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梦七年-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东心里咯噔一下,心想,果然是言多必失,看来以后自己说话要注意一点,尽量别用什么时髦的词。
  土豪一词,好像是2013年流行起来的,当时流行一句话“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然后土豪这个词也火了起来。后来苹果推出5S金色手机,也被大众称为土豪金。
  心里千回百转,嘴上可没停顿,穆东接着韩勇的话说到:“是的啊,土豪可不就是地主嘛,地主都是有钱人嘛!勇哥,你这么有钱啊!”
  穆东本来以为韩勇也就拿出十万八万的玩玩,他也有信心帮韩勇翻倍赚回来。真是没想到韩勇打算玩这么大。
  韩勇道:“我哪有什么钱,我那点工资,比你多点也有限。你嫂子有钱,她弄了间小广告公司。”
  穆东一下子轻笑起来:“勇哥,我一直没看出来,你竟然还有吃软饭的潜质。不对,你这都不是潜质了,这是赤裸裸的实力啊!”
  韩勇也呵呵笑了两声,接着道:“东子,有软饭吃其实很不错的!先说正事。这50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30万,算我的投资,至于收益,你根据经营情况看着给,同时,我不限制你引入其他的投资。另外20万,算我借给你的,我要10%的年息,也就是一年两万。总共这50万,一年为限,最迟到明年这时候,不论挣钱赔钱,我都要收回来。”
  穆东直接傻掉了,好一会才说道:“勇哥,你投资就投资,怎么还有我的事啊?还借钱给我?你这是诱惑我啊,你就不怕我携款跑了啊?”
  韩勇笑道:“跑不跑随你,给你就是信得过你。再说,这点钱,以我对你的了解,还不至于让你跑路。还有就是,先小人后君子,20万,你个人写借据。30万,你拟一份协议,一式两份,我俩草签一下,有那个意思就行。你提供一张身份证复印件,我给你嫂子好交差。”
  说完取出一张银行卡,在桌上推过来,说道:“里面是50万,密码是你手机号码后六位数。行了,你去忙吧,再坚持一两周,估计裁员计划就能下来了。”
  穆东有些晕乎乎的回了自己的工位,感觉就像踩在棉花上,整个人都是飘回去的。几个同事看着穆东“失魂落魄”的样子,颇感疑惑。
  穆经理平时在老大那里,很受重视的啊?怎么现在看起来,像是遭受了什么非人的待遇。
  两段时空加起来,穆东见得最多的一次钱,是买那套小房子那次,24万。那可是东拼西凑的钱,大半都是借来的。
  现在兜里这张卡,竟然有50万!
  虽然穆东最近一段时间都在为创造财富积极准备着,但是揣着这张银行卡,穆东还是感觉瞬间被重击了一下。虽然这不是自己的钱,但是身怀巨款的感觉,还是让穆东觉得,好奇妙啊!
  慢慢清醒下来的穆东,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赚钱的信念。他默默的告诉自己,要用良好的经济基础,给自己和亲近的人,满满的信心。
  手捏了捏兜里的银行卡,穆东想到了韩勇。这个大哥,好豪爽,也——好狡猾。
  20万的个人借款,绝对是韩勇对穆东巨大的支持。但是这样的豪气,也牢牢绑定了的穆东的忠诚。河沙生意在鲁南市,天高皇帝远,韩勇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去参与生意。他用这样的方式,维护了穆东和自己的共同利益,也维护了穆东和自己的兄弟之情。
  穆东静下心来,写好了借条,拟好了协议,又准备了身份证复印件。然后再次去韩勇办公室,俩人签好了协议。
  韩勇夸张的站起来,握住穆东的手,说道:“穆老板,合作愉快!”
  穆东正色道:“韩老板,没有香槟吗?”


