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全能大明星-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呀,华佗我怎么没想到。”
“华佗可是给关羽刮过骨,还给曹操看过病的。”
“华佗必需是我的,我的,我的……”
又是一翻争抢。
随即,莫白又例出了一系列的非热门但却同样有吸引力的英雄。
曹植:曹操最有才华的一位儿子。
张春华:司马懿的妻子。
左慈:三国术士。
甄姬:曹丕的妻子,容貌甚至在大乔小乔之上。
水镜先生:三国隐士。
第931章 《见字如面》
一翻将一些隐藏式的英雄说出,众影视公司代表皆大欢喜。
随之又是几个亿的资金进帐,这一次版权拍卖大会,也创出了莫白生涯以来的最高峰。
不过虽然是高峰,真要比起来还是没能够与西游记相比。
要知道,西游记可是还保留着电视剧的版权没有卖出。
但也差不多了。
莫白并不在意这一些细节。
要像西游记这样过一难就一个版权,不知道那些影视公司会不会疯掉。
好在四大名著当中也就只有一部像《西游记》这般变态的。
“好了,收工。”
拍了拍皮包,莫白准备离开。
皮包里面当然没有钱,但银行卡却是几十张。
有这几十张银行卡里的钱,哪怕就是那一些黑科技再烧钱,相信也能顶一段时间了。
这让莫白很是舒爽。
吹着口哨,莫白打道回府。
“咦,赵导,怎么还没回?”
刚到酒店大堂,这时,莫白便见着了央视导演赵奇音,当年华夏文化大会的总导演。
刚才拍卖会的时候,莫白也见赵奇音来了,没想到这么久了,赵奇音仍然没回去。
“等人吗?”
“是呀,等人。”
“那好,我就不打扰了。”
莫白与赵奇音打了声招呼,见赵奇音似乎在等人,便打算先走。
“哎,莫白,你怎么走了。”
“你不是等人吗?”
“对呀。”
“你等人我还当电灯炮呀?”
“当什么电灯炮,我等的就是你,来,这里座。”
赵奇音笑呵呵的给莫白泡了一杯茶。
“我去,赵导,你也喜欢开玩笑了。”
莫白一乐,却是坐在了赵奇音对面。
“受你影响,最近我也感学自己幽默细胞大涨。对了,恭喜你呀,这一次又是坑了100多亿,特别是我们央视,你可是狠狠的宰了我们一笔呀。”
“赵导说哪里的话,我又不是强买强卖,这哪里叫坑。再说,你们央视愿意出这笔钱,肯定想到了盈利点。不然,你们央视难道钱多,这么贵也买。要我说,你们央视夺下了三国演义的电视剧版权,算是捡到便宜了。”
“这还捡到便宜了?”
“不是吗?三国演义的价值想必你也知道,当然,如果是电视剧版权的话,也不要50亿,30亿已经是顶天了。但是,剩下的20亿,你们完全可以在拍完三国演义之后搞一个三国影城,这一块要是操作得好,每年赚个几十亿都有可能。”
“你这家伙,这也太精了吧……行行行,你没坑我们央视,是我们央视捡到便宜了。”
“这还差不多。”
莫白喝了一口茶:“对了,赵导,你说是等我的,怎么,有什么要吩咐的?”
“谁敢吩咐你呀。”
赵奇音被莫白调侃的翻了一个白眼:“最近我们央视打算搞一个华夏好歌曲的综艺节目,想请你参加。当然,不可能让你当歌手,而是让你当导师,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没兴趣。”
莫白摇头。
“我们给钱。”
“早说嘛。”
莫白放下茶杯:“给多少。”
“10亿,不过,不能做到一半卷款逃跑。”
赵奇音忍着笑,报了一个数字。
“靠,我是那样的人吗?”
“你说呢……”
“好好好,我知道你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人。不过,10亿是不是少了点。”
如果说是之前,10亿莫白还真答应了。
可这刚刚大卖了一笔版权费用,10亿在莫白眼里还真不算什么了。
“我的天,莫白,10亿还少?”
“难道不少呀。你想想,我一部三国演义的版权就卖了100亿,你们央视好逮也是大土豪,你们好意思出10亿吗?”
