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全能大明星-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是对诗歌没什么兴趣的朋友,只要是他们看上一看,都会止不住的热血沸腾。
“好诗,这首诗看得我泪流满面。”
“我也是,诗人的一腔热血全在这两首诗中体现。”
“之前一直认为莫白上蹿下跳,不喜欢,但这两首诗,我服了。”
“堂堂华夏,就应该有这样傲骨的诗人。”
“是的,我原以为这种诗人在近代之后就绝迹了,没想到,竟然仍有一位。”
“那100多位联合攻击莫白的家伙,给我滚过来看看这两首诗,看看你们所骂的,所攻击的人儿,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无比震撼的吼声,在网上咆哮。
就像列强当年瓜分华国之时的阵痛。
但莫白的诗,并没有停下。
在第二首诗之后,第三首再度来临。
【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一首诗说的是广州湾,也就是现在湛江市。曾为法国殖民地。
东海和硇州,即东海岛和硇洲岛。
第627章 七子之歌
“李老,那个莫白也太不像话了,知道不是我们的对手,竟然发动他们的水军来攻击我们。”
“是呀,可恶,今天一早起来,居然有数百条贴子在骂我。”
“数百条,那你还算轻的,我会说我微博都有1000多条骂我的吗?”
还是一直常去的茶馆,十几位老一辈艺术家在茶馆里愤愤不平。
“哎,李老,你怎么不说话了?”
“是呀,李老,听说那艺术司的副司长郑连还算你半个徒弟,不知道有没有这事?”
“不管是不是,我看,李老,我们一起去艺术司抗议。”
“对,那个莫白简直在耍流氓嘛,还说什么天才,一定要让他下台才行。”
几位老者都是看着刚刚出院的李德炳。
“别说了,你们还是看看莫白写的诗吧。”
李德炳有些心灰意冷,摇了摇头说道。
“看他写的诗做什么?”
“李老,您这是什么意思?”
“我知道那个莫白写诗有些水平,但我们与他比的又不是诗,而是少年儿童歌曲。”
“对,如果他创作不出几首经典的少年儿音歌曲,那么,他就应该下台。还好意思当顾问,我们这一些老骨头还没当呢,哪轮到他。”
众人又是一阵吐槽。
只是,这个时候,李德炳却是拿出一个笔记本,无比沉重的念道。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老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李德炳的声音虽小,但是,念出来的声音却是铿锵有力。
在坐的老者个个都是赫赫有名的艺术工作者,只是一听,众人便肃然起敬。
“李老,您这诗歌写得太好了。”
“诗歌里写的不会是【威海卫】吧。”
“啧啧,厉害呀,李老,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
众人都是搞艺术的,大家对于诗歌都有独到的见解。
此时听到李德炳念出的这一首诗歌,却是一下子有些激动。
他们哪里会不知道,这首诗歌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只是,这时的李德炳却没有说话,而是继续念道。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弯。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在坐的老者最年轻的有60岁,老一些的有80岁,甚至还有一位90多岁的老者。
如果说对于历史最为清楚的,除了他们这一群人,还有谁呢?
