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动漫之父-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对贺晨的想法和计划很了解,《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发表之后,他也就只追看了一部分,因此说有“点”了解也不为过。

易天行望着他的学生,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话,既然学生提到了这个,那么他所来的目的应该就是这一部作品了,稍微仔细一想,他已经隐约明白了学生的目的——他学生正是教近代史的。

心中微微一叹。不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倘若只有一种声音,那将会是极度危险的,因此尽管并不认同学生的观点,但是他还是依然赞赏学生敢于发出异议的态度。

他等着学生的话,想验证一下心中的猜测。

“我知道老师跟贺晨的私交很好,但是我还是要直言不讳,《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简直是对历史的一种侮辱!将整个历史都篡改的乱七八糟,是对历史。是对死在这片大地上千千万万的英魂的不尊重!”

“这种拿历史当儿戏的东西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了,各种地方都充斥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误导着观众和读者。我不希望以后的孩子们的大脑将会被这些垃圾信息所占领,我不希望我们的后代连自己的历史都不知道。所以,我恳请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反对这些篡改历史,误人子弟的文化糟粕!”

学生向易天行言辞诚恳地发出请求。

易天行眼底一片了然,心道果然如此。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从连载开始,这样的声音就从来没有消停过。不论是性格古板保守的,还是眼馋贺晨。亦或者是没事找事,赚回帖博眼球,但是全都被贺晨那如日中天、无比恐怖的声望压倒。

于是,终于有人找来了易天行。

作为同为文化行业的领袖——易天行是文学,而贺晨所代表的就是漫画。

易天行跟贺晨的关系还一直不错,并且为人刚正不阿,以敢于直言著称,文风犀利,同时还心怀国民,不论是世界还是华夏的文坛都具备极高的影响力,让他来跟贺晨对抗,那是再合适不过。

其实这样的声音,早在贺晨之前,就早已经存在了很久——在漫画之前,网文则是大家的集火目标。

对于一些古板的人而言,这样叛经离道的东西,就应该被“焚书坑儒”,还世界一片清净。

然而易天行所注意到的却是另一个方面,他一直在追求娱乐和思想上的一种平衡,在不影响他所想表达出来的内容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增强趣味性?也就是将很深的东西,用很浅显的语言表述出来——他追求的正是小白文,不是一般的小白文,而是能让更多的人喜欢看,但是又能轻易感受到他所想表达深意的小白文。

他不求名留青史书写什么华丽巨著,他希望华夏以后能诞生出无数这样的人,而不是现在这样寥寥无几。

这一点上,他非常认同贺晨的观点——趣味性,才是吸引人的第一元素,才能让人发自真心地被他们带领走进这个世界。

贺晨的才华令人惊叹,他能创作出极具深度,可以说一书封神的作品(eva),也愿意为商业化创作,并且创作出非常有趣非常吸引人的作品(宠物小精灵)。

纵观贺晨的发家史,就能看到他几乎是步步为营,一点点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犹如大树,先扎根,然后才会从一个主干开枝散叶,让这个产业越来越繁荣,也利用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东西,吸引到了无数不同的人来到了这个产业,让这个产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如果不是能够吸引到足够的人投入到这个产业的话,哪怕贺晨赚钱再多,再有名气,最终整个产业也会落得树倒猢狲散的地步。

易天行最佩服的就是贺晨这一点,目标明确——动漫,意志坚定——动漫,几乎不为任何外物所动——动漫。

文学乃至所有用文字表述的东西,其实也不外如是,包裹历史。

为什么历史类的小说有那么多的读者,但是历史书看的人却那么少呢?明明历史上有些史实比小说yy的还要夸张,还要精彩,但是读者依然寥寥无几。

无非就是一个表现力的问题——它还不够有趣,不够吸引人。

历史本该是冰冷的,它见证着无数朝代的兴衰,无数英雄、枭雄、霸主的陨落,见证着无数名士的足迹,从诞生,到归于尘土。

不过,易天行却觉得这种枯燥乏味,充满了历史厚重的冰冷,应该是让历史学家们去发掘、验证和感受的,普通的大众,应该去感受有趣的故事,只有他们觉得有趣了,才会记住这些“有趣”的历史。

他觉得,真正让人们“忘记”历史的,不是那群小说,而是编写历史书的他们。如果他们能够把让人们了解历史的历史书编写的比小说更加精彩,还有人会去看那些小说吗?

