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道之步步高升(北岸)-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核桃品种确实是好,但是卖不出去,砸在手里一点用处都没有,还带来了一大堆的麻烦,谁见了不心烦,只要遇到风吹草动,自然是一呼百应,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就不足为奇了。

信访办的主任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正带着他手底下的几个男女,声嘶力竭地安抚躁动的人群。

可是,门口的农民根本不听他们的劝解。

不过,农民们的情绪虽然激动,但并没有太冲动,除了吵吵嚷嚷地要见市领导之外,没有任何过激的举动。

信访办的刘主任见楚天舒来了,像是看到了救兵,他满头大汗地跑过来,捞住楚天舒的手,说:“楚主任,我们正在尽力做说服劝解工作,没有影响领导们工作吧。”

楚天舒皱起了眉头,心想,都这个时候了,信访办的官员们首先想到的是有没有影响领导工作而不是老百姓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这种只看领导脸色的工作出发点,又怎么能平息农民们怨气和怒火。

“伊市长让我来了解一下情况。”楚天舒面无表情地说。

刘主任有点慌了神,他搞不清楚楚天舒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吞吞吐吐地说:“起因还是核桃卖不出去的事,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这一次是县里的城管打伤了一名卖核桃的农民。”

楚天舒严厉地说:“具体什么情况?”

“这个,好像是……”刘主任抹了一把头上的汗,似乎有难言之隐。

见刘主任这副模样,楚天舒气不打一处来,他顾不得刘主任比自己的级别还高,大声地说:“走,一起出去看看。”

刘主任听到楚天舒说这话,不仅没有气恼,反而如释重负一般在前面给楚天舒带路。

楚天舒走到人群中一看,竟然一眼就看见了山顶小学的支教老师罗玉彬。

他走到罗玉彬面前,奇怪地问:“罗老师,你怎么也来了?”

罗玉彬愣了一下,反问道:“哎,小楚,你怎么会在这儿?”

刘主任忙介绍说:“这是我们市府办的楚主任。”

“楚主任?”罗玉彬莫名其妙,又问道:“你不是部队的人吗?什么时候转业了?”

楚天舒笑了,上一次自己送向晚晴到山顶小学去采访时开的是一辆军用悍马,怪不得要被罗玉彬误认为是部队的人。

“这个我回头再跟你解释。”楚天舒把罗玉彬拉到一边,指着围在门前的人群,问道:“罗老师,这是怎么回事?”

罗玉彬便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昨天下午,罗玉彬去县城取市团委组织捐献给山顶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用品,路过中心大道集贸市场路口的时候,看见几名城管队员与一对卖核桃的老农夫妇发生了冲突。

老农夫妇来自山上的杏林乡,罗玉彬和他们认识。

城管队员要老农交摊位费,老农夫妇说他们刚来,核桃还没有卖出去,没有钱交。

一个矮胖的城管队员说:“我们是代表政府执法的,谁跟你们讨价还价,要么交钱,要么滚蛋。”

老农不满地说:“政府让我们种我们就种了,说好了收购又不收购,我们自己来卖还要给政府交钱,这让我们怎么活?”

矮胖城管说:“我们只负责执法,你们怎么活我们管不着,再罗里吧嗦的,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老农来了气,说:“不客气又怎么的,你们把我抓去关起来好了,正好还有地方吃饭。”

“你想得美。”一个高个子城管踢了地上的箩筐一脚,说:“滚吧,再不滚我们就要收缴你的秤和核桃了。”

农妇上前求情,说:“这位小哥,我们真的是刚来,核桃还没有卖出去,等我们卖了钱再交行不行?”

“不行!”矮胖城管手在路口上一划拉,说:“拿我们当傻子呢。你们个个都这么说,那我们去喝西北风啊。”

老农夫妇嘟嘟囔囔地没有动地方。

高个子城管不耐烦了,喝道:“少啰嗦,把他们的家伙收了。”

几个城管队员就在抢夺老农夫妇的杆秤和箩筐,老农当然不肯松手,城管队员开始骂骂咧咧,推推搡搡。

争抢着,秤砣掉了下来,砸在了矮胖城管的脚上。

矮胖城管气急败坏,跳着脚掐住了老农的脖子,骂道:“你个老不死的,还敢抗拒执法,看老子不打死你。”说着,当胸给了老农两拳。

老农当即倒在了地上。

农妇急得嚎啕大哭,扑过去要护着老农,一边撕扯一边骂道:“你们这些土匪。”

