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全能大明星-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一个问题。最近有新闻报导说,12月份餐饮行业与食物消费同比大增了20%以上。”
  “我有看到这个报导。”
  “有关部门还特别表扬了舌尖,说舌尖在扩大内需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据说有关部门还想给舌尖,给您颁一个奖。”
  “有关部门太客气了,我这都是为人民服务。”
  “莫白先生您谦虚了。”
  “没有,没有,身为国人,自然应该为人民,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次小小的采访在莫白无比谦虚之中就此结束。
  不少媒体记者对于莫白的谦虚感觉良好。
  感觉莫白可能要当父亲了,便收起了之前狂傲的性格。
  其他一些民众看到莫白的采访,心中也觉得谦虚起来的莫白挺好的。
  就像现在,看得就比以前顺眼多了。
  ……
  晚上8点准。
  央视1套,准时播放舌尖上的中国最后一集。
  无数小伙伴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前,翘首以待。
  “最后一集了,得好好珍惜。”
  “是啊,想想前面七集,拍得多经典。”
  “不只经典,里面虽说拍的是美食,但却说的是无数的大道理。”
  “最后一集应该是压轴了。”
  一阵熟悉的弦律,舌尖第八集映入大众眼前。
  “帝都最南边的元花村,交通闭塞,极不发达。早上一起床,村民阿贵娘便开始下地,收割刚成熟的大豆。只是今年大豆大幅度降价,每斤大豆连5毛钱都卖不出,但阿贵娘却不慌不忙,她将收割好的大豆晒干,再运往集市,她准备制作一种像腐竹一样的食材。”
  “一粒粒大豆在集市机器的压榨下变得细长金黄,隐隐飘出一阵清香,阿贵娘将榨好的豆皮干收好,她准备回家制作一种特别的小吃。豆皮加入香料,盐巴,再放到大锅里一蒸,一阵清香扑面传来,这是孩子们最为喜欢的小吃,豆皮干。”
  通过镜头,一种很特别的小吃进入大家眼前。随后,画风一转,解说却突然说道:“几百年来,元花村的村民都遵守着祖先的秘法,制作这种可当小吃又可当主食的豆皮干。但直到有一人的到来,元花村的豆皮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下午2点,元花村的村民在投票选举村长。上一任元花村村长因为贪污,将元花村的修路款花光待尽,村民及需一位新的村长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村民们人手一票,投给他们最为期待的人选。”
  “经过一个小时的投票,终于,元花村新村长人选出来了。”
  解说到这里,镜头对准了元花村新任村长。
  “莫白。”
  “我去,什么情况,莫白怎么跳出来了?”
  “别告诉我,这丫的就是元花村的村长。”
  看到镜头里面一位熟悉的人儿出现,无数观众目瞪口呆。
  “村民莫白,上个月入户到元花村。”
  “今天,莫白以976全票当选为元花村的村长,众望所归。”
  旁白解说确定了大家的猜想。
  “妹哟,我说这丫的最近去干嘛了,原来跑去当村长了。”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连大白都回农村了。”
  “回农村还小事,竟然丫的当村长了。不行了,我忍不住了,哈哈哈,哈哈哈……”
  看到莫白这个逗逼竟然成为了元花村的村长,众人忍不住的大笑。
  “淡定,淡定,大家别笑了。”
  “嗯,不笑了,不笑了,大白其实当村长挺适合的。”
  “对对对,以后我们见到大白就叫莫村长了。”
  对于莫白当选成为元花村村长一事,一众粉丝乐不可吱,眼睛一眨不眨继续盯着屏幕。
  “当选为村长的莫白做的第一件事,那就是带领大家脱贫治富。”
  “只是元花村交通不便,也没资源,这可难坏了莫白。”
  “一翻苦思冥想,莫白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这里一点也没有假。
  这个记录片就是根据当时莫白是如何当选成为村长拍摄的。
  “莫白将目光放到了元花村的特色小吃‘豆皮干’上。豆皮干是大豆制作,大豆当中富含大量的营养成份,其蛋白质是猪肉的2倍,是鸡蛋的2。5倍,因其易于消化,千百年来中国出现了无数的豆制品。元花村因为几十年来一直吃豆皮干,整个村子居民都长得非常的壮实,这是大豆营养价格的体现。只是豆皮干虽然营养价值很高,但味道太过于清淡,不利于食欲。”
  “身为国家顶级厨师的莫白苦思冥想,他决定对这种传承了几百年的小吃豆皮干进行改良创新,打造一种不只是元花村人喜欢,全国人民也喜欢的特色小吃……”
  解说到这里,镜头转到了元花村卫龙辣条食品生产基地。
  整个基地无数工人不断的在忙碌着。
  “他们在制作一种最近流行的小吃。”
  “没错。”
  “这种小吃,叫做辣条。”


第1354章 啥,外国人也吃辣条?
