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民科-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强生耸了耸肩膀道:“你们想不想挣到这笔外汇?”

林向荣摇了摇头叹息的道:“我们单位肯定是乐意的,为国家创汇哪个厂家不想!关键是我怕你这样乱花钱,买到手里要不回材料赔了怎么办!”

林强生看着父亲,发现他终于有了这么一点爱惜羽毛的想法,以前父亲可不是这样的,很是大公无私,自从做了销售总经理之后林强生发现父亲微微有了些变化。

林强生不由得笑了笑说道:“放心爸,我赔不了的。趁着我还没掏钱您要是有什么想要买的告诉我,可别为我省钱!”

林向荣看着儿子,认真的看了一会说道:“唉,你帮家里买一台冰箱吧。有你这样的儿子,我这辈子算是成功了!”

林强生哈哈笑道:“您还没有成功,至少要把滨汽做成世界性的大公司才算成功啊!”

林向荣听到儿子的话笑了笑,一家人开始收拾东西搬去了新家。

第二天,林向荣带着林强生一起到总公司找到了李刚厂长。

李刚听明白了林强生的来意之后笑道:“小林同志为滨汽着想的心思值得表扬,可是你把公司的一些外债买回去,会不会以后遇到麻烦,就我所知很多企业单位连材料也不想给啊!”

这债务欠着成习惯了,再说欠别人债务多好啊。欠钱的是大爷,要债的还得讨好自己,有烟抽有酒喝,时间长了欠债单位的一些人不让别人求着供着他的心里就难受!

“李厂长您放心吧,我有一批精干的要债队伍保证能从这些人的手里把东西抠出来!”林强生信心十足的说道。

李刚寻思了一下,觉得这个事情毕竟关系重大,还得仔细问一问。

“你们公司需要建设什么项目?需要这么多的建设物资?”李刚向林强生问道。

林强生如实的说道:“公司打算建设一家半导体工厂,现在半导体技术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李厂长也看到了,国外汽车工业关于半导体技术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我们国内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很落后,我打算成立一家汽车电子技术研究所,同时建立一家半导体工厂也能减少成本。滨汽是否参加以后的技术研究?”

李刚沉思了一会,他点了点头说道:“我们一直对电子燃油喷射系统进行探索,这还是当初小林同志坚持的,现在哈汽方面听说已经试配了电喷发动机,我想我们滨汽也应该加快研究动作!”

李刚皱着眉头,想要加快研究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对汽车进行实验测试数据就要花费不少的资金,往后就需要结余一笔钱出来供新技术的研发。

另外,哈汽毕竟是研究所起家,他们的领导已经形成了科研习惯,而滨汽当初就是一家小工厂,虽然由一汽调来了一些领导,但是从一汽解放老卡三十年一贯制的生产就能看出来,他们并没把技术研究和生产有效的结合起来。这种行事作风也带到了滨汽,让滨汽对新技术的探索减弱了。如果没有哈汽出世的中高档轿车雅阁给他们施加的压力,以捷达轿车继续热销的形势来看,滨汽不知道哪年才能想起来升级技术。

“李厂长,我听说上面有意成立汽车总公司,我建议把汽车行业协会也成立起来,帮助建立我们自己的行业技术标准!目前各国的汽车生产都有一套行业准则,这套规则还帮助各国的政府部门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起到了很好的行业规范和促进作用!我愿意推动滨汽和哈汽建立汽车产业协会,如果李厂长能够说服一汽、东风、重汽和陕汽一起组建这个行业协会那就更好了!我愿意捐资100万美元,帮助国家把汽车协会建立起来!还可以让协会的组织者们去国外考察,先欧洲后美国咱们在发达国家考察一个遍,看看人家是怎么建立行业规范的!”林强生向李刚建议道。

他的心里怀着巨大的阴谋,要是让他推动成功的组建了汽车产业协会,林强生就能够利用自己巨大的财力物力来促进国内汽车产业向国际看齐,把汽车生产标准使用标准定的向发达国家那么严格。他倒是要看看到时候那些合资公司怎么忽悠国人怎么简配怎么把比国外低档的车卖得比国外还贵!

如果他们敢那么干,林强生就带着人挨个砸他们的销售点扣押他们的车辆,有了行业标准他就敢这么干,说他干扰地方经济发展,去他妈了个逼,到时候谁敢拦着打断他的狗腿!

