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4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杨锐看来,这种时候,讲道理都是没什么用的。
  当年苏格兰人做出多莉的时候,家都险些被媒体和环保主义者拆掉。
  杨锐地处中国,没有那么多的破事儿,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和环保主义者,还是开始了他们尝试与攻势。
  退缩还是抵抗呢?
  退缩就召开发布会,各种说明,各种解释,各种委屈……风声过了,兴许就没事了。
  如果是在国外的话,不是牛到一定的程度,比如爱因斯坦的级别,那基本就只能退缩了。
  苏格兰人就是选择了退缩,其本人后来拿到的荣誉相对克隆羊的成功也是偏少,与世界各地不怀好意的白左们还是很有关系的。
  但凡是掌握在某某基金会,某某委员会手里的奖项,等闲都不会颁发给克隆羊,因为基金会和委员会的负责人,不希望自己被人指摘。
  屈从于政治因素而枉顾公平,才是最普遍的世界。
  而在国内,其实,如果不是牛到一定的程度,依旧只能退缩。
  80年代的中国媒体界是最不自信的,或者说,为了争取类似于欧美媒体界的权力,中国媒体界自信的过了头。
  对于没有权力的个体,媒体的攻击力凶悍如獒。
  但是,牛到了一定程度,比如杨锐现在的水平,他就能选择了。
  杨锐也没有完全的做好决定,不过,他早在决定做克隆羊的时候,就预料到善后不容乐观,对此倒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那四辆小车送出去的时候,为的不就是这种时候吗?
  杨锐的手在钟队长的肩膀上搭了一下,又送开来,笑道:“钟队长,现在的情况您是看到了,要么咱们不管,坐视事态升级,您觉得结局会如何?”
  钟队长瞬间就觉得汗要流下来了。
  “坐视事态升级”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词,它基本可以等同于“渎职”的加强版,而且,在公安系统内,这个词就更危险了。
  钟队长浑身都是铁打的,也架不住杨锐告他一状。
  可是,听杨锐的,在钟队长看来,也不是好活儿。
  钟队长不由的想到他们常说的一句话: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这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可不就是个大风箱吗?
  “杨教授,不是我不愿意,楼底下的都是记者,咱们收缴设备容易,回头就得被告刁状。”钟队长顿了一下,又道:“是,外国记者按道理说,不能这么拍摄,可咱们以前管的也不严来着。再说了,下面还有咱们国内和其他地区的记者呢,收缴设备的话,弄不好就要起冲突,一旦有谁受伤,全都是大事了。”
  “你说的也有道理。”杨锐点点头。
  “是吧。”钟队长一下子高兴了。
  杨锐却是又笑着摇摇头,道:“既然你提出来方案了,我来帮你改一下,这件事,咱们要分成两部分来处理。首先是国内的记者,我找宣传部的人来处理。”
  开口就到部委的层面,钟队长张张嘴,再说不出话来,任命的低下头来。
  从这一句话里,钟队长算是真正认清自己了。自己就是个基层分局的基层治安大队的基层干部,听命令做事就行了,再挣扎的话,杨锐弄不好想就去找上级了。
  国内有垂直管理权力的机构,对下最常用的控制方式就是层层加码。从部委到省厅,再到分局和大队,每一级领导都会提高要求的,不如此,不能显示出对上级命令的重视,不如此,不能空出安全余量来。
  而对基层来说,层层加码是很可怕的。本来用两分力能做好的事,加码一次就得费三分力了,再加码一次,说不得就要五分力,还没有反抗的空间。这种工作做不好,就是陷上级和上上级于不义,职业风险大的惊人。
  杨锐如果找了上级领导再下放任务,钟队长就只会更难做。
  而眼前的事情,其实也不是能大力出奇迹的事。
  杨锐宁愿钟队长做的精细一点。
  “国外的媒体,也不能让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也不用使蛮劲,咱们讲法律。”杨锐顿了一下,道:“一会儿,我让人陪你们下去,你就坚持一点,检查他们的媒体证。”
  “他们肯定没有啊。”
  “恩,没有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所有东西全部收缴干净。”杨锐毫不犹豫的道。
  “您就不怕他们回国了乱说话?”钟队长还是心有余悸。
  杨锐无所谓的道:“他们都开始摆拍了,我与其让他们带着摆拍的资料回去乱说话,还不如就让他们恨我呢。现在这个时节,和外国媒体的关系臭一点没什么坏处。”
  钟队长没听懂杨锐的后一句话,但他知道,冲突是不可避免了。
  
第1498章 配图(盟主加更)
  
  “新闻自由你们懂吗?”
  “我们拍照怎么了?我们有权拍照?”
