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道之步步高升(北岸)-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庆平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茶杯上的茶叶,却没有喝,又放了下来,郑重其事地说:“小楚,请你转告伊老师,第一,身正不怕影子歪;第二,无人嫉妒是庸才;第三,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这三句话饱含哲理,明显不应该是一个学生对老师说的话,而叶庆平说得如此郑重其事,楚天舒完全听得出来,这是林国栋对伊海涛的一种鼓励和期望。
楚天舒暗暗把这三句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叶庆平告辞之后,楚天舒不敢怠慢,忙打电话再次向伊海涛报告了相关情况。
听说省纪委已经收到了来自青原的举报信,伊海涛再也坐不住了,正在他苦苦思考的时候,林登山打来电话,说朱书记在青苑宾馆,有重要工作要和伊市长商议。
伊海涛心里咯噔一下,立即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
打电话让万国良出车,赶到宾馆,朱敏文已让服务员开了房间,坐在里面,专等伊海涛的到来。
给伊海涛泡了茶,林登山悄然退了出去。
朱敏文示意伊海涛坐下来,锁着眉头说:“海涛,民工讨薪的事要上省里的内参了,你听说了吗?”
“书记,不会吧?”伊海涛索性装起了糊涂:“这事不是已经平息了吗?”
官场上,再保密的事情也会有各自的信息来源渠道,伊海涛能得知的消息,朱敏文没有理由会毫不知晓。
朱敏文摇了摇头,喝了一口茶,说:“海涛,这回你总该清楚了吧。青原这地方,水不深,可想兴风作lang的泥鳅不少哇。”
朱敏文发这种牢骚,伊海涛心里十分赞同却也没办法接嘴,只得做出心急的样子,问:“书记,那内参上怎么说?民工被拖欠的工资发放了,死亡民工家属得到了最高的补偿,为什么还要闹得风风雨雨这么严重?”
“内参还没有印发。”朱敏文在那里回忆着说:“好像说的是青原城市建设中土地使用和融资方面的事,涉及到本地几家企业和多家银行,估计都是边边角角的事,被记者们拿来大做文章了。”
伊海涛干脆挑明了,愤愤不平地说:“书记,城市建设中的很多做法并不是青原的发明创造,哪里都一样,犯得着这么大张旗鼓吗?一定是有人别有用心,想拿工程项目做引线,带出别的事情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朱敏文沉吟片刻,说:“要加快城市建设,死抠政策自然是行不通的,可一旦有所变通,又难免触及红线,的确是左右为难啊。海涛,城市建设这一块一直都是你在管,事到如今,怨天尤人都已无用,还是想想补救办法吧。”
伊海涛心道:补救?我分管就该我想办法补救?
第635章委曲求全
朱敏文绝口不提擎天置业,伊海涛也决定不提,只说:“书记,我看是不是先了解一下事情的背景,看看主要涉及到哪些企业,可能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样才好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海涛,事情发生在沿江商贸圈,擎天置业肯定脱不了干系。”朱敏文轻叹了口气,用略带沉重的口气说:“要发展就要冒风险,关键要看值不值得担这个风险。我说过城市建设要倚重当地企业,但是,如果牵扯到党纪国法,那就另当别论了。”
伊海涛立即明白了,朱敏文这只狐狸,分明是要把球完全踢给他一个人了。
当初,就是朱敏文力主推荐秦达明投资沿江商贸圈建设,也是他力主向擎天置业提供政府担保融资,如今事情出了状况,他就完全躲开,把抉择留给伊海涛自己去考量。
如果秦达明只是在建设资金上玩了点移花接木的小手腕,这还可以理解,也值得为他担一些风险,可要是真有其他严重的问题,那一旦追究起来,局面就很难收拾了。
“青原也不是每个企业家都有问题,一两个出了点问题,不会耽误一个城市的发展。哪个城市没有投机分子,没有经济犯罪,不说百分之百,也应该有很高的比例。”心里虽然为难,伊海涛面子上还得和朱敏文一样说得冠冕堂皇。“我们是管理一个城市,不是管理几个企业家,只要问心无愧,对得起几百万青原市民,对得起组织和领导的信任,那就足矣!”