第七章 回家
  总经理办公室里,谈话还在继续。
  穆东:“勇哥,我有些新想法,给你汇报一下。”
  韩勇道:“汇报就不必。说出来咱俩商量,一起探讨一下。”
  穆东:“两件事,一个是前期我打算租一辆铲车。现在你这么信任我,投入这么大,我想如果价格允许的话,买一辆二手的铲车,这样和租用铲车相比,可以降低很多费用。并且,项目结束后,我们可以卖掉,二手铲车保值率高,我们最多用一年,应该不会折损很多钱。”
  韩勇道:“这些事你自己决定就行,不用和我商量,我觉得能行。第二件事呢?”
  穆东道:“第二件还是我辞职的事,我想,要不我最近就辞职算了,别等裁员了,现在时间很紧,两三个月天气就转冷了,我想现在就回老家,尽快筹备起来。”
  韩勇沉思了一会,说道:“这样吧,这件事你不要着急,你把手头的工作尽快处理一下,然后写一个去鲁南出差的申请,名义你自己想,时间10天左右,先报给综合部和财务部,我批一下,这样你可以回去筹备一些事情。最近我也向总公司打听一下,看看裁员的文件什么时候能下来,应该也快了。对了,你辞职后,市场部的经理,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穆东:“市场部没有设副经理,几个大区经理,鲁西区域的林翔雁综合能力比较好,只是不知道总部能不能批准。”
  韩勇道:“我考虑一下吧。”
  穆东刚回到自己的工位,程强来找他。
  “东哥,为了庆祝你大病初愈,晚上请你喝酒,叫上嫂子。”
  穆东:“你也知道我是大病初愈啊!我现在还不能喝酒,心意领了。你嫂子今天刚开学,也忙,过几天吧。正好,你等一下,把买床的钱给你。”
  穆东数出一沓钱,交给逞强,说:“你点点。”
  逞强顺手接过来,塞进口袋,说:“点什么点,那我走了,周末再约你。”说完转身走了。
  穆东坐下来,开始整理手头的销售资料和客户资料,提前做好辞职和工作交接的准备。
  第二天上午,穆东向综合部和财务部申报了出差申请,事由是鲁南联通公司走访H县级市场维护,时间自9月4日至9月12日,一共9天。
  因为超出了综合部出差5天的审批权限,综合部把申请书汇报给总经理韩勇。韩勇下午就签批了,速度之快大出综合部的意料。其实9月13日和14日是周末,穆东可以9月15日回公司报道,这样算起来,穆东一共有11天的时间。
  当天,穆东给逞强说了出差的事情,约定等穆东出差回来,找时间再聚。
  接着,9月3号上午,韩勇组织小规模会议,宣布由林翔雁担任市场部副经理并兼任鲁西大区经理。
  市场部副经理这个职务,在总公司的编制里,并不存在,所以不需要总公司批准,鲁东分公司自己就能决定。
  也就是说,林翔雁的级别和薪金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多了一个部门副经理的名号。尽管如此,林翔雁还是兴奋的满脸通红,神采飞扬。
  林翔雁26岁,比穆东还大一岁。进公司3年,也算是老员工了。在这次和联通合作的订单中,她管理的鲁西区域,分销速度快,终端零售量高,业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可见一斑。要知道,光是省联通采购了手机,还只是第一步,逐级分销下去,然后卖到消费者手中,才算是结束销售。
  韩勇这一招非常独到。市场部副经理不用总部任命,但是在以后向总部申报林翔雁升任市场部经理的报告中,这个虚衔却可以加分不少。
  9月3日下午,穆东以出差时间较长为借口,向林翔雁吩咐了一些工作,详细介绍了省联通订单的收尾情况,还转交了一沓销售报表和客户资料。林翔雁有点发懵,感觉有点不对劲。
  这不像是交代工作,倒像是交接工作啊!穆经理拿出来的资料,太全面了啊!