“那我向上头申请加点?”
“看你这样子,我看呐,就算是再加也加不了多少,我看算了吧。”
莫白继续摇头。
“莫白,我知道你不缺钱,就算帮我们央视一个忙。”
“帮忙?”
莫白有些疑惑:“你们央视要我帮什么忙,难道芒果电视台还能灭了你们不成?”
“说灭当然不可能,不过,你也知道,最近几年地方电视台发展迅猛,特别是像你之前参加的《歌手》《好声音》《中国相声大赛》之类的综艺节目,连我们央视的节目都吊打了。这不,你的三国演义版权,我们央视便下了大价钱购买,也正是希望三国演义电视剧能够重塑我们央视的地位。当然,三国演义这才刚刚购买,要拍下来也得一两年的时间,所以,台里便对我下了死命令,看看能不能将你请出山。只要你答应,你可以提任何条件。”
赵奇音说的诚肯,这却是让莫白有些意动。
央视的影响力可不是地方电视台可以相比的,哪怕就是自己不为钱,没事上上央视也是好的。
“我出山可以是可以,但你们搞的那个华夏好歌曲这算怎么回事?”
“我给你说说这个华夏好歌曲,是这样的……”
“汗……说得这么复杂,其实与《好声音》《歌手》之类的综艺节目差不多。”
“好吧,其实是差不多。”
“赵导,你是怎么想到搞这样的综艺节目?”
“莫白,难道不行吗,我专门做了调查,这样的综艺节目非常有市场。哪怕就算是一些做得很普通的,收视最少亦是能保证1个点。如果由我们央视来做,我预计最少有3个点。”
“这不是收视不收视的问题,我知道这样的节目现在还有市场。只是,如果你们央视也做这个,那你们与地方电视台有什么区别了?而且,别人搞这样的综艺节目,你们央视也搞。一般不是你们央市搞出来的节目,其他地方电视台跟风吗?”
这番话说得赵奇音有一些尴尬。
“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见赵奇音有一些尴尬,莫白解释说道:“我是觉得,作为央视,你们就应该与地方电视台有一些区别,不能为娱乐而娱乐。之前你们搞的《华夏文化大会》《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汉字听写》之类的综艺节目不是挺好的嘛,没必要去搞这一些完全娱乐性的节目。”
“莫白,你说的对。之前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赵奇音点头:“只是,要做一期即有中华文化,又带有收视看点的综艺节目实在是太难了。我们已经将字,词,诗歌,甚至连文化都搞进去了,再要做什么有内涵的节目,实在是太难了。前不久我们就打回去了20个与文化有关的节目,不是我们不想做,实在是没有特别好的创意。央视虽然说是央视,但也是电视台,我们不可能不看重收视的影响。”
“倒也是。”
赵奇音这么说,莫白也是点头。
总是在那里搞一些高大上但却没有人看的节目,其实也没有太多意义。
只是莫白是谁。
仅仅只是想了一会儿,莫白便说道:“赵导,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一个不错的节目。”
“什么节目?”
“见字如面。”
前世经典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便被莫白说了出来。
第932章 我可是要当台长的人了
《见字如面》是前世一档以书信为主的文化节目。虽然当时《见字如面》是由名不经传的黑龙江电视台播出的,但节目一经播放却是受到了一至的好评。作为超越地方电视台,也作为引领全中国文化的央视,见字如面这一部作品非常切合央视的定位。所以,赵奇音只是一说,莫白便将《见字如面》这个创意说了出来。
“咦,这个节目有意思。”
“呵呵,不仅是有意思,说不定节目一经播放,将会掀起全民讨论呢。”
“有可能,你这家伙厉害呀,我现在就回去汇报。”
赵奇音是央视的知名导演,虽然莫白并没有完全解释节目的设置,但赵奇英做节目这么久,只是想了一会,亦是能够想到有关书信的看点。本来只想找莫白搞一个娱乐节目的他,在见字如面出来之后,却是将那什么好歌曲的忘了一干二净。
还要说吗?