“汽车行业协会?”李刚点了点头,他也比较认可向国外学习成立这么个专门协助政府制定产业标准的组织,有了这样的协会大家在发展企业的时候就能充分的沟通让技术向国外看齐,做到全国同行业企业的共同进步!

“小林同志提出的想法很好!现在很多国家的汽车协会早已建立,有的甚至已经建立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国内汽车同业者也都想要建立这么一个组织,促进国内汽车业的发展。原本大家现在只是有这么个想法,国内耽误了很长时间,如果由滨汽和哈汽再加上一汽挑头的话就应该能够把汽车协会建立!这个事我会向饶部长报告的,如果小林同志愿意提供帮助那最好了,咱们国家现在对外汇是来多少要多少,能够创汇的机会谁都不会放过的!”李刚说完笑了起来,他的内心认为有了林强生这么个人的存在,还真的帮了国家不少的忙。别的不说,他所在的外资企业对中国就相当友好。

还有埃里克松先生,也都是不错的人,帮了滨汽不少。尤其是埃里克松在产品标准的建立上更是不余遗力,加上瑞典人保守认真的性格,人家真是把滨汽的事业当做了自己的事业,滨汽现在发展的这么顺利也是多亏了有这么些好的因素存在。

想着想着,李刚不由得向林向荣看了一眼,想到一汽研发新型卡车的困难,饶部长有先把自己调回一汽接任厂长的打算,莫不如向上级建议由林向荣接任滨汽的厂长,可是这样一来就算是把滨汽交给了林家父子啊!

当初上级也隐晦的表示出不能让林向荣当厂长,以避免滨汽真的被外方控制。现在回头想来,当初把80%的产量都交给了外方处理,这个方案还真是欠考虑,弄得现在公司也不好反悔违约,把一件企业间的事上升到外交事务上去!

第二百六十二章制晶效率提升10倍

“李厂长您看滨汽手里的债务是不是让我们看一看,从中挑选出一些合适的欠债我们好接手?”林强生看着李刚陷入了沉思,等了一会提醒的说道。

“哦,这个事好办,我们滨汽想要的是资金,这些企业单位拿着批条过来我们也不好不卖。现在倒好,很多企业单位都变成了刺头,要不就给东西要不就赖账,真是拿他们没的办法,我们也很头疼,长此下去这些拖欠就会形成坏账影响企业的发展,这也是我的责任!你们要是能接手一些帮我们解决困难,那是最好了!”李刚笑着说道。

债务积压确实令人烦不胜烦,明明自己的产品很畅销,可偏偏打交道的却都是各地方的企事业单位,逼急了这帮人也不好,死要钱也不好,人家即使不要脸滨汽这边也抹不开面啊!

欠债单位倒是说了要不你就把我们产品拉走,要不钱先欠着以后还。这让滨汽怎么办,衣服食品拉回来还能够分给企业职工,可是建筑材料拉回来分给谁。

滨汽方面的领导听说林强生要用外汇买公司的外债立刻答应了林强生,对他们来说林强生简直就是千年难遇的冤大头啊!他们为了这些债务问题组织了多少业务员去各地要账,更别提欠债企业门难进脸难看了,他们巴不得把这些账单通通打包送到林强生的手里。

林强生很快调来公司的财务人员对滨汽的外债进行核实,专门挑那些建筑材料的单位,或者是能和建筑企业打上交道的主管单位。

他又找来了陈燕军,让他负责建筑材料的储运工作,再找来古明让早已建立起来的商业调查科行动起来,开始调查这些欠债单位。

滨汽还是很负责任的,把这些欠债卖给了林强生后并没有不管的意思,他们派了业务人员会同林强生的人一起去欠债单位讨债。

就这样,林强生渐渐的解决了半导体工厂的建筑材料问题。不仅如此,他还通过这种关系建立起了自己的建筑材料储备。

如今国内陷入了一种经济怪圈,一方面是全国都在处于物资紧缺的状态,计划内物资缺乏计划外物资高起。而另一方面是建筑材料生产企业找不到市场,被上级部门牢牢的掌握了企业的决策权,与市场严重脱钩。

这一是由于社会信息不畅所造成的,二是由于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尸位素餐毫无作为管死了这些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林强生控制了一些资源就变相的掌握了很大的主动权。

