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基因测序?这个由我们来做合适吗?”涂宪等人倒是乐意参与人体基因组计划,但是,这东西私人参与,还是很有些说头的。
“合适。”杨锐一个顿都不打的道:“我已经宣布不用国库钱了,既然如此,其他实验室在专项经费到账以前,也没有理由预研基因测序的方法了,我用自己的钱做,很正当。”
“好吧。”涂宪等人点头。
黄茂则拿出记录本,道:“那就开启一个新项目,项目名称叫什么?”
“鸟枪。”杨锐心里想的,正是赫赫有名的“鸟枪法”。
如果将人体基因组计划类比为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话,鸟枪法就是载人航天飞船!
第1504章 卵用
鸟枪法并不是最好的基因测序法。
它的准确性很差,所以,它的另一个翻译名是散弹枪法。
指哪打哪是别指望了,一打一大片是它的特色。
在最传统的生物学者眼里,这样的法门其实不是很受欢迎。因为它违背直觉,准确性也很有问题。
桑格法测序是一个碱基对一个碱基对的测序的,完全按照基因排列的顺序。这样的好处,就是完成一个碱基对的测序,你的图谱就完整了一点。
人体基因组计划就是基于此的,沃森等人幻想着用30亿美元,平均每个人体基因一美元的价格,将人体基因组图谱做成。
当然,他们也知道以现在的测序难度,一美元测序一个基因是不够的,但是,反正就是忽悠么,考虑到技术进步的红利,再加上各种成本节省下来的费用,再加上后期追加的费用,差不多好像也是能完成的。
就是不能完成达尔贝科的癌症攻克计划不是没完成?没完成也就没完成了。
相比一步一个脚印的桑格测序法,鸟枪法的技术特色其实更突出,但也更加麻烦一点。
鸟枪法是一枪打过去,将一个基因链,打成散的。
就好像一根狗链子,一发散弹枪出去,自然被拆成了一个个的金属环,再一口气将金属环的ATCG测出来。
到这个步骤,那都是简单的很,可以说是一枪的事儿。
接下来的步骤,则是达尔贝科等人最不喜欢的步骤了。
你需要将金属环按照原本的顺序,重新排列出一个狗链子来。
这个步骤就非常难了,所以在历史上,鸟枪法最初是给微生物测序用的。因为微生物的基因简单,排起来好排。
换成人体基因组之后,用鸟枪法排序,可比拼图游戏难多了。
除非
“我们用计算机来解决鸟枪法的乱序问题。”杨锐站在华锐实验室里,想都不想,就将实验方向说了出来。
华锐实验室是他的私人实验室,所有权利都在他手,更是用不着顾忌什么。
倒是黄茂有些担心的道:“做人体基因组计划要不少钱吧,你能赚回来吗?”
杨锐嘿嘿的笑了起来,道:“你什么时候关心起经费来了。”
“我不是怕你的公司倒闭了嘛。”黄茂很自然的道:“听说已经开始施行破产法了,资不抵债的公司是要倒闭的。”
前两年,国内强制性的倒闭掉了几家国企,并且大肆报道了一番,算是80年代唯一倒闭掉的企业了。
“我们离资不抵债还远呢,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我倒是想要放心,就怕你后续经费跟不上。”黄茂说的很随意。
“经费到需要的时候总会有的,先开始做起来。”杨锐心里想的是自己几百套四合院,还有刚买下来的一个商品小区的二十几栋楼,一屋子一屋子的古董茶叶和邮票,总觉得自己富的流油。
他当然是富得流油,以30年后的标准。
但在80年代末,京城的房子虽然对普通人来说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对于做科研的话,就相当不够了。哪怕是卖掉刚买的商品小区,也就是华锐实验室几年的日常经费罢了,人体基因组计划这样的无底洞是想都不要想能填满的。
如此想的话,倒是要感谢高涨的房价。后世的研究所其实都有不少的宿舍用来分配的,研究员们的家产也主要集中在自住的房产了,他们的资产增值速度,还真是超过了技术开发的增值速度……理论上,有些大型研究所要是将地皮都卖了的话,说不定真能自研人体基因组计划了……
杨锐的想法,不能被黄茂所知,后者听着杨锐的话,微微摇头,道:“听您的做起来没问题,不过,你可得注意了,人体基因组计划的预研的话,我可看不到任何回馈资金的可能。”
预研的是纯粹的基础科学,要说回馈资金,还真的是少之又少。
如果不是有后来的塞拉莱基因公司,说实话,杨锐也不能确定鸟枪法的技术能卖钱。
事实上,塞拉莱基因公司也没有真正的成功,其领袖狂人文特尔尽管忽悠到了3亿美元,开发鸟枪法并用于人体基因组计划,并试图将人类基因注册成专利如果让他成功的话,后世的任何一种靶向药,可能都会贵的离谱了。
塞拉莱公司,大约也会真的富的流油。
可惜,文特尔同志并没有成功。
所以,要说起来的话,人体基因组计划还真没有赚钱的历史。
后面赚钱的医药公司,也没有给人体基因组计划的项目组,给一分钱的回报。
但是,美国人不能赚钱,不代表说中国人不能赚钱。
这种时候,独立自主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就杨锐目前的地位,像是这种涉及到生物学的尖端技术,又没有现成法律可以使用的情况下,新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几乎就是他说了算了。
GMP委员会什么的,都是一个性质。
不让杨锐这样的顶级科学家做判断,难道找个文科生来瞎猜吗?
