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反转人生(蚂蚁)-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现在看来,他们家这凤凰酒厂,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呢。
“最近,酒厂那边的秦明亮老是找我说,咱们现在的产能不足,哪怕是加上了桃花谷那边的第二分厂的产能也是不够,咱们现在接到的订单,都足够咱们开足马力,生产到三年以后去了,所以他让咱们抓紧时间扩大规模经营呢。。。”
老爸说起这番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几分自豪,几分的骄傲。显然现在这凤凰酒厂的生意。让他觉得很是满足。
“咱们前段时间。不是在省城那边敲定了那个一锅烧酒厂了吗?那边整顿的如何了?”
李逸帆一听这话,一下子想起了前段时间,他和老爸去省城收购的那家一锅烧酒厂,虽然老爸和秦明亮,因为这个酒厂,被人给打了,但是毕竟酒厂已经拿下来了,总不能扔在那边不管吧。
“嘿嘿。儿子你不说我都差点给忘了告诉你了,咱们在那边又捡到宝了。”
李立强一听到儿子提起这一锅烧酒厂,立刻就是喜意上脸,有点掩饰不住的意思。
李逸帆一听老爸这么一说,也有点没忍住,怎么着,难道那个酒厂里还有点什么奇迹不成?他最喜欢这个道道了。
李立强一看李逸帆这表情,就更加忍不住心里的得意,就开始和李逸帆开扯了。
“儿子,你前段时间一直在京城。可能不知道,三月份的时候。我和你秦叔叔又去了一次那个一锅烧酒厂,当时你秦叔叔所,咱们的产能跟不上供应了,必须要扩大产能,我就坐不住了,和你秦叔叔又去了一次省城那个一锅烧酒厂。。。”
上次在省城,李逸帆摆平了沈老四,干垮了赖茅,剁了赖茅的一根手指之后,原本是想把赖茅和他那老妈,都给一窝端了的。
可是后来那赖茅他妈居然完了一招断臂求生,直接把他儿媳妇给交代了出去,还和他儿媳妇划清了界限,李逸帆就知道,想要在做这家人的文章,不是那么好搞的了。
而且人家毕竟身后还有齐满天来撑腰,想要一次性的搞定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反正大概事情已经摆平了,就偃旗息鼓了。
回来之后,再去京城之前,和老爸交代了一句,所省城的事情,已经被自己摆平了,这样老爸,才敢在后来,再次的去省城一锅烧酒厂那边考察。
而果然和自己预料的一样,那个赖茅,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敢到一锅烧那边去找过麻烦。
“我和你秦叔叔,仔细的考察了这家酒厂,最后决定,把已有的厂房全都推到重建,扩大厂房的规模,扩大经营规模,毕竟今后省城这家分厂,可是要作为咱们重要的出货场地之一的。结果没想到,后来在拆房子的时候,居然在某个厂房的地下,发现了三口老窖。。。”
李立强这时候可是满面红光,口若悬河,说的是口沫横飞,而李逸帆也没想到,自己家居然运气这么好,随便买了这么一家酒厂,居然从地下翻出了三口老窖。
“真的啊?什么时候的窖藏啊?”
李逸帆也来了兴致。
“找你秦叔叔看了看,又拿了一些酒曲什么的去化验,应该是清末民初时候的老窖,里面差不多应该有几顿老窖。后来我们还专门问了那看门的老郭,根据他的回忆,这几口窖藏,应该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的老窖。当时日本人占了省城,四处搜刮,为了不让日本人占了好处,他们的祖辈,就把这几口窖藏,直接给封了。后来他们村里的长辈,就都钻山里去打日本人去了,再后来又是国战,反正是能囫囵个回来的没几个。这几口窖藏,也就都被村里人给忘了。之后的事情,就是建国之后了,国内当时连粮食都不够吃,那还有人有心思去酿酒,然后改革开放之后,他们才开始重操旧业的,也早就把这件事给忘了,没想到这次倒是便宜了咱们。”
“是吗?那可好,不过不管如何,这些酒毕竟是人家村里人的祖辈们留下的,咱们无论如何也应该给人家一些赔偿。”
李逸帆怕那些村民眼红来闹事,又和老爸交代了一声说道。
没想到老爸倒是把眼睛一横,说道:“你以为你老爸,真的是黑了心的资本家吗?咱们可没那么蠢!我可是把村里的每户祖辈就住在这里的人都给找去了,然后当场签订了补偿合同,每户补了他们三万多哩。。。当场都签了合同地,拿了钱以后就不能再来找厂里的麻烦的。你以为你老爸我前几年的mba都是白读的吗?你老爸知道,现在干什么都要**律。。。”
李立强这么一说,李逸帆还真是忍不住对自己这个老爸有一种刮目相看的感觉,果然现在的老爸,从当年的后厨师傅,到酒店的老板,再到后来的李总,到现在的李董,已经是今非昔比喽。
这眼界和见识,果然不再是以前那个畏畏缩缩的小饭店的大厨所具备的。
现在居然都知道,和人**律去了,虽然按理来说,那片地已经是被自己家给买下来了,地下的东西就是自己家的,可是毕竟酒厂在人家村子里,要说那村里人不眼红,那肯定是假的。
所以这每户给了那些人三万块的补偿款,而且还签了合同,看起来好像是损失了不少。
可是这样做,可就绝了今后的后患了,老爸这一手玩的可挺高明的。
“那些窖藏的品质怎么样?”