  打发走了迷迷糊糊的林翔雁,穆东给肖肖打了电话,说下班去接她,晚上一起吃饭。
  傍晚接上肖肖,俩人一起去吃了肖肖爱吃的水煮鱼,然后回了穆东的住处。接着,穆东详细的向肖肖说明了辞职和做河沙生意的事情。顺便也把明天出差的真实情况说了,名为出差,实际是回老家。
  肖肖有些吃惊。他知道穆东,最大的理想就是在城市里扎下根,怎么突然回老家做生意。
  穆东解释说只是一个短期的生意,很快就会回来。然后笑称,要赚钱养你呀!要给你买房子啊!
  肖肖还是不放心,问道:“怎么突然想到做河沙的生意?”
  理由简直不要太充分!穆东:“我们公司韩总看好这门生意,我们俩合作。”
  肖肖最后还是半信半疑的说道:“那你自己多注意点,做河沙生意,很辛苦的。”
  穆东道:“恩,我会的。那个……,今晚别走了呗!”
  肖肖咬了咬嘴唇,说道:“好吧,你明天要走了,今晚陪你,不过,你要听话哦……”
  穆东:………
  俩人陆续洗了澡,一番有界定范围的温存之后,分铺而眠。
  第二天一早,肖肖去学校上班。穆东找出自己的银行存单,等银行上班后,全额取出了存单里的5万元存款。然后踏上了去鲁南市的大巴车。其实火车更安全一些,只是泉城至鲁南的火车,全天只有四列,还有两班是在晚上,时间实在是不合适。
  在大巴车上,穆东接到林翔雁打来的电话,省联通的尾款已经到账。这标志着整个订单采购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穆东的最近一段时期的工作,完美结束。至于以后的分销和终端零售,就看林翔雁的了。
  四个小时候,穆东到达了鲁南市。
  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再次袭来,整个城市变成了几年以前的样子。高架桥?还没修。环城路?还没通。一些后来的地标性建筑物,还看不到。
  穆东仔细的辨认着,努力的把自己的记忆和现在的景观融合在一起,终于慢慢的让自己的大脑平静下来,可以顺利的接受眼前的一切。
  鲁南市,自然是在鲁东省的最南边。南接苏淮省的圩州市和涟水市。这三个地市,虽然是两个省份,但是土地接壤,很多县乡紧紧相连,经济联系极为紧密。所以素有“鲁南苏北,经济一体”之说。
  一条长长的颖河,在鲁南市中心穿城而过,一直延伸到遥远的苏淮省,然后汇入东海。坐在出租车上沿河而行的穆东,看着夏日阳光下波光粼粼的宽阔河面。河面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艘抽沙船在热闹的忙碌着。穆东知道,最多半年,这片河道将恢复宁静,而这些大大小小的抽沙船,将被闲置,被废弃,直至被肢解。
  穆东先去了鲁南市联通公司。省联通公司已经关照过,穆东顺利的走访了几个部门,然后说最近几天自己会在市区以及下面的县城走访一些卖场,了解终端销售情况,然后告辞离去。
  表面的工作,已经做足了,下一步就是,回家!
