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275。第275章 能看懂吗
  
  比起陌生的四年级生钟志文,刘珊更信任杨锐。就内心情感来说,刘珊甚至是极为的佩服佩服杨锐。
  全国状元,带着贫瘠的西堡中学同学考上大学,同时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刘珊不知道别人能不能做到,也不知道钟志文能不能做到,但至少杨锐是说到做到的。
  “别理他,我们做我们的事。”刘珊的声音不大,却让钟志文吃惊不已。
  钟志文趁着刘珊没注意,向杨锐轻轻的翘起大拇指,做口型:“厉害!”
  就钟志文想来,杨锐肯定是灌了无数迷魂汤给这女生。用文学来勾引女生固然是现今的流行风,但用论文来勾引也不差,格调还有所提升,只是大部分女生只听得懂文学,听不懂数理化,往往让80年代的工科男和理科男黯然神伤,不得不加入诗歌和美学的大军。
  当然,他们以后会伤的更厉害。
  “那边架子上的拿完了,再拿哪里的?”刘珊低声问了杨锐一句。
  “从东边的拿起吧。”杨锐调整了一下,再次集中注意力。
  他要赶在实验室重建完成的时候,做好新论文的准备,不过,与先前的赚钱论文不同,杨锐这次准备做的是纯粹的学术论文。
  站在什么山头唱什么山歌,10年或者20年以后的北大,自然也是被金钱腐蚀的像是小商品市场的五金件一样,可在1983年,学术届仍然是非盈利机构,在这种地方,谈赚钱不仅不招待见的,还很麻烦。
  就像是如今到中关村建立公司的中科院研究员们,便要面临拿着中科院的知识为自己赚钱的指责。
  这种指责也不能说是没有依据,就是在国外,一家非盈利机构的雇员,也不能在受雇期间,或者刚刚结束受雇的情况下,在外开设一家公司,继续受雇期间的研究。
  虽然有上层领导的支持,但中科院的相对独立性,还是令初期的陈春先等人惹上了很大的麻烦。与其说他们做了多少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不如说他们为后人的研究工作开拓了道路。
  归根结底,早期的中关村并不是硅谷,仍然只是中国式电子一条街
  杨锐手里的钱,已经足够短期的实验室建设和个人开销了,加上又有按季度的不菲分红,他对赚钱的兴趣也下降了一个台阶。
  所以,杨锐决定先做点不怎么赚钱的纯学术。
  当然,不怎么赚钱只是现在没有金钱收益,不代表以后没有,而且,除金钱以外的其它方面的收益还是很客观的。
  比如说名气。
  做研究的,没有名气,终究是玩不转的。
  在北大这种地界,需要的也是名声。
  杨锐以前做的学术论文,无论是植物提取法,还是辅酶Q10的生产,都是偏于实际应用的。
  而国内学术界,或者说,是大多数国家的学术界,推崇的学术研究都是理论性的,比如陈春先身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四大金刚,他做的最后一项学术工作是造了一台托卡马克六号,这是用来做受控核聚变的装置,用某位科学家的话来说,托卡马克有什么用?150年以内都是没用的。
  但就是这种没用,让陈春先的研究价值大大提高了,因为超前啊。
  不过,还是比不上霍金的黑洞研究,那东西至少1500年内没用。
  杨锐正在准备的功能基因组相比以前,那是相当的理论和学术了,功能基因组至少20年内没啥实际用途,事实上,如果以80年代的眼光来看,功能基因组50年内都没有什么实际用途,而之所以这么快就找到了用途,其实是因为投入超乎想象。
  美国大牛汤姆斯86年提出了基因组学,诺贝尔得主杜尔贝克当年又在科学杂志撰文称,应该从整体上研究和分析人体基因组,于是,美国人在87年投入了1。6亿美元,到90年启动人体基因组计划,经费飙升至30亿美元,接着是英法德日中的陆续参与,光是超级计算机就花了不知多少钱。独立于公益项目之外的塞雷拉基因公司,甚至为此专门购买了当时世界第三大的超级计算机。
  杜尔贝尔劝说开展人体基因组计划的说辞,是攻克癌症。而为了攻克癌症,人类愿意拿出的经费,远超生物学家的想象。
  事实上,自90年代以后的抗癌药品,大都是就基因层面来开展研究的,人体基因组计划,也因此获得了部分回报。
  但在此之前,谁都无法料到这样的结果。
  即使是汤姆斯和杜尔贝克也无法先知先觉。
  杨锐可以。
  顺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下去,自然而然的就是基因组学和人体基因组计划。
  这就是又得名又得利的节奏。
  参与基因组学的建立,那是何等的傲娇!这门学说是我参与创立的啊,就全世界范围来说,能够创立的新学说数量太有限了,单独的生物学就更少了。
  人体基因组更不用说,20世纪末的生物学盛宴,有份参与的,履历上都闪着金光。
  这样的机会,即使重生了,也就是这么一次,可以说,直到30年后,人体基因组计划仍然如明珠一般闪耀。
  杨锐前世在实验室工作,既接触也参与过同类型的研究,不过,他当年能插手的,都是别人玩烂的题材,和现在的白纸一片,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一本接一本的扫着期刊,杨锐的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表情却是越来越开心。
  钟志文看的那叫一个别扭:你说你要是看杂志看的合不拢嘴了,那是乐的,你看期刊高兴个什么劲啊,难道看着核苷酸序列,能看出笑话来吗?
