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4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分流的措施,得到了访客们出乎意料的支持。
其实,能提着几十万上百万来华锐的人,也都不是眼皮子太浅的角色,要是能省时间省力气的把事情办了,谁愿意在人堆里挤着。
杨锐和甘虎能看出危险来,在场诸人也都不会全然不懂,只是没有办法才会堆起来的。
会计科称斤算钱,一方面是新颖,另一方面,也透出一股子大气来。
大家自然愿意配合。
天色渐暗。
华锐的厂区也渐渐的安静下来。
周边的酒店却是热闹起来。
抢到了配额的诸人,还要等待数日,才有可能提到货。
更有人就等在当地,守着华锐下一次的销售日。
第1529章 炯炯有神
入夜的西乡开发区,较之白天,更显的繁华。
三四层的矮楼只看外表的话,只能说是一般,但是,加上各种灯饰,一下子就显的大气了。
新开的私人饭店,舞厅和保龄球馆,拼了命的想法子吸引人来。
各地涌入西乡开发区的供应商和采购商人,手里拿着大把的钞票,用来填补无聊的光阴。
六七点钟才下班的工人们,纷纷钻进了巷子里的夜市和周边的小店。他们的薪水不低,但工作辛苦,花起钱来依旧谨慎。
通过自家人肩扛手提,从沿海地区带回来的衣服,并没有得到特殊对待,找一个大衣架,就挂在路两边,上面再掉一个电灯泡就算是一个柜台了。
大衣架以前都是用木头做的,后来有人用钢材做了底脚,顿时风靡全夜市,被大家都给学去了。
后来,衣架的挂杆也被换上了钢管的挂杆,以减少易损件的更换。
夜市里卖衣服,利润很高,一件少则三五十,多则两三百,都像是抢钱似的,谁也不愿意少赚这一天的钱。为此多花十块钱买根钢管,实在不算什么。
不过,新出来摆地摊的就没有这个准备了,许多人还真的将衣服铺在地上卖,一下子就显出了区别。
手里有钱的女工,如今都不愿意在这种地摊上买衣服了,瞥上两眼,就嘻嘻哈哈的掠过了。
反而是外地人,不在意是地摊还是衣架,饶有兴趣的瞎逛。
“老板是来买货的,还是来送货的?”在街口摆摊的摊主,注意力似乎并没有放在自己的摊子上。
“来夜市逛,肯定是买东西嘛。”被问到的是个中年人,并不是很高兴的样子,要不是对方讲着一口港普,他还真不见得搭理对方。
“您手里有西地那非吗?”摊主没有更多的试探,压低了声音,说了一句。
中年人“咦”的一声,笑了起来:“怎么的,你还想在地摊上卖不成?”
摊主摇摇头,却道:“12块一粒,有多少要多少。”
“我叫韩飞明,您怎么称呼。”中年人有些在意起来。别看人家就是一个摆地摊的,光是摊子上的衣服,也有几千块的价值,要买西地那非,还真是买的起的。
摊主笑笑,道:“鄙姓王,王中就是了。”
王中听着就像是假名。韩飞明不是太高兴的直起身来,道:“没诚意就算了,巷子后面有人13块收。”
巷子说的就是银行巷子。
在没有网络的年代里,各行各业通常都有些自发聚集的地方,使得人们不用搜索也能找到想要的人和物。
像是卖邮票的,倒外汇的,往往都喜欢在银行跟前的巷子里活动。这主要是交易这些东西的人,免不了要往返于银行。
如今的西乡开发区,玩邮票外汇的没几个,巷子就被倒卖药品的人给占了。
随着华锐的供应量减少,巷子里的报价也越来越高了。当然,13块还是比较少见的。
摊主王中却是陪着韩飞明站了起来,道:“14块。”
直接用钱说话,立即让韩飞明淡淡的不满消失了。
韩飞明迟疑了一下,问道:“你干嘛在这里收货,14块,巷子里有的是人发货给你。”
一颗药赚四块多钱,一箱药就要赚一千有余了。这个价格,比外面的卖价都要高了,韩飞明觉得实在不正常。
王中道:“我想让你帮我收。”
“啥意思?”韩飞明有点猜测却没说出来。
“你去巷子里,或者随便哪里收西地那非。只要货是真的,我一粒就给你14块。”王中道:“你要是有本事,就是一天送1000箱来,我也能收下。”
“干嘛找我?”
