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全能大明星-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比赛就此结束。”
  “胜利属于美国队的魔鬼号。”
  不少国家电视台主持人收拾了一下桌子上的文件,准备着节目的结束。
  只是,就在他们以为这一场比赛就此结束之时。
  在深度7000米以下的海域,突然射出了一道惊人的光芒。
  这一道光芒就像夏天里的一道惊雷,无比的耀眼。
  “那是什么?”
  “怎么回事,在魔鬼号下面竟然有一道亮光?”
  “难道是7000米深度的海域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东西?”
  一下子,各国电视台主持人来了兴趣。
  只是,就在他们纷纷猜测着那一道亮光到底是什么时,一架潜水艇赫然出现在人们眼前。
  “蛟龙号。”
  在魔鬼号之下发出一道亮光的,不是什么海底生物,也不是其他,而是一艘潜水艇!!!
  “我的天,这是怎么回事?”
  有那么一回儿,一众看客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不过,等过了一会,电视机前所有看客早已经目瞪口呆。
  他们好像记起了这一艘潜水艇。
  在比赛开始之前,的确是有一架叫做“蛟龙号”的潜水艇。
  当时各国主持人还介绍了这一架潜水艇,说是超级大明星莫白制作的。
  不少看客当时还说莫白这丫的是不是闲着没事干,竟然来这里恶搞。
  这可不是这个娱乐明星恶搞的地方。
  可是,谁也没能想到,在各国潜水艇激烈进行比赛的时候,人家莫白早就开着他的潜水艇潜到了海底。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实力?
  各国电视机前的看客默然无语,无数的滋味浮上心头。
  有佩服者。
  有惊叹者。
  同样,也有被征服者。
  “7300米。”
  这是蛟龙号刷新出来的世界记录,也是马里亚纳海沟一处山谷的海底。
  在海底深处,蛟龙号静静的站在那里,就像当时日国大虫号一样。
  只是,之前的大虫号已成为了一个笑话。
  但现在的蛟龙号,却成为了一个传奇。
  “啊啊啊……”
  “我草,这是莫白,这是莫白的蛟龙号。”
  “我的妈呀,谁来告诉我这到底发生了什么,谁能?”
  当认出这是莫白的蛟龙号潜水艇时,无数国人整个人都斯巴达了。
  “罗密斯教授,这是怎么回事?”
  盯着下面蛟龙号射出来的光亮,少将有一些惊呆地说道。
  “我也很想知道。”
  罗密斯苦笑。
  他还以为自己研究出来的魔鬼号潜水艇是世界第一。
  可谁能想到,真正世界第一的却早在海底之下等着他呢。
  “那还等什么,教授,我们下潜,下潜,我们要超过他的深度。”
  “行呀,如果你不要命的话,我可以下潜。”
  指了指潜水艇内发出警报的水压装置,罗密斯教授无奈的苦笑。
  “还下潜吗?”
  “这个……”
  少将脸上无比的难看,尴尬地说道:“算了,我们还是不与他计较吧。”


第946章 大白才是真正的潜水之王
  “魔鬼号潜水艇开始上浮了。”
  “第一,我们是世界第一。”
  “啊啊啊……”
  看着魔鬼号再也潜不下去,开始上浮,无数国人止不住的全身颤抖。
  他们大声的吼叫。
  他们用尽全力的呐喊。
  他们发泄着之前受尽过的一切委屈。
  太厉害了。
  中国太厉害了。
  “没想到大白又装了一个大逼。”
  “可不是,我们又被大白给打脸了。”
  “脸打得我好痛,但我怎么一点儿也不心痛呢?”
