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策(南华)-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京对干监处的感情很深。
虽然干监处面临拆分,但是陈京依旧希望以前的那些骨干仍然能够充当中坚力量。
锻炼和打造一支队伍不容易,现在干监处的队伍是锻炼出来了,是能干事的了,如果领导使用得好,是能够派上大用场了。
从私心来说,陈京不希望离开这个队伍。
但是既然已经离开了,陈京内心深处是希望自己留下的东西,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和边硕林他们相似的人有很多,陈京到楚城的消息似乎很引人注目,就一个晚上的时间,陈京接到了至少三十个电话。
这些电话都是以拜年为借口,其实说的都是陈京被外派学习的事儿。
牢骚者有之,宽解者有之,安慰者有之,鼓励者也有之。
似乎整个楚江,就没有人认为陈京这次被外派学习是一件积极的事情,对此陈京有些无奈。
其实仔细想想,自己这么年轻,有机会能够在香港学习,这是个难得的充电机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认为自己是被贬斥呢?
世上多俗人,这话看来还真有道理。
陈京自己也曾经这样想过,但是他慢慢的想通了,释然了,再回过头来看,头脑清醒了很多,他现在是真的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闫刚拿着一厚沓材料直奔李逸风办公室。
今天是组织部节后上班的第二天,但是这两天之内,组织部内部相当的不安宁,搞得气氛很紧张。
李逸风新上任,尽管他做了四年的组织部副部长,尽管他一直掌控着组织部几个很关键重要的部门,但是,他现在接替部长的位子后,依旧有很多问题让他面临挑战。
其中,最让人恼火又无奈的,自然是接二连三的有人告状到省委,全是针对李逸风问题的。
有告他作风问题的,有告他工作问题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映问题的情况非常多,似乎民意都觉得组织任命李逸风担任组织部长就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作为以前一直服务李逸风的闫刚,现在面临这样的局面,精神的弦绷得很紧。
按照年前部里的规划,年后组织部内部一些处室要做出调整,其中最大的调整是干监处要拆分,可现在这个工作,部里竟然不敢做,李逸风现在非常的犹豫。
“咚,咚!”闫刚轻敲李逸风办公室的门。
李逸风应了一声,闫刚推门进去,他抱着一大沓材料,只能用脚把门关上。
他一进门,愕然一愣,因为他赫然在李逸风的办公室见到了陈京。
“部……部长!”闫刚道,他又看向陈京,道:“陈处长!”
陈京含笑冲他点头,李逸风指了指办公桌道:“把东西放上面吧!”
闫刚把东西放好,正要告辞出去,李逸风指了指沙发道:“坐吧,你和陈处长算是老朋友了,陈处长马上就要赴港培训学习去了,部里安排一下,搞个欢送仪式,搞得隆重一点。”
陈京忙摆手道:“李部长,您这可是折煞我了。我虽然出去学习,但是还是挂着部里的,又不是真的和同志们离开,哪里需要搞什么欢送仪式?”
李逸风叹口气道:“陈京啊,说句内心话,刚才我们说到这个问题了,我就继续说点。我的内心深处,是希望你能够留在组织部,你的能力在部里来说是最出色,现在我们部里担子重,任务坚,需要你这样有能力的年轻人。
可惜啊,领导看重你,一定要将你派出去学习!”
他顿了顿,道:“让你出去学习,是省委沙书记签署的最后一份文件,你应该要感到荣幸。”
陈京微微的皱了皱眉,旋即释然了。
在这个问题上李逸风是没有必要撒谎的,沙明德签署了这个文件,事儿可能是真的。
陈京本来心中已经很坦然了,现在听李逸风这么一说,他就更加坦然。
但是他很奇怪,很想知道为什么李逸风会说这些话。
不过很快,他就从闫刚脸上找到了端倪。
李逸风现在还没能完全掌握部里的局面,应该在处理干监处的问题上,还心里没底。
“部长,按照省里的要求,后天我就将启程赴港了,今明两天,我想请假,有些领导,我做个告别嘛!”陈京认真的道。
他顿了顿,又道:“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欢送会的事儿坚决不要!”
李逸风盯着陈京,良久他点点头,笑了笑,道:“行吧,祝你学习优秀,学成归来后,领导一定会有重用!”