  “用你们的大门是给你们面子,大门建起来不就是给人拍的?”
  “要是在外国,我们在这里抗议,你们还得提供免费的饮料和水,知道吗?要不然有人中暑,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学生们用着不知道从哪听来的八手消息,站在了抵抗的最前线,直面扑面而来的一群干警。
  是的,在接到钟队长的汇报后,分局很快给他派来了一群的后援,只是一个高级别的干部都欠奉,摆明了让钟队长负责的架势。
  钟队长也没什么脾气,或者说,他是完全放弃了,只是指挥着警员先将周围布控起来,再看向同来的簿耿鑫,道:“簿主任,咱们国内记者,就交给您了。”
  簿耿鑫笑着点点头,道:“行,我来吧。”
  老实说,他的表情也不轻松。在任何一个国家,人群控制都是个复杂问题,弄不好就会出事。面对记者就更加危险了。
  “本人是遗传工程实验室的保全处负责人簿耿鑫,现在检查你们的媒体证,先是国内媒体的记者啊,请排好队,依次给我检查。”簿耿鑫说这句话的时候,心中还颇有些唏嘘。
  自今天起,他就再不能做“敌营十八年”似的工作了。
  簿耿鑫拿着扩音喇叭,用中文说了一遍,许正平客串翻译,再用英文说了一遍,顿时镇住了许多学生。
  但是,许多人还是迅速反应过来,有人立即高喊道:“凭什么给你检查啊?”
  这位说话的同时,一名提着照相机的干部,就对着他给了一张照片,喊话的学生顿时有些怯然。
  “我们是正常采访,为什么要检查证件?”记者的勇气更足一点,站出来说了一句。
  “正常采访,不能接受证件检查吗?”簿耿鑫说的心平气和,许正平也翻译的心平气和。
  喊话的记者为之一滞,旁边的记者帮腔道:“你既然赞同我们是正常采访,就不用检查我们的证件。”
  “不检查证件,我怎么知道你们是真记者还是假记者?是真采访还是真闹事?”簿耿鑫微微笑,任由长枪短炮指着自己,神态自若。
  几名中方的记者互相看看,低声的商量片刻,终于有人站了出来,将证件交给了簿耿鑫。
  簿耿鑫拿到手,反复的看了,又让人记录了下来,就递还了回去。
  “可以了?”被查了媒体证的记者问。
  “暂时先这样。”簿耿鑫又看向其他人,道:“请把证件拿出来吧。”
  其他人没办法,依次的拿了证件出来。
  簿耿鑫仍然是依次记录,最后查完了所有人的证件,道:“请稍等。”
  记者们自然鼓噪,簿耿鑫兀自不理,直到几分钟后,一条从实验室里签出来的电话线,叮铃铃的响了起来,他才拿起话筒,“喂”的一声。
  十几秒后,簿耿鑫将话筒拿离耳边,问:“张福阁记者,请过来一下。”
  人群再次为之一静。
  张福阁正是第一个递出证件的记者,迟疑的皱眉,问:“还有什么事,证件你也坚持了,难道要查二遍不成?”
  “你们报社的主编雷明、总编蒋茅、社长王宏达和书记陈立辉都在线了。”簿耿鑫将话筒往前伸了一下,道:“他们想和你说两句。”
  “我……”张福阁很想说自己出来的时候,是得到主编同意的,但是一瞬间,张福阁没有将这句话说出来。
  簿耿鑫伸着手,手里放着话筒,仿佛在等待他的决定。
  张福阁看着话筒,似乎在思考是否去接它。
  有一种冲动告诉张福阁,他可以拒接电话,然后留在现场,然后……
  然后,张福阁还是迈步向前,接过了电话。
  他可以对簿耿鑫不假颜色,可以对抗穿着制服的钟队长,可以鄙视一所研究所,但是,对熟悉的主编、总编、社长和书记,张福阁做不到其中的任何一点。
  没有报社的支持,他甚至没地方去发表文章。
  终身制雇佣是记者成为无冕之王的有利条件,正常情况下,无论是报社还是政府或者国企,都难以做出开除一名记者的决定,最多也就是调到闲职去养老罢了。
  对记者来说,调职固然是糟糕透顶的事,但是,比起真正的失业和生活无着,还是要舒服的多。
  但在特定情况下,终身制雇佣也是一个囚笼。
  一名记者不仅收入有赖于报社,他的住宅也是属于报社分配的,他的孩子很可能也在报社的学校读书,他的老婆工作也可能是报社解决的,他的医疗乃至于父亲的医疗都可能在走报社的账。再早两年,粮票都是报社发的……
  “喂。”张福阁的声音有些虚弱,听筒搭在耳边,像是刻意远离似的。
  在这一声之后,张福阁一句话都没有说。
  但他也没有让听筒离开。
  两分钟后,张福阁默默的放下了话筒,再向前看了一眼,眼眶喊着泪,却是毅然决然的转身,背对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离开了现场。
