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民科-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强生看着样品室内的金属材料样品,脸上都放出了光!

他兴奋的就差哈喇子要留下来了,林强生对着刘所长说道:“刘主任,您这里的材料有具体参数和性能指标吗?”

刘所长看了一眼高俊,见他没说什么,而是和林强生一样很有兴趣的在等着这个问题,于是对着这个奇怪的小青年说道:“当然有,我马上就给你拿。”

刘朝礼打开柜子,就在现场,拿出木柜里的资料翻了翻。

林强生看到材料柜根本没有上锁,这么些珍贵的档案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摆在这里,顿时就心生惋惜了起来。

刘朝礼大概的翻了翻,看他的样子,大概自己也没翻明白。于是把好多本材料档案本,一起放在了林强生几人的面前。

“这里是一部分,你们看吧,需要什么尽管说,我们能配合的尽量配合!”

刘朝礼说完,从外面叫进来一个老头,老头的头发满是花白,大概已经六十多岁了。

“老于,这些是师部来的同志,你尽量配合一下他们!”刘朝礼向老头吩咐了一声,和高俊打了招呼,就出了档案室。

“老人家怎么称呼?”林强生向着老头问道。

老头略带惊疑的说道:“我叫于明诠。”

林强生看老头有些紧张,就没有再问。他从兜里掏出一沓稿纸来,就开始翻起了资料,开始摘抄。

高俊看着林强生一边翻着一本本的档案,一边记着笔记,凑了过来问道:“这上面的东西,有用吗?我们的车上,能用到?”

林强生点点头,笑着说道:“当然能,像很多轴承钢、齿轮钢的金属材料,咱们其实并不缺乏,只是锁在了这些档案室里而已,我现在就是想把它们物尽其用!”

于明诠不知道是听了什么话,一下子反应了过来,他连忙扑到桌子边,揪着林强生的衣服问道:“你想记什么?这些都是机密,不许你记!”

林强生惊讶的看着头发花白的老头,把衣服从他的手中抽了抽,老头的力气很大,手指僵硬,林强生没拽动!

高俊连忙拉开了老头的手,惊怒道:“你是什么人?我们是师部来的,准备用这些材料试验我们的新车辆,你想干什么?!”

于明诠听到高俊的话后,惊奇的问道:“你们要的什么车?这里记录的都是哈军工国防工程设备材料的重要数据!不能给你们!”

高俊大声说道:“我们要弄的就是国防装备!”他一把从老头的手里抢过档案本,拍到了桌子上。

林强生眨了眨眼睛,看着激动的老头说道:“于明诠老师,我该这么叫您吧?”

于明诠怔怔的看着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好久没有学生这么叫我了!但,你们还是不能抄写这些记录材料!”

“于老师,您听我说,这些东西尘封在这里,其实早就已经过时了。如今国外的科技日新月异,我们过去的努力固然很好!但也没有必要敝帚自珍!就像我要抄写的这些金属材料的配方和工艺,就有好多能用到我们要制造的车辆当中!可是它们原来的用处,却已经不大了!国外已经研究了更好的!我们落后了!”林强生认真的和头发花白的老头说道。

于明诠先是不信,然后看了看高俊,见他一身军装,他怔怔的转头看着林强生,嘴唇哆嗦着,哭丧着脸问道:“真的吗?!外面的,变化,那么大?!”

林强生点了点头。

于明诠长叹了一声,颓然的放下了双手,唠叨着:“耽误了啊!又得追赶了!又得追赶了!…”

看着老头魂不守舍的出了门,林强生叹了口气,和高俊说道:“这个老头没准是这里的专家,那个刘主任啥也不是!把这个老头看好了,也许以后咱们还要他的帮助!”

高俊寻思了一下,点了点头,和董成对视了一眼,后者会意,走出了房门。

林强生在档案室里,呆了三天。黑大那边的老师,他早已经打过招呼。梁克老师看到林强生真的拿来了公函,这个学生还挺忙,于是就对林强生放行了,只是要求他尽量来学校听课,同时期末考试必须及格,要吗就留级查看。

三天之后,高俊又带着林强生去了市齿轮机厂,这是家大型的军工系统单位。林强生兴奋的和对方的副厂长、车间主任握手,先混了个脸熟。齿轮机厂看在驻守省城的69师份上,同意了给江岸汽车厂做配套齿轮。

林强生把早已经设计好的图纸奉上,大声的和对方笑道:“一回生,二回熟,以后咱们就是兄弟单位了!你们要小轿车吗?我们汽车厂有很多!”

