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民科-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钱华林一怔,也有点回答不上来了,能传阅文件吗,好像是很重要,但也不是样啊。
林强生笑了,他向胡启恒教授说道:“我倒是有个要求,合资公司的名称要以‘中国’开头!我给这家公司起了个名字,就叫‘中国电信’,你们看怎么样?”
第七百二十三章网速超标准原则
钱华林赶紧找了一个本把林强生说的话记了下来,胡启恒教授想了想,说道:“以中国两字开头的企业一般都是央企或者大型国企,不过你这个意见我会向上级请示的。中国电信,听名字很大气嘛!”
不过这个名字有点歧义,胡教授没有细想,她向林强生问道:“国内想知道,在这个项目上你要投入多少资金?”
林强生问道:“那么国内拿出了多少资金,为了推动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
胡教授说道:“目前国内的外汇储备非常紧张,********这次是从教育经费上挤出了250万美元的外汇,作为启动这个项目的先期资金!”
虽然知道国内外汇紧张,但听到这个数字还是让林强生惊呆了,道:“知道国内外汇紧张,但才拿出这么点钱,是不是真的少了点啊!”
林强生摇了摇头,不知道中央是不相信他,还就是拿这个项目当做一个试验田。
胡启恒教授也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她是一个学者,有点羞于谈钱,再说250万美元发展互联网事业确实很少。
而钱华林没有什么顾忌的对林强生说道:“林先生,国内也拿出了诚意,中央同意在互联网的发展上引进外资,国家为了吸引技术向您的企业让出了市场,相信进入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意义远远大于这250万美元!”
林强生看了看钱华林,点了点头说道:“好吧,国内的市场确实是我看中的,这点我承认!”
他想了想,对两人说道:“我觉得现在国内的互联网市场,在未来十年的收益估计也就在1亿元人民币左右,那么我可以先期拿出1500万美元入股,我们双方各占50%的股份,以后待发展情况我会考虑追加投资的!”
“1500万美元!”胡教授和钱华林都觉得这个金额差不多了,国内估计也就是这么些钱。
在投入多少钱上双方今后肯定还要商谈。所以胡启恒教授也向林强生说道:“这个我们以后再具体商谈,肯定会由中央上层同意才能达成协议!”
接着她看了一下钱华林,然后对林强生说道:“钱华林研究员将担任合资企业的副总经理职务,合资企业的总经理我们希望由中方来担任!”
没怎么考虑林强生就点了点头。说道:“可以,其实等公司组建之后,胡教授可以担任这家公司的总经理,我完全没有意见,我会派出一个副总经理和工作组。我们两方可以共同就组建企业集思广益,不过这家公司肯定是现代化高标准的!”
胡教授连连摇头说道:“我在中科院还有研究项目,而且我也并没有领导企业的经验,或许国内会有更好的人选!”
林强生点头,在这方面没有强求,不过他还是说道:“我希望中方总经理是个好相处的人,同时他要懂得配合我方的工作,最好懂一些技术,会表较好!”
胡教授点了点头,对他说道:“这方面国内肯定是要考虑的。我也会向上级汇报你的想法,发展互联网技术再重视也不为过!”
林强生猜测,国内是一定要由中方来担任总经理的,毕竟这家企业有中央的股份,而且互联网技术又是敏感项目,他们一定会挑选个能人,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让企业随着自己的指挥棒行动。
林强生觉得这样也不错,最起码能更好的调动国内的资源,而且搞这种大工程。在上层的人际关系很重要。
接着,胡启恒对林强生说道:“国内希望通过成立这家公司,促进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广网络普及工作!”
她转头对钱华林说道:“华林。你和林先生说一说,我们建立这家公司的几项原则!”
钱华林点头说道:“好的,胡教授!”
他打开文件,向林强生说道:“林先生,这里有中国互联网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建设的互联网。第一,必须以TCP/IP协议为主;第二,必须使用光缆传输;第三,速度不能低于10兆!”
钱华林解释道:“现在国际互联网以后都将以TCP/IP协议连接,这是大势所趋,您参加了这次网络推广会议也应该知道这一点!”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未来中国的互联网,当然以TCP/IP协议为主,这没什么好说的。我们虽然比国外起步晚,但是起点高,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我懂!”