  钟志文无奈的看着有漂亮女生给做搬运工的杨锐,强迫自己低头看文献。
  文献无比的枯燥,艰涩难读,偏偏他被富教授抓去做助手,不看又不行。
  因为现在的学校人很少,没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当顶梁柱,教授们做研究,就只能抓差讲师和助教,讲师和助教都不够用的时候,就只能抓差大四生了。
  这对某些学生是极好的事,对某些学生来说,压力就太大了。
  钟志文虽然非常难得的考上了北京大学,但他的基础并不好,读期刊很困难,尤其是遇到外文参考文献的时候,往往需要回头去查原文,进度极慢。
  “红袖添香真是好呀,不管文献读懂了没读懂,装作很懂的样子就可以了,哎,也怨不得人家高兴。”钟志文默默的想着,却是看着杨锐发起愣来。
  “这个人好奇怪。”刘珊又报来一叠期刊,低声对杨锐说。
  杨锐瞅了一眼,笑了两声,说:“上课听不懂的学生,都是这个样子的。”
  钟志文没有注意到刘珊,眼睛却是看着杨锐的,见到他目光注视了过来,一下子反应过来,面露尴尬,说:“我看你们换书换的挺有意思。”
  又是“有意思”这个形容。
  杨锐撇撇嘴,顺口问道:“你说你跟着富教授学基因功能分析,到哪一步了?”
  “什么哪一步?”
  “就你们现在做什么课题吧?有论文吗?”
  钟志文见他问的煞有介事,犹豫了一下,隔着过道,小声道:“我们在做基因分离,富教授还有一篇关于前体的论文。”
  “论文发表了吗?在哪里。”
  钟志文犹豫了一下,去从身后的书包里抽出一本期刊,递给杨锐。
  这是一本外文期刊,名字有点陌生,已经被翻的边角翘起来了,钟志文显然经常去看。
  富教授的论文在较前的位置,旁边划线做了笔记,大部分都是单词的翻译。
  杨锐微微笑了一下,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
  SCI入门级的论文,杨锐迅速得出结论,同时问道:“富教授多大年纪?”
  “30多。”
  “富教授是个副教授?”
  “是。”虽然有点绕口,钟志文还是听懂了。
  杨锐点点头,将期刊递回给钟志文,说:“挺好的。”
  他没多做评价。放在杨锐读研究生的时候,所有重点专业的研究生,毕业都要发表SCI级的论文,虽然80年代的SCI文章相对中国学者虽然金贵,但在北大这片地,也不好说是优秀了。
  当然,富教授的最强实力肯定不是这么一篇论文,否则他根本就凭不上副教授。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富教授在基因分析领域的水平,也就仅止于此了。
  哪怕是现在的杨锐,都不会轻易发表SCI入门级的论文了,免得降低了格调,只能说,富教授对于这片领域,也是处于学习状态。
  这篇有关RNA前体的文章,与其说是富教授的研究,不如说是富教授的学习报告。
  杨锐就此了结到学校普通科研人员的水平,心里稍稍有点不以为然。
  在尖端领域,中国学界的反应,还是相当迟钝的。
  钟志文对杨锐的回应有点不爽,问:“挺好的是怎么个意思?”
