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道之步步高升(北岸)-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联想到这一切,楚天舒的心里不由得涌起阵阵寒意。

王致远看出了楚天舒有疑惑,但是,他错把楚天舒的缄默看成了是他在等自己开出合作的条件。

不过,在王致远看来,这太太正常不过了,他所接触的官员当中,哪个不是在谈合作之前要有所图谋呢。

对付有“想法”的官员,王致远轻车熟路,有的是办法。

他只怕官员没“想法”!

王致远苦笑了一下,说:“老弟,你可能还不了解我的苦衷啊。这么说吧,你们在那里拆迁一天,就相当于我们把几捆人民币往青莲江里扔,而且连个水泡都不冒!白扔!你说,我要是把这几捆人民币扔给朋友,是不是还能落个人情不是?”

楚天舒明白,王致远开始抛出诱饵来了。他沉吟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致远兄,我刚才说了,你提出来的要求,我能不能办到,都会直接给你一个答复,不绕圈子。说心里话,我不敢打百分之百的保票,我相信,放眼全国,也没有谁敢在春节之前为拆迁的事打保票。”

楚天舒停下来偷看了王致远一眼,发觉他的眼神里有一丝的不快。

他接着说:“但是,有一点我可以向你保证,你的要求跟我们领导对我的要求并不矛盾。所以,我一定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来保证拆迁如期完成,这不光是为了朋友,为了领导,也是为了我自己。就像老兄刚才说的,这种既帮自己又帮朋友的事儿,我何乐而不为呢。致远兄,你说对吧?”

“太对了!”王致远挤出来一个笑容,说:“我早就看出来,楚老弟是一位有能力有作为有抱负的年轻干部,志存高远,目光远大,要不了多久,肯定会青云直上的。”

王致远认为,楚天舒只字不谈钱,那自然是要谋权了。所以,他紧接着就抛出了他的第二个诱饵。

天底下,不爱钱的官员,这个可以有!

但是,不爱权的官员,这个是真没有!

按说,事情说到这个程度,就可以算是结束了,可是楚天舒的心里却一直有一个怪怪的感觉,他还是觉得这些都只是前奏,后面一定还有某个主题,王致远还没有说。

但是,他还能有什么主题呢?

拆迁的事儿已经说清楚了,接来下盖楼、卖房、赚钞票,至少目前和楚天舒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王致远也若有所思的望着楚天舒,带着淡淡的笑意端起了杯子,朝楚天舒举杯示意,楚天舒不明所以,也就顺势端起茶杯跟他轻轻碰了一下,表示造纸厂拆迁的精诚合作达成了一致。

放下茶杯,只听王致远悠悠说道:“老弟,如果造纸厂的拆迁工作能在春节之前完成,那就相当理想了,那样过完年,正是大干的时候了。”

这回轮到楚天舒苦笑了:“我当然也盼着能在春节前搞完,跟致远兄说句心里话,我都恨不得明天一下子所有的住户都主动搬迁了,拆迁一天不完,指挥部一大帮子人都过不了安生日子,至少,这个年是过不自在了。”

王致远仍旧在笑:“老弟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但这种事还真没那么顺当,不是故意给你心里添堵,拆迁过程中,总会遇上些小麻烦。”

楚天舒也笑了:“是啊,何止是小麻烦,有时候简直就是要命啊。”

说到这里,楚天舒便把上午有住户要跳楼的事给王致远简单地说了一遍。

王致远听了,眉头紧锁。

春节之前,维稳是各级政府的第一要务。

人命关天,任何一级官员都不敢马虎,这个时候要想抢在春节之前顺利完成拆迁,势必登天还难!

“非常时期就只好采取非常手段了。”王致远又给楚天舒夹了菜,说:“呵呵,我只是希望千万别让个别钉子户耽误了全盘的拆迁工作。”

王致远的话说得特别的轻松,就好像在说刚才夹的菜味道如何。

可是他这句话,却让楚天舒带着寒意的心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什么叫非常手段?王致远说这番话的意思,一定不是在教他该如何开展拆迁工作,而是在暗示,为了保证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采取非常规手段。

非常规手段能有什么?抓人强拆,还是利用涉黑势力威胁恐吓?