李逸帆忍不住又问道。
“嗯,这些窖藏的品质,确实和咱们以前收购凤凰酒厂的时候的那批凤凰酒厂的老浆子没法比。毕竟当时他们的酿酒工艺不怎么好,用的材料,也就是最简单的高粱,没有其他的辅料,而且水也不咋地,用的酒曲就更别提了。所以那就的窖藏质量一般,也就是胜在时间长。不过对于你秦叔叔来说,有了这些窖藏毕竟是好事。这么长时间的发酵,那些酒里的酒曲,还有各种微生物,都是好东西,对于他这样的调酒师来说,只要好好的调教一番,这些酒就可以变成琼浆玉液。现在那边的改建工程,正干得热闹着呢,估计等到年底的时候就能竣工了。不过要投产,怎么着也得等到明年的秋天。”
李立强和李逸帆交代说道,李逸帆也点了点头,确实酿酒这玩意,不想是其他的生意,你是急不得,虽然现在市场上买的都是速成的勾兑酒,可是如果你想要做好品牌,那你就算也做勾兑酒,你用的勾兑的原浆也要比别人的好才行。
这一点就要靠秦明亮他们这帮调酒技师的了。。。
“对了,老爸你在应城那边的那个海产养殖基地弄得咋样了?今年应该有产出了吧?”
“嗯,你以为呢,今年咱们酒店用的不少海鲜,都是哪里供应的,比如那些海鱼,还有螃蟹什么的,可都是从哪里出产的。只不过一些高档次一点的还得等一段时间,尤其是海参,鲍鱼这类的东西,这类的玩意,生长周期长,咱们那基地才搞了一两年,现在养的这玩意,个头还不够大,所以还得等上一两年再说。”
提起那个海产品基地,老爸更是有些志得意满,毕竟这个海产品养殖基地,可是他一手主持上马的。
“还有你那个在满城乡的什么蓝莓养殖基地,好家伙,那玩意可真是够烧钱的,到现在了还没产出呢,今年又砸进去小一百来万,真是搞不懂,你非得去搞那玩意干什么?现在国内市场上,好像根本就不怎么认这水果,我看当初你还不如选择种樱桃了呢。”
老爸有提到了满城乡那边的蓝莓基地,李逸帆只能是无奈的苦笑着摇了摇头,当初搞这个的时候,确实是有点头脑发热,可是那个可毕竟是号称绿色银行的买卖啊。。。
1122。上了轨道的特殊金属冶炼公司
说起当初投资搞这二个蓝莓养殖,也是因为当时的特殊环境所决定的,那时候李逸帆手里也没什么其他太好的项目,正好手里还有些钱,想要找地方投资,奔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就搞起了这个蓝莓养殖。
而之所以在满城乡开始搞这个蓝莓养殖,那也是因为他在后世电视上看过的一期农业节目,上面就是专门介绍这满城乡的蓝莓养殖的。
只不过那是在十年之后,而那个时候,满城乡的蓝莓养殖也已经成了气候,而蓝莓这种高级水果,也随着推销介绍,成为了很多华国人所知道的名贵的高档水果。
这种水果因为花青素高,不但有抗癌,还有延缓衰老的功效,即便是在欧美市场上,也是一种高档水果。
但是因为这种水果,对于种植土地以及当地气候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并不适合现代化的大规模种植,全世界只有那么几块地段,适合种植这种高档水果。
出了在北美,和南美的一些地方之外,也就只有华国的东北地区,比较适合种植这种高档水果了。
因为产量低,而世界需求量大的缘故,在后来的满城乡,这种蓝莓种植,迅速就成为了当地水果种植的典范,并且满城乡,也因此得了一个华国蓝莓之都的名号。
而这里的蓝莓种植也迅速的形成了规模,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达到了产值数百亿元的规模。
当时李逸帆也是本着这种蓝莓种植,后期回收利润高的缘故。才在这里投资搞了这个蓝莓种植基地。