在林强生的半导体研究所,王守武、吴锡九、林兰英、成众志等国内的半导体专家齐聚一堂,他们正观看着一块切割好的晶圆。

这是一块高质量晶圆,目前国内还没有突破3英寸这个尺寸,林强生这里算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兰英,这里一个月的产能是多少?”王守武向林兰英问道。

林兰英很快的说道:“这里的一台单晶炉可以装2。28寸热场,2。28寸热场可装料量31KG,改进了单晶硅生长数据之后,一台单晶炉每月能拉制出56根单晶棒。车间内有40台这样的单晶炉,一个月的单晶硅产量在2。4吨左右。长700mm的单晶棒,每根最多能够切割出2333片硅晶片。”

林兰英继续说道:“这个车间的产量很高,这种新式的单晶炉至少比国内现在所用的单晶炉提高了10倍的效率,我建议国内大力普及这项热屏技术,还有林强生提供的氢氧化钡坩埚涂层,据我们的实验这种涂层很有潜力,将能让石英坩埚达到长寿命,经过我们的实验已经有连续开了100炉还无损坏现象的涂层配方,这种涂层在当今世界上绝对处于技术领先水平!”

王守武等半导体专家此次来滨城就是来考察由林兰英带领的硅单晶实验小组对封闭式单晶炉的测试情况,经过林兰英的介绍,看样子这位在国内开创制造了开口式硅单晶炉的发明人也十分推崇这种封闭式炉的设计。

王守武点了点头对大家说道:“现在我们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这种单晶炉和涂层配方能让我们国内的硅单晶制备水平提高一大步,研究所应该重视这两项技术,而且我们要向四机部尽快报告这个情况!兰英同志,你看林强生那里是否愿意向国内转让技术,你和他谈过吗,他有什么条件?”

提起林强生,林兰英笑着说道:“王副所长,我这个本家还是很爱国的,林强生本人很愿意向我们转让这两种技术,这没有什么问题。但我觉得,咱们还要与林强生加强合作,这种封闭式硅单晶炉采用了大量的自动化技术,没有自动化控制这种单晶炉就和废铁没有什么两样。我们通过大量的实践工作,掌握了一套操作流程,使用这种单晶炉就是人离了设备也能自动生产自动停止、自动提升,一两个操作员就可以控制好几台单晶炉,这套机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您看这里,这是一台微型计算机,这里边有一套操作程序是国外的产品,林强生有自动化控制方面的人才,为我们了解这套程序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想要大力推广这套产品还是要和自动化研究所合作,最好是请林强生帮助,他那里有现成的自动化软件。”

王守武和众人聊了几句后说道:“这样我们见一见林强生小同志,和他谈一谈技术引进工作,此外我听说他还想成立一家半导体工厂,有这回事吗?那更应该找他谈谈了!”

林强生此时正在建设工地上,半导体工厂他在后世倒是见过,而且他也有着自己的规划,他要把这座工厂建成为全国甚至全球都排得上号的先进工厂!目前湾湾的台北新竹科学工业园早已经开张,这座工业区完全是以半导体产业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在后世湾湾地区更是成为全世界名列前茅的半导体生产设备输出地,新竹科学工业园办得非常成功。工业园占地5。8平方公里,而滨城西北的工业新区占地20平方公里,后世这种工业区几乎遍布中国,随便哪一个都比新竹科学工业园大,可是在技术和影响力上人家却是世界级的!

湾湾的半导体产业从开始就很明确的借助了台北几所大学发展,交大、清大、工研院几座大学的研究力量对他们的发展助力很大。

而现在他们刚开始,只有一些中小科技公司,而后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他们才依托技术积累发展起了几家后世有名的大公司,如台积电、鸿海集团等。

林强生不甘人后,也不希望让别人掌握住国内的IC产业,趁着现在还有时间,湾湾和韩国都刚开始发展他们的IC产业,他要现在就建立一家大型的半导体工业集团,抢在他们的前面进入国内市场。

王守武找到了林强生,对他说明了半导体研究所引进良种技术的想法,林强生手里有着全套的封闭式硅单晶炉技术资料。虽然国内可以仿制的出来,但是也要经过大量的试验工作。他们也知道,林强生大公无私的把这些技术摆在了中科院科研人员的面前,尤其是林兰英这位爱国女愤青的面前,更是没有要隐瞒国内的心思。