朱敏文也笑了笑:“到底是有识之士啊。海涛,你有如此宽广的胸襟,青原的发展指日可待啊。不过,身体哪个地方不对劲就要去看医生,光是硬挺着只能养病成患啊。在还没有到不可救药的时候,还是应该主动去解决问题,光是被动的等待,视而不见,也不是你一贯的作风吧。”
“那是当然。”伊海涛端起茶杯来舒舒服服地喝了一大口,然后长出了一口气,说:“书记,既然我们对此达成了共识,我觉得一切依法办事是最基本的底线,所以我会按照这么一个原则主动去应对的。”
伊海涛说得很爽快,然而,朱敏文放到嘴边的茶杯却只停在那里,狐疑了几秒才很为难地点了点头,说:“那是,那是。”
可伊海涛还是没搞懂,朱敏文今天约他来谈话,到底是让自己依法办事,还是让自己能放秦达明一马就放一马?
朱敏文想说又说不出口的,到底是什么?
他不想再猜测下去,让朱敏文看出来也不好,于是伸出一个手指往上指了指,说:“书记,家里的事我可以按你的指示来办,这上面的事,恐怕还得你这个班长出面斡旋斡旋了。。”
“这个是一定的。”朱敏文没想到伊海涛转突然又把皮球踢了回来,随口就答应了。
话一出口,朱敏文才觉得不对,立刻又把球踢了回去,说:“海涛,我认为,你还是应该主动去找省里汇报一次,尤其是找何书记好好汇报、汇报,毕竟他已经亲自过问了,你在会上也表过态,总这么拖着,怕何书记有想法。”
“这个我知道。不过我还是担心,我主动去汇报,何书记又会产生更多的想法。”伊海涛不无担忧地说:“何书记主管纪检监察,我主动往他那里跑,知道的我是去汇报,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犯了多大的错误,何书记亲自找我谈话呢。”
朱敏文听他这么一说,立刻笑了起来说:“海涛,这你就想多了。再说了,内参早晚何书记会看到,如果真有问题,谁又回避得了?与其等领导采取行动,不如自己先争取主动。”
伊海涛一愣。朱敏文这话仅仅是在继续推卸责任,还是真怀疑自己有问题?
他拿起茶壶给朱敏文的杯子斟满水,才说:“书记,我还是刚才那句话,问心无愧就好。我现在最头疼的还是沿江商贸圈的建设,这么折腾下去,年底怕是完不了工了。”
朱敏文听明白了伊海涛的话里有话:我伊海涛是没有问题的,怕只怕擎天置业有问题,拖累了沿江商贸圈的建设。
朱敏文是是而非地说了一句:“海涛,有些话我来说可能不是太好,但今天没外人,就算是我对你个人的一点提醒吧。在市长人选问题上,何书记并不是太看好你,这你可能也应该感觉得出来,你主动去汇报一次,让领导更了解你,起码不是坏事吧?”
伊海涛又是一愣。朱敏文这话是推心置腹,还是另有深意?何天影倾向于唐逸夫,这个风声早就有了,正如外界一直在传,林国栋倾向于自己一样。
但是,这话从朱敏文嘴里说出来,其分量和意义就大不相同了,如果他真是出于关心自己的好意,他的建议是不是值得考虑呢?
看着伊海涛在思考,朱敏文终于也不再绕圈子,直截了当地说:“擎天置业是青原是的龙头企业,秦达明还是市政协的常委,这家企业为青原市所作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每年的利税就是几千万。现在擎天置业遇到了问题,如何科学的解决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海涛,你听我的,找何书记当面汇报一次,这已经不仅仅是你个人能否当选市长的问题了,也关系到青原市的长远利益。何书记是领导,他的心理感受我们必须尊重,也许他对青原和你个人并没有其他的想法,你至少应该去了解一下。”
伊海涛还是头一次听朱敏文这么直接地对他布置工作,是什么事情把他逼急了么?作为当事人,他伊海涛应该才是最急的,现在为什么换做朱敏文急了?
想到这里,伊海涛立刻表态说:“关于民工讨薪这件事,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影响的不只是一个项目,而是整个青原企业界的信心。长期以来,青原企业界一直风雨飘摇,再拖下去信心都拖没了,投资环境会变得恶劣。书记,能不能由市里几个部门成立一个非公开的调查组,先期把事情调查清楚,我拿着这些材料去向何书记汇报,岂不是更有说服力。”
朱敏文依然是十分沉稳的样子,似乎没有受到伊海涛这番话的影响,只是淡淡地说:“成立调查组,影响会不会太大了。这种负面的事情,动静闹得越大,对你我来说就越被动。我想,这个节骨眼上,你也不想太被动吧?”
书记啊书记,如果你知道除了内参之外还有举报信,你又该作何感想呢?