看楚天舒不说话,王致远又笑了:“楚老弟,你可能多心了。我是遵纪守法的商人,绝不会做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我刚才的意思是,为了保证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加强说服动员的力度,实在不行多给点补偿费也是可以考虑的。这年头,谁都不容易,用我们过年的话来说,破财消灾也未尝不可嘛。”

楚天舒耸耸肩,笑道:“呵呵,致远兄,拆迁补偿是有政策的,我就是想破财免灾也没那个权力啊。”

王致远自问自答道:“政策?政策也是人制定的嘛。再说权力?权力不也是掌握在人的手里吗?”

楚天舒伸出食指往上指了指,说:“这些都是领导们的事儿,我可只有执行政策的权力。”

“不,你不仅有执行权,还有建议权。”王致远话锋一转,说:“你放心,我这个人办事有一个原则,请朋友办事不能让朋友为难。”

楚天舒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道:“致远兄,果然够朋友。”

王致远接着说:“我和北湖区、青原市,乃至东南省的有关领导都有过接触,各级领导对于我们的工作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但是,领导的决策不能平白无故地拍脑袋,还得有具体办事的部门和人员向相关领导汇报问题,反映困难,提出建议。”

话到此处,王致远就已经说得十分的坦白了:我只想造纸厂的拆迁工作能够尽快完成,没想着让你去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你把困难和建议提交上去,剩下的事儿我们自然会去找更高级别的领导。

而从他的话中,楚天舒还听出了另外的一层意思:他和省市各级领导都很熟悉,你和我精诚合作,就等于是傍上了一棵大树,日后的好处多多。当然,也可以反过来理解,你拒绝和我精诚合作,就很有可能和方文达同样下场!

合作还是不合作?

第260章埋下祸根

理论上来说,王致远的要求并不让楚天舒太为难,决策是领导们的事儿,一旦拍板成文,楚天舒就只是一个政策的执行者,应该错不到哪里去。问题是,楚天舒在成为执行者之前,还要扮演一个建议者的角色,这就有点让他犯嘀咕了。

并不是说与王致远的合作对楚天舒一点儿吸引力都没有,王致远在上层官场拥有的四通八达的关系,是楚天舒非常看重的,也很想间接地获得这巨大的资源。

这年头在官场上,关系几乎就是一切!

更何况,向上级反映困难提出建议,也一定是以指挥部的名义提交,由只要负责人申国章在有关会议上向领导汇报,就算是日后有什么过错,责任也追究不到建议者头上来。

也就是说,选择与王致远合作,只会给楚天舒带来好处,而没有致命的风险。

那楚天舒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因为他不敢相信,这种天大的好事为什么偏偏会落到他的头上!

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有政治抱负吗?

有政治抱负的人多了,申国章就没有吗?他不想再进一步当上副市长吗?

说句实在话,楚天舒虽然很希望能和王致远成为真正的朋友,但是,在仪表厂竞购过程中,他对王致远诸多不择手段的做法有看法,尤其是张伟之死,楚天舒怀疑也可能是王致远在幕后策划,所以,楚天舒对他始终怀有戒备之心。

就在楚天舒犯嘀咕的当口,王致远起身从餐厅走到客厅,拎过来一只黑色真皮皮包,递到了楚天舒的面前。

虽然从答应王致远宴请的那一刻起,甚至是从考上公务员的那一刻起,楚天舒就想到了有一天会出现这样的一幕。

可是当这样的情景真的出现了之后,楚天舒此时的心里就不止涌上来阵阵寒意,而是近乎毛骨悚然了。

王致远不动声色地说:“楚主任突然来到临江,我也没来得及准备什么像样的礼物,正好手边上有这么一个公文包,顺手我就拿来了。我想,这个总是用得上的吧。”

王致远递过来的是一个标准尺寸的崭新精致的男士公文包。

楚天舒心想,一般用这样的手提包装礼物,无疑就是现金了,而且这个包看上去鼓鼓囊囊的,这么满满的一包钱,又会是多少呢?

纵然心跳加速,但楚天舒脸上仍旧是一副淡然的样子,他面无表情地问道:“王老板,你这是什么意思?”