  “辣条。”
  “我日,竟然是辣条。”
  “我的眼睛,我的眼睛。”
  一众看客整个人都蒙了。
  此前他们一直猜测着第八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美食。
  没想到,当真正播放出来之后,映入他们眼前的竟然是辣条。
  “八角,桂园,花椒,浓油,重盐……这是莫白对元花村豆皮干的大胆改良。开始之初,这样的辣条一度没有人看好,觉得这样的食品太过于油腻。但是,在经过舌头味蕾初试之后,一股从来没有体验过的麻辣爽感,激发着村民们的每一个细胞。这种食物让元花村的村民欢心跳跃,只要尝上一根,仿佛白天所有的劳累全都消失无踪……”
  舌尖的旁白解说,一直都是那样的赋有激情。
  “妈的,还什么创新的意义,这不就是辣条嘛。”
  “对呀,是辣条,但辣条也很创新呀。”
  “好吧,我服了,原来这就是最后一集隐藏的彩蛋。”
  无数观众这会儿早就泪流满面。
  “怎么感觉大白在给自己的辣条打广告?”
  “什么叫感觉,这明摆着就是。”
  “已经赤裸裸的广告了,还感觉。不过,这丫的也是无耻。这广告竟然用舌尖包装的这么高大上了。”
  “是呀,不知道辣条的,还真被他给忽悠住了。”
  众人内心里朝着莫白竖起了中指。
  “好像今天早上大白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说为人民服务呢。”
  “嗯,我也看到这个采访,之前我还以为他快要生娃,变得谦虚了。现在一看,尼玛,我是信了他的邪。”
  “你们呀,大白会谦虚就不是大白了,别说是生娃了,哪怕就是生孙子,他也不可能谦虚。”
  众人一边看一边吐槽。
  只是,虽是吐槽,但是,对于舌尖上的辣条,大家却是看得津津有味。
  不管怎么说。
  辣条虽然是莫白发明的,这家伙也有打广告的嫌疑,但辣条的确是很好吃。
  不但好吃,而且看一眼就流口水。
  “大白好无耻,我又想吃了。”
  “只要是吃过辣条的,他就绝对受不鸟。”
  “仔细想一想,其实最后一集拍摄辣条也不无道理,辣条的确是在传统小吃当中创新出来的。”
  “对,我们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只是虽然精深,但有的早已遗失。要想再现我们的传统美食,我们必需融合我们现代口味。所以,在这里面就必需创新。辣条就是这种创新的受益者。”
  舔着嘴唇,众人越看越是想吃。
  直到最后一集关于辣条的介绍结束,大家却是疯狂的冲出了家门,先买几包辣条压压惊。
  ……
  【舌尖收官,创出惊人收视。】
  【13点收视,傲世群雄。】
  【这只是一部记录片。】
  【舌尖最后一集,辣条。】
  不管最后一集是不是打广告。
  在舌尖最后一集播放之后,辣条是真正的火爆了全中国。
  “我现在有一些佩服莫白了,能将辣条广告打到CCTV的,也就只有他了。”
  “我也佩服,这丫的竟然用舌尖疯狂的推销他的辣条,这得多无耻的人才能这么干呀。”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莫白做不到,反正今天的辣条,我是真服了。”
  这个服,不仅仅服的是辣条出现在舌尖。
  更服的是。
  当舌尖播放之后,原本销售就已无比火爆的卫龙辣条,却是来了一场火山爆发。
  【帝都,我这里是帝都经销商,再来7000万包辣条。】
  【魔都,这里是魔都,跟你们说,之前刚送过来的5000万包辣条快卖完了,赶紧的,赶紧再给我来5000万包。】
  【我这是华东经销商,钱已经先打给你们了,3亿包辣条,你们看着办。】
  【什么,你们说只能给1亿包辣条了,我草,1亿包怎么够卖?】
  原本大家不知道的辣条,这会儿真正的全中国皆知。
  原本大家感觉不入流很LOW的辣条,被舌尖一推荐,瞬间变得高大上起来。
  原本大家感觉不卫生的辣条,在看了卫龙辣条生产基地的无菌生产车间之时,一时完全放心。
  种种因素加起来,卫龙公司的辣条迎来了比之前世还要火爆的销售狂潮。
  1亿包。
  10亿包。
  15亿包。
  20亿包。
  30亿包。
  一个月。
  一个月。
  一个月的时间,从原来的1亿包的销量,瞬间爆涨至30亿包。
  当这个数字被媒体爆光之后,所有看客再次瞠目结舌。
  “30亿包,30亿包呀,我是不是在做梦?”