想到这,伊海涛苦笑了一下,激愤地说:“书记,影响已经很大了,早就不是我想不想的问题了。”
朱敏文对伊海涛的这个态度很是不满,开始有些恼怒了,他板起脸来,问道:“海涛同志,在困难和问题面前,希望你不要意气用事。现在我和你商量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为了我朱敏文的个人利益,也不仅仅是为了青原市的建设与发展,而更多的是为了你这个实干家能顺利当选青原市的市长。”
“对不起,我有点激动了,”伊海涛想了想,还是抑制住了要把举报信告诉朱敏文的冲动,在这场绵里藏针的交锋中,他面对朱敏文的强势,最后不得不选择隐忍:“好吧,书记,我准备一下,尽快去省里向何书记当面汇报一次。”
朱敏文的脸色并没有松弛下来,而是从鼻孔里哼了一声,缓缓端起了茶杯。
这是典型的端茶送客,伊海涛匆匆告辞。
一离开朱敏文的办公室,伊海涛明白他失去了最后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虽然,他就算刚才说了出来,哪怕是像狮子一样对着朱敏文怒吼也没有作用,书记已经下了不可更改的决心,作为还没有扶正的常务副市长,基本上只剩下执行的份。
但是,为什么就这样放弃了?为什么不坚持一下?哪怕无用,也是他的立场和责任,他为自己刚才的表现感到羞愧和沮丧。
坐在办公室里,本来想安静一下,可不断有电话打进来,更是令伊海涛心烦意乱,烦躁不安。
关于内参的事,虽然还没有正式印发,但是,有关官商勾结的话题却已经传得满城风雨,而且越传越邪乎,就连省里几个熟识部门的头头脑脑都给他打电话,明为关心,实为打探,闪闪烁烁地询问内参所传有几分的可信度。
官场传言满天飞,信则有,不信则无。
伊海涛也没看到过内参的内容,可信度有多高,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能给他打来电话的,多半是关心自己的好朋友,老同事,所以,伊海涛还得打起精神来应付,到最后,也只能以没有听说过此事来搪塞。
青原市建行的行长特意打电话过来,假借汇报工作,却表示说如果擎天置业的问题暂时说不清楚,他们很可能不会再给他们发放后续的贷款。
银行的钱也是国家的,资金运作得好,赚了钱,是行长们的成绩,赚不了钱,也没人说行长无能,但钱贷出去收不回来,那行长的责任就大了。
银行系统有硬性规定,呆坏账达到了一定的数额,某一级别行长头顶上的乌纱帽就保不住。
所以,听说了擎天置业可能有问题,贷款金额最多的建行行长率先沉不住气了。
第636章无欲则刚
现在不少企业看似联合舰队般超级强大,实际多是银行贷款在支撑,纯属盲目性扩张,一旦形势趋紧、银根收缩,马上便会发生资金危机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贷款断了,如果再进入调查程序,有关部门可能还会对擎天置业的银行资金提请冻结,那样的话,擎天置业这栋大厦很有可能在顷刻间轰然垮塌。当然,沿江商贸圈项目就可能面临无休止的停工,追加的项目几乎就只有下马一条路可走了。
这是伊海涛一开始最为倚重的形象工程、名片工程、政绩工程,本来就是要做给省里其他城市看的,在这节骨眼上突然叫停,那对他来说可谓是沉重的打击。
这也是伊海涛面对朱敏文暗示要保擎天置业,最终不得不选择委曲求全的重要原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面对步步紧逼的唐逸夫,伊海涛不愿也不敢失去朱敏文的支持,哪怕这种支持只存在于象征意义上。
在场面上,他这个召集政府工作的常务副市长还需要一派雄心勃勃、大展宏图的样子,而静下来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站在一个悬崖的边缘,那些有形与无形的压力接二连三地扑面而来,稍有不慎就可能要跌入万丈深渊。
这几天,“民工讨薪”事件(这是青原官方的说法,尽量避开死亡这类比较严重的字眼)持续升级,网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批评声音,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几次新闻发布会,根本无法平息事态,耐人寻味的是东南省委除了何天影过问了之后,对此一直保持着沉默,这更让伊海涛心里忐忑不安。
傍晚时分,楚天舒从临江赶回来了。
关上门,伊海涛就直接问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楚天舒坐下来,把与郎茂才和叶庆平见面的情况详细汇报了一遍,只是关于举报信的内容,暂时还不知情。
伊海涛皱皱眉头,靠在办公椅背上说:“天舒啊,事情越来越复杂,事态越来越严重了,我们已经举步维艰了。”
楚天舒当然感受得到伊海涛心里的压力和情绪的低落,他稍稍迟疑了一下,决定转换身份,借林国栋之口来给伊海涛打劲鼓气。他说:“老师,下午叶处长跟我说,关于内参的事,他是通过林部长得知的。”
楚天舒的一句话,立即提振了伊海涛的精神气。
“林部长?林国栋部长?”伊海涛抬起了身子,向楚天舒这边靠拢过来,问道:“天舒,他还说了些什么?”