  “仅就这篇论文看,还是有水平的。”杨锐说的实在。一篇学习报告发表SCI入门级期刊,这与研究生用两年时间发表一片SCI入门文章还是有极大的区别的。当然,离牛的层次还是有点距离的。
  钟志文却觉得导师很牛,面对杨锐的态度,皱眉道:“你看得懂吗?看不懂,有没有水平你怎么知道?”
  ……
  
276。第276章 科研组
  
  “虽然没做过专门的研究,但基本的判断能力我还是有的,这文章,看懂自然没问题。”这时候,杨锐又怎能示弱的。他已经是《生物化学系统生态》的审稿人了,要是被人说连一篇入门级的期刊都看不懂,以后就没法做人了。
  当然,如果是熟人聊天,杨锐或许笑笑也就过去了,可对钟志文这样的陌生人,就不能一笑而过了,因为你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性格的家伙。万一碰上个爱吹牛的,以后见人就说:我当年训杨锐训的和孙子似的,那时候,他看个论文都看不懂,还是我连骂带打的教会的……
  杨锐做研究僧的时候,经常随着导师和师兄师姐们蹭吃蹭喝,事实证明,酒桌上爱吹牛的比不爱吹牛的多,能吹牛的比不能吹牛的多。
  钟志文不会想这么多,更不喜欢杨锐争锋相对的态度,矜持的笑了一声,不客气的道:“这可不止是英文的,里面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你知道功能基因学算是不错了,但这里面的知识可是博大精深……”
  维护导师的权威是学生的日常,因为普通的学生都是跟着导师混的,读书的时候跟着导师学习,从导师手里接项目,做项目,写好了论文请导师指正发表,毕业以后请导师帮忙找工作,虽然很多学生都称自己在给导师打工,可要是没有导师这样的包工头,大部分学生既没有打工的技能也没有打工的资格。
  80年代的学生更要依赖导师,别的不说,光毕业分配一项,有导师的学生和没导师的学生就会有天壤之别。
  而且,现今还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留校制度。
  钟志文恨不得给杨锐上一课,让他明白两人之间的差距,因此说的是滔滔不绝。
  杨锐无奈叹口气,对刘珊道:“你把我的找出来给他看。”
  “哦。”刘珊熟悉的拿过杨锐的背包,从里面找出一本《ACS化学生物学》,翻到杨锐发表的文章处,递给了钟志文。
  和钟志文随身带着导师发表了文章的期刊一样,杨锐最近也都随身带着发表了自己文章的期刊。因为现在没有互联网,你想给人介绍自己的成果,废话一箩筐也是说不清的,不如递上一本刊有自己的论文的期刊来的直接。
  这就相当于一名研究者的名片了。
  你看了我的文章,就知道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再交流就知道从哪里着手了。
  外国期刊经常提供的单行本服务,就有这个作用。期刊社将作者的文章单独印刷成一个个的小册子,同时标注它的发表日和发表期刊,方便期刊作者送人和交流。
  国内的条件差,期刊社穷的露底,也就没有这种业务和习惯了。
  杨锐因此也没有带单行本,而是带了原版的期刊,免得碰上不懂的人,徒费唇舌。
  钟志文疑惑的接过刘珊递过来的期刊,大致的扫了一遍,又不解的抬起头。
  杨锐叹口气,用手指在文章的署名处点了两下,暗道:逼格降低了呢。
  钟志文继续困难而诧异的拼读:ruiyang……瑞央……
  读了两遍,钟志文突然一个激灵,“啊”的站起来,喊道:“杨锐!”
  “啪啪”
  “这位同学,阅览室里不要大声说话。”阅览室的管理员本来对杨锐和他身边的人睁只眼闭只眼的,现在也不得不出声管理了。
  “就是我了。”杨锐一把将钟志文拉的坐了下来,又向管理员合十双手笑道:“崔老师不好意思,看的激动了。”
  “恩。”管理员崔老师点了点头,垂首看书去了。
  钟志文屁股挨着板凳了,先是低头再拼了一遍ruiyang,接着抬头看杨锐,再低头拼了一遍,然后将杂志翻到封面,仔细看名字。
  这一看,钟志文险些又跳起来。
  ACS!
  缩写ACS可以有很多的含义,但在生物化学领域,它有着再清晰不过的指代:
  美国化学学会!