“我希望这种技术能够尽快的提供给国内制造硅单晶的生产厂家,这种设备不但能使硅单晶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良品率更是能达到80%以上。而且它的能源利用率也是很高的,使用了这种单晶炉在同样产量下使耗能降低到30%以下,这不但节约了大量的电力资源而且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绝对是利国利民的技术!还有氢氧化钡涂层,也是大大减少了石英坩埚的消耗!”林强生和王守武两人向着车间走着,他一边走一边对王守武说道。

“是啊,小林同志你的技术可帮了我们的大忙,让我们半导体研究所大大的开了眼界!尤其难得的是这种技术目前还只有我们知道,国际上还不曾掌握这种技术,你真是对国家做了大大的好事!”王守武赞赏着林强生的作为,十分欣赏林强生这个小青年,处处为国家着想一点也没有要和国家讨价还价的意思。

如果林强生真的能够把这两项技术交给国家,那将使国内半导体产业大大的前进了一大步,在单晶硅制备效率上赶超发达国家!

第二百六十三章代工生产

两人回到车间,王守武有些感慨,不由得向林强生介绍起了这些年国内发展半导体事业的成就和挫折。

目前国内的IC行业由“两霸”支撑,再加上无数的地方小厂,拼凑起了国内不强且产业零星分散的工业体系。南霸Shanghai无线电十九厂(元件五厂拆分),北霸Beijing国营东光电工878厂(由BJ电子管厂抽调一部分技术力量组建)。

在国外实行对华封锁的年代里,集成电路属于高新技术产品,是禁止向国内出口的。因此,在封闭的自力更生、计划经济年代里,这两厂的IC一度成为每年召开两次电子元器件订货会上最走俏的产品。当时一块J-K触发器要想马上拿到手,得要部长的亲笔批条。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前,IC在中国完全是卖方市场。七十年代上半期,一个工厂的IC年产量,只有几十万块,到七十年代末期,上无十九厂年产量才实破500万块,位居全国第一。

在七十年代初期,由于受国外IC迅速发展和国内“电子中心论”的影响,加上当时IC的价格偏高;一块与非门电路不断变价曾达到500元,利润较大销售利润率有的厂高达40%以上,而货源又很紧张,因而造成各地IC厂点大量涌现,曾经形成过一股“IC热”。

当时不少省市自治区,以及其他一些工业部门都兴建了自己的IC工厂,造成一哄而起的局面。在这期间,全国建设了四十多家集成电路工厂。四机部直属厂有749厂(永红器材厂)、871厂(天光集成电路厂)、878厂(东光电工厂)、4433厂(风光电工厂)和4435厂(韶光电工厂)等。各省市所建厂中有名的有:Shanghai元件五厂、上无七厂、上无十四厂、上无十九厂、Su州半导体厂、Chang州半导体厂、Beijing市半导体器件二厂、三厂、五厂、六厂、Tian津半导体(一)厂、航天部Xi安691厂等等。

集成电路一经出现,随着设备和工艺的不断发展,集成度迅速提高。从小规模集成(SSI),经过中规模集成(MSL),很快发展到大规模集成(LSI),这在美国用了8年时间。而中国在初始发展阶段仅用7年时间走完这段路,与国外差距还不是很大。

1972年中国第一块PMOS型LST电路在Sichuan永川半导体研究所研制成功,为了加速发展LSI,中国接连召开了三次全国性会议,第一次1974年在京召开,第二次1975年在Shanghai召开;第三次1977年在大三线Gui州省召开。

为了提高工艺设备的技术水平,并了解国外IC发展的状况,在1973年中日邦交恢复一周年之际,中国组织了由14人参加的电子工业考察团赴日本考察IC产业,参观了日本当时八大IC公司:日立、NEC、东芝、三菱、富士通、三洋、冲电气和夏普,以及不少设备制造厂。原先想与NEC谈成全线引进,因政治和资金原因没有成功丢失了一次机会。

后来改为由七个单位从国外购买设备,期望建成七条工艺线。最后成线的只有Beijing878厂,航天部Shan西骊山771所和Gui州都匀4433厂。

这一阶段15年,从研制小规模到大规模电路,在技术上中国都依靠自己的力量,只是从国外进口了一些水平较低的工艺设备,与国外差距逐渐加大。在这期间美国和日本已先后进入IC规模生产的阶段。

王守武向林强生介绍了这些,让林强生对国内IC产业有了一些最基本的认识,总的来说我国起步的时间比湾湾和韩国要早很多,而且技术成就也比较高。但是后来发展则缓慢了下来,加上国内动乱和国外的封锁,耽误了技术发展的时间,国内的IC产业在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八十年代逐渐落后世界。而这个时间段,则是世界IC产业发展最快的一段重要时期!