  “当时卖出1亿包,我都觉得是天量,现在一看,我还是低估了辣条的威力。”
  “我在想,这小小的辣条怎么可能卖得这么火,辣条真这么受人喜欢?”
  “作为小卖部的老板,我会告诉你,辣条的火爆程度不下于我们的三餐。不,对于很多小孩子来说,饭可以不吃,但一定要吃辣条。”
  “我靠,那老板,你卖辣条岂不是赚死了。”
  “赚个毛线,亏了。”
  “这还有亏?”
  “怎么没亏?你们是不知道,我一小时吃几十包辣条,进回来的辣条还没卖几天,全被我吃光了……”
  “噗……我要忍住,不能笑,不能笑。”
  只是,哪怕是再忍住,众人也止不住的大笑了出来。
  “莫百亿,莫百亿,出来。”
  “你们叫谁呢,不会叫我吧。”
  “就是叫你。”
  “我好像不叫莫白亿吧。”
  辣条一个月卖出30亿包的销量,足足的震撼了整个白玉堂。
  一众白玉堂弟子再也沉不住气,疯狂的在群里召唤莫白上线。
  “谁说不是,有人说你的辣条一年最少得卖100亿包,不是莫白亿是啥?”
  “好吧,这个名字我喜欢。不过,其实叫我莫千亿更好一些?”
  “为啥?”
  “因为我确实有千亿呀。”
  “不装逼我们还是好朋友。”
  众人大骂。
  “好啦,好啦,不装逼,不装逼了。”
  “你觉得我们会信吗?”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好吧。不过,大白,讲道理,你在舌尖上推广辣条,是不是太无耻了些。”
  “没有呀,我觉得辣条就应该上舌尖。”
  “可有人说你公器私用。”
  “什么叫公器私用,舌尖是我拍的,辣条是我制作的,这全属于我私人的,哪里有什么公器。说简单一点,我在我自己的记录片里打打广告,这还不行么?”
  “呃……”
  白玉堂弟子一愣。
  好像说的是哦。不过,白玉堂弟子也不是笨蛋,很快就醒悟,说道:“大白,又来骗人。之前你可是说拍舌尖是为人民服务。”
  “我是为人民服务呀。”
  “可你在舌尖上打辣条的广告,明显是为你自己服务,哪里有为人民服务。”
  “什么叫为我服务,我生产的辣条不也是给你们吃的?”
  “呃……”
  白玉堂弟子又一愣。
  怎么感觉掉到坑里了,有一些恼怒地说道:“滚粗,你这明显是为了自己好不好。”
  “没有,真没有。”
  “还说没有,你看,你在你的辣条卖出30亿包之后还发微博庆祝了。”
  “唉,你们又理解出了,我发微博这是因为我们的辣条登陆米国市场了。”
  “啥,外国佬也吃我们的辣条?”
  “可不是。”
  “我不信。”
  “有图有真相,你们看。”
  说完,莫白将一张一位米国大叔嘴上叼着一根辣条的照片发了出去。


第1355章 舌尖上的泡面
  “我草,真有个国人吃辣条呀。”
  “这这这,不会是摆拍的吧。”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众人擦了擦眼睛。
  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像这样的辣条,怎么外国人也喜欢吃。
  外国人不是喜欢吃牛奶,吃汉堡的吗?