王中道:“有空来夜市的,生意做的都不大。”
“你想找做小生意的。”韩飞明说了一句,自嘲的笑笑:“你还挺会选地方的。那你不如站巷子里问人就好了,何必买这么多衣服放着。”
“衣服也是货。你想要钱也行,要货也行。”王中盯着韩飞明,用手在空中划来划去,道:“衣服运进来,药运出去。”
韩飞明心头一震:“你是做走……”
王中看着韩飞明不说话。
韩飞明其实有些猜到了,试探了一句,也就沉默了下来。
“做的话,打我电话。”摊主将一个纸条塞给韩飞明,又推了他一把。
韩飞明顺着人流走了两步,再回过头,就见王中已经开始观察起其他人了。
发现自己并不是对方的唯一选择,倒是令韩飞明松了一口气。
他也无心再逛,捏着纸条回到房间,再缓缓展开来看,果然是个电话号码。
“14块一颗……”韩飞明自言自语的念叨,眉头皱的紧紧的。
如果是12块或者13块,那就是一次性的买卖,大不了,他将攒下来的提货单卖给对方,也就罢了。
14块又不一样了。
如今巷子里,西地那非的最高价就是13块,等于他一进一出,一颗药就能赚1块钱,一箱子300块,还是个粗水长流的买卖。
只是,想到对方的来路,韩飞明又觉得有些麻烦。
走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可他原本是个本分商人,是否要牵扯其中呢?
韩飞明躺在床上,纠结来纠结去的,很晚才朦朦胧胧的睡着。
……
面对西地那非,海顿一点纠结都没有。
“给我一颗。”海顿看着桌面上的菱形蓝色药片,两眼都在放光。
“吃过?”朋友笑嘻嘻的问。
“西地那非嘛?诺奖获得者做的。”海顿其实也就见到过两次而已。不过,那两次的经历,给了他极大的震撼。
“一颗够吗?”朋友倒是不吝啬,转手就将价值几十美元的西地那非,递给了海顿。
海顿就着马天尼喝了下去,咧咧嘴,道:“我要两个!”
“那我就三个。”同行人不甘落后。
海顿呵呵的笑两声,道:“你们知道这东西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让你硬起来?”角落里传来一句话,引的几个人哈哈大笑。
海顿摇头:“那是你硬不起来才这么想。”
笑声戛然而止。
海顿得意的举起杯子,道:“我告诉你们,这东西最厉害的,是减少两次之间的时间。以前要20分钟才能再来一次的,现在10分钟就够了……”
众人听的炯炯有神,之前没用过的,也忍不住打量起桌面来。
……
第1530章 乖巧
海顿回到家的时候,腿脚都在打颤。但他的心情却是极好。
他以前也试过找两个女人一起来的,可都因为自身能力的原因,难以流畅的完成程序,以至于只能收获精神上的快乐……
这一次,海顿自觉是大发了神威,身心的共同快乐,让他根本不在意些许的卡路里损失。
“米亚,有火腿吗?啤酒也不错……”海顿来到厨房,让家里的女佣给自己拿出些食物来,自己就坐在厨房的餐桌狼吞虎咽起来。
“你昨晚去哪了?”问话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带着浓浓的责问声。
海顿无奈皱眉:“老爸,你不是去上班了吗?”
“现在是我问你呢。”旷工半天的巴顿卷了卷睡衣,再问道:“你们又去海上了?”
“还能闻到腥味?”海顿不由的嗅嗅自己的胳膊。
“你忘了换鞋了。”
“该死。”海顿懊恼起来。
巴顿坐到了餐桌上,道:“米亚,给我做一个三明治,两个吧,两个三明治。”
“交了好运吗?先生。”米亚笑笑,就去冰箱取蔬菜。
巴顿得意的笑了笑,转头看到炯炯有神的儿子,却是一愣,道:“你吃了药?”
海顿心里一惊,连忙起身道:“我东西忘在房间了……”
“你要是不说,我就让尼古拉斯给你抽血了。”巴顿的声音不大,气势很强。
曾经被东欧大汉强行插入粗大的针管的记忆,登时被海顿回忆起来,他不禁愤怒道:“你这个控制狂……”
“什么药?”巴顿打断儿子的色厉内荏。
海顿的嘴唇动了两下,却是突然笑了出来,说:“西地那非,被你们放弃的西地那非。”
巴顿登时愣住了,再回过神来的时候,儿子已经跑到不知哪里去了。
直到公司,巴顿的心情都处于沉重当中,昨晚因为西地那非而重振雄风的快乐,又被西地那非所伤。
对于辉瑞公司来说,西地那非简直要成为一个禁词了。
1。8亿美元是不少,但是,谁能想到一氧化氮类药品,竟然能作用在海绵体上,而且作用的如此之好。
与之相比,1。8亿美元算是钱吗?