因为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当地政府。给他的条件非常优厚,将近千亩的土地承包给他,也不过才每年几十万的地租,而且这合同一签就是三十年。
李逸帆也没多想,就直接签了合同,然后开始搞起了蓝莓种植,不过种植这种东西,可不能像种植其他东西一样。你要精心的科学种植,幸好他们家和滨城大学的一些农业方面的教授,一直关系都不错,所以也得到了非常不错的技术支持。
三年多下来,一直是没出过什么岔子,但是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个蓝莓种植的周期比较长,一般是种下去三年才能开始挂果,而五年之后,才会到达种苗的成熟期。也就是大规模产国果期。
现在这个蓝莓种植基地已经搞了三年多了,可是每年都是往里面扔上几百万。毕竟肥料,和人工的成本都不低,可是今年才不过刚刚挂果而已,等到成熟还要两年的时间,所以老爸感觉不满意也是应该的。
李逸帆这时候也只能是苦笑着和老爸解释道。
“老爸,你不能只看现在,一旦要是等到这玩意开始大面积的挂果上市之后,你就知道这玩意的好处了,这东西即便是在欧美,也是号称绿色银行的。只要你种出来,他就不愁卖,毕竟这可是高档水果。这年头只要是什么东西,打上高档的标签,到时候你就不用发愁销路的问题。不瞒你说,我还打算最佳投资,打算在那几块地,来扩大种植规模呢。”
李立强原本是对李逸帆搞这个蓝莓种植基地有点不满,可是这时候听儿子这么一说,而且还带着这么强烈的信心,于是他心里那点小小的不满,也就烟消云散了。
家里人对于李逸帆的印象,就是这小子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那一项是判断非常准确的,很少有走眼的时候,赔钱的买卖,这小子更是不干。
既然他对那个蓝莓种植基地,这么有自信,那就让他去搞好了,反正现在每年几百万,咱们家还赔得起,更何况这做买卖,你总不能光想着赚钱,前期的投入,你总得讲究一点吧。
不投入就想赚钱,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于是关于那蓝莓养殖基地的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
“对了,老爸,我让你帮我盯着的那个特殊钢冶炼公司怎么样了?”
李逸帆突然想起了,前不久自己才刚刚拿下,并且寄予厚望的那家特殊金属冶炼公司来了,他这次去了京城之后,一直就是委托老爸在帮忙打理。
而老爸也不含糊,去年的时候,在海蒂派来几个比利时专家考察他们家产业,并且帮忙制定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的时候,他和几个比利时方面的专家就结成了好朋友。
当时就有专家,建议他调整一下家里的产业结构,因为当时李家的产业,基本都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区域,也就是所谓的服务行业区域。
就比如这正阳酒店,还有他们家的滑雪度假村都是第三产业的范畴,而即便是可以划归到第二产业范畴的酒厂,和海产养殖基地,也是那种和第三产业关系非常紧密的第二产业。
而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这个行业,对于经济大环境的依赖性非常强,也就是说一旦,国内或者国际上经济不景气,那么他们家酒店和滑雪度假村的生意,就很容易会受到大环境的冲击。