或许,也会促进华夏文学的发展。

这一点上,历史已经给他们竖立了无数的榜样——比如一些名著,在当时的地位也属于小白文。

“历史早已经向我们证明了,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只会给我们带来非常惨痛的教训。不要太过保守,要放开眼光,放眼世界,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每时每刻都会诞生新的事物。我们要勇于接触新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不停充实着我们,始终让我们向着更远前进。”

“其中一些东西,确实不好,这是我们所要纠正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好的东西,能带给我们另一种角度的思考。《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经过非常严谨地查询资料和多方考证,全部都是有非常明确的记载的内容,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如果说连这一部将‘历史’画出来的作品都不认同的话,那你觉得‘三国演义’呢?”易天行平静地向学生说了自己的观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他不知道他的说话客观不客观,但是这却是他心底的话语,也是想对他学生所说的话语。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完全将“历史”画出来,排除画面影响,从内容上来说,基本上与“历史”无异。

而《三国演义》还只是一本小说而已,所描写的内容有些是虚构的,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比如非常著名的桃园三结义,历史上并无任何有关记载。

若想以此为论据来反对这个的话,恐怕全世界所有历史类的名著都得躺枪不可。

可以针对某些低劣的故事,但是却不能一棍子将所有的东西都打死,这就是易天行的态度。

学生眼神一黯,沉默片刻,又固执的说道:“《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小说,但是我也不喜欢。”

“三国,这段故事如此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绝大多数的原因却都是因为《三国演义》。”易天行开解道,“人是需要进步的,剔除其中的缺点,选择其中的优点,这正是留给我们去做的事情。《三国演义》流传如此之久,还经久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其经典,也显示的是我们的失败……连哪怕同级别的作品都写不出来,难道不够失败吗?”

“可是,即使如此,历史也不是开玩笑。那是无数英魂所留下的遗迹,不应该被我们用来随意糟蹋。《那年那兔那些事儿》里,不仅仅国家的人被变成了一个个动物,就连战争和武器也变得如同儿戏一般,飞机被拟人了,战舰被拟人了,坦克被拟人了,就连那些枪炮等武器,也被拟人了。老师,或许你说的对,但是作为我来说,我绝对无法忍受看到无数烈士牺牲的战场变成某些人手中的玩物!”

国之将亡,必有舰娘!

第五百五十八章将计就计

“娱乐无罪,但须有度。”

“历史,不是让你们娱乐大众,用来赚钱的工具!”

“把国家和人们变成动物,将武器、坦克、飞机、战舰等等全部画成女人,将我们那用鲜血铺成的历史改得面目全非!通篇充斥着低俗、淫。魅的垃圾,如此霍乱我们华夏的历史,华夏的灭亡,必定由此开始,贺晨注定是华夏的罪人!”

虽然没能说服易天行,但是一些人针对贺晨的炮轰也终于爆发。

这一切的根源,却是从《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开始。故事以五四运动作为开篇,然后随着战争的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了,战火席卷了华夏大地。

本身来说,这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在《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贺晨却将里边的所有武器、装甲车、坦克、飞机、火车、战舰等等全部以女孩子的拟人形象展现了出来。

对于一些老古董来说,将国家和人民萌化成兔子或许还能捏着鼻子将就着接受,但是将这些战争兵器全部娘化成可爱的女孩子,却直接戳中了他们那敏感的g点,于是他们就高。潮了。

历史和战争本来就是冰冷而沉重的事情,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尤其是近现代史,稍不注意就能引起抨击。尽管这几年华夏人民越来越娱乐化,但是《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所表现出来的太过颠覆性了,这让他们如何能忍?

