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仙_1-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问题,以后这吃拿卡要还真不好搞了。
这年头,谁能没点私心呢?就算不吃拿卡要,权力带来的快感也是很享受地嘛,想到这个,他禁不住又生出了些许患得患失的心思。
“那陈主任怎么也不多了解点情况,就这么走了?”努力撇开那些纠结,孔处长又发问了,他觉得自己这事儿也没做错嘛,陈主任不鼓励两句,也得问问吧?
“有人找麻烦,陈主任着急赶过去了,”李健笑嘻嘻地走了过来,他刚才跟陈太忠站得很近。
“不是吧?咱科委不给别人找麻烦,他们已经该念佛了吧?”经历了刚才的事情,孔处长别的没有,底气已经很足了。
陈太忠还真的是救火去了,盖伦集团的贾总,跟邱朝晖吵起来了,两人都觉得自己委屈,就要陈主任前来公断。
要命的是,这件事似乎又涉及到了吃拿卡要的问题。
第911章 创新基金地猫腻
加收了鉴定费之后,科技发展处很快就对盖伦集团的方案做出了判定:可行!
由于贾总对时间要求得挺紧,张志宏甚至联系了王衍的人来帮手,高新技术处别的不行,要说鉴定绕过专利的山寨技术,比他的科技发展处要强那么一点半点。
别小看了这么一个简单地合作,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对两个科室而言也是意味深远,这俩科室的职能看起来差不多,其实还是各有所长的。
关键是文海和邱朝晖一直不对劲,张志宏跟邱主任交好,而王衍则是文主任的人马,自打高新技术处成立,这俩科室就没尿到一个壶里过。
不过,眼下这也是大势所趋了,创新基金目前是张志宏的科技发展处负责审核,可一开始几个主任就商量好了,人手不敷使用的时候,要高新技术处来协办。
再加上有了加收的鉴定费,别的不说,高新技术处的人帮个忙,每人一两百地奖金,邱主任还是舍得出地,所以,两个科室虽然是第一次合作,倒也算得上合作愉快。
没错,盖伦集团提交的建议可行,那么接下来,问题就又来了。
盖伦这里做地预算,是一千一百多万,可邱主任不给这么多,只给五百万,而且还不是一次付清,而是视盖伦的投资额,相应地增加。
这实在让贾总无法忍受,“我说,你们这不是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基金吗?我要是有六百万,剩下的五百万可也不愁了,为什么不全给我?”
“跟国家贷款相比,我们这个基金,更像是一种投资,”邱朝晖也没恼火,耐心地解释,“贾总你想想,换了是你的话,你会容忍别人一分不出,全额享受投资吗?”
“这么搞的话,基金的风险太大,你们自己,必须要自筹一部分,”邱主任的话,说得斩钉截铁,没什么回转余地。
“没这个道理的!”贾总不高兴了,她当然认可邱主任地理由,也承认人家的忌惮非是无因,可是她还是不能接受。
反正,有章尧东打招呼,就事论事的话,她也不怕争一争,“要是这么回事的话,你们那个暂行条例上,就应该标注出来,申请者要自筹资金若干,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你们有这个标注吗?你们没有!”贾总的斥责,倒也是理直气壮。
“我们当然不能标注了,”邱朝晖笑吟吟地回答,“这么说吧,有标注的话,就是增加了资金条件,没标注的话,那就是对客户不设资金门槛……为了吸引更多地优秀项目,我们不能标注出来,否则没准会直接吓退好项目。”
“你这麻子不叫麻子,叫坑人,”贾总心说这文化人里,果然没几个好东西啊,这么损的招儿也想得到,“你们这是有意欺瞒!”
“有这五百万了,剩下六百万,对贾总来说,也不难办吧?”邱朝晖的脾气,其实不算太好,不过眼下他占了上风头,那态度就端正到无以复加了,简直就像一个客服小姐一般,彬彬有礼。
“你看,当初你要不知道凤凰市有这么个基金,或者说知道了这个基金,却同时知道,你想得到五百万的投资,自己必须先要六百万在手上,你还会来吗?”