王致远哈哈一笑,说:“没什么意思,一个小礼物而已,表达一点儿心意,还望老弟不要嫌弃。”

楚天舒停了一会儿,才一个字一个字的说:“王老板,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心意我也领了。但正如刚才所说的,你的要求和我的工作职责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只要把分内的工作干好了,就等于帮了你的忙。换句话说,今天我们不见面,不吃这顿饭,不说这些话,不送这个包,我能做到的也一定会尽力做好。所以,”楚天舒把公文包向着王致远的方向推了推,淡然道:“这个,还请王老板收回去。”

王致远笑道:“老弟,你误会了。”

“但愿这只是一个误会。”楚天舒用右手撩开袖子看了看手表,说:“王老板,饭我已经吃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我该告辞了。”

“稍安勿躁,有几句话我觉得有必要说说清楚。”王致远正色道:“我很赞同你刚才的话,这些年我混在商场,也对官场不陌生。可以说,不管社会风气怎么变,官场作风怎么变,真正有发展前途的还是那些清正廉洁、脚踏实地的干部。”

王致远说得冠冕堂皇,一脸的正气,这让楚天舒觉得他不是一位谈合作的商人,更像是一位颇有威严的纪委领导。

王致远当着楚天舒的面,一点点打开了公文包,又伸手从包里掏出了一大把柔软的填充纸,然后再把公文包举起来,敞开口对着楚天舒。

楚天舒定睛一看,公文包里空空如也,根本没有想象中的一大叠钞票。

王致远大笑着把瘪瘪的公文包放在了桌子上,说道:“老弟,你别紧张,这不是糖衣炮弹,只是我的一点儿小心意。我认为值得一交的朋友,就不看一朝一夕,看的是来日方长。那种陷朋友于不义拖朋友下水的事儿,我王致远不干!”

楚天舒说:“是啊,那种靠友情之外的东西维持的朋友,早晚靠不住。”

王致远很认真地看着楚天舒,笑道:“哈哈,我也没有交错朋友,你老弟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官员,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楚天舒脸上也显出真诚,说:“我出身贫寒,没享受过有钱的好处,所以虽然不敢说能有什么大的作为,但这点儿本分还是能守得住的。”

这时,王致远话锋一转,又说:“退一万步讲,就算你今天收了我这一大包的钱,你也完全不用有顾虑,绝对不用。你刚才也说了,拆迁工作顺利进行,就是对鲲鹏实业最大的支持。还有,我交朋友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为了以后长久的合作,实现双方共赢,说句没品位没觉悟的话,我是巴不得我的朋友们个个飞黄腾达,日后我还能跟着沾光呢。”

王致远这话说得慷慨激昂,甚至有些语重心长,仿佛摆在他与楚天舒面前的不是一大堆的填充纸,而实实在在是几大捆的人民币。

听完王致远这一番话,楚天舒彻底释然了,他多少有点怪自己多虑了,王致远再有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要平白无故地送给他!

想到这,楚天舒伸手去拿那个空公文包:“哈哈,致远兄的美意,老弟我领了。”

“呵呵,这就对了嘛。”王致远拦住了楚天舒的手,他把公文包拿了起来,又将桌上的填充纸一点点塞回到公文包里,边做这些边解释说:“这种高级的皮质包,只有撑起来才有气派,瘪瘪的就显得很没有档次了。”

看着一个大名鼎鼎的鲲鹏实业的老板为自己做这种琐碎的事情,楚天舒多少有些感动,要知道,即便这些填充纸真的是钞票,王致远也未必会亲自动手把它们收起来,他之所以这么做,还是要让楚天舒认为,他王致远是真心实意要交楚天舒这个朋友。

看看时候不早了,楚天舒提出告辞,王致远也没有再多挽留,而是拎着那只公文包,将楚天舒送到了停车场,直到楚天舒拉开了车门准备上车,王致远才将公文包递到了楚天舒的手上。

两人握手话别。

停车场的工作人员上前,将套在车牌上的红布套取了下来,又很殷勤地指挥着楚天舒倒车,目送着凌云志车驶出了云雾山庄。

殊不知,这不经意间的一幕已经为楚天舒埋下了一个巨大的祸根。

一直保持着戒备之心的楚天舒最后还是低估了王致远的阴险狡猾。

王致远用一个空空的公文包和一番慷慨陈词取得了楚天舒的信任,也让楚天舒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王致远在停车场设下了一个陷阱,当他把那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递给楚天舒的时候,那个躲在暗处准备取红布套的工作人员偷偷*拍下了这个场景,日后,这张并不十分清晰的照片成了指证楚天舒收受巨额贿赂的铁证,令楚天舒百嘴难辩。