现在林强生听完了王守武的介绍又有了新的想法,国内有着这么雄厚的半导体产业实力,虽然工业体系较为分散不成合力,分布也不合理。但是国内却有着大量成规模的产业工人和基础设施,再加上国内廉价的人工,2千人的大工厂每月所付的工资也不过20多万,成本优势很大。如今在国际IC市场上流行的是日本的大量低中段零配件和湾湾的低质量廉价代工,国内何不向湾湾学习,别的不说,肯定产品做得比湾湾还便宜!

他向王守武说道:“国内既然这么多IC生产单位,有没有可能拿出几家来和我公司合资,新公司采取1比1的股份形势,国内提供技术人员我提供资金设备、技术研发、先进的管理技术,建设几家生产成规模化的大公司?”

王守武听到林强生的建议后怔了一下说道:“你不是要自己建立一家半导体公司吗?怎么想到要和国内一起合资?”

林强生笑道:“我自己的也要搞,但是实在是缺乏技术人才和专业的工人队伍,可以预见到发展会比较慢!既然咱们国家有着这么好的基础我不如利用起来,这样对我自己的半导体公司的帮助也很大!另外,也许王副所长不知道,我在美国还有两家生产计算机的公司,一家名叫奔腾电脑公司,另外一家叫做康柏电脑公司,我已在香港注册了这两家公司,在国内两家公司的商标也审批下来了!”

“什么?你说康柏和奔腾这两家电脑公司是你的?”王守武大吃一惊的问道。

对这两家电脑公司他太熟悉了,目前半导体研究所正复制的美国微型计算机就有这两家公司的产品,而且是主要仿制对象,没想到今天居然让他碰到了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而且就是眼前的这位年轻人,这太让人惊奇了!

“嗯哼!奔腾电脑公司已经推出了两代产品,目前的奔腾2。0电脑在美国卖的还不错,走平民路线每台3500美元,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6亿美元达到了20万台以上的销售量!康柏公司也出了一代产品,便携式电脑,不过目前它还是像一个小行李箱般的大小,销售成绩也不错,每台5800美元。它有着简单的窗口式界面、先进的鼠标操作、还集成了一套成熟的办公软件、能实现所见即所得,它还有一些小游戏非常好玩。。。”

听着林强生语言生动形象的介绍着自己的产品,王守武稍稍有些脸红,他嗯嗯的不断点头,半导体研究所的吴锡九院士带领的研究小组也打算仿制这台便携式电脑,虽然不可能有美国人的制造水平,实现不了小型化,但窗口界面、鼠标、所见即所得这些功能也都能实现,这部微型计算机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产品!

真是不可思议,这两家在国内看来都是拥有高技术含量的计算机公司,竟然全是眼前这个林强生创立的,这太让人难以理解了!

“我的这两家电脑公司现在都处于发展扩张时期,虽然在美国投资很方便,但是我还是觉得把一些产业放到国内来比较好,能够大大的帮助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而且国内有着巨大的成本优势,这是不容忽视的!我想把两家电脑公司的一部分零配件的生产放到国内,或者合资或者收购一些国内的半导体企业来给我的两家电脑公司做代工,您看我的提议怎么样?”林强生向王守武问道。

“代工生产?”王守武琢磨的说道。

林强生期待的点点头,一脸好奇的看着王守武。

“把计算机零配件拿到国内生产,合资、技术改造、生产、出口创汇!”

王守武听完林强生的建议,头脑里想到了几个词他马上反应了过来。

王守武立刻站了起来表情严肃的说道:“小林同志,你的这个提议非常好,如果能把你的两家电脑公司的一部分零配件拿到国内生产那对中国IC产业的帮助简直太大了!这个消息十分重要,我要立刻通知研究所,我相信所里和上级主管部门一定会仔细考虑你这个建议的!”