陈京走了。
李逸风一直看着他消失在门口,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敛去。
陈京比他想的要坦然,似乎他一点也不在乎自己去学习这件事。
不知为什么,李逸风心里有些不舒服,说实在的,李逸风对组织部内部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太多的担心。
但是他还是不愿意让所有人都认为是他容不下陈京,安排陈京出去学习的。
尽管,陈京在这个时候离开组织部恰合他意,但是有些事情不能表露出来,甚至不能够说出来。
“部长,情况还是有些不妙……”闫刚道。
他话说一半,被李逸风抬手制住,道:“明天我们部里开会,宣布干监处拆分的事儿!”
他语气很严厉,眼中的精芒闪烁。
他犹豫迟疑是假,他就是想看看有多少人在这个时候会跳出来,这应该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摸底吧?
第六百一十七章另有安排?
陈京心中很清楚李逸风的能力。
从资历来说,李逸风和边琦是不相上下的,都是在下面干过一把手的领导。
这样的领导手腕和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陈京不认为组织部的工作能够给予李逸风多少压力,刚开始换领导都是这样,总有人会觉得不适应,因此会不安分。
但在陈京看来,这样的不安分是没有必要的,也是对自己不利的,更是不成熟的。
省委组织部长是省委常委,属于一省最高领导之一,中央能够提拔李逸风,如果李逸风连组织部里面的几个小刺头都收拾不了,岂不是很让人失望?
所以陈京在见过李逸风后,回到处里,利用自己最后的时间和权利约谈了处主要的骨干,对他们做了明确要求,要他们认真、踏实、一如既往的工作,要相信领导,也要相信组织。
尤其,陈京重点和赵鞍山谈了话。
赵鞍山这人严格说能力不差,但是情商低于智商太多,陈京刚上任干监处处长的时候,就数他顶牛最厉害。
现在组织部的局面,赵鞍山一直紧跟的边琦没能扶正位子,却让李逸风占了一把手。
在这个时候,李逸风本来对赵鞍山可能就有些成见,如果赵鞍山再耍点脾气,或者是干脆和李逸风对着干。
凭李逸风的手腕,赵鞍山是招架不住的,最终伤的是他自己。
和赵鞍山谈了一席话,赵鞍山竟然很是动情。
他回去后一会儿功夫又过来了,手上拿着一个盒子放在陈京的桌子上诚恳的道:“处长,你就这样走了,多余的话我什么都不说,这东西就是我一点心意,一个小玩意儿,纪念而已。”
陈京拿起盒子打开,里面竟然是一对一模一样的山核桃。
这东西还真是个玩意儿,核桃纹饰深刻精美,上面有很圆润的包浆,颜色发红,一看就是经过了多年把玩的旧物,这东西在楚江一带很少人玩儿,但是在岭南还有北方京津一带,却是很受欢迎的。
光这幅东西,价格就不菲,赵鞍山把自己把玩多年的核桃相送,这可是真心的。
陈京没有矫情,把盒子盖上道:“老赵,礼物我就收下了,我也没有合适的回礼,你我同事一场,有磕磕绊绊,有不愉快,但终究还是一起把咱们干监处发展壮大起来了。
我希望你能够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好,拜托了!”
……李逸风搬进常委楼,路仲强的秘书何琳就过来请他去见书记。
路仲强办公的地方恰恰就是以前沙明德办公室的对面,他也是刚刚换办公室,房间里布置得相当的雅致洁净。
说起来李逸风和路仲强以前接触并不多,也谈不上有太多的交情。
但是现在一起搭班子了,路仲强是班长,而李逸风是班子里面新崛起的一匹黑马,他们彼此之间对对方肯定都有所关注,说不定还是有所研究的。
李逸风拿着一盒咖啡进了路仲强的办公室,路仲强一抬头看见他,微微蹙眉道:“怎么?老李,进门还拿东西干啥?”
李逸风把咖啡随意往桌上一放,道:“知道书记你好这一口,我就拿一盒过来,丫头在国外买的,说是好牌子,我又不懂,就送到您这个行家这里来品鉴品鉴。”
两人相对而坐,路仲强拿起咖啡一看,笑道:“这可了不得,正宗南山咖啡,这一盒价值可不菲啊。”
说价值不菲,但是他却把盒子拿在了手中,道:“东西不错,你替我感谢侄女啊!”
领导当到了一定的级别,同志间的一点礼物啥的,价值就不怎么关心了。
都是省一级领导,身边谁不是锦衣玉食,生活高品位?