  别说辣条了,中餐他们也未必有多喜欢吃。
  可是,莫白的这一张照片却是颠覆了他们的三观。
  “呵呵,我哪有空去摆拍。”
  “既然不信,我就多发几张给你。”
  说着,莫白又是发了几十张各个外国人吃辣条的图片。
  有用手捏着吃的。
  有夹着吃的。
  也有用刀切开来吃的。
  还有用叉子叉着吃。
  “好吧,大白,我信了,我真的信了。”
  这么多的照片,大家哪能不相信。
  不过,虽然说是这么说,但一些网友还是在搜索引擎里面搜索一下。
  莫白坑人坑惯了,谁知道下面又会不会是一个巨坑。
  再说,大家都喜欢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自己没看到的,说什么也不可能完全相信。
  一翻搜索。
  他们惊讶的发现。
  原来这个辣条其实早在一段时间之前,他就出现在国外。
  最开始流行的是东南亚地区。
  因为东南亚地区文化与华国差不多相近,加之口味也差不多。
  辣条一经出口,与华国一样,也成为了当地的热销食品。
  慢慢的,当辣条越卖越火,辣条却是从东南亚流行到了整个亚洲。
  后面,更是流行到了全球。
  “啧啧,大白简直是为国争光呀。”
  “嗯,大白牛逼,一包小小的辣条竟然开始创外汇了。”
  “我只想知道,外国人吃辣条会是什么感觉?”
  看到网上一大堆的新闻图片暴光了外国人吃辣条的场景,一众看客乐不可吱。
  “这还要说,肯定爽得不行。”
  “应该是吃了一根又想吃一根,根本停不下来。”
  “必需的,辣条虽然是我们中国的,但也是世界的。”
  这种国产食品征服全球的新闻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事情。
  甚至,还有在美国留学的留学生现身说法,跟大家讲述着辣条在国外有多火。
  一位在哈佛大学留学的留学生说道:“自从他带了几包辣条去学校之后,他的舍友便完全的爱上了这种辣条。之前一段时间,这家伙每天都问我要一包辣条。没办法,刚开始的时候我只能通过淘宝邮寄。但现在好了,辣条在我们学校附近的商店也有卖了。”
  “哇,辣条连哈佛大学的高材生也喜欢吃呀。”
  “这也没什么,我们的教授也都尝试过,还说口味不错。而且,有一次化学实验课,我们的教授还带了一包辣条当着我们的面进行了一次辣条实验。”
  “啧啧,果然是名牌高校。对了,你们学校大家都喜欢吃什么味的?”
  “他们的口味还不是特别重,只喜欢吃轻辣辣的。不过,我感觉他们有向重口味发展的趋势。”
  “肯定的呀,只有超辣的才过瘾。对了,那个辣条在你们那里卖多少钱,还是5毛钱吗?”
  “怎么可能,这是出口呀。”
  “哦,对对对,辣条放到你们那算出口,应该不只5毛钱,估计在1美元吧。”
  “不,不是1美元。”
  “那是多少?”
  “10美元。”
  “我去……”
  众人目瞪口呆。
  1美元他们已经是很大胆的在猜测了。
  没想到,最终的销售价竟然是10美元。
  “好吧,我现在明白了,大白5毛线一包放在国内卖,简直是良心价呀。”
  “肯定的,与美国的10美元比较,我们的辣条算是白送。”
  关于辣条的讨论,永远也讨论不完。
  这种奇葩但又创造出奇迹的食品,他注定会成为一个传奇。
  历史往往也见证了这一点。
  在几十年之后,有电视台再次做了一期美食节目。
  在这一个节目当中,记者寻问大家最为难于忘记的食物是什么?