“我操,暴力抗法还污蔑政府,打,给老子往死里打!”高个子城管把手一挥,大喊道。

几名城管队员对老农夫妇拳打脚踢。

矮胖城管将老农踹倒在地,跳起来用脚踩向老农的头。

老农躺在地上,抱着头翻滚。

农妇扑在老农身上,也被矮胖城管踩了几脚。

罗玉彬刚才路过,看到这一幕,赶紧上前劝阻。

高大城管气势汹汹地威胁道:“你不要多管闲事,快滚开,要不连你一起打。”

罗玉彬气不过,大声斥责道:“你们这是暴力执法,真打出人命来,看你们怎么收场。”

附近摆摊设点的人员见有人出面主持公道,也都纷纷指责城管队员太过分了。

高大城管见惹起了众怒,指指点点地叫嚣了几句,带领几名城管队员钻进了执法车,扬长而去了。

罗玉彬掏出手机来,给楚天舒播放了一段他录制的视屏。

事情果然如罗玉彬所说,高大城管的气焰嚣张,矮胖城管的穷凶极恶都历历在目,令人发指。

楚天舒看着画面上的城管,问道:“他们为什么敢如此嚣张?”

罗玉彬压低声音说:“那个高个子,是县城管执法大队的副队长,叫周平生,是县长付大木的姨表兄弟;那个矮胖子,叫黄冠,是县委书记马兴旺的外甥;其他几个的家里在县上都有点关系和背景。”

“他妈的,狗仗人势,欺人太甚。”楚天舒忍不住骂了一句,强压着怒火,问道:“那怎么今天到市政府来了呢?”

罗玉彬说:“老农夫妇回家之后,老农倒头就睡了,今天凌晨喊起了胸口疼,他儿子就喊我一起把父亲送到了县医院,县医院不敢接诊,只好租了车,把老人家送到市第一医院。一检查,肋骨断了两根,儿子打电话找亲戚借钱,乡亲们听说此事,气愤不过,就跑到市政府来了。”

罗玉彬哽咽了一下,又说:“我担心乡亲们情绪激动闹出大事来,赶紧又从医院赶过来,请乡亲们保持克制和冷静,不要贻人口实。”

“罗老师,你考虑得对!”楚天舒说。

罗玉彬苦笑道:“楚主任,以前在县里是吃过这种亏的,为了核桃销售的事,乡亲们到县里找过几次,好几个村民都被县里以扰乱社会秩序,冲击国家机关的罪名拘留过的。”

义愤填膺的楚天舒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坚决地说:“罗老师,我支持你为受害乡亲讨回公道!”

办公大楼里,伊海涛与唐逸夫的一场交锋也在激烈地进行。

第581章肃然起敬

黄如山受伊海涛之命去请唐逸夫,不料想却遭到了唐逸夫的一顿臭骂。

敲门进了办公室,唐逸夫正在看文件,他头都没抬,冷冷地问:“老黄,什么事儿啊?”

黄如山小心翼翼地说:“南岭县的村民又来闹事了,伊市长让我来请你过去一起商量对策。”

唐逸夫一听,把手里的笔重重地一扔,说:“这屎是早先拉的,谁愿意揩这个屁股只管去揩好了,找我商量个屁。”

黄如山战战兢兢地解释说:“伊市长说,这事你以前主持开过协调会,他想要了解一下协调结果的落实情况。”

唐逸夫听了,越发的有气,他吼道:“伊市长,伊市长,你口口声声的伊市长,我问你,你眼里还有没有我唐逸夫?”

“唐市长,他让我来请你,我也不好不来啊。”黄如山无奈地说,他不敢再说伊市长,只好用“他”来代替。

“黄如山啊黄如山,你还有没有一点政治敏感性,还有没有一点政治立场?”唐逸夫听明了来由,怒气冲冲地质问道。“这一屁股的屎,谁沾上谁就是一身的臭气,他召集政府工作,遇到棘手的事就想拉我做垫背,你就看不出来?”