“那我吃撑着了?”贾总不客气地顶一句邱主任。
说句实话,作为一个企业家,虽然是女性企业家,她也知道,邱朝晖的解释合情合理,人家这基金不要抵押,只要她也做些投资,条件比银行贷款,那是宽松多了。
可是,她还是不甘心啊,“我承认,你说得有道理,不过,我筹这么多钱,也有难度,你们给我投八百万吧,我自筹三百万。”
“这个你根本不要想,”邱朝晖脸色一绷,“这么着吧,你是怎么回事,我也比较清楚,看在那些招呼的份儿上,我加一百万给你,这是我的最高权限了,你自筹五百万吧。”
“你能加一百万?”贾总立刻出离愤怒了。
她可不信什么最高最低的权限,那不过是用来骗人的幌子,别人或者会认为,这是制度,但是贾总最清楚不过了,制度的建立,就是特权阶层为了打破来用的。
她这猜测,其实不无道理,别的不说,邱朝晖的手上,就有百分之百投资的建议权——是的,百分之百,虽然只是建议权。
科委为了这点钱,真的是费了心思和心血的,种种情况都考虑到了:申请扶持的各个公司,那是有好有坏,项目也有好有坏,这一点无须解释。
好的项目,那自然是值得大家去大力支持的,可是一般的项目,也去百分之百地投资,那不是傻的,就是吃了好处了。
章尧东打过招呼的项目,邱朝晖怎么敢去吃回扣?胆子大、敢下注的人有,但不是邱主任。
这个氧化铝地项目,在邱朝晖看来,还是不错地,不过搞技术的人都有一个毛病,不太看得起山寨——这不能带动产业链地进步,也出不了什么大的研究成果。
所以他认为,这个项目可以支持,但是没必要无条件支持,可想而知,由于专利的问题,连个品牌都闯不出来的项目,科委吃撑着了,这么支持你?
百分之六十的投资,是邱主任能做主的上限了,超过百分之六十,那是要科委四个领导占压倒多数的时候,才能通过的。
一千一百万的项目,六百万的投资,那就接近上限了,当然,邱朝晖不会跟贾总解释这么多——你丫要是知道,有百分之百的投资的话,让章尧东施加点压力,我们真承受不起。
当然,有一点必须要解释到,那就是,自打创新基金开创以来,贾总这个项目是第一单,邱主任对项目可行性的分析,没有太多的经验,主观性比较强,这是难免的。
是的,这氧化铝的项目,没准就是今年最好的,但是他没珍惜——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可这并不能说明他就错了,对监管的资金负责,邱朝晖认为,这才是重中之重。
人做事,有时候步子和胆子应该放得大一点,但是有个前提不能忽视,大步走、大胆走的人,得承担得起损失,担当得起责任才行,要不那就是傻大胆,没脑子。
没担当的,或者说只捱过我的责任期就万事大吉的主儿,那都是不负责任的——最起码,一个眼高手低的名声是跑不了的。
邱朝晖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也敢负责人,那么行事之初,谨慎点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贾总不这么认为,她只说邱主任能做主提高投资金额,眼下却是卡在六百万上,死死地不肯松口,这个……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
既然认知上出现这么大的差距,找陈主任来公断,那也很正常了。
陈太忠一听,就有点头大,没错,这个“投资不会达到百分之百,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的建议不是他提的,但是不将其写到暂行条例上,却是他一力主张的。
既然是自己一力主张的,他当然明白这个建议背后的味道,“贾总啊,这个不是我们对你有意见,事实上,你们要是有资金压力,不但成果会出得快一些,同时你们也会注意节省开支嘛,这个你总不能否认吧?”