巴顿想到昨夜,想到儿子都用起了西地那非,就为自己逝去的金钱而伤心不已。
“我们在西地那非方面,是否能有分成收入?”巴顿扭了一下椅子,问旁边的法律顾问。
顾问露出职业的微笑,道:“没有。”
“一点都没有?”
“杨锐当日将分成严格限制在了降血压方面,就算西地那非能升高血压,我们也分不到一分钱。”法律顾问言简意赅的解释了一句。
巴顿愤怒的道:“我们当初怎么会签这么蠢的合同?”
“我们将降血压的分成提的极高,如果西地那非是一款降压药的话,我们已经赚翻了。”法律顾问从自己的角度解释问题。
巴顿呵呵的冷笑了两声,道:“可惜,西地那非并不是一款降压药。”
“实验室做了好几年的研究,竟然不知道这一点,实在是令人无法理解。”法律顾问一句话就将责任推卸了出去。
巴顿道:“实验室的责任人已经被开除了。现在该追究合同签订的问题了。”
“出售西地那非是董事会通过的决议。”法律顾问并不接招。
巴顿沉默了一下,心情更加郁闷了。
“能将合同作废吗?”巴顿再问。
“不能。”法律顾问回答的更加干脆了。
“实在不行,我们就收购他们好了。”说的有些肉疼。
辉瑞也是市值千亿美元的大公司了,手里的现金更是充裕。
对他们这样的大公司来说,竞争不过就收购,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主意。
“他们是一家中国企业。”副总裁罗杰对巴顿的无知很是无奈,道:“收购中国的企业,是需要政府的批准的。”
“我们会拿不到批准吗?”巴顿对辉瑞的公关能力极有信心。每年给国会山钱,也不是白花的。
罗杰翻翻眼皮:“你能拿到中国政府的批准吗?”
巴顿再次陷入了沉默。
办公室里,沉默的令人心碎。
像是尴尬将大家的心脏给刮开了,里面还写着“谢谢”似的。
“绿石角呢?有谁去和他们谈了吗?”巴顿看向房内的其他人。
坐在角落里的总监点点头,道:“绿石角的态度没有变化,他们正在招募销售人员,准备西地那非的销售。他们拿到了北美地区的代理权,据说FDA很快就会批准西地那非。”
说到此处,总监的声音开始变的不满起来,说:“他们还在挖我们的人,有好几名明星销售员去了绿石角。”
“他们开了多高的薪水?”巴顿皱眉:“能坚持的下来吗?”
众所周知,辉瑞是全球最会做销售的公司之一。这一方面是辉瑞的销售经验多,对销售人员的重视度高,培训给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辉瑞开出了业界有竞争力的薪水。
从辉瑞出来的销售员,要找工作都不难,更不用说所挖角的成本了。
从辉瑞到绿石角,肯定是要给出大量补偿的,如果一个两个还好,可总监既然此时提到了,那就不是几个人的事了。
总监却是摇摇头,道:“他们没有特意提高待遇。”
“为什么?”