“这个……事情太突然了,我没来得及多想。”要是搁在前些日子,黄如山多半要顺着唐逸夫的意思议论几句伊海涛的不是,经历了撞车事件之后,黄如山对伊海涛的关照多了几分感激,对唐逸夫的蛮横霸道多了几分反感,所以,只含糊地搪塞了一句。

“申国章他们不是说你是小诸葛吗?你就不会说我有安排抽不开身?你就不会把会议纪要找出来给他看看算拉倒吗?”唐逸夫说完,自己也觉得编这种瞎话不太站得住脚,又不满地说:“我看你是忙昏了头,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莫名其妙地挨了唐逸夫一顿臭骂,黄如山低眉顺眼地站着,不敢再多说话了。

唐逸夫觉得黄如山这是心虚的表现。

从省里开完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唐逸夫就从郭鸿泽那里听说了伊海涛故意放了黄如山一马的事。他本来就是个疑心重的人,得知这个信息,暗暗对黄如山的表现留了心,发觉他对伊海涛果真多了几分尊敬,背地里也不再议论伊海涛的是是非非了。

唐逸夫不由得心里对黄如山多了几分猜忌。

前几次对付楚天舒和伊海涛的行动失败,他早就怀疑身边有人吃里扒外,只是怎么也不会想到是黄如山,现在看来,黄如山的嫌疑倒是最大,枉自己还那么信任他,把他当着心腹在看,最后竟然被他卖了,传出去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

“走吧,走吧。”唐逸夫不耐烦地说。

黄如山已经找上门来了,再现编理由拒绝出面会给伊海涛留下话柄。

唐逸夫心里不仅气黄如山不懂得随机应变,更对伊海涛这种做法极其的不满。

伊海涛站在窗口看了一会儿,黄如山和唐逸夫进来了。

他们一看伊海涛正沉着脸,谁也不好多说什么。

伊海涛直直地盯着唐逸夫说:“唐副市长,你们上次怎么协调的?你看这……”他指了一下窗外,“动不动就把政府围起来了,且不说直接影响了政府正常的工作秩序,让上门办事的人员无法进入,就社会影响而言,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成什么了?”

唐逸夫气呼呼地说:“还是南岭县那帮农民。上次已经召开了三方协调会,答应给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又跑来闹什么?我看有人想趁换届之前故意制造混乱,影响市政府的形象。我看让公安部门参与进来,把带头闹事分子抓起来拘留上两天,看他们还敢不敢?”

伊海涛平时就对唐逸夫这种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看不惯,事事处处咄咄逼人,盛气凌人,根本没把伊海涛这个文弱书生出身的常务副市长放在眼里,说话基本上口无遮挡,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是什么。

绝大多数的时候,伊海涛都觉得乡镇干部出身的官员身上都有那么一股子野蛮,他们这一套办法在基层,尤其处理农村乡镇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很有效果,所以,只要不是大的原则问题,伊海涛一般选择隐忍,懒得和他计较。

更何况,朱敏文就是这么起家的,对唐逸夫这套搞法非但不反感,反夸他有胆有识有魄力,伊海涛就更没有必要和唐逸夫针尖对麦芒了。

此刻,伊海涛觉得唐逸夫的话有点过头了,还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和农民们的诉求,便指手画脚指责他们,甚至要动用警力压制和打击他们,这实在是太过主观武断了。

换做以前,伊海涛可能不会和唐逸夫发生正面冲突,但是,祝庸之的告诫突然从脑海里冒了出来:是啊,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面前,不能再患得患失、畏手畏脚了,这样下去,即使将来当上了市长,也仍然要被唐逸夫压上一头。

想到这些,伊海涛对唐逸夫说:“唐副市长,上次协调会上你们答应什么时候给他们解决?”

唐逸夫仍然是一副愤愤然的态度,他说:“当时答应了尽快解决,可是政府这边资金不足,只能先给一部分再说。你看这……钱也给了,条件也答应了,他们又跑来闹,这也太不像话了?”

伊海涛笑了一下:“唐副市长,你说怎么办好呢?”

唐逸夫不由得心里一阵冷笑,心想:哼,你想拿我做你的挡箭牌,门都没有。

他假装思考了一下,郑重其事地说:“只要政府肯拿钱,当然是兑现条件好了。不过,以我在农村工作的经验,指望这帮村民们有多高的思想觉悟是靠不住的,他们的胃口永远填不饱,尝到了甜头就会经常来闹,以后就永无宁日了。”

伊海涛接着问:“那你的意思是?”

唐逸夫说:“要真正平息下来,光靠做思想工作是行不通的,要么突破协调会定下的原则追加钱,要么就把带头的闹事分子抓起来关上几天。”

伊海涛心想,这唐逸夫是真傻还是故意装傻,想点起火来,让我去充当镇压**群众的刽子手,在这关键时刻犯一个低级错误?简直太可怕了!我犯了错,势必要失去竞争市长的资格,他坐上市长的宝座的机会就大了很多。

想到这,伊海涛几乎不带任何表情地说:“那我尊重你的意见,就按协调会上定下的原则,该给的帮扶款,就一定要给他们。”

妈的,这书生不敢来硬的,又想把责任推到我头上来?唐逸夫在肚子里骂完了,又幸灾乐祸地说:“那可要两百多万呀,不是个小数字啊。”

没料想,伊海涛说:“既然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都要兑现,否则,政府怎么取信于民?”