贾总敢跟邱朝晖张牙舞爪唇枪舌剑,可是见了陈太忠,心里却是有点底虚,“陈主任,我这个项目很不错的,当时你也这么认为啊。”
“我都说了,不插手这件事了,唉,”陈太忠长叹一口气,瞥一眼邱朝晖,“老邱,实在不行,再给她加上五十万?”
“这个不行,”邱朝晖缓缓地摇摇头,他脑子不笨,一听这金额就知道,陈主任是支持自己的——再加五十万,那也他的权限范围之内,但是就算答应,也要讲个方式不是?
“这是盖伦的预算啊,陈主任,”邱朝晖愁眉苦脸地看着陈太忠,“这到了决算的时候,指不定还要加钱呢……”
“嗯……加钱就不关咱们的事儿了,咱们是投资,又不是报销,”陈太忠配合得也很不错,他冲着邱朝晖“无奈地苦笑”,“这个……邱主任,市里的关系,适当照顾一下啊。”
第912章 中关村街
“我已经照顾了,”邱主任叹口气,伪作悻悻状,“算了,再加五十万……最多了啊,贾总,不能再加了。”
“可是,剩下四百五十万我去哪儿找啊?”贾总知道,陈太忠发话的话,事情也只能这样了,但是想想又不甘心,眼巴巴地望着陈太忠,“陈主任……”
“要不,我给你提供个拆借的路子?”陈太忠笑嘻嘻地看着她,“利息不会很高,怎么样,有兴趣没有?”
这个建议,彻底地把贾总打败了,若是有三分奈何,谁会去想起借钱搞企业?而且显然,陈主任的钱也不是那么好借的。
“邱主任,再涨一涨吧?”她只能再转头求邱朝晖了,“我一开始,真没想到你们还要自筹资金,我的钱都压在货上呢,要不给你们一点抵押?”
这显然是不用想的,陈太忠刚想帮着邱主任回绝,手机再响,一见电话号码,他就转身走了出去,这个电话他不能不接的——是段卫华来的。
段市长的口气,倒是挺和蔼的,“小陈,要是没事的话,现在来一趟我的办公室。”
市长大人有请,那就是有事也得没事,陈太忠挂了电话,一看时间,得,十一点二十了,转头走进邱朝晖办公室,“唉,中午邱主任接待贾总吧,真是的,估计午饭又要身不由己了。”
“这都几点了啊?”邱主任看看墙上的石英钟,“要不吃了饭再办吧,人是铁饭是钢,太忠我不是说你,这工作啊……永远没有干得完的时候。”
“不能不去,”陈太忠悻悻地撇一下嘴,笑着点点头转身离去,贾总认识章尧东,那他自然不好说是谁喊自己,是的,他已经比较注意这些避讳了。
段卫华通过这种方式找陈太忠,自然是有一点说不出口的理由,否则大可以换个时间,要刘敏来通知他的。
素波市的招呼已经打过来了,说是伯明翰的代表团有成员提出,希望能在素波见到陈太忠,当然,陈某人不是省管干部,那也只能由两个城市相互沟通。
甚至,朱秉松都有将陈太忠“交流”到素波地意思,不过段卫华可是舍不得放,陈太忠年轻归年轻,一旦被交流出去,凤凰市有形无形的东西,就损失得太多了。
招商办一块,陈太忠跟很多投资商交好,尤其是甯家地工业园,那是凤凰市近年来少有的大项目;科委一块,现在也被这个年轻的高中生副主任搞得风生水起——这个难度才尤其地高,离了陈主任,没有人能将科委这么撑下去,这是段卫华和章尧东公认的。
至于说人脉资源,那就更不用说了,上从黄老到蒙艺,横从青旺的范如霜到陆海的支光明、英国的议员,这些了不得的人物,都跟他有接触。
仔细一盘点,段卫华才愕然地发现,自己以为已经很重视陈太忠了,但其实还是忽略了这个年轻人的能量。
关于交流的这个猜测,他都没跟任何人说,尤其是自己的干女儿杨倩倩,那更是说不得的,也省得陈某人知道之后,难免心红眼热——省城就是省城,说破大天来,也要强于凤凰市,机会多,层次高。
而且他相信,章尧东也不会放走这么一个人,与其自己嚷嚷出去,引发章书记的意见,还不如先这么闷着。
当然,这么一来,对陈太忠有点不太公平,可是凤凰市给他的不少了——二十岁的副处,对别人来说公平吗?