“大家都猜测,西地那非会是一款重磅炸弹,所有医药代表都想卖它。”总监自己就是销售员出身,又气又无奈的道:“绿石角在许多州都没有自己的渠道,销售能力也很弱,一些销售员对此很感兴趣。”
当然是感兴趣了。新药的提成是最高的,若是能垄断一个地区的新药销售,那本身就是暴利了。
做医药代表久了,渐渐的也会明白,一款药卖的好不好,固然是与医药代表们的销售能力有关,可是追根溯源,还是要看一款药的药效如何。
而站在各种药品最巅峰的,则是具有唯一性的药品。
这样的药,医药代表们卖起来轻松,收入还高。
像是西地那非这样的新药,有眼光的医药代表,都已经开始提早准备了。
加入绿石角公司,是许多陷入职业瓶颈,触碰到天花板的医药代表们的共同选择。
巴顿的眼皮子跳了跳。
连医药代表们都看出了西地那非的前途,就算是最没有远见的董事会,此时大约都会意识到西地那非的价值。
想想董事会的那群老头子,说不定还会亲自试药,巴顿就是一阵头痛。
“谈合同的家伙,我说的是与华锐谈合同的家伙,把他们开除,全部开除。”巴顿半是出气,半是为自己开脱的下命令。
法律顾问不忍的道:“就算开除,也应该是从研发部开除人吧,他们只是以所知的信息在谈合同。”
“研发部早就解散了西地那非团队。”巴顿斜眼道:“除非你想向董事会解释合同问题。”
法律顾问乖乖低头。
“希望西地那非不会成为新的重磅炸弹,至少在三年内别做到。”巴顿站起身,道:“大家都想想办法,为你们自己的合同着想。”
几个人都是脸色微变。
新药也是需要几年的孕育期的,一些重磅炸弹往往都是经过七八年甚至十年以上的培育期,才达成年销量10亿的目标的。
西地那非如果经过七八年的时间,才慢慢成为重磅炸弹,那大家的失误大约也就被人们所健忘了。
但是,以西地那非目前的势头来看,它会如此的“乖巧”吗?
第1531章 自己人
“你好,张秘书长在吗?”小陈站在总行的大厅里,颇有些茫然的询问一名身着制服的干部。
后者打量了一下他,语气懒洋洋问:“你是哪位?找他什么事啊。”
“张秘书长打电话到我们分理处……”小陈一边说,一边乖巧的递出自己的证件。
对他来说,总行的老鼠都比自己值钱,他是一个都不敢得罪。
“哦,还是清华分理处的主任呢。”穿着制服的干部果然没把他当回事,看着证件,却是话锋一转,问:“清华的学生在你们那存钱多吗?这两年留学的学生多了吧,换汇的多吗?”
“是比前两年多点。”小陈天性乖巧,此时更是将自己的乖巧发挥出了十二成。
制服干部看的愉快,用手抖了抖手里的证件,也不还给小陈,笑道:“正好我有空,帮你问一下。”
说完,他就大马金刀的坐到大厅的沙发上,用起了旁边的电话。
小陈不远不近的跟着,也不敢要自己的证件。
别看他是同一个银行的工作人员,还有点小官职,在自己分理处还能勉强被称作一把手。但是,面对总行的干部,他永远都是基层中的基层,而且几乎是预定了一辈子的基层。
事实上,就是京城分行,他也没去过几次。
银行的晋升机制,从一开始就极重视血统。
毕业的院校是银行员工的血统,分配的工作是银行员工的血统,学历和初始职位也是银行员工的血统。当然,家族血统永远是最重要的,毋庸置疑。
像是总行这种地方,历来是高血统员工的聚集地,毕业的院校不够好,学历不够高,或者家族血统不够炫的,想要入职,那是想也不用想。
至于小陈这样的基层员工,能晋升到总行的,更是凤毛麟角。
就是来总行旅游的机会,都是偶尔中的偶尔。
“你和张秘书长是什么关系?”制服干部慢悠悠的拨电话的过程中,像是闲聊似的套话。
小陈一身的弦早就绷的紧巴巴的,头脑飞转的同时,陪着笑,道:“我不认识张秘书长。”
“不认识?不认识他打电话给你?”制服干部停下了拨号的动作,扭头道:“不是我说,张秘书长怕是连清华分理处的门往哪边开都不知道。”
小陈陪着笑,说:“我也挺担心的,不知道是什么事。但他是通过总行的电话打过来的,我就赶紧来报道了。”
“唔……”制服干部不知道想了什么,停顿片刻,又将剩下两位号码给拨通了,等了片刻,面上陡然露出笑容:“张秘书长,我是刘毅啊,这里有位基层的同志,说是认识您……”
小陈低着脑袋,也没法反驳,难不成还扑上去抢电话吗?
刘毅握着电话,依旧保持着笑容:
“是啊,在我这里呢,正好让我给碰着了,看他像个无头苍蝇似的转悠,不是得问问吗?”
