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子谱-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凶恶的大蛇?”那老者道:“一物降一物,蛇类最怕者莫过于雄黄,无论大小,一薰便倒,极为灵验。”方国涣道:“没想到这条少见的龙蛇也怕。”那老者闻之一喜道:“原来小公子也识得这种生角的龙蛇。”
方国涣见这老者年纪虽高,体格却是硬朗,想起刚才的危险,心中悚然,自是感激道:“晚辈方国涣,再次谢过老人家救命之恩。”那老者笑道:“原来是方公子,不要客气,老夫纪祥和,是一个采草药疗人疾病的草医。前些日子,闻这一带有一处山体滑坡,涌出了无数蛇类,群蛇穴居山体之内,其间必有奇种,故来探求,果然遇见了这稀罕之物。”说完,纪祥和便从腰间摸出一把小刀锯,迅速竟那条龙蛇的双角锯了下来。
方国焕见了,惊异道:“老人家锯此龙蛇之角有何用处?莫非是一种药不成?”纪祥和笑道:“公子所言不差,此龙蛇至毒无比,而其角却能解毒,又名‘吸毒石。’凡疮疗痈疽初起,以此角放于疮顶,如磁吸铁一般,相粘不可脱,待毒气吸尽乃自落,放于人乳中,浸出其毒,仍可再用,毒轻者乳变绿,稍重者变青暗,极重者变紫黑。此蛇角非石非木,实为药中奇宝。”方国涣闻之,惊讶不已,望了望那条瘫软不动的龙蛇道:“这龙蛇或许就此死掉了吧?”纪祥和道:“此龙蛇非其他蛇类可比,其毒至烈,可毒自家,故生角吸之,若无角可自毒而死。”
方国涣惊讶道:“老人家把它双角锯去,无了解毒之力,岂不自毒而死?”纪祥和笑道:“龙蛇乃罕见之物,老夫虽取其角医世人之疾,但却不忍伤它性命,此双角是从中锯断,仍各留有余根的,可吸缓其自家毒力,百日后又可长成,若是连根锯断,这龙蛇三日内也就死掉了。”方国涣摇头叹道:“没想到这般大物,却有自杀自生之能,不可思议!”
纪祥和这时把手中的两块蛇角掂了掂,比量了一下,随手递了一块与方国涣,道:“若无公子意外相助,此物甚是难得,就送一块与你吧,日后或许有些用处。”方国涣大喜,谢过接了,然后道:“不知老人家如何处理这龙蛇?”纪祥和道:“一个时辰后,龙蛇自会醒来,老夫在此候了,以免惊了路人,待它苏醒后,把它引向深山就是了。”
方国涣闻之,忧虑道:“此蛇毒恶,老人家要小心了,防它醒来伤人。”纪祥和笑道:“方公子仁心宅厚,老夫这块蛇角没有赠错人,但请放心,此蛇虽毒恶,一经雄黄烟熏,两三日内,已无袭人伤人之力。”方国涣闻之,心中稍安。
纪祥和这时道:“公子要赶路的,但走吧,前方不远,便可上大路了。”方国涣想起刚才的情形,心有余悸,道:“听说雨水大,从山体内冲出了很多蛇,若是再从路旁爬出一条大蛇来,让晚辈如何是好?”纪祥和闻之笑道:“公子但行无妨,此次从山穴内涌出的蛇类虽多,但大部分都被附近有经验的人赶往深山去了,以防惊人伤人。老夫适才来时,恐有遗漏者,出没路间惊了来往的行人,故沿路撒了雄黄,蛇嗅此味,都会远远避开的。”
方国涣闻之,这才心安,道:“既然如此,晚辈就先行一步了,日后有缘再相见吧。”纪祥和笑道:“公子去了便是,能见的时候自然相见,老夫还要在这一带走上几日,再寻寻还有其他异蛇没有。”方国涣笑道:“那就祝愿老人家寻到一条真龙吧。”纪祥和笑道:“能见真龙一面,敢情是好,可惜老夫没那么大的福分。”方国涣笑道:“老人家有制服龙蛇之力,真龙若有,也自不敢见老人家的。”纪祥和闻之哈哈大笑,方国涣随与之一笑而别。
第二部 杀人鬼棋 第三十七回 碧瑶山庄(上)1
方国涣一路上也不知走了多少天,这一日,便已到了苏州。苏州城内楼宇叠落,水巷纵横,舟揖往来,石桥罗列,江南水乡果与它处不同。临街水面,妇人三五成堆,七八成群,淘米洗衣,嬉笑追逐,岸上店铺林立,行人拥喧,热闹非凡。公子王孙,临舟摇扇;青楼笑女,倚窗眺望,歌舞遥传,为粉黛之地;浪声狂语,是醉酒之乡。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便是如此了。
方国涣先自游览了一番,随后寻了家茶肆,买了些街头小吃自家用了,果是觉得别具风味。其实苏州之所以名扬天下,最主要者,莫过于一个“吃”字罢了。
方国涣出了茶肆,想起昔日与美食家赵明风有约,来苏州寻他时,可直接到苏州城内最大的钱庄——金元钱庄,自会有人接应。因不知所在,方国涣便拦了一位六旬老者,先自施了一礼道:“老人家请了,打听个道,金元钱庄怎么个走法?”