  穆东在市区的商场里,咬牙买了一件真丝短袖T恤衫,一件精梳棉短袖衬衫,两条高档西裤,一双进口皮鞋,最后买了一条牛皮腰带。接近一万大洋花出去,素来节俭的穆东,觉得一阵肉痛。选了一身换上,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心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古人诚不欺我。
  接着穆东又给父母买了几件衣服和一些营养品,包了一辆出租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小时后,出租车达到了目的地,穆村。
  穆村是一个人口六百多人的小村庄。穆村周围,还密密麻麻的分布着大约七八个村子。几个村子加起来,大约有接近一万人。几乎是一个小型的乡镇了。乡镇的驻地不在这里,而在10公里之外的谭庄,所以叫做谭庄镇。
  穆村所在的位置,东西各有一条河。穆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就居住在两河之间宽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上。村子东面的河,名为束河,从县城的方向而来。县城名为束河县,整个县城因河得名。西面的河,就是穿越鲁NS区的颖河,穆村在市区的下游。当地百姓不管什么束河颖河的,东面的叫东河,西面的叫西河。
  根据束河县志记载,明朝末年,当地发生了一次级别非常高的大地震。用县志上的话说,“日月无光,天崩地裂,山摇地动,江河改道,受祸者众,死者什七。”据说,穆村附近大的两河并行,就是当时的大地震造成的。两河在穆村附近并行大约20公里后,在下游交汇。
  两条河带来了极其丰富的河沙。穆东小时候,冬季枯水期的时候,河床上沉积的沙子,有三四米厚。那时候当地老百姓需要建房用沙的话,都是冬季采砂,春季开工建房。采砂极其简单,拖拉机开到河道里,直接挥动铁锹装车就行。除了一些力气和一点柴油钱,几乎没有成本。
  最近几年,下游修了水库,冬季河道里也见不到底了。所以慢慢的出现了抽沙船,河道采砂,岸边堆放。
  河道里抽上来的沙子,是非常干净的水洗沙,稍加筛选,就是高品质的精细黄沙,可以直接使用。
  穆东到家的时候,已经6点多了。夏日的傍晚,7点多才天黑,穆东提着大包小包,在家门口下车的时候,天光还大亮着。
  村子里的景观,整体的变化不大,只是比另一段时空少了几户人家的小楼,村子外的道路还没铺上水泥,其他的基本上一样了,穆东接受起来,丝毫没费什么力气。
  尤其自家的房屋和院子,和另一段时空里的记忆一模一样。
  哎,穆东在心里叹了口气。这说明自家很多年都没有变化,房子都没改建过。
  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在省城上班的“能人”,穆东在村子里也算有一点名气。看到穆东从车上下来,远远近近围过来几个人,热情的打着招呼。
  “小东回来了。”
  “小东今天穿的这么精神,赚大钱了啊!”
  “小东,买啥好东西,大包小包的。”
  “嗳,小东,怎么没带你那漂亮媳妇回来?”
  穆东赶紧掏出兜里备好的香烟,一边“大哥二嫂三叔二大娘”的回应着,一边麻利的给在场的几个男人匀了烟,又掏出打火机一一点上。
  有人发现了门道:“嗬,苏烟,你小子这是发财了啊!”
  穆东呵呵不语。穆村地处鲁南苏北经济带,苏烟在这个范围内颇有名气。所以,被人认出来,穆东的目的就达到了。
  好吧,焕然一新的衣服,高档的苏烟,大包小包的礼品,都是穆东处心积虑准备的。就是为了一个崭新的形象,为接下来的河沙生意,营造一点氛围,争取可以进行的更顺利一些。
  穆爸穆妈也闻声迎了出来。穆东提前打过电话,父母知道他要回来。
  穆东扫了一眼,心里有些高兴,爸妈比自己记忆里的年轻一些。
  穆爸穆妈招呼大家去家里坐,大家自然都识趣,嬉笑一阵,四散离去。
  穆东相信,此刻开始,“穆化山家的小东子发财了”的消息,会随着离去的这几个人,慢慢的在村子里扩散。
  穆爸,名穆化山,52岁,是穆家老大。穆化山下面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也就是穆东的两个叔叔和两个姑姑。穆东的爷爷奶奶都已经去世,在这个小家族里,穆爸可以说是当前的核心人物了。