第二天一大早,申国章主持召开了指挥部专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指挥部的班子成员和各部室负责人,以及负责拆迁的其他工作人员,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如何推进拆迁工作。

人到齐了之后,按照惯例,申国章率先讲话:“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指挥部新调来的指挥长助理楚天舒同志。”

申国章看向楚天舒。

楚天舒站起来,向在座的各位微笑点头致意。

申国章清了一下嗓子,继续说:“楚天舒同志调过来之前,是国资委的办公室主任,我和他在国企改制工作中有过接触,他是一名有能力能干事的好干部,尤其擅长处理突发事件,也是我特意请求市领导抽调到指挥部来给我当助手的,希望大家今后大力支持他的工作。”

说到这里,申国章带头鼓起了掌。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申国章又一一给楚天舒介绍指挥部的班子成员。

指挥部班子成员加上楚天舒,正好是五个人的单数。

除了申国章这位指挥长兼党工委书记之外,还有副指挥长两名,一位是昨天见过的上官紫霞,原财政局的副局长;另一位是上了年纪的老同志,叫钱坤,原先是城建局的副局长;还有一位党工委副书记兼纪工委书记,叫闫志勇,是刚从部队转业的副师职干部。

申国章每介绍一个,楚天舒便向对方送去了微笑。

可是,除了上官紫霞之外,楚天舒没有得到其他两位领导的礼貌的回应,他们正襟危坐,面无表情地紧盯着申国章,对楚天舒的点头微笑视而不见。

这么一个班子组成,能搞得好工作吗?楚天舒不由得心头不爽,心里纳闷。

第261章是非之地

介绍了领导,申国章省略了由楚天舒表态讲几句的这个例行程序,而是直接进入了会议主题。

他喝了一口水,继续说:“好,我们言归正传,今天开这个会,主要研究拆迁工作。自从指挥部成立以来,同志们的工作很努力、也很辛苦,但是,整个拆迁工作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所以,这些努力和辛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不会看过程,只会看结果。我们要做的,是彻底把沿江商贸圈所划定区域拆迁的工作做完、做好。当然,我深知拆迁工作的不易,正因为如此,就更需要我们大家加倍的努力,以拆迁工作的实际成果,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申国章说到这里,停下了扫视了一下全场,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过来之后,才说:“小楚同志到任之后,就带队化解了一场跳楼危机,表现出了极强的工作责任感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现在我宣布,以后由小楚同志全权负责拆迁工作。看看,班子其他的同志有没有不同意见?”

沉默。

谁有不同意见?

上官紫霞自然没有意见,她低着头在笔记本上胡乱写着,暗中悄悄地松了口气。

钱坤有意见,他作为一位老资格的城建局副局长,在竞争局长职位失败之后,年龄过点,在仕途上已经没有了进取心,只想在退休之前能谋点财安度晚年,所以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进了指挥部。

本以为以他主管城建多年的经历,申国章会把拆迁工作这个难题交给自己来主抓,可没想到进了指挥部之后,申国章先是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毫无经验的上官紫霞,而后又交给了嘴上**的楚天舒,钱坤想没意见都难啊。

但是,钱坤也是官场老油条,意见归意见,不可能会当众在会上说出来,如果申国章一问谁有不同意见,然后自己马上就跳出来发一通牢骚,这既驳了申国章的面子,又让楚天舒不满,还不一定改变得不了已经做出的决定。

这种两头得罪人的事,别说是钱坤,任何人都不会干。

闫志勇也有意见。

不过,他的意见并不是班子的分工,而是对目前的处境不满。

作为一名副师职转业到地方,他本以为可以落实一个正处级的实职,没想到找了不少的关系,才安排了一个指挥部的副书记,级别只有副处,一点实权没有不说,还惹得觊觎这个职务的其他官员对他心有怨言,这种憋屈,闫志勇想没意见也难。

很显然,他的这个意见更不可能在这种场合提出来。

“好,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定了啊。”

等了分把钟,见众人不做声,申国章便继续说:“楚指挥长新来乍到,很多情况不熟悉,大家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发现了什么不稳定的因素,或者有什么想法和建议,都可以提出来,以便让楚指挥长了解更多的情况,尽快进入角色。总之,为了能把拆迁工作做好,班子中的每一位领导,都必须竭尽全力支持小楚同志的工作,也希望小楚同志不要有思想顾虑,今天大家提出来的问题和困难,能讨论决定的,就抓紧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我们就汇总起来向市里汇报。”

其他人依旧是无动于衷,只有楚天舒在心里暗暗叫苦:申国章,你这哪里是在重用,明明是先拉后打要我难看,我现在两眼一抹黑,这个会议我怎么主持?如果大家都把困难和问题摆出来,我怎么办?我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这不分明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吗?