钱华林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们预想建成的互联网,应该是采用光缆作为通信线路。这些年,发达国家的光缆技术发展很快,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走上了正轨。国内外技术基本上同步,不存在代差落后的问题,而且10兆的传输速度,也和国际接轨!”接着,他又介绍了一堆光缆的数据和好处。
听得林强生摇了摇头,疑惑的向钱华林和胡启恒教授问道:“国内已经用光缆作为电话长途线路了吗?”
钱华林点头说道:‘是的,国内现在已经开通了北。京到上。海的光缆长途线路!”
林强生这才了解,说道:“看来国内的光缆技术并不比国外差,可能只在制造工艺上有些落后罢了。”
他对钱华林和胡启恒教授说道:“但是10兆的网速,其实理论最高只有1。25MB/s的下载速度,可实际应用中能有这个速度的十分之二三就算不错了!”
林强生接着向两人说道:“我觉得10兆网速不够,你们制定的标准有些低了,应该达到百兆网速!要知道,欧美的光缆技术也是要发展的,而我们定一个过低的标准,等将来中国的网络建成了却发现又落后国外了,这怎么办!”
钱华林和胡启恒两人面面相觑,相当的惊讶。十兆网速标准是钱华林反复推敲而来的,也得到了胡启恒和国内专家的认可。而实际上,十兆网速想要达到还有一定的难度!
几十年后的人们,可能觉得这个标准简直太普通了,不都是这样嘛!
但在80年代中期,TCP/IP协议、光缆线路、十兆网速,这几点原则所体现的设计思想已经非常先进,并且恰好符合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中国互联网正是按照这些原则设计的。
“可是,林先生,我们的这几点要求是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的,也是现在世界的主流!”钱华林对林强生过高的要求不太认同,质疑道。
而林强生却摇了摇头,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太想当然了!
几十年后,日本韩国这些国家的网速计划都很超前,结果最后他们都达到了预期。而中国根据发展趋势制定的原则,最后真成了原则,反倒成了阻碍国内互联网发展的最大绊脚石,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违背国际趋势,忽视民众的意见!
他曾经看到过一份世界网速排名,排在第一位的是韩国,其平均网速达到了20。5Mbps,表现非常突出。而排在第二位的竟然是香港,平均网速达到了15。8Mbps。要知道中国电信移动等网络运营商,在香港也是有业务的,既然能在香港达到那么高的网速,为什么在国内达不到!
而更可笑的是,在网速上中国竟然还排在了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的后面,网速慢,网费贵,这就是中国宽带的现状!
所以在这个方面,他坚决的对钱华林说道:“我觉得,我们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必须要对未来二十年三十年的发展未雨绸缪,不要等到时候才发现,我们制定的标准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束缚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PS: PS:我国于1978年自行研制出通信光缆,采用的是多模光纤,层绞式缆心结构。先后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开展了现场试验。后不久便在市内电话网内作为局间中继线试用,1984年以后,逐渐用于长途线路,并开始采用单模光纤。通信光缆比铜线电缆具有更大的传输容量,中继段距离长、体积小,重量轻,无电磁干扰等特点。
第七百二十四章英特尔预卖内存部门
“而且,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应该集合国内的互联网技术精英们,紧跟世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脚步,更要对未来技术进行预研!在技术研发方面,我打算在国内投入2000万美元,在滨城建立一座信息技术研发中心,成果由我们两方共享!”
林强生看向胡启恒教授和钱华林,问道:“你们看怎么样?”
胡启恒教授高兴的道:“你要在科研领域投资?国内肯定是大力支持的,这正是我们引进外资的目的!”
钱华林也有些意外,没想到林强生还要在公司之外,另建立一座研究机构,还要投资两千万美元!
他兴奋的说道:“林先生,国内在互联网研究领域非常缺乏经费,也缺乏人才,如果能建立一座研究机构当然好,不但能研究技术而且还能借此培养一批科研人才,您的想法太好了!”
胡启恒教授点头说道:“这正是国内需要的,我想中央在得知了这个好消息后,一定会热切期盼你尽快回国商谈这件事情!”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我会尽快回国的,不过可能要等一段时间,我在美国还有些事情处理!”