唐逸夫楞了一下,说:“伊副市长,这话你跟我说没用,我只不过是受朱书记的委托开了一个协调会,现在你召集政府工作,只能由你做主了。”

伊海涛说:“就是两千万也要拿,谁让我们政府以前做了这样的承诺?现在问题出现了,我们不去承担责任让谁承担?好了,我们一起下去见见他们。”

伊海涛突然变得强硬起来,这让唐逸夫始料不及,他脸上掠过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惊恐,左右为难地看了看,最后还是跟着伊海涛下了楼。

两位市长出动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当然坐不住,跟在伊海涛和唐逸夫的身后一起挤进了电梯。

这时,愤怒的群众等了一段时间,见没有什么动静,老农的亲戚们按耐不住了,有几位愣头青已经冲破了保安的阻拦,冲进了市政府的大门,有人带了头,其他的人也就不管不顾了,气势汹汹地朝办公大楼这边卷了过来。

出了电梯,唐逸夫突然停下了脚步,说:“上次协调会是我主持召开的,资金到不了位,我也没办法和他们解释,我还是回避一下为好。”说完,也不管伊海涛是否同意,转身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黄如山担心地说:“伊市长,要不你也先回避一下,让信访办的同志先做做工作,你这样直接和他们面对面交谈,是不是太危险了?”

伊海涛没有停下脚步,他义正词严大声地说:“如果人民政府的市长连人民都不敢见,那他一定不是一个称职的市长,他就没有脸坐在这个位子上。”

黄如山心头一凛,伊海涛这话不是在说唐逸夫。

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听了肃然起敬,都在暗暗点头。

伊海涛一步一步地走下台阶。

前面的几个年轻人见来了领导,个个怒目而视,目光中仿佛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眼看就要被奔涌的人群淹没了,信访办的刘主任拦在人群前大声地喊:“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他的声音被嘈杂的人流声吞没了,只有前面的人能听到,后面的人根本听不到,还在拼命地往前涌。

楚天舒从人群中挤了过来,护在了伊海涛的面前。

他附在伊海涛的耳边说了几句,伊海涛勃然变色。

第582章郑重承诺

“太不像话了!”伊海涛低声问:“有没有生命危险?”

“应该没有,但肋骨断了两根,伤势比较严重。”楚天舒说:“我刚才已经和医院联系过了,让他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伤者的救治。”

伊海涛点头说:“好!”

楚天舒转过身来,大声地说:“伊副市长来了,大家不要激动,有话好好说。”

前面的人流慢慢止住了脚步。

一个小伙子大声质问道:“市长,县里的城管打伤了人,市里管不管?”他是伤者老农的亲侄子。

“管,当然要管!”伊海涛斩钉截铁地说。

既然来了,该面对的就必须要面对。

伊海涛简单询问了情况,嘘寒问暖了一番,十分诚恳地向家属表达了三点:第一,出现这种情况,作为召集政府工作的副市长,他向伤者及家属表示歉意;第二,一定会严惩凶手,严肃问责;第三,伤者的治疗费用由政府承担。

他说的言简意赅,意思也很明确,没有一丝矫揉造作的成分。

伊海涛的表态干脆利落,毫无拖延和推诿,这不仅出乎黄如山、刘主任等部门负责人的意外,也令伤者的亲戚们十分的感动。

人群响起了一片叫好声。

楚天舒递给小伙子一张纸条,说:“我是伊市长的秘书,这是我的手机号码,你们先去医院照顾好伤着,有什么困难你和我联系,怎么样?”

小伙子狐疑了打量了楚天舒几眼,又去看罗玉彬。

罗玉彬点了点头。

小伙子回头招呼自家的几名亲戚,转身出了市府大院。

信访办的刘主任趁机说:“行了行了,问题解决了,大家都散了吧。”

这时,罗玉彬站了出来,说:“等等,我们今天来,不仅是要解决城管打人的事,乡亲们还想问一问,核桃卖不出去,政府管不管?”