正经是低调两年,再说别地吧。
所以,关于临时去素波接待伯明翰的事儿,他也希望陈太忠自己拿主意——万一这家伙不想去,就再好不过了。
“看市里的意见吧,我服从组织的决定,”怎奈,那个青涩的小伙子,现在已经变得圆滑了些许,却是不肯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随便说说嘛,当闲聊了,”这种招数,对段卫华可是不顶用,他笑嘻嘻地点点头,“科委那儿,你现在离得开离不开?”
“哎呀,够呛,”陈太忠叹口气,摇摇头,心说还有吃拿卡要地问题要强调呢,不过说起科委,他倒是想起点事儿来,“嗯,不行去一趟吧,看能给咱们凤凰搞点什么高科技项目回来。”
段市长终于无语了,既然陈太忠要去,他就不干涉了,而且转念一想,其实这家伙的思路,倒也不错,“好了,时间不早了,随便吃点,嗯,还有点事情要跟你说。”
两人走进市政府小食堂,这是段卫华定点吃工作餐的地方,离大食堂不远,中间一条小路并没有栏杆,却是将其他人挡了个结结实实。
小食堂不大,就是一栋类似别墅的小二楼,一楼有个大厅和四间房子,二楼的布局陈太忠没看到,大概也是如此吧。
一个三十出头的女人笑吟吟地迎了上来,“卫华市长,一号菜谱吗?”
“嗯……三号吧,”段卫华沉吟一下,做出了决定,随手一指陈太忠,“今天跟着小伙子来的,加一盘回锅肉吧。”
“这个我可不敢答应,”女人摇摇头,“卫华市长,要不您给阿姨打个电话吧,让阿姨跟我说。”
“那加两条煎鱼总可以吧?要罗非鱼。”
那女人愣一下,“这个……要不虹鳟吧,您看行不行?罗非鱼没活的了。”
“死的也要吃罗非鱼,”段卫华不耐烦地摆摆手,“虹鳟那么厚地肉,怎么炸得透?就是罗非鱼了。”
一边说着,他一边冲着陈太忠苦笑一声,“唉,我好歹也是个市长,想吃块肉……都要被人管着。”
“呵呵,”陈太忠笑一声,却是有点奇怪,“是高血压?”
“血脂高,脂肪肝,”段卫华笑着摇摇头,“其实都没多严重,不过……唉,有人卡着不让吃,我能吃地肉,就是鱼肉,还是清蒸地那种,今天有煎鱼,算是沾你的光了。”
菜上得很快,四菜两汤,一道清炒空心菜,一道凉拌红萝卜,还有就是那油炸罗非鱼和红焖小河虾,一个汤是普通地番茄鸡蛋汤,另一个汤却是有野山菇、发菜之类的滋补汤。
最让人吃惊的是,段卫华居然喜欢吃那种没什么油性地硬硬的粳米,“当兵的时候大锅饭吃多了,现在死活吃不惯那些高级米,太忠,今天委屈你跟我忆苦思甜一下吧……”
“这个无所谓了,我吃米吃面都行,”陈太忠笑着点点头,心说哥们俩月不吃都没问题的,“这菜的味道,真的很不错啊。”
菜真的不错,刀工细腻,味道香郁而不失本味,偏清淡却是胜在新鲜,火候也恰到好处,不能说是什么佳肴,但绝对是家常菜里难得的好手艺了。
事实上,这玩意儿对陈太忠来说,没太大的意思,他是能生吃饺子地主儿,哪里会在乎这些?他只是一边吃一边在琢磨,今天段卫华,跟我很不见外啊,这怕是……又有什么说法吧。
说法,那自然是有的,吃了两口之后,段卫华端起手边的啤酒杯,向陈太忠示意一下,两人轻啜一口之后,段市长缓缓开口。
果不其然,筵无好筵。
近期凤凰市在高新区想搞一条“中关村街”,这是常务副市长郭宇的点子,市里给了极大的支持,不过眼下资金困难,既然陈某人一手搞的创新基金,号称能融资三千万美元,段市长的意思是,科委能不能考虑扶持一下高新区?