  化学和生物领域的塔尖的代表,旗下34种期刊无一弱者。
  再看具体的名字,《ACS化学生物学》,不管钟志文知不知道这期刊的名字,但只要有ACS和生物两个词,那自然也就证明了它是生物领域的纯血马。
  钟志文看的是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又迅速的翻回到杨锐的文章,拼了一遍西堡中学,就一言不发的读起了论文。
  他读的无比的困难,但还是勉强的读了下来。
  因为是有关茄尼醇的纯化的论文,钟志文正好是植物学的学生,专业对口,读的比基因方面的文章要轻松不少。
  可他的心情怎么都轻松不起来。
  “这是你写的?”钟志文的嗓子干涩无比。
  “是。”杨锐笑眯眯的回答,心想:总算进入正常态了。
  钟志文的表情一点都不正常,两只眼睛都碰到了一起似的,说:“你去年还读高三呢,怎么能写这样的论文,还做实验?有人带你做的吧。”
  钟志文觉得这样才合乎常理。
  杨锐问:“你看论文署名,有别人的名字吗?”
  “没……”
  “那你说的时候就要注意了。”杨锐严肃的盯着他。
  钟志文不自觉的心虚,低头小声道:“对不起,我……我嘴欠。”
  对方主动道歉了,反而让杨锐有点惊讶,稍停才继续道:“这么说,我还是有对论文的判断力的?”
  “是。”
  “那咱们就说清楚了。”杨锐笑笑道:“你眼光虽然不行,态度还好,就这样吧。刘珊,咱们继续。”
  “好。”刘珊看的高兴,满脸笑意的去搬期刊了。
  杨锐继续一本一本的对期刊。
  新的学科固然令人激动,可麻烦也不少。缺少系统的书籍就是一个大问题,杨锐找不到前人总结性的结论,就只能零敲碎打的读期刊,了解现在人的研究进度。
  这是很琐碎的工作,有没有脑海里的书籍都要做,可以说是确定研究方向前的必要工作。
  钟志文不自然的回到位置上,用看流星的表情看着杨锐。
  高考状元和SCI文章,这两者和谐统一在北大是很正常的,但在中学时期,就同时做这么两件事,委实让人难以想象。
  到晚饭时间,杨锐才将笔记收起来,招呼刘珊去食堂吃饭。
  钟志文亦步亦趋的跟在杨锐后面。
  “有啥说啥,跟着我是几个意思?”杨锐出门站定,问钟志文。
  钟志文讪笑两声:“没啥意思,不,就一个意思,我想请你参加我们的科研组。”
  “你们的科研组?我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和你们植物系不搭界吧。”
  “怎么不搭界,大家都是生物系的嘛,而且,你和富教授的研究方向也是一样。”钟志文说这个话的时候,其实觉得挺怪的,可说出来却是挺顺的。
  杨锐笑笑:“你说了算吗?”
  “算。你拿期刊去见富教授,他肯定高兴。”钟志文心说能不高兴吗?我这样的大四生都被抓差了,要是突然冒出一个能写SCI文章的新生,一用能用四年,富教授估计得乐疯了。
  杨锐不置可否的道:“我们准备去食堂吃饭,正好有段路,你给我说说你们科研组的情况。”
  “好好好。”钟志文连声答应,斟酌了一下语言,道:“我们科研组是去年成立的,目前有6个人,富教授的副手是位助教,今年刚刚加入,除了我以外,还有一名研究生,两名本科生。”
  一名大老板,一名小老板,研究生是大工,本科生是小工。
  杨锐翻译了一遍,说:“人手挺齐整的啊。助教和研究生的水平怎么样?”
  “一般吧。助教是去年留校的,研究生也就是二年级。”钟志文忍住了没抱怨。
  杨锐“哦”的一声,道:“就是说,助教和研究生都处于学习阶段。”
  科研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不过,学习和学习是有差的。比如富教授,学习之余写篇读后感,也能发表在SCI期刊上,说明人家已经学到了该领域的前沿,自学状态良好。而刚入职的助教和二年级的研究生,大部分连已有的知识都没有学习完毕,等于还处于科研积累阶段,水平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钟志文默默点头,道:“富教授有时候会给我们开小灶,助教和研究生都旁听的。”
  “哦,那富教授的研究进度呢?他做到哪了。”
  “我们最近在做条斑紫菜色彩变异型的基因分析,就是先做杂交,再根据第二代的丝状体和叶状体上发现的色彩型和频率进行基因分析……”
  杨锐听的昏昏欲睡,心想:好无聊的研究,果然是个没野心的副教授啊。
  钟志文却说的颇为振奋,并道:“我们现在已经弄清了自然突变型的红色型和绿色型,受到单隐性基因支配的问题,接下来进行和野生型的杂交实验……”
  “食堂到了。”杨锐心想,总算走到了。
  钟志文微笑说:“那就一起吃饭吧,我好多东西还没说呢。”
  “下次吧,太浪费你时间了。”
  “不浪费不浪费……”
  “钟师兄。”杨锐再次打断他,笑道:“我估计没时间参与你们的科研组了。”
  钟志文失望的问:“为什么呀?”
