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民科-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驾驶过配备了MQ200变速箱的车型,应该都有这种感觉,那就是有了这样的手动变速箱,仿佛没有再买自动挡的必要了。MQ200变速器,其短小的变速杆握在手里就很舒服,当踩下离合时,只要用手指头轻轻一拨,变速杆就被吸到了你想要的档位上。直截了当,丝毫没有拖泥带水之感。轻便的操纵,即使是在需要经常换挡的堵车路段也不会很累!
这款变速器采用了一些复杂的设计,比如多锥面同步器、电控换挡装置,这样不但提高了换挡速度、降低了阻塞感,而且电控装置使换挡更省力、更轻松。
装配这款变速器的轿车,操纵驾乘感受无与伦比!
林强生打算把这款变速器配备给捷达1。6L车型,让小排量捷达轿车的驾乘舒适度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当然,这么复杂的设计,致使其加工成本必然上升了很多,其加工精度较高,汽车厂的机加工水平还难以达到。
MQ200变速器的核心零部件;将由林强生的高精密机加工车间完成。
林强生的那些从意大利和美国淘弄回来的三轴精密数控机床和普通精密机床,也因此有了用武之地。他的精密加工厂将给汽车厂做配套,同时将以生产高档变速器为主打产品。林强生的目标是将来能够自主研发、生产自动变速器、手自一体变速器等高精尖产品。
变速器的结构已经很久没有太大的变化,早已过了技术保护期,甚至主要生产变速器的各大厂家也是才刚刚开始研究自动变速器,技术专利还没有成为各方企业的有力武器。
林强生在美国已经建立了实验室,专门研究自动变速器技术,抢注专利,以获得发展契机,不让这些企业在日后以专利技术卡住自己汽车帝国的脖子!
在埃里克松对汽车厂上下观察磨合之时,林强生的黑科公司也开始招募员工。
在省报上,黑科公司以整版的大篇幅连续进行了一周的宣传,彻底的惊动了省城的各界。这家外资企业的大手笔,也让滨城的百姓们知道了这家外资企业终于开始招工了。
当然,有些人已经盼望已经,早就盼着到外资企业去工作,管他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只要自己能有个工作就好。而有些人纯粹是想尝个新,来看看外国人这里有没有什么便宜好赚。更多的人则只是想看个热闹,看看到底有没有人去外国人的工厂工作。
2月28日,黑科公司在市内各大商业繁华地段,现场开始招募员工。一百门口、秋林商店、中央大街,都设立了招募网点。
桌子椅子摆在道边,外加红色的条幅,“黑科公司现场招聘会”以这种国人没见过的形式开始了。
杜萍、薛盛红、李郁歌纷纷在桌前负责收拢简历进行登记,还有林香叫来的一些同学、知青战友也过来帮忙。
杜萍三人现在已经不在一百商店里卖表了,由于国禧表的销售状况良好,以至于一百商店直接经销了这个商品,自然就没有三人的位置了。她们在社会上晃悠了大半年的时间,如果林强生不回来,她们也就这样一直打零工下去,除非抓住什么机遇才能翻身。
当林强生找到她们几个的时候,可是把三人高兴坏了,已经21岁的李郁歌甚至趴在林强生的身上大哭了一场。
现在李郁歌正负责着一个桌子,指导着应聘者填写求职表格。从她认真的脸上,能看出重新有了工作的那种兴奋快乐的心情。
“请你把出生日期也填一下,这个是公司要求必须填的!”李郁歌向一位20多岁的青年说道。
“不填不行吗?除了户口本上写那东西,谁还记得它啊!”青年皱着眉头说道。
李郁歌摇了摇头说道:“这个不可以,一定要填的,这是公司的规定呀!”像这样类似的问题,不知道已经重复了多少遍,但她还是很有耐心的向人解释着。
林强生是真的没想到,外资公司招聘也同样的吸引了不少人来求职,基本上每个招聘点都是人山人海的景象。
求职者都会领到一份简历,简历上已经写明了必须要本人自己填写的信息,填写完的求职者直接交上简历就行。到时谁被公司录取了,就会在公司门口的榜单上写有名字。
求职的人员大多以青年人为主,通过简历分析这些人竟然大多不是回城知青。
林强生还不知道,此时的知青们回城后都希望进国企端上铁饭碗,外资公司他们觉得不牢靠,很少有知青愿意过来试一试。
通过调查,林强生知道了求职青年们大多以未下过乡的青年人为主,这些人或者是逃避知青下乡,或者是直接不念高中以逃避下乡必须高中毕业的规定。留在城市当中的青年不在少数,这些人思想活络,有些小聪明,在城市里混的久了年龄大了不想再混下去,高不成低不就,所以才来外资公司这里求职,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带有一种豁出去的心理!