接下来双方又商谈了公司建立的地点和组织结构,林强生一开始想把公司总部设立在滨城,但是想到这家公司将来肯定要经常和中央的各级部门打交道,而且要和中央保持较近的距离,并且积极的向一家真正的央企靠拢,所以他最终决定总部还是设立在北。京,比较合适。
无论将来林强生能否在国内电信领域站稳脚跟,最后中央会不会来个卸磨杀驴,在电信领域驱逐外资资本,只要有十年时间,他终会在这个领域留下了一些痕迹的。
他相信未来国内电信事业肯定会因为他的加入而改变面貌,即使将来退出这个市场,林强生也不会太吃亏。中央肯定会记着他这个人情的,在别的方面补偿回来。
之后,胡教授殷殷切切的和林强生告别,她双手握着林强生的手。激动的说道:“小林啊,希望你早日回国,我们也好尽快达成协议啊!”
林强生笑着点头说道:“一定的,十月初我就回国!”
他在美国还有个重要的事情,要见证广场协议签订的那一刻。而最重要的是先锋金融公司已经将他的大部分资金,将近360亿美元,在最近几个月内都部署进了日本市场,购买日元,投资日本股市和楼市。
随着时间临近,日本热钱聚集性加剧,这时候全世界的金融家、投机者、投资机构的目光纷纷都锁定在了日本,这是国际游资的一次盛宴啊,他可不想错过这个时刻!
林强生和钱华林握了握手,说道:“钱先生研制的路由器很不错。我想在公司的发展上,将来您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十分期待您的加入!”
钱华林客气的说道:“不敢当,路由器项目是好几位研究员和同事一起参与的,不只是我个人的功劳!”
他不无遗憾的说道:“说到底,我们也只是进行仿制,没有底层技术和专利,是拿不上台面的!”
林强生点了点头,对两人说道:“胡教授,钱研究员。你们就别送了,我自己悄悄的从后门出去!”
“你要小心些!”胡教授叮嘱着他说道。
林强生重重的点了点头,他出了门左右看了看,然后回头和二人告别。他没有从前门出去。而是穿过厨房从后门走了,到了另一条街道马上叫了一辆出租车。
钱华林看了看窗外,疑惑的向胡启恒教授问道:“胡教授,美国人真的有监视我们吗?”
胡教授担忧的说道:“小钱,你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建国初期有不少科学家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回国的。美国人为了不让我们获得先进技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坐着出租车转了几条街,林强生见后面没有跟踪,这才松了一口气,他让司机到了一条街道然后上了自己的车,之后返回了硅谷。
林强生不得不小心谨慎,美国对中国的防备始终存在,尤其是里根总统本人十分痛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对苏联和中国都曾发表过激烈的言论。虽然目前中美两国处于蜜月期,但那也是美苏之间争霸的产物,在对中关系上不得不做出了妥协,美国始终是把中国当做潜在对手的。
其实说实在的,林强生觉得布什家族对中国不错,无论是老布什,还是小布什,对待中国都比较善意,在任期内都对中国做出了比较积极的接触,在他们的任期内两国关系也是比较好的,而十月中旬老布什作为美国副总统,要进行中国访问。
林强生马上返回了圣何塞的别墅,而伊贝卡正在到处找他,此时的她,正在别墅里对着几个哥伦比亚女佣发着脾气,几个女佣也不是好惹的,用西班牙反唇相讥,双方你来我往倒是很热闹。
见到林强生之后,伊贝卡马上冲了上来,追问道:“林,你今天去哪了?我到处都找不到你!”
接过性。感女佣送上来的果汁,林强生拍了下女人的丰满翘臀,然后他对伊贝卡说道:“去旧金山送送朋友,我在互联网大会上见到了来自中国的代表,其中有一位代表,我和她很相熟!”
伊贝卡冷哼了一声,说道:“你最好不要消失在我眼前,我会时时刻刻紧盯着你的!”
林强生哈哈笑了笑,对女佣们说道:“姑娘们,快上吃的,我有些饿了!”
“好的主人,马上就来!”三个哥伦比亚女孩嬉笑道,转身横了伊贝卡一眼,把她气得跳脚,然后她们嬉笑着去了厨房准备晚餐。
而林强生倒在了沙发上,笑嘻嘻的看着伊贝卡,说道:“在我的公司参观的怎么样了?”