相对于更有文化更有内涵更有看点的《见字如面》,他又怎么会再对这种仅仅只是娱乐类的节目感兴趣呢。
“哦,对了,莫白,你一定要担当我们这个节目的嘉宾。”
急急忙忙离开,过了一会,赵奇音又急急忙忙的赶回来。
“汗,赵导,一个电话的事,有必要走了又回来嘛。”
“我也不想呀,我就是怕你变卦呀。”
“怎么会,不过,若是担心我变卦,我倒是有个好主意。”
“什么主意?”
“先给钱。”
“我去……莫白,你不是说闲钱少嘛。”
“如果是让我搞娱乐类的节目,我当然觉得少,但《见字如面》这个节目,我还是挺喜欢的。”
“那喜欢就少点喽。”
“人情是人情,生意归生意,赵导,又不是花你的钱,你心疼什么。”
“为什么你怎么说都有理,好吧,就这么说定了。”
拿莫白没办法,赵奇音当天就回到央视。
一翻将策划做出,没有任何问题,央视批复了《见字如面》的项目。
当然,也因为怕莫白半路跑人,央视还真先给莫白支付了10亿人民币。
用他们的话说,自己先将钱给了,莫白这丫的若是再跑,那就太不地道了。
不过,对于这一点,央视却是也有一个要求。
给钱可以。
但莫白必需担任央视的总监。
当然,这个总监不需要怎么上班,只是名誉上挂在那里。
莫白知道央视的心思。
摆明了是想利用自己给他们央视打广告。
当然,还有一点,给自己总监的身份也算是另一种变相的捆绑。
未来莫白要是再有什么节目,以他央视总监的身份,肯定得第一个想到央视呀。
不过,哪怕知道,莫白也答应了下来。
他倒不是对央视什么总监感兴趣。
只是既然央视给了莫白总监的位置,他还真想着哪一天是不是将那个台长给拿下。
自己是不是太坏了。
没有。
没有。
以后自己可是要成为台长的人了。
莫白嘿嘿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莫白大方的接受了央视的聘请,同时,央视也在莫白签订协议之后向媒体正式打出了广告。
【重磅新闻,莫白签约央视。】
不用说,这则新闻放在哪里,哪里都是一片沸腾。
“哇噻噻,莫白跨界都跨到电视台里了。”
“没办法,其他一些领域太没挑战了,只好挑战下电视台。”
“据说莫白的职位还不低,担任的是央视综艺频道的总监,可单独负责一个栏目。”
“厉害呀,难道不久之后央视就要推出新的节目?”
答案证明了一众看客的猜测。
在央视公布出签约莫白之后,央视综艺频道也公布了即将推出的一个全新栏目: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这是一个什么节目?”
“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个节目是大白搞的。”
“汗,从哪里都能见到莫白的脑残粉。不过,这个节目未必能火。”
“为什么?”
“没看到这个节目的解释吗,这是一封关于家书一类的栏目。”
“家书?”
“对。”
“家书有什么看头?”
“我也很想知道。”
如果说之前的字词大赛,成语大赛,诗词大赛之类的还能火爆。
那是大家知道这是因为不管是字词还是成语,更或是诗词,都是有关于中国文化。
但这家书,看上去与中国文化并没有太多的相同。
他最多的只是一种私人之间的事情,有的一些家书往往是柴米油盐,他人并不感兴趣。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却是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像家书,信件之类的,人们已经很少用了。哪怕就是用,也用的是网上的邮件。而且邮件也用的非常少,大都是工作需要才会发邮件。如果是普通的问候,朋友之间的沟通,完全可以通过别的方式,用信做什么?
“不管怎么说,还是很期待。”
“嗯,这可是大白的节目,难道大家就不相信大白吗?”
“哪怕就是看起来很普通的节目,大白也能让众人眼前一亮。而且,大白可是文化人,文化人呀……在华国文坛还有谁敢与大白比肩,有谁,谁谁……站出来。”
“就是,别说其他,光是大白往那里一站,我便相信这节目一定火。”
莫白是谁。
以莫白的人气,别说《见字如面》无比的经典。
哪怕就是一个无聊的节目,万众亦是无比的期待。
不过,也正是看到一众粉丝的热情,莫白却是皱了皱眉头。
他倒不是说不喜欢大家支持自己。
只是,当莫白的人气到达一定的地步之后,莫白却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实在是对于很多人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见字如面虽然不错,但大家如果是冲着自己的面子而来,那就有失莫白做这一档节目的用心。
“赵导,我们的节目换一下,评论嘉宾我就不当了。”
央视综艺频道《见字如面》节目组,莫白对赵奇音说道。
“总监,这会不会影响我们的人气?”