三个招募点,大概每个都排了二三百人的队伍,还有更多的人站在周围看热闹。
当然,这里也不缺乏没有背景的知青,这些人没有厂子接收,爹妈也没有能力给解决工作问题。
林强生更希望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工人前来应聘,这样的工人如果来应聘都是他亲自面议商谈工资,但是这样的人极少极少。
林强生的目的最初是想招到的工人起码是有文化的,不至于是文盲。可是当简历设计出来的时候,林强生想到何不多要求写上一些东西,例如工作经历、工作技能、擅长爱好什么的,大浪淘沙,没准真的会淘到珍珠呢!
黑科公司这次打算招募的工人在1000名左右,没想到三天的时间竟然让他们收到了大约5000多份简历,这是林强生未想到的。他还以为作为外资公司会很难在滨城招募到职工,会很少有人来应聘呢!
实际上这种情况也是大大的出乎了省市领导们的意料,他们原想着等到外资公司招不到人的时候自己支援他们一把,比如自己的子女啊、亲戚和关系户什么的,都可以和外方商量商量,把这些人安排进外资公司工作嘛。
但是他们没想到,这年头的老百姓也不是傻瓜,眼看着外资公司起高楼,眼看着它盖厂房,眼看着一套套机器设备拉进了工厂。老百姓又不是呆瓜,谁都知道这家外资企业是来真格的!
你外国人在咱的地方建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即使将来外国人干不下去了,工厂总不至于跑掉吧。只要工厂在,那咱老百姓进去就有赚头,就能找份活干!
怀着这种朴素的心思,林强生的招聘会办的异常顺利,一点也没让省市干部们多操心!
第一百六十二章大挖墙脚
埃里克松在汽车厂担任着外方经理,在黑科公司则任职CEO首席执行官。
为了方便他的工作,林强生特意从瑞典SAAB订购了一辆黑色萨博900型轿车,辗转运到H省,这辆车大大的方便了他的出行。
萨博900不但让埃里克松感到高兴,而且让他每天出门就能看到一款瑞典国货,在异国他乡感觉与自己的祖国近了很多。
林强生尽量让他过得仿佛和瑞典没什么不同,吃住行都很照顾。汽车集团拥有自己的招待所,埃里克松对中国的生活还算是满意。
随着黑科公司的扩招,第一批审核通过的职工名单贴在了公司主楼门前的展览板上。这次总共招募了1100名工人,经过对众多简历的初步审查,挑出了其中字迹还算可以、比较工整的,林香等人面对大量的简历也就只能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来寻找员工。
所谓相由心生,字迹也是人性格的一个重要表现,做事是否认真,林强生相信从字迹上就能看得出来。
当然,不是说字迹不好的人就做事没有诚心,公司向应聘者承诺将会在未来两个月内继续招募第二批员工。这才让一些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求职者,对黑科公司产生了更多的期待,一些人想在两个月后再来应聘试试。
公司的主楼是一栋五层的灰色大楼,采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用上了透光性良好的大块钢化玻璃。这栋建筑在滨城也是独一无二的,经常见到有市民跑过来观看。
埃里克松在五层有一座办公室,在滨城汽车集团外方经理不必经常出现,所以他大多数时间都在这边办公。
林强生召集林香、陈燕军等人开了个会,主要是成立HK精密工艺公司,给汽车集团提供高档变速器系统。
林强生始终坚持着管理层的精简机构、扁陲化管理、职务尽量压低、减少中层管理人员,HK精工只有一名车间主管由陈燕军担任,财务由公司总部的林香主抓。
“面对加工车间大量缺乏技术工人的问题,林香你在红旗五金厂的时候和工人师傅们接触过,其中有多少个是有技术的老师傅?”林强生向林香问道。
林香怔了怔,很快反应过来弟弟是把主意打到了五金厂上,当初她和贺振国为了厂子能够开工是走访了不少退居二线的技术工人,其中也不乏技术高超的高级技工,他们还真的请到了几个大师傅。这些人或许是因为年龄到了的缘故退休在家,大多却是给家里的子女让出了工作岗位。
“大概有三四个吧。”林香真没想到弟弟会把主意打到五金厂上,因此犹疑的说道。
林强生毫不讳言的说道:“现在公司遇到了发展困难,可以说是最大的瓶颈,我们缺乏有技术懂技术的高级技工!林香,如果红旗五金厂的技工师傅能上我们这里来,我给他们按时薪算,一小时一元钱,一个月能赚300多,技术好的,工资更高!你去问问他们有没有来的想法?”