伊贝卡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像是一家高科技企业,有很多科研人员为你工作,研究的都是前沿领域的科技!”
林强生摇晃了一下杯子,说道:“知道你们西方人最让我敬佩和惧怕的是哪一点吗?”
伊贝卡走到沙发边挨着林强生坐了下来,问道:“最敬佩和惧怕是哪一点呢?”
林强生喝了一大口冰凉的果汁,表情渐渐严肃了起来,转头看着伊贝卡说道:“你们西方人擅长分析事务,总结归纳,分门别类,条条目目的把事情罗列得清清楚楚,而这样就有了一个结果,最终在西方形成了众多的知识体系!
可以说,现代知识就是由于你们西方人的努力才建立起来的,结构清楚了然,可以让人们学习变得更加有效率!”
他注视着伊贝卡的眼睛,说道:“你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就知道这么做,而中国过去没有这样的传统,直到近代才学会使用你们的方式方法!”
“你们?我们?”伊贝卡注视着林强生的眼睛,幽幽的说道,似乎从中发现了什么。
林强生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要介意这些称呼问题了!”
“叮铃铃。。。”正当伊贝卡紧盯林强生不放时,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是李晶打来的。
接起电话,林强生就听到李晶在电话那头大声的说道:“强生,英特尔的安迪·葛洛夫,同意就我们收购英特尔内存部门进行秘密商谈了!”
林强生一下子蹦了起来,叫道:“秘密商谈?哦,管他呢,只要英特尔同意把内存部门卖给我们就答应他!”
“是的,秘密商谈!我觉得葛洛夫还没有征求英尔特其他高管的意见,只是他和一小部分人的想法,毕竟英特尔是靠内存起家的,卖掉内存部门很多人可能会反对他,即使他是英特尔总裁!”李晶猜测的说道。
“行,具体时间地点你跟进着,到时候通知我!”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
挂掉电话之后,他在原地转了几圈,在伊贝卡惊讶的目光中一把抱住了她转了个圈,大笑道:“英特尔要放弃内存部门了,哈哈。。。”
伊贝卡惊讶的问道:“为什么?!”
林强生笑道:“我猜葛洛夫是想把公司重心转移到处理器上,专心发展CPU业务。而英特尔的内存无论是质量和产能,还有研发能力,都不及日本厂商,还有价格,美国和日本打不起价格战,日本生产商已经打得美国生产商毫无还手之力了!”
“原来是这样!”伊贝卡想了想,确实,日本人的内存在市场上表现很强劲,英特尔的内存好像这两年越来越不景气了,不过让林强生收购英特尔的内存部门还是让她有些吃惊。
她纠结疑惑的问道:“既然是个赔钱的买卖,你为什么还要收购?”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是啊,现在内存方面日本人的确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在美国生产内存已经变得无利可图了!不过,这是个纯粹的商业问题,以后你会知道的!”
第七百二十五章戈登摩尔和安迪葛洛夫
在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和董事长戈登·摩尔的邀请下,林强生和李晶简单参观了硅谷英特尔总部。
这家世界著名微处理器生产商的总部是一栋有着蓝色玻璃的办公大楼,看上去非常普通。
如今英特尔还没有那么牛。逼,也没有一统江湖,现在他们的主流产品仍是RAM随机存储器,就是内存。
计算机的性能很大程度上由内存决定,而内存又十分昂贵,利润比微处理器也不遑多让,由于英特尔技术一流,性能好,所以这家公司在初进入内存市场之后很快就挣到了钱。
这种情况直到八十年代初期,这时候内存仍是英特尔的主要产品。而这时候日本半导体技术崛起了,日本人想要占领存储芯片市场,他们骤然采取了与英特尔以及其他芯片厂商的价格战。每一次美国企业在价格上进行回应后,日本生产商就会马上降低10%的售价,从而大量挤占了美国内存的市场份额。
针对日本厂商的挑衅性策略,可供英特尔选择的方案只有两个,设计更高级的存储芯片,或者撤退到日本厂商并不感兴趣的市场上去。最终,英特尔决定放弃存储芯片业务,转而致力于为个人计算机开发更加强大的微处理器。
戈登摩尔和安迪葛洛夫面对日本人的进攻,公司存储器业务的衰退,不得不这样做,英特尔生产出的内存像山一样积压在仓库里,再加上资金周转失灵,在危机深重的情况下,选择放弃RAM存储器业务,在他们看来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英特尔等芯片厂商,相对他们的竞争对手日本厂商来说,处于劣势,日本厂商有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充足的银行贷款。
而半导体这种‘小精尖’产业,被日本人视为极其适合日本的产业。由于国家政策的长期扶植,日本半导体技术在七八十年彻底崛起,这时候产生了诸如东芝、日立、三菱电机等强势企业。
在日本半导体强盛的年代,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中日本企业就占了六家。在这个时代连美国人对日本的半导体业都是既尊敬又畏惧的。
据说在一次销售会议上,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安迪葛洛夫,用他的匈牙利口音,拖长声调的说道:“英特尔是美国电子业迎战日本电子业的最后希望所在。”
那一刻,几百名英特尔的青年男女热血沸腾。似乎被一共同的命运所吸引,甘愿牺牲一切去完成一个神圣的使命,就像是生死之战一样!