郭宇跟陈太忠的关系,那是不用再说了,可是郭副市长刚刚上任,着急着做出点成绩来,这年头,做事情总不能被困难吓倒吧?
“要科委扶持?”陈太忠听得好悬没傻了,“郭市长手里,那可是捏着凤凰地钱袋子呢,卫华市长!”
“省里有人说这个项目,有重复建设的嫌疑,”段卫华苦笑一声,“搞是可以,但是没必要搞那么大,凤凰和素波比高校资源,比交通甚至比知名度,都差很远,而且起步也晚了。”
陈太忠沉默半天,才抬头问段卫华,“这个……不知道章书记是什么意思?”
段卫华知道,陈太忠这话,其实是指章尧东心里一直有跟素波叫劲儿的心思,闻言笑着摇摇头,“最先知道这话的,就是章书记,你说他能是什么意思?”
显然,这是某个跟章尧东关系不错的省领导,特意来打招呼的,那意思就很明显了,省里对你们搞地这个“中关村街”有点意见,搞是可以,不过要搞那么大的话,你们自筹资金吧。
第913章 两个新单子
对段卫华的话,陈太忠还真没什么防备,听到这话略一思索,就是随口一问,“这个中关村街,多大投资规模啊?”
“先期投资三个亿,到最后,大概要有八九个亿,不过可以滚动发展,”段卫华笑着摇摇头,“照郭宇的意思,说能极大地带动高新区的发展,优化凤凰的产业结构,间接效果更大,肯定要超过甯家工业园……”
那才是空口说白话,陈太忠悻悻地哼一声,“郭市长的蓝图,果然规划得不错,不过,我们这儿的钱,真的很紧。”
“不是说有三千万美元吗?”段卫华笑嘻嘻地看着他,“这是别人传给我的,呵呵,你没说过这话?”
“出了变数了,”陈太忠一摊手,心说我又不傻,好不容易拉来点投资,填到郭副市长地狂热里去?那不是有病吗?“而且,实在不行,郭市长可以贷款啊。”
“我不支持他贷款,”段卫华笑着摇摇头,似乎在说一件什么与自己无关地事情,神色煞是淡然,“因为我跟你一样……不看好这个计划。”
我靠,这就是传说中的站队吗?还好我选对边了,陈太忠微微一怔,笑着点点头,“那就太好了,卫华市长原来也这么看,那我就更有信心拒绝他了。”
“可是,要是章尧东找你呢?”段卫华放下筷子,端起一边地茶碗,轻啜一口,“他可是对你的工作,支持力度很大的。”
原来,现在才是站队啊?陈太忠愣一下,苦笑着摇头,“章书记找我,我也没能力啊,确实没钱,不是不给。”
段卫华侧头看看他,停了半晌,才点点头,“小陈,说句实话,你毛病挺多的,不过……在大是大非面前,我还是很放心你的。”
“这个我还真的不懂了,”陈太忠并没有被这话忽悠住,而是放下了筷子,“郭宇估计不会找我,可是……这怎么能说是大是大非呢?会有这么严重吗?”