  这一些成年人不假思索的回答,辣条。
  是的。
  哪怕这一些人在当时已经很少吃,甚至是不吃辣条了。
  但是,辣条在他们心中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当然,在辣条火爆全国的同时,一些有才的网友受辣条在舌尖上的广告启发,也制作起了一段舌尖视频。
  这段视频的名字叫做《舌尖上的宿舍:泡面篇》。
  与舌尖上的中国一样。
  开头一阵熟悉的舌尖片头曲之后,镜头里面出现一栋教学楼。
  【北京海淀,太平洋吹来暖湿的季风,学霸正在疯长。又到了大学生们最忙碌的季节,考试季。由早餐带来的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繁重的复习后身体所必需的蔗糖。现在是凌晨五点,为了给学渣室友们准备一顿营养美味的早餐,尼玛坤爷准备外出,寻找一种最新鲜的食材……】
  【现代社会,由于物流和交通的更加便捷,人们不再需要亲自采集,便能在超市找到称心如意的食材,其中便包括泡面的各种原材料。泡面味型丰富,塑造复合的味道,各种配料是必不可少的搭配。卤肉干拌面,入口润滑幼嫩,滋味浓郁;老坛酸菜面,口感爽脆,滋味酸辣,是大学生寝室中必备的看家菜肴。
  【尼玛坤爷掌握着一门古老的技艺,提取各种香料的精粹,制作泡面头汤。合适的水温能使头汤的香味更加多元。九十四度,尼玛坤爷小心翼翼地遵循着先祖的规矩。宁夏枸杞一钱,新疆甘草二钱,云南玫瑰一钱,加入九十四度热水逼出芳香气息,释放出酸性物质,不仅能让面质更加细腻,还能为汤汁提鲜。反复搅打,制成美味头汤。加入调料,保留泡面的传统风味……】
  这段视频当然是模防舌尖上的中国。
  可是,因为这段视频模防的惟妙惟肖,该视频一经发出,却是彻底的逗笑了所有人。
  “舌尖上的泡面,尼玛,人才。”
  “可不是,看人家的名字,尼玛坤爷,简直666……”
  “哎呀,不行了,笑喷我了。大白这家伙带了一个坏头,他在舌尖上推销了辣条,今天就有人开始推销泡面了。”
  “说,统一方便面给了你们多少钱,我们康师傅给你10倍。”
  “我在想,是泡面牛逼呢,还是辣条。”
  “我选泡面。”
  “我选辣条。”
  “我选泡面。”
  “我还是选辣条。”


第1356章 李主任,真的,真的,我啥也不会呀
  舌尖上的泡面自然是恶搞。
  但有人打开了这个恶搞先河,却是一发不可收拾。
  受舌尖上的泡面影响,这不,资深股名也来了一段舌尖体。
  【就在24小时之前,A股市场一线飙红,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股民们补仓、平仓、抛售、割肉,四季轮回的等待换来这难得的丰收时刻。卓玛知道,股市的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股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对个股进行精致的加工,任何一只绩优股都可能在24小时之后失去原本的活力,变成一文不值的垃圾食材。】
  这是股名从几十年股市被套当中领悟的真理。
  除了舌尖上的股市,还有舌尖上的瓜子。
  【瓜子,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的爱情结晶,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只留下质朴的香气和空虚的果壳……】
  有了瓜子,自然不能没有土豆,舌尖上的土豆也出炉了。
  【厚重香浓的酱汁将土豆泥绵密寡淡的滋味驯化,青豆的清甜加上玉米的软糯滋润,这质朴的美味蕴藏着阿巴拉契亚山区人们对南方美食的依恋感触……】
  当然还有舌上的“疙瘩汤”:
  【把西红柿切碎下锅翻炒,化为浓郁鲜香的番茄汁,普通的面粉加水轻轻一搅,变成雪粒一样细腻洁白的小疙瘩,与红蕃茄、绿葱段、黄蛋花默契配合,造就了软糯鲜香的非凡味道,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充分补充家人所需。在工作的匆匆脚步之余,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
  甚至还有舌尖上的碗洗。
  【洗碗,又称漱皿,必须由一家之中精壮男子操持。古人相信,女主阴男主阳,厨房必须阴阳相成才能丰饶。洗碗的时机也有讲究,必须在餐后剔一顿牙的时间里完成,晚一分食物残渣已干结,早一分有碍回味与消化。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就通过这样的细节代代传承……】
  当看到这无数的舌尖体出现,无数观众早已目瞪口呆。
  “人才呀,这简直就是人才。”
  “我现在相信了,高手在明间。”
  “还能好好说话吗,其实一句话的事情偏要啰嗦几十句。”
  “这完全是被大白带坏了……”
  这种黑帽莫白可是拒绝的。
  在微博上发了一句【这完全与我无关】之后,他便一连躲在家里,一句话也不冒泡。
  不过,莫白不冒泡,自然有人来找莫白。
  这不,之前统计部的李主任,便找到了莫白。
  “李主任,您这是干什么,还带什么礼呀。”
  “抱歉,抱歉,来得匆忙,只带了这一些。”
  “客气了,李主任,你这个大官可不会没事来找我这个小市民吧。”
  “你还小市民……”
  统计部李主任哭笑不得:“莫总,您就别开玩笑了。”
  “也行,那你就开门见山吧,找我什么事。”
  “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想与您聊聊。”
  李主任整理了一下语言,然后说道:“说起来,我们还得好好感谢你呢。你之前拍的舌尖,可是一下子刺激了大众的消费,了不起,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
  “客气了,这也没什么,只能说我们华国在内需方面潜力很大。大家舍得吃,舍得买。如果大家手头没有钱,别说是一部舌尖了,十部舌尖都不管用。”
  “是呀,我们也认为这样。我们最近虽然碰到了一点困难,但我们国家底子厚。大家手头都有钱,只要大家都消费出来,经济不筹没发展。可是,莫总,你也知道。我们国家不比欧美喜欢提前消费,老百姓们手头有点钱第一开始想到的不是消费,而是存起来。”
  “这个确实,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很高,这也可以防止金融风险。大家都想着如果未来几年没钱了,起码这存起来的钱还能用。”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储蓄过高,也影响国家的消费。大家都将钱放到银行里不拿出来,钱不流通,那经济还怎么发展呢?”
