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要做太子(萧瑟)-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当那些公知们无知的挑战体制内既得利益者们的底线的时候,那个发起这场言论冲突和社论讨伐的人,就显然在偏离自己的轨迹,从而将自己推向大多数拥有权力的人的对立面,哪怕他在九大常委里,也拥有至少两名常委的支持。

当他发现那些公知其实很无知的时候,事态已经显得有些无法控制了,至少他已经无法控制言论的散布,而那些公知们一贯秉承的所谓自由的口号,自然也就更加不可能被他控制住。在此之前,只是中央和靳明甫这一派的人,在尽可能的控制着言论,不让这些社会讨论以及媒体讨论达到激化社会矛盾的地步,可是现在,大量在网上删除言论的,则是那个发起这一切的人了。他开始明白,不管一部分人民被煽动的多么厉害,只要多数的体制内成员站在自己的对立面,那么他将永不可能登上那个他梦寐以求的位置,而也就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改变靳明甫即将上位的事实,甚至于,会让中央对靳明甫的老成和稳重更加欣赏,而对他的躁进感到失望。

无知的公知们是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偏执和失误的,哪怕这些公知当中有着真正的清醒者,可是他们的声音跟多数其实很无知的公知们比较起来,实在过于渺小了。从一些老百姓的角度来看,这些无知的公知是在帮他们说话,他们在痛斥着政府每一项不符合民众利益的决定,他们在用自己的呐喊来促使政府的改革。不得不说,在有些时候,这些公知们的确是在起到促进政府越来越好的位置上,可是在另一些时候,这些公知却因为对于自由的理解不透彻,他们将自由当成个人犯傻的权力,他们不惜用自己的自由换取整个社会的不自由,他们的理想主义不过是个人极度自由主义的一种宣泄而已。不能说他们没有考虑过其他的普通民众,可是更多的时候,他们考虑的不过是自己的情感需要一个出口而已。

一个真正的公知,需要无时不刻的保持清醒的状态,他需要对自己的所有言论负责,而不是在看到某个消息之后自觉被触犯了,便带着满腔的情绪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毫无顾忌的影响其他人。或许是被南方都市报安在他们头上的公知光环给弄懵了,原本只是普通媒体从业人员或者某行业的普通杰出者,因为一些媒体赐予了他们所谓公知的光环,这使得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飘飘然起来,说话也就不像最初还只是个平凡人时候那么谨慎了。

这部分无知的公知们不断的试图分析出石磊和石为先这对父子之间的利益整合,这越发触怒了那些支持石磊的人们,甚至于一些清醒的公知也开始为石磊说话,不管如何,石磊都是国内最值得推崇的企业家之一,他的许多行为都成为为人称道的方面,不管是创造力还是对于这个社会的影响,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这个世界。

南方都市报也不是一个一言堂的媒体,否则作为一家新兴的媒体不可能受到那么多人的推崇,他们即便在总体观点上倾向于那个人,但是也会刊登一些反对的声音。一篇由国内某著名公知发表的文章在南方都市报上被刊登了出来,并且迅速的成长为一个专题讨论,吸收了反对和支持的声音,形成一个完整的跟踪报道。

那篇文章在对石磊以及石头集团整个发展轨迹分析的同时,显然是站在了石磊的这一边。笔者坦言,他无法证实石磊没有从石为先处获得任何的政治好处,也无法证实石磊完全是依靠个人的能力实现了如今石头集团的盛况,但是从其发展来看,石磊的创造力,也即其锐意发明的创新能力,再加上石磊独特的企业管理方式和其对自主研发科技的坚持和推动作用,才是石头集团大获成功的必然过程。

文章历数了石为先在润扬担任副市长以及市长阶段的政绩,阐明了正是在石为先的领导下,润扬才避免了98年的那场全国惨痛的洪祸,将损失降至最低。而石为先到了辛贡的庐陵担任市委书记之后,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虽然在升任副省长这一点上,似乎有石头集团介入的迹象,但是凭借石为先的能力和其在辛贡当地广泛的赞誉,以及他任职期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政治派系之间的斗争的表现,他是有着足够胜任副省长一职的能力的。

回到江东之后,从常务副省长到省长的阶段,石为先立足省内经济的发展前提,同时领导了后来被其他省市效仿的打黑行动,不管其他省市在打黑的过程中,使用了多少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手段,可是在石为先和张同训领导的打黑过程中,却少有被投诉的消息。许许多多的证据都可以表明,石为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官,石磊的石头集团非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受到石为先的帮扶,反倒石磊的个人财富使得石为先可以一力的保持清廉,从政这么多年来,他甚至没有收受过任何礼物,即便是过年的一些礼尚往来,也都被石为先捐出来作为了慈善资源。当然,这一切都可以被称之为是政治作秀,可是笔者也强调,在石磊身家不明却被公认为绝对的国内首富乃至世界都能排进前十的情况之下,石为先断然没有任何收受贿赂的必要,谁还能送出比石磊给石为先提供价值更高的礼品来?