对方的副厂长和车间主任互相看了一眼,对这个自来熟的小年轻颇觉无奈。

第五十四章落差

林强生看着盖起来的厂房,欣喜异常。战士们干活就是迅速,有他们参与,这栋百多平米长的小厂房,二十多天的时间就拔地而起。

工厂的原班人马直接被晾到了一边,林强生丝毫不在意他们,尽显着对战士们的热情。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对自己讨厌的员工,在不能开除的情况下,就采取无视漠视的方法对待他们,臭着他们,啥事都没有他们份、不让他们参与,当他们完全不存在。

训练他们?给他们教育如何服从集体劳动?别逗了!

企业管理者哪有那个精力,可以干活的人有的是,合格的工人总会产生,企业更需要自觉自愿,懂得自我学习的员工。

林强生就是用这种方法,考察着这些工厂里淘汰出来的人,到底还有几个能用。

鲁光明、徐珂等人凑成了各自的小团体,有原车间的人和他们凑在一起,不过大部分都是大家互相通报知青点,地区相邻的聚到了一块。

城市的基本和城市的青年聚在一起,农村的和农村的聚在一块,而他们又分地区、年龄、性别,当然也有的女工人和男工人凑在一块。

女工人当中也照样有调皮的,喜欢跟别人聊天、开小差、爱顶撞车间主管的,林强生对待她们也跟男工人一样,都清理了出来。

这样的工人,在这年头,都是很常见的,他们大部分都是乡下知青回城,年少时来到广大农村,生存环境造就了他们粗疏任性的性格。有的人回城上班了,就表现的很不适应工人身份,内心当中起了逆反的心思。

不管男女工人,当中也有不合群的,这些人或者是融不到人群当中,有性格缺陷,或者是不屑于扎堆。

林强生默默的观察着,这些人当中谁在默默劳动,谁还在嘻哈打闹凑热闹聊天。渐渐的在他心中,形成了一份名单。

改装厂的厂房初见雏形,高俊带领着部队上的汽车连,把100多辆吉普车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车辆,弄了过来。最后甚至还用十多辆大卡车,把很多旧零部件一起运到了改装厂前的空地上。

林强生看了一圈这些车辆和相当于破烂的零部件,惊讶的向着高俊问道:“高政委,您不是开玩笑吧!我怎么居然还看到了二战的威利斯?还有六几年的苏联老嘎斯!那些日本人用的三菱老卡车,您也弄过来了!”

高俊丝毫不感觉尴尬,他笑着说道:“这些就是我说的材料啊!咱们的吉普车不是要改装吗?你尽可以把它们处理喽。就把它们当成是原材料,咔嚓咔嚓的把它们都切吧了,用在咱们的吉普车改装上!”

“呃,好吧!”林强生点了点头。既然部队上不在意,他也不在乎用这些旧板材和零部件。

林强生叫来了古宏亮和李政,把事先写好的名单交给他们,说道:“你们叫人去吧,这些人先从工地上撤下来,先把这些车辆、零部件,还有这些废铁,安排一下。”

古宏亮两人拿着名单来到工地,此时的工人们正在工地上给战士们搬砖。

很多战士,有很熟练的瓦工手艺,砌墙盖房就完全胜任了。根本用不上这百十来个工人,他们也只能搬砖了。

古宏亮拿着名单在工地上转悠,大声的吆喝着,工人们立刻注意上了,纷纷支着耳朵,目不转睛,听着看着到底名单上都有谁,有没有自己。

他们搬了将近20天的砖,许多工人的性子都快磨成方型了。现在叫到哪里干活,他们就去到哪里,活像一个个默默的人形砖头了。真是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古宏亮和李政,点到一个工人,其他人立刻露出来关切焦急的眼神。叫到的工人,欢天喜地。没叫到的工人,立刻露出了痛苦无助的表情。

“徐珂!别搬砖了,去林头那里报道去吧。”古宏亮两人转到了另一边工地,向搬砖的徐珂叫道。

徐珂一听叫到自己的名字了,立刻打起了精神,向两人问道:“不搬了?!”

李政慢条斯理的说道:“你要是想继续搬砖,那你就搬!”