很多人还以为克隆人就是真的将一个人给复制出来呢。
实际上,克隆人和试管婴儿的区别也只在于基因层面上,照样得十月怀胎,自然分娩或剖腹产,然后和正常孩子一样受教育想要得到一个相同的希特勒或爱因斯坦,还得看父母有没有这个本事!
具有参与制定法律的资格,这是顶级科学家的隐性权力。
从一个人的需求层次上来说,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沉浸在痛苦而枯燥的科学世界中去呢?他们有的是真心喜欢这个科学世界,有的人,则是以此为跳板,一口气进入了权力阶层。
比如80年代和90年代的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们就发挥了比很多部长还大的作用,并且真实的改变了中国。
在股票中痛苦,为股票而快乐,为股票而沮丧的人们,是很难想象,这个股票市场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都取决于几个人的报告。
同样的,为高血压而苦恼,为风湿病而痛苦,为骨质增生而难受,为气管炎而上气不接下气的人们,如果有几名顶级生物学家愿意转向的话,完全可以多活几年,生活轻松许多,就像是那些受到重视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和艾滋病一样,其患者在80年代,90年代,00年代和10年代的生活状况,是截然不同的。
**功能障碍的患者的人生,更是被蓝色小药丸彻底改变了。
在蓝色小药丸之前,很多男性的难言之隐是真的说也说不出来,救也救不回来,而在蓝色小药丸出现之后,大部分男性为难的地方也就是发际线日渐推移,想隐也隐不了。
“经费问题不容忽视。好吧,你要是确实担心的话,我们就再开一个组,做降压药吧。”杨锐毫无疑问的是准备将伟哥拉出来了。
人体基因组计划是个花钱的项目,尽管蔡教授许诺会帮忙找钱,杨锐自己也不能放松。
就像他说的,分配由经费比例来决定,他要保证控制权,还是需要一番努力的。
找个花钱少见效快的东西出来,很自然的就会想到万艾可了。
当然,如今的伟哥的主要成分,还在被用来当降压药测试呢。
黄茂不疑有他,只道:“同时开一组降压药来做,会忙不过来吧。”
杨锐做过多款新药了,每次都赚的盆满钵满,为了赚钱而做药,并不令人奇怪,他只担心华锐的规模撑不起两个项目来。
杨锐耸耸肩,道:“我对现在一氧化氮的讨论比较感兴趣,准备买一款化合物来做。”
“咦,我们买化合物吗?”
“恩,我会找人去买的,你不用担心。”
黄茂苦笑:“我怎么会不担心,以前不都是我们做出具有活性的化合物,然后卖给医药公司做临床试验吗?咱们可没有临床实验的经验……”
“凡是都有第一次的。”杨锐财大气粗的道:“咱们有钱,放心吧。”
黄茂更担心了,生怕杨锐将资金都败光了,买回没什么卵用的化合物。
第1505章 大佬
杨锐从来没有完整的做过一款新药,那太费时间了,也没有必要。
世界上很少有医药公司会从头到尾的做出一款新药并销售的,同样的理由长达二十年的回款周期是正常的医药公司都受不了的。什么百年老店,两百年企业,要是将时间都用在一款款的药品开发上面的话,终其一生也就能做几款而已,还得防着七分之六左右的失败几率……
即使是超级医药公司,也都是各有侧重的,比如最有名的辉瑞,他们的最强能力就是销售。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制造和研发能力弱鸡,像是伟哥的主要成分西地那非,就是辉瑞的分公司开发的。
历史上,他们用了差不多六七年的时间,才找到合适的具有活性的化合物,然后是长达五六年时间的验证,完美的证明了西地那非在降血压方面没什么卵用……
至于将之开发成伟哥,与其说是什么运气,不如说是拼死一搏!
