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另一方面,姚悦又不由自主的觉得委屈。委屈什么,她也说不清楚,毕竟,杨锐和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一定要说有,也是师父和徒弟的关系。
  再者,我还比她大。
  姚悦转瞬又开始反驳自己:于凤也比杨锐大。
  于凤拽着杨锐的手的那一幕,开始不断的在姚悦眼前回放。于凤长的也挺好看,而且会打扮,杨锐更不用说,比演员都要帅,这样的场景,让姚悦不自觉的有种看电影的感觉。
  就好像自己是芸芸众生,于凤和杨锐却是主角似的。
  “不对,于凤不是个好人。”姚悦猛的站起来,说:“不能让杨锐被骗了。”
  吕芝在旁边劝了半天,竟而得到这样一个回应,无奈万分说:“你行了,杨锐比鬼还精,他能被骗了?”
  “于凤也比鬼都精。”姚悦这么一说,顿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道:“你说,他们两个都这么精,是不是更像是一对?”
  “于凤是小聪明,她想发表论文,还不是要找杨锐?”吕芝对于凤的印象可是一点都不好。
  姚悦觉得有道理,点头问:“于凤是小聪明。那你觉得杨锐呢?”
  吕芝同样不愿意说杨锐的好话,哼哼了两声,道:“他们两个,一个是狈,一个是野狗,狼狈才能为奸,狗和狈凑一起,只能互相瞪眼了。”
  姚悦“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就在这个时间,于凤也施施然的从门里进来了,听见姚悦的笑声,立刻用闺蜜般的口吻道:“好呀,你偷偷躲在这里玩呢。”
  姚悦和吕芝的脸色不出意外的冷了下来,吕芝更道:“我们做什么,你管不着。你跑这里来做什么?炫耀?”
  “哪能呢,我是来道歉的。”于凤大大方方的坐了下来,然后问:“我道歉坐这里行不行?”
  “不用你道歉。”吕芝硬撅撅的道:“我们和你没关系。”
  “我知道,所以才要道歉。希望你们能原谅。我和杨锐没什么关系,我是看了他帮你改的论文,想照猫画虎的也让他帮我改一篇,所以才来了西堡中学,没想到正好遇到你们……”于凤大大方方的解释,反而让姚悦和吕芝没了脾气。当然,也不会收到好脸色。
  杨锐在门口听了几句,觉得于凤很像是自己前世见到的牛掰医药代表,能说会道又善于利用身体条件,真诚的笑容和满腹的谎言,道歉不觉得丢脸,撒谎更不会脸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真真正正适合市场经济的特殊品种。
  这样的品种,最不适合做的工作就是科研。不过,现在的大学条件确实够好,无论出于物质还是精神的要求,留校都是一个正确选择。
  别的且不说,在大学工作的漂亮女人,找对象都能高两个层次。
  食堂的小院里,于凤滔滔不绝的道歉,诚意之足比杨锐期望的还要多。看的出来,她虽然不清楚杨锐的目的,却知道怎么达到自己的目的。
  杨锐听了一会,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却没有进去,而是转身回了实验室。
  三个女人一台戏,他可没功夫参与进去。
  下午。
  平江市二中和师范附属中学也派了老师来到西堡中学,美其名曰学习经验。
  参观学习是七八十年代最经常的集体活动。想旅游了,就去参观学习;不想上班了,就去参观学习;给职工奖励,就让他参观学习……改革名人步鑫生在一年以内,接待了上百万的参观人员,以至于有关方面甚至规定“只有师、局级以上,才能面见步鑫生本人,其他人一律听录音。”
  步鑫生于是对媒体开玩笑,说:干脆干脆放动物园买票参观算了!