华国百年之前受到的一系列欺辱,哪怕就是一辈子,他们也无法忘记。
当李德炳念出第二首的台弯时,众人已经满脸的凝重。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众人没有打断李德炳。
他们知道,此时的李德炳,在艺术领域已经上升到了一个令他们仰望的高度。
哪怕不说其他,光是现在来分析,他们便认为,这两首诗的韵味便不下于蔡先生的岁在当年。
而且,看起来这两首诗还是一个系列。
再加上此诗所描写的年代,其中的深意,恐怕是《岁在当年》亦比不了。
特别是最后一句,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更是激起了数位老者的泪花。
祖国百年之前遭受到了很多欺辱,如今也算是站起来了。但是,仍有一个地方,没有回归我们的怀抱。这个地方,便是台弯。最后一句,母亲,我要回来,简直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特别是有一位90位的老者,更是无比的激动。
他有一位弟弟,就是去了台弯。
可是,这么多年了,至今却一直未能回来。
李德炳仿佛沉静在了诗歌当中,仍然没有停下。
接着第二首,李德炳继续念道。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说的是香江。
幸运的是,香江在97年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不过,虽然如此,当回首百年之前外国列强刮分祖国时的场景,数十位老者的拳头都是不由自主紧紧的抓在一起。只要一声令下,哪怕就是老弱之躯,亦将拼命。
掌声袭来。
数位老者被李德炳这三首诗歌感动的全身沸腾。
哪怕就是早已过了年轻激动时的年龄,但仍是止不住的热血上涌。
“好,好诗。”
“李老,您写的好诗呀。”
“真没想到,李老,您这几十年竟然成长到了这地步。”
“是呀,你这般高度,我们都要仰望了。”
一系列赞美,不断说出。
只是,听着数十位老友的称赞,李德炳却是苦笑的摇摇头。
“我也很想这诗是我写的,可是,这并不是我写的。”
“啊,不是你写的?”
其他老者有些尴尬,刚才一翻动作白做了?
不过,虽然如此,这诗歌写得也太好了,不管是谁写的,都要夸他一句。
“那是谁写的?”
“李老,这应该是新创作的诗歌吧,之前我就从来没有读过这几首。”
“写得真好,风格与历往的诗人都不一样,虽然写的是现代诗,但感情却无比的真挚。”
“是呀,寥寥几句,看上去是低吟,但我能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咆哮。”
“这是举国之痛,任何一人都是一样的心情。”
“李老,您这是做什么,你还没说,这几首诗到底是谁写的呀。”
众人都是看着李德炳。
“你们想知道?”
“当然。”
“你们真想知道?”
“废话。”
“你们确定想知道?”
“李老,您这是怎么了?”
一众老者有些抓狂,你这是逗我们玩呢?
“不是我逗你们玩,而是,我怕我说出这人是谁,你们恐怕会吓一跳。”
“怎么可能。”
“快说吧,难道这个诗人有三头六臂不成,我们还会吓一跳?”
“就是,我们活了这么大把的岁数,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吓住的,快说。”
几位老者又是催促。
“那好,我说了。”
重重的咳了一句,李德炳终于说出。
“这个人,就是莫白。”
“是的,没错,就是我们之前一直念叨的莫白。”
……
一口气,莫白写了六首。
六首,都发在了微博上。
发完之后,莫白没有再写下去。
而是好好的睡了一个觉,第二天,当再次打开微博时。
莫白却发现,昨天写下来的六首诗,已经传遍了互联网大大小小每一个脚落。
不只如此。
哪怕就是传统媒体,一些报纸杂志,也在此时转载了莫白写的六首诗。
【华国伟大诗人再现。】
【天佑中华,没想到现代还有一位如此杰出的诗人。】
【六首诗歌,每一首代表一个地方,每一个地方都是我们永远忘不了的痛。】
【莫白:一代大师风范】
一系列的好评,如潮水般的涌来。
“大白,你终于出现了。”
“呃,昨天晚上太累了,写完诗就睡着了。”
“知道,写诗很费脑力的,是应该好好休息。不过,你不知道,你的这六首诗,已经轰动国内了。”
“是呀,大白,那些之前攻击你的家伙,都不好意思再提与你PK了。”
“对了,大白,这六首诗叫什么名字呀,你怎么没有写诗名。”
白玉堂一众弟子纷纷问道。
“这个呀,抱歉,是我忘了,这几首诗是一个系列,叫做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是的。”
“七子指的是祖国母亲的七个儿子吗。”
“对。”
“大连,台弯,香江,威海卫,九龙岛,广州湾……只有6个呀,还有一个呢?”