林香硬着头皮点了点头,想到当初陪着贺振国一起拜访老工人师傅家门时的艰辛,不由得一阵感慨。
3月在南方早已是春暖江绿,但是东北大地还是一片冷风习习。
林强生开着新款的白色捷达在胡同的小巷里行驶着,幸好现在地面的积雪还没有融化,白色的捷达开进来也依然是干干净净的。
这里是滨城市最大的一片棚户区,一条叫大庆路的主干路把这片地区分成了两片,这里住着三大动力厂的职工家属将近80万人。
滨城电机厂、滨城汽轮机厂、滨城锅炉厂,这些工厂都是国内大型重工业单位,这里任何一家工厂的人数规模都在2万以上!
同时大庆路上还有许许多多为三大动力做配套的中小型工厂,更是星罗棋布的分布在这一大片区域内。
林强生开着捷达车,副驾驶座上坐着林香,后面坐着陈燕军和埃里克松。
一辆白色轿车、后面还坐着一个老外,当轿车拐进了居民区后,这样的搭配很快吸引了众多居民们的目光。
“真是不可思议!这里住着多少人?”埃里克松看到小道两边一片片的民房,惊奇的叫道。
“这里住的全是电机厂的职工和家属,电机厂就有将近3万多名职工,这片家属区住着多少人很难算出来!”由林香指着路,林强生一边说着一边把车停在了路口,几人下了车。
“这里真是,太令人惊讶了!就像是二十年代的美国工人,那时候的欧美蓝领阶层也是挤在这样肮脏不堪的贫民区!”埃里克松仔细的看着围观的老百姓和周围的民宅,对这片居民区品头论足道。
林强生倒是不以为意,要知道如今是七八十年代,是国人居住环境最差的年代,当然不能跟国外已经成为中产阶级的蓝领工人们比较。
“刘建林师傅是住这里吗?”林强生向一位离着很近的看热闹的青年人问道。
小青年也就十七八岁的年纪,他愣愣的点了点头,向胡同里一指说道:“门口有青石的那家就是!”
林强生点了点头,从兜里掏出了块泡泡糖递给了小青年,笑道:“谢谢你了!能不能帮我看下车,别让人划了!”
小青年看了看泡泡糖上的英文包装,笑着的点了点头说道:“我保证不会让人动你的车!”
林强生点了点头,回头招呼了一下林香几个人向着胡同里走去。
刘建林将近60岁的年纪,由于身体多病的缘故,早早的选择了从电机厂退休,把自己的工作岗位让给了他的二儿子接班。这样也就能让刚回城的老二有个工作,还能娶上媳妇尽快成家,也算解决了老刘的一块心病。像这样退下来的工人师傅还有很多,大多是因为孩子的工作问题而选择早退。
刘建林拥有高级铣工技术能力,但是由于那十年耽误了很多人的前程,他没有评上高级职称,不得不说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但即使这样,如果电机厂有比较重的铣削加工任务的时候,老刘仍然会被车间主任找去应付难关。
林强生和众人带着礼物拜访刘建林的家,此时八点刚过,大儿子大儿媳还有二儿子已经上班去了。只有两位老人在家,东屋是大儿子一家三口住着,老刘两口和二儿子挤在西屋。
“哎?这是林香姑娘,快请进来坐!老伴快出来,林香姑娘来了!”刘建林的老伴看见林香,赶紧招呼着说道。她非常喜欢这个乐观开朗的大姑娘,还想着给自己的二儿子介绍介绍。
前阵子林香来家里找老刘去红旗五金厂帮忙,但由于太远的缘故,不得不拒绝了姑娘,她就觉得很过意不去。
“孙阿姨,这是我弟弟,林强生!今天我们是来看看您二老!”林香笑着说道。
刘建林这时也走了出来,看见林香,笑道:“小林姑娘,这回你肯定还是找我帮忙吧?快进来说说!”
林香笑道:“刘师傅,这是我弟弟林强生,这是陈燕军,埃里克!都是我们公司的。”
几人走进院子,老两口有些吃惊,没想到还有一个外国人!