而至于石头集团的发展,这篇文章也充分说明,石磊的第一桶金或许有借助其副市长公子身份的嫌疑,可是这单生意的成功,完全归结于石磊对于市场需求的精准分析。哪怕是到了十年后的现在,石磊当初那个让已经走向末路的寻呼机项目走向高校校园的商业案例,也依旧是近十年来最经典的企划案之一,甚至被编入许多高校的营销和市场专业的教材当中进行案例分析。而石头集团的长足发展,和石磊一贯坚持技术的自主研发不无关系,这一点,和华为这个国内的另一个成功民营企业非常的相似,而且,两个集团的主业务都没有上市融资,也充分的吻合,足以证实华为和石头集团都是如此,坚持自主研发技术的独立性,绝对不会被境外资金或者股市投资者影响。

至于楼宇、公共交通视频广告的推出,更被称之为石头集团或者干脆说是石磊的神来之笔,这一完全没有出现在地球上的广告模式,迅速的征服了整个中国,乃至于影响到许多其他国家的广告刊登方式。单从这一点上来说,石磊和石头集团的成功,就已经具备了最强的创新能力。而ROC系列产品的诞生,更是石头集团走到今天如此繁荣地步的根本原因,这早已被世界范围内的诸多媒体称之为一场新技术的革命,一场对于二十一世纪通讯和娱乐方式的彻底颠覆。一个民营企业拥有石磊这样的灵魂,不管他是否具有政治方面的背景,其成功都将成为必然,而不是偶然。而政治上的帮助,只是将石头集团推向更高的辉煌,但是,这种助力,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所欣喜于看见的,中国至少有一个民营企业傲立于世界之巅。

笔者在文章里最后强调,如此颂扬石磊和石头集团并不是表示石磊就不可以被质疑,相反,越是这样的人物就越需要经历社会的监督和质疑,只是,不能因为石磊取得的巨大成功,就一味的将其认定是政治操纵的产物,而是要全方面的考核石磊所有的经历,石磊的成功取决于其创造力和决策能力,政治充其量是石磊成功道路上的一种推动力罢了。

这样的文章自然是会饱受质疑者的攻击的,不过,在石磊堪称无懈可击的经历面前,质疑的声音不如一开始嚣叫的那么雄壮了,而有逐渐式微之感。相反,支持的声音却是越来越大,并且有人立刻找出了石磊对于4月的时候,五行科技出现的那次代工厂危机的事件的全部报道,从一开始媒体对于石头集团的不信任,到最后交口称颂其良心企业和灵心企业家的溢美之辞,都转载于网络和报端。

很显然,这些转载过后甚至不需要过多的评论,石磊的所作所为就像是一颗子弹一般击穿了那些质疑者们的嘴,让他们无话可说。对于一个代工厂的普通工人都能够如此关心和重视的企业,哪怕他接受了政治上的帮助,又有何不可呢?石磊个人财富增长的同时,难道不是整个中国社会财富积累和增长的一个明显事实么?

在这样的时刻,国外的媒体也开始关注起国内公知们刮起的反石磊的风潮,尤其是被那部分无知的公知们整天挂在嘴上的欧美民主国家,他们的媒体也对石磊的成功大加褒扬,并且宣称石磊是一个正在改变或者已经改变了世界的人,石头集团是一个改变了许许多多人生活方式的科技企业。那些媒体堪称异口同声的表示一家科技型企业,需要的正是石头集团的这种锐意创新的方式,而这个世界,需要石磊这样的发明家。

这不是国外媒体第一次将石磊称之为发明家,可是之前不管多少次,都不及这一次的影响大。从改变生活的角度而言,石磊在创新方面的成就,不亚于当初发明电灯的爱迪生,也不亚于让世界进入长距离通讯时代的电话之父——贝尔。或许以后还会有人超越石磊的成就,但是,至少目前为止,这个世界上的企业家里,唯有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可以和石磊相提并论,他们都是在很大的范围内,改变了这个世界的人。