而连带着他们家的酒厂和海产养殖基地的销售,也同样会受到冲击。
所以当时人家专家,就建议他们家可以多样化经营,最大可能的降低风向,而其中有个专家就建议他们家,搞一些工业精加工类的产业。
那人对华国的经济也算是比较熟悉,知道华国工业产业虽然规模大,但是现在主要是处于低门槛的粗放型加工模式,所以他就建议,李家可以花大资金,来引进一些国际先进技术,在华国内部当某个行业的领头羊。
所以当李逸帆所搞特殊金属冶炼的时候,李立强也是犹豫了一阵之后,就马上答应了李逸帆的想法,毕竟他也比较认同,那个专家的说法。
后来这个特殊金属冶炼公司到手之后,李逸帆搞来了一些技术,和中层技术人才之后,就当了甩手大掌柜,这可把李立强给累坏了。
他还找人联系了那位比利时专家,并且请他帮忙推荐了几个专门懂的现代化工厂管理的人过来,帮忙管理这家工厂。
而那个老外专家也没让老爸失望,还真给老爸,推荐过来了几个专精特殊钢铁冶炼行业的管理行家。
这些行家,有的是在德国的克虏伯工作过的,有的是在比利时或者是瑞士的一些中小钢铁厂工作过的,都有着非常不错的工作经验。
而在来到华国之后,被老爸聘任之后,很快就搭建起了工厂的架子,尤其是制定了一系列的现代化的工厂的生产管理流程,这很是让老爸感觉满意。
而且现在工厂已经进入到了试营运阶段,现在几个炼钢炉已经开始工作生产了,每天都能够生产出一些特殊金属。
而工厂请来了不少的技术专家,这些人在和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之后就开始进入工厂工作,再加上李逸帆供日本和新加坡搞来的资料,现在也正在消化当中,相信很快就能出成果了。
尤其是那些建筑用特殊钢,这种钢材,属于特殊钢材,但是确实所有特殊钢材里对技术含量要求最低的一种,相对也是最好生产的一种。
根据工厂那边的进度报告,估计再有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够量化生产出来了。
现在已经有了样品了,经过初步的检验,都已经合格了,虽然比起日本的建筑用特殊钢来,可能还有那么百分之几的差距。
但是在基本的耐腐蚀,防锈,抗变形等最基本的几个要求上,已经是和日本人的建筑特殊钢材,相差无几了,而在成本方面,则比起冶炼普通的钢材高不了多少。
这样一来就让咱们这种钢材,在市场上有着很大的竞争优势,要知道国内现在建设高楼大厦所需要的特殊钢,基本都是从日本进口的。
尤其是那些抗震龙骨,角钢等等,都是需要从日本进口的,而那进口的价格,可绝对不便宜,而我国每年现在这一块的市场,就将近有八十个亿左右。
等到几年之后,国内进入到房地产风暴的时候,这一块特殊钢的市场规模,更是上涨到一度高达每年四百个亿的规模,几乎都要从日本或者德国来进口。
而现在有了他们李家的加入,相信这个市场的变数,绝对不会小。
老爸说道这里的时候,也忍不住有些眉飞色舞的感觉,还说道,根据他大姐夫的估计。
只要他们家能够生产出这样的钢材,以他的面子和他们李家的能力,光是在滨城的市场上,就能把日本货给赶尽杀绝。
在努努力,估计整个北省都能拿得下来,到时候在往南面渗透一下的话,估计市场份额不敢说拿下百分之百,也能够拿下基本百分之八十。
做得好,有了名气的时候,甚至还可以向国外出口哩。。。
李逸帆听了这话,也很是高兴,不过他心里知道,这才不过是开始而已,等到这个工厂上了轨道,嘿嘿。。。
1123。一些技术上的突破和展望
等到那些工厂里的技师,真正的吃透了,自己从日本搞来的那些关于特殊金属的冶炼材料,嘿嘿!