两人把他们迎进了屋,孙阿姨一边招呼着几人给他们倒水沏茶,一边好奇的打量埃里克松这个老外。
刘建林年轻时倒是见过苏联专家,因此也没对埃里克松表现出过分的好奇,只是看了看,然后对林香惊讶的说道:“小林姑娘,你都把外国人找来了,这是要请我去你的那家小五金厂吗?”
林香笑道:“五金厂当然不需要外国人,这回是我弟弟的公司需要刘师傅帮忙,您可一定要帮帮我们啊!”
林强生笑着向刘建林说道:“刘师傅,您知道在江边的那家外资企业吗?现在这家企业主要为咱们滨城的汽车集团生产重要零部件,可是车间里急需高级技工,请您一定过去帮忙啊!”
看着刘建林,林强生继续说道:“您放心,我们会给予您这样拥有丰富经验的技工师傅非常好的工资待遇!您将按照工作时间领取工钱,干一小时的活我们付给您一元钱,如果能够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公司也将给予您丰厚的奖励!刘师傅,您一定要考虑一下!”
刘建林惊讶的问道:“那地方我知道,真能给这么多工资?外国人这么大方?”
他在电机厂工作一个月才将近70元的工资,就已经觉得不错了,没想到外国人给这么高的工资。刘建林转头和老伴对视了一眼,怀疑自己是不是听差了。
“刘师傅,我们的高级技工将按时薪支付工资,也就是您如果工作12小时,就会有12元钱,午休时间带薪休息!这样您工作一个月,就将拿到360元的工资!”陈燕军在旁边补充道。
刘建林和孙阿姨差点吓到,这么一算可不是嘛!就算一天干12小时,一个月就是360元,和70元相比,简直多了去了。这样多的工资,不知道领导们能不能达到,反正要比电机厂厂长的工资高多了!
言多必失,林强生觉得谈到这里就可以了,让两位老人消化消化。他和陈燕军、埃里克松一起退出了院子,留下林香在屋里陪着刘建林和孙阿姨继续说话。
不多久,林香就笑着从屋里走了出来,回头和二位老人挥了挥手,走出了胡同上了捷达轿车。
“老头子,你真的去外国人的公司啊?!”孙阿姨向刘建林问道。
刘建林摆了摆手,说道:“让我再想想!”
“嗯,这可得考虑好了!你要是去外国公司,那可好了!这一个月360元的工资,可真够多的!”孙阿姨轻声的说道,生怕别人听见。
“我去给外国人干活,左邻右舍怎么看啊?!唉。。。”刘建林犹犹豫豫的说道。
“这是你有手艺,小林姑娘和她弟弟才找你,凭手艺吃饭咱怕谁说闲话!”孙阿姨说道。
两人回了屋,正好看见林家姐弟带来的一大包礼物,牛奶、糕点、牛肉罐头什么的,等二老想送还时,轿车早已不见踪影。
第一百六十三章玉宝到来
像这样的挖墙脚行动,林强生乐此不疲,一行人先后拜访了赋闲在家的四五位大师傅,其中有铣削技术精湛的刘建林师傅、高级钳工郭炳霖、大车工姚文祥,还有几位手艺高超的技术工人。
这些人都是因为年龄差不多了,又给子女让地方,而从工厂退下来的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工人。
这是一只非常珍贵的技术力量,新中国为了培养这批技术工人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本人也是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才锻炼出了一身的技术本领。这些技术工人拥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却非常可惜的因为子女工作问题,而早早的离开了技术岗位。这不仅是企业的重大损失,还是国家的重大损失,而在社会转型阶段,这样的事情却不足以引起大人物的重视!
林强生非常看重这样的优秀技术工人,像精密机床上的导轨,即使在国外也是由高级技师手工铲出来的!
他叫来了徐珂,把他派了出去,让他去了解滨城的各个国营大企业,到底有多少像这样的技术工人要面临给自己子女让出岗位的尴尬境地,然后好有的放矢的去联系这些人。
刚刚三月,郭玉宝就到了滨城,他在战场上失去了一条胳膊半条腿,回到家后过了一个令他十分不安的春节。整天面对父母的愁容,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疏远,还有亲戚邻居的同情和白眼,这些终于让他受不了了。
郭玉宝和家人说了一声,也没问家里人的意见,买了火车票就来到了滨城,在火车站呆了两天才打听到林强生的公司,搭上公交车找到了公司的门前。
林强生的大哥林强东,这阵子一边联系工作单位,一边帮着弟弟训练他的保安队。林强生始终劝着大哥回GD省,因为那边发展前途真的不错,而且还有个薛灵芸等着大哥呢。他和薛灵芸联系时才知道,大哥走的那天因为薛灵芸找了她的父亲说项工作单位的事,而闹了意见。
保安队里的人员都是从社会找来的小青年,有混子有地痞,正好林强东这个当兵的大哥在,就邀请他过来训练一番,也算是给这些人一个下马威,让他们懂懂规矩。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立定!陈大鹏,出列!”林强东大声的吼叫着,一名青皮年轻人晃悠着走出了队伍,眯着眼睛瞅着林强东。
林强东走过去,瞪着这名青年叫道:“陈大鹏,告诉你几遍了让你认真训练,你怎么回事?给我绕着主楼跑十圈!”