当欧美国家的主流媒体开始刊登这些署名文章之后,国内那些吹捧欧美自由主义和民主制度的公知们不得不闭嘴了,堪称集体失声,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极力推崇的借以引起民众关注的背后支撑点,都在支持着石磊,他们除非想要自扇耳光,否则就只能面对这次攻击石磊完败的事实。

那个人的一系列手段,中央方面最初的时候是并不想进行任何干预的,即便是靳明甫,这个几乎已经被定为下一代领导人的太子爷,也必须经历整个政治体系的考验。不管是应对能力还是全局的控制能力,靳明甫必须有足够上佳的表现,才能让当下的领导者们,将最后的权力放心的移交到他的手里。培养一个接班人,不光需要为其铺路和观察,还需要让其成为真正的控制者,这就像是大海上的渔船,在打捞了大量的鱼类回航的时候,往往要在鱼舱里加上少许凶猛的天敌,这样反倒能让所有的鱼类活蹦乱跳的回到港口,而如果没有这些凶猛的天敌,那些鱼类被困在狭小的鱼舱当中,早就一一困死了。拥有政治对手,才能让靳明甫保持进取的力量,这也是中央的领导们高度赞同的观点。

而显然靳明甫并没有让他们失望,反倒是那个人在石磊以及江东省身上犯下的错误,多少让中央方面感觉到了少许的失望。

第六百四十七章【陈大公子对石磊的褒扬】

对方的攻势当然不可能就此结束,越是到了危险的时刻,对方的攻势反倒就会越猛烈。原本还保持进可攻退可守的姿态,自以为进退自如,可是因为石磊的种种因素,都是那个人没有预料到的,他太忽视石磊在这其中起到的作用了。也正因为这些缘故,现在他已经被逼到城墙根下,宛如一只过河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了。

全会上能否影响到最终的决议,成为那个人最后的机会。如果说他不在今年发起这些针对性的手段,未来的五年里他倒也未必就全然没有机会,只是相对而言,想要让一个已经晋升到正国级的竞争对手不接手整个国家比较困难而已。可是始终还是有机会的,哪怕机会很是渺茫。可是现在他反倒骑虎难下了,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京郊的某处深宅大院之中,两个六十余岁的老人,正面对着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这两名老人虽然极力掩藏着内心的思绪,可是却依旧可以看出他们内心深处的些许失望。

“你怎么还可以如此有条不紊?为什么你布置的一切竟然会不攻自破?靳明甫甚至都没有真正的出手,他家那颗老狼牙仅仅损失了两个特工,就从容的化解了你所有的前期布置。远方,你难道就想这么甘心情愿的将这么多年的努力拱手想让么?”长时间的静默之后,其中一名老人终于缓缓的开口了,言辞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口吻当中那高高在上的威势却是非同凡响。

如果现场还有第四个人的话,他一定会很轻易的认出,这两名老人赫然正是共和国九名正国级的领导之二,虽然没有前两位那么光芒万丈,但是却也是共和国举足轻重随便一句话都有可能改变世界局势的人物。

被称之为远方的,正是那个五十余岁身材高大微微有些发福的男子,他也正是靳明甫最大的竞争对手,而之前针对石磊也好,针对靳明甫整个派系所有人也罢的,也正是他。

此人姓薛,全名薛远方,其父是共和国建国元勋之一,也是做过国务府二老板的人物。薛家只此一子,从其从政开始,因为家里在军方的话语权一直偏低,是以有所图谋的薛氏父子一直都是极为低调的在政界稳稳的扎根。不张扬,不显山露水,所有的一切都是步步为营,只可惜薛父去的早了些,没等他好好的帮助自己的儿子布置完整个的道路,便遗憾的撒手人寰。但是薛远方却承继了其父的全部优点,当初薛父在共和国初建之时,也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可是却步步为营的走到了国务府二老板的位置上,曾经显赫一时,却一直都并不像其余的开国元勋那样为寻常百姓所熟识。薛远方入仕之处,其父就已经贵为国务府二老板,可是薛远方却是极其低调的从基层做起,并没有选择如同其他的红后代那样在中央部委任职,待到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后再下去锻炼,而是从一开始就在西北的某个县城里担任基层干部,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了今天,也已经是副国级的官员了。