“哎,不搬了,不搬了!”徐珂赶忙大声的叫道,生怕让他继续在这干活,那可要了他命了!

他把手套一扔,小跑着就去了林强生那里,屁股后头好像有狗在追,生怕慢了一步。

古宏亮和李政哈哈笑了几声,继续念着人名。直到把剩下的一些人念完,其他没念到的人,立刻叫嚷了起来。

“凭什么让我们还在这搬砖?我们也要去工作!”鲁光明大声的叫喊道,鼓动着剩下的工人们。

古宏亮摇了摇头,说道:“那我们不知道,林头的安排,你找他去问吧。”

鲁光明叫道:“我就去找他!问问他,凭什么不让我们参加劳动!”

他看了一眼其他的工人,大声的说道:“咱们一起去,问问他,找他说理!”

其他工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部分人都躲着鲁光明的目光,只有少数一些人跟着鲁光明一起去了前边。

林强生正在看着高俊带来的这些车辆,其中什么都有,威利斯、嘎斯、老卡车、202,还有比202更老的叫不出名字的吉普车,还有那堆破烂的零部件。在心里想着,怎么把它们物尽其用。

被名单点名的工人,陆续到了场地,林强生吩咐着众人把这些东西分门别类的放在一起。

“分完了,咱们就找工具拆卸这些车辆,我用粉笔画的部位,都要拆下来!”林强生大声的对着六七十号工人们说道。

“好哎!”将近七十人大声的叫喊道,有的工人更是喜极而泣。

先前被从车间里清理出来,他们有的人就极其失落,别看面上表现的不在乎,但是他们知道,这是厂里对他们不满了,在想着法的摆布自己。

这批人被清理出了车间,更是对全厂职工极大的震慑!厂子并不是没有办法对付他们,进来了不等于万事大吉,就能天天有班上,月月有工资。

不好好工作,厂子照样能把他们弄出来。

原来的工厂职工们,没有比较,不觉得在车间工作能有多么可贵。可这一下子,百十来个人被清理出了车间,到外面搬砖。

一下子就有了比较的对象,和出去的人比,留下的工人感觉身份上好像立刻高了一截!这让剩下的不少职工警醒,有了危机感,他们在平时议论几句,就能让其他人也感受到危机,由他们的带动,全厂的生产效率、生产质量,都猛地提高了不少。

林向荣厂长乐了,没想到儿子的这招这么好使!

工人们干活认真了,车间主管也再不用火急火燎的和谁吵吵了,因为刺头和爱耍嘴皮子的人,都被清理了出去。

工人们开始默默的认真干活了,再没有哪个人敢开小差,或者聊天说话了。少了打扰,工作效率自然大幅度的增长。

厂子里的工人们,现在都知道了,原来的“聪明人”未必聪明,爱接话斗嘴的,都去搬砖了。默默干活认真工作的人,才是厂子需要的人!

林强生的这招太绝了!他让工厂的工人,分出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一下子有了比较之心。这样就在工厂里,形成了一个自竞争的小循环,认真干活的人上,偷懒耍滑的人下。

这时,场地上的鲁光明等人大为光火,本来想着搬完砖,大家开始重新干活了吧。可是偏偏有一些人,先被选了出来。这是什么意思!怎么又把自己给分出来了!

鲁光明走到林强生的面前,压了压声音,问道:“林。。头,我想问问,我们这些人,为什么不跟大家一起参加工作?”

林强生背着手,站在空地上,看着选出来的工人们低头干着活,默默地搬着材料零部件。

听到鲁光明的问话,他看也不看一眼,指着场地上的工人,说道:“这些人,够了!”

鲁光明压着火气,大声的说道:“可是我觉得还不够!我们也可以帮忙!”

林强生转头看着鲁光明,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他的眼神里全是“你以为?你算个屁啊!”的样子。

鲁光明看着林强生的神色,仿佛听见了:“你算个屁!你算个屁!你算个屁!。。。。。”

他猛摇了下头,气愤的看着林强生,又看了看场地里埋头干活的工人。他抓住个机会抢上前去,把一个工人搬的物件抢了过来,就打算放到哪个位置。

那个被抢的工人,立刻不干了。这个工人眼睛都立了起来,他一拳打向鲁光明,然后又抢过了鲁光明手里的东西。

鲁光明大骂,随后两人就叮叮咣咣的打了起来。

场地里没有一个人阻拦他们,跟着鲁光明来的十几个人,都默默的看着,也没上前帮忙。

高俊董成二人,在场边看着热闹,还有一些战士也在。

最后鲁光明不敌发了狠的工人,被工人手中死攥着的物件一抡,正好打中了腮帮子,“噗通”鲁光明被大力的砸翻在地。

那个工人呸了一声,骂道:“以为就你牛、逼吗?你算个什么东西!”工人拎着物件骂骂咧咧的走了。

鲁光明趴在地上装死狗,他实在没有脸面爬起来了!