心里虽然这样想,可是楚天舒的脸上仍旧是不动声色的,他礼貌的微笑着,说:“申局说得对,我刚来很多情况不熟悉,拆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倍感压力巨大,但是我相信,有申局的正确领导,有班子的集体智慧,有大家的群策群力,就一定能克服当前的困难,把拆迁工作做好。看看,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议,都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

在座的所有人,能进到指挥部来,不是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就是背景关系比较硬的,谁都不是傻瓜蛋。

指挥部的几位领导各坏心思,不敢说都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但多少也会有感觉和体会。他们才不会掺合这些破事,干事的只等着领导吩咐怎么干,更不排除想趁着拆迁的机会捞取点儿好处的也大有人在。

不想干事的人看热闹,想干事的人也只能干着急。

如果真要是像申国章说的那样,把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交给领导去解决,那好啊,那就趁现在赶紧说,把所有的棘手的、挠头的的问题,都说出来,最好楚天舒有三头六臂,能把这些问题都给解决了,大家就可以踏踏实实过年了,省得这大冷天的老往贫民窟里跑,整天到处给拆迁户们赔笑脸,磨破了嘴皮子还要遭遇一大堆的冷脸。

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许关机,不管什么时候电话一响,心里先哆嗦,生怕是拆迁现场出了什么大事,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想归想,不过谁也不会第一个发言。

楚天舒年纪轻,级别不高,但大小还是指挥部的班子成员,如果谁真的一上来就抛给他一个烫手的山芋,那这种人就有点像那个要跳楼的王平川了,脑子有毛病!

为难领导的事,做下属的也不会干!

申国章也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过来的,大家的这点儿小心思,他最清楚不过了,所以,他等了几分钟之后,看还没人说话,笑了:“怎么了?都不说话?是没问题啊,还是不好意思?我觉着不会是没问题,肯定是不好意思先开口,怕让领导们误会自己没能力,是吗?”

申国章一个个地看过去,继续一本正经的装傻:“那这样,我点将,上官局长,拆迁工作以前是你分管的,你开个头,你觉得这项工作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申国章的点名,令上官紫霞颇为烦恼,从她调入指挥部开始,申国章就不断在她身上搞小动作,她知道申国章的用意,就是想强化他在指挥部的权威,同时逼迫她利用财政局方面的关系,提前取得拆迁补偿金的调度权。

上官紫霞一直都保持着沉默和隐忍。

三十多岁的上官紫霞,性格内向,工作踏实,与世无争,靠着前公公的余荫加上业务娴熟坐到了财政局副局长的位置上,她没什么野心,也不掺和是非,就是闷头把本职工作做好。

可惜,去年底上官紫霞与花心丈夫离婚之后,前公公对她耿耿于怀了,早先工作上原则性强的优点马上就变成了缺点,上官紫霞一下子成了领导的眼中刺,在前公公的授意之下,她被从财政局排挤了出来。

刚才申国章宣布由楚天舒负责拆迁工作,上官紫霞不仅没有感到失落,暗中还松了一口气,她一直在笔记本上装模作样的瞎划着,好像是在做记录的样子,以免引起申国章的注意。

没想到,申国章竟然还是点名要她第一个发言。

楚天舒飞快的抬头瞟了上官紫霞一眼。

上官紫霞垂了眼帘,脸色又开始发红。

楚天舒甚至怀疑,在她十多年的机关生涯中,还没有遇到过如此复杂工作环境,所以,才会有如此窘迫的状态。

上官紫霞暗暗叹了一口气,落入了这个是非之地,又遇上了申国章这种强势的领导,那也只好自认倒霉了。

这就是官场的现实残酷性,有时候并不是与世无争就能躲得开纷争,官场争斗是没有硝烟的战斗,任何时候也少不了需要炮灰。

上官紫霞的这些想法虽然很复杂,但也不过是闪念之间的事。

毕竟在官场混迹了十多年,领导点名问话必须快速做出反应,这点规矩还是懂的。

所以,上官紫霞正了正身体,捋了捋头发,又清了清嗓子,开口发言。

“好,申局让我先说,我就说一点个人的感受,拆迁工作面临的最大难点,就是拆迁户们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甚至存在着极大的误解。总认为城区的拆迁,政府和开发商获得了巨大的效益,而给予他们的补偿,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在这种认识前提下,我们的工作不好开展,也是必然的。”

