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民科-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天宇和常俊看到外国人听到外语,有些迟疑的跟在林强生古明的身后小心的观望。
几个背着大包的外国人原来正在打听客房价格,林强生连忙掏出护照递给了前台一下子开了四间标准客房,都是大男人还是别住一起了。
“来国内旅游的外国人还是挺多的,客房紧张不抢就没有了!”林强生回头笑着和几人说道。
林强生带着三人先进了自己的客房,拿出三罐可口可乐递给了他们,休息了一会他把沙发上的一沓报纸往茶几上一放说道:“看看这个!我那几天正好在当地让我赶上了,这事让我难受了好几天,整个人都不好了!”林强生拍了拍报纸,虽然没怎么用力,但脸上的表情却表示他很生气。
刘天宇捧着可口可乐慢慢的喝着,一边喝一边四处的看,他还在吃惊于友谊宾馆的豪华装饰,地毯沙发席梦思床,这些物件让他的举止都开始小心翼翼了起来。听到林强生的话后,他才低下了头疑惑的看向报纸。
古明拿起报纸看了看,上面正是那件流。氓。蹂。躏。少。女。案。
“写的什么?”刘天宇接过报纸疑惑的向古明问道。常俊从他的手上拿过报纸,指着上面的文字慢慢的念了起来,也有些不识字的样子。
“什么情况?”林强生看了看刘天宇和常俊两人,他忽然发现这两个小伙的文化水平有点低啊!
他疑惑的看向古明,古明则是学着林强生的动作耸了耸肩膀摊了摊手,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已经很好了!”
“这他妈的,这帮人太畜生了,禽兽不如!。。。”刘天明听完了新闻破口大骂道。
“林先生,你让我们去这什么矿区吧,让我打死这几个小畜生解解气!”
古明也疑惑的看向林强生,不明白他要几个人看这个新闻有什么用意,难道还真的想出口恶气?以前林强生可是干过同样的事情,有前科啊!
林强生摆了摆手说道:“算了,我让你们知道这件事不是为了让你们去报复的,而是我觉得你们以后行事,要记住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咱们要做的是事业,而不是流。氓行径!你们以后在京城千万要小心,遇到这样的人离远点别被坑了,也别跟这样的人同流合污!我不希望手底下发生同样的事!”
刘天宇拍了下胸口叫道:“林先生,您就放心吧!这些畜生不如的东西,我见着他们就打他们一次,才不会向他们学!”
常俊看着林强生默默的点了点头,脸上虽然没什么表示,但眼神却是极其认真的。
林强生点了点头,对两人说道:“你们先去休息吧,这家宾馆是专门接待外宾的,想要叫餐客房里有电话,一切花费都算我的。现在没有地方安置你们,先住这里将就一下吧。”
“嘿嘿林先生,这哪里是将就啊!我这辈子都没住过这么好的地方!”刘天宇摸了摸脑袋笑道。
两人走出客房,古明看了看报纸向林强生问道:“强生,这个事情真的算了?”他有些了解林强生的性子,既然林强生对他说了这件事情让他不痛快,那就绝不会只是说说而已。
林强生来回走了几圈转头对古明说道:“当然不能这么算了!谁让我不开心,我让他一辈子都难受!京城里有个叫朝阳群众的组织,屡次帮助公安干警破获大案要案,这个你知道吗?”
“组织?”古明吃惊了一下,在他浅薄的认知里国内也就那个团体敢称为组织,这个朝阳群众组织究竟是何妨神圣?!
林强生表情凝重严肃的点了点头说道:“是的!这个组织非常神秘,早在1974年那个充满激。情的特殊年代,首都朝。阳。区群众就干过一票较大的行动,他们组织起来成为民兵,与公安一起抓获了苏联间谍!你不要小看他们,朝阳群众的身影其实随处可见,他们可能是维护治安的临时工,可能是戴着红袖标的小脚侦缉队,又或者仅仅是晨练遛弯、买菜时所见的一个个平凡毫无特点的芸芸路人!”
古明张大了嘴巴,就听林强生继续说道:“这个事件提醒了我,我打算扩大商业调查科的调查范围,招募人员成立一个专业而隐秘的搜查部门,对社会上不安定分子和犯罪人员进行记录跟踪,成立这个搜查部门的目的就是为了预防犯罪和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这个组织就以朝阳群众为掩护,宗旨是为了社会更美好,我给这个组织起了个代号,就叫。。”
没等林强生说完,古明就疑惑的向林强生问道:“我们又不是人民公仆,做这个事情为了谁?”