一盒咖啡就是再贵重也就是一盒咖啡,都是一些小玩意儿,对这一点东西谁也不会在意,不会敏感。
两人闲聊了几句,路仲强从桌子上拿过一沓材料递给李逸风。
李逸风拿过材料看了看,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敛去。
一大沓材料都是举报他的,有说他作风有问题,和下属存在保持不正当关系的,有说他涉嫌受贿,接受他人巨额财物的。
还有说他听不进不同意见,民主作风差,喜欢搞一言堂的。
各种举报应有尽有,厚厚的一沓都是整理出来的相关材料。
“人红是非多,你是组织新提拔起来的领导,下面有一些人还不适应,惹了这么多事儿,事实在让人很闹心!”路仲强道,他顿了顿,眼睛看向李逸风道:“老李,我今天找你来谈话,就是希望你不要受这些东西影响,工作该怎么做就要怎么做。清者自清嘛,有些问题我看都是有人瞎胡来,你不要往心里去。”
李逸风点点头,脸上不见丝毫的笑容,他道:“谢谢书记信任!我初接手组织部的工作,目前感到压力很大……”
路仲强温和的问道:“困难能顺利解决吗?”
李逸风认真的道:“书记放心,组织部的工作肯定不会拖后腿,这一点我可以绝对的保证!”
李逸风说这话信心十足。
今天他召开部委会议,在会上大家已经就相关工作达成了共识。
其中重要的工作是干监处的拆分问题,这个问题干监处内部已经做通了思想工作,而部里面拆分的方案也已经确定了,马上就可以把这个工作完成好。
李逸风的工作进展比想象的要顺利得多,尤其是干监处内部的思想工作的疏通,出乎意料的顺利,这让他又喜又忧。
他喜自然是因为工作推进顺利,他比较省心。
而忧则是,他原定计划是想把干监处打散,在他想来,干监处内部思想工作肯定很难疏通,多多少少会出几个刺头儿。
如果是那样,他就可以借对付这几人的机会,把干监处打散掺沙子然后再拆分,弄得面目全非。
而现在,一个调皮的都没有,大家都配合得很,让他抓不到任何的把柄。
连续几年干监处的工作都是非常出色的,整个组织部干监处的考评一直都是优秀的。
这一次陈京离开干监处,就已经有很多传言说是李逸风容不下人,把陈京给扫地出门了,外面的一些说法不好听。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逸风把干监处全部打散掺沙子,这势必会对他的形象造成很大的损伤,他作为省委常委级领导,丢不起那个人。
李逸风回答得肯定,路仲强脸上的笑容就化开了。
针对组织部的工作问题,路仲强目前还不好发太多的言,但是作为新任书记,他必须要尝试着和组织部长接触,并且尽快的找到默契和节奏。
这应该说是摆在路仲强面前的头等大事。
李逸风这一次上来比较突兀,没人能想象得到他能够竞争过边琦。
当初两人在竞争部常务副部长的位子的时候,李逸风处于了下风。
现在他却后来居上位子坐正了,边琦虽然也提拔了,但是一个没进常委的副省长,比之组织部长就弱很多了。
官场上的事儿,不存在偶然和契机,甚至不存在有意外。
李逸风上来了,自然就有深层次的道理,而这正是路仲强需要琢磨的地方。
作为班长,他必须对班子里面的每个成员都有所了解,要了解各自的工作能力和特点,还要了解各人背后的东西。
能够走到省委常委级别的领导,多多少少都有自己一套关系网,而这个网的上层结构,肯定是在京城,李逸风究竟是哪张网上的神仙?
“老李,干监处有个陈京,这个人你熟悉么?”路仲强忽然问道。
李逸风皱皱眉头,斟酌着该怎么回答,路仲强为什么突然会问到陈京,难道是因为外面的那些传言吗?
他清了清嗓子,沉吟了一下道:“陈京自然熟悉,我们组织部最优秀的干部,这一次是被沙书记钦点要去香港学习的干部……”
路仲强用手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子,道:“陈京在我们楚江省的年轻干部中真的最出色吗?”
李逸风心中暗吐一口气,只觉得心里别扭。
他和陈京不怎么对付,按照常理,他也没有帮陈京说好话的道理。
但是此时此刻,路仲强这样问了,李逸风又摸不准他的意图,就不敢乱说话了,他点点头道:“应该可以这样说,陈京同志很优秀,年轻一代的翘楚,毋庸置疑!”