  “我也是,看来我就是贱,被大白打脸不但不心痛,而且我还高兴。”
  “谁才是潜水之王,我现在可以大声的宣布,大白才是真正的潜水之王。”
  多少年了。
  多少年中国没有这么扬眉吐气了。
  这种感觉就像奥运赛场上打败所有国家夺得金牌一样。
  不,这种感觉比奥运赛场上的感觉还要来得爽快。
  “对了,大白怎么跨界跨到潜水艇领域了,这跨界跨得有一些大了吧。”
  “谁知道。”
  “我好像知道一点,大白还有一个身份。”
  “什么身份。”
  “科学家。”
  “666……我也想起来了,大白其实还是一位科学家,他搞的二系法杂交水稻还得到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好吧,大白厉害,不过,这搞水稻的也能搞潜水艇吗?”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大白是谁,说不定除了潜水艇,他还有一些黑科技发明呢。”
  众人已经开始对莫白进行膜拜。
  纵然他们仍感觉不可思议,甚至不知道莫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莫白成功的刷新了世界记录。
  更重要的是,莫白将不可一世的美国魔鬼号都逼得上浮了。
  这份实力,实在是太能激发国人民族认同感。
  当然,这也不禁让不少人记起了前些时候莫白做的那一个《见字如面》的节目。
  其中一句,中国有你们,中国就不会亡的。
  是的。
  历史见证了这一句话的预言。
  中国有他们的存在,中国并没有亡。
  但现在,人们对于这种信念却更进一步。
  中国有你们,中国不但不会亡,而且还能站于世界之巅。
  “蛟龙号是你研究的?”
  大赛结束,莫白也从7000米深的海域逐渐上浮。
  一上岸,这时,有几位日国人士却是走了过来。
  “对,怎么?”
  莫白点头。
  “哼,我知道你现在很得意,不过,一架潜水艇并不能代表一国之实力,这一次潜水艇深海潜水大赛算不得什么,我们并不服气。”
  “噢,原来你是想跟我说这个。”
  莫白笑笑:“这位朋友,你服不服气不关我事,但我想告诉你,蛟龙号只是我业余玩玩的而已。”
  “业余玩玩的?”
  几位日国人士一震,有一些不敢相信。
  “当然。怎么,你觉得我们华国真愿意拿真正的实力与你们PK?不好意思,你们还不够资格。”
  莫白当然是吹牛。
  事实上长鲸号与蛟龙号已经是国内最牛逼的潜水艇了。
  不过,此时不装逼,更待何时。
  “好了,走了,没什么好玩的。如果你们还有什么不服,我们随时奉陪到底。”
  对着几位日国人士汕汕一笑,莫白准备返航。
  他在央视还担任着总监呢。
  《见字如面》的收视率还得靠自己提升呢。
  没再与他们过多纠结,当天晚上,莫白便回到了央视。
  此时,央视综艺频道第二期《见字如面》即将播放。
  对于见字如面,莫白无比的看重。
  只是之前没有怎么宣传,虽然见字如面的确令不少人眼前一亮,但收视却并没有大涨。
  不过,莫白却并不担心。
  他相信,经过《见字如面》第一期的口碑,第二期的《见字如面》绝对不会差。
  更何况,第二期的见字如面,莫白自认为比第一期好看得多。
  现在时间是7点40,离见字如面的播放还有20分钟。
  与莫白预测的一样,在见字如面口碑不断爆发之后,节目还没开始,便有不少看客不时期待。
  “兄弟们,赶紧打开电视,转到央视综艺频道,见字如面第二期要播放了。”
  “早打开了,就等这个节目了。”
  “哎,你们怎么回事,这个见字如面的节目真有这么好看,我怎么听说是一个念信的节目?”
  “是念信的节目,但真的非常好看。”
  “不明白,一个念信的节目还有什么好看?”
  “怎么说呢,要不你看看就知道了。”
  “算了,没时间,我还得看好声音呢。”
  “我去,好声音……好吧,好声音的确是还可以,但比起见字如面,我觉得你应该看见字如面。”
  “给我一个理由。”
  “听过‘中国有你们,中国就不会亡的’这句话吗?”
  “前些天听过,很火的一句话。”
  “是的,这句话正是出至于《见字如面》。”
  “好吧,不过,我还是看完好声音先。”
  “等等……”
  “又怎么了?”
