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民科-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对沈克俭道:“种种不利的因素限制了我们纺织业的发展,如何突破这些限制,如何赢得市场,这才是我们的任务!我有一个担心,倘若不抓住未来十年的发展机遇,恐怕我省的纺织行业就要落寞啊!”

他问道:“沈局长,你考没考虑过这些问题?”

“嘶!”沈克俭惊讶的看着他,没想到林强生对省内的纺织业这么不看好,他摇了摇头说道:“林先生,我省的纺织行业整体上是向好的,我相信保持这种优势,未来十年我们不会落后南方!”

林强生遗憾的点了点头,对沈克俭的回答有些不太满意,沈局长恐怕不会想到未来省内乃至北方的纺织业都会落寞吧,省内的纺织大企业更是破产倒闭。

他对省内的纺织行业有些担忧,实际上历史的发展也是这样,95年之后中国的纺织业渐渐南移,传统纺织地区江浙,继珠江三角洲之后崛起,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也解决了社会的大量就业。

而北方地区的纺织工业却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订单被南方企业大量抢去。在国有企业改制的大潮中,多数企业消失,纺织职工大量下岗,有技术的职工拖家带口的跑到南方打工,滨麻厂也是其中之一。

沈克俭对这种情况没有认识,哪有林强生了解的这么深刻,他说道:“我们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还有新中国建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纺织工人,只要保持这些优势,我相信未来会更好的。但你说的我觉得也对,沿海特区有很大优势,有着吸引港澳台地区的客商创办企业的便利,但是我们这里也有这个优势啊!”

他笑着看着林强生,说道:“这不是有你吗,东星集团就是我们最大的投资客商!”

林强生听后怔了怔,哈哈笑了起来,他点着头说道:“不错,那就让我们携手合作,互相勉励吧!”

沈克俭指着他,大笑道:“林先生,你比我还年轻,办事要有冲劲嘛!”

林强生点头说道:“沈局长,刘厂长那里还要拜托你多做工作,我还是希望他能够继续担任厂长职务,刘书伦是个人才,离开滨麻厂太可惜了!”

想到刘书伦那个犟种,沈克俭郑重的说道:“我尽力,刘书伦这个人还是一心为公的,他没有什么私心。”

。。。。。。。。。。。。。。。。。

几天之后,刘书伦又一次来到纺织工业局,找到沈克俭一脸愁容的说道:“沈局长,局里不能让滨麻厂合资啊,我们厂现在还是赚钱单位,哪有企业还赚钱就让人合资了的!”

沈克俭听着他说完,摇了摇头说道:“老刘,你这话说得就不对,难到与外商合资就只能挑那些经营不善快破产的企业吗?”

他摊了摊手,说道:“人家外商又不是傻子,你这么说没没道理嘛!”

刘书伦变了脸色,声音变大了起来说道:“我们亚麻厂还能赚钱,还能出口创汇,是国内的利税大户,生产标兵!

你们迫不及待的把它打包卖给外商,这不就是出卖国家利益,与倒卖国家财产有什么不同?”

在外面走廊里偷听的众人暗自咋舌,这老刘什么都敢说啊,他们互相看了看缩着头,躲回了各自的办公室。

“啪!”“你这是胡说,刘厂长,你可要为你说的话负责任的!”沈克俭脸色泛白,气得浑身发抖,他生平最烦别人扣帽子,以前就因为扣帽子可没少挨整。

刘书伦也知道自己的话说得重了,但是他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滨麻厂与外商合资就是出卖国家利益。

他梗着脖子倔强的说道:“我就不服,在你这说不通我就去找省里去说,滨麻厂不能合资,不能卖给外商,我就要找个说理的地方!”

沈克俭跺着脚在后面说道:“省里已经决定了,不可能改变了,你要听候局里安排!”