“开始当然有些影响,不过,如果我们这个节目就是靠我撑着,那我们也没必要做这一个节目了。”
“说是这么说……”
“好了,就这样。赵导,你与各大院校的教授熟悉,你再去找个男教授。”
“行……”
见莫白下定了决心,赵奇音只好点头。
不点头也没办法呀,现在的莫白官比赵奇音大,而且还是赵奇音的顶头上司。
顶头上司的话,赵奇音哪里还敢不答应?
第933章 李小龙写给妻子的信
《见字如面》一旦项目确定,莫白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录制当中。
不过,与以前莫白参与节目不一样。
以前莫白参与的节目虽然是录制,但那时的莫白只是嘉宾,他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准备。
但是,作为《见字如面》的总监,莫白所在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经过两个多星期的舞台布置,《见字如面》正式向大众见面。
与前世差不多。
见字如面分为两个节目间。
一个是明星读信的舞台。
另一个是主持人与两位男女嘉宾评价的一个录制间。
一个多小时的录制,第一期的节目录制完毕。
根据之前安排,《见字如面》将放在央视综艺频道的黄金里间8点播放。
这个时间点可以说是很不错的。
当然,莫白最为希望的是放在央视1套。
不过,莫白知道,得慢慢来。
央视的所有资源不可能为他一个人倾斜。
“赵导,走,录好节目了,我们去喝一杯。”
“我说莫白,你怎么这么轻松呀。”
下了班,赵奇音也叫回莫白的名字。
“怎么,你们央视都天天这样吗?”
指着赵奇音愁眉苦脸的样子,莫白问道。
“什么叫我们央视,你不是央视的吗?还好吧,跟你透露一个不好的消息。”
“既然是不好的消息,那就别透露给我了。走走走,我们去喝酒吧。”
不由分说,莫白却是拉着赵奇音在央视附近的一家小酒馆。
“咦,董清姐,你也在?”
正到小酒馆,不想却是碰到了央视一姐董清。
“莫总监,你好。”
看到莫白,董清却是笑着向莫白问好:“你可是我们央视最年轻的总监了,以后可得多多关照。”
“董清姐,哪里的话,我这算什么总监,就是一打酱油的。来来来,董清姐,饿了吧,一块吃点吧。”
虽说是央视,但其实工作量也蛮大的。
特别是不少节目录完之后已经很晚了,再处理一些事情,时常忙到十一二点。
不少央视工作的主持人都会在下班之后到附近吃点宵夜。
“行,一起。”
董清点头,几人凑到一桌。
“赵哥,还是你厉害,竟然请到了莫白。”
“我算什么厉害,给钱的好不好。”
“噗……”
“哎哎哎……赵导,你这算什么话,好像不给钱我就不搞这个节目了。”
莫白鄙视了赵奇音一眼:“好逮我也是走在首富路上的人啦。”
“是是是,莫白,走在首富路上的人也这么喜欢钱,你也算是厉害了。”
董清补了一刀。
大家边吃边聊,因为早就熟悉,倒也聊得无比的开心。
“对了,莫白,你们最近在搞一个叫做《见字如面》的节目?”
“对呀,董清姐,你觉得这节目怎么样?”
“好是好,但你怎么在幕后了?”
“幕后的才是大BOSS嘛。”
“行,你是大BOSS,那我告诉你一个坏消息。”
“又来了。”
莫白头痛:“刚赵哥也想告诉我坏消息,董清姐你也要告诉我。行行行,既然坏消息躲不过,你就说吧,是啥坏消息?”
“魔都电视台已经准备推出新一期中国好声音了。”
“还真是个比较坏的坏消息。”
莫白皱了皱眉。
好声音虽然是娱乐节目,但娱乐节目并不代表没人看。
相反,相好声音这样的娱乐节目一直很吸引人眼球。
特别是当年莫白参加好声音之后,好声音更成为了无数观众必看的经典节目。
虽然最近几年好声音收视有一些下滑,但仍然是综艺节目的王牌。
“呵呵,莫白,是不是压力来了?”