  事实上,南来北往,全国所有地区,从西双版纳到鸭绿江,参观学习已经变成了一种休息方式。
  除此以外,大家也没什么机会休息了。
  现在的职工假期是很少的,每周要上六天班,只有一天休息,若是打出“大干一百天”之类的标语,意味着周六也要上半天班,每周只能休息半天,连睡懒觉的机会也没有。
  “五一”和“十一”的黄金周还遥远着呢,中秋和端午没有特殊的含义。除了教师会与学生一起放寒暑假以外,其他的工人和职工,只有春节才能真正的休息下来。
  至于带薪假期和无薪假期,同样是不存在的,哪怕是高贵的******机构,或者闲散的地方国企,你也不能想请假就请假。当然,在很多国企里面,你可以打毛衣,可以迟到早退,可以打牌赌博,可以用工件堆一个小窝憩息,但你不能完全不来上班。
  停薪留职的风潮,得承认有些实在受不了漫长工作的家伙参与其中。
  参观学习等于是一次定向的带薪假期。
  工作量很小,有接待单位的招待,有免费的食宿,若是运气好或者级别高的话,还能带点好东西回来。
  这种机会是不常有的,国家也有详细的限制,大单位多一些,小单位少一些……不少人因此想尽办法增加参观的可能。
  西堡中学出了一个全省预考第一,对河东省的不少学校来说,就像是闻到了蛋糕的味儿。
  早几年,河东省的预考和高考第一都是平江一中,平江三中和吕阳一中的。
  其他学校组织参观一次,以后就变成了例行参观。例行参观受到参观总数的限制,就带薪休假的价值来说,很快变成了鸡肋。
  西堡中学的消息新鲜出炉,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这是一家乡镇中学。
  国家一向鼓励乡镇中学的发展,而且要求政策有所倾向,比如各个大学就有农村学生的招生比例要求。
  但就像是所有关于农村的政策一样,任何一个面向8亿人的政策,都是很难实施的。
  西堡中学怎么得到预考第一,大家并不知道,可就政治正确来说,参观它是一定没问题的。
  其次,今年的预考第一的分数,也远远超过了往年。杨锐毫不留手的结果,是他比第二名高了72分,比往届第一至少高了50分。
  这么大的差距,显然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解释的。
  有志于占据高考金字塔尖的先生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么特殊的情况。
  平江一中和平江二中,以及平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是最先反应过来的。他们今年都有强烈的企图,校领导批准参观也就批的最快。
  杨锐估计,再过几天,才是最大波人群抵达的时间。
  “到你表现的时候。”杨锐看着一行近十名,分别与赵丹年握手的家伙,对于凤道:“不该说的话别说,尽量帮我保持低调,让来宾开心而来,满意而归,最好什么都不知道的回去,明白吗?”
  “不明白。”于凤听了一半就混乱了:“这些都是省里有名的中学的老师,你和他们熟悉以下,总不会有坏处。”
  “坏处多了,比如浪费时间?”杨锐微笑道:“我的时间有限,要是招待了他们,就没时间管你的论文了。”
  “你指导我写论文,能费多长时间?”于凤怨气难平,她最期望的是杨锐拜倒,直接给她写一篇论文,
  杨锐发出“呵呵”的笑声,道:“有时间的人很多,你可以找他们指导你写论文啊?”
  于凤噎住了,半天道:“傲慢。”
  杨锐嘴角溢出一丝笑容,做出绝对傲慢的表情。搞技术的人就是这样,我有技术你没有,你还想要,自然傲慢的起来。
  国内目前的学术水平比不上杨锐脑海中掌握的东西,国内目前的学术训练,也比不上杨锐接受的训练。
  即使不做文抄公,正正经经的写论文,已经建起一个简单实验室的杨锐也不虚任何人。
  对于凤这种一只脚踩在门槛上的学生来说,杨锐有太多可以傲慢的地方了。
  不过,并非每个学生都是理智型的。
  如今傲娇的学生不比30年后少,玻璃心的文艺青年动不动就站在路上“哎呦”一声,像话剧一样的诉说社会不公和人心不古。
  于凤却是个现实人格的女生,杨锐的欺压令她产生了巨大的挫折感,但为了自己的目标,于凤仍然能低下头,虚心问:“人家来访问,不就是想知道你的情况?他们要问起你来,你怎么回答?”