上官紫霞的话还没有说完,苏幽雨等几个工作人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因为他们也有着上官紫霞同样的感觉,作为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对于拆迁户不理解不配合的体会甚至比上官紫霞更深刻。

上官紫霞毕竟是财务人员出身,有着财务人员特有敏感和严谨,尤其对资金的概念非常强,她苦笑了一下,接着说:“我在和拆迁户的接触中,总听到有这样的议论,说卖这一大片的地,政府和开发商能挣好几百个亿……”

话音未落,会场上的人全都哄笑了起来。

第262章大小蚂蚱

“笑话,好几百个亿?他们以为他们脚底下遍地是黄金呢。”申国章的脸色却异常的严峻:“不过,上官局长反映的问题也很说明问题,这暴露出了拆迁户的一个心理,他们认定政府和开发商能挣好几百个亿,所以,他们要闹腾,无非是希望获得更高的补偿。说到底,他们就这么个素质,万书记,你说呢?”

身为副书记的闫志勇刚从部队转业,没有地方工作的经验,也没有土地价值的概念,听申国章问到他,愣了一下,便顺着说:“我同意申局的观点,如果真能产生这么大的收益,拆迁户们有些不满情绪,也是可以理解了。”

申国章不满地“嗯”了一声,闫志勇马上意识到他的这个发言立场有问题,马上又拿出一副很强硬的态度,说:“但是,这不能成为阻挠拆迁的理由,如果他们拒不执行政府的拆迁文件,我建议采取强制措施。”

“闫书记,他们可都是老百姓,不是部队上的战士。”申国章摆手打断了闫志勇的话头,说:“你可别忘了,稳定是当前的大局。”

闫志勇讪讪然,低声说:“那是不是可以考虑提高补偿标准,我想,他们拿到了钱,自然就不闹了。”

申国章没有理会闫志勇的话,转而看向钱坤,问道:“钱局长,你是城建方面的专家,你看呢?”

钱坤不屑地瞟了闫志勇一眼,不紧不慢地说:“以我过去的经验来看,提高补偿标准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拆迁户放出话来,他们宁愿不要一分钱的补偿,只要商贸圈建成之后,按原面积还给他们门面房就行了。这些人的诉求,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呢?”

听了钱坤的发言,申国章发起了脾气:“这是无理要求,即使开了门面他们房屋的性质还是居住房,这种口子坚决不能开。商贸圈建成之后是要招商的,门面房都给了他们,那就不要建商贸圈,直接建一个自由市场好了。”

发言被申国章当众否决了,老资格的钱坤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他摸出一颗烟来点上,不冷不热地说:“申局是不是有点误会了,我这也是向楚指挥长反映情况,并不是要答应他们的要求嘛。”

虽然钱坤的话说得很客气,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听得出来,他的口气中满含着牢骚和不满。

当然,申国章是不会容忍钱坤这种无声的挑战,他直盯着钱坤,大声地说:“钱局长,开会谈论拆迁工作,我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但是,所有人的出发点必须首先有一个基本的原则立场,这也是对参与拆迁工作的每个人最起码的要求!”

申国章从来都是一个狠角色,对于任何蠢蠢欲动妄图跟自己作对的邪气,他是绝对不会放纵的。

楚天舒以为钱坤还会辩解几句,但是,他只顾着抽烟,不再做声了。

申国章之所以敢于毫不客气地摆明态度,一是出于他霸道的工作作风,二是因为他认定了钱坤的心里有鬼:他不会毫无来由就替某些人提出来这样的诉求!

申国章换了一副柔和的口气又点名让苏幽雨等人一一发了言。

在这个过程中,楚天舒一直在认真地做着记录。

一开始,他也有些紧张,担心大家会扔出一个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来。后来听到申国章压住了钱坤,不禁暗自松了一口气,因为在这种氛围下,没有人敢提那些尖锐的问题。

同时,楚天舒也明白了申国章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