够激励他们的士气,我们的经济发展一年比一年更有成绩,这是要肯定的。”
他顿了顿,道:“但是,我们海山市在全省范围内也是有个排名的,我们工作了一年,在省里的排名怎么样呢?我们关起门来说,我们海山在过去一年的发展缺乏亮点,我们在岭南的排名不会太好!
今年省里的经济工作会议,我们的日子不好过,我们班子一年的努力,注定会被打上乏善可陈的标签……”
黄宏远说到此处,他颇为激动的挥动双手道:“同志们啊,我们天天嚷嚷发展是硬道理,要下定决心、下大气力来谋发展。可为什么我们一年干下来就乏善可陈呢?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海山一年经济发展,在省里看来唯一的亮点就是我们邻角的特色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个讽刺,因为在我们海山内部有很多人都还在用有色眼镜看邻角,都在处处挑邻角的刺,这不是大讽刺又是什么?”
黄宏远这番话说下来,几乎所有人都低下了脑袋,很明显,今天黄书记心情不好,他为海山一年的糟糕成绩而情绪低落。在这个时候他拿邻角说事,说邻角是海山的唯一亮点,在座的又有谁敢说什么?
不得不说,黄宏远说的是事实,邻角在过去的一年中表现很优异,陈京是既务实又务虚,在务实这一块他狠抓经济,而在务虚那一块,他大搞眼球经济。
搞什么专家帮扶,搞什么国际家具城,媒体公关方面也下了大力气。省里的几家主要媒体在过去的一年中都没少为邻角鼓吹。
在这样两手都硬的情况下,省领导除了看到邻角外还能看到海山哪个地区?
黄宏远讲话完毕,一直没说话的副书记江铸道:
“书记,我看我们市里在发展方面也可以向咱们邻角学习学习,邻角的小陈在搞发展方面有一套,他在邻角搞的很多办法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比如说特色经济这一块,比如说整体宏观规划这一些方面。
还有……”
黄宏远大手一挥道:“还有就是海港合作,海山和南港的合作是我们海山经济突破瓶颈最好的机会!什么叫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嘴上说的好听,但是真正到实际行动的时候,我们就有了门户之见,区域之见,这样的本位主义思想是搞不好大事的。
我还是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我们海山班子就是吃干饭的班子,我们这一任班子干到头,什么成绩都没有,我们怎么向海山人民交代?”
黄宏远眼睛看向常委副市长解俊道:“老解,对陈京今天发言的问题,我看没必要那般上纲上线。我们现在谈合作是大趋势,既然是大趋势,我们就不能什么都碍于面子。
我们海山和南港两市矛盾深,积怨厚,两市之间的合作如何破冰是个大难题。
陈京今天的讲话我认为释放的信号很友善,他本人是海山今年搞发展的大明星,而他的身份又不那么敏感,由他通过某个场合释放善意的信号,这对我们的工作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
黄宏远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道:“至于说到越权的问题,我认为更是不存在的。陈京今天的讲话是我们内部的讲话,我们的经济工作会议是关着门开的,又不是在谈判桌上,我们言论自由,他哪里有越权?”
解俊神色非常尴尬,满脸通红,而一旁的冯仁国表情却显得轻松。
在关键时候,陈京并没有让他为难,而是早有准备,早做了打算,原来他事先早就和黄宏远是有默契的。
这让冯仁国根本不用担心自己会夹在中间难做人,如不出意外,陈京今天的发言是真的要成“亮点”了。
果然,清香市长表态道:“书记的讲话让人警醒,的确,我们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我们市领导集体的智慧和勇气还比不上人家小陈一个人,我们要反思啊!
我认为今天小陈的讲话亮点很多,讲话很务实,很让人信服。
尤其是他讲到明年邻角经济发展的最低目标是进入全市三甲,这个讲话可以说是豪气逼人啊!
如想问问在座的各位,我们海山什么时候也能有勇气说我们要进全省的三甲?”
清香市长这一表态,刚才的剑拔弩张就化为了无形,这一次角逐黄宏远无疑是占据了绝对的上风。而他也没让矛盾激化,很巧妙的给了清香市长一个体面的台阶下。
就在大家松一口气的时候,黄宏远冷不丁又抛出了一个惊人的话题,他道:
“还有一个事儿我想借今天的机会说一下,为了增强邻角新班子的战斗力,陈京向市委打报告,建议市委对邻角班子做一些微调。对这个报告,我们江书记还有钱部长都看过了。
陈京的意思是想把童小离提拔为副书记,他希望市委能够给他们多配一个副书记……”
黄宏远哈哈一笑,道:“大家可能有些同志还不知道,陈京马上要结婚,要请长假,邻角的一摊子又不能放下,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提出要多配一个副书记,我认为可以考虑。
再说了,童小离这个同志是老政法,在邻角工作的时间长,工作经验丰富,政治作风过硬,他来担任副书记也是让人放心的。
今天这样,我也不搞思想统一的那一套,我们常委都在,我们来个简单的表决,这个事情事不宜迟啊!”