他在大家的目光中追到门口,见刘书伦骑着车子出了大门,见他倔强的背影就知道一定是打算去省里告状。

沈克俭跺了跺脚,赶紧招呼司机,自行车也不骑了,等车子开了过来上了车就追了上去,这次说什么也不能让刘书伦去闹事。

第924章动员大会

省国资委开始对滨麻厂做资产评估,刘书伦虽然想阻止但就像沈克俭说的,这是大势,引进外资全国都在进行。而且省内已经有了让外商参与发展滨麻厂的想法,他作为厂长必须听从上面的指挥。

五天之后,滨麻厂正式公布了将与东星集团合资的决定,厂里的干部职工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

随后纺织工业局的沈克俭局长召集了滨麻厂的干部职工,数千人在麻纺厂剧院召开了动员大会,林强生也与会出席。

全厂职工的男女老少们,正式与投资方见了面,并且局领导鼓励大家以后继续努力工作,工人们的反应还是相当平静的,但气氛很压抑,现场就像随时爆发的火山。

职工们有些不理解,自己是堂堂国有企业的职工,与外商合资后滨麻厂还算是国有企业吗,尤其是一些干部,不知该何去何从。

林强生接过了话筒,对下面的全体职工说道:“大家今后就是东星集团的一员了,我相信合资以后的滨麻厂能够更创辉煌!”

他向旁边的刘书伦看了看,说道:“首先,我要隆重感谢沈克俭局长在合资项目上的支持。

然后还要感谢刘书伦厂长,虽然他之前有一些异议,但是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继续担任厂长职务,我对此表示由衷的欢迎。这两年在刘厂长的带领下,亚麻厂的创汇额和利税额度节节攀升,这样的人才我们东星集团非常欢迎,希望今后刘厂长继续为了亚麻厂奋斗,贡献才华!”

刘书伦高昂着头,底下一下子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局里和省里的决定他改变不了,但是他也并不想就此离开滨麻厂,刘厂长决定在今后要和东星集团好好的抖一抖,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利益,他一定要为滨麻厂做最后的努力,不让外商多占便宜成为了他的目标。

林强生继续对职工们说道:“滨麻厂的产销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两年的发展势头很好,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我们东星集团决定投资这家企业,也是看中未来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看中滨麻厂的发展。

也许大家并不知道,我国的纺织工业很了不起,占据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84年,我国纺织业总产值超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取得很大进步。”

场下的职工们一阵喧哗,1000亿元人民币,虽然他们都不知道这个产值是啥东西,但是1000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就很吓人了。

台上的几位领导也看着他,林强生挥着手加重语气:“但是在我看来,1000亿元的产值还是太小!将来我们的纺织行业的产值,应该是2000亿,5000亿,上万亿,甚至是超过2万亿元的巨大产值!”

这下职工们更是激动了,几位领导也很诧异,刘书伦惊奇的看着林强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还能说出什么惊天言论。

林强生哈哈笑着,向台下的职工们问道:“2万亿是什么概念,你们知不知道?”

他举起小手指:“2万亿,我告诉你们,只要分出小小的一丁点给我们滨麻厂,你们就人人都能成为十万元户,甚至百万元户!”

“哈哈。。。”底下的干群们发出了巨大的声音,职工们都被这位年轻人的话逗笑了,人人成为百万元户,这简直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嘛!

坐在林强生旁边的沈克俭等人也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林强生,觉得他这个口开得有点大,简直是惊天了!

林强生也笑了,指着台下的职工们说道:“也许你们觉得我说了大话,其实我说的都是真的,中国纺织产值就有这么大,不信咱们就拭目以待!”

接着他又自问自答的道:“因为什么,我为什么说中国纺织业有2万亿的产值,你们想不想知道!”

其实林强生还是少说了,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近六万亿,在80年代的此时说出来更没人相信。

底下的职工们已经有些骚动了,各班组的组长、书记压制着,但还是有人大声的喊道:“这么大的产值,谁信呐,你不要忽悠人!”

林强生笑着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因为中国拥有12亿的巨大人口数量,你们想想,光保证这12亿人口的穿衣就需要个天量市场!

我国改革开放之时,西方的经济学家曾言,只要中国人人买你一件衬衫,那么你就会成为亿万富翁!”

他向观众们说道:“注意,我说的是美元!”

轰。。。数千名职工爆发出了一阵叫好之声,哗啦啦的掌声也响了起来。

林强生索性站起身,竖起了一根手指,绕过了桌子走到主席台前。

组织大会的干部们惊讶的看着他,他们都惊呆了,从来没有领导发言还站起来走到台边的,他们看着刘厂长和沈局长,不明白这是什么状况。

刘书伦也挺惊讶的,他赶忙看了下沈克俭,发现局长也惊讶的张着嘴,赶忙让人把麦克风的电线拉长。

“你们注意着,别让林先生绊倒了!”刘厂长低声的吩咐着干部。

小跑上台的两人额头冒汗,赶紧把线扯了扯,眼睛紧盯着林强生的步伐,生怕这位被电线绊倒。

职工们也挺惊讶的,尤其是前几排的女职工,惊奇的看着林强生站在她们数米开外的舞台上,还从没有见过这么活跃的领导呢,离得她们如此之近。

“这位领导好年轻啊,真帅气!”一些大姑娘小媳妇嘻嘻哈哈的笑着,互相打趣。

林强生向台下扫了一眼,笑道:“现在我看得清楚了,台下大部分都是女同志。我请问你们一件事情,你们是不是每人不只一件衣服啊,也许仅冬天的服装就要有五六套。”