  “没什么,我只是想让你看一段视频。这一段视频会告诉你,这一句话不仅仅是说说那么简单。”
  这则视频自然是世界潜水艇深海潜水大赛视频。
  不过,经过技术人士处理,两个小时的比赛视频被压缩成了10分钟。
  当这位朋友看完这10分钟的视频之后,这位朋友瞬间泪流满面。
  【中国人是不可能制造出优秀的潜水艇的。】
  【中国人的潜水艇技术还停留在80年代。】
  【中国人的潜水艇最多只能下潜4000米。】
  【中国人的潜水艇离我们还相差20年。】
  这是视频里面各国人士的话语。
  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中国潜水艇在此次深海潜水大赛震惊全球。
  这简直是“中国有你们,中国就不会亡的”的进化版本。
  “我错了,我想,今天我一定得看看见字如面。”
  “我也是,一直都知道见字如面怎么好看,之前一直不以为然,但现在应该看看了。”
  之前很多人不知道《见字如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目?
  虽然不少人知道,这是一个读信的节目。
  虽然也有人知道,这是一个有着优良口碑的节目。
  可是,若说对这个节目进行一个更为明确的诠释,答案是很多人都说不出。
  是回忆名人?
  还是感怀历史?
  也许是。
  也许不是。
  但是,在看到莫白在马里亚纳海沟为国争光这一刻,无数朋友们知道了:
  《见字如面》其实就是莫白雄雄爱国之情的真实写照。


第947章 你以为遇见了历史,你其实遇见了现世
  “好吧,被莫白给征服了,今天我准备看见字如面。不过,各位,请问在看见字如面之前,我应该做点什么?”
  “什么也不要做,仔细听就是了。”
  “听?”
  “对。”
  “不是看吗?”
  “看也可以,听也可以,反正,这会是一个无比精彩的节目。”
  “行,我等着。”
  正如网友们说的一样,冲着莫白熊熊爱国之情,不少观众连《好声音》也不看了。
  晚上8点,第二期《见字如面》正式开始。
  不同于之前第一期的开头会拿出几篇书信预热。
  第二期见字如面一开始,便拿出了一篇感人致深的书信。
  这一封信,是闻一多先生写给父母的一封书信。
  虽然是写给父母的,但信中闻一多先生关心国家之存亡的意志却感动全场。
  【国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强权,无公理,全国瞢然如梦,或则敢怨而不敢言。卖国贼罪大恶极、横行无忌,国人明知其恶,而视若无睹,独一般学生敢冒不韪,起而抗之。虽于事无大济,然而其心可悲,其志可嘉,其勇可佩。】
  【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且男在校中,颇称明大义,仅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在张国立化身闻一多念出这一封信时,无数人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
  他们在张国立的身上,看到了民国时期闻一多先生为国家为学生奔走的场景。
  他们更从闻一多身上感受到了当时民族危亡存败的时刻。
  “没想到,闻一多先生竟然参加了五四运动。”
  “嗯,还是书信更能反应当时的情况。”
  “被闻一多先生的话刺激到了,国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强友,无公理……啊啊啊,落后就要挨打,历史承不欺我。”
  中华上下五千年,最为失败的或许就是那一段时间。
  不过,最为令人记忆犹新的也是那个时期。
  也正是因为涌现出了无数像闻一多先生这样为国牺牲的英雄,才令我中华永存。
  接过闻一多先生的书信,第二封书信则更是令人动容。
  这封信,是胡琏将军写给自己父亲与妻子的。
  当时的胡琏正在坚守石牌要塞保卫战。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场战争。
  这一场战争,正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
  也正是这一场战争的胜利,中国才最终走向了抗战的胜利。
  不过,这场胜利却是以我们后世的眼光来评价。
  在当时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人看好这一场保卫战。
  身为师长的胡琏甚至做好了阵亡的准备。
  在这一场战争的前昔,胡琏将军将这一封信写给了自己的父亲与妻子,悲壮与其告别。
  【十馀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枝,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毋悲亦毋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
  当演员王耀庆念出“十馀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时,全场观众悄然泪下。
  这是胡琏将军对于妻子所说的话。
  这种家国大义的情怀由书信当中表现出来,却是令人更为的感同深受。
  “震撼,今天这一期见字如面彻底的震撼我了。”
  “我也是,我以为见字如面只是念念一些名人的书名,虽然胡琏也是名人,但我没有想到,见字如面节目组竟然将一封抗战时的决别书给找了出来。”
  “我是学历史的,我更为知道石牌保护战的重要。可以说,那个时候中国军人已经退无可退。如果这一战失败,那么,中国真要灭亡了。”
  全场看客,电视机前的观众一下子热血上涌,完全被书信中的情感所调动。
  这便是我们的先烈。