在座的这两位老人,都是支持薛远方上位的政治局常委成员,在面临人生最后一个关隘的时候,薛远方也终于放弃了他一直以来的低调作风,开始大张旗鼓的将自己这么多年经营下来的关系网整个儿铺开,做与靳明甫之间的最后一搏。只是,效果却似乎并不出色,以至于今天这两位老人对其有些少许的失望。

“我从一开始就不赞成从石为先和他那个儿子入手,搞经济从来都不是我的强项,两位叔父至少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责难我出师不利。我明白两位叔父的苦心,靳家在军方势力过于庞大,多少将军都算是靳老爷子的门生,这颗狼牙老而弥坚,更何况他早就为靳明甫培养出一颗新的狼牙。哪怕这颗狼牙现在是个残次品了,他在军队里,却依旧是一军之魂,这个象征性的意义太大了。所以两位叔父希望从石为先和他那个儿子入手,可以让陈家那位助我们一臂之力,而现在看来,陈家那位比所有人想的都要老谋深算的多,我们的举动反倒是让他更加欣赏石磊这个小家伙了。”

两位老人稍稍的沉默了一小会儿,似乎也对当初他们的坚持有些后悔,而薛远方即便没有流露出任何埋怨之意,这两位老人却依旧听出了少许的弦外之音。

“经济始终是支柱,我们必须争取陈家的帮助,之所以希望你从石为先父子入手,也不过就是想让陈家认可你在经济方面的控制力。可是,功亏一篑,你怎么就能让石磊那个小家伙提前预知了你所有的后招?远方,我们并不是想责难你什么,现在去责难你,也于事无补,你现在需要好好想想,如何争取陈家的那两票。九大常委,我们这两票肯定是给你的,陈家那两票要是能绑在你身上,胜算就是五五开了,即便是那两位,也不得不考虑到完全站在你这边的四票。毕竟我们还能多扶持你一届,而他们却是下一届就要离开了的。”这是另一位老者开了口。

薛远方笑了笑,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口水,慢吞吞的说道:“石为先那个儿子,我的确是千小心万小心的还是小看了他,此子的大局观实在超乎他的年纪太多,有时候我都会羡慕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完整的大局观。被他看出来我的意图,我并不觉得冤枉,外人可能只是将其当成商界奇才,可是,纵观最近这十年的政治风云,此子建树也是相当可怖啊。石为先就不说了,边捍卫、秦建业、张同训、凌东升乃至发改委那位首届主任方力钧,谁又敢说没有受到此子的影响?甚至就连靳明甫,怕是都受此子之益良多。争取陈家?”薛远方摇着头却又露出笑容,只是这笑容并没有任何舒心之感,“呵呵,怕不是希望渺茫而是毫无希望啊!”

“远方你这是想要放弃?”之前第一个开口的那位老者,显然脾气更急一些,闻听薛远方的话语,不由得有些愤怒的情绪流露出来,而他如今所处的地位,以及他的年纪,其实都不该流露出任何愤怒的情绪了的。

薛远方摇摇头:“放弃?我现在还能放弃么?若是靳明甫顺利走了上去,我连这常委的一席怕是都保不住,二位叔父怕是也该就此告老还乡了,我又怎能放弃。我只是知道陈家已然不是我们可以争取的对象罢了。”

“远方你……”脾气急一些的老者又想说些什么,却看到另一位老者沉默良久,便又把话头转到他身上:“你怎么也不说话?”

那位老者看着薛远方道:“远方,你说说看为何陈家不会选择你……”

“前两天我和陈家那位小公子见了一面,他告诉我陈家那位大公子对于石磊那个小家伙的看法。”薛远方说着话,转身从身后的架子上拿下一个很大的活页夹,上头夹着一些从报纸上剪下来的东西。

将手里的活页夹递给了两位老者:“这些,都是外界对于石磊的溢美之辞,并非出自个人之手,都是当今世界主流媒体对于石磊以及他那间石头集团的综合评价。我在经济上的见识远不如陈大公子,可是,我也能看出,石磊对于这个世界的影响究竟有多么深重。这个小子,不过三十还不到的年纪,却能够被世界范围的媒体如此称颂,真是不知道,老天这到底是对他有多么的偏心。其实不用陈家的小公子开口,我也知道陈大公子对石磊的看法了,偏偏陈家小公子还告诉我,之所以陈大公子彻底放弃了央行的职位,而选择出任西部大开发的临总一职,居然也是受到石磊这个小家伙的影响。一个早在数年前就已经被石磊影响的陈大公子,这次之所以没有选择公旗布帜的支持石磊,就已经是陈大公子不想过多牵涉到我和靳明甫之间斗争的强烈信号了。现在我们在经济上的布置几乎完全落空,甚至被反咬了一口,那些输出到境外的资金虽然并没有过多的影响到那几位对我的看法,可是我们终究也损失了一些袍泽,他们不得不承担起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陈大公子又怎么可能再对我施以援手?”