林强生看了一眼趴在地上的鲁光明,说道:“等厂房盖起来了,我自然有地方安排你们,走吧,回去搬砖去吧。”

听到林强生发了话,鲁光明又在地上呆了几秒,然后艰难的爬了起来,灰溜溜的跑了回去。跟着他来的十几个人,也黯然的摇摇头,唉声叹气的回去了。

第五十五章现代化的洗礼

林强生一家人,还有众多邻居看着新闻联播,高俊董成两人也被邀请着一起过来观看。

此时是1978年十月末,电视机作为昂贵的高档货,还未进入广大中国的千家万户。目前,电视机是只有少数人拥有的奢侈玩意!

某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机,那是相当令人长面子的事。邻居亲戚如果都能凑过来观看,那是一定会来的,即使电视上满是没有信号的雪花,他们也能兴致勃勃的看上半小时,还一边聊着天一边议论着,这电视上演的啥,咋这么花里胡哨的。

此时的18寸黑白电视机上并没什么雪花,而是正在播放着国家大事。

为了方便大家观看,林向荣还特意把电视机,挪到了宽敞的院子里,虽然此时的天气已经有点凉意,但那也挡不住大家观看电视的热情。

院子里聚集着众多邻居老少爷们大爷大妈大姑娘小媳妇青年小伙小孩子儿童幼儿,总共30多个人挤在院子里围着电视,门口还有人探头探脑,院墙上还有伸着脖子看电视的脑袋。

“1978年10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邓老,应日本政府邀请,前往日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的仪式。这是我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访问日本。”

新闻联播已经连续报道了好些天,在为期8天的访问期间,邓副总理会见了日本天皇,同日本首相福田赳夫举行了会谈,还会见了长期为中日友好做出努力的日本各界朋友。”

他说:“目前,我国人民正在执行新时期的总任务,决心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首先要靠自己努力,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外国的一切,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

他在日本工人家庭里称赞人家富裕的生活,对丰田公司和松下公司的现代技术发出赞美。

邓老作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二战后首次正式访问日本。这次访问,是为了出席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仪式,也是邓老在酝酿中国现代化大战略的过程中所做的一次取经之旅。邓老访问日本时正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心中正在勾画着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脑中思考着中国将来如何富强。

访问期间,邓老在东京的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了一次为世人瞩目的记者招待会。参加记者招待会的400多名记者来自共同社、时事社、路透社、合众国际社、美联社、法新社、德新社等著名新闻机构。这是中国领导人在出访时第一次同意以“西欧方式”同记者见面。

在回答有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时,邓老让西方记者们充分领略了他坦率、务实和开放的风格。他说:“我们所说的在本世纪末实现的现代化,是指比较接近当时的水平。世界在突飞猛进地前进,那时的水平,例如日本就肯定不是现在的水平,我们要达到日本、欧洲、美国现在的水平就很不容易,要达到22年以后的水平就更难。我们清醒地估计了这个困难,但是,我们还是树立了这么一个雄心壮志。”

为了实现现代化,他指出:“要有正确的政策,就是要善于学习,要以现在国际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首先承认我们的落后,老老实实承认落后就有希望。再就是善于学习。这次到日本来,就是要向日本请教。我们向一切发达国家请教。向第三世界穷朋友中的好经验请教。相信本着这样的态度、政策、方针,我们是有希望的。”

谈到要承认落后的时候,他突然说了一句饶有风趣的话:“长得很丑却要打扮得像美人一样,那是不行的。”这一尖刻的自我评价逗得记者们哄堂大笑,他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态度正是中国重新崛起的希望所在。

“这不是,崇洋媚外吗?”看到这里,小院子里有人低声嘀咕道。

“嘘!”他的话语,立刻被人打断。

林强生看了看高俊和董成两个人,见他们一身军装军帽无比严肃的正襟危坐,目视着电视机上的画面,一丝不苟。

林强生的嘴角笑了笑,虽然高俊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是眼睛欺骗不了人。林强生感觉到他此时的心情,一定是波澜起伏,茫然不知所措的。

被教育了那么多年,不怕刻苦不怕牺牲,强大的精神胜利法,如今要向别人学习了,怎么学?!