那老者望了望方国涣,见其口音不似本地人,于是应道:“哦!小公子问金元钱庄,好找,过了这座石桥,拐过两道街,再往右一转,到了街口便是了。不过岸上步行,小公子路生,恐一时难寻了去,不如舍几个小钱,从水上乘船走河道便利些,船家熟路的。”方国涣闻之一喜,谢过了那老者,随后下了石阶,唤来一条游船。
上了船后,船家问道:“公子哪里去?”方国涣道:“可知金元钱庄吗?”船家笑道:“赵老爷开设的金元钱庄,是苏州城内最大的一家,谁人不知!”接着驱船而行,道:“公子站稳了,一会便到。”
方国涣心中惊讶道:“赵氏果是苏州望族,名气大得很。”想起就要与赵明风相见,心下欣然。小船穿桥过巷,行得飞快,方国涣立于船头,观赏临街景物,也自惬意。
不多时,船至一处岸边止了,这里都是临水的街道,店铺排列,为一繁华地带。中有一家大铺面,招牌上镶了四个金字——金元钱庄,光线反射,极是耀眼。方国涣知道就是这里了,付了船钱,跳上岸来。
此时在金元钱庄的门侧放了一条长凳,三四名伙计坐在上面,不时招呼着进出的客人。方国涣走至近前,向内望去,见里面柜台内有五六名伙计,不算很忙碌,一位微胖的中年人正坐在柜台后面饮茶。
门口的伙计见方国涣站在门前张望,看样子不像存金兑银的,一名伙计起身拦了道:“喂!喂!这是钱庄,不是你来的地方,请走吧。”方国涣忙道:“烦请通禀掌柜的,在下有事求见。”昔日方国涣与赵明风分手时,赵明风送了一块玉佩,作为方国涣日后到苏州,金元钱庄以此来接待的信物。
伙计们见这位似外乡来的年轻人,张口便要见掌柜的,不由各是一怔。一名老成的伙计打量了一番方国涣,见来人气质不俗,忙道:“这位公子稍后,待我到里面通禀一声。”说完,那伙计便转身进了里面,走到柜台后正饮着茶的那人身旁,俯身耳语了几句,又用手向门外指了指。那人便放下茶盅,望了望门外的方国涣,对伙计点了一下头。那伙计随后出来,对方国涣道:“柜面管事的王先生叫公子,请进去吧。”
方国涣进了钱庄内,来到柜台前,朝那人拱手一礼道:“在下方国涣,对面的可是王掌柜?”那人微点了一下头,算是回礼,接着不紧不慢地道:“鄙人王由可,倒不是掌柜的,我家掌柜的在里面,忙得很,你有什么事,对我说吧。”
方国涣闻之,摇头一笑,便从怀里掏出那块玉佩,递上前道:“烦请王先生把此玉佩呈于贵钱庄掌柜的,或许掌柜的能明白些什么。”王由可闻之一惊,忙站起身来,不得不重新打量了一番方国涣,疑惑地接过那块玉佩,见玉质珍贵,绝非凡品,心中诧异,知对方有些来头,忙道声:“公子稍后。”拿着那块玉佩转到里面去了。
时间不大,从里面急匆匆走出一个人来,手里托着那块玉佩,王由可神情茫然地跟在后面。那人走到方国涣面前,上下打量了一遍,点了点头道:“阁下可是方国涣公子?”方国涣闻之一怔,随即恍悟道:“不错,正是在下。”那人闻之一喜道:“果真是方公子到了,我家少主人交待得不差。在下张江,等候公子有些日子了。”
方国涣道:“原来是张掌柜。”双方便互见了礼。张江随后对王由可道:“速派人到山庄内通知少东家,就说方国涣公子接到了。”王由可忙自应了,张江接着请了方国涣入了内厅。众伙计互相望了望,才知这青年人来头不小,是与少东家相识的,幸好刚才没有言语得罪。
在内厅落了座,有伙计献上茶来,张江请方国涣用了。方国涣呷了一口,随后道:“请问张掌柜,明风公子可好?”