“陈家那位到底是如何看待石磊的?”那位久未开言的老者,终于出声问到,刚才薛远方递给他们两人的剪报里,几乎全是各种外文,甚至连英文的都只是占了三四成的样子,两位如此高龄的老者,自然是并不太清楚这些剪报到底说了些什么。

薛远方指了指老者手里的剪报,道:“这些报纸都是最近几天世界媒体对于石磊的赞誉,看得多了也无非就是旧调新唱,翻来覆去不过是改变世界,创造全新通讯和娱乐模式等等赞誉,再然后就是对其不到三十便进入世界前十富行列的羡慕和嫉妒,以及大胆预测其年过三十大概就能摘下世界首富的桂冠云云。陈大公子对于石磊的赞誉却是别具一格,也不知两位叔父有没有兴趣听听陈大公子对石磊的吹捧。”

两位老者面面相觑,薛远方没有半点戏谑和玩笑的意思,这种时刻也绝不是把酒言欢随便玩笑的时候,他这么说,就证明陈大公子大概真的是对石磊饱加赞扬,甚至稍嫌露骨和奉承了。可是,当今世上,又有几个人担得起陈大公子的奉承呢?怕是就连在座这两位,也没有这般的信心吧。

人类就是如此,哪怕是掌控着当今世界最高权力的这部分人,以六十多岁的高龄,依旧会对某些事情产生好奇之心。薛远方也看得出来,两位老者这是真的开始好奇了。

“石磊此子,绝非一个简单的商业天才可以形容其十之一二,观其行,十八岁成功挖掘第一桶金。固然有其父的地位为其带来的便利,更多的却是此子个人的一招怪棋。拉拢风炳菘为其投资,更是神来之笔,其后更是影响到风家这个江东老牌家族的投资方向,促使风家成为总装最重要的军资进出口商之一。风家一个民营企业,却成为军部的座上客,这是风家近十年来最聪明的举动,而这一切,却居然来自于一个十八岁少年对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判断。

其父扶摇十年,处处看得出此子的苦心孤诣,当初他找杨明跑官要官的举动,为多少人诟病?而事实上,又一次证明了此子在政治上的眼光,若没有那次完成正厅到副部的跃升,石为先断然入不了靳家的派系,而无论石磊与靳家两颗狼牙的关系如何错综复杂。

方力钧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其所有的成长,几乎都是从文化部到经贸委之后才开始变得成熟的,而方力钧亲口与我言,石磊早已预料到中央将会做出中央部委的调整,经贸委必然会被撤销,而经贸委主任便是新成立的宏观调控部门一把手的最有力竞争者。事实如何?方力钧如今是发改委的第一任主任,几近注定数年后是常委的一员。而在那之前,我几乎是已经放弃了方力钧的,而今方力钧在国内经济的宏观影响力上,几乎已经不输于我。

凌东升虽然一直仕途顺畅,可是国信办第一副主任几乎也就是其仕途的终点了,充其量不过做到信产部部长的位置上。可是,凌东升最华丽的转身便是去了双渝,而今也几乎注定走上副国的级别。凌东升去双渝任职,看似是上意所属,可是一个直辖市的市长,又岂是说有了上意便能决定的?凌东升至少在其去到双渝之前五年,就开始不断的为此布局努力。据我所知,这也是石磊的功劳。

石磊的商业天才毋庸多提,立足通讯、路由交换科技自主研发之根本的同时,又寻找到了最恰当的吸金手段,可是此子在政治上的远见,才是其成功的最大助力。都以为石磊是经济上投资的天才,却不知他从帮扶他父亲从副市长摇身变为润扬市长的同时,就已经展开了政治上的布局。往来数数,石磊这些年投资过的哪一个官员,如今不是身居要职位于共和国顶尖的集团当中?而当时这些人又都置身何处?什么叫投资?这才叫投资。