于是一些人就联合起来炮轰贺晨。

……

人民日报总部大楼内,编辑部。

“这事可真是……”一个编辑整理着投稿来的新闻稿件。摇头啧啧叹道。

“不愧是贺晨大师。举手投足间就能引起如此多的关注。”另一个编辑说道。看着一些稿件上的署名,其中不乏一些社会名流或者学着教授。

能被这些人联名攻击,也是一种荣誉啊。

对于这些从各种渠道传上来,平时求都不一定能求来的稿子,总编却视若无睹,淡定地喝着茶水,仿佛品味着世上无上的美味似的。

“总编,发不发?”小编辑望着这一堆“一字千金”的稿子。颇有些可惜地说道。

总编用杯盖掠过茶水,滤开茶叶,轻轻吹口气,然后轻呷一口茶,将杯子放下,才说道:“不急,先等等,看看上边的意思。”

小编辑耸耸肩。

……

在浪潮新闻的总部内,这些投稿却统统被打落,只能在网上出现。

“如果连这样的作品都无法容忍。那华夏才是真的该灭亡了。《那年那兔那些事儿》里边所有的事情,全部是有史实记载。无任何一丝胡编乱造的行为。只是表现手法用一种更有趣,更容易让人接受的手法罢了,你们抨击这个,究竟是抨击历史呢?还是说抨击大师所塑造的这种寓教于乐的小故事?如果是前者,你们才是妄图毁灭华夏历史的罪人,如果是后者,那你们只是一群嫉妒自己创作不出大师那样有趣的故事的失败者而已!”

浪潮新闻则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了贺晨的这边,黄少天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在网上以一己之力,舌战群儒。

易天行也在自家的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支持贺晨。

不过,有支持就有反对,尤其是这样的热点新闻,更是让不少媒体趋之若鹜。一些新闻为了追求销量、点击量、关注等等,可谓是肆无忌惮,甚至有些还趁着这股攻击贺晨的风潮,刊登出了不少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抹黑贺晨的谣言,以此来吸引人的眼球。

……

“这事闹的,这几个小报社到处在造谣。”

在天漫的例行会议之后,罗皓跟贺晨谈论事情的时候,将那些造谣的事情给贺晨提了一下。

这种烦心事就像苍蝇,没什么大影响,但是总会时不时的跑出来把人恶心一下。

“不用在意……”贺晨淡淡地说道,如果天天关注这些黑他的人,那贺晨岂不是得去自杀算了?

“这些造谣的全部记下来,事后交给法务部,一个一个去告。自由言论又不是给人造谣的权利,得让他们知道造谣也有成本。这是必赢的官司,不过如果能让他们破产那就再好不过了。”

贺晨不放在心上,但是并不代表他就会放任自流。

“那这次的问题要怎么做?”罗皓转而问道,这次的问题对方算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外界不论如何支持贺晨,最终都需要贺晨给予一个正面的回复。

这事虽然不大,但是却很麻烦,牵扯的不仅仅是一部作品,还有立场以及某些政治问题,若是处理不好,处理的不够漂亮,那对天漫和贺晨或大或小都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部作品所面对的群体是读者们,先在我们的官网开设一场以此为主题的网上辩论活动,让读者也都参与进来。”

……

“莫沫!天漫的官网开了一个辩论活动,是针对此次《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辩论,所有人都可以参与!”

登上dmfun后,徐逸茹忽然发现了首页被置顶的活动,看完之后,立刻斗志昂扬地招呼莫沫。

“真不愧是大师和天漫,面对别人如此攻击自己,竟然还能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将攻击自己的观点也摆出来,让人们讨论。”

莫沫心中愈发的崇拜贺晨了,或许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才能让大师创作出如此风格多变,题材万千的无数经典。

“那群人真是太可恶了,你来看看,竟然用如此恶毒的语言来攻击大师,跟大师一比,他们的素质简直愧对他们那不知道是不是走后门混来的教授头衔。”

这场辩论波及范围很广,不仅仅有国内人士,就连国外也有不少人都参与了进来。这辩论跟微博数据互通,一些名人使用了实名认证参与了进来。

徐逸茹看着反对者中那些挂着实名认证的人的言论,气愤填膺,噼里啪啦用力敲击着键盘。

“如果不是大师的这些漫画的话,我怎么可能会对历史感兴趣?正是大师这样有趣的故事,才让我了解到了曾经根本不曾了解到的历史啊!大师才是真正的为了让人们了解历史而奋斗着,妄图阻碍大师的他们才是一群华夏的罪人!”