张江忙拱手应道:“谢方公子挂念,少东家很好,前几日还与少奶奶来过钱庄,寻问方公子到了没有。可惜方公子来晚了半个月,没有赶上少东家的大喜之日。”方国涣闻之,忽恍然醒悟道:“是了、是了,昔日应明风公子之邀,来苏州赴他与韩姑娘的婚典,今日却是来迟了,没想到与明风公子一别,已然半年多了。”
张江笑道:“少东家几个月前就早早地交待过,见玉接人,到底是把方公子接着了。”方国涣点了点头,随后道:“韩姑娘还好吧?”
一提起韩杏儿,张江便眉飞色舞道:“要说我家少奶奶,那真是天厨下凡!这苏州城内,各个菜系的大厨师,自上次在天外楼有幸尝过少奶奶烧制的一席容括南北风味的大菜后,各自叹服,推我家少奶奶为天下第一,还联名送了匾。要知道天下间的名厨,大多可都集中在苏州,被这些大师傅们推为第一,可是不易的。”
第三十七回 碧瑶山庄(上)2
张江接着感慨道:“少东家一生以美食为务,天缘得遇少奶奶,也不知修了几辈子的福!”方国涣笑道:“明风公子的口福乃是天赐,古往今来恐怕再无第二人了。”
张江感叹道:“也许是吧,以少东家奇高的品味,竟被少奶奶的厨艺吸引三年不归苏州,先前我等也是纳闷的。后来少东家把少奶奶迎了家来,我家老爷为了试她的厨艺,特叫少奶奶烧制了一席,然后把我等稍有点身份的人请去品尝。一席下来,满桌惊叹!感叹人生不过如此!少奶奶一席酒菜折服老爷全家,更是震动了整个苏州城。”
方国涣闻之,点头笑道:“韩姑娘厨艺绝伦,凡品尝过她的厨艺之人,莫有不惊服者,一席征服南北名厨,当不是什么难事。”张江道:“不错,当时老爷欣喜得很,自是承认了赵家的这个媳妇,为了少东家与少奶奶的婚事,整座碧瑶山庄里里外外忙乎了近半年。”方国涣道:“明风公子的家为苏州望族,有江南首富之称,明风公子与韩姑娘的婚典,一定是盛况空前,可惜我到得迟了,没有赶上这场盛事。对了,碧瑶山庄不知坐落何处?”张江道:“在城外不远,方公子稍歇片刻,一会打发车轿送公子过去便是了。”
这时,王由可神色匆匆地进了来,走到张江身旁,轻声道:“大管家今日进城巡视,就要到了。”张江闻之,忙起身道:“现在到了哪里?”王由可道:“适才王达通报,大管家刚刚离开福祥绸缎庄,这会估计快要到街口了。”
张江忙对王由可道:“你且陪了方公子,我去接一下。”随后对方国涣道:“公子稍后,张某去接大管家,也是巧了,今日便由宋管家陪公子回庄园吧。”说完,自家急忙去了。方国涣这时对王由可道:“王先生,这位大管家,看来是明风公子家中的大总管了?”王由可道:“公子所言极是,这位宋施扬大管家,不但替我们老爷管理着大江南北的无数生意,还是少东家的亲娘舅哩!”接着又显得十分恭敬道:“宋大管家帮助我们老爷管理着富甲天下的产业,几十年来,兢兢业业,无丝毫的差错,实是令我们这些下人敬服得很。”方国涣闻之,也自肃然起敬,不知这位宋施扬是何等人物,竟有着这么大的管家本事。