  穆爸性格淳朴,农闲季节做建筑工,是附近小有名气的瓦工。只是瓦工这样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加上风吹日晒的,五十露头的穆爸,原本高大的身材已经略显佝偻了。
  一家三口进了家门,穆妈边走边埋怨穆东不该乱花钱,买这么多东西。穆爸只是默默的抽烟。
  穆东中午给家里打过电话,说是晚上回来,让穆妈多做点菜,晚上请二叔三叔来喝酒,有事商量,并且让姐姐姐夫也过来。
  穆妈已经做好了几个菜,还在灶间忙活着其他的菜。说话间姐姐一家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过来了。
  姐姐和姐夫也比记忆里年轻很多,真好。穆东心想。只是俩孩子也小了好多,正是淘气的年龄。
  姐姐穆晓霞,比穆东大五岁。10年前嫁到了和穆村相邻的钟村,现在都两个孩子了,大的是女孩,名叫钟书娜,8岁了,小的是男孩,叫钟书杰,5岁。姐夫钟国栋,比姐姐大三岁,在镇上的翻砂厂上班。钟村离穆村很近,也就2公里左右,平时穆东不在家,穆爸穆妈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姐姐和姐夫在照顾。
  姐姐家两个孩子一进屋就叽叽喳喳的闹腾起来。姐夫陪着穆爸抽烟。姐姐去了灶间帮穆妈做饭,穆家现在还保留那种老式的灶台,烧木柴,拉风箱助燃。平时穆爸穆妈两人在家,都用煤气灶做饭。今天要做的菜多,还是用上了老灶台,大锅炒菜要快很多,分量也足。
  穆东和姐夫告别一声,去了二叔和三叔家,请他们过来喝酒说话。
  去到的每一家,发现所有的家人都变得年轻了,都比记忆里的形象看起来舒服多了。这真是很奇妙很开心的体验,穆东愉快的想着。
  按照农村的老理,晚辈上门去请,是很正式也很有面子的。因为穆东晚上要说的,是一件大事,必须在这些细节问题上,摆正自己的姿态。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按照穆东的想法,囤河沙这件事情,最好是家族一起来操作,这是个短线的生意,自己人一起运作,便于管理,并且上手会很快,还来不及有什么家族弊端的时候,基本就已经结束了。
  当然,这是个自愿的事情,穆东提出项目,各个小家庭自行决定是不是参加。每家的情况不同,或者有谁家不愿意参加也说不好。
  但是,穆东必须把大家召集起来,说这个事情,不能闷头自己干。这样以后会落下埋怨。吃独食,无论在哪里,都是遭人嫉恨的。
  家族亲情,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好好维护,才能家和万事兴。
  至于大姑和二姑那里,穆东也决定告诉她们,只是她们两家离得远,穆东打算单独上门去说。
  穆东陆续请来了二叔和三叔,二婶和三婶也一起过来。几个堂弟堂妹,上班的上学的,都不在家。
  须臾,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咳咳,没有什么华灯,打开屋里的电灯,电视机前,大电扇下,一大家子大大小小十一个人,热热闹闹的开席了。
  酒过三巡,穆东开始说起了关于河砂生意的事情。
  其他人都有些疑惑。河沙?这个对穆村周围的人来说,太常见了,太普通了。以前满河道都是,根本不值钱。虽然现在因为下游水库蓄水,不能直接去河道挖沙了。但是抽沙船弄上岸的沙子,也值不了多少钱。更何况,在河道里抽沙,是个非常辛苦的生计。
  为什么小东想做这个生意?


第八章 一百万
  穆东自然有满满的理由。
  他解释说不是去河里抽沙,是囤沙,泉城有大老板看好这个生意(这个大老板当然就是韩勇了),可以把沙子往外地运,外地价格比较高。并且,大老板准备投资50万做这个生意。
  50万!周围的人倒吸一口气,吃惊的看着穆东。像穆村在这样的普通农村,一般家庭都是务农和打零工为生,50万,对任何家庭都是一笔巨款。当然了,放在现在,仍然是一笔巨款。
  穆东接着说道:“现在说这事,主要是想和大家商量一下,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一起做这件事。”
  穆爸道:“不是有大老板出钱吗,我们还出什么钱?”