  “我这个人心急,这杂交来杂交去的,我没耐心。”杨锐笑着解释,转身窜进了食堂。
  等钟志文再抬头,前方已经被茫茫多的学生给挤断了。
  
277。第277章 科研猿的进化之路
  
  “科学组不是挺好的吗?还有教授带队,应该能学不少东西吧。”刘珊虽然佩服杨锐,还是觉得大学教授应该更厉害,不由问起了杨锐。
  “是副教授。”杨锐订正了一遍。
  “有什么区别?”
  “科研组这种东西,加入了就不好退出了,除非科研组解散,或者有什么事情发生,否则,你不可能说辞职就辞职的,如果退出了科研组,再想加入别的科研组,那就更难了,所以最一开始,就要选一个好的科研组,明白吗?”
  “富教授的科研组不好吗?你也没见到啊。”
  杨锐听茬了,解释道:“虽然不能说副教授的科研组就比正教授的差,但就经费来说,副教授很难拿到正教授的数额。实际上,一名副教授如果能申请到正教授水平的经费,没几年也就该升正教授了。这就像是考公务员,进的是省级机关还是市级机关的区别一样。”
  “省级机关和市级机关有什么区别?”刘珊显然也不擅长这个。
  杨锐失笑:“总而言之,中国人还是讲究级别的,咱们刚进学校,没必要急匆匆的加入什么团体,充分了解以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刘珊似懂非懂的点头,一会儿问:“自行车协会没关系吧?”
  “没关系……”
  “那我就加入自行车协会好了,反正也没人要我加入科研组。”
  “如果以后不想搞科研的话,科研组不加也罢。这东西很耗精力和时间的,像是刚才那个大四的男生,临毕业了也没时间找工作,如果到时帮忙的话还好,导师要是不帮忙,或者没能力帮忙,分配的时候就要抓瞎了。”
  可怜的钟志文,连名字都没被杨锐记住。
  尽管杨锐说了一大串,刘珊却没怎么仔细听,反而问:“那你以后是不是会搞科研?”
  “大概会吧。”
  刘珊撅撅嘴,不说话了。
  杨锐兀自不觉,继续道:“我当初选生物专业,就是因为比较喜欢这方面。你在对外经贸大学,专业就不是科研,而应该是实务,以后有机会的话,我可以找些对外贸易的事让你帮忙做,很能积攒经验的。”
  刘珊忽而高兴起来:“真的?”
  “当然是真的……恩,你要什么菜?”两人已经排到了队伍的前面。
  刘珊突然有点羞涩,低声道:“什么都行。”
  “那就红烧肉,焖肉,炒茄子和西红柿鸡蛋。师傅,麻烦了。”杨锐差不多将荤菜给点了一遍。
  打菜的师傅收了票,给杨锐打了满满的四碗菜,笑道:“小伙子,悠着点来,吃了上顿没下顿,可要是要搞坏身体的。”
  显然,他是把杨锐当做带女生来食堂装大款的学生了,或许是看杨锐长的帅气,才特意提醒了一句。
  这位师傅却不知道,杨锐不是装大款,是真的大款。
  刘珊知道,掩嘴笑了笑,从杨锐手里接过盘子,说:“你去打米饭,我来端菜。”
  说着,刘珊一扭一扭的走在前面,即使是很宽松的裤子,也不时的显示出轮廓。
  杨锐看看周围,似乎注意到这一点的只有自己,其他男生不是注意着面前的食物,就是旁若无人的谈论着政治和文学。
  真是单纯的年代呢。
  或者,是一群伪装单纯的家伙?