“还有一个是澳门,合起来就是七子。不过,这一首还没有写。”
“明白了。”
众人点头。
七子之歌。
这诗名牛逼。
连起来所蕴含的意义,更是震撼。
“吼吼,大白这回是要暴走呀。”
“那是,大白一直很牛逼。”
“对,大白本来就很牛逼,只是一直很逗逼,弄得大家不知道。”
“现在好了,我想,大白这几首诗之后,众人再看大白时,都会满怀敬意。”
“可不是,看看大白的微博,那些网友留言,一直都是先生先生的叫。妈呀,我要是大白,直接就要尿了。”
“七子之歌,还有一子没写,大白什么时候写好呀,好期待。”
“淡定,写诗需要灵感,哪能想写就写。不过,既然是七子之歌,肯定会有七首。”
白玉堂分群【观鱼堂】,一众粉丝私下里背着大白议论说道。
……
“莫白先生,您真是太厉害了,你昨天写的六首诗,太棒了。”
艺术司,郑司长激动的对莫白说道。
“郑司长见笑了,这首诗其实不只六首,而是有七首。”
“七首?”
“对,七首是一个系列,名字叫做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郑连眼前一亮:“七子,七子,祖国母亲的七子,好名字。对了,还有一首呢,您怎么没有写出来?”
“还有一首就是我给贵司创作的作品。”
“啊?”
“郑司长,你不是说要我创作出一首经典,一首让人无法可说的作品吗?”
“莫白先生,我们要您创作的是歌吧。”
“我知道,你们要的不是诗,是歌。最后一首,我已经给他谱上了曲。”
说着,莫白将“七子之歌”的最后一首《澳门》拿了出来:“我已经联系好了一所小学,并挑选了60位小朋友一同合唱。明天,我会将合唱版的七子之歌拿出来。”
第628章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莫白?”
“李老,你说这几首诗是莫白写的?”
“怎么可能,这小子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歌?”
茶馆一众老者大是不信。
哪怕他们之前也知道,这个叫莫白的家伙的确有一些才华。
但这个才华,在他们眼里,也只不过是小才华,并不算是大才。
真正大才者,是如100多年前的那些先辈一样,用鲜血写出昂然点醒世人的诗歌。
正如教育第一人的蔡先生。
蔡先生身为华国教育第一人,也是抗战救国先驱。
又如刚刚听到的这几首。
可是,这个时候说这几首诗竟然是莫白写的,一众老者以为这是在开玩笑。
“是呀,我也想不可能。”
李德炳再次苦笑,收好了笔记本,然后说道:“事实上,我说的只是其中的三首,还有剩下的三首,我还没有摘录下来。”
“啊,还有三首?”
“是的。”
“在哪?”
“就在莫白的微博上。”
“老板,你们这里有电脑吗,我们上个网。”
“有。”
数十位老者茶也不喝了,纷纷聚到电脑前。
打开网站,进入莫白的微博。
“原来真是这小子写的呀。”
“一二三四五六……的确是6首。”
“剩下的3首我看看。”
这一看,数十位老者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
6首诗歌,每一首代表一个地方。
每一个地方,代表着祖国曾经受到了欺辱。
每一份欺辱,都深深的扎在数十位老者内心,无比的疼痛。
而莫白,却是将这一份愤怒之情,转化成为了如此有艺术性的诗歌。
天才。
不。
这不只是天才这么简单。
这简直是大师呀。
这样的水平,哪怕就是与蔡先生相比,也不为过呀。
“好像还有一首。”
不断的感觉,众人也不断翻着莫白的微博。
当发现这一首诗歌不只有6首,而是有7首时,众人又是凑了过来。
“还有1首呀。”
“对,按莫白所说,这几首诗歌是一个系列,名字叫做《七子之歌》。七子,也就是祖国母亲的七个儿子,也是100多年前被分割出去的地方。既然是七子,之前有六首,那就还有一首。不过,最后一首莫白没有写出来。”
“那我们?”
到了这里,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前脚还联合了100多人攻击莫白,后脚却是被莫白写的诗给震撼了。
这还打得下去吗?