“哈哈!”路仲强哈哈一笑,指了指李逸风道:“老李啊,你挺骄傲啊,都说你不常夸人,看来这个陈京的确是不错!”
他顿了顿,道:“这样吧,你先别派他去学习,先让他留着……”
李逸风心里咯噔一下,险些失态。
陈京明天就要走的人,为什么突然要留下来?难不成路仲强是想在部里面掺沙子?
李逸风嘴唇掀动了几次想说话,但是终究他没有开口。
最后,他点头道:“行吧,我马上通知他,让他暂缓出去,对了,我该怎么跟他说这事?”
路仲强淡淡的笑了笑,道:“不用说什么,就说另有安排!”
第六百一十八章父亲的教诲!
新的一年到来,变化很大。
陈京准备去香港学习,而方婉琦也因为公司发展的需要,准备全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传媒公司要做大做强,楚江的池子小了一些。
而且现在方婉琦的公司融资颇多,发展迅速,马上又要有投资上马,公司可以说是一天一变,和以前的缓慢发展不可同日而语了。
因为陈京要赴港学习,方婉琦也干脆准备离开楚城,准备把公司总部迁至京城。
儿子要赴港学习,准儿媳妇又要去京城发展,钟秀娟两老这几天心情可以说是空落落透了。
连带着家里灵儿和早早都有些心不在焉。
尤其是灵儿,这几天老是显得心思重重,小丫头样子可怜得很。
舅舅要走了,她自己家里又买了新房子,爸妈要把她领回去住,她是一百个不愿意。
陈京看得心疼,这几天晚上都让小丫头跟着自己睡,晚上半夜三更,灵儿都做梦喊着舅舅。
不得不说,在舅舅家成长,陈京又疼她,舅舅外甥之间感情很深。
在心疼之余,陈京对灵儿道:“灵儿,等灵儿上一年级的时候,舅舅准回来陪你读书,到时候还到姥姥家住,好不好?”
灵儿眨着眼睛看着陈京,半晌道:“那我不上学前班了,直接读一年级。一年级的功课我都会呢!”
陈京愕然,有些无语,他沉吟半晌,道:
“灵儿真乖,灵儿会舅舅还不会啊,舅舅还要一年时间呢!”
灵儿有些迷惘的看着陈京,道:“这太简单了,灵儿可以教你啊,那点事儿根本不用去香港学。”
灵儿的爸妈过来接孩子,小丫头哭哭啼啼,陈婷月道:“这丫头跟舅舅亲,我要是也出门远行的话,可能她理都不会理我呢!”
因为陈京第二天就要远行,陈灿两口子也来送行了,一家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热闹过后,孩子们哭哭啼啼的离去,方婉琦又在京城忙着筹备公司地址的事儿,最后家里走得就剩父亲母亲和他三人了。
三个人在客厅,钟秀娟颇为动情,儿行千里母担忧,她就是忙活着收这收那,然后就是絮絮叨叨,说不完的唠叨。
不知为什么,忽然之间,陈京就感动了,然后眼泪就忍不住要流出来。
他走到阳台上点了一支烟使劲的吸着,眼睛看着熟悉似乎又有些渐行渐远的楚城。
从这个角度看客厅里的父亲和母亲。
父亲的头发不知不觉已经发白了,额头上和脸上的皱纹已经很深很深了。
而母亲以前一直挺直的腰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佝偻了,一双原本很秀气的双手,现在也变得干瘦如柴。
父母都老了,而且渐渐的更老。
父母在,不远行。
这是古人的孝道。
可以现在的社会,很多时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陈京又哪能做到这一点?
而让陈京感触的不是这个,而是陈京忽然发现,自己这几年一直都在父母的身边,但是真正陪父母、关心父母的时间少之又少。
自己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工作,都是那些纷繁芜杂的勾心斗角,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之事。
自己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迷失自我了?
此时的陈京,心中只有惭愧,只有内疚。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渐渐的平定心情,重新回到客厅,陈之栋站起身来冲陈京招手道:
“京子,过来一下,我们到书房坐坐!”