“哦,哦。”
“好着呢,泡的都是好茶。”
刘毅对着电话满口瞎话,也不怕小陈戳穿。
他抬头看看小陈,口中继续笑着:“是呢,不麻烦。”
“没事儿。”
“恩呢……”
几个象声词对话之后,刘毅的脸色突的一变,人也坐直了,道:“是任行长要见的人,嘿,您早说啊,我马上给您带过来……哎,没问题,马上到。”
刘毅挂掉电话,用审视的目光盯着小陈看了片刻,再站起来,先将手里的证件还给小陈,才笑道:“陈主任深藏不露啊,您早说是任行长的人呗,我还能拦着您不成。”
“任行长?”小陈满脸的不理解。
“得,咱们先上去吧。”这位也不知道小陈是装的还是真的,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看不穿也不能问啊。
小陈默默的跟着他,登上颇有些恢弘感的楼梯,每一步都觉得无比的新鲜。
这里,就是总行之所在了。
无数资金汇集于此。
无数银行职员的命运,无数企业的命运,无数人的命运,或许只在它一次神经的跳动下,就被决定了。
这里,也是无数基层员工不断猜测又碰触不到的神秘之地。
小陈刚工作的时候,也曾幻想过,有一天能来到总行。
如今再看,这样的幻想,就像是一名小学生,以为自己长大了能成为“伟大的”或“著名的”一样。
砰砰。
砰砰砰。
走在前面的刘毅很讲究的敲了敲门,听到里面喊进来,才给推开来。
小陈连忙跟着进去,就见一条二三十米长的桌子,横置于房间内,两边却只坐了六七人。
“杨教授?”小陈一眼看去,就见到了杨锐,嘴唇一哆嗦,就给念叨了出来。
他的声音不大,只是让前面的刘毅听到了,微微侧头想了一下,却没有说话。
“小陈来了。”杨锐的表情是一贯的自信。
这个世界是属于颜的,所以颜而有信。
杨锐露出令人温暖的笑容,向小陈招招手,让他往前走。
小陈迟疑了一下,快走了两步,满脑子都是一片糊涂。
要说杨锐,他是无比的熟悉了,甚至可以说是太熟悉了。
从杨锐大一开始,他就有帮杨锐办理业务,最多的时候,清华分理处每个月都会联络客户,帮杨锐收购收集大量的邮票,作为回报,杨锐则会购买一些国库券,或者贷款和存款什么的。
杨锐当年买邮票是极大方的,若是珍稀的邮票,例如蓝军邮和猴票之类的,他经常能多给出市价五六成的价格,以至于做到后面,小陈自己都成了邮市上的小名人,卖邮票的甚至会自己找上门来。
后来,杨锐购买古董、字画、茶叶和四合院等等,也多有通过他来操作的。
与杨锐这位罕见的大客户的关系,也是小陈年纪轻轻就成为分理处的主任的主要原因,直到现在,分理处有什么任务要完成的时候,小陈只要打一个电话给杨锐,多数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回馈。
虽然一个小小的分理处,只是银行系统中最基层的存在,但在走进总行的大门之前,小陈都是满足而快乐的。
在附近的片区,他也是各家主任里最年轻最滋润的一名了。
而在走进总行的大门后,小陈却没想到会见到杨锐。
“我是张谦。”张秘书长和小陈握了一下手,笑道:“我记得,你之前是读过金融体系培训班的吧。”
“啊……是的。”小陈愣了一下,培训班是多久以前的事了,而且只是个很没意思的例行公事吧,为何此时提到?