林强生认真的看着古明说道:“当然是为了我自己!我这辈子要活的舒心畅快,为了将来少见到一些这样悲惨的事情我就要做些什么,就这么简单!我现在只要投入一点点就能让身边更美好,难道不值得做吗!”他指了指报纸,重重的敲了敲了少女两个字。
古明沉默了一会,重新看向林强生问道:“代号叫什么?”
林强生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说道:“既然是隐秘的。。。那就叫守望计划!”
“守望计划?我们都是守望者吗?”古明默默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林强生带着几人到了BJ出租车公司,刘天宇进了院门之后就四处张望,一边走一边感叹的道:“林先生您在京城也有这么大的产业啊!”
林强生回头笑着说道:“这里是合资公司,有国家股份的,可不是我说了都算!”
“那到底是国企还是个人的?”刘天宇看着出租车司机和林强生打着招呼,纳闷的问道。
林强生说道:“要把它当做国企来看!”
领着几人进了楼,在财务部和薛盛红打了个招呼,林强生要支出100万元钱来。薛盛红诧异的看了几眼古明,她不明白古明这人被林强生叫到京城来干什么,在滨城的时候古明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平时也不与公司部门的人打交道,她一直觉得古明性格比较阴沉像个犯罪分子。
林强生进了办公室,古明也跟着走了进来,他向张天宇和常俊两人摆了摆手,两个年轻人立刻往门的两边一贴仿佛站岗一样。
“不用搞得那么奇怪,随便点!”林强生回头看了看笑着向两人说道。
王筠和姚锦云正在办公室里说悄悄话,见到林强生进来立刻站起了身,王筠刚要热情的打招呼,忽然发现他的身后跟着几个奇怪的人,于是轻声的说道:“强生你早,我和锦云出去了。”她拉了拉姚锦云的袖子向她使了个眼色。
“林强生我的事。。。”姚锦云为难的看着林强生欲言又止的说道,看到有人跟在林强生的身后她咬着嘴唇低下了头随着王筠向外走去。
“锦云,你留一下,我和你说个事!”林强生抬手拦了一下姚锦云和她说道。
姚锦云抬起头看了看林强生慢慢点了点头,她对王筠说道:“筠你先走吧,我和林强生说!”
王筠看了看林强生又疑惑的瞅了瞅古明,发现这个陌生的青年也看着她,王筠转头鼓励的向姚锦云点点头然后走出了办公室。
林强生让古明先出去一会,他带上房门说道:“锦云,我留你是因为想和你谈谈!”
姚锦云说道:“我也有事和你说!”
林强生诧异了一下问道:“你先说吧,什么事?”
姚锦云踌躇了一下道:“我想问你,你让靳景义去香港是不是真的?就真的放过他?我怎么想也想不通!为什么他那么欺负我,你还把他派去香港?”说着她的眼睛就开始湿润了,大颗的泪珠聚集了起来。
林强生笑着解释道:“别急,是我那天没说明白。我自然不会放过他,谁说我把他派去香港就是为他好的啊?”
姚锦云嘟了嘟嘴第一次在林强生面前露出这种神态,她很快咬着嘴唇直直的看着林强生,皱着眉头等着林强生解释。
林强生看到姚锦云这个样子,暗道看来不跟她说清楚,姚锦云永远想不通了,于是林强生说道:“营子矿区那个事我知道后心里同样不好过,在社会上居然有这么多的坏人!尤其是发生在你身上的这件事,而且它发生在我们公司里,情况很严重我也很重视。我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人在公司继续存在,放过靳景义怎么可能?我之所以派他去香港是为了更好的对付他,在国内像这种情况没有证据能判他多少年,顶多拘留个几日,如果他再找点关系拘留都够不上!”
“是这样吗?可是去了香港还能拿他怎么办!”姚锦云擦了下脸上的泪水委屈疑惑的问道。
林强生嘿嘿笑了笑,说道:“当然有的是办法,我保证不让这个人逍遥法外,他可是直接害了你,也间接害了不少人!”
姚锦云懵懂的点了点头,害了自己确实有的,那个咸猪手肯定也害过别人。
“我还求你一件事行吗?”姚锦云脸色泛红的向林强生小声的央求道:“千万别把这件事情说出去!要是让别人知道我怎么做人啊!。。。”
见姚锦云如此为难,林强生理解的点了点头轻声对她说道:“放心吧,事关你的名节我当然不会随便说出去!”