  “就说我回家报喜去了。”杨锐突然觉得自己的主意太好了,拍拍脑门,道:“正好,你提醒我了,我打个电话。”
  杨锐说着拔腿就走。他准备让大舅派几个人过来,帮忙守着实验室。西堡肉联厂是副地级的工厂,职工的纪律性也不错,加上有西捷工厂在前,让他们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毫无问题。
  而只要实验室是安全的,其他人爱在西堡中学怎么转悠,杨锐根本不关心。
  于凤不能理解:“有必要这样吗?你就不怕我说错话了?”
  “少说多做,说错了也没关系。”杨锐心想:你说错话了,总比我说错话了好。
  发言人什么的,不就是用来背黑锅的吗?
  ……
  
165。第165章 鞭炮阵阵
  
  杨锐一个电话打给大舅段华,想不回家都不行了。
  段华本来是没关心预考的,反正就是一个预考,杨锐去年通过了,今年又开窍了,没理由不通过。既然通得过,也就没有关心的必要了,毕竟不是高考,不能真的决定什么。
  但预考第一就不一样了。
  做什么做到第一都不容易,何况是全省全国的学生都参加的考试。就算有人没用心考,可第一终究是第一,意味着超过了所有人。
  段华在电话里已经激动的不知如何是好,鼓励了杨锐两句,答应一定派人去看着他的实验室,挂掉电话,第一时间拨给妹妹。
  锐妈听明白了,更是乐的险些扯断电话线。
  她立刻回拨西堡中学的传达室。杨锐不得不专程跑回来接电话。
  锐妈按照说好的时间重拨了电话,声音大的传达室外坐的老大爷都听的一清二楚:“明天回家来,咱们家摆酒给你庆祝,请亲戚朋友们都来贺一下成绩单发了没?成绩单发了就带回来,让大家都看看,明白吗?”
  杨锐听到的是满耳的喜气洋洋,又可乐又可笑的道:“我明天是准备回去的,摆酒就不必了,又不是高考状元,就是个预考而已。”
  语气中,杨锐亦有强烈的自信。对他来说,预考和高考真的没什么区别,就80年代的中学教育水平,他什么偏题难题没有见过。他所需要的,本来就只是适应这个时代的考试模式,如今证明适应了,再参加类似的考试,就不可能得低分。
  锐妈对他的自信似乎更足,电话里都能听出笑意:“预考第一也要办,这十里八乡的,你问问看,有谁家的儿子预考第一了?”
  “您就不想想看,咱们这边因为预考第一办酒了,赶明儿,我要是高考没考好,别人不笑话咱们家?”
  “你不懂,就是这样,咱们才要办酒。”锐妈的理由很充足的道:“你的预考第一是不是真的?是吧,既然是真的预考第一,那就是全省状元,咱们摆酒就没错,而且,你也说高考没谱,等高考完了,十里八乡的总有人考上大学的,他们摆酒咱们也摆酒,怎么显得出我儿子厉害?到那个时候,再说预考第一,才没人理呢,不趁现在办酒,什么时候办酒?”