徐逸茹加入了战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站在了支持者的最前线。而像她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虽然那群人联合起来,同时发力炮轰贺晨,事发突然,攻其不备。一开始确实站在了上风,然而随着贺晨这一招,看似是一种中立的态度,实则是将无数的战场重新整理成一个战场,将混乱的人们以“外力”催动,联合起来,这场辩论的主题犹如帅旗一样,为人们指明了战斗的方向。

于是乎,情况立刻反转,贺晨的支持者们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从各个方面,旁证左引。一干反对者哪怕舌灿莲花,但是毕竟孤木难支,不敌那无数粉丝们的狂轰滥炸。

而贺晨这一手,除了将粉丝们凝聚起来,给他们找到了攻击的目标,扭转了被突袭的局面,重新站稳了脚跟,并且已经有反败为胜的趋势之外。

他策划的这场辩论,同样也是一个宣传——《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动画,近期也终于确定了。

这是一部由小短片组成的动画,因此制作模式也基本参照的是《哆啦a梦》的动画模式,每集几分钟而已。

面对此次突发的事件,刚好被贺晨将计就计,用来当宣传《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一个手段。

不论这场辩论的结果如何,总之《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火了……不对,本身人气就挺高,贺晨可是在春晚上画过的,这可算是兔年的指定吉祥物,应该是火上加火。

然而贺晨终究是还没有正面回应他们,即使贺晨的支持者已经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但是这样的情况并无法说服他们——如果能这么轻易就说服的话,他们也不会如此冥顽不灵了。

在他们看来,贺晨这样的做法更像是一种逃避。

“他不敢堂堂正正的站出来,光明正大地回应我们的问题!”

“只是利用自己的粉丝,来逃避事实而已,而这个事实就是他根本无法对他用历史来娱乐大众的行为作出辩解!”

“曾经那段惨痛的历史变为娱乐的手段,变为人们赚钱的工具,这真是时代的悲哀!”

“现在的风气非常糟糕,为了讨好观众们的口味,过渡追求娱乐化,谁还能认认真真地审视历史,谁还能记得我们的历史?”

面对贺晨粉丝铺天盖地的反击,他们抱团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无懈可击的防御。

这是非常简单的激将法,似乎无法说服贺晨的粉丝们,也无法被贺晨的粉丝们被说服,于是他们只能重新将目标对向贺晨。

沉默了很久的贺晨,也终于给予了他们回复。

“那就用事实来比比看吧!”

ps:《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动画要出来了,庆祝一下。

第五百五十九章小学生的逆袭

“你跟他们要怎么来比事实呢?”黎悠悠好奇地问贺晨,她的假期结束了,开始正式筹备此次最为盛大的动漫节的举办活动。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不能为此背上不好的名声,因此任何的质疑,都需要用强有力的事实给予回击——这是一部描述历史的漫画,如果《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背上了误导、侮辱历史的骂名,那么这部漫画的根基就彻底动摇了。不论有多少粉丝喜欢它,可是它的地位都将严重受损。”

“为了杜绝这样的情况发生,我查找了那么多史实资料,所描述的内容全部有着史实记载,任何哪怕仅仅记载不够明确的历史,我都没有画出来,为的正是奠定其不容动摇的地位。”

贺晨转头看向黎悠悠,微笑道:“既然他们质疑《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了解,那么就让事实来证明……这确实有影响,但是却绝对是好的一面。这种证明最为简单,历史,都是已经尘埃落定的事情,最简单的办法便是考试——没有什么比考试能更加直观,而且华夏也不正是擅长这一方面吗?”

“考试?”黎悠悠沉吟一句,“你的意思是让没看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人,和看过漫画的人进行一次考试,进行对比?”

黎悠悠非常了解贺晨的心思,稍微一提,就顺着猜出了贺晨心中的计划。

贺晨点点头。

黎悠悠却有些担心:“你就这么自信?先不谈考试人选样本的问题,你就能确信看过的人就能比一般人记住的内容更多?”