姚锦云得到林强生的承诺后松了口气,脸色也正常了,她向林强生说道:“我就知道你会答应,谢谢你啦!”
看姚锦云要出门,林强生马上叫住了她:“锦云,你先等一会,我有个事和你说!”
姚锦云回过头来疑惑的看着林强生问道:“什么事?”
林强生说道:“外面那个人叫古明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伙伴!我听说你们京城有个叫‘朝阳群众’的组织挺神奇的,我打算也当一名朝阳群众!”
姚锦云噗嗤乐了,她笑着说道:“什么朝阳群众,那就是一些闲着没事的老百姓而已,不知道什么时候别人管他们叫起朝阳群众来了!其实这些人没有什么组织,而且现在也销声匿迹了。”
林强生笑着摆摆手说道:“真有这么个组织更好假的也无所谓!我是打定主意为社会做点贡献,我会成立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的宗旨就是预防犯罪!古明人生地不熟的,况且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做,我觉得让你来建立这个组织比较合适!”
“我?我行吗?”姚锦云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不自信的道。
林强生笑着点点头说道:“你能行!”
“这个组织就叫民间搜查员,主要任务就是搜索调查潜在的犯罪分子,帮助政府维护正义!我任命你为这个组织的主管,给你个职务就叫,搜。查。官!”林强生向姚锦云问道。
第二百七十五章一屋子古董
“搜查官!”姚锦云默默的念道,她慢慢露出了笑容重重的向林强生点头说道:“嗯,你要是相信我,那我就试试吧!”
林强生和姚锦云握了握手,姚锦云不知所措的和林强生轻轻握了一下,松手后脸蛋都红了,她不自然的低头轻声说道:“没什么事那我出去了!”
林强生点点头笑着说道:“嗯,去吧!以后好好干,我对你怀着很大的期望的!”
听到林强生的话姚锦云稍稍惊讶了一下,她迷茫的点点头转身被林强生送出了门。
林强生把古明叫了进来,安排他在京城开展商业情报工作。其实国内现在的商业情报信息的搜集非常简单,通过报纸就能了解到很多商业信息,再一个就是去一些销售员们经常住宿的小旅馆招待所之类的地方,通过聊天什么的打探消息,往往递一根烟就能把两人的关系拉近。这方面的事情自然不用古明去做,这个木头也干不好这个,他只要负责招人就行。别看古明平时木木的,但他却是个善于观察的人,挑人还是很准的。
这个时期在江浙乐清一带,八大王这些人物已经开始崛起。目录大王叶建华靠着贩卖产品信息、产品照片大发横财,这位以前当过私营照相馆小业主,有照相手艺胆子又大。叶建华偶然发现给商品拍照然后卖给四处打听消息的业务员可以赚到钱,他先是收集产品信息然后给厂家的商品免费拍照,把相片做成小册子,为了开展业务他向摆摊大妈央求见到业务员就帮他推荐。现在叶建华的生意已经开始做大,从游商发展到作坊式生产。
古明的手里就有一套叶建华的商品宣传册,这么简单的东西就能让叶建华想得出来而且还能赚到大钱。
“这是马学军,这是古明姚锦云!”林强生找来了马学军,他向姚锦云和古明介绍道。
两人今天被林强生带到了南锣鼓巷的沙井胡同,当初林强生在这里买了一座小院子。如今这里已经大变样了,房上的瓦片添换了几处破漏,院墙墙角门槛等一些毁坏的地方都修缮了一遍,大门重新漆上了朱红色,窗棱房门则是艳丽喜庆的大红。
“呦,二位好!林先生的朋友就是我马学军的朋友!”马学军连忙握着古明和姚锦云的手打招呼,这是林强生介绍的人他十分重视。
古明和姚锦云上上下下打量马学军,马学军穿着一件黑色的皮夹克,下身套着一件黑皮裤脚上一双筒靴脖子上还围着一个白围脖,梳着整齐的分头骑着摩托挎斗,这一副形象在这个年代还真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感觉。
马学军开心的笑着,向林强生十分亲热的说道:“可算见着您了!您再不出现,我可真没主意了!”
林强生疑惑的问道:“怎么了?难道收‘杂物’不顺利?”