这时门帘一挑,张江在旁让进一个人来,此人中年老成,方巾锦袍,赤面长须,双目含光,有种威严之感。方国涣见了,忙站起身来。张江这边道:“大管家,这位方国涣公子便是少东家所说的那位朋友。”
方国涣知道此人便是那位宋施扬,拱手一礼道:“方国涣见过宋先生。”宋施扬见方国涣神清目秀,气质不凡,暗自点头,回了一礼道:“原来是明风的朋友,听说过的,方公子既到了这里,不必拘于礼数,随意些便了。”张江复请了方国涣与宋施扬落了座,随即伙计献上茶来,宋施扬未用,自是面呈温和地对方国涣道:“闻明风夫妇言,他二人能结成伉俪,乃是方公子全力相成之果。”
方国涣笑道:“哪里,这是明风公子与韩姑娘的缘份分了。”宋施扬闻之,微微一笑。张江一旁道:“今日大管家来得巧了,正好同路把方公子送到庄园,以与少东家相见,这里就不再另备舟轿了。”宋施扬道:“这个自然,方公子是我碧瑶山庄的贵客,由我亲自接去好了。对了,派人通知山庄了吗?”王由可一旁道:“方公子一到,就派人去通禀了。”宋施扬“嗯”了一声,复对方国涣道:“方公子若不觉疲倦,这就同宋某回山庄如何?明风晓得你到了,定会很高兴的。”方国涣道:“如此甚好,我也想早些见到明风公子。”
张江、王由可随后送方国涣、宋施扬出了金元钱庄,此时门前已备了两顶敞轿,十多名家丁正与门口的伙计们闲唠,见宋施扬等人出来,忙上前迎了。宋施扬方国涣上了轿子,然后自家上了头一顶,即命人起轿而去。张江、王由可及伙计们目送宋施扬等人去得远了,这才各自松了一口气。王由可茫然道:“这位方公子是什么人?竟如此得少东家与大管家重视。”一名伙计道:“能与大管家并轿而走的人,实在是不多。”张江一旁揉了揉鼻子,吩咐伙计们道:“都忙自家的事去吧。”说完,转身进钱庄了。
方国涣随宋施扬乘轿一路出了城上了大路,两轿并行,掀起轿帘,二人说话,方国涣道:“宋先生,闻苏州多园林,不知碧瑶山庄为何建于城外?”
宋施扬笑道:“城内建不下的。”接着又道:“听明风说过,方公子棋艺高超,如此年轻有为,倒不简单的。”方国涣道:“宋先生过奖了。”宋施扬又道:“天下技艺中,惟棋家一道,千变万化,鬼神难测,故谓棋子多怪事。此道中人,以苏州城内素有江南棋王之称的田阳午先生为宋某所钦佩,田先生与碧瑶山庄交厚,棋高无敌,独步江南,在天下间已没有几个对手,想必方公子也听说过的。”
方国涣道:“在下这次苏州一行,除拜会明风公子外,因久闻江南棋王大名,还要去向田阳午先生请教的。”宋施扬闻之一怔,随即摇头笑道:“方公子果有好棋之心,能与江南棋王田阳午对上一局,也不枉了入习棋道一回。”方国涣闻之,笑道,“宋先生所言甚是。”
这时,忽见迎面跑来五六匹马,为首一骑,乘着一位红袍公子。宋施扬远远见了,笑道:“明风果是性急,自家来迎了。”随即吩咐落轿。说话间,赵明风已驱马到了近前,见方国涣与宋施扬并轿而来,自是大喜,翻身下马,上前一把抱住刚离了轿的方国涣,欢喜道:“贤弟!想煞我也!为何如此姗姗来迟?”