“没有省里的支持,他这是在乱搞!”段卫华哼一声,却是无论如何不肯再说什么了,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郭宇这个常务副市长,跟段卫华这个大市长之间,发生了点什么。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可以确定地,那就是他的回答,段卫华比较满意,初次站队的陈太忠觉得,自己的运气,果真是不错。
这种话题,怪不得段卫华要找他当面谈呢……
不知道为什么,跟段卫华谈过话之后,陈太忠总是感觉有点心神不定,说不得打个电话给吴言打个电话,想了解一下这个“中关村街”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很遗憾,吴言的手机无人接听,陈太忠犹豫一下,还是压了电话,估计,她在忙什么或者不方便吧?
直到下午五点,吴书记的电话才回了过来,“今天专门跑到残联,训了他们一中午,要他们加强管理,嗯,你找我什么事儿?”
什么事儿?什么事儿也不好说了啊,陈太忠苦笑一声,“谢谢吴书记,非常感谢横山区政府对我们科委工作的支持,有了第一个支持者,就有第二个了,呵呵……”
他说这话的时候,交通局的常务副局长于满江就坐在他对面呢,于局长是来谈交通局宿舍的装修检测的问题的。
于满江长了一张死人脸,根本不苟言笑,见了陈太忠也没别的话,“牛局长说,我们的宿舍完工了,要给你们交检测费,我来办一下手续。”
陈太忠心里很纳闷,这家伙到底本来就是这个表情呢,还是因为其心腹周主任今天被撤职,而心情不爽?
原本他是不会这么想的,不过于局长这表情太过难看了点,而且段卫华今天中午地表现告诉他:正职和常务副的关系,正如市井间所说的那样,基本上不会很和谐。
不过,这次他又猜错了,于满江不是对他有成见,而是说这人就是这副表情,牛冬生在交通局强势得一塌糊涂,在市里也人面儿极广,要是于局长不太配合的话,怕是根本就坐不到常务副这个位子上。
按说,这个于局长是该文海接待的,不过文主任被市里喊去开会了,陈太忠只能站出来接待,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对方瞎聊。
于满江初开始还是有板有眼地跟他说着客套话,只是,没过了多久,就发出了邀请,“牛局说昨天晚上怠慢了,今天想请陈主任和许老板一起坐坐,地方由你们选了。”
此话一出,陈太忠就能判断除了,这个于局长,就算不是牛冬生的心腹,也必定跟牛局长走得很近。
“这个,还真是有点让人挠头呢,”他告个罪走出门,拨通了许纯良地电话,却很意外地得知,许公子这边并没有什么进展,就像不怎么上心一样,接到他的电话之后,才答应再去问问。
这些公子哥的脾气,还真是要不得,陈太忠咂咂嘴,“那算了,估计一时半会儿也问不出来,你晚上不用去了,我去赴牛冬生的宴。”
他这话是好意,是不想让许纯良尴尬,不过许公子听到这话,反倒不干了,“没打听清楚就不能去了?我倒要看看这个牛冬生,是不是真有这么市侩。”
得得,你们都有脾气,我这个罗天上仙只配受气好了,带着这么个心情,他走回去,刚要跟于满江解释,却不防吴言打来了电话。
吴言一听他这说话方式,也知道不方便,随口应付两句就挂了,见他挂了电话,于满江反倒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吴书记的电话?”
于局长其实挺烦今天的差事的,在他想来,这件事完全是办公室主任的工作范畴,科委这么屁大的地方,哪里值得他来跑一趟?
不过,既然牛冬生郑重其事地吩咐了,他不来也不成,再加上今天牛局为昨天顺达的那档子事大为光火,局里上上下下都是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地。
好在,来了科委之后,文海那仆街主任不在,自己能跟这个据说挺有办法地陈副主任坐一坐,倒是认识了一号人物,等一等不算什么,反正今天就这件事最大,也算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所以听到陈太忠的电话,于局长生出了一点八卦地心思,“横山是你们第一单?”