他所说的‘杂物’就是一些古董家具什么的,平常他们联系都以杂物代称这些东西。
马学军笑道:“哪啊,您往里瞧瞧吧,要是您再不来宝贝可就真没地方搁了!”说着,他一边伸手把林强生三人往里请,一边带头跑了进去。
随着马学军把房门打开又把遮挡的帘子掀开,林强生顿时看见了满屋子的古董家具,这些老物件被摆得层层叠叠已经塞满了东西两间大房,中间只容了一人可以通行的小过道。
马学军满意的看着林强生三人惊讶的表情,他开心的大笑道:“您瞧瞧,我这一年多的时间就给您捣腾这些老物件了,不错吧?您再往里瞅瞅,里边还有老些小玩意!”
林强生有点吃惊,他惊讶的向马学军问道:“你怎么收了这么多?”
马学军笑着说道:“嗨,我告诉您吧,这才哪到哪啊!京城古物市场里的老物件多的是,您这点东西也就是个小商人的身价!自从托了您的福我进了这行之后,那是真长见识了!有的大古董商家里满仓库的老物件,要是都卖出去那简直就是大资本家啊!”马学军边说边摇头感叹着。原来没进这行的时候,他以为大家都跟他一样穷,可深入了解之后马学军才发现这行里边的大人物不知道藏了多少。
林强生侧着身子进了门,屋里被古董家具都摆满了,他对这些东西没什么研究,带着猎奇的心里看到蓝瓶子就以为是青花瓷看到红色的家具就以为是红木家具。
突然林强生看到了一面金光闪闪的方桌,他侧着身子靠近拂去了方桌面上的一些灰尘,露出木纹里的金色花纹。
“金丝楠木!”林强生惊叹道。
马学军凑近,嘿嘿的笑道:“是金丝楠木,没想到您还认识这种木头。”
林强生震惊的问道:“这种木质的家具你是从哪里搞到的,花了多少钱?”
马学军笑着说道:“不多,这个数!”他伸出了手掌,来回的翻了翻。
“1000元外汇卷?”林强生试探的问道。
马学军摇了摇头得意的笑道:“是800元人民币!从一户人家里收来的,那户人家想凑钱给孩子打一套结婚家具,所以就把这张桌子卖了!”
“嗞嗞嗞,作孽啊!”林强生摇了摇头为这户人家一阵可惜。这种败家行为也就这个年代能碰上了,居然会卖了金丝楠木桌子打家具!
“对了,我让你去龙顺成古家具厂打听里边藏着的那些老物件,有什么消息?”林强生每两个月就会给马学军寄一笔钱,藏在一个小邮包里每次1万外汇券。
龙顺成是一家国企仿古家具厂,因为现在打电话不安全,接线员接根线就能听到他们的通话,所以林强生也没跟马学军在电话里讨论什么事情。
马学军回头看了看,发现古明和姚锦云并没有跟着进来,他回头点点头轻声的说道:“去了,我找到了龙顺成的几个老师傅,听他们说里边还真藏了一批文。革时期抄家来的古董家具!近些年陆续的还回了一些物件,但很多还留在了厂子里无人认领!”
“都是一些什么古董家具?”林强生感兴趣的问道。既然这些古董能在香港卖出大价钱,而且陈姓某女还能用这笔钱做房地产生意,那这些老家具就必然是很值钱的玩意!
“紫檀、大量的紫檀古董家具!还有金丝楠木、黄花梨木,红木家具在里边都是很普通的玩意!”马学军渍渍称奇,没想到林强生给他提供的消息竟然是真的,自从他打听到了这个事就牢牢的把他记在了心里。
“还真是有些好货色啊!”林强生悠悠的说道。对这些古董家具他并不着急,林强生并没有手段去强迫一家国有家具厂卖了这些东西,再说这些老物件可以说都是物有其主的。他只是想确定一下,他在等那个能量大胆子大的女人出现,林强生对这位倒是很好奇。
“噹。。。”拿起了一个貌似宣德炉的物件,林强生轻轻用手指敲了敲,铜炉立刻传出了悦耳的金属声音。
他回头向马学军问道:“这宣德炉真的假的?”
马学军看了看铜炉说道:“市场上的宣德炉仿制品非常多,真物件的断定方法各名家也众说纷纭,这是我收到的最像真的一款!”
林强生笑了笑说道:“谢了!”他很喜欢这个铜炉子,这个炉子色彩浑厚,胞浆没有刺眼的铜色反而给人一种淳朴的感觉,林强生放在手里来回的看着。
马学军尴尬的挠了挠头,他踌躇了一下还是向林强生坦诚的说道:“其实给您做买卖的同时,我自己也做了一些小生意,目前也是一个小有身家的古董商了!”