与外人想象不同,英特尔内部并不豪华,甚至有些简单,戈登摩尔和安迪葛洛夫两人带领着林强生和李晶简单的参观了一圈,他们就在英特尔的总部二层看了看,简单的大开间设计,和其他的公司没有什么不同,让林强生很难相信这是他心目中的那家处理器业界的霸主。
之后。他们来到了戈登摩尔十多个平方米的办公室,据说这还是全公司最大的一间办公室了,四个人显得有些局促,关起门来还真像是一场秘密会议。
安迪葛洛夫向来以严厉著称,在他的带领下英特尔员工迟到都要自己登记,他本人就登记过,并且他还让员工拿出“125%”的工作热情,葛洛夫时代,英特尔被业界称之为“硅谷的血汗工厂”。
葛洛夫向林强生直接说道:“林先生,存储器业务现在还是英特尔的主要产业。因此在双方没有达成实际意向的时候,我希望您不要把我们商谈的内容向外界透露!”
林强生和李晶对视了一眼,然后转头看向葛洛夫和戈登摩尔,眼前的这两位就是英特尔的创始人。还有一个诺伊斯已经卸任。原来只是传说中的人物,这一次真的坐在眼前,一时之间让林强生有些走神。
“林先生?”葛洛夫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些。
林强生缓过神来,定睛看着葛洛夫和戈登摩尔,不理一旁惊讶的看着他的李晶,说道:“抱歉二位。你们以前的传奇故事我听得太多了,这次终于见到真人了!你们放心,我不会向外界透露我们之间的谈话内容,也不会透露你们出售存储器业务的计划。”
摩尔倒是很高兴,说道:“林先生,谢谢你!毕竟存储器业务现在还是英特尔的主要产业,很多人对出售这个部门难以理解!”
说着,他打量了一下林强生,笑道:“你的那些事迹我也知道一些,年纪轻轻就毅然来到美利坚淘金,投资金融界,而后又进军半导体领域和个人电脑市场,而且在这几个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十分了不起!”
他向林强生指了指自己的电脑,说道:“你创造的立式机箱,让人眼前一亮!现在我们公司的电脑都是采用这样的布局方式,的确非常方便,让个人电脑更现代,更时尚,更酷!”
林强生向戈登摩尔感谢道:“谢谢您的夸奖,创造顾客满意的产品,一直是我的原则!”
他看了看戈登摩尔的分体式电脑,然后对两人说道:“虽然我觉得英特尔放弃存储器业务,专心发展微处理器,是最正确的选择!但是没有你们的同意,我是绝不会向外界透露这个消息的,这一点请你们放心!”
接着,他向戈登摩尔和葛洛夫问道:“那么我有一个问题,请问两位先生,你们计划把英特尔的存储器部门,卖一个什么样的价格?”
摩尔和葛洛夫两人面面相觑,他们十分奇怪,眼前这个年轻人是怎么知道,他们想要集中精力搞微处理器的?!
卖掉存储器部门也就是年中开始有的想法,现在也只有公司上层几个人知道这个计划。由于RAM存储器是英特尔的起家产品,卖掉这个业务公司内很多人都难以接受,但是摩尔和葛洛夫也知道,现在是必须要做出抉择的时候了,只发展微处理器就需要投入大部分的力量,英特尔也再没有分身旁顾的力气了!