楚天舒开始添油加醋地诠释林国栋的三点嘱托:“林部长说,一个领导干部要干事业,必须要有抗干扰的能力。现在有些干部心思就不是用在做事上,而是用在了刁难干扰做事的人身上。林部长让我转告你,放开手脚,该干吗还干吗。只记住一条,身正不怕影子歪,为青原人民谋事业,错不到哪里去。”
伊海涛感叹道:“林部长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看人真是看得准啊。”
“林部长还说,你一件件的实事做出来了,肯定有人心里不舒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名干部有人嫉妒并不是坏事,这说明你不同凡响,引人注目,没人嫉妒的干部才悲哀呢,说明你碌碌无为,无足轻重。树大才招风,无人嫉妒是庸才!”
官场多“官圆”,像伊海涛有能力还肯踏踏实实埋头干事的官员还真不多见,事情做出来了,自然可以赢得政声,引起组织部门的注意,为进步打下一定的基础。
林国栋肯为伊海涛说话,说到底还是看重了他是个能干事肯干事的人,在坚持一直倡导的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原则:不让干实事的干部吃亏。
可在伊海涛看来,做事就得与钱打交道,与商人打交道,要抗拒各种诱惑,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弄不好就惹火烧身,遭遇举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听楚天舒这么一说,伊海涛心里的负担顿时小多了。他兴奋地说:“东南省有林部长这样的领导,是全省干部之幸啊。”
为了给伊海涛打气,楚天舒继续说:“林部长还说,一名领导干部,每临大事要有静气,必须有处变不惊的本领,咬定目标不放松。要坚信,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领导这么支持你,鼓励你,你还顾忌什么呢?伊海涛备受鼓舞。
丢下心头的包袱,伊海涛顿觉天宽地阔,回家的路上坐在车里居然还哼起了小调。
万国良都觉得奇怪,刚才从青苑宾馆回来,老板坐在车上,还是一副心事重重闷闷不乐的样子,怎么楚天舒一回来,就像换了一个人。他从后视镜里瞥一眼伊海涛,并没有出声,猜想着肯定是楚天舒从省城带回了好消息,老板才会这么开心。
第二天上午九点,在市委一号会议室,朱敏文主持召开了书记办公会。
参加会议的有市委副书记郭鸿泽、常务副市长伊海涛、副市长唐逸夫、市委秘书长等常委出席,市**、市政协的主要领导,公安局副局长郝建成,信访办刘主任、市府办副秘书长黄如山等相关人员列席。
会议的议题是讨论研究“民工讨薪”事件的善后工作,在一一听取了指挥部、宣传部、信访办、公安局等部门的工作汇报后,朱敏文开始不留情面地点名批评了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表达了对于善后工作进展情况的非常不满。
朱敏文非常严肃地说:“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关乎到青原发展的头等大事,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维稳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都要通力协作,大力支持。”
虽然整个讲话中没有提到伊海涛,但伊海涛是事件的当事人,朱敏文的所有批评,他都难辞其咎。整个会议,伊海涛木着脸,不便发表意见,守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明训,老实当一个听众。
批评完了,朱敏文继续说:“为了明确责任,我提议成立善后工作领导小组,由海涛同志担任组长,鸿泽同志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指派一名负责人作为工作小组成员,会后将名单报市委办公厅。今天我在这里强调一点,谁如果不积极配合支持善后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我就摘谁的帽子。”
大家纷纷表态,坚决按照书记的指示精神,全力支持善后小组的工作。
听着朱敏文一条条地指示,每个对应的人:宣传部长、公安局长、信访办主任、指挥部指挥长等都态度坚决地接受任务,心中不觉有些微微不安起来。
客观来说,到了这个时候,朱敏文的强硬是有必要的,但既然如此,他为什么又不来亲任这个组长,伊海涛联想到昨天下午与朱敏文的谈话,心里在想,这会不会还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推卸责任?