一想到这些,李逸帆就有些忍不住热血沸腾的感觉。
就说那些最基本的特殊钢,比如镀锌钢板,这种镀锌钢板是汽车用的最基本钢板材料。
这种最基本的材料,会随着今后几年,国内的汽车行业进入爆发期,而在市场上会受到很多汽车制造厂家的追捧。
这种镀锌钢板的成本不高,而价格也不算高,但是因为用量大的缘故,所以每年在钢材市场,尤其是国内的钢材市场上,都会有上百亿的市场份额。
可是即便是这种最基本的镀锌钢板,说句实话,就算是十年之后,咱们国内的那几个大厂,也弄不好。
就比如被国家当成领头羊大哥的宝钢,就专门从韩国的浦项制铁引进过这种技术,可是即便是引进的技术,在生产方面,依旧是不争气。
咱们生产出来的镀锌板,经常有着镀锌不平整,废品率高的缺点,这就导致了生产成本过高,而这样一来,咱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和人家国外的镀锌板比起来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这一点就从浦海本地的那家和德国合资的汽车制造企业方面就能够看得出来,人家生产高端一点的车子的时候,宁可大批量的从欧洲进口镀锌钢板,也不用你浦海本地生产的镀锌板,这就是最有利的证明。
而在几年之后。南方的某中小汽车制造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就进了一批国内某钢厂生产的镀锌板,结果生产出来的汽车,使用了不过三年的时间,就发生了底盘钢板锈蚀烂透的情况,甚至上了朝廷台的315投诉晚会。
那次可是让国内的某个汽车制造企业,和国内某钢是大大的出了名。
和人家国企汽车制造企业合资了几十年了,结果甭说发动机了,就连一块简简单单的镀锌板都搞不好。当时光是在这个问题上。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就被消费者臭骂了好长一段时间。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人家汽车制造企业,国内的那几家钢厂也有着很大的责任。
而现在这最简单的镀锌钢板的技术,对于李逸帆他们家的特殊金属冶炼公司来说。不过就是小菜一碟而已。
等到工厂的技师们搞定了。那些建筑用特殊金属型材的大规模冶炼。量化生产技术之后,他们就会进入到这个领域。
有了李逸帆的那些资料来帮助,他们的工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而这只是李逸帆的特殊金属冶炼企业的。中低端产品,他本人更加看中的是中高端的技术。
而这中高端的技术,就相当了不得了,就比如那在高温高压下生产金刚石的技术,说白了就是人造钻石的技术。
这项技术要是开发出来,那可是绝对能够弥补国内的一大空白的,这种人造金刚石的用处可大了去了,尤其是在机床生产加工领域。
有很多机床,使用的就都是金刚石刀具,或者是镀了一层金刚石粉末薄膜的刀具,而这样的刀具,咱们现在根本就是生产不出来。
还有另外一项就是氮化硼技术,说起这氮化硼,很多人不明所以,但是这也是一种粉末材料,也是要通过镀膜技术,镀在金属刀具上的。
而镀了这种氮化硼薄膜的刀具,也基本是用在机床加工刀具上面的,而且这种氮化硼薄膜,成本金刚石薄膜低,所以更加的受欢迎。
是几年之后,世界加工机床刀具行业的主流产品。
机床暂且不说,十年之后,在国内光是加工机床使用的刀具这块市场的规模,每年就能达到七百个亿,而这个市场,基本是一直被日本,美国,德国三家所垄断的。
如果咱们能够掌握了这项技术,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市场,绝对会有咱们的一席之地。
这些还都是小case,李逸帆最关注的就是,这些镀膜产品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日本汽车制造业的三巨头,其中之一的日产企业,一直是个非常各色,特点鲜明的汽车制造企业。
当别的汽车制造企业,在变速器领域,都在致力于六速,或者七档,甚至是八档变速器的研发的时候,这家企业却一直在致力于他们的cvt无级变速器的研发。
这种无级变速器,在汽车的变速器领域里,也有着不小的名声。
这种变速器诞生已经有年头了,但是因为一些先天的缺陷,这种变速器一直没能够成为汽车自动变速器的主流。
比如这种变速器之间,需要一条链条作为传输纽带,而在汽车起步初期阶段,因为低转速高扭输出的缘故,经常会造成皮带打滑的现象。
也就是说在刚刚起步阶段,容易丢档。
而且这种变速器,一般在使用四万公里之后,就会因为纽带金属疲劳,而发生故障,一旦要是发生故障,就要面临大修的局面,所以这种变速器一直是被很多消费者所诟病的一种变速器。
但是这种变速器也有着他自己的好处,比如因为不像液压变速器那样需要液压矩阵来换挡,所以没有换挡冲击,驾驶舒适性很高。
而且因为结构简单,在节油性能方面表现的很突出等等。
而日产也正是接着这cvt变速器的这样两个有点,才在把这种变速器作为自己主力的研发方向。
在经过多年的研究,正是上述的那些镀膜技术的突破,让他们在这种变速器的研发上面,也取得了相应的突破。
尤其是这金刚石生产和镀膜技术,让日产的变速器和发动机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技术进步。
他们的一款发动机,正是靠着在活塞和缸盖上镀了一层金刚石薄膜的技术,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摩擦阻力,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并且大大的降低了噪音。
光是凭借着这一个镀膜技术,在没有任何涡轮,直喷等新技术的情况下,这台发动机,就连续几年被评为世界十佳发动机之一,原因很简单,节油,噪音低,舒适而已。
而他们的变速器,也是用了这种金刚石镀膜技术,而在使用了这种镀膜技术之后,他们的传输金属纽带的强度更强,寿命更长,而且经济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打滑现象更是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而他们的无级变速器,也正是靠着这样一种独门技术,而成为后世诸多自动变速器里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当别的汽车企业,还在拼命的为了增加变速器的档位而发愁的时候,日产早就已经靠着他们的独门cvt变速器,而笑傲江湖了。
省油,舒适,可靠,成了他们的卖点,前两者都是真的,至于可靠这一点,虽然值得商榷,但是普通消费者哪能明白那么多?