对辉瑞来说,开发一款新药失败,那是必然会遇到的情况,哪一年不得有几款新药宣布失败的。
但是,对于投身于此的研究员来说,人生有几个十年间?
对于负责该项目的研究员来说,投入的成本就更高了,他起码得用十年的时间积累经验,说不定得十五年到二十年,才有机会主持这样一个项目,这还不算此前的学术投入,而失败一款新药,尤其是自己人生中主持的第一款新药,那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做实验室的负责人,就像是做影片的导演。
投资人是允许你失败的,短期内亏一些,甚至长期的微亏,都是能够承受的,就像是投资1000万的影片,票房1000万并不是完全不能接受。拍摄出这种影片的导演,虽然不会受到追捧乃至于欢迎,但还是能找到工作的。
但是,如果是投资3000万美元的新药研发,得到的“票房”成绩是零,那投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负责此项目的研究员,还能再找到新项目吗?
当然,新药开发,完全亏损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尤其是将时间跨度放大一点来看的话,开发新的化合物是风险最低的相对于整个新药开发的流程来说。
也是因为这样,杨锐最初的时候,都是从化合物做起。
它对实验室的要求最低,对研究员的要求最小,最关键的是,只要控制好成本,再烂的化合物也能卖钱。
或者说,是没有烂的化合物,只有找不到用途的医药专家。比如率先被日本人远藤章找到的美伐他丁。远藤章所带领的三共医药团队,是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筛选了6000多种不同的微生物才找到该化合物的,之后又用了7年时间做到临床试验。
然而,日本人却在80年前后,停止了临床试验,盖因做动物实验的犬类,出现了令人不安的恶性肿瘤比例升高的情况。
在78年筛选出了类似化合物的默沙东制药公司原本是想捡个便宜的,没想到刚花了巨资想做的化合物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为了不让之前的投入打水漂,只好惴惴不安的继续临床试验,最终幸运的成功,开启了百亿级重磅炸弹洛伐他丁的销售之路。
所以,化合物坑人的机会虽大,总归也还是能卖钱的。
买卖化合物,在医药界也是件非常平常的事。
杨锐做的去铁酮的化合物,卖出的里程碑,如今已然获得了上亿美元。戈谢病的新药虽然是交给北方制药的,但也是杨锐开局的好,才有捷利康等外企愿意拿钱出来参与。
西地那非的化合物,在92年以前,属于不贵也不便宜的状态。
辉瑞目前对它还有期待:一款降血压的药品,若是效果好的话,那就是妥妥的重磅炸弹。每年10亿美元的销售的话,利润起码得有好几亿美元吧。
也是为了这样的期待,辉瑞才能忍受每年上千万美元的开销。
但是,等到92年前后,证明西地那非临床无效,它的价值就一落千丈了。
不过,杨锐并没有资格去卡时间。
就算是没用的化合物,落在辉瑞手里也会变贵的,这是市场上人尽皆知的。
若是拖来拖去的,让他们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事的话,杨锐就截胡不成了。
因此,杨锐做出了决定,就从华锐公司派出了两名员工,接触起了辉瑞。
与此同时,杨锐也放出风去,说华锐公司准备进一步的开发医药研发能力……
华锐公司的李章镇同志对此很是开心。
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公司的规模越大,项目越多,自然是成就感越强。
比起单纯的做医药销售工作,产学研一体什么的,听起来都要帅的多。
李章镇同志的开心,大约持续了一个星期的样子。
转眼间,他的兴奋就从眼中消失了,面见杨锐的时候,更是满脸沮丧:“辉瑞拒绝了。”
“哦,什么理由?”杨锐并不意外。
“没什么有用的理由,他们现在还不想卖西地那非。”李章镇话里透着遗憾,再问:“您还有别的目标吗?”