方国涣笑道:“一些事情给耽搁了,不想竟误了赵兄的佳期。”赵明风高兴地道:“来了就好!来了就好!”方国涣道:“韩姑娘可好?”赵明风笑道:“到了我这里怎能不好,她还时常念着你呢!”宋施扬这时道:“明风,方公子是贵客,当迎回庄园叙话才是。”赵明风笑道:“舅舅说得极是,我只顾高兴了。”说着,拉了方国涣,一路徒步说笑而来。
行不多时,前方呈现出一大片园林美景来,这是一座极具规模的庄园,依山而建,又四面扩展开去,不见尽头。青墙围绕,绿树掩映,隐隐可见庄内楼檐飞宇,亭台榭阁,宛如山水画卷一般。在正门楼牌上,显着四个镏金大字——碧瑶山庄。山庄的门楼雄伟壮观,有大家气派,“碧瑶山庄”四字,形体深厚有力,似出名家手笔,落款为“徐井伦”,不知为何许人。
方国涣这时惊叹道:“好一座漂亮的庄园!真乃人间仙境!”赵明风笑道:“贤弟所见不过园中一角罢了,此山庄是家父五十年的心血建造而成,不但在苏州,也是江南最大最美的一处园林了。园中十步一景色,百步一新奇,十日观不尽,日后陪贤弟再看个究竟吧。”方国涣闻之,惊叹不已。到了庄门前,自有庄丁来迎了。
第三十七回 碧瑶山庄(上)3
进了庄内,宋施扬便对方国涣道:“宋某还有事情要办,改日再与公子相叙吧。”方国涣一拱手道:“宋先生请便。”宋施扬一笑,转身去了。
赵明风这时拉了方国涣道:“贤弟,随我这边来。”引着方国涣沿着一条宽阔的花石路向里走来。这庄园内又别有一番景致,楼台殿堂,错落林木之中;池水溪塘,环绕廊桥之下。愈走愈深,奇花异草之上,蜂飞蝶舞;怪石假山之间,碧水清流;曲径通幽,树茂草齐;奴婢成群,知礼有序。
方国涣一路观来,不由惊叹万分道:“赵兄,这碧瑶山庄实在是一处神仙福地!”赵明风笑道:“江南园林之美,在于它夺山水之妙,占草木之宜,合以亭台楼阁,故成景画。贤弟目之所及,不过角之陋景,若有兴致,日后当陪你游遍。”方国涣喜道:“好极!如此也不枉来苏州一回。”
方国涣随赵明风一路走来,七拐八绕,也不知走到了哪里,最后来到了一处院落内。方国涣忽觉有些景物眼熟,似曾在哪里见过,细观时,见前方一座二层楼阁,门匾上有“美食楼”三字,不由诧异道:“美食楼?莫非仙品堂也在其中?”
赵明风笑道:“贤弟好眼力,此处楼台诸景,都是仿石岩村旧物而建,以慰杏儿思家之情。”方国涣闻之,感叹道:“赵兄真是一位有心之人!竟想得如此周全细致!”二人绕过美食楼,来到一处典雅别致的庭院内。进院门时,方国涣见门上方有“鸳鸯苑”三字,不禁笑道:“赵兄吃在美食楼,睡在鸳鸯苑,真乃神仙也!”赵明风笑道:“贤弟所言不差,不过我自有了杏儿这位神仙般的妻子后,才觉得神仙也不过如此!”方国涣闻之一笑。
这时,从对面的客厅内传出一个娇脆的声音道:“你以为你是什么大仙,充其量不过一个嘴馋的吃仙罢了。”话音未落,一群丫环簇拥着一位衣着华丽,举止端庄的妇人迎了出来。那妇人朱唇一启笑道:“方公子,别来无恙?”方国涣先是一怔,随即一喜道:“原来是韩姑娘!在下险些识不出了。”
韩杏儿笑道:“昨日见百花厅内的群花,一夜之间开了大半,知道今天必有贵客来,果然是应了。”方国涣见赵明风、韩杏儿二人洋溢着新婚后的喜庆气氛,拱手笑贺道:“二位佳偶天成,恭喜!恭喜!”韩杏儿脸色一红,羞涩道:“方公子如何这般来迟?久候不着。”方国涣笑道:“只因他事耽搁,竟误了二位的佳期,这杯喜酒我还是要向二位讨来补上的。”赵明风笑道:“我与杏儿成婚那日,少了贤弟在场,自是有些遗憾。贤弟今日远道而来,当是没有忘记我们的,还请厅内叙话吧。”