而李逸帆也正是非常看好,这两项技术,在汽车发动机和变速器领域的应用,所以才从日本把这两项技术给搞了回来。
只要这两项技术有所突破,那么今后在华国,这两种技术,所能够应用的范围可就多了去了。
所以这些都是大有前途的技术,撇除这两项技术除外,他手里还有很多技术,等待着那些工厂的技术人员去开发。
一想到这些,李逸帆就决定明天先到那个特殊金属冶炼公司里去看看。
还有另外一点,李逸帆非常关心的就是,他之前联络的那两个国内3d打印领域的大拿,姚崇山,和胡斌,应该已经到位了吧。
他上次在华中市见胡斌的时候,那姚崇山和胡斌可是一见如故,甚至都不愿意回滨城,也要留在胡斌的身边向他讨教一些关于3d打印技术方面的知识。
而李逸帆离开的时候,他们两个选择留在华中,先了结了那些讨厌的日本人,是他们两个的说法,其实还是因为李逸帆冒得坏水,想让他们两个坑那些日本人一把。
后来他回了京城,那俩人到底具体怎么执行的,他就不知道了。
不过前段时间,胡斌给自己来了电话,说已经完成了在华中那边的手尾交接,而他本人也从华中科技大学办理了停薪留职的手续,马上就要前往滨城了。
当时接到他的电话的时候,李逸帆还很是高兴,还专门给家里打了电话,让老爸不要怠慢这两个,要好好的安顿他们的食宿。
不过现在天色已晚,也不太适合再继续和老爸他们讨论这个话题了,尤其是李逸帆已经看到对面的老爸和老妈都已经有些掩饰不住自己的倦意了之后。
老两口现在的身体素质,虽然是比上辈子好了很多,但是毕竟年纪大了,这一天下来,好像是没什么劳心劳神的事情,可是其实操心的事情可不少。
李逸帆连忙和老爸老妈招呼了一声,说自己有些累了,想要休息了,让他们也早点休息,李立强老两口也正好有些累了,于是就欣然应允,李逸帆这才告辞离开了办公室,回了自己的房间。。。
1124。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时间已经不早了,李逸帆并没有选择回自己家在星海望月小区的那套海景房,而是直接选择留在了酒店二号楼过夜。
早在星海望月小区没有建好之前,他们一家人就住在二号楼的顶楼,现在虽然位于滨海广场的那个星海望月小区已经建好了。
而那边的居住环境也更好,但是出于考虑到这里离酒店近,方便工作管理等原因,老爸和老妈也一直就住在这里,反而是星海望月那边的房子,他们并不经常回去。
因为时间不早的缘故,李逸帆也没有回去享受海景房,而是留在了酒店过夜。
不过洗漱完毕之后,上了那张自己熟悉的床铺,他却一直睡不着,睡不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因为今天所经历的兴奋点实在是太多了。
和老爸简单的交流了家里的几个产业,现在都是一派星星向荣的景象,而按照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这些个产业,在未来最少还有十年的辉煌期,而且按照未来国内经济发展的模式。
他们家的酒店,和房地产,以及凤凰酒厂这三个产业,最少还能在辉煌十年。
还有位于兴城的那个海产养殖基地,在未来十年,也会迎来自己最辉煌的十年,未来十年,随着国内公款消费的愈发严重,这种所谓的高档餐饮材料,还会有很长的一段辉煌期。
而至于在满城乡那边的那个蓝莓种植基地,李逸帆则更是显得信心满满,蓝莓这种东西的主要市场不在国内。
因为这种东西在国际上受到的追捧。所以这种产品的主要市场应该是集中在国外。而且处于汇率等因素的考虑。这种水果,在国内的价格一直是高居不下。
即便是营养价值最低,最便宜的一个品种,平时的价格也要四五十元一斤,而品质好一些,营养价值高一些的,一般都要**十块钱,甚至上百块一斤的价格。
这样的价格。在国内除了一些有钱人之外,普通民众基本是消费不起的。
而在国外,因为汇率的和普通民众收入的缘故,虽然一般人也消费得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