面对着一位如大师一样的人物,众位老者都感觉有一些不好意思。
这哪里是什么以大欺小呀。
这是自不量力在大师面前班门弄斧呀。
……
“曲主任,曲主任。”
内心无比激动,郑司长拿着莫白最后的一首诗歌,来到了曲主任办公室。
“怎么了,郑司长?”
“七子之歌,莫白写的是七子之歌呀。”
“你说什么七子之歌?”
曲主任有一些不解,只是过了一会,却是一下子醒悟:“你说的是莫白写的诗叫七子之歌?”
“对,就是七子之歌。”
“不对呀,七子之歌,应该有七首,怎么莫白只写了六首。”
“这不就是了。”
拿着刚才莫白写好的最后一首,郑司长递了上去。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读着这一首诗,曲主任激动的全身颤抖:“郑司长,莫白先生现在在哪?”
“在希望小学。”
“希望小学?”
“对,莫白先生说,他将给最后这一首诗配上曲子。”
“天呐……快,快,带我去,带我去看看。”
……
希望小学。
“来来来,最后一遍。”
“大家听我指挥。”
“你可知……”
莫白担任指挥,指导着希望小学3年级2班的学子一同合唱七子之歌。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如诗如歌。
有很多的音乐创作者,他们会给一些优秀的诗歌谱上曲。
正如蔡先生写的《岁在当年》。
只是可惜,并不是每首诗歌配上曲子,他就好听。
也并不是每首诗歌亦上弦律,他就能广为传唱。
更不是每一首诗歌配上曲调,他就合适这一些诗歌的风格。
但,七子之歌是一个例外。
此时,希望小学大部分的老师都是激动的站在场外倾听。
听着学子们一同合唱的这一首经典,一众老师泪流满面。
更多的老师,则是激动的看着莫白。
莫白先生。
是的。
哪怕就是他们,此时看着莫白,也是心里面叫了一声“先生”二字。
“OK,很好。”
“好了,我已经将大家的合唱录了下来。”
“同学们,辛苦了,希望你们也能劳记这一段历史。现在,大家解散。”
一切做完,但此时,一众教师却是纷纷走了上前。
“莫白先生,您真是太棒了。”
“这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歌曲。”
“曲好,词更好。”
不少年轻教师激动的与莫白拥抱。
特别是年轻的女教师,此时看到莫白,眼睛里面简直散发出无数星星。
当然,不只是他们。
此时,赶往希望小学的还有曲主任与郑司长。
当他们听完《七子之歌》大合唱后,曲主任亦是兴奋的走了上前。
“莫白先生,我代表广大少年儿童向您致敬。”
“谢谢您,谢谢您为华国少年儿童所做的贡献。”
“郑司长,马上通知下去,将《七子之歌》例为全华国所有学校推荐曲目。”
“是。”
……
七子之歌。
不管生于何时,都将令人动容。
100多年前是,现在同样也是。
当然,事实上,不需要官方的推荐,七子之歌本身就有这样的力量。
特别是当莫白将希望小学60位学子合唱的《七子之歌》上传到网络,整个华国彻底爆炸。
“七子,竟然真写了七首。”
“没想到,最后一首还配上了曲,天才呀。”
“这首歌曲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歌曲,当然,也是最令人感动的歌曲。”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好喜欢呀,百听不厌。”
“特别是高潮部分,【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这里开始,好大气。”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哭了,真的。”
“百年风云激荡,莫白先生,请您放心,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段历史。”