第二百六十四章京城出租车公司控制权之争的开始

简陋的大会议室里空中到处飘动着烟雾,从外面射进来的灰白色的阳光好像把这些烟雾又加热了似的,让人觉得异常烦闷。

这里是京城出租车公司总部的会议室,林强生坐在首位上面带笑容的看着参与会议的出租车公司的一众干部们。

他的左手边坐着王进力主任兼经理,此时他正面带异色的看着林强生。

王进力记得这位年轻人和他还有一过一面之缘,怎么这么快就成了新出租车合资公司的外方经理了,这太让他不能理解也难以接受!

三月末的京城还有着阵阵凉意,林强生把窗户打开,慢慢的回头对着王进力说道:“王主任,我打开窗户您不介意吧?”

王进力心说你都打开了才问我,他笑了笑说道:“不介意,我们都是大烟枪,怕您不习惯了吧!”

“没事,还行!”林强生笑着回道。

来BJ已经有半个月了,半导体研究所得知了林强生有意和国内搞合资半导体工厂,并且还想把一部分计算机零配件拿到国内生产,他们立刻上报了四机部,四机部的钱敏部长又上报了中央,总之林强生的这个提议又惊动了不少上级领导进来。

国家本来就有意发展半导体工业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不过由于国际政治环境因素,高新技术对国内实行严厉的封锁,引进技术设备国家也没有什么办法,上层使不上力气,只好把引进工作交给了下面工厂自己解决。

林强生有意和国内合作搞半导体,国内最在意的是他竟然在美国拥有两家畅销电脑公司,要是能把一部分零配件拿到国内来生产,这将使国内的半导体技术有望接触国际,进而让自己的国产产品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创造大量外汇!

林强生的提议让国内一下子看到了接触发达国家计算机技术的曙光。中央很重视这次合作,任命了万里同志为计算机发展领导小组组长,与林强生商讨双方合作的事宜。

林强生向计算机发展领导小组提出了和国内开展大规模的合作,或收购或合资一批半导体企业单位研究所,这样就能让林强生在国内一下子就拥有一家集团规模的半导体公司。这对他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林强生狮子大开口,张口就像万里提出要并购国内半导体两霸企业,上无十九厂、京国营东光厂、Shenyang和Changchun的半导体研究所和生产单位。

因为美国的计算机以及相关市场非常庞大,年产值上万亿美元。林强生的电脑公司每年就能卖出去将近30万台电脑。而且奔腾二代和康柏便携式是新推出的产品,目前的销售状况很好,每个月的销售额都有较大提高。而像林强生这样的计算机公司在美国还有上千家之多,这个市场是非常庞大的,它的零配件市场就更是广阔了。

林强生还真担心把大量订单拿回国之后也像当初生产变速器一样无法马上跟上国外市场的需要而造成被动,他想一开始就来个大规模的合作。这也是迫不得已,国内除了“两霸”上无19厂和京城国营东光厂之外,其他的公司相比国外只能算是小个头的半导体公司,以国内落后的生产工艺,每月能交出多少合格产品都不知道。即使把全国的半导体企业都捏一块,也许还没日本的一家半导体企业年产量相比。规模弄得越大,对林强生越有利,将来不至于手忙脚乱。

通过和计算机领导小组的协商,林强生把一台电脑的所需要的材料规格数据和图纸,通通的整理后交给了国内,其中大到机箱小到一颗针脚的设计参数和图纸都给了半导体研究所,他们拿到设计参数之后开始找国内的半导体工厂或是相关制造单位,看看国内具体到哪些工厂合适与林强生合作。

这里边国内还有个为难的地方,那就是林强生要求投资入股,进入企业管理层,想要生产他的电脑零配件可以,只要让他入股并参与管理企业就行!他可不希望自己白白努力一场,然后这些企业翅膀硬了就把自己甩掉,然后一直靠着这些东西吃老本一点不知道搞研发投资技术,争夺新的产品市场!

这种企业在后世太多了,开始和国外差距并不大,可是随着国外厂商的技术升级,中国进入了不断技术引进不断追赶的怪圈!

这就让国内十分的为难,因此万里带领计算机领导小组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工作,调查并开始走访各省市数十家半导体中小企业。

全国各个省份城市都有自己的半导体小工厂,光是研究所下属就有好多家企业和配套单位,找到国内可以合作的生产厂家并不轻松,又要考虑厂子的困难,同时条件也不能太差,非常需要时间。

而林强生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