“是,我还十七八套呢!”台下发出了一些莺莺燕燕之声,女工们嘻嘻哈哈的笑道。

林强生笑着说道:“每位女工家里也肯定是好几口人,中国人这么多,是12亿人口。所以我说,我们中国的服装市场就是非常大的市场,人们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所以我们纺织企业是有生命力的,而且这个生命力不小,很大很大!”

他继续道:“当然,在合资的过程中我也听说了一些不好的传言,说我们要推倒厂房,要把大家都赶回家里去,要上新设备,一些职工就要下岗!”

他对台下的女职工们说道:“你们放心,工厂厂房老了,设备老了,这些都可以重新设计,重新上新设备,这是很自然的,但人得留下,我们东星集团不会让你们下岗!”

他回头看向赵杰主任:“经过国资委和相关部门的评估,滨城亚麻厂总资产1。2亿元!”

林强生对职工们说道:“我东星集团打算投资3亿元,建设新厂房,购买国外的新设备。有人说我们要推倒厂房,这种说法不正确,我们会在现有厂房上进行改进,把厂房设计得更加合理。滨麻厂现在的厂房是苏联人50年代设计的,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你们将来会有更合理、更现代化的厂房设施。

另外,滨麻厂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国内外客商的赞扬,国内的客商来我厂订购货物,无不带着笑容。

合资以后,公司会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发扬亚麻厂的品质优势。我们计划从国外引进最新式的无梭纺织机,这种织机比传统的有梭织机重量轻、振动小、噪音低、车速快、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你们今后用上了新式织机,能够生产出更多更优秀的产品!”

林强生更向大家保证道:“将来公司合资以后,滨麻厂不仅不会有人下岗,我们还要扩大规模,建设第二座第三座亚麻厂。我省的纺织业会以滨麻厂这样的优秀企业为依托,继续发挥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新中国建立后几十年留下来的技术底子非常雄厚,我们东星集团也看到了,并且不打算扔掉!”

职工们爆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掌声,林强生抬了抬手,宣布道:“最后,我还有项决定要向大家公布。与滨麻厂同时建设规划的还有新式的工人住宅,明年,我们东星集团就会开始为职工们建设一批新型的住宅示范小区,你们将来也能住上高档的楼房,带着电梯的那种也会有的!”

也许林强生前面说的那些话工人们还有所怀疑,但是最后这句话却彻底的点燃了他们的热情。

数千职工听了之后一下子爆发了最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女职工们的也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滨麻厂是50年代建设的企业,过去职工们为了国有铁饭碗而高兴,也为了第一批住上简易楼而雀跃,在过去那就是划分国有企业职工和普通老百姓的区别,甚至大学生也为了能分到纺织厂这样的国有企业而高兴,当工人比当官还要光荣,因为待遇好,有住房。

可是自从改革开放之后,老国企没落了,职工们看着市里新兴建起来的高大住宅楼都有些失落。

人家的楼房建得高高大大的,宽敞阔气,而相比之下老国企的这些安置工人们的简易楼却显得相当的寒酸,职工们免不了心里会有些失落。

如今林强生承诺给职工盖新住宅楼,这下子先前还忐忑的心情一下子落了地,而且工人们更多了些期待。

住宅对于国人来说是头等大事,东星集团屡屡祭出这个法宝而无往不利,现在也照样使出了这个绝招,一击而中。

看到工人们欢笑的容颜,听到热烈的掌声,刘书伦有些黯然,他知道,以后的滨麻厂就是东星集团说了算了,就是眼前这位受人欢迎的年轻人说的算了,只凭盖房这一条就彻底的把滨麻厂的干群关系从自己的手中夺了过去。

沈克俭也有些惊讶,林强生竟然使出了这个杀手锏,他看了看旁边默然不语的刘书伦,不禁为这位厂长担心起来,心中五味杂陈。

第925章炸药专家到来

滨麻厂的合资正在进行着,双方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东星占据55%的股份,滨麻厂45%的股份,但是原有的领导班子却保留了下来。

新公司重新注册了名称,改为东星滨城亚麻纺织集团,刘书伦担任总经理兼厂长,王化山担任了副总经理兼副厂长。

3月初的一天,从北。京工业学院聘请来的一名炸药专家,徐更明,抵达了滨城。

林强生在车上和这位专家说道:“徐教授,我们聘请你来就是想让你研究一下亚麻厂9台滤尘器换气室的拆除方法,在拆除中尽量避免出现爆炸事故!”