入厅落了座,即有丫环献上茶来,方国涣用了,随后道:“每次见你二人一面,变化都大得很,今日一见,实为二位高兴。”赵明风笑道:“这要谢过贤弟昔日的成全之恩,此恩此德,我与杏儿终生不忘的。”
方国涣笑道:“我何功之有?这都是你二人的缘分罢了,一个品位奇高,一个厨艺绝伦,若不是天意如此,你二人哪里会这般情投意合。”韩杏儿笑道:“我等本事再大,也不过是吃做的本事,哪里及得上方公子走得一手好棋。爷爷自从半年前与公子对了一局之后,时常后悔,说是再让他重生一次,当全力以棋道为务。”
方国涣道:“对了,韩老前辈可好?”韩杏儿道:“爷爷厌烦世间繁杂,乐意在石岩村图住个清静,身子倒还硬朗。”赵明风道:“几次去接,他老人家都不来,也只好罢了,逢年节时,我与杏儿常去看望就是了。”方国涣道:“韩老前辈是世间的高人,久经人世沧桑,晚年享些清福也是好的。”
韩杏儿叹息了一声道:“爷爷少了我的照顾,定会寂默得很,接又不来,还是回去在他老人家身边的好。”赵明风笑慰道:“放心吧,你走到哪我跟到哪,要知道,少了你这位好妻子,世间再无可口之物,我会饿死的。”方国涣、韩杏儿闻之,各是一笑。
方国涣这时道:“未赶上二位佳期,不能当日庆祝,是为遗憾,不过我这里还要送一份礼相贺的。”韩杏儿忙道:“方公子何必这般客气,大家皆非外人,乃是至交好友,心意我二人但领了,勿要破费才好。”
赵明风笑道:“贤弟美意,我与杏儿自领会了,山庄内百物不缺,莫要费心吧。”方国涣笑道:“二位人生大喜之事,我也应当意思意思的。”说完,郑重地取出了一枚天星棋子,放于桌上道:“我一生以棋为务,别无珍宝,此棋子虽非金玉,却也世间独有,权为心意,送与二位吧。”
赵明风夫妇见是一枚精光润泽,形色纯正的上品棋子,不由被方国涣的诚意所感。赵明风起身笑道:“好极!我与杏儿因美食而合,却也因棋而遇,贤弟的这位番至诚心意,我二人倒要收下的,礼轻情意重吗!”说话间,伸出二指,便想夹起那枚天星棋子,不料一夹未起,那棋子仍稳定桌上,赵明风不由一怔。
方国涣一旁笑道:“赵兄,我这份礼物可不轻哟!”赵明风诧异之余,复用五指着意收起,托于掌心,但感这枚小小的棋子奇沉压手,似托了块铁锭一般。赵明风乃富家公子,奇珍异宝见过尤多,此是不由一惊道:“好一枚棋宝!”韩杏儿见状,便要上前接过来看。赵明风于是轻轻地放于她手中,道:“杏儿,可要拿稳了。”
韩杏儿不经意地接过,那枚天星棋子便从她的指掌间滑攸然落,坠至桌上,韩杏儿抢接不及,立时一惊,叫声“好沉!”复着力拾起,不由“咦”了一声。待赵明风、韩杏儿二人低头看时,但见这张厚实的红木桌面上,竟被天星棋子坠压得微凹了一处浅痕,夫妇二人大是惊异。
方国涣这时道:“这是一种天星棋子,乃从天外流星雨中落地而来,非世间之物。”随后把天星棋子的来历说了一遍,令赵明风、韩杏儿夫妇二人惊奇不已。
赵明风忙寻了一只精致的锦盒来装了,递与韩杏儿道:“杏儿,可要收好了,我赵家千万般宝贝,没有抵得上这枚棋子的,但作为我们的传家宝吧。”韩杏儿笑吟吟地收了,夫妇二人始知此礼贵重异常,感动之余,自向方国涣谢过了。
赵明风随后赞叹道:“没想到这棋子中也有如此神品!千金不易一子的,贤弟能得到这些宝贝,真是造化!”韩杏儿道:“方公子赠宝之恩,无以言谢,我这就去备一桌酒席,为公子接风洗尘。”方国涣笑道:“今日看来又有得口福享了,能得尝韩姑娘的厨中绝技,那是万金都买不来的。”韩杏儿闻之一笑,欠身一礼,先自去了。