“你看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吗?”贺晨反问黎悠悠。

黎悠悠点头:“追更中。”

“感觉怎么样?”贺晨问。

黎悠悠回答:“挺有趣的。”

“那你记得……”贺晨将《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最开始描写的一部分内容向黎悠悠问了几个,这些内容都是她很久之前就看过的。

黎悠悠并不是历史系的学生。对于国内近代史了解不深。也就对一些非常重要的大事件有印象。然而贺晨所提到的那些内容都是一些并不是非常重要,此前她从不知道,仅从《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才刚刚了解到的华夏近代史的一些事情。

过了这么久,而且从未复习,还一直追更着新的小故事,即使这样,当贺晨问起来的时候,她的脑中自然而然就突然浮现出了贺晨所提到的事情。以及当时看到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的画面。

仿佛是刚刚才看过的内容一样,甚为神奇。

看到黎悠悠的反应,贺晨悠然道:“我只是相信,人们的大脑会对有趣的事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我相信,《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能够吸引绝大多数人的有趣的漫画。”

“悠悠,这次算是意外事件,又得麻烦你一下了,不过这事情对你而言应该轻而易举了,这次跟他们的比试考试的事情。就由你去筹备一下吧……嗯,顺带跟庄不凡沟通一下。这是一个宣传的好机会,不能白白浪费了。再顺便问下叶俊那边的进度,这游戏没什么难度,他们应该也快了,此次比试之后,准备跟动画一起同步推出。”

黎悠悠将事情认真记下,然后无奈地叹了口气,低声嘀咕了一句:“反正都习惯了……”

……

对于贺晨的“挑战书”,对方也是欣然答应。

这次《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所引发的争论本来就引人注目,两方的这样的“赌斗”更是如同火上浇油一般,无数人呼朋唤友,完全进入了看热闹的模式。

“竟然要考试?”

“这是自然,只有考试,才能证明搬运工大师啊!”

“可是,大师能赢吗?对手可是这方面的专家。”

“嘁,专家又怎么样?又不是让他们来考试,这次考试貌似是双方各选择100名学生,然后一同进行考试,就是以学生从中学会的只是,来验证双方的观点,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这大师不是太吃亏了吗?《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一共才连载了几个月,而之前那样的教育体系已经施行了几十年,所教导出的学生多如过江之鲫。而且学生也各不相同,他们本就是教授,门下学霸无数,而大师的学生……似乎都只会画漫画。”

“别说这些丧气的话,要对大师有信心!如果这么短的时间也能取得效果的话,那不更加证明了大师的正确性吗?学生的选择范围也都有限制的,这次考试内容只有《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所涉及的近现代史部分,因此他们所选择的学生都得是学过这一部分内容并且没看过漫画的人,学历并没有限制,不过这一部分是高中大学历史才有接触,因此基本可以确定是高中学霸或者大学历史系学霸了……”

“大师从哪选人,怎么报名?我非常喜欢大师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枯燥的历史在大师的手里变得竟然那么有趣,我是x大的历史系学生,我愿意为大师尽我一份之力!”

已经有不少人在向贺晨毛遂自荐了,各种牛叉的学霸纷纷现身支持贺晨,甚至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还贴上了自己近代史的成绩,还有学神发表了一些关于近代史的论文。

面对粉丝们的拳拳之心,贺晨十动然拒。

选择了他们即使获胜也毫无意义,因为无法体现出《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所带来的那些好的影响。

“算了,大师说了感谢我们的支持,但是这里并不需要我们的帮忙。大师要从从来没有学过近现代史,看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小学生中挑选一批进行比赛。”一个粉丝为无法帮助到偶像而感到遗憾。

所说的话却让人感到惊愕:“你说小学生?大师要选择小学生跟一群大学生比?这怎么比?大师在开玩笑吗?”

“如果说这种完全不可能的事是奇迹的话。那么大师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奇迹!”

贺晨当然不是在开玩笑。正因为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达成的奇迹,如果真的被他做到了,那岂不是才能给人带来更加强烈的震撼?