“之前我还觉得莫白先生只是用诗来应付100多人的挑战,虽然也算是厉害,但毕竟有一些勉强,心里面我还觉得,可能他们会不服气。毕竟人家挑战的是少年儿歌,拿诗PK算什么?哪怕这一些诗写得再好,写得他们哑口无言,他们内心里面也会不服。可没想到,当莫白先生给《七子之歌》的最后一首诗谱出曲后。现在来看,100多人的联手,简直就像一个笑话。”
听着歌曲。
念着歌词。
跟着视频里的一众小学生一同合唱。
七子之歌,早已在这一瞬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经典。
而莫白这个之前有一些奇葩,有一些逗逼,有一些人来疯……的家伙,竟然在这会儿突然变得高大上起来了。
正如那一句莫白先生。
以前的先生仅仅只是随口称呼。
但现在的先生,却是真正的成为“先生”了。
第629章 别过来,再过来我就要报警了
“七子之歌。”
听着60多位小朋友合唱的七子之歌澳门,一众老艺术前辈无比的激动。
“莫白,你给我等着。”
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情绪有一些控制不住,其中一位老者在微博上大吼了一句。
“莫白先生,好,很好,我倒要亲自上门喊你一声先生。”
又一位老者,带着无比愤怒的声音说道。
“老头子我80多岁了,也想拜会一下这位传说中的先生。”
“还有我,我打算带着藤条过去。”
“藤条,我怎么没想到呢,一起。”
很莫名其妙,《七子之歌》不但没有令这一些人羞愧,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愤怒之心。
短短时间,一众老者竟然再一次聚集。
看他们的样子,好像要亲自找到莫白,来一场真人PK。
“我靠,这些家伙疯了吗?”
“词比不过人家,曲也比不过人家,想倚老卖老吗?”
“看来还是低估了他们的脸皮,大白,赶紧躲一躲吧。”
“是呀,这一些老头可能是被你的《七子之歌》刺激得疯了,要跟你拼命。”
突然之间的行动,吓了一众白玉堂粉丝一跳。
不仅如此,哪怕就是莫白看到,亦是目瞪口呆。
“莫白先生,不好了。”
“郑司长,怎么回事?”
“李德炳李老带着几十位老艺术家前来找你了,据说,还带了藤条。”
郑司长压低着声音说道。
这事儿,他也是直冒冷汗,没想到,好端端的这一些老前辈竟然暴走了。
不过也是,他们做了一辈子艺术,为国家做了一辈子贡献,本来也算是声名在外,让众人敬佩了。可没想到,莫白的一首七子之歌,却是将他们打击得体无完肤。这换做是年轻人,也是受不了呀。
“不会吧,真来呀。”
莫白泪流满面。
“是呀,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回事,打电话他们也不接,问是怎么回事,他们也不说。你也知道,这一些老前辈年纪大了,有的时候就跟小孩一样。”
“我知道。”
“所以,莫白先生,你还是尽量不要与他们碰面。真要是碰面,哪怕你有理,也说不清了。”
“行,放心,我躲着他们就是。”
莫白也是一阵后怕。
尼玛,这帮家伙真是牛逼呀。
耍赖耍到这境界,他也是服了。
哪怕莫白再怎么有才,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与这一些老前辈真人PK。
这些人,最好的办法,那就是躲得他们远远的。
挂掉郑司长的电话,莫白给苏婷打了声招呼,便一个人找了一家酒店。
他打算在酒店里住几天,避避风头。
只是,不想,哪怕如此,当第二天莫白醒来准备去酒店吃早餐时。
打开房门,只看见黑压压的几十号老者堵着莫白的房门。
“你们……”
差一些,莫白吓得半身不举。
“你们不要乱来呀。”
虽然不知道这一些人是谁,但用脚扯头都知道,这不是那帮老艺术家是谁?
“别过来。”
“你们再过来,我就要报警了。”
冷汗都被这一些家伙给吓得不断的冒了出来。
这帮老头虽然无耻,但毕竟年纪太大,莫白真不好与他们真人PK。
而且,哪怕就是真人PK,几十位老头轰的全冲过来,莫白还能废了他们吗?
只是,就在莫白大声说到报警的时候,打头的李德炳却是朝着莫白鞠了一躬:“莫白先生,不要误会,我们这是来找您道歉的。”
“啊……道歉?”