访问期间,除了会谈会见之外,邓老还参观了日本的现代企业和高科技设施,与企业负责人和资深经济界人士、技术管理人员接触交谈。

邓老参观了三家日本企业的工厂,其中有日产汽车公司的座间工厂、新日铁公司的君津工厂、松下电器公司的茨木工厂。在视察座间工厂时,邓老一行乘坐电动汽车,参观了第三车体车间和第二装配车间,对于自动化程度先进的机器人焊接生产线表现出浓厚兴趣。他说:“来到这里,我明白了什么是现代化、近代化。感谢工业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产业界对我们的协助。”邓老与陪同参观的松下总裁松下幸之助进行了深入交谈,还直接与企业的技术人员交谈。在前往京都访问时邓老还专门乘坐了新干线列车。在飞速的列车上,陪同人员问邓老的感受,他爽快地回答说:速度快,满舒适,干什么事都要有速度哟!

在看到日产汽车公司的座间工厂的机器人焊接生产线的时候,林家小院里立刻传出了一些骚动,惊叫、赞叹、不忿等等情绪,立刻在小院里传了出去。

“日本人的技术真先进啊!”一位目前在厂子里负责生产的车间主管,就蹲在电视机跟前,赞叹的说道。

虽然这有点夸赞别人贬低自己的嫌疑,但是现在却无人能反驳。

“真想不到,原来这才叫自动化、现代化啊!原来我们那个手动半自动的生产线,跟人家一比,真的不算什么!”林向荣看着电视上的座间工厂最后的几张画面,默默的说道。

林强生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他现在能有什么表情呢!能义薄云天的说,我们马上就能追赶上吗!即使有了芯片,那还有软件呢!那该在国内找什么样的人,又去哪找!

林强生的脸上,隐隐的露出了一丝难受!他不知道,身体上哪里来的疼痛感,反正很痛很痛!

陈瑶坐在林强生的旁边,看出林强生的状态不对,小手慢慢的伸出握上了林强生的手掌。

林强生看了看陈瑶,小丫头脸上一片羞红,看到林强生转过头看她,还鼓励的向他撅了撅鼻头。

林强生笑了笑,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事。陈瑶仔细的看着他,才点点头笑了一下。

不管怎么说,这一系列的国外报道,都使中国的电视观众感到耳目一新,对国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灵冲击。中国人随着邓老出访的电视镜头开始了解世界,上至高层下至国人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了我们封闭得太久了。中国开始寻找进入世界的种种方式。

林强生把陈瑶送回了家,走在回家的路上,向夜晚的天空长长的出了口气。

他震了震臂膀,嘀咕道:“真特么奇怪!看了这样的新闻,自己居然还心胸开阔了!”

这也并不奇怪,中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十三届三中全会,马上将在12月份召开。到时,一片宏伟蓝图就摆在了国人的眼前,中国人从此也开始看世界,走向世界。

第五十六章和父亲夜话

林强生回到家里,院子里已经没人了。父亲坐在厨房里,低着头琢磨着事。

母亲徐红梅看到儿子回来了,指了指父亲,笑道:“受打击了,你和你父亲说说话,劝劝他。”

林强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妈,您也早点睡,我和爸说会话。”

徐红梅点了点头,很是欣慰的看了一眼林强生,嘱咐了两句早点休息,就进了屋。

目前,母亲在卫生局的工作已经稳定了下来。由开始的生疏,忙得昏天黑地,到现在也慢慢变得从容了。母亲现在把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再不用林强生做饭了。

现在的市卫生局,人手也充裕了起来。自从国家开始全面整顿,很多过去被下放的人,都恢复了工作,母亲手底下也有了几个干事的人。

林向荣看到儿子,指了指椅子,等林强生坐下了,又过了会,他张嘴问道:“今天看到日本人的工厂,你怎么看?”

林强生知道父亲指的肯定是日产公司的座间工厂,日本的汽车工业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全面的在工厂实施自动化生产。

他想了下,说道:“和人家比,国内的制造水平,至少差了人家一个时代!”