徐更明点头说道:“这个我已经知道了,我在炸药方面是有一些发明,但是研究如何预防爆炸还是头一次。”

林强生笑道:“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如何防止爆炸我们也找不到相关学者,您在炸药方面颇有研究,我们只有找到您这来了。”

徐更明点头道:“我知道了,我会尽力的,预防爆炸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工业生产中尤为重要,这次我来就是为了了解这一块,以后做一些相关课题的研究。”

车子到了滨麻厂,刘书伦也和徐教授见了面,旁边是王化山,他和林强生谈过一席话之后,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有所改观,林强生给了他很大的鼓励。

除了这一行人之外,厂方还出动了保卫科和消防科,林强生对防爆这个事情相当重视,他可不想徐教授调研的时候出什么事故,这些人就是要保证人员安全的。

几人握手之后,徐更明站在原地看了看天空,众人不知道他在干什么,过了一会只听他说道:“现在刮的是东北风,3~4级风,气候干燥。”

刘书伦几人不明所以的互相看了看,徐更明说道:“在来之前,我看了一下国外关于亚麻纤维物尘暴方面的研究,我国春秋之际天干物燥,麻粉尘如果聚集的够多,在干燥的情况下就极易引起爆炸,可能一点火星或者是一次静电就能引发意外,你们生产部门也要注意这个问题啊!”

众人面面相觑,刘厂长点头说道:“徐教授,我们亚麻厂平时是很注意生产安全的,工厂不但有消防设施,还加装了喷淋系统,一旦发生火灾会及时喷洒降水消灭火情!

林强生扯了下嘴角,刘书伦这是没有遇到过大事故,一旦麻粉尘引起爆炸连喷淋系统都要炸飞,哪里有时间喷水。

合资以后,就对工厂的重新建设的问题上,林强生和刘书伦争执过好几次,按照林强生的意思是亚麻厂要全面停产,厂房全部推倒,十几吨的苏联设备挖掘出来,从西方引进新式设备,改用新的滤尘分布方案。

而刘书伦却坚决反对,他的理由是亚麻厂有大量的国内外订单需要完成。如果停产就影响了订单任务,相对于国内订单还好说,但是国际订单如果拖延了,外国客户就很有可能要求公司进行赔偿,所以他不同意停产重建,只愿意进行有限的改进。

对亚麻厂制作有限改进,林强生是绝对不会同意的,照他看来,埋在厂房中央的中央换气室就是个大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爆炸,按他的想法最好人员全部撤出去,然后把这里炸掉最好,消除隐患。

众人来到了庞大厂房的中央,徐更明一边走一边查看,到了中央换气室的上方,他踩了踩地板,问道:“就是这里了吗?”

虽然工厂现在已经经过了大规模的清理,但是林强生还是有些担心,踩在这都觉得危险。

他连忙说道:“徐教授,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脚下一尺厚的地方就是换气室,9台滤尘器的中央换气室!”

徐更明郑重的点了点头,对他说道:“我要下去看看,怎么下去?”

林强生又向刘书伦问道:“刘总经理,换气室除尘了没有?”

刘书伦还是习惯别人叫他厂长,林强生叫了两遍才反应过来,说道:“还没来得及,想要给换气室除尘就要关闭9台滤尘器,我们哪耽误得起!”

林强生皱着眉头问道:“我让你清理是消除安全隐患,这也是必要的,保证工厂安全运行,难道不应该吗?”

刘书伦也倔强的说道:“总不能把设备停下吧,耽误了生产任务谁负责!”

“我负责,拖延了交工日期,我在市场上购买亚麻布赔给外商!”林强生颇为生气。

一行人都看着两人大眼瞪小眼脸色铁青的怒视着,他们谁也不敢插言。一个是工厂的厂长,虽然才接班2年但是权威很重,另一个是新任老板,投资方,全厂职工的住宅楼还指望着人家呢。

这时候副总王化山站了出来,试图化解两人的激动情绪:“中央换气室的门上有个窗口,可以观察里边的情形。”

他向徐更明问道:“徐教授,你看在外面观察一下行吗?”