  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偌大的国家。
  如果说见字如面第一期只是赚了一个好口碑,那么见字如面第二期则是彻底的火爆。
  “今天是第一次看见字如面,很震撼,没想到一个书信类的节目竟然做得如大片一样。”
  “我也是,今天真的被震撼到了。让那些崇洋媚外的家伙也来看看见字如面吧,让他们看看,没有这一些英雄,没有这一些先烈的热血,哪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是的,可笑,这一些家伙竟然总是想着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要想站于世界之巅,我们必需强大起来。”
  【推荐《见字如面》,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综艺节目。】
  【完爆好声音,见字如面带您见证不一样的历史。】
  【你以为遇见了历史,你其实遇见了现世。】
  【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看见字如面有感。】
  【原来我对于爱国不爱国的没啥想法,不过,看到见字如面之后,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深深的感到自豪。】
  【只要我们中国人万众一心,团结一至,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欺负我们。】
  一系列的朋友圈读后感发送了出来。
  一系列的震撼之音刺激着围观群众。
  无比空前的凝聚力在这一刻彻底的爆发。
  甚至,这股凝聚力连一些外媒都注意到了。
  “咦,怎么回事,华国怎么变得这么团结了。”
  “华国的民族认同感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高了?”
  “他们不是一直想着移民国外吗?”
  “这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华国这一边万众一心,但对于某些国家来说,他们却并不愿意看到这一些现象。
  “不行,一定不能让他们团结起来。”
  “那我们怎么办?”
  “很简单,用我们的科技打压打压他们一下,让他们产生自卑。”
  “还比一次潜水?”
  “我潜你妹……”
  哪壶不该提哪壶。
  上一次潜水大赛却是让日国丢尽了脸面,这一次他们却是想将脸给赚回来。
  当然,不只赚回来,他们还想乘机再次展现一下自己的科技与实力。
  打定主意,很快,他们却是将目光放到了机械这一块。


第948章 超级起重船
  是的,机械。
  日国在机械这一块可以说是全球领先,哪怕就是米国,也能一较长短。
  之前被华国的潜水艇搞得面子上挂不住已经无比的丢脸了。
  这一次,他们不但要将之前的大仇给报了,还得完成打击华国民众的任务。
  于是,他们第一时间便想到机械。
  不过,说起机械,他包含的种类亦是良多。
  小到人人使用的圆珠笔,手表,家用电器,大到治金机械,水泥设备,大型变压器,钻井机械。
  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几乎完全离不开机械。
  就算是很小很小的圆珠笔笔头,曾经许多年里,我们华国都无法制造。
  不过随着华国经济的增强,实力的发展,华国在很多机械上面都完成了零的突破。
  但就算如此,日国方面仍认为,他们在机械这一块几乎完胜华国。
  “各位,我们得弄一个更有技术含量的,让他们完全没有还手的余地。”
  “嗯,要打就打到他们认输。”
  “那就选超级海上起重船吧。”
  “哇,这都想出来了,同意。”
  “我也同意。”
  “最近我们与华国有一个起重业务的合作,哼,我们可以找个理由退出这项合作。”
  “我觉得行。”
  几位日国神秘人一阵商议,一个恶毒的策略便已生出。
  ……
  伶汀洋大桥工程指挥部。
  伶汀洋大桥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难度最深,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
  同时,建成之后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按造项目设计,今年年底,伶汀洋大桥就要项目完工,明年就可以正式通车。
  此时,伶汀洋大桥工程指挥部却是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吵了起来。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李总,不好意思,我们重新评估了这一次起重的难度,总部认为难度系列太大,所以我们必需将合作费用提高3倍。”
  “山本先生,我们可是签订过合约的,之前的价格早就谈好了,现在提价,不太好吧。”
  “没有什么不好,合作之前我们也没有想过你们的难度竟然这么大。”
  “不管难度大不大,我认为贵公司都必需遵守契约精神。”
  “抱歉,除非你们涨价,要不然,我们则退出。”
  “退出,那你们得承担我们的损私。”
  “呵呵,李总,难道你没有看协议吗,当初签订协议我们只答应是来帮忙的,不承担任何退出的风险。”
  “你……”
  “李总,你考虑一下。”
  “做梦,你们若是这样,我相信未来不会有公司会与你们合作。”
  “是吗?未来有没有公司与我们合作我们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这一次如果你们没有我们,那么,你们的珠江大桥可就建不成了。”
  “你威胁我?”