搬了新家,陈之栋终于有了书房,书房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他亲自布置的。
做了一辈子文化人,教了一辈子的书,直到老的时候才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这不能不说让人有些惭愧。
书房的布置比较简陋,但是里面的书很多,都是陈之栋一辈子积攒下来的书。
以前房子条件差的时候,他就用老式的箱子装着,堆在床下面,家里所有的床下面都是他的书。
现在这些书终于可以放在书架上了。
虽然大多数都已经破旧不堪了,但是陈之栋用心的将他们整理得整整齐齐,看上去书房里面相当的整洁。
书房里唯有一样东西是陈京给陈之栋买的,那就是一套瓷质的茶具。
陈之栋也爱喝茶。
但是他喝茶没那么多讲究,就喜欢喝绿茶,茶叶浓浓的放,喝起来必须带有苦涩的味道,那样才感觉过瘾。
坐在书房里面,陈之栋不紧不慢的把水烧开,然后给陈京和自己一人冲了一杯茶。
“京子,喝喝,看看味道怎么样?”
陈京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还不错!”
陈之栋笑了笑,道:“京子啊,你父亲你自己了解,一辈子就是一个教书匠,有一点点文化,但是人情世故并不怎么懂。你大学毕业,又在下面工作了好几年,接触的人多了,关系广了,视野开阔了,社会经验也丰富了。
说实在话,看到你这么有出息,我和你妈内心很高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陈京静静的喝着茶没有说话。
像今天这样的场景陈京有些似曾相识,上一次这样的场景,那应该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事儿了。
那个时候陈京面临高考,陈之栋和陈京谈了一席话,那一番话让陈京受益匪浅。
那一天陈之栋讲的话很简单、朴实,他只是告诉陈京一个事实。
那就是马上陈京就十八岁了。
父亲和母亲含辛茹苦养他成人不容易,十八岁是成人的年龄,意味着以后陈京更多要依靠自己了。
父母在渐渐的老去,要长大成人以后一切要靠自己的陈京,必须要通过高考,然后才能给自己博得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而现在,差不多十年之后,陈之栋再次找陈京谈话,又会说什么?
陈之栋喝了一口茶,晃动着茶杯道:“京子啊,你觉得这茶和平常比有什么不同?”
陈京喝了一口茶,缓缓的摇了摇头。
陈之栋道:“你有些迟钝了,你没感觉到这茶中有书的香味吗?”
陈京一愣,心中凛然。
陈之栋道:“喝茶都有书的香味,其实跟书在一起,就总有这样的味道。你现在有出息了,本事了,但我常常看你回来醉醺醺的,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呼朋唤友,好不热闹。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人情世故,这一块你擅长,我也很认同你。
但是作为我来说,我跟书打了一辈子交道,虽然没有多少学识,但是我快六十年的人生经历有个体会,那就是常常和书在一起,人的品味要高很多,甚至人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也要强很多。
生活有再多的苦难,但有书为伴,人自然就从容很多。”
陈京满脸通红,如遭当头棒喝,怔怔说不出话来。
陈京被人称为楚江才子,自诩文采风流,可是什么时候又悟得了这番道理?
再说读书,陈京从澧河开始就告诫自己要读书,可是随着工作越来越繁忙,随着位置越来越高,自己读书的习惯又坚持了多久?就以这三年来论,自己又读了什么书?
自己和方婉琦的新家,诺大的书房,花了几万块钱买书。
崭新崭新的书放在书架上,自己在那里住了几个月了,又什么时候抽出过一本书来看?
书的香味!
陈京慢慢的再喝一口茶,在嘴中细细的品味,实实在在,有一种油墨的清香,这不是书的香味吗?
这样的香味让人觉得宁静充实,让人觉得从容自在,让人觉得高雅舒服……父亲的话说得对,陈京觉得自己真的迟钝了,曾今的自己哪里会是这么迟钝?
陈京忽然想到在几年前和胡悦喝酒。
胡悦摇头惋惜,说陈京一个大好的苗子就这样被废了。
当时陈京不以为然,还觉得胡悦太书呆子、太文人习气,当时胡悦就很恼火,质问陈京道:“三年之后你是什么样子你能想象吗?”
陈京掐指算来,这还不足三年,陈京觉得自己真的变化太多了,是不是这也是一种迷失?
“爸爸,您说得对!从今天起,我一定天天读书,以书为友!”陈京诚恳的道。
陈之栋含笑点点头,道:“上次我看你在笔记本上留了一句话,说搞关系就像打铁,铁越打越热,关系也要时常联系越亲。读书也是一样,如果你天天读书,关系就会越来越近,就会越来越亲,得到的好处就会越来越多。
我的体会,书中有一‘静’字,你要读到这个字就成功了一小半了!”