“辉瑞拒绝的这么直接?”杨锐对李章镇的态度更在意,他显然是彻底放弃了。
李章镇无奈的点点头,又道:“辉瑞表示,既然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锐先生看好的化合物,他们至少会加大投入试一试的。”
“呃……”杨锐倒是有想到这样的可能,但是,被人家直接说出来,还是有点尴尬的。
“主要是西地那非的安全性测试非常好,辉瑞对它还是有一定幻想的。”李章镇叹口气。
杨锐不以为意的道:“降压药是常用药,患者每天都要吃的。市场上的竞争又多,安全性不好,根本就没有开发的价值。”
“但是能找到安全性好的化合物也听不容易了。”李章镇挺遗憾的道:“辉瑞没有提价格,应该是完全没有兴趣。”
“恩……”杨锐微微沉吟。
“其实我了解了一下,市场上有很多种不错的降压类化合物,从小公司手里买的话,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既然不是价格的问题,那就从别的角度来寻找突破口了。”杨锐根本没接李章镇的茬,自顾自的道:“你让他们向辉瑞咨询,就说……市场换技术吧。”
“市场?什么市场?”李章镇还有点没醒悟过来。
“当然是中国市场。”杨锐带着GMP委员会大佬的姿态,道:“你就这样给他们说,如果他们不想和我们谈,以后辉瑞的新药想要进入中国市场,也就没得谈了。”
此处当有BGM!
……
第1506章 大有可为
医药公司在金元世界是非常任性的,杨锐若是美籍华人什么的,别说和辉瑞谈生意了,能被辉瑞招安了都得谢主隆恩。
弄不好,就是一群律师扑上去,让你赔的怀疑人生。
现如今,杨锐却是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负责人,华锐实验室的拥有者,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一世,PCR的发明人,人类基因时代的开创者,G蛋白偶联受体之王,离子通道的突破者,诺贝尔奖获得者,遗传工程真正的国王,牛的胚胎的掌控者,中国医药标准的制定者,863计划的开拓人,百万心律不齐患者的挽救者,中外媒体的男神,克隆羊之父,地中海贫血症的终结者,辅酶Q10的扩张者,中国科学界的避雷针,六十四条实验狗至高无上的君主……
身为纯粹的中国人和中国科学家,背靠中国这棵大树,他可以分分钟打的外企和国企一起怀疑人生,也可以制定政策,让想在中国发展的医药公司仰望星空,哀叹世道不公。
在中国这个既封闭又庞大的市场经济国家里做大佬,就是有这样的好处。不像是日韩等国,要想搞个药品封闭政策,还得考虑安保条例的执行。
要说的话,药企的实力,尤其是金元实力何等强悍?影响本国政策不用说,影响他国政策也是常有的,为了与保险公司联合起来赚钱,他们能更改医保政策,让人死无其所。
不过,中国从来都不是按常理出牌的国家。
即使没有杨锐插一杠的话,辉瑞在中国一样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比如“伟哥”这个名字,就被国内企业给抢注了,结果是打了几年的官司都没有结果,直到专利期结束,辉瑞都只能用万艾可来命名。
辉瑞遇到的问题也并没有到此为止。在万艾可的专利到期之后,国产金戈举起了竞争大旗,他们除了投放广告之外,最狠的一招是将万艾可打入了处方药的行业。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想买万艾可的中国人,就需要开具处方才能购买,而想要购买金戈的中国人,前往任何一家小药店,只要带着钱,就能得偿所愿。
要说这个竞争正当吗?至少在政策层面,这是竞争之后的结果。
而一款药,能不能上市,要不要进处方药名单,有什么特殊要求,是否能在本国生产,是否必须在本国生产,要不要做进一步的测试与临床试验,最终都是各种委员会的大佬们所决定的。
面对一个12亿人,年均增长超过10%的市场,辉瑞轻易是不愿意得罪大佬的。
甚至,为了弥补关系,辉瑞还花钱请到了一位中国通,特意前往中国,与杨锐商谈。
“弗兰奇?你怎么代表辉瑞来了,不在捷利康做了?”杨锐见到辉瑞的代表的时候,很是发愣了几秒钟。
他有阵子没见这个英国大胖了。
弗兰奇笑的就像是烤裂了的甜甜圈,道:“我开了专门的咨询公司,为医药公司提供关于中国的服务,收入翻了好几倍。”
“自己做老板了?厉害!”杨锐向老熟人弗兰奇同志翘起了大拇指。
他挺喜欢这个胖胖的英国人,比起如今常见的傲慢与偏见的老外,弗兰奇要懂事的多,也更好沟通。
弗兰奇能吃得了这碗饭,正是依靠大家对自己的喜欢。
见杨锐赞同自己的选择,弗兰奇高兴的不得了,就用刚学的中文,翘着舌头,说:“全靠兄弟捧场!”