莫白有些蒙了。
“是呀,就是道歉,莫白先生,您是真正的大家,我们为之前向您的挑战道歉。”
李德炳说得很诚肯,但莫白仍是有一些没有恍过神来。
“那你们在微博上怎么没说?”
“我们说了呀。”
“你们说叫我等着。”
“对呀,莫白先生,我们就是叫您别去哪里,这样我们才好找您道歉。没想到莫白先生您这几天竟然跑到了酒店,我们用了好些办法,这才找到您。”
“我……”
莫白有些吐血:“你们还说亲自上门喊我先生。”
“也对呀,我们现在就是喊您先生。先生的水平,我等无比的佩服,您就是我们眼中的先生。”
“这也行。”
莫白眨了眨眼睛。
哪怕他一向脑洞太大,也有一些跟不上这一些老头的节奏。
“可是,你们还带了藤条。”
的确。
这是真带了。
不只是李德炳身上,其他的一些老头身上,每个人身上都带了一根或者几根藤条。
下意识的,莫白拿起床上的被子做好防卫工作。
这帮老头不能太过于信任,看他们背后藏着的藤条,上面还带着刺,这一藤条抽过来……
“我去……不敢想像。”
吓得莫白打了个冷颤。
“莫白先生,您又误会我们了。”
见莫白一直防备,李德炳再一次说道:“莫白先生,我们带藤条,是向您负荆请罪的。”
“啊?”
“莫白先生,我知道,我们的这种行为惊吓到您了,但我们真是诚心诚意。”
说完,李德炳带头,十几位老者背着带刺的藤条,弯腰90度向莫白鞠躬:“抱歉,莫白先生,希望你能原谅我们之前的鲁莽行为。”
“我去……”
直到这时,莫白这才松了一口气。
“妈呀,这帮老头,吓死我了。”
拍了拍胸口,莫白大口喘气。
“各位老前辈,你们早说嘛。”
莫白放下被子。
“唉……莫白先生,我们也是有一些放不下面子,这才出此下策。”
“行吧,以后不许这们一惊一炸的。”
哪怕事情解决了,回想之前莫白也是一阵后怕。
“不会的,不会的,莫白先生,我们保证不会。”
李德炳无比恭敬地说道。
“莫白先生,您是有大才的人,我们佩服都来不及呢。”
“是呀,是呀,莫白先生,您写的《七子之歌》实在是太棒了,昨天我一口气读了十遍,每读一遍,每一次都是泪流满面。”
“莫白先生,您可以与我们一同分享您的创作心得吗?”
老小孩,什么叫做老小孩。
此时的他们,就是。
虽然莫白被他们吓了一跳,但看到他们内心的真诚,莫白亦是大为感慨。
这一些老前辈虽然之前挺顽固的,但不得不说,他们的人品并不差。
相反,不但不差,反而在某些地方还值得敬佩。
正如这一次十几位老头一同前来的负荆请罪,换做是其他的一些年轻人,恐怕绝不可能。
“当然可以。”
莫白也是真诚的回答:“不过,这里交流太不方便了。而且,你们个个拿着藤条,我还是感觉有一些害怕。万一我讲的不好,你们一鞭子抽过来,我找谁去。”
“哈哈哈,哈哈……”
众人相视大笑。
这一笑,也将之前众人的恩怨一笔勾销。
“对对对,莫白先生说的对,我们现在还拿着藤条实在不像话。知道的可能不会有什么想法,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拿鞭子在威胁莫白先生呢。”
“这样,我们就到酒店顶楼的会议室,大家畅谈一天。”
“这个主意好,我赞同。”
“我也赞同。”
第630章 我可是情歌王子
这一通海聊,刚开始说是聊一天,后面变成了聊二天。
本以为二天就可以结束,后面又有一些老艺术家前辈说乘着这个难得的机会不远千里而来。
今天聊美声唱法。
明天唱民族唱法。
后天又说如何将美声民族唱法融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