林强生笑了笑对马学军说道:“没事,我林强生并不介意!”
第二百七十六章东星半导体
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对全国计算机行业的摸底工作进行了三四个月,国家委任万里提前了两年担任了这个领导小组的组长。由国家副总理亲自领导某个产业的发展,可见国内对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非常重视!
借着这次和林强生合作的契机,国家下决心提前了两年对电子技术重视了起来。领导小组对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进行了重新规划。
这些年国内的IC产业布局过于分散,大三线小三线等运动几次打乱了电子行业必须重点发展的模式!
不断分散技术分散人力物力造成了国内电子行业重复建设重复布点的局面,而且在国内七十年代电子产业爆发的时候,不光光是电子机械部(四机部)发展了半导体产业,很多其他部门也一哄而上。
这些技术落后质量低劣管理落后的小工厂,不但没有使得国内电子产业大发展,反而给市场留下了质差价高的坏印象。
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经过在全国各地走访进行了几个月的调研工作,在七月份提出了“治散治乱”,集成电路要搞南北两个基地和一个点的发展战略。南方基地主要指的是上、江、浙地区,北方基地主要指的是京津沈三个地区,一个点则是西。安,主要给航天部门做配套工作。
领导小组不但提出了治理办法,还制定了国内未来集成电路的发展方案,普及推广8微米技术,开发5微米技术,进行3微米甚至1微米技术预研的发展战略。
以美国Intel为首的电子技术企业,他们已经使用3微米技术四年了技术非常成熟,8085处理器(1976年3月5MHz6500个晶体管)、8086/8088(29000个晶体管)都是三微米技术,下一代1。5微米技术已经在Intel实验室完成。
等领导小组通知林强生的时候,这才发现这家伙已经回到了滨城。而此时的林强生正在筹备着他新落成半导体产业基地,东星半导体公司!
为了东星半导体的建设林强生动用了很大的力量,总投入一亿美元,从国外买到了很多先进的电子设备。这个工厂的规划就是根据前世AMD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生产工厂而建设,占地面积和工厂建筑样式一模一样,甚至绿化也是相同的,可以说这座工厂建设完成之后就是世界级的,就连林兰英等国内老一辈科学家也吃惊于林强生对电子工厂的大投入!
滨城工业新区整个占地面积有20平方公里,林强生当初就占了新区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后来一些省内的工厂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也陆续的在工业新区纷纷成立了新生产单位。
这些公司都由林强生提供技术支持生产设备,在省委省政府对工业殷殷期待的情况下,有不少的先进企业进驻了新区随着汽车工业而得到了大发展。
汽车产业是个集成度非常高而全的产业,几乎所有的工业门类它都有涉及,堪称工业集中之大成!
一个国家汽车造的怎么样,就能看出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处于什么级别。如果一个国家的的汽车始终上不了档次,那么它的工业技术也是十分落后的。
在这些企业决定进驻工业新区之后,为了让他们跟上技术层次林强生向这些单位提供了不少的技术设备和较新的生产线。
例如从滨城下属县市搬回来的三线厂哈轴承,在七十年代小三线建设时期这个厂子就搬到了滨城下属县区,结果搬过去以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从前想不到的困难。毕竟在县区发展是没法和在滨城相比的,从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轴承生产厂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三线小厂,这种落寞很难让人体会,从七十年代中期全厂上上下下就产生了搬回省城回城里去的想法。
可是工厂领导们始终没找到合适的理由和肯接收他们厂回城的许可,连一个肯点头接待他们的领导都没有!正如像这样的三线小厂一样,他们过去曾经辉煌过,可是遇到了国家政策,上面的一个命令下来马上就能让这家厂子落寞。这样的厂子辉煌的时候靠着国家吃饭,国家一旦忘记了他们马上就变得无比凄惨。尤其是计划经济年代,有计划任务尚且能吃饱肚皮没有计划任务只能让机器停止天天守着空空的厂房。
自从林强生开始招募合作伙伴以后,哈轴听闻了有回城的希望马上就来落实情况,当厂领导得知确实能迁回工厂并且给职工进城的机会,即使只能解决二分之一的户口把厂子搬到工业新区也是值得的,最起码可以让子女离开乡下回城落户。
哈轴很快就在工业新区选择了地点盖起了厂房,当设备生产线进厂的时候,当从乡下来的工人喜悦上岗的时候,哈轴承的领导们禁不住满面泪流,他们终于把哈轴重新搬回了省城,终于带着工人们回来了!