  “算是吧……”
  带着一脸的嘲笑,日国十几个技术专家离开了伶汀洋大桥工程部。
  没有任何疑问,在这一些日国专家坐地起价之下,合约就此解除。
  【日国专家退出伶汀洋大桥建设,伶汀洋大桥工程陷入困境。】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日国专家退出伶汀洋大桥的新闻却是经过外媒一下子暴光了出来。
  连带着,这样的新闻传到国内,瞬间引发轰动。
  “我草,这什么情况?”
  “日国专家退出了?”
  “日国专家真恶心,大桥快要建成的时候竟然给我们使刀子。”
  作为即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伶汀洋大桥一直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此前央视还对伶汀洋大桥做了一翻报导,并且评价,未来如果伶汀洋大桥通车,将打通两岸三地,更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可就在大家都等着大桥建成通车的时候,竟然传来了项目陷入困境的消息。
  “我晕,这个新闻是不是假的?”
  “怎么可能是假的,各大媒体都暴光了。”
  “是的,从新闻上看,日国专家这一次负责的是伶汀洋大桥的接头业务。我是做工程的,我了解这一块,应该来说不会有假。”
  “我去,伶汀洋大桥负责人怎么回事,知道日国专家恶心,还请他们,难道不能由我们自己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说得简单,世界上很多的工程建设很难由一个国家独立完成。事实上伶汀洋大桥99%以上的工程都是由我们自己独立完成,这已经比其他国家厉害多了,不过,就是接头这一块,我们没办法。”
  “接头,是大桥的接头项目吗?”
  “对。”
  “切,这有什么难,我们建了这么多的桥,这个接头的活难道还做不了?”
  “呵呵,你以为就这么简单,你要知道,这不是在陆地,这在海里。”
  “海里又怎么样,难道海里接头就复杂了?”
  不少不明真相的小白不时问道。业内一些专家抓狂不已,但还是耐着心来解释:“接头的确不难,难就难在起重。伶汀洋大桥采用的是海底遂道的方式,所以要建成这个大桥必需用使用沉管灌柱桩,用一根一根沉管灌柱桩拼接完成项目工程。”
  “那也没什么嘛,沉管灌柱桩的技术我们早就掌握了。”
  “妹呀,我还没说到重点,但你知道伶汀洋大桥沉管灌柱桩的重量有多少吨吗?”
  “有多少?”
  “1万吨。”
  “我草……”
  不说不知道,一说,简直将一众看客给吓呆了。
  1万吨一根的沉管灌柱桩,妈呀,这实在是太恐怖了吧。
  “好吧,我明白了,难道日国专家这么恶心。”
  “在陆地上起重1万吨的装备已然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更不用说在大海之上。”
  “要想在海上起重超过1万吨的装备,目前也就日国掌握这种技术。”
  一众看客有些郁闷。
  特别是之前被《见字如面》刺激过的粉丝,更是被日国恶心的行径气得抓狂。
  “气死我了,看来我们还是不够强大。”
  “是呀,如果我们能够拥有这样的技术,要他们搞鸟。”
  “啊啊啊,难道我们的伶汀洋大桥就要被这他们搞得烂尾吗?”