“大家有这个态度就好。我朱敏文说到做到,决不含糊。”朱敏文扫了大家一眼,又转向伊海涛、郭鸿泽、唐逸夫等常委,大声地说:“海涛同志,你是善后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代表市委市政府行使职权,我全力支持你,如果有什么人不好好支持你的工作,甚至幸灾乐祸,从中作梗,设置障碍,你只管告诉我,谁影响青原稳定一阵子,我影响他美好人生一辈子。”
朱敏文的最后几句话,可以看成是他对伊海涛的大力支持,当然,也可以看成某种含蓄的警告。这个警告,既针对在座的唐逸夫和郭鸿泽,同样也针对担任组长的伊海涛。
会议结束后,朱敏文招呼伊海涛留一下。
待众人走了之后,朱敏文告诉伊海涛,他已经和何天影联系过了,请伊海涛下午四点之前赶到省委,就“民工讨薪”事件向何天影作一次专题汇报。
吃过午饭,伊海涛带着楚天舒就往省城赶,赶到省委,才三点过一点儿。
省委大楼警戒森严,一般人根本进不去,大门警卫又是盘查,又是登记有效证件,终于放了万国良的车子进去。
进了院子,楚天舒就与何天影的秘书小赵联系。
赵秘书好像很忙,他说,下午临时有点事出去了,已经委托监察室的蓝光耀主任帮忙接待你们,让楚天舒与他联系。还说,你和蓝主任是研究生班的同学,手机号就不用我给你吧。
楚天舒听了,心里便是咯噔一下,只说,谢谢赵秘书,我马上和蓝主任联系。
不等楚天舒再说什么,赵秘书就把电话挂了。
没办法,楚天舒硬着头皮给蓝光耀发了个短信,告诉他,自己与伊海涛已经到了省委大楼。
蓝光耀显然知道有这么回事,立即回复了两个字:稍等。
楚天舒把这两个字给伊海涛看。
伊海涛问:“没说怎么等?在哪里等?”
楚天舒摇头。
如果赵秘书在,对于像伊海涛这么一个级别的干部,又是约好了的,一般会下来迎接,把伊海涛带到他的秘书值班室。
可蓝光耀是省纪委监察室的主任,没有这个义务,只回复了“稍等”两个字便没了下文,相当于是把楚天舒和伊海涛晾在外面了。
第637章问题不少
省委大楼楚天舒是第二次来,伊海涛倒是来过几次,只记得省纪委书记何天影的办公室七楼,具体在哪一个办公室,却是不太清楚。
省委领导的办公室,门上都不会挂牌,所以,不熟悉的人一般很难找得到。而且,就算是知道地方,如果没有人引见的话,一样也见不到省领导。
楚天舒对伊海涛说,伊市长,我先去找蓝主任,回头再来接你。
伊海涛看看表,让楚天舒抓紧点。
楚天舒也不能乱闯,既然小赵委托了蓝光耀,还非得把他找到才行。
拨打蓝光耀的手机,没人接听。
找人打听到了省纪委监察室主任的办公室,负责接待的小伙子说,蓝主任刚才还在的,手机也没带,估计没走远吧。他给楚天舒倒了杯水,让他在接待室的沙发上坐着等。做完了这一切,小伙子又回到了他自己的办公桌前。
等了十几分钟,还没见蓝光耀回来。
楚天舒就感觉不妙,这蓝光耀本来就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这回逮着机会了,肯定要报复,搞得不好,赵秘书临时有事这一出就是他设计出来的。
急也没用,楚天舒只得给伊海涛发了个信息,说蓝主任不在,等他回来再说。
眼见着三点半了,楚天舒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背上的冷汗直冒。
伊海涛也看出了苗头,他在车里给郭鸿泽打了一个电话,问到了省纪委书记秘书值班室的位置,便给楚天舒打电话说,我们就去秘书值班室里等着吧。
秘书值班室里坐着好些人,一个个瞪大眼睛,盯着里间的门,大气不敢出。
伊海涛和楚天舒找了个空位坐下,而后抬起头来,打量一下值班室。
值班室不小,大概有二十来个平方,有沙发、茶几,贴墙还支着一个报架,夹着数份报纸。
墙上挂着一幅字,写的是“公生明,廉生威”,公公正正地一看就是颜体,应该不会是名家手笔,否则也不会挂在值班室里。
楚天舒这么琢磨着,里间的门轻轻开了,有人屁股朝外,退将出来。
开始还蹑手蹑脚的,低低地垂着脑袋,待缓缓转过身来,踩棉花一样走出三两步,腰便渐渐挺起来,头也渐渐昂起来,脚步也由轻到重,等快走到值班室门口,就要穿门而出时,已是步履坚定,昂首挺胸了。
靠近门边的两位兴奋地站起来,弯着腰进了里间。
看看时间,四点只差十分钟了,蓝光耀还没露面,楚天舒和伊海涛都暗暗着急。
伊海涛与何天影不是太熟,只在一些会议的场所见过面,到了约定的时间,伊海涛就有点难办了,总不能就这么冲进去,自我介绍我是青原市来的伊海涛吧。
值班室里不好打电话,楚天舒又给蓝光耀发了短信,说他和伊市长已经在何书记的秘书值班室等着了。
可蓝光耀还是没有回复,也没见人影。
四点只差两分钟,里间的门又开了,刚才进去的两位和前面的人一样的表现,弯着腰轻手轻脚地出来,然后才一点点地昂起头,挺起胸。
该谁了?