  “那国家应该鼓励消费嘛。”
  “之前找莫总你们来开会,不也是为这件事嘛。”
  “既然上头都已经行动了,李主任您来我这里又是做什么?”
  莫白有些奇怪了。
  “莫总,我就直说了。上头觉得您在提振经济这一块有头脑,有想法,路子野,招式新……所以,希望最近一段时间你能站出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再添一把力。”
  “再添一把力,怎么添?”
  “这得问莫总您呀。”
  “我……”
  莫白吐血,然后说道:“李主任,你也太看得起我了。你以为我是神呐,随便想个主意,国家GDP就能撑撑撑往上涨?”
  “难道不是?”
  李主任说道:“就比如舌尖。”
  “呃……”
  莫白再次吐血:“那只是意外,意外好不好,我哪知道我们国家怎么有这么多吃货。一部小小的记录片,搞得他们好像没吃过饭一样。”
  “那你搞的辣条呢?”
  “这又关辣条什么事?”
  “还不关呀。你看呀,你随便搞的辣条一个月就卖30亿包。一年少说也得200亿包,我们统计过了,按你这个量,每年光是大豆的需求那就得几百万吨,若是将全国其他牌子的辣条加起来,绝对能破千万吨,这可是大大的扩大了内需,增长了GDP呀。而且,最近听说你们的辣条还出口赚外汇了,这更了不起。您看看,你这一个这么小的辣条都能带动国家经济发展,若是你能再搞出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玩意,啧啧……”
  李主任两眼放着光的看着莫白。
  “我……”
  莫白这会儿差点吐血身亡。
  “完了,完了,李主任,你真当我是神了。”
  “没有,没有,我们党是无神论者,我没有把你当神。”
  “那就好。”
  “但也知道你有一手呀。”
  “我有个屁的一手呀。”
  莫白慌了。
  他感觉自己被国家盯上了,必需赶紧解释:“李主任,那什么辣条,我这纯粹是瞎玩的。”
  “瞎玩一个月都能卖30亿包,这要是认真起来,啧啧……”
  “别啧了……李主任,我最近没时间的。”
  “你最近不是一直闲在家里没事吗?”
  “我那是为了陪老婆生孩子。”
  “生孩子又不要你生,生孩子之前的事情你都已经做完了,哪要24小时的陪。”
  “可我真啥也不会呀。”
  “别说你不会,你说这一句就太装了。你会唱歌,会写作,会炒股,还会踢球。文能写小说赚个几百亿,武能入军营保家卫国驱逐海盗。你说你什么不会,你这不是气死我嘛……”
  李主任无比的气愤,瞪着眼睛看着莫白。


第1357章 信不信我分分钟就让GDP大涨呀
  “李主任,你怎么就盯上我了。”
  “谁叫你这么牛逼,这么厉害。”
  “我一点也不牛逼,一点也不厉害。”
  “这都是有目睹的事,这个就别争了。”
  “可是,你这么一个事情跟我说,我两眼一摸黑,一时啥办法也没有呀。”
  “放心,上头很好看你,对你有信心。”
  “有啥什么信心呀,我对自己都没信心。”
  “谦虚了不是。”
  “我能不答应吗?”
  “估计是不行。”
  “为啥,你们还得逼我上?”
  “不是我逼你上,我哪有这本事,我只是传达上头的意思。”
  “上头的意思,哪个上头?”
  “就是最上的上头呀。”
  “我去……”
  莫白泪流满面:“我要是死活不答应呢?就是上头大佬也不可能硬着抓我去吧。”
  “这个你放心,上头虽然看好你,但你硬是不想去,肯定不会抓你。毕竟,我们也是讲法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