“有点吧。”
“有点那就赶紧在镜头上露个脸,没事客串一下也好。”
“有机会吧,不过,暂时没想过客串。”
“那怎么办?”
“能怎么办,只能拼了。”
情况虽然有一些差,但还算好。
好声音虽然不错,但最近几年却是越来越没有新意,大家也算是审美疲劳。
至于《见字如面》,虽然自己不露脸,但却创意满满,更为关键的是有着良好的口碑。
哪怕就是碰到中国好声音,见字如面也未必不能与其一战。
几天之后,见字如面正式向大众见面。
“终于出现了。”
“见字如面,等得好辛苦。”
“呃,哥们,有必要这么激动,不就是一个节目嘛。”
“难道你不知道这个节目是莫白制作的?”
“莫白?”
“对。”
“我去,他怎么也不广告一下,现在好了,好多人都不知道。”
“谁知道这家伙,还是看看他的节目吧。不管怎么说,莫白一直没有让我们失望过。”
虽然不少人不知道《见字如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目,但不少铁杆粉丝仍无比的期待。
不过,对于大众电视台来说,哪怕就算是有获得一些消息的莫白铁杆收看,整个的收视群也不大。
这也令《见字如面》在开播之时的收视仅仅只有0。3个百分点。
这一点莫白倒是不担心。
央视综艺频道不是央视1套,他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获得有多高的收视。
见字如面胜出别人的地方,就在于这一些信件。
所以,与前世《见字如面》不一样。
莫白一开始并不让主持人与嘉宾出场,而是先让读信的明星出场。
第一位走出场的明星是“王耀庆”。
当然,王耀庆并不是特别火,但这没关系。
一上场的“王耀庆”并没有一开始就读信,而是做了一个摸鼻子的动作。
这个动作令人感学有一些怪。
“怎么回事,这个节目是干嘛的?”
“不知道,见字如面,好像是读信的节目。”
“有看头吗?”
“也不知道。”
众人有一些迷糊。
但毕竟节目刚开始,他们只好继续看下去。
【我最亲爱的妻子:除了吃喝拉撒,我们整日整夜都在拍电影。我与香港的电影公司合作得很好。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我们还能还上那3000美金的房租,比如说12月份的。原因有两个;1:如果9月份能回美国的话,我就可以从派拉蒙公司那里赚些钱;2:自从我拍完电影之后,香港的电影公司就火了。我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延期,我应该能还1500美金。到时候再还2000美金给鲍勃和吉姆……】
王耀庆学着某人的样子读起这一封信。
“什么情况?”
“我有一些晕了。”
“这封信是谁写的,写给谁?”
不少看头感觉有一些糟糕。但毕竟这读信也并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只是一会儿,王耀庆便又读了一段:
【唐山大兄》进展很顺利。毕竟按香港的标准来说导演还是不错的。如果与派拉蒙的合作顺利,那结果就会不错。到时我直接从曼谷回去,不过那样就没法儿给我的宝贝儿子布兰登买娃娃了。我告诉你啊,在香港我现在是巨星了。有单独的化妆师,专用的椅子甚至还有专用的面巾纸——真的。我有强烈的预感,我真的要火了。】
“好吧,我看是看不懂了。”
“大白果然不适合正经的搞东西。”
“大白,不是我不支持你呀,是你搞出来的节目太深奥了。”
“还有那句,我有强烈的预感,我真的要火了,怎么感学是搞笑的节目?”
看到这里,不少观众已经准备换台。
不过,就在他们准备走人的时候,脑海里一个声音却是突然让他们停了下来。
“咦,怎么回事?”
“怎么感觉这封信有点熟悉?”