林向荣不信又不明所以的问道:“什么叫差了一个时代?说来听听?”

林强生说道:“看样子日本人的工厂,已经实现了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生产。他们大量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那些自动给车身焊接的机器手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我们国内在这方面,明显要差很多。我们的厂家,在计算机控制,也就是自动化生产这方面,目前的实际情况,基本等于零!”

林向荣问道:“计算机控制?就是哈工大李国贤带着学生,搞的那个?”

林强生点点头,说道:“就是那个。”

林向荣叹了口气,说道:“唉!本来觉得咱们的生产线挺好了,在国内算是比较先进的,觉得已经大功告成了!可一看人家日本人那技术,看样子又比咱们先进不老少啊!李国贤他们怎么搞的?怎么就给咱们弄了个半成品!”

林强生张了张嘴,看了看父亲一脸迷惑不解的样子,只好简单的对他说道:“不是他们不想给咱们弄成自动化生产线,像日本汽车工厂那个样子的。而是他们也在摸索,如果不是日本人主动的把工厂内的情况上了电视,谁知道里边怎么个具体模样。哈工大的老师们,包括咱们国内的机器人研究者,也都在研究探索当中!”

林强生记得在79年,日本人来华访问,某家日本公司带来一台人形机器人,在国内的这些研究者们的面前,炫了一把。可是即使这样的对工业没有什么用处的人形机器人,也让国内的专家们感觉好牛的样子!

林向荣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日本人傻了,主动把生产线亮给人前看,让咱们知道了他们的情况!”

林强生笑了笑,说道:“爸,如果有出国考察的机会,你还是出去看看吧。看看人家的技术水平,和国内的专家们多聊聊,衡量下咱们和人家的差距!”

林向荣摇头道:“什么出国,哪有那么容易!”

林强生说道:“这次老人家访问日本,让国人开了眼界,肯定有不少人急于出国了解世界。到时候有这样的机会,您和母亲一起去。多走走,去去比较大的城市!看看人家是怎么个先进法,咱们也多学学,人家怎么搞,咱们就怎么搞,不信咱们搞不成!”

林向荣点头笑道:“对!人家能成功,咱们也一定行!都是一个脑袋两个胳膊两条腿,咱们的工人比人家的工人差啥!有了技术,咱们的工人也能生产出漂漂亮亮的小轿车!”

林强生笑着点了点头,只要像父亲这样的企业管理者,有不服输的精神,不甘愿“外国人的一切都是好的”这样的想法。只要慢慢发展,给我们机会!将来就一定会成功!

“对了,咱们的商标和企业名称,上面批下来了吗?”林强生突然想到了这个事,于是向父亲问道。

汽车厂由郑常二人领导的时候,林强生不便打听。现在企业由父亲林向荣执掌,林强生自然就方便了很多。

林向荣说道:“我这阵子,还特意向省工业局的同志问了一下。从他们那里打听到,77年到78年,工商管理局经过了大调整,各级单位都乱得很。今年年中,国家工商管理局刚刚重新调整完成,咱们的商标和企业名称,现在正在审批当中。估计再有个把月就会下来。”

林强生点点头,说道:“是啊!咱们总不能老顶着个江岸汽车厂的牌子吧,上面也应该给个说法了!”

不得不说,地方上的汽车制造厂在上面的心里,实在是属于后娘养的,人家根本就不认为他们能造出什么车来,所以就一拖再拖。如果是国家第一第二的项目,你看他们认真对待不。从这方面就能看出上面的产业政策,是多么的偏赖!

…………

这年头的轿车,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喜欢在车头或者车尾使用字母标识。例如本田和丰田,他们在七十年代的汽车车头上,多用字母。

林强生猜测,也可能是,这些公司,暂时没有找到能代表他们企业文化,又具有时代感、世界认知度高、有流行因素的车标的缘故。

林强生向汽车厂推荐的企业商标,采用了宽口的V字,上面用一条弧度连接两端,就是变形金刚汽车人的标志,额头上的那个三角形。

这个标志,首先离远了瞅,一眼就能看得清楚。这是很重要的!有的车标图形,离远了都看不清是什么东西,这样的肯定不能用。还有的车标,具有眩晕功能,瞅着瞅着眼晕了。这样的图形,也不能用在车标上。

向后世国内的那些厂家的车标,就极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