杨锐哈哈的笑了起来,点点弗兰奇,道:“就凭你学中文的努力劲,我要请你吃饭。恩,去我实验室。我让余老爷子掌勺。”
“余大厨的手艺是三星级的。”弗兰奇说着就馋了。他说的是米其林三星,最高状态了。
“对哦,你吃过余大厨做的饭,那就好,省去介绍了,你要不要点菜?”杨锐拿出中国式的热情好客。对于陌生的老外,他可没有这样的心情。
“请余大厨来选好了。”弗兰奇说着停顿了一下,道:“可以的话,清炖狮子头,我想要两个。”
“恩,拳头大的清炖狮子头两只,剩下的请余大厨选择,有个……”杨锐看看弗兰奇更加宽广的身材,道:“有个七八道菜,应该差不多了,份大一点。”
弗兰奇听了翻译的耳语,连连点头:“大份的,大份的好。”
两个人谁都没有谈生意的意思,辉瑞同来的经理康尼尔却异常的高兴,心想,六位数的开支总算没有白费。
余大厨的年纪大了,亲自下厨的时间少了,思考的时间却更多了,做出来的菜,味道反而更上一层楼。
不过,大部分的菜还是他的徒弟来做。
说是徒弟,如今也都是大厨了,放在外面,亦是厨界小名人一枚,不管是煎炸蒸煮,已有个人之特色。
譬如弗兰奇最爱的清炖狮子头,传统做法是用平刀下片法,将猪肋条肉切成石榴籽大小,最佳比例为肥七瘦三,但是,余大厨的二徒弟,却已经开始考虑健康因素了。
他做的狮子头,就不如师父的肥腻,采用肥瘦五五比例的同时,又用冰水撇油,既保持了嫩滑而Q弹的口感,又增加了瘦肉的比例,让清炖狮子头更健康,也更适合不缺肉的人家食用。
当然,因为好吃而吃多这种事,就没办法说了。
至于正宗不正宗,杨锐早就不在乎了。
现代人吃名菜,追求正宗的心态是最不正宗的。正宗只能说是符合一代人口味的,弄不好就是符合一个文人骚客的口味。最不济,也是符合一个地区人的喜好,距离好吃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从这一点上来说,吃正宗的食物,相当于旅游排队与景区门口的字合影一样,是为朋友圈而吃的。
“杨教授,您怎么想到要买西地那非的。”吃到走不动路的程度,弗兰奇才仰在椅子上,用手摸着肚子,笑呵呵的问起了正经事。
“我看好一氧化氮类药物的前景。”杨锐并不掩饰自己的认可,喝了一口小酒,慢悠悠的说话。
西地那非是已经做了动物安全性测试的活性药物,再怎么便宜都要几千万美元的,如果不是认可并看好的话,没理由会购买它。
一氧化氮类药物也是这两年最热门的药品类型。所谓的一氧化氮类药物,最有名的当属硝酸甘油,它是诺贝尔的炸药成分,同样对心绞痛有奇效,但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人们都不知道为什么。
直到80年代末,也就是过去两三年时间里,生物学界才慢慢的搞明白了,原来是硝酸甘油等有机硝酸酶,能使人体组织内的第二信使的浓度升高,而其产生作用的方式,是代谢出一氧化氮。
这是一种全新的信号传导模式,是人类对自我的一次深度认识。
一氧化氮一词,由此变的炙手可热起来,再过几年,甚至会得诺贝尔奖。
辉瑞也是因此开展了西地那非的研究,他们筛选了大量的分子,最终选定了这种被命名为UK…92,480的小分子化合物。
从它的命名标号就可以看出来,筛一个分子出来得多费事。
虽然杨锐相信,肯定还有其他的分子,能够发挥类似或更强的效果,但是,再给他几千万美元,甚至几亿美元,还真的不一定能筛出来。
辉瑞不愿意将之放入货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一氧化氮类的药品刚刚热闹起来,现在卖掉,再想筛出来一个可用的,像这么安全的,还真是不容易呢。
但是,中国也是刚刚热闹起来的大市场,刚开门就给自己找个大阻碍,也是辉瑞不愿意的。
弗兰奇拿着辉瑞的钱,自然要帮辉瑞说话,他也喝了一口白酒,辣的呲牙咧嘴,再乐道:“您怎么就看上西地那非了,还非它不可?这不是让辉瑞漫天要价吗?”