徐更明也不好说什么,点了点头说道:“好,我就看一下粉尘浓度,好计算一下实验数据。”

刘书伦撇过头去,但是却在心里暗道,又请专家又做实验的,看样子林强生是动真格的了。

他对这样大动干戈是很反对的,按刘厂长想来,亚麻厂的厂房又大又宽敞,国内像这样大面积的纺织厂非常少见,当初苏联人设计得就很结实,按这个质量再坚持20年都没有问题。

这时徐更明对众人说道:“我看了一下厂子的设计,发现这里没有做防爆设计,数万平方米的大块厂房联在一起,如果一处发生火灾就会祸及多个车间,这肯定是不行的,要打破这种一体布局,最好把车间都改造成独立空间!”

林强生看了一眼刘书伦,然后对徐更明说道:“徐教授说的是,我是想把厂房推倒重建的,要重新对厂区进行现代化建设,把防爆防火加入到设计之中,当初苏联人对这块的认识缺乏,现在他们已经改正了,我们也要跟上时代。”

徐更明虽然不了解亚麻厂的情况,但是看林强生和厂房领导的态度就能知道一二,他也不想参与进权利斗争,说道:“那倒未必需要推倒重建,这么大的厂房拆掉就可惜了,我们可以打破连接通道,再把车间封闭起来嘛,改造成一个个独立的区域,这样危险性就小多了。”

刘书伦也不是死脑筋,既然专家都这么说,他缓了缓语气点头说道:“我同意这个办法,把厂房拆掉那得投入多少钱,这么大的地方重新改进一下,也可以继续用嘛!”

林强生见刘书伦这么说,随即说道:“那好,改进我也同意,让省里的纺织研究所出个方案,聘请徐教授为防爆顾问,研究出个防爆设计方案,争取尽快施工,还有在施工之前一定要把换气室清理一下!”

众人这时都点头,这个方案比全部拆掉要好,最起码工厂不必停工,大家也都接受。

他对刘书伦说道:“刘总经理,你要保证在改进期间合理安排生产,保证产品质量!”

刘书伦大声的说道:“这个你不用操心,我可以立下军令状,保证订单任务会按时完成,工厂改进工作也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两人就像顶牛似的一个比一个高调,众人都露出了笑容,王化山笑道:“这就不错嘛,大家精诚合作,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林强生感慨的摇了摇头,他无意和刘书伦争权,只希望亚麻厂千万不要出现事故,越到了爆炸日也就是3。15,他就越睡不着觉,只有平平安安把爆炸隐患解除他才能安心。

第926章求同合作

徐更明教授下了地下室,在中央换气室的门口,观察着里边的情况,他和助手记录了麻粉尘的浓度,预测了干湿度等数据。

由于没能打开换气室,他们只能在外观察预测,这给实验创造了不小的难度,但实验还是开始了。

第二天,徐教授在厂房的一处偏僻角落搭建了实验室,他们用预制板在工人们的帮助下搭建起了一座小板房,然后用塑料布和胶带密封,里边又灌入了浓浓的麻粉尘纤维物。

林强生在附近看着,对实验安全很不放心,嘱咐徐更明道:“徐教授,您千万别亲自犯险,这个玩意还是很危险的!”

刘书伦对于林强生这么兴师动众的一直是不认可的态度,反倒是王化山一直在这边守着。

他看到徐更明想要亲自上阵,也上前拉住他说道:“徐教授,如果实验有危险的话,你可千万不能亲自来,您让我去,如何做实验麻烦您告诉我!”

林强生说道:“都别去,这个工作可是有危险的,您们都不能疏忽!”

徐更明一脸淡然的说道:“我还是第一次做这种实验,也是摸索,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啊,我以前研究炸药都没怕过,放心,我比你们有经验。”

林强生无论如何也不让徐教授亲身犯险,最后决定让他身边的保镖兼司机上去,小伙子当过兵,胆子大,且伸手敏捷,万一不好还来得及跑掉。

林强生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张岩,你去点火,回头让你放两天假。”

张岩嘿嘿的笑了笑道:“没问题,要我怎么点?”