当然,像这样获得新生的厂子还为数不少!
林强生在美国收购的那些机器设备生产线,也找到了用武之地。自从买了这些东西之后因为没有地方安置,都被他运回来放在了工厂区。这些设备大部分比国内五六十年代的生产设备要先进,但很多比国外七八十年代的技术要落后。卖出去可惜,国内有的厂子甚至还有二三十年代的机床在用,留着也怪棘手,这些旧机器越来越旧。这些工厂进驻到了工业新区之后,林强生一拍脑袋索性一股脑的把这些机器都租借给了他们。
为什么是租借呢,因为林强生要促进这些厂家不断的技术革新,不让他们一劳永逸的解决设备问题就是为了让他们自己知道工业技术升级的必要性。
随着林强生的产业发展,尤其是陆续接到了国外的汽车零配件生产订单,他的工业集团渐渐的向着汽车零配件制造商的方向前进。
工业门类越来越多,被从集团内部分离出去的事业部也越来越多。这些搬过来的工厂也随之大发展了起来,新区里也再不像以前一样到处是荒芜的景象,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像种庄稼一样,这片地区每个月都有一个变化,也许隔半个月转弯的地方就新建起了一座工作,一阵子不来都找不到相熟的路!
“罗英!”杨任乾穿着一身灰白色的工作服头上戴着白色的安全帽,他走到一位扎着马尾辫子的姑娘身后微笑着叫道。
马尾辫姑娘正低着头拿着笔默默的写着什么,姑娘还偶尔抬头皱一下眉头一副思考的样子。
她正是罗英,原是辽省朝阳山区红旗机械厂的一名小工人,如今她已经随着厂子里的大部分人员从辽省迁到了滨城。这里不是山区,是真正的大城市,小姑娘自觉知识水平有些低正在自学成人教材。
国家从今年四月份开始恢复了成人教育和夜校函授,这让很多没有考上大学或者有更高追求的人找到了一条向上的途径,很多人参加了成人教育和函授夜校进行学习。在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中期的这段时间里,这两个学习途径还真的教育出了不少人才,很多人通过它们拿到了大学文凭。
当罗英回过神来的时候杨任乾已经站在了身前笑着看着她,罗英看见是自己师傅来了亲切的叫道:“师傅,你来啦!”
杨任乾笑着点了点头说道:“给你带一包东西,是你父亲给你邮来的!”
罗英高兴的大叫道:“真的,太好了!我爸爸还给我寄过来什么?”
“还有一封信,给你!”杨任乾把手里的提包放在了罗英的手里。
罗英嬉笑着的接了过来说道:“这么沉,肯定是好吃的!师傅咱们现在把它打开,我给你一些!”
罗英的妈妈做的一手朝鲜咸菜,用油合着肉沫炒一炒微辣的滋味是罗英最爱吃的,特别下饭。
杨任乾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了,你爸妈给你做点好吃的不容易。他们关心你啊,一定是从山里走了很远的路去朝阳给你邮来的,我怎么好意思吃!”
“师傅!”罗英听到杨任乾的话后想到自己的父母真走了很远的路给自己邮的东西,因为在城里邮会到得快一些,想到这些她就幸福起来眼睛也湿润了。
杨任乾摸了摸罗英的脑袋,宠爱的说道:“师傅我走了,在这里还好吧?”
“嗯!”罗英重重的了应一声,抱着包裹开心的笑道:“很好啊!这里是新建的半导体工厂,听说是要生产什么芯片的,我们最近一直在做上岗培训,设备好先进哦!”
“师傅,我每个月有80元钱呢!听说正式上岗后工资涨到160,我给妈妈爸爸攒一些自己留一点,好开心呢!”
杨任乾笑了笑,对罗英小声的说道:“平常要小心些,钱攒多了就去银行存起来!”
“嗯,谢谢师傅!”罗英笑着点了点头。
第二百七十七章新工厂新生活
杨任乾环顾了一下洁净的厂房,宽阔的房顶100多瓦的大灯泡白亮亮的,地面上是自流坪水泥。这样的坏境在厂房里读书完全没有问题,周围就有不少趁着午休时间看书的工人。
自从很多工厂来到工业新区之后,林强生就以技术交流的名义把像杨任乾这样技术高超的大工召集了起来。新红旗机械厂的厂长满心高兴的还以为真的能从林强生那里学到什么技术,结果林强生借到这些人之后立马就不愿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