第三十七回 碧瑶山庄(上)4
方国涣随对赵明风笑道:“赵兄,每日尽食天下绝美之味,不腻吗?”赵明风笑道:“腻之无味的境界,暂时还没有体验到。杏儿治菜,日出新样,极少重复,今日回味昨天之席,明日恋想今天之宴,恨不能身生两口,一气品尝它千万种,始觉痛快。”
方国涣闻之,感慨之余,笑叹道:“赵兄有此贤妻,人生足矣!”赵明风得意道:“然也!”随后与方国涣大笑起来。
方国涣与赵明风正闲聊着,一名丫环进来禀道:“少夫人有请少主人与方公子赴宴美食楼。”方国涣此时一喜道:“不知赵夫人又烧制出了何种奇味异珍的佳肴?”赵明风笑道:“自归苏州后,每餐之前,我也不知能品尝到何物,杏儿以此来吊我的胃口。说完,拉了方国涣出了鸳鸯苑,来到美食楼上仙品堂内。
此时已换了一身轻装的韩杏儿,笑吟吟地上前迎了,三人随后入座开席。这是一桌海鲜大宴,奇香美味自妙不可言。三人互劝了几杯,方国涣感慨道:“闲居此间,真会乐不思归呀!”赵明风笑道:“我平日里交游虽广,知己却甚少,贤弟若不嫌弃,长留此地便了,每日里饮佳酿品美食,岂不快哉!”
韩杏儿笑道:“方公子但留下吧,三年之内,当令公子尝尽天下美味。”方国涣笑道:“韩姑娘昔日也曾有此言语,若如此在下也不枉活一世了。”接着,摇头叹然一声道:“可惜,我无赵兄的福分,你夫妇的心意我心领了,过几日还有些重要事情要办的,不能长留此间。”显然又是想起了国手太监李无三鬼棋杀人事。
赵明风见方国涣面呈忧虑之色,知他有些事未了,便宽慰道:“贤弟身怀棋道绝学,自不可如我等闲居而误自身,日后只要得了空闲,碧瑶山庄随时会欢迎贤弟的。”方国涣自是感激地道:“如此多谢赵兄了,不过人生各异,命也不同,互求不得的。”
当天晚上,方国涣于碧瑶山庄内的翠雨轩中安歇了,此为园中一景,自成格局,精致典雅的三座竹楼半置水中,周围一片竹林,乃一清静幽居之地。赵明风陪方国涣说了会话,随后唤来两名仆人在翠雨轩侍候了,天色渐黑时,才辞别回鸳鸯苑去了,方国涣也自安歇。
第二天一早,方国涣起床后刚刚洗漱完毕,即有两名丫环来请了,随后引至了鸳鸯苑。赵明风夫妇已在厅中候了,桌上备了茶点,十几样苏州精致点心,大小各异,花色齐全。韩杏儿亲自敬了香茶与方国涣,道:“方公子昨晚休息得可好?”
方国涣笑道:“居此神仙福地,哪有不好之理。”赵明风笑道:“早茶之后,贤弟就于园中转转吧。”韩杏儿道:“在庄内歇息几日,再到城内游玩游玩,古语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赵明风道:“不错,贤弟这几日要好好散散心,勿要为他事所累。江南棋王田阳午就住在苏州城内,到时给贤弟引见引见。”
方国涣道:“此次苏州一行,除了拜会赵兄外,还要寻访此人,有些棋上事要向田阳午先生请教。”赵明风道:“不忙、不忙,贤弟先在庄内住上些日子再说,到时你二人一见面,棋逢对手,自去斗棋去了,哪里还会理我。”韩杏儿道:“田阳午时常出游,不知到时能否遇得上?”赵明风道:“前几日他到庄上来过,短时间内出不了门的。”方国涣道:“如此最好,到时就烦请赵兄引见了。”
赵明风笑道:“好说,那时再约几位城中的大家公子来博一彩,他们自会认为田阳午能胜,都押在他身上,而我一人独注贤弟,叫他们来个一赔十。”方国涣笑道:“赵兄怎知我会赢?”
韩杏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