陈大鹏不服气的叫道:“我是来看大门的,又不是来当兵的,凭什么让我像当兵一样挨训?!耍人玩呢!”
“不听指挥,你还有理了?”陈强东以前没对付过这样的青皮,在部队里他可以打骂关禁闭,但是现在这些手段就不能用在普通人身上了。
另外,弟弟也交代过他了,不服管教的告诉他,直接开除再招人就是。林强东始终觉得这样不太好,不能夺了人家的饭碗啊!所以他在遇到了愣头青的时候,硬是没有找到对付他们的办法。
“报告,大门口有人!”这时一位保安人员适时的叫道。
林强东回头看了一眼,果然有个人一瘸一拐的在大门口晃悠,于是瞪了一眼陈大鹏说道:“一会再收拾你,归队!”
看着教官跑向门口,陈大鹏马上笑嘻嘻的叫道:“妈的,老子来这是为了混工资来的,可不想当兵!”
众人围拢过来都笑哈哈的,一人说道:“上头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给咱们弄来这么个大头兵,让老子成天走正步!真他么的,急眼了老子不干了,爱谁干谁干!”
另一人小声的说道:“也别这么说,一个月五六十的工资给着,这日子多美,不干多可惜啊!”
“是啊!要不是看这的工资高,谁来整天把大门,天寒地冻的!”另一保安说道。
“郭玉宝?你到了!”林强东到了门口,马上认出了这个一瘸一拐的人,正是他的连队战士郭玉宝。
虽然郭玉宝残腿上按了一个假肢,但是由于材质不好、金属的质量大、不灵活,佩戴着它行动很不方便!
“连长!”郭玉宝叫了一声,声音中有着哽咽。这段日子吃的苦还好,主要是心累,把郭玉宝折磨的竟然一下子老了许多,头发灰扑扑的,脸上也始终有着愁容。
林强东抱着郭玉宝的肩膀,哽咽的说道:“好小子!来了就好!”
“嗯!”郭玉宝含混的应了一声,用左手抹了一把眼泪,开心的笑道:“连长,我来投奔你弟来了,你弟不说给我份工作吗?我不想在家呆着了!”
林强东点点头说道:“好,咱们一起找强生去,他不给你安排工作都不行!”
“嘿。。。”郭玉宝挠了挠脑袋笑了一声,小声的说道:“能给我个工作就好。”
“没事!”林强东拉着他向主楼里走,虽然郭玉宝勉强能跟上林强东,但还有些困难。
两人在经过保安众人的时候,郭玉宝不自觉的挺起了胸膛。
橄榄绿的军装、军帽,右侧空空的袖管、挺直的胸膛,让郭玉宝的身上留露出一股严肃的气质,震慑的陈大鹏等人都闭紧了呼吸。
“这是上过战场的!”一位年龄较大的保安注视着走进主楼的两人说道。
“想不到林教员还真上过战场,看他们真情流露的样子不像假的!”另一人说道。
陈大鹏等人不约而同的都对林强东产生了一种新的认识,开始尊重起了林强东,对待训练也不像以前那么调皮笑脸的了。
林强生正在给美国的莱恩打电话,这段时间她在美国看中了几家公司,正在给林强生汇报。
郭玉宝到了公司,让林强生十分惊讶,走到郭玉宝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欢迎过来,我就说你可以来我这里工作,我说到做到!”
郭玉宝开心的重重点头,对着林强生说道:“谢谢强生哥!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林强东拉着弟弟说道:“你打算给我战友安排个什么工作?当保安可不行!”
林强生看了看郭玉宝,见他忐忑不安的神情,沉吟着问道:“玉宝想干些什么?”