  杨锐突然有种“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法反驳”的感觉。
  想了好半天,杨锐才小声道:“要不和老爹商量一下?咱们就这么决定了,万一丢脸了,丢的可是他的。”
  杨书记怎么说也是个乡党委书记,在本地还是一等一的名人,他要是摆酒,请来的肯定不少杨峰同志的关系。
  万一有什么不愉快,自然也都是杨峰同志的不愉快。
  锐妈犹豫了一下,道:“你明天按时回来,我去给他说。”
  杨锐忽然找到了突破口,连忙道:“我明天不一定能回去。”
  “我让人你去接你。”
  “人来了也不一定能找到我。”杨锐坚持,他可不想参加一次宴席,就为了预考成绩。
  锐妈怒发冲冠也没用,只好答应暂不摆酒,却是要求杨锐明天一定回来。
  杨锐这才答应了下来,偷偷的抹把汗。
  这也就是乡党委书记家,还有杨锐前段时间有送家用回去,换个普通人家,你预考第一就是想办酒席,没人搭礼送东西,你一样是办不起来。
  翌日。
  杨锐赶在第一班车抵达西堡镇以前,先行离开,返回西寨子乡。
  他坐的是溪县送货到西寨子乡的卡车,破旧不堪,却是杨峰特意打电话让对方等了一天,这才有车给杨锐坐。
  这是少有的好待遇了,在杨锐的印象里,他以前虽然也经常能蹭到车,老爹出面的绝无仅有。
  仅此一点,就能说明预考成绩在杨峰心里的地位。
  仔细想想似乎也有道理,前两年因为给女儿作弊而被革职下狱的********,为了高考成绩,可不止打了一个电话那么简单,县文教局长、招生办公室主任、中学党支部书记、考点负责人等等,全被他打了招呼。
  以杨锐的想法,如今预考第一,似乎就十拿九稳的能通过高考了,老爹杨峰心里有些高兴,也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杨峰同志的兴奋程度。
  早晨八点一刻,卡车开至西寨子乡,未等进入主街道,两边传来“轰轰”的两声巨响。
  杨锐正在疑惑不定间,渐渐缓行的车窗两侧,露出两尊至少百年历史的青铜炮。
  火炮!
  杨锐首先想到的竟然是造反。
  任他脑洞大开,他也想不明白,除了造反,谁吃饱了撑的,会把这么两尊老爷爷给搬出来。
  然而,吃饱了撑得慌的人,显然不止一两个人。
  听到炮响,大群的穿着绿军装的民兵自背阴处跑了出来,一个个疯狂的大叫,并举起手中的54式和56式,扣紧扳机,向上空狂射子弹。
  “砰砰砰”
  “嗖嗖嗖”的枪声不绝于耳。
  乍听起来,仿佛置身于战场一般。
  杨锐要不是看到他们的目标明显不是自己,现在已经抱头鼠窜了。
  他除了在实验室制造过一些爆炸效果,哪里见过这个。
  短短的几秒钟,在杨锐看来,已是不亚于电视里的非洲革命军的庆祝场景了。
  那些仰天长笑,大声聊天的面孔,那些好似AK47的枪械,令人感觉到无比的虚幻。
  然而,突击步枪和青铜炮显然不能表现出大家的全部热情,因为杨锐已经看到,有人将一挺重机枪推上了小山丘,几张熟悉的面孔一边向杨锐开心的招手,一边将一条弹链装上去,稍稍调整方位,并将之“噗噗噗”的打出去。
  在数十只突击步枪的衬托下,连机枪的声音都不那么明显了。
  杨锐甚至有闲心调整一下姿势,仔细观察一番这挺曾经在《上甘岭》电影中出现过的机枪的双轮和护盾。
  “就不担心射到人……”在重机枪换弹链的空隙,杨锐自言自语。
  卡车司机太镇定了,笑笑道:“民兵训练嘛,我们也经常到路边训练的,没人被打中过。”
  “就不走远一点?”
  “弹药那么重,走远了多难搬。”卡车司机问的也很有道理。就这么一阵子,怕有几箱子弹药打出去了。
  杨锐一时语塞。
  他觉得眼前的场景太斯巴达了,一点都不像是在中国发生的。
  30年后,气枪都要被收缴,家里藏几颗子弹做收藏的,弄不好就得坐牢,谁能想到,1982年的民兵,竟然可以随便开枪用子弹,而且就在路边,用的还是重机枪。
  卡车缓缓的停到了路边。
  杨锐迟疑着走下车,就见老爹杨峰笑呵呵的走了上来,用左手使劲拍着杨锐的肩膀,道:“好样的,考第一了?通知书呢?”