  杨锐也辩驳不清了。
  ……
  虽然没有加入钟志文的科研组,但在课堂上,杨锐仍然是竭尽全力的表现,这也让他的学习进度迅速的超过旁人。
  当然,任何一门课,总是不免会有其他学霸出现,抢占了不少的关注,但就各门功课的平均水平来说,杨锐还是无愧于状元之名。
  他比他的同学要多读了好些年书,回到现在,身体和思维活跃程度也重返19岁的年纪,顿时觉得智力水平也被拔高了似的。
  事实上,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好的记忆能力,本身就代表着智力水平的提高。
  杨锐也慢慢安心下来。
  上大学以前,总觉得北大学生会有什么魔力似的,或许是聪敏过人,或许是三头六臂,如今看来,三头六臂是没有的,聪敏大约是有的,过人却不一定了。
  假如要说有什么共性的话,那就是人人刻苦。别看有的人白天又闹又玩的,到了晚上,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他们更是要把白天的损失给补充回来。
  比如看似自由散漫的董志成,每天必拿一本文学名著,连上课都好像在看课外书,然而,真实的情况是他眼睛瞅着文学名著,耳朵竖着听讲,而手里书页,半天都不会去翻一下。
  最刻苦的则是侯兵,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五点半开始自习,一整天都忙忙碌碌,到9点准时卧床,9点半发出均匀的呼声。
  能在宿舍这种地方提前两个小时睡觉,而且睡熟的,本身就是一种技能,当然,也可能是侯兵累坏了,以至于挨到枕头就睡。
  杨锐不能保证自己的智力高于所有人,只好学习舍友们的努力精神,半个月坚持下来,果断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
  毕竟,大家都还处于大一阶段,许多基础课还是就着高中的基础在讲,杨锐在专业方面不知超脱了几代,用不着特意表现,都会在课程上表现出超过同龄人的学习水平,何况他还比普通学生刻苦一些。
  只交了两次作业,教基础生物的唐集中教授就注意到了杨锐。
  北大生物系是非常牛气的院系,创建于1925年,是中国最早创立的生物专业。当然,时间早不是牛的理由,牛的主营是它在建国以后,合并吸收了北大燕大和清华三所大学的生物学精英,由此一跃成为中国第一的生物专业。
  到了1983年,30年前的合并红利虽然消耗的差不多了,但北大生物系的底蕴还是留了下来,具体表现就是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有教授主讲。
  这是非常夸张和令人艳慕的,虽然在恢复高考之初,愿意给本科生授课的教授非常多,但在全系统教授授课的情况下,只要有一两名大师授业,其实就已经幸福在云端了。
  以大师启蒙的好处,说之不尽。幼儿时期有资格接受大师启蒙的普通人少之又少,但当一个人步入大学的时候,其实正是重塑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再启蒙时期,大师授业,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就一名科研猿来说,这几乎是它进化成人的必由之路。
  向前一步是科学家,向后一步是科研民工,学界的金字塔,远比商界和政界来的残酷。
  教基础生物的唐集中教授,算得上是半个大师。就国内的生物学研究来说,唐集中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历届的生物重点工程,年逾50的唐集中也总是有份参与。
  但是,自80年代以来,生物学正在飞速的发展,对经费、仪器和效率的要求节节攀升,譬如正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全基因组测序,给一只果蝇做全基因组测序,启动资金就要数百万美元之多,作为国内生物界大牛,但尚未进化到大的唐集中教授,就显的有些力不从心了。
  当然,他还是竭力申请了近百万元的经费,重组自己的实验室,力图参与明年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建设计划。
  尽管科研工作很忙,唐集中还是很用心于日常的教育工作,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除此以外,唐集中和其他教授一样,也有拉壮丁的习惯。
  在这方面,唐集中的主要目标是大四和大三的学生,每年的新生季,也都是教授们寻找补充兵的季节。
  杨锐是唯一一个被叫到办公室的大一新生。
  不似交头接耳的大四生,谁都不认识的杨锐默默的打量着周围环境。
  红色的大张写字台,垒着四五叠的资料,却又倒塌了一半,像是年久失修的城墙。
  窗的两边都是书架,不到一人的高度,就用三合板和木条订起来,歪歪斜斜的,毛刺乱炸,粗糙的像是民工的脚手架。
  “看来,科研经费还是不够用呢。”杨锐暗自嘀咕一声,如果是有钱的教授的话,书桌可以混乱,怎么都会买一个过得去的书架吧。
  穷教授可从来不是什么好称谓。助教可以穷,因为在给教授打工,讲师可以穷,因为在给教授打工,副教授也可以穷,因为在给教授打工,如果教授也穷的话,团队可就没有希望了。
  没有钱搞科研,就像穷人盖房子一样,你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