众人都看向徐更明,徐教授无奈的介绍道:“麻粉尘纤维细小,表面积大,质地轻,且极易燃烧。先前实验屋里已经灌入了适量的粉尘,而且接上了一个空气泵。我们把燃烧的酒精棉轻轻的放进去,麻粉尘都积淀在地上,只要轻轻的应该不会爆炸。然后关上门,密封,启动空气泵,强劲的气流吹入小屋,这时候就很容易爆炸了!”

他看着张岩说道:“把燃烧的酒精棉放进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动作要尽量的轻柔,门要开着,不要把麻粉尘扰动起来,注意那东西是很轻的,否则也有爆炸危险!”

大家听着徐教授的介绍都有点后怕,林强生转头盯着实验屋,暗自嘀咕着,这个实验空间是不是大了一点啊。。。

众人又离得远了一些,站在数十米开外,张岩带上了安全帽,浑身上下收拾妥当。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走到实验屋门口,点燃了酒精棉,为了保证实验效果不至于让风把酒精棉吹灭,还特意找了一个酒精灯过来。

他轻轻地打开了门,按照徐更明的叮嘱,动作尽量轻柔,探身把酒精灯放在了屋内的地板上,地面上是一层厚厚的亚麻纤维粉尘,他慢慢的抽回了手,然后轻轻的关上了房门,密封。

张岩跑了回来,众人也大松了口气,林强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行,干得漂亮!”

徐更明开始吩咐工人打开气泵,电动马达突突的响了起来,高压气流瞬间进入了小小的实验屋。

众人大眼瞪小眼的盯着,在他们看不到的屋里,高压气流吹拂着小小的麻粉尘颗粒肆意飘散,纷纷乱乱的飞舞。在这个窄小的密闭空间内,很快就充满了飞扬起来的粉尘细小颗粒。酒精灯上的火焰刷刷的忽左忽右,突然,像是来了一股巨大的力量猛然间爆发开来。

林强生的头皮发麻感觉到了危险,他刚想招呼众人再退后一些,实验屋先是肉眼难以察觉的缩了一下,紧接着就猛然向外炸开了。

“轰隆。。。”一声巨响,冲击波一下子就到了众人的面前,林强生刚来得及扶住徐更明,两人就被一股大力吹飞了起来。

“啊。。。”扑通扑通众人齐齐向后跌倒,林强生感觉耳朵嗡嗡直响,好半天才坐了起来,见大家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不禁洒然一笑。

王化山惊讶的张着嘴,看着被撕碎的实验屋,他震惊的说道:“怪啊,想不到亚麻粉尘的爆炸威力这么强!”

“是啊,我也是第一次见!”徐教授被林强生扶了起来,咳嗽了几声说道。

没多大功夫,刘书伦就带着人跑了过来,在远处的纺织大楼都听到了声音。到了近前,看到林强生和王化山等人满头满脸的土色,他也十分不解,见那个实验屋已经被炸平了,他更是惊奇。

刘书伦看了看林强生,然后又看向王化山和徐更明等人,问道:“你们没事吧,王副厂长,这是怎么搞的?”

王化山也纳闷道:“老刘,这麻粉尘爆炸是真危险啊,就跟炸药似的一样能爆,我们以后可得注意着。”

徐教授拍了拍身上的土,对大家解释道:“我们试验的这个浓度和干湿度,就是根据观察中央换气室的数据所得。虽然没有实地进入,但是我估计应该差不离,误差不会很多。你们的中央换气室这样子搞下去是很危险的,我们用的是明火,倘若天气干燥产生静电,也同样能引起爆炸,工人们无异于是站在炸弹顶上工作!”

刘书伦看着爆炸现场,听着徐教授的话,一时间怔在了那里。

他真的没想到麻粉尘爆炸会有这么大的威力,这要是发生事故自己责任是小,给工厂造成的损失是大啊!

林强生这时对他说道:“刘厂长,实验结果你也看到了。徐教授是我国杰出的炸药专家,他的结论是很可靠的,我们应该彻底排除这个安全隐患,不要让工厂受到损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他看着刘书伦认真的听着,继续说道:“先前你我有一些争论,但说白了,我们都没有私心,都是希望亚麻厂能够越来越好。如果我们能够求同存异,找到共同点,那就最好了,没有什么事情比厂子更重要,你说呢?”

刘书伦变换了几次脸色,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重重的点头说道:“你说得对,没有什么事比厂子更重要,我立刻就安排人把换气室仔细清理一遍!”

林强生点头说道:“晚上车间里留下百名工人,我会过来看着你们清理换气室,一定要注意安全,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