郭玉宝不好意思的笑道:“我干什么都行,让我站岗什么的都成!”说完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是残疾人了,表情黯然的说道:“强生哥,连长,我给你们添麻烦了!”
“哎?怎么这么说话!”林强东瞪了郭玉宝一眼,转头向林强生干脆的说道:“玉宝有文化,写字也不错,你给他安排个办公室里的工作,不行吗?我看你主楼里边那些写写算算的文员就挺好的!”
林强生向两人说道:“文员就只是青春饭,还是掌握一门手艺的好!”
他看着郭玉宝说道:“这样吧!玉宝你跟我来,我带你去车间,你看看喜欢干什么?”
郭玉宝嗯了一声,也不知道林强生将要带他去哪,但是自己能有一份工作就算很好了。
三人出了主楼,坐上车到了工厂区的精密机械加工车间。这里就是HK精工的机加工车间,这个公司已经向省里报备了。
省委省政府很高兴的看到外资公司启动了起来,原本他们还担心外国人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生产产品,打算让外经贸厅的人问问,没想到这就开始了。
“这里是给咱们的轿车做变速器零部件配套的加工车间,你看这里还喜欢吗?”林强生转头向郭玉宝问道。
郭玉宝看着巨大的机加工车间,洁净整齐的机器设备,一时有些看花了眼。
“玉宝,没关系,工种随便你挑!”林强生指着一台台机器向郭玉宝说道。
这个加工车间非常干净,地面用乳白色的自流平水泥铺就,一台台现代化的数控精密机床、普通精密机床摆在车间内,只可惜现在车间内只有几名工人在维护着设备。
与传统的苏联式工厂的红砖石棉瓦穹顶拱形厂房不同,这里用的是完全西方式的钢结构新型厂房,墙里有泡沫板保温材料,浅色的墙面也使得整个车间看上去干净整洁现代了很多。
“很好,很好!这里不错!玉宝,你看怎么样?”林强东哈哈的笑着,转头向郭玉宝问道。
他觉得弟弟想得很周到,在这里工作也不辜负了战友,还能让郭玉宝学一门手艺,不管是车工、钳工什么的都行,有了手艺一辈子都饿不着!
一台台现代机床,让郭玉宝都看傻了,他怯怯的说道:“强生哥,连长,我怕我学不会这些东西啊!我要给厂子添麻烦怎么办?”
林强东挥了下手,不满的说道:“你看你那点出息,又不是手都没了!”
不过他还是转头向林强生说道:“弟,你这还有什么工作?”
林强生寻思了一下,向两人说道:“有个地方,但是这地方我们公司也是对外保密的!你们见了里边的设备,可千万别外传出去!”
林强东怔了一下,说道:“还有这事?”
“要不,强生哥你就给我安排个普通工作就行。”郭玉宝脸色发苦的向林强生说道。他也不希望求人,求人是最难的,但是眼下郭玉宝只有把希望放在了林强生的身上。
林强生慢慢的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跟我来!大哥没说的,都是自家人。玉宝,我也相信你!”
于是林强生带着两人到了数控机床研究所,董方教授正在这里向徒弟们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他越来越对这些数控机床得心应手了。其实对董方教授来说,机械方面完全不是问题,制约他的反倒是这些数控机床的软件,例如数控系统、英语控制界面,倒是最难的。这些不得不让老人家反复的查看说明,翻字典学习英语。
第一百六十四章小零件大作用
上午八点多钟,林强生载着林香驾驶着一辆棕黑色捷达轿车进了红旗公社的五金厂大门,轿车停在厂院里的时候早有工厂的人跑进了厂办,把贺振国叫了出来。
如今贺振国任五金厂的销售经理,建厂之初凡事亲力亲为,他曾经带领着社员去集市上摆过摊,也曾背着小五金游走过滨城各个厂家的门前,街道上、马路边都驻扎过。
很快的,五金厂的产品就已经不用游动售卖了,他们生产的螺丝、螺母、螺栓、螺杆,迅速的打出了名气。很多厂家、商家主动的到红旗五金厂进行采购。
贺振国这个销售经理做的非常合格,厂子的产品销售情况火爆,工人们有了正经的工作,领着工资,真真的像是城市里的工人了,因此社员们都对他很是服气。
贺振国看到林香下了车尴尬的站在他面前,不由得有些气闷,哼了一声转身就朝着车间里走去,却又不自觉的侧头用余光瞄着林香有没有追来。
前几天,厂子里的大师傅高级钳工张国栋突然不来了,而后当初费了大力气请来的车工技术高手崔赞舒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