  “钱新元记者,请过来一下。”簿耿鑫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似乎预料到了似的,又点了一个名字。
  对簿耿鑫来说,解决几名傻记者,还有杨锐捅破天的资源,实在是太简单了。曾几何时,他的技能可是预备用来策反久经训练的资本主义干部的。
  三分钟后。
  钱新元记者离开。
  抗议的人群顿时一阵大哗,纷纷叫嚷了起来,并对簿耿鑫继续叫名字极其抵触。
  “梅哲燕记者。”簿耿鑫没有理会人群,继续叫名字。
  几名学生交换了一个眼神,冲到了前面,背对着梅哲燕记者,挡住了他的去路,表面上,却是冲着簿耿鑫大吼:“你们这是搞各个击破吗?太无耻了!我们不会再接你的电话了……”
  “麻烦让一让。”梅哲燕记者用力的分开了学生们的阻挡。
  他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担当,眼瞅着政治投机出现了问题,立刻就有了新的想法。
  学生们毕竟经验浅,没有使出强拉人留的方式,目送梅哲燕接起了电话。
  “我知道了,正准备离开呢。”梅哲燕对着话筒,说出了自己思量良久的话。
  簿耿鑫露出微笑,向着梅哲燕点点头,再看向人群,仿佛要继续点名的样子。
  “我先走了。”一名国内记者放下照相机,垂头而出。
  “算了,我也回去了。”
  “我……唉,走了走了。”
  剩下的几名国内记者没有等着电话再响,一个个的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引来多名外国记者的瞩目。
  “周,你不能走。周,你不是还说,愿意为了理想奉献吗?”一名金发女记者,拉住了人群中最后的中年记者。
  后者果然迟疑起来。
  “周,留下来吧,这是最好的机会,完成你的记者梦,做一个真正的新闻人,不畏强权,只报道事实。”金发女记者的英文一字一顿,蛊惑人心。
  周记者低了一下头,道:“我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我……”
  “说的对,有太多太多的人,正在等着你挽救呢。周,克隆羊只是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的第一步,你能想象他们自动停止吗?不可能的,必须将他们的恶劣行径宣传出去,让公众知道克隆是错误的,才有可能进一步阻止他们,阻止克隆的蔓延。”金发女记者握着周记者粗糙的斑点大手,郑重的道:“周,你能想象一个满是克隆人,克隆动物的世界吗?大家去医院,然后都是为了克隆自己,或许还有人会利用克隆来做不好的事。每个人的生活都必须小心翼翼的,生怕有一天,自己遗失的头发被人提取了细胞,然后克隆取代了自己……”
  周一脸茫然的站在当地,没有立即离开,也没有再退回去。
  “各位外国记者,现在请出示你们的媒体证。有媒体证的请站出来,没有媒体证的,请收拾你们的装备,3分钟向钟队长报道。”簿耿鑫没有等待最后一名犹豫的中国记者,通过许正平,让他用英语向外国媒体记者下令。
  一群记者举起他们的武器摄像机和照相机,对着簿耿鑫的形象,狠狠的摁下快门,仿佛能借此打倒他。
  “我们不需要媒体证。”
  “你们不能掩饰真相。”
  “我们在为全世界人民做报道。”
  “新闻自由,媒体自由!”
  在场的外国记者没有一个人能拿得出中方颁发的媒体证,这是很自然的事。国内的管制虽然放松了一些,但对媒体的管制可是一点都没放松的。合规的外国媒体证,不光是有年月日地点的,还得有采访大纲。
  谁神经病能给他们这样一张媒体证。
  一群外国记者,都用镜头对着外面,如临大敌。
  簿耿鑫只是晒然一笑,挥挥手,道:“全部带走。”
  “带……带走?”钟队长原本已经准备好下令驱逐了,听到这个命令,却是有些意外。
  簿耿鑫对钟队长的反应很不屑,在他看来,这纯粹是个外行。
  簿耿鑫目视前方,嘴上低声道:“院墙南侧的值班室已经全部腾出来了,你把他们带过去,全部扒光了,从头发检查到**,以免有人私藏磁带或者胶卷?另外,男检男,女检女,不要乱来。”
  “但是……但是……”钟队长没想到还有更劲爆的,整个人都傻掉了,你们就是一个实验室而已,要不要这么碉啊?