  “这可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呀,如果完成不了,那就成全球最大的笑话了。”
  不少网友气得都要哭了。


第949章 我能吊起1万吨的沉管
  “日国真是混蛋。”
  “太恶心了,竟然做出了这样的事。”
  “赵导,怎么了,你也这么大感慨呀。”
  “能不感慨嘛,这种背后桶刀子的事情,是个人都会愤怒。”
  “啊,啥刀子?”
  “莫总,难道你没看新闻?”
  《见字如面》第二期结束,赵奇音无比愤恨地说道。
  “什么新闻?”
  “日国专家退出伶汀洋大桥啦。”
  “哦,是么,我看看?”
  这些天都在弄《见字如面》,莫白倒没怎么关注新闻。
  打开网页,不用搜索,各大门户头条都在评价此事。
  “原来是这个。”
  浏览了十几分钟,莫白大概明白了。
  “莫总,你说,日国专家是不是很恶心。”
  “还好吧。”
  “啊……莫总,这还好。”
  赵奇音目瞪口呆。
  这还是传说中的愤青吗?
  怎么说出这样的话。
  “呵呵,赵导,别这么看着我,你是不是觉得我是汉奸。”
  见赵奇音带着异样的眼光看向自己,莫白笑道:“我只是说,能有什么办法。像这种关键性的技术,我们的叶大大不是说了吗,我们要不来,买不来,也求不来。平时合作一下还可以,但关键的时刻,他们肯定会给我们上眼药。要想真正强大起来,这一些核心科技必需掌握在自己手里。”
  “唉……说是这么说,但如果我们有这种技术,求他们日国做什么。”
  赵奇音也是叹气。
  倒是莫白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谁说我们没有这个技术?”
  “啊?”
  “莫总,难道我们国家有这种技术?”
  “当然?”
  “那在哪?”
  “在我这呀。”
  “我去……”
  赵奇音一阵吐血。
  “莫总,别开玩笑了好不好。”
  “我可没开玩笑。”
  说着,莫白却是说了一句:“对了,赵总,有伶汀洋大桥项目部电话吗?”
  “???”
  赵奇音啊的一声站了起来:“莫总,您不会玩真的吧。”
  ……
  “怎么样,美国那边的公司有回复吗?”
  “郑工,美国那边的公司已经回复了。”
  “那怎么样?”
  “他们说,他们只能调起6000吨的沉管,超过6000吨他们就无能为力了。”
  “法国那边呢?”
  “法国那边也差不多。”
  “德国呢?”
  “德国也是一样。”
  伶汀洋大桥项目部,全全负责该项目的郑华满脸的愁容。
  要知道,在一个星期之前,郑华却是无比的兴奋。
  他想着年底项目完成之后的盛况。
  他想像着伶汀洋大桥通车之后给两岸三地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他更想像着,凭此大桥,他郑华的名字绝对可以写入史册。
  可是,就在他幻想着未来美好的一切之时,日国专家的撤出却是让郑华慌了神。
  眼看着各种项目都已完工,就差最好一步,但却功亏一篑。
  他也在这些天里用尽所有的办法,寻找国内起重船。
  但可惜,国内虽然也有不少起重船,但一说到1万吨的重量,所有公司都拒绝了。
  不是他们不肯,实在是没这个实力。
  在大洋之上起重超过1万吨的重量,堪称开天辟地。
  没这种技术,别说是能不能吊起1万吨的重物了,搞不好自己都要翻船。
  而且,不说大洋之上,哪怕就是陆地上,超过1万吨的重物,也不是一般的“龙门吊”可以吊得起来。
  随后,郑华又紧急联系了各国公司,但可惜,仍没有哪家公司有这种技术。
  “郑工,要不,我们再与日国那家公司联系一下?”
  秘书小声的提议说道:“虽然他们的确是太过于无耻,不过,为了大桥的成功,我们就当花钱买了个教训。”
  “小谢,你以为这只是钱的问题吗?”
  郑工摇摇头:“你以为他们是只将金额提到3倍那么简单……不是的,如果仅仅只是钱的问题,那一切都好办。”
  郑工已经收到消息。
  不管郑工他们这一次能给多少钱,那家日国公司都会拒绝。
  之前提出3倍的合作金额,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那我们怎么办,工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