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吴东建起国内第一高建筑,几乎是一力推动了边捍卫接掌中组部部长一职,你们谁敢说是边捍卫当初对石磊的投资得到了回报?这分明是石磊早早的便在边捍卫身上做出了投资。这若只是一个商业天才,他又如何在政商两届如此的行云流水?便是我,放掉央行,当初又有多少人想要看我的笑话?如今呢?他们总也知道了开发银行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了吧?我不想沾沾自喜的说自己高瞻远瞩,着眼于西部,这也是石磊这个被你们绝大多数人小觑的小子指点我的。用词重了点儿,可是纵然骄傲如我,也不得不承了石磊指点我的这个说法。

薛家之所以百般拉拢于我,难道是因为我们家是改革开放总幕僚么?不过是因为我在西部大开发这个未来共和国最大经济项目上的话语权罢了。而这一切,拜石磊所赐。石磊当初那看似无意的对我一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投资?且不说薛家在经济上对石磊的攻击是如此的粗鄙可笑,便是他们真能大获全胜,我又怎么可能对石磊落井下石?这怕是石磊早已算计好的东西了。

把石磊当成一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便是你们所有人犯下的最大错误。石磊此子的心智,怕是早不下你我的年岁了。所以我便一直看着,静静的看着,看着薛家如何一败涂地。他们的经济攻势,已然全盘溃败,剩下的政治攻势,依旧要在江东大做文章。可是以石磊助其父十年的布置,又怎么可能给薛家翻云覆雨的机会?更别说靳家的老狼牙虽然廉颇老矣,却尚能多饭,真要是露出了那颗利齿,便是薛远方的父亲还活着,也未必抵挡得住。”

这些当然不会是薛远方对石磊的评价,而是陈大公子的。陈家的小公子几乎原样的将自己大哥的话转述给了薛远方,薛远方也便几乎一字不差的记了下来,今天又说与这两位老人听。

“这些就是陈大公子的原话……”薛远方此刻竟然还能笑得出来,薛家的家传也尽在如此了,谋定而后动,只可惜,这一次,他遇到的其实是和他心理年龄相仿的石磊。两世为人加起来,石磊也活过了五十个年头,而且石磊还比薛远方多了些来自未来的信息,也多了几分谷底到巅峰的转变经历。哪怕是从基层步步为营,薛远方也没有石磊那一世里那些惨痛的经历,痛定思痛,总比谋定而动要来的更深谋远虑一些。

第六百四十八章【凌东升的强硬】

不管是否连陈家的支持都注定要失去,薛远方到了这个时刻,放弃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正如他自己所言,靳明甫若果真上位,怕是第一个便是要向他开刀。这就像是古代的王朝王子夺嫡,何曾有人见过先皇驾崩新皇登基之后,那些与他争夺王位的皇子还能安然度日的?若非被发配边陲,便干脆是举刀落人头。不是新皇胸襟不够大,实在是不能给自己留有后患,皇位这种事,往往能令人弑父杀兄。

一号首长的位置当然不是什么皇位,可是在竞争当中已然公开敌对的双方,是绝不会在登顶之后允许另一方安之若素的,尤其是像薛远方这样使用的手段已经超出常规竞争方式的对手,靳明甫若是还允许薛远方入主政治局,那就是对自己的领导权不负责,更是对自己整个政治派系的不负责。

事情发展到如今的地步,薛远方必须强行做最后的攻击,而无论是困兽犹斗或是破釜沉舟,而事实上这两个成语,所做出的挣扎都是一致的,区别只是成语所表达的结果而已。不管最终是成是败,薛远方是绝不会去学楚霸王的,乌江自刎之举或许雄壮,可是从斗争的角度来看却是愚蠢至极。那位伟人不也曾经作诗云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么?

薛远方终于发起了最后的攻击……

最先跳出来的没有太出乎石磊的意料,杭南省省纪委收到一封实名检举信,检举杭南省省委汴湖市的市公安局长在打黑行动中,有刑讯逼供和暴力执法的行为,检举者是三年前因为涉嫌保护地方黑势力的当地交警队的一名中队长。他三年前因为一起被市局严打的案子,而受到涉案人员的举报最终被汴湖市公安局依法逮捕,后移交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最终判了三年的有期徒刑。前不久才刚刚出狱,出狱不久就写了这封检举信。

省纪委的干部接到这封实名举报信之后的第一反应很正常,并没有对市公安局的任何人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