  穆东道:“别人的投资是别人的,我们可以借这个东风,一起投资一些,赚了钱,大家一起分。”
  众人沉默起来,各自在心里盘算着。
  姐夫钟国栋对姐姐说:“晓霞,东子既然想做,我们也支持一下,你看?”
  穆晓霞道:“自家兄弟的事,就是咱俩的事,我看能干。再说了,有人拿大头,我们也就是跟着瞎起哄。”
  穆爸问道:“你做这个生意,城里的工作咋办?”
  穆东道:“我两头跑,这不是还要把沙运到外地吗。”穆东并没说自己辞职的事,先把事情做起来,等赚到钱了,再给穆爸穆妈解释,他们会更容易接受。
  至于把沙子运到外地,也仅仅是个说辞,穆东总不能说,我们囤几个月,沙子就会涨价。这谁信呢!至于后期涨价了,就说在当地卖都赚钱,大老板不想往外运了,也能解释的通。
  穆东没有想到的是,最后大部分的沙子,都运到了外地。
  穆爸道,家里也有点钱,你拿去折腾吧。
  二叔和二婶,也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看大哥表了态,也表示愿意一起干。
  三婶说道:“我们也想一起干哪,可是家里养着两个上学的,真是没钱,我们就不掺和了。”三叔皱了皱眉头,没说话,只是默默的抽烟。
  穆东心想:果然!
  穆爸这兄妹五个,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就是幕三叔和穆大姑。
  穆大姑和老公在县城开酒楼,生意做的顺水顺风的。
  穆三叔早年在外地贩卖蔬菜,早早的积攒了一份家底。后来年纪大些了,不想在外面跑来跑去,回村里开了间杂货铺,现在也慢慢的扩大成了一间超市。穆三叔年轻时贩卖蔬菜时,岳父家提供了很多支持。所以穆三婶的心气就比较高,稳压穆三叔一头。这么多年了,三叔家的事,依然是三婶说了算。
  穆三婶打心眼里不看好这个生意。这么多年,哪有听说卖沙子发财的。省城那个大老板,也是想赚钱想疯了,竟然拿出50万让穆东这小子折腾。还有穆东这小子,上个大学,留在省城上班,大嫂天天夸得像花一样,有什么了不起的。
  穆东道:“没事,三叔三婶,我就是给大家说说。万一以后赚了大钱,我要是不给大家说,那不落埋怨吗。”
  穆三婶撇撇嘴,说道:“赚了大钱我也不眼红。我超市里还忙,先走了。”说完起身离去,快到门口又转身对穆三叔说:“你也早点回去,少喝点酒。”然后转身走了。边走边想;说的好听,请我们吃饭,还不就是想要钱。
  穆三叔也不吱声,留下来继续喝酒。
  虽然有点冷场,不过几杯酒喝下去,气氛慢慢又热闹起来。
  穆东道:“现在有两件事需要解决,一个是场地,另一个是,我想贷款。”
  穆爸道:“还贷什么款?有大老板出线,我们凑点钱,跟着小打小闹就行了。万一赔了怎么办?”
  对普通农民来说,贷款就是欠了银行的钱,是不得了的事情。
  穆东道:“爸,你放心,这个生意既然有老板愿意投50万,那就是有赚头。现在不是担心赚钱赔钱的,我是担心,贷款不好办,听说现在贷款管的很严呢。”
  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穆三叔说道:“场地的事好办,我们村在东河边上有一片荒地,村委会的人我熟,明天我带你问问。正好那块地附近就有两个沙场,沙子运过去也近。贷款的事,你得去找你大姑打听一下,她在县城,认识的人多。”
  穆三叔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支持,穆东心里还是很感动。本来在穆东的计划里,是打算用自己家和二叔三叔家的地存放沙子,三家的地紧挨着,加起来有十亩地。现在既然有更好的选择,自己的地倒是可以暂时不考虑。毕竟都是良田,糟蹋了也挺可惜的。
  至于贷款,是要找大姑打听一下。反正穆东也计划这两天要去大姑家一趟。
  接下来就是继续喝酒,酒足饭饱,大家陆续散去。
  第二天一早,穆三叔就带着穆东去了村委主任家。自然不能空着手去,穆东在三叔的超市里拿了一些烟酒,钱照付。
  村主任叫穆化峰,和穆爸一个辈分。村子小,红白喜事都一起忙活,彼此也都熟悉。
  见到穆三叔和穆东,穆主任赶紧迎了出来。
  “三哥来了,小东来了,还拿什么东西,快进来坐”说着赶紧找出烟递给穆三叔,接着递给穆东一支。穆东接过来,随手别在耳朵上,也掏出自己的烟,说:“叔,抽我的。”
  三人坐下,穆主任泡了茶。穆三叔道:“化峰,东河那块荒地,还闲着不?”