  他的右手拿着一支汤姆逊冲锋枪,为了看通知书,顺手就将之交给了杨锐。
  可怜杨锐累积活了30多年,还没拿过一把真枪,险些就给仍了出去。
  “美国枪?”杨锐重新抓牢了枪把,小心的摩挲了两下。汤姆逊冲锋枪大概是知名度最高的枪支之一了,美国黑帮用汤姆逊冲锋枪扫射全场的影像,不止一次的出现在大银幕上。
  杨峰首先确定了通知书上的分数确实是“628分”,再将之交给后面的人传看,方才笑道:“70年积极备战改的,15种枪械,全部改用国产弹,这个枪也改过了。”
  民兵队长魏林很专业的接着介绍道:“汤姆逊从11。43毫米,改成了51式用的7。62手枪弹。膛压增加了50%。”
  杨锐点头表示明白,然后问:“你们这是来接我?”
  “废话,要不然,我能丢下党委的一摊事,专门到路边来等你打靶?”杨峰说着喊了一声:“填好没?”
  “好了。”
  杨峰哈哈一笑,道:“听我的,3,2,1,放。”
  “轰!”
  “轰!”
  两门青铜炮再次炸响。
  杨峰满意的道:“还是这个声音好。”
  他接着向上举手,换好了弹夹的冲锋枪和突击步枪像是不要钱的鞭炮似的,肆无忌惮的向天空喷射,滚烫弹壳被不断的抛出落下,在地面弹起碰撞。
  “你是自己想玩吧……”杨锐看着老爹的表情,深表无奈。
  杨峰也是当过兵的人,火热的激情尚未凝固,打完了一弹夹,又装一弹夹,爽够了才停下来,问:“这比一万响的鞭炮好吧?”
  “是,声音大多了。”杨锐实在的点头,又道:“就是花费有点大。”
  “顺道当民兵训练了,咱们西寨子乡今年要争一下先进单位,不打几万发实弹,报告都打不出去。”杨峰同志言下之意,鞭炮是要花钱的,子弹什么的,显然是有人报销的。
  旁边的民兵们也是一脸的理所当然,不时的有人过来拍拍杨锐,说上几句吉祥话,顺便在他耳前扣一梭子弹。
  杨锐一一感谢,西寨子乡的民兵队都是当地的年轻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的党员们组成,杨峰可以随便指使,杨锐就得乖乖的叫人。
  相对熟悉的魏林手握54式冲锋枪,觉得寂寞了就向天空打一阵,一会儿,还向杨锐抱歉的说:“前阵子把高射机枪的子弹打完了,上级还没有给补充,今天就没给带来,要不然就热闹了。”
  杨锐真诚的说:“够热闹了。”
  ……
  
166。第166章 土豪外公
  
  杨锐和民兵队伍一起,浩浩荡荡的走进了西寨子乡。
  大家唱着各种威武雄壮的歌曲,吸引来无数的围观群众。若是不知情的人旁观,多半以为乡民们是在夹道欢迎这支胜利的队伍,这支打光了子弹的队伍。
  实际上,多数人只是因为无聊而已。
  纯农业乡的西寨子乡,总共不过一条两百米长的街道,除了供销社和菜市场两边有点人气以外,这座近乎沉睡的乡镇就像是大多数的中国乡镇一样,平静、寂寞和无聊……
  如果南湖市是老爷的话,溪县就是排名末尾的不受宠小妾,西堡镇就是数年不得一次临幸的通房丫头,至于西寨子乡,更像是永远都不入老爷眼的烧火丫头。
  这样的边缘乡,在五月,当英国和阿根廷爆发了马岛战争的时候,依旧安静的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在六月,当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全面入侵爆发第五次中东战争的时候,依旧安静的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在十一月,当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时候,依旧安静的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在十二月一日,当李铁蛋家的驴日了王狗剩家的牛的时候,一日之间传遍全乡,成为人们碰面时必讲的笑话,直到十二月十二日张拐子的拐子被人偷了为止。
  西寨子乡的民兵,差不多是西寨子乡难得一见的娱乐团队了。
  而杨锐考了个省状元的消息,也在不知不觉中,扩散了开去。
  不等杨锐摸着汤姆逊冲锋枪回到家,西寨子乡的街道已经变的沸腾起来。
  突然,一只乌黑的手,摸了杨锐的脑袋一把。
  其他人像是受到了鼓励似的,疯狂的冲散民兵队,接着狂摸杨锐。更有彪悍的,一路开道,保护着自己的儿子来摸杨锐。
  魏林见状,抓起还在发愣的杨锐就跑,后边的人不管知道不知道的,自然是穷追不舍。
  好容易进了乡政府,杨锐才有空喘一口气,收拾被拧巴的衣服,问:“这是为什么啊?”