“嗯,我是横山出来的干部,”陈太忠心不在焉地点点头,“这个……晚上的饭局,于总去不去啊?”
“看牛局的安排吧,”于满江还真的挺有副职的觉悟,不过这也说明,牛局长实在是够强势的。
两人正说着呢,文海总算是回来了,陈太忠见状,赶紧溜之大吉,正心说给吴言回个电话呢,猛地想起,自己今天好像答应好要见一个骗子来的,赶紧用神识一搜索,却发现那厮已经远离了天南。
靠,哥们儿现在没工夫跟你一般见识,陈主任知道,绝对是那家伙偷偷地跑了,不过,他现在哪里分得出心来计较?
只是,这么一分神搜索,冷不丁地,他发现左媛又来科委了,一时有点纳闷,这商行的副行长没事总往科委跑做什么?
要去梁志刚的办公室看看吗?不过,梁主任敢在办公室接待,估计也没什么问题吧?他正犹豫呢,迎面撞到教委的刘小宝正笑嘻嘻地从办公室里出来,李健伴着他,有说有笑的。
刘主任一见到他,马上笑嘻嘻地迎了上了,“呵呵,陈主任大忙人啊,来了好几回了,总是没见到你,我这是又给科委送单子来了。”
“呵呵,那可太谢谢了,”陈太忠笑眯眯地点点头,侧头看看李健,“对了李主任,这个……教委这么配合,你看看刘主任个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没有,咱们科委也该尽尽心。”
这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不过说穿了就没意思了,李健闻言,笑着点点头,“那是,刘主任的事儿,就是咱们的科委的事儿。”
第914章 阴谋的味道
听到陈太忠这话,刘小宝脸上笑得那个甜,简直就像开了花儿一样,“呵呵,咱们兄弟单位,陈主任不要见外嘛。”
说是这么说,刘主任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前一阵各学校拿着科委子弟开刀,导致了一连串的意外发生,将教委折腾得鸡飞狗跳的。
不过,这个折腾,收获最大的还是教委,趁着各个学校没反应过来时候,教委大主任一声令下,统一组织了夏季福利的发放,虽然有点早,但也算是拿捏好了时机,算是第二个统一采购的单子下来了。
这次就有点像模像样了,最起码,买回来的茶叶、饮料、木耳什么的,堆在一起很是壮观,连钱自坚自己都嘀咕了一句,“我还真没想到,凤凰市这么多老师……”
倒是刘小宝比较点儿背,让警察局的调查了好几天,等风波平息之后,刘主任觉得,自己再也经不住这样的折腾了,那可是千夫所指啊。
为了平息科委的怨念,刘主任主动又组织了一次科教仪器采购的申报,这次的单子没上一次的大,不过总是聊胜于无吧,而且,科委这边还欠他的回扣没给呢。
李健待他,肯定是一如既往的热情,不过李主任的热情,通常都不太着边际,刘主任正说通过什么渠道找找陈主任呢,刚才听说陈太忠在办公室里待客,就拖着不肯走了。
直到见陈太忠出来,他才施施然冒头,等到陈主任嘴里说出“刘主任个人的事儿”的时候,刘小宝有泪流满面的冲动:老子总算修成正果了!
倒是李健在一边冷眼看得清楚,这下,教委再也不能在科委跟前跳腾了,科委在陈主任的领导下,果然是一天一个样子啊。
还没说了几句,梁志刚从二楼上冒出头了,“陈主任,刚才左行长提了一个不错的建议,各个银行现在上柜员机呢,那些对外的柜员机,为了防止风吹日晒,要加自动开合铁窗,这个利润空间很大,开发成本不大,加工难度也不高。”
“哦,先出个方案吧,”陈太忠笑着点点头,“能归到火炬计划里的话,梁主任你就着手搞好了,呵呵。”
总之,就是乱七八糟一大堆的事情,直到跟牛冬生吃完饭,陈太忠都没合适地机会给吴言打电话——这日子过得,那真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