“金融体系培训班里面,出了很多人才呐。小陈,好好干。”张秘书长说着给他介绍道:“杨教授你认识的,这位是咱们任行长。”
“任行长好。”小陈赶忙打招呼。
这是只有开大会才能见到的人呢。
“恩,你给杨教授服务,解释咱们行的政策,有不明白的,就问其他人。”任行长像是位知性长者似的,与小陈握手。
小陈按捺着讶异点头。
“华锐即将有大笔的外汇过来,任行长希望我能存在中行。”杨锐笑笑,道:“我也不认识中行的什么人,就想到你了。”
杨锐的解释却是直白的多,一下子把小陈给惊醒了。
“我对外汇业务也不是很熟悉……”小陈连忙解释。
“你有不懂的就问其他人,然后再给杨教授说。”任行长这句话就近似于命令了。
杨锐的语气更轻松的道:“我只听你的解释和说明,其他人说什么,我都是不理的。所以,小陈主任,你肩膀上的担子是很重的。”
杨锐像是开玩笑的,但听在小陈耳中,却是真的重逾千斤。
“杨教授,我怕自己不能胜任。”小陈小声回答。
他确实没有相关的经历,尤其是看任行长都出现的场合,涉及到的金额情况怕是不会轻松,想到出错的可能和后果,小陈就是压力重重。
“你不用担心,就和我以前在咱们分理处办事一样。”杨锐却是笑眯眯的安慰着,说:“我呢,不喜欢其他人絮絮叨叨的说些违心的话,你怎么说都是中行的人嘛,你帮我处理银行方面的情况,我比较放心。”
“这个……”
“小陈,杨教授选我们中行,就是因为和你熟悉。可以说,你的工作,不仅是为我们中行开辟了一条新业务线,还是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课,你就按照杨教授说的做,有什么需要的,都来找我。”任行长说着,转头道:“小张,你把小陈先借调到总行来,让他能安心做事。”
小陈懵懵懂懂的点头。
眼前的信息太多,他已经处理不过来了。
杨锐起身活动了一下,顺便倒了一杯水,顺手退给他,道:“小陈,别想太多,慢慢来,咱们都是新手嘛。”
让小陈居中处理华锐的外汇业务,是杨锐不得已而为之。
90年的中国,是没有什么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者银行居间服务机构的。银行的工作,就是存钱放款,再就是卖些乱七八糟的金银币。
外企倒是可以用外国银行和外国的各类咨询机构和事务所来处理外汇,杨锐却不方便了。
当然,华锐赚到的大笔外汇,都可以留在香港的银行账目上,可即使如此,需要寄回国内的也是极其大笔的。
这么多钱,而且有陆陆续续的不断入账的资金,就不能单纯的存入银行了,也没有哪个银行给你提供这么单纯的服务。
而要签订复杂一点的合同,以国内银行目前的尿性,潜规则会玩的人累死。
与其自己费心研究,杨锐宁愿找一个熟悉的居间人。
杨锐给了小陈十分钟的调整时间,然后就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他道:“这是我们的首期利润,存入华锐的新开账户里,你看看怎么搞合适,我要灵活支取的方式,兑换比例也要合理……”
小陈茫然的接过文件,低头就看到一长串的零。
“这是……”
“西地那非在美国的收入。”
小陈总算知道,为什么堂堂任行长都出现了。
第1532章 居间
“总共是1亿美元。”小陈终于是数清楚了阿拉伯数字,轻轻的念了出来,看向杨锐。
尽管数字后面的小括号里,就有大写的中文字,他还是愿意数清楚阿拉伯数字。
房间里的银行干部们,都有些呼吸急促。
他们不是没见过钱的主儿。
但是,1亿美元的款子还真的是不多见的。
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外贸等收入攀升很快的行业,也会有上亿美元的收入。外资企业入华多年,也是动辄汇入汇出几十个百万。
但那都是整个行业的收入。
放眼全国,国内一年的外汇收入才是多少?银行的干部们对每个月的数字都耳熟能详,前几个月,国库的月平均收入才是10亿美元稍过。
等于说,华锐这笔钱相当于国库当月收入的十分之一。
而对银行来说,这个概念就更可怕了,可以说,他们长出来的头寸,能填平三五个银行的亏空。
更别提,杨锐说的还是首期款子。
“制药业还真是赚钱啊。”任行长大约是为了活跃气氛,于是感慨了一句。
杨锐笑笑:“开销也高呢。之前借款出来的1。8亿美元,怕是不能立即偿还。”
购买西地那非的贷款,是从四大行借出来的,而且是没有抵押物的长期借款,自然没有立即归还的道理。
传统的中国人,倒是经常有不欠钱以求心安的概念。不过,人心总归是不能依靠这种方法来安稳的。不发展只求心安,终究会陷入新的不安中去。
绿石角公司送来的首笔利润,更是一把锋利的长剑,能为杨锐劈开无数的道路,归还贷款是最傻的一种。
任行长只能遗憾的笑笑,道:“借款出来的钱,只要付了利息就该您用了……那么,咱们现在就给存起来?”
杨锐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小陈,问:“怎么存合适?”
“啊……”小陈像是被问懵了,抬头看看四周,像是只被狗环绕的兔子。
杨锐却不着急,就安心的等待着。
良久,小陈问:“这一亿美元,都是要存入账户吗?”
“是。”杨锐回答:“暂时没有大的开销计划,因为后期还会有利润放进来,所以,只要有一定的现金准备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