会场刚刚放松的气氛骤然又紧张。
常委会的议程一般都是事先确定的,常委们事先都知道会议的内容,一般没有临时增加议题的情况。
但是作为书记,总有一些特权,有些重要的事儿,突发事件来不及事先通报的,他可以在常委会上提出来让大家表决。
一般这样的情况很少,以至于很多人都没有什么心理准备。
提拔童小离为副书记,这仅仅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吗?
第七百二十章目的达成!
为了要在政法工作方面更有作为,陈京是多剑齐出,层层施压。
首先他直接对童小离施压,给政法系统加担子,让他承受极大的压力,而且陈京对公安局还提出了特别的要求,明确是要干预公安工作。
陈京的这一手,让冯仁国承受的压力比较大,童小离把种种不满往上反馈,反馈到市政法委廖祖辉那边,廖祖辉便向冯仁国施压。
可是另外,陈京从省里找关系努力的走上层路线,虽然他找到的省厅章一群副厅长,两人谈话话不投机,但是陈京的意思和决心已经表现出来了。
而且陈京在和章一群谈话的时候,还直接提到了基层政法公安尾大不掉的问题。
当时章一群也承认有这样的问题存在,而且他明确表示,下一阶段工作要努力做好进一步的改革,要真正的让各地方各级党委的政法系统更加高效、更加合理。
陈京和章一群打了招呼,他再找黄宏远。
和陈京在海山的大出风头相比,黄宏远在工作上成绩乏善可陈。
说到原因无非是因为他初掌海山的大权,很多工作他做起来阻力很大,他还没能完全掌控海山的局面。
另外,海山派系本来就多,以前黄宏远和清香市长之间一直实力不相伯仲,现在他当了一把手,他和清香市长之间的矛盾多余合作,这给海山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但是不管有多少理由,黄宏远工作没有成绩是事实,作为海山一把手,最近他也被省里好几位大佬谈话。
这样的谈话让黄宏远颇受刺激,他回过头来看海山,也就只有邻角陈京给他挣了一把脸。
而他对陈京的态度又还一直暧昧,暗地里他对陈京频频示好,表现上却又表现出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架势,现在陈京出了风头,别人也不会认为是黄宏远支持的结果。
对这样的局面他有些无奈,但是通过陈京在邻角的表现,黄宏远也领悟到,海山要发展,他要在海山贯彻意志,不能够继续不紧不慢,像温吞水一样干事情了。
他必须要想办法让效率更高一些,他必须要让自己更强硬一些。
纵观陈京在邻角一年的工作,他可以说是大开大合,使出了很多大动作,干了很多人不敢干的事情。
而且陈京善于借势,善于冒险,善于整合资源。
陈京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方方面面的资源他都整合了起来。他借外力整肃内部矛盾,又通过内部的团结来抵抗外部的压力。借本地的资源去走上层路线,又通过走上层路线来排除本地的阻力。
陈京在省市区之间灵活游走,他长袖善舞,表现出了极高的公关才华和能力。
如果仅仅认为陈京的成绩都是靠他深厚的背景取得的,这无疑是相当的肤浅的,陈京真正厉害的是他本身的综合能力,他为了搞好邻角的发展,实在是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让人拍案叫绝的同时,又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陈京有意在政法工作上有作为,这一点恰恰也是黄宏远关心的点。
再加上黄宏远现在很重视和陈京的关系,他希望能够和陈京的关系更近一些,他要借助陈京的势来开展工作,为新一年的工作做铺垫。
再加上,黄宏远想加强政法工作的干预力度,他现在本身能力又不够,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他先支持陈京,让陈京在邻角搞个蓝本出来,这是对廖祖辉是一个沉重的打压。
所以黄宏远在这个问题上是绝对支持陈京的。
陈京三管齐下,最后由黄宏远支持他,最终在常委会上通过决议,提拔童小离为区委副书记。
廖祖辉在会上强烈反对,认为邻角政法维稳工作非常重要,在这个时候不能够有丝毫放松,而邻角政法委书记的人选非童小离莫属。
黄宏远冷不丁一句话就把廖祖辉所有的反对都化解了。
他道:“老黄,你不要这么激动,童小离你如此看重,他能者多劳,担任区委副书记也可以兼任政法委书记嘛!这可以灵活的处理嘛!”
黄宏远这话一说,廖祖辉还怎么反对?
但是他心中清楚,自己终究还是低估陈京了。
陈京要在政法方面有作为的第一步是要把握公安,童小离作为区委副书记他兼任政法委书记,不可能还兼任公安局长吧?而这恰恰是陈京想要的,陈京在公安局长的人选上面做文章,达到先掌控公安局的目的。
至于童小离,他双拳难敌四手,陈京现在在邻角有了崇高的威望,给他一个副书记这不是提拔,而是束缚。
童小离在陈京的手下必然要被严厉的打压,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