而小学生也不是随便选选的,在卓君武的支持下,贺晨吩咐下去,以“知识竞赛”的名义对平安市的各大小学进行了一次考核,所处的内容正是《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所出现的那些近现代史的内容。

这种浅显易懂而且有趣,还能学到知识的内容对孩子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基本上不少小学生都是《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忠实小粉丝。

然后经过几轮选拔,精挑细选了一百名据对属于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小学生,成绩已经绝对满足了贺晨的要求。

这一次除了是个比赛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宣传作用,贺晨将天漫形象功夫做得非常到位,对方所有人的来回费用,天漫一力承担——这可是能上各大新闻头条和电视台的广告位,相比于打广告的花费而言,这点小钱简直微不足道。

这次万众瞩目,天漫甚至还准备了现场直播。比赛是主持人是天漫御用金牌主持姜言。

比赛非常简单,就和普通的考试一样。第一阶段是最简单的试卷,基本上就是填写各个在历史上带来影响的大事件,以及它所发生的时间。

试卷是由对方出,要求只有一点,必须是历史中有明确记载的,也就是《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连载过的。

现场答题,现场评分,有天漫请来的专业阅卷团队,两百人的试卷,很快遍可以完成。

对方也算是有点身份的人,他们也有着“知识分子”的傲气,不会在试卷上做手脚——况且做了手脚一眼就能看出来,毫无意义。

再加上贺晨竟然选择了小学生,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自暴自弃。

不过当第一阶段的成绩出来之后,他们傻眼了——从总体成绩上来说,小学生们竟然比大学生还要好,也就是说只看漫画,从来没接触过华夏近现代史历史书的小学生,竟然比学习近现代史的大学生所记住的各种大事件更多,更清晰。

第二阶段,所处的试卷则是一些描述历史意义等等的问题——毫无疑问,这一次是大学生的主场,小学生完全不懂那些“正确的历史意义”,所有的回答五花八门,但是若是仔细去想的话,似乎还有一些亮点——他们是用自己的眼睛,自己所了解的事情来看待历史,而不是在抄写脑海中熟记的那些书本上填鸭给他们的“历史意义”。

大学生的回答更符合标准答案,但是跟小学生的回答一比,千篇一律的回答却让人看得心烦意乱,那些稀奇古怪的纯真回答,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真正在感受华夏历史的灵魂!

“历史,最重要的是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才是我们需要记住的东西,至于他意义、影响,这是需要我们一点点去了解那个时代,一点点去亲身感受的,而不是却继承别人的想法,那才是真正会遮蔽我们看待历史的眼睛的尘埃。”

这是贺晨所想表述的观点,这也是为什么贺晨笔下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只记录公正的记录历史,并不做任何评判——任何的评判都会影响人们正确的看待历史的目光,而若想真正了解那段事情的意义,则需要人们亲自去感受。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ps:最近的感觉木木的,没了灵感,貌似过年喝酒喝多了……

第五百六十章究竟说了什么?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这是一个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的问题,既是问参赛者,也是问贺晨,又是问自己,同样也是在问那千千万万的教育从业者。

他带来的那些学生低头沉思,思考、讨论了很久,对他们提交了一份还算优秀的答案。

如果是往日,他们或许会赢得满堂喝彩,可惜这一次不论是从年龄还是阅历还是学识上都远远低于他们的小学生们,却用稚嫩、纯真的声音,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案。

他们的回答,征服了观众们,也让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甘拜下风,甚至也征服了提出这个问题的教授们。

“这次比赛的胜利者是……国家未来的希望,这些可爱而聪明的小学生们!”

最终,教授欣慰的宣布了接过。尽管他们输了,但是他们输得心服口服,他们的心结终于被解开了,犹如迷失在大海上的小船,这些孩子的话语点亮了希望的灯塔,为他们指引了一条方向。

对于这样的结果,没有人提出异议。

除过也有些为了博人眼球的小报等等,喜欢标新立异(胡编乱造),为了凸显他们的“与众不同”,自然会刻意炮制一些乱七八糟的新闻。

不做死就不会死,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就算是拥有了“主角光环”这样的超神器,也不一定能够完美抵挡这种超越了一切的因果律武器的袭击,更别说没有拥有因果律的人了。

而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