1980年英特尔有一次危机,当时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大举进军美国市场,当时英特尔的内存就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好在由于葛洛夫的强势管理政策,公司最终支持了下来。但由于这场危机,IBM本身就不看重英特尔,又由于内存市场被日本货冲击严重,当时还是一家内存生产商的英特尔损失很大,所以当年IBM就卖掉了手中拥有的20%的英特尔股份。
不知道IBM有没有后悔过,“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悲痛的事莫过于此!”
那次英特尔挣扎着度过了危机,好在1982年,80286处理器横空出世挽救了这家企业。今年十月份,80386又即将投产,摩尔和葛洛夫都觉得他们的微处理器业务已经成熟了,而且他们也都认为个人计算机产业有着相当光明的未来,所以才下定决心放弃RAM存储器业务。
其实,英特尔也不是第一次做出这样壮志断腕的举动了,上世纪70年代初,电子手表被看作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开始的时候电子表的均价可以达到200美元。
英特尔也看到了商机,意图进入电子表市场,志向也太小了!
于是英特尔收购了一家名为Microma的电子表企业,想通过这家企业的LCD技术和自己的芯片技术打开一片电子表的天地!
但是天不遂人愿,因为天杀的日本厂商,英特尔进入市场之后,日本LCD大量涌了进来,LCD价格的急速下降,原来可以卖到200美元的电子手表的价格,在两年内迅速下跌到了10美元左右,日本企业的大规模生产让产品价格快速巨量的下跌。
那时候的日本,怎么感觉和中国好像啊,把产品打成白菜价!
随即英特尔在1978年就退出了电子表行业,转手将Microma卖给了一家瑞士企业。
第七百二十六章英特尔
林强生与摩尔和安迪葛洛夫达成了收购意向,东星半导体将收购英特尔的存储器部门,包括它的研发部和内存工厂。
在内存领域,有专做贴牌的,如后来的金士顿,自己没有晶圆厂,所以不生产内存颗粒,专门采购别人的内存颗粒组装贴牌。而像三星、现代,既出售内存颗粒,也做品牌。
林强生要的就是既生产内存颗粒,又做品牌的这种。
之后,他与英特尔两方面会有更深入的交流,林强生希望用32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英特尔的存储器业务,双方肯定还是要讨价还价一番的。
摩尔有些疑惑的向林强生问道:“林先生,我们的存储器质量和性能都没有日本人的好,您进入这个业务之后,有什么具体的提振产品的措施吗?”
葛洛夫向林强生也说道:“我们卖出这个部门,也是要考虑买家是否能够带领这个业务重新崛起的,英特尔不希望卖掉的部分,最后让不负责任的人接手!”
李晶听到这个话也有些担忧,按她想来,美国存储器产业想要战胜日本厂商是很难的,在性能和质量上日本内存已经把美国货甩出了很远,日本内存在市场上已经处于统治地位,这样一来她对发展内存产业就不是很有信心。
林强生对摩尔和葛洛夫充满信心的说道:“你们或许不知道,最近几个月我从银行获得了大量贷款,再加上我本人的资金,投资研发更高性能的内存技术是完全不成问题的。而且不仅如此,我还要扩建内存工厂,在产量上不输于日本厂商,只有产量上来了,价格才能下降!”
关于林强生资金雄厚的传闻,摩尔和葛洛夫也听说过,况且眼前这位本身就是一位在金融领域很有实力的人,不缺钱是这位华裔年轻人在硅谷的标签。
而且几天之前,在互联网发展大会上,林强生像明星一般的抛出了2亿美元的创业基金,也一时震惊了全美的半导体产业,敢这么华丽的宣称自己有钱的人确实比较另类,也让他的名气在半导体界和美国年轻人当中很是响亮!
说实话,摩尔和葛洛夫也有一些羡慕,东星半导体有一个极其富有的老板,最重要的是,人家的流动资金充裕。
现在英特尔正是缺乏资金的时候,前期研发80386芯片就已经投入了太多,而后媒体宣传和准备生产更是需要资金,况且还要为接下来的研究制定计划,实验室是不能停止运转的。
面对摩尔和葛洛夫,林强生说道:“两位,其实我很看好英特尔,目前我也正在股市上购买英特尔的股票,我愿意投资这家公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