“《唐山大兄》好像在哪听过。”
就在这转瞬间,有人猛的惊醒。
“李小龙。”
“是李小龙。”
“这是李小龙写给他妻子的信。”
第934章 世间再无邓丽君
“天呐,没想到这个节目竟然能拿出李小龙写给妻子的信。”
“偶像呀,李小龙,就冲着李小龙,这个节目我必需点赞。”
“很不错的节目,我就喜欢看这种与众不同的节目。”
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对《见字如面》没有什么感觉,不知道这个节目讲的是什么。
但是,当大家发现这一封信竟然是李小龙写的之后,众人却是不觉得眼前一亮。
的确。
书信,家信这种东西,虽然看起来很平淡无奇,但是,如果是名人的书信,家信,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等我的电影在香港火了,我的片酬至少要10000美金,还得有十分之一的分红,而且我们全家都可以坐头等舱旅行。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切都顺利吧。嗯,看起来今年一帆风顺。爱你,远方的妻子。李小龙……】
最后署名李小龙,真正的道出了这一封家信的作者。
没错。
正是功夫巨星李小龙。
“果然是央视,一出手就是不凡。”
“连李小龙的写给妻子的信都搞到了。”
“听这一封信,感觉李小龙似乎从没离开我们。”
电视机前一众看客不断热议。
同时,对于原本并不看好的《见字如面》,众人也给予了一致的好评。
不仅如此。
一众看客在听了这一封信之后,却是像喝了一碗心灵鸡汤。
谁能想到,大红大紫的李小龙也有生活窘迫的时候,他竟然还欠别人的钱。
甚至,还欠很多的贷款。
可这又如何?
李小龙仍是以他无比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
并且,他还对未来进行了展望,他们一定可以做上头等舱,他们也一定可以想去哪旅行就去哪施行。
是的。
李小龙在后来真的做到了。
不只做到了,而且成为了全球耀眼的巨星。
可以说。
在这一封信之后,李小龙不仅成功的吊起了大家的味口,另一方面李小龙的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也刺激着电视机前每一个观众。
“不知道接下来这封信是谁的?”
“我都有一些期待了。”
“是呀,我也很期待。”
一封李小龙的信让人无比的怀念。
同时,见字如面以这种读信的方式也在仅仅一封信之后便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接下来,见字如面当然没有令大家失望。
在李小龙的家信之后,则是一封来自流行天后邓丽君的书信。
【老师:
在这次的来信中,您谈到一些演唱方面的问题,也谈到录音时应注意的事宜。这些微末的细节您都替我操心,由此可见您和一般的老师不同。虽然您和我并不见面,但是我觉得不见面比常在一起还近。您确实是一位如同父辈的长者。】
这是邓丽君写给他的作曲人庄奴的一封信。邓丽君80%的歌曲,都是由庄奴一手完成的。
【在舞台上,面对的观众越多,越发地激起我勇于向上奔放的情绪。掌声越多,越叫我要全力以赴地唱好每一首歌。但是在录音间里,却仿佛是一座小小的城堡,将自己孤立了起来,没有掌声,没有喝彩的声音,一切都静悄悄的。当音乐响起,才引发出我的歌声。这时候琴声、歌声、与自己的心声共鸣,好像睡梦初醒,催促着我走进大众……】
与之前李小龙的书信一样,邓丽君的书信在读出之后,众人又是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当中。
他们不由得想起了邓丽君当年唱的歌曲。
那一首《甜密密》。
那一首《小城故事》。
那一首《我只在乎你》。
【小的时候,听大人们谈起明星、歌星、舞星。这些星,真的像天上的星,距离我那么远,远得遥不可及。而现在呢,我也被人列入歌星的行列,反而觉得平淡无奇。倒是一种奉献的压力,迫使自己不敢松懈。如何唱好歌,怎样把歌唱好,常常摆在心里。这种心理,只是告诉我自己,要把欢乐带给大众。】
蒋勤勤继续读着信。
电视机前的观众却是下意识的闭起了眼睛,他们准备用心去聆听。
事实上,这一个电视节目真的不需要看,只需要听就够了。
甚至,越是聆听,你越能感受到这一个节目的内涵。
可惜,越是优秀的人似乎越是被上帝妒忌。
强如功夫巨星的李小龙,又如风华正茂的邓丽君,都是早早逝去。
人们除了感慨再无其他。
而此时,当听到邓丽君的一封写给老师庄奴的信,却是又让大家如之前一般,只感觉邓丽君好像活过来了。
他们仿佛看到了初涉歌坛的邓丽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