  穆主任说:“三哥,闲着呢,怎么,你想承包啊?”
  穆三叔:“小东想做点生意,往外地贩沙子,这不需要找块地囤沙嘛。”
  穆主任道:“行啊。”说着转头对穆东道:“东子,我可听说你发大财了,怎么想起来贩沙了?”
  穆东道:“叔,我和泉城的一个老板合作的,赚点小钱。地的事,您多费心。”
  穆主任道:“这块地有大约35亩,你打算承包多少亩,承包几年?”
  穆东心想,我就想承包一年,我这么说,你会不会打我。嘴上说道:“叔,要不我们去看看地,我心里也没个准。”
  穆主任道:“行,去看看地再说,走吧。”
  大约有两三里地,三个人骑着电动车,很快就到了。
  远远的看见河道外侧低矮的土坝,穆东心里咯噔一下。这块地,是无论如何也要租下了。
  三人翻过土坝,来到一片荒地前。
  这是一片缓坡地,位于土坝内侧。土坝是1974年大洪水以后修的。地块方方正正的,虽然有一点坡度和一些大大小小的坑,但是稍微整理一下,作为堆场,还是很合适的。
  这附近的地,都是历年来发洪水的时候淤积而来的,沙多土少,鹅卵石密布。前几年还有人零星种点红薯花生什么的。最近几年,随着大型农业机械的普及,这块地算是彻底废弃了。现在虽是盛夏,可这一大片地里,只有零星的杂草和野花,看上去颇为寂寥。
  这样的地,除了穆东,估计也没有其他人了会承包了。
  穆主任显得很热情:“东子,别看这块地种东西不行,囤沙可是太合适了。地方足够大,你看,那边和那边,都是沙场,你要囤沙,直接让他们送过来就行。”
  穆东心里乐开了花,面上却皱着眉头:“叔,这地坑坑洼洼的,平整起来,很费力吧。咱村还有其他的地吗,要不咱再去看看?”
  穆主任道:“其他的地倒是还有点,那都是农田,也没这么大。平整有什么麻烦的,找辆铲车,几天就能推平。”
  见穆东还是皱着眉头,穆主任道:“荒地嘛,价格你放心,我们村委开会商量一下,每年200块钱一亩,这些地有35亩,算你30亩,你看怎么样?”
  穆东心说,真是便宜。嘴上却说道:“叔,别说一亩地200,就是100,这样的地谁要啊?我这也就是放沙子,要是种地,种子钱都收不回来呢。”
  穆主任:“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回去开会商量商量,你也知道,我自己说了也不算。”
  穆东心说,算不算的,还不就是走个过场。面上笑道:“叔,您多费心。侄子要是赚了钱,还不得好好孝敬您。”
  穆主任大笑起来:“东子,有你这句话,叔就放心了。行了,咱回吧,村委会晚上开会商量。对了,你想承包几年?”
  穆东本来想承包3年的。可是刚才看到那低矮的土坝,一下子改变了注意。这块地,一定要抓在手里5年以上,保险起见,就承包10年吧。
  所以穆东回答道:“叔,价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