  “听说你是省状元,沾点喜气呗。”杨父抗了一支轻机枪,似慢实快的钻进了乡政府的铁门。
  跟过来的乡民看看严阵以待的门卫和威严的国徽,顿时觉得没意思了,毫不犹豫的撤走。
  杨锐觉得自己一点都不了解这个乡了,木然问:“沾喜气我能理解,用得着死命的摸吗?”
  “你刚才,就和街口老孙家的馒头,你说它好吃吗?排队的人多就好吃,有人抢就香,怎么着,被人民群众摸两下脑袋,你还有意见?”杨父适时的瞪起眼睛,结束了这个话题。
  杨锐低了一下头,又忍不住问:“省状元的说法,又是从那里来的?一个预考,用不着弄的这么轰动。”
  “和你没关系,我们找个机会乐呵乐呵都不行?”杨峰同志拿捏起严父的派头,实在是令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魏林好歹和杨锐相处了几天,清咳一声,道:“消息估计是从乡里传出去的,开始肯定说的是预考第一,传的人多了,估计就传差了。”
  当然了,全省高考预考第一名这种称呼,用文件传都容易漏字,何况是口口相传。对于热衷热闹而非现实的人们来说,响亮的名字很重要,事实什么的缝缝补补差不多就行了。
  杨锐认了下来,却是叹口气,对杨峰道:“我是为您的名声担心,大家现在说什么省状元,知道的人笑一笑就算了,不知道的人怕是要笑您了。预考第一也敢称作省状元什么的,不是挺不好听的?而且,接着就是高考了,我万一没有考到好成绩,两相对比,笑话的人不是更多?”
  同样的话,他也给锐妈说了,被诡辩了过去。
  杨父明显不擅长诡辩,他就看看杨锐,说:“我不怕丢人。”
  杨锐任是准备了千般回答,对此亦是徒呼奈何。
  民兵们三三两两的回到了乡政府集合起来,轻重武器被整齐的放置在了队列前方。杨峰看着差不多了,就让魏林去前面整队,然后对唯一不在队列里的杨锐甩甩手,道:“你先回家歇一会,晚上去接你外公。”
  “外公要来?”
  “废话,要不然你去接谁?”
  杨锐脑袋一转:“也是因为预考的缘故?”