刘主任不满地说:“哎,乡亲们,伊市长工作很忙,大家有其他的问题,跟我到信访办去说。”

人群又开始骚动。

有人指着刘主任说:“我们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你总是说请示汇报,尽忽悠我们。”

马上有人附和:“是啊,今天没个说法,我们不回去。”

黄如山说:“市里已经开过协调会了,你们要相信政府会处理好的。”

“市长说话都不算数,协调会有个屁用。”有**声问:“唐逸夫呢?让他滚出来!”

黄如山挥着手说:“大家安静,不要吵!唐副市长正在外地开会。伊市长是常务副市长,他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有人说:“我们不管你什么常务不常务,先问他能不能说话算数?说话算数了就说,要是不算数,还想哄骗我们,就滚到一边去,让说话顶用的人来说。”

还有人说:“上次协调会不也是唐副市长主持召开的吗?你让他给我们解释一下!红口白牙给我们答应得好好的,为什么不把帮扶资金兑现到位?”

罗玉彬向人群示意,大声地说:“大家静一静,听伊市长怎么说。”

声音像一层lang,越过了人流,渐渐地落下来,覆盖住了嘈杂的鼎沸声,整个现场才又一次静了下来。

看来,伊海涛刚才对伤着亲属的表态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众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伊海涛。

伊海涛说:“乡亲们,我先向你们表态,上次协调会答应的条件市政府是认可的,帮扶资金也会尽快到位,请大家放心!”

现场又一阵嘈杂声:

“已经过了说好的时间,还不兑现,让我们怎么放心?”

“是不是又想哄骗我们?不行!”

伊海涛用手压了压,仿佛要把大家的声音压下去。

果然,那议论声就被压了下去,现场又恢复了安静。

伊海涛说:“我叫伊海涛,是青原市常务副市长。大家可以不相信我,但是,你们必须要相信青原市人民政府。由于种种原因,帮扶资金没有及时到位,我代表市政府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歉意。”

有人粗鲁地说:“道歉有个屁用,我们总不能用道歉去还银行的贷款,总不能用道歉填饱肚子吧。”

伊海涛脸上一阵发烧,咬咬牙说:“我向大家保证,一个月之内,帮扶资金一定到位。如果到时再不到位,你们可以找上门来,怎么骂我都行。现在,我希望你们的代表留下来,到会议室把具体情况汇总一下,其他的人先回去,你们说好不好?”

经伊海涛这么一说,人群一下又沸腾了起来,嗡嗡的议论声在人群中响了一片。

最后,有人说,“我们就听你一次,要是再骗我们,我们就按你的话把你骂出市政府。”

也有人说:“常务副市长比一般的副市长官大一些,话也说的在理,我们就先回去吧。”

一时间,人群仿佛一块被冻结的冰遇到了春天的暖流,慢慢地融化开来,市政府的大院很快空旷了。

罗玉彬和几位村民代表留了下来。

楚天舒一一把他们让进了小会议室,又为他们每人倒了一杯开水。

坐下来,伊海涛问:“你们是南岭县哪个乡的?”

其中一个岁数大一点的说:“伊市长,我们是杏林乡的,我叫郑志国。我们也不想给市领导添麻烦。我们到县里反映情况,一连去了几天,县里领导都躲着我们,连个影子都找不着,还把我们几个抓进去关了几天。没有办法,我们只好自己挑了核桃去县城里卖,可是县里的城管百般刁难,昨天又把人打伤了。伊市长,你得给我们做主啊。”

罗玉彬说:“伊市长,核桃树苗是各家各户向银行贷款买的,少的有几千,多的上万元,那可是他们的血汗呀。种核桃是政府号召的,说好了负责收购的,好不容盼到丰收了,政府说不管就不管了,你说合理不合理?”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好多。

南岭县种核桃的情况,伊海涛对来龙去脉还是比较清楚的。

面对这些**群众,他实在太为难了,如果站在农民的立场说话,势必会加剧矛盾,给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带来被动和麻烦;如果不站在农民的立场说话,他又觉得太对不起家乡的父老乡亲了。

他斟酌再三,才说:“老郑啊,刚才听你们讲了这么多,对你们的处境我深表同情。我知道南岭县的农民生活得不容易,山多地少,交通不便,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核桃卖不出去,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是,话说回来,当初号召大家种核桃,政府也是一片好心,现在情况变了,政府也有政府的难处,不是故意跟大家过不去。”

郑志国说:“早干什么吃的?要是没办法收购,早该告诉我们嘛。等到核桃丰收了,突然又说不管了,这不是明摆着对我们农民不负责任吗?”