陈京低头不语,他静静的听着父亲的话,背上早已经被汗水湿透,心中却渐渐的开朗。
他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无论如何,不管什么原因,永远不能忘记读书,天天读书,陈京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有太多需要读的书没来得及读了!
“叮,叮,叮!”腰上的手机忽然响起。
陈京拿起手机正欲挂断,陈之栋摆摆手道:“好了,我们就到此为止吧,出去陪你妈说会儿话,她年纪越大,越是多愁善感,心中舍不得你呢!”
陈京站起身来恭敬的出门。
手机响个不停,他将手机放在耳边接听……
第六百一十九章米潜的约见。
陈京几乎是在赴香港前最后的一刻被留下来的。
这一次楚江省赴港培训一共有四十二人,基本都以副处级年轻干部为主,处级干部相对比较少,而像陈京这样在楚江政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实职处级干部更是仅他一人。
从这一次派学习团规模和级别上看,明显比沙明德时代差了很多。
有人形容沙明德派团是派的中坚力量,而现在这个团则才是真正的年轻干部。
陈京是年轻干部,但是他的影响力已经算是中坚力量了,所以他在这一次四十二人的团队中是很引人关注的。
为了这次外出学习,陈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订了机票,收拾好的行囊,在香港找了住处,只等第二天赴港。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部里的通知,通知要求让他暂缓赴港!
而因为这个通知,陈京又再一次成为了楚江政坛大家关注的人物。
陈京为什么没有能成行?是不是省里对他的工作和去向又有了新的安排?
还有一些人以讹传讹,说是省委组织部有人要给陈京穿小鞋,后来被某位省重要领导知悉了,制止了这件事。
而这个说法似乎也恰好印证了省委组织部已经迫不及待的将干部监督处拆分的事实。
干监处被拆分,被分为干监一处和干监二处。
干监一处处长为原干监处副处长赵鞍山,干监二处处长则由骆春林担任,虽然干部监督两个处保留了以前的主要骨干,但是被拆散,然后充实了一批新的干部进去,陈京的影子也就渐渐淡去了。
而有人便把这个事情说成是组织部有人要给陈京穿小鞋的佐证。
相对于外面的各种传言来说,陈京也觉得很奇怪,但他很聪明的没有去打听。
暂缓去香港,现在他又没有职务在身,他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在家里度假,闭门不出,安心读书。
接二连三的电话来得很多,马步平、伍大鸣、胡悦等都有电话过来。
而干监处那一帮老下属,王汝培、张爱华等的电话也来得很多。同样的话陈京一天要说几十遍,不说还不行,他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最后,他干脆将电话关了,只留私人的电话,耳朵根子才清静下来。
整整在家里待了一个星期,周末星期六的下午,有人过来敲他家的门。
钟秀娟嚷嚷说是有人找他。
陈京从书房出来到客厅,一看原来是省委开车的沈师傅。
省委司机班有几个,其中一号班的司机都是跟省委常委开车的,沈师傅就是跟米潜开车的师傅。
别看这些司机文化素质不高,也没有行政职务,但是一个个牛得很,平常在某个层面算得上是领导的代言人,今天沈师傅过来干什么?
老沈年龄四十多岁,军人出身,给人的感觉很精神。
陈京亲自给他冲了一杯茶,道:“老沈,今天怎么到我这里来了?应该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老沈认识陈京,还一起吃个一顿饭。
陈京和那些从机关成长起来的干部不一样,机关的干部普遍都有些谨小慎微,平常说话讲究的是滴水不漏。
陈京性格中有一种能够基层汉子们打成一片的因子,所以和老沈几杯酒喝了,说的话也贴合老沈的身份,所以,老沈对他印象很深,两人有时候在省委院子里见着了,没有领导在,都会打个招呼。
老沈喝了一口茶,道:“陈处长,下午米部长要回楚城一趟,他让我约你,说想到北郊去看看!”
陈京愣了愣,愕然道:“北郊?”
旋即他反应过来,楚城英雄纪念碑在北郊,陈京和米潜去过那里一次。
米潜现在已经调进了中组部,而且担任副部长,虽然也只是副部级,但是这个副部级的含金量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应该说米潜如果来楚城的话,日程肯定会比较紧,可是在这样紧的日程中,他还有时间见自己?
陈京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受宠若惊?不可思议?又好像不像,感觉很复杂。
米潜那严肃冷面的神情在他脑海里浮现,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