  “你考的成绩好,你外公比我高兴,说是给你带了一堆的东西,你自己找个平板车推去吧。”杨峰说到此处,语气平缓许多。做女婿的和老丈人,总归是有不同的心理博弈。自诩为大老粗的杨峰,就精神世界而言,与老丈人是风马牛不相及,杨锐的学习成绩突然变好,以至于得到老丈人的欢心,杨峰嘴上不说,心里是有点得意的不管怎么说,都是我的种。
  杨锐也不想留在铁门内被来来往往的乡政府工作人员当猴看,打了几声招呼,自顾自的去了乡政府的后院。
  这里是后勤办所在,不仅有板车,还有驴车和马车,都是平日里给乡里运蔬菜米面和日用品的,若是换算成30年后的机关,它们应该是桑塔纳丰田和奥迪。
  后勤办就是给政府工作人员服务的,杨峰是西寨子乡最大的领导,杨锐要借用一辆马车,自然是手到擒来的事。
  他可不愿意真的推一辆板车去接人,那东西看似省力,遇到道路不好的时候,才是能累死人的存在。
  当然,杨锐最想要的本是烧油的车,但包括他搭的顺风卡车,都是不归乡里直接管辖的,后勤办想给也给不出来。
  马车照例配一名马夫,地位和后世的小车班司机差不多,也是从军队里退役的年轻人。国内军队目前仍然是骡马化的,师团营连都有军马和马厩,并编制有专门的驭手班。营级指挥官还没有见过指挥车,配备的是马匹和传令兵,团里有专门为军马看病的军马所,军区有军马部,总后有兽医大学,骑兵学校和军马场更是全军的重点单位。要到85年的大裁军,骡马化才会进步成摩托化。
  也是到了85年以后,参军的年轻人才有机会学到汽车驾驶和汽车修理这两项金牌技能。在此之前,想学驾驶的要么去驾驶骡马,要么就得机缘巧合,才能碰到汽车。
  偌大的军区都做不到淘汰骡马,小小的乡政府就更不用说了。
  杨锐回家歇了一会,就和老妈一起,摇摇晃晃的到路口去接人。
  没多长时间,就见外公、大舅和表哥,下了顺风车,又卸下大包小包。
  “爸。”锐妈亲热的叫了一声,自己先迎了上去。
  杨锐略显笨拙的打招呼,又与表哥和马夫一起,将他们带来的东西装上马车。
  外公面色红润,气色很好,他退休有些年了,却不像是杨锐的爷爷杨山那样去干休所颐养天年,而是留在了市里,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由于段家一脉的孩子都安排的很好,且多在国企系统,根须盘绕,杨锐的外公的隐性话语权也大大增强。
  这从正在装车的物件就可见端倪,叮叮咣咣的罐头,难得一见的奶粉和麦乳精,大包的白糖红糖和水果糖,尚未在市面上流通的火腿肠和油滋滋的腊肠,还有一整头拾掇干净的小羊羔。
  能坐四个人盘膝打牌的大篷马车,立刻被各色食物给装满了。
  即使是十万元户身家的杨锐也看的一呆一呆的。
  这个时节,这些东西,真不是用钱就能买到的。票据之类的必需品且不去说,就以目前的供应紧张,这里的任何一件商品,都得请托一两个人才能买得到,而且,想买这么多,还得请托一两个得力的人,才能办得下来。
  旁的不说,表哥段航若是想再上一步,拿这里任何一样东西的一半,就够送礼了,全拿出去,砸个官位都说不定。
  什么叫土豪?
  在82年,有一口袋钱的不是土豪,能装一马车食品日杂的,才是土豪。
  杨锐望着车厢最外面放着的白生生的小羊羔,深深的感慨:我还是太年轻了。
  
167。第167章 被补习
  
  外公专门筹办的如许多物资,令锐妈也觉得眼晕。她一边高兴的搬东西,一边埋怨:“拿的太多了,就几张肚皮,哪里吃的下这么多东西。”
  “吃不了就慢慢吃。除了羊肉,大部分东西都耐放,腊肉挂屋檐下,存几个月也好好的。别看学习整天都坐着,费体力和脑力的很,一定要吃好。”外公看着杨锐他们装车完毕,点头说好,又问他:“考试有把握吗?用不用找人补习?”
  杨锐听的一愣。
  给别人补习,他做的多了,被人补习,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提出来。而且,还是被外公提出来。
  “您还知道补习?”杨锐笑着回了一句。
  “我怎么不知道。”外公慢悠悠的坐在一箱罐头上,一只手抓着篷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