楚天舒走过去为他们加了水,和蔼地说:“来,喝点水,先消消气。”

伊海涛说:“老郑,小罗,你们说的有道理,很有道理。我给你们郑重承诺,市里一定会筹集帮扶资金,先把核桃收上来再说。当然,这项工作最后还得依靠县里来具体经办。这样吧,你们先回去,完了我与县政府再协调一下,尽量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伊海涛一说完,黄如山就接了说:“伊市长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接待你们,足以说明市长对你们反映的问题是重视的。伊市长已经表态了,他肯定是为你们着想的,能解决的问题一定会解决,你们也不要太为难伊市长了。”

罗玉彬听黄如山这么一说,不好为难伊海涛了,也知道难题不是一次性就能解决的,便说:“老郑,我们听伊市长的,先回去等等结果吧。”

郑志国不是太情愿,也没办法,就说:“伊市长,我是个粗人,有句话还是要说。如果县里的领导能给我们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就算了,要是他们还躲着不见,我们就只好找省里的领导,省里解决不了就上北京。我们相信总会有人管的,总会有领导替我们农民说话的。”

好不容易把郑志国等几个人劝走了,再回到办公室,伊海涛操起电话直拨南岭县的县长付大木。

电话打通了,没有人接,又打到了县政府办公室。

接电话的说:“请问你找谁?”

伊海涛说:“我找你们的县长付大木。”

对方说:“请问你是谁?”

伊海涛说:“我是青原市政府的伊海涛。”

对方一听马上客气地说:“原来是伊市长!市长你好,我们付县长上省城跑资金去了,不在县里。”

伊海涛说:“他去多少天了?什么时候回来?”

对方说:“已经去了5天,什么时候回来还不好说。”

伊海涛说:“你能不能联系上他?要是能联系上让他直接给我来电话。”

对方说:“好好好,我现在就联系。”

挂了电话,伊海涛长叹了一口气,气也消了大半,知道这穷县的县长也不好当,没有资金,什么都不好干,还会惹来群众的怨声。

正想着,电话就来了,是付大木打来的。

伊海涛问付大木,你在什么地方?

付大木在电话中告诉他,他在省里跑资金,跑了几天,腿都快跑断了,才争取到了几十万资金。

伊海涛说:“老付啊,资金要跑,县里还得安定,不能你前脚一走,家里就起火。”

付大木大大咧咧地问:“伊市长,怎么了?”

第583章恶人告状

伊海涛问:“城管把卖核桃的村民打伤了,你知不知道?”

“是吗?我还真不知道。”付大木装起了糊涂。

伊海涛不满地说:“你这个当县长的不知道,我这个副市长倒是知道了。”

“什么?又闹到市里去了?”付大木骂道:“这帮乡民素质太差了,跟他们强调过多少次了,有事在县里解决,怎么又跑到市里去闹了。伊市长,你放心,我马上安排人把他们带回来。”

“老付,你还不知道情况,怎么就主观武断地下结论呢?”伊海涛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他厉声问道:“乡民的素质太差,城管人员暴力执法,他们的素质就不差吗?”

就算没有伊海涛的这一番质问,付大木也知道这是城管人员惹出来的事,他马上假惺惺的检讨:“伊市长,对不起,都怪我维稳工作抓的不到位,给领导添麻烦了。”

伊海涛冷冷地说:“老付,你不用给我说对不起,你应该去向受伤的村民道歉。”

“是是是,伊市长批评得对。”付大木一叠声地答应着。“我马上请马书记去看望受伤的村民,一定妥善处理好,力争将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

县长可以安排书记的工作,可见付大木在南岭县的强势地位。

付大木对付群众的手段是高压,不管多大的事,先压下去再说,南岭县的民风彪悍,很容易被抓住把柄,一旦动用了政法力量,再来点小恩小惠,村民们就服服帖帖了。而他对付领导的手段就是敷衍,不管领导说什么,先答应下来再说。领导们日理万机,遇到南岭县的事能躲就躲,只要不闹得不可收拾,大多懒得追究。

同样,伊海涛见付大木答应了下来,火气消了一些,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便强调一定要态度诚恳,把治疗费用解决好,把伤者和家属的情绪安抚好。

“是是是,一定照办,照办。”付大木又是满口答应了下来,然后趁机问:“伊市长,你还有什么指示?没有的话,我就给马书记打电话了。”

“等等。”伊海涛说:“老付,杏林乡来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