表面上,他是帮杨锐说话,其实也是在抬价。
辉瑞还是不愿意卖的,此时被杨锐逼出来谈,第一选择就是开个天价了。
杨锐并不意外,端着酒杯,道:“我选西地那非,是因为它在一氧化氮类的药品中,安全性最好。华锐的第一款药品,药效不说,安全性是需要着重注意的。”
“咦,这是您的企业方向吗?”弗兰奇一下子就被杨锐给带歪了。
杨锐点点头,道:“算是吧。行了,说说辉瑞的开价吧。”
“您这么着急,不是让人家开高价吗?何必呢。”弗兰奇又用相同的手段。
杨锐靠到椅子上,两手往边上一放,一副大佬的表情,道:“开个出来试试嘛。”
“这……”弗兰奇顿时被杨锐给震慑了。
他的任务很简单,接触杨锐,缓和关系,给出报价,要是惹怒了杨锐,弄坏了中国市场,辉瑞不开心,他可就抓瞎了。
“康尼尔,你来说吧。”弗兰奇迅速找了替罪羊出来。
辉瑞的经理倒是无所谓,他本来就不认识杨锐,也没有建立什么关系,踌躇了几秒钟,就道:“如果仅仅出售西地那非在中国市场的……”
“没有这样卖的,你们手里现在拿着的是化合物,又不是合规的药品,难道我开发出了新药,只在中国卖?我疯了吗?”杨锐立即打断了康尼尔的话。
开发一款新药,顺利的话也得好几亿美元,没有只在一个地方卖的道理。
要是能治外星人的病,医药公司敢投钱重启阿波罗计划。
康尼尔漫天要价,笑道:“您可以将中国区以外的市场交给我们……”
“代理销售是以后的事了,现在就谈化合物的交易。”杨锐真的要销售蓝色小药丸的时候,还是需要国外的医药公司做代理公司的,但那是以后的事了,没有见到药效之前,谈这些都没有意义。
康尼尔也就是随便说说,此时不由看了眼弗兰奇,再道:“我们为了开发西地那非,已经花费了数亿美元……”
“你们要是消遣我的话,就没有必要了。”杨锐一下子站了起来。
“杨锐教授,我们合作开发如何?您如果对西地那非有兴趣,我们愿意用开放的方案,与您合作,合作方案可以非常开放。”康尼尔拼命的暗示。
对辉瑞来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诱惑力也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杨锐,他有开发新药且成功的先例,又是做出了G蛋白偶联受体的尖端生物学家,其资历比西地那非目前的负责人特莱特不知道强了几个位面,可以说,杨锐只要愿意合作,条款别太苛刻,辉瑞都是很有兴趣的。
甚至就算他什么建树都没有,到时候,西地那非的新药挂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开发的名头,说不定都能多卖几亿美元。
这也是弗兰奇能拿到六位数报酬的最大理由。
他立即帮腔道:“杨教授,这是难得的机会,您有什么条件都可以提出来。西地那非才做了动物实验,距离上市还有很远,您到时候说不定也会卖出,不如从现在就开始合作呢?”
去铁酮那种药物,属于长期回收的项目,杨锐懒得花时间去做,所以用里程碑的方式卖出了。
伟哥就算要合作,也是要发现它的真正功效之后。
“找一个能拍板的人来,让他开价。”杨锐没有因为弗兰奇的话而受到丝毫影响,再道:“我可以开一个高价出来,否则,我就购买其他种类的一氧化氮化合物,如果我先开发出来的话,西地那非的价值也要大打折扣吧。”
一款新药的最大价值,在于它以全新的机制来治疗疾病。
换言之,以往对某类药物耐受不好的患者,也许更适合服用新药。新的病人代表着更高的销售额。
自然的,如果有同类药物先上市的话,后上市的药物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的。尤其是按照美国FDA的规则,后上市的药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