值班室的人面面相觑,虽然大家都想早一点进去汇报工作,但都是有约在先的,秩序乱不得。
不过,没有人动身,有两个人就跃跃欲试,准备抢先进去了。
这会儿,蓝光耀急急忙忙地进来了,冲着伊海涛就过来了。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他了跑过来,一脸的笑容,根本看不出一点儿不好意思的样子,握着伊海涛的手,说:“对不住啊,伊市长,刚才被一个**的缠住了。”
然后,看都没看楚天舒一眼,拦住了两位准备抢先的人,问道:“等等,李书记,你们约的是什么时间?”
李书记认识蓝光耀,他看了看伊海涛,笑着解释说:“蓝主任,我约的是四点二十。嘿嘿,看没人进去,我就想先汇报了。”
蓝光耀说:“李书记,你稍等片刻,伊市长和何书记约的是四点。”
李书记满脸堆笑,听话地坐回了原处,心甘情愿的样子。
蓝光耀推开里间的门,将伊海涛让了进去。
楚天舒等在外面,心里暗暗在为蓝光耀的故弄玄虚感到恶心,他受了赵秘书的委托,肯定不敢耽误伊海涛和何天影见面,无非是暗地里冒点坏水,故意让他们等得着急心焦。
这种做法,实在不够光明正大,只暴露出蓝光耀的心理阴暗、手段卑劣。
伊海涛见了何天影,快步上前,毕恭毕敬地站在又宽又大的老板桌前,热情地向何天影问好,双手摆在身体的前侧,手肘微微弯曲,做好了与何天影握手的准备。
何天影却没有起身,而是很机械地说:海涛同志来了?坐吧。
伊海涛显得有些尴尬,在蓝光耀提醒了之后,才坐在了何天影的面前。
蓝光耀准备出去,被何天影喊住了:光耀,你来了,就一起坐坐吧。
伊海涛明白了,这是一次非常正式的会见,完全公事公办,且不希望谈太长的时间。
蓝光耀答应了一声,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和笔,坐到了两人的侧面,打开笔记本,做好了记录准备。
忐忑不安焦躁万分地坐了半个来小时的冷板凳,又遭遇了何天影的冷遇,伊海涛的思路多少受到了影响。
何天影说,最近青原的发展势头不错,要好好保持啊。
伊海涛本以为何天影会让自己汇报民工讨薪的事,没想到他并没有说这个话题,而是对青原的发展表示肯定,伊海涛缺乏思想准备,只得说,是啊,这是省委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的结果。
何天影又问,敏文同志最近在忙些什么?
朱敏文在忙些什么,伊海涛怎么清楚,正考虑该怎么回答才好,何天影又开口了,说,昨天敏文同志给我打电话,说最近要狠抓各级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具体措施?光空喊口号可不行啊。
伊海涛完全跟不上何天影的问话节奏。
最初,何天影问朱敏文最近在忙些什么,还没等伊海涛回答,何天影又抛出了一个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的问题。
这个伊海涛就更不清楚了,他仅仅只来得及回答了一个字“是”,后面要说的话还没组织好,何天影又跳开了,说,中央号召要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活动,青原市委有什么安排?情况怎么样?
一会儿时间,何天影竟一连提出了几个问题,而且这几个问题几乎不相关联,伊海涛被问糊涂了,不知到底该回答哪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