  “注意别让人跑了啊。”簿耿鑫打断了钟队长的嘟囔,催促道:“动作快点了。”
  “但是,这样子搞,我们会被骂死的吧。”
  “你不检查,他们就不会骂你们了?”簿耿鑫看傻子似的看着钟队长,道:“还是你喜欢被配图骂?”
  
第1499章 拒绝克隆人
  
  “感觉我们像是大反派啊。”许正平回到遗传工程实验室,头脑依旧沉浸在现场的混乱当中。
  杨锐点头,道:“做克隆羊最初,就是在做大反派嘛。”
  “那您还做?”
  “傻白甜们兴奋一下子,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之后,赞扬声就有了嘛。当然,前提是不要做克隆人。”杨锐对是否做克隆羊,以及做了克隆羊的后果,是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的。
  而且,作为科研人员,杨锐在做好了决定之后,一直是坚定不移的推行。
  比如做克隆羊,前期要隐藏,要国家项目的名头,后期完成了以后,在郑老询问的第一次,就主动申明不做克隆人,这些都是杨锐认真思量以后,做好的决定,且不会因为谁的吹捧或反对,就有丝毫的改变。
  许正平没有杨锐的经历,也就不会有相同的认知,更是少不了自我怀疑的道:“不做克隆人,就会有赞扬?您会不会……想的太好了。”
  “技术本身是没错误的。”杨锐淡定无比的道:“动物克隆技术的突破,不仅是克隆技术的突破,而且也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一次突破,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动物克隆技术的。可以说,动物克隆不仅不会对人的生存有害,相反还会有益,等大家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赞扬声就会来了。”
  “那……克隆人呢?”
  “克隆人,你要我形容的话,就是克隆技术的垃圾堆吧。”杨锐耸耸肩,道:“你想想看,克隆的一切伦理问题,其实都集中在克隆人身上。大家不害怕你克隆一只一模一样的羊,也不是特别在乎自己宠物是不是有一只克隆兄弟,但是,任何人被克隆了,即使我们明知道克隆人与其本人不可能一模一样,仍然少不了担心吧。”
  “所以说,不能做克隆人?”
  “不能做克隆人的理由很多,你不能高估人类的自控力,尤其是涉及到生命的时候。”杨锐说到此处,声音都低沉了下来,道:“一旦克隆人诞生,我们首先面临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克隆人的问题,是把它视为物品呢,还是自然人呢?”
  “当然是自然人了。”许正平反射式的回答,明显是思考过同样问题的。
  杨锐撇撇嘴,道:“你说了不算的。不过,就算大家认为克隆人是自然人吧,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就是克隆人族群的自我认知的问题了,他们认为自己是自然人吗?”
  许正平登时愣住了。
  他科幻看的太少了,还没想到这一点呢。
  杨锐道:“你不用回答,因为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的出来。这可是比民族问题还复杂的问题,世界各地的民族冲突还不够多?咱们开发一个新技术,你说得创造多大的冲突。”
  许正平默然不语。
  “人类社会,说到底是一个文明社会,文明社会的人类既不能利用克隆人做生物材料,也不能利用克隆人的劳动力,那么,克隆人的价值在哪里?说的残酷一点,在目前的环境下,克隆人对人类族群有弊无利。开发克隆人技术,才是真的给犯罪分子打工了。”杨锐说着一笑,道:“咱们还在搞计划生育,生怕地球负荷不了那么多人,谁搞克隆人技术,谁就是地球公敌。”
  “没想到您想的这么多了。”许正平自愧不如。
  “我不光想了,还写出来了。”杨锐变戏法似的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打印纸,丢给许正平,道:“我写的文章,还请您斧正。”
  许正平疑惑的将之摆正了,就见首页有黑体字的标题:《拒绝克隆人》。
  “好家伙,你这是……”
  “倡议书。”杨锐道:“中英法俄四国文字,会一起刊登在世界多个国家的报刊上的。”
  “他们肯刊登吗?”许正平顿了一下,连忙道:“我的意思是,咱们刚将那么多外国记者给……给扒光了,他们不发文章骂咱们都算好了……”
  “在咱们实验室门口闹事的记者有两种,一种是博出位的小记者,一种是脑子不够数的。”杨锐敲敲脑袋,道:“记者的脑子不够数的,不代表报刊和媒体的脑子不够数。所以,不管有没有派人来咱们实验室,或者说,不管有没有人私下里来咱们实验室,我给他们新闻,没有几个人会拒绝的。”
  杨锐说到此处,保持着强大的信心,道:“西方媒体要的是新闻,伪装的是中立,所以,别说我的文章立场是他们喜欢的,就是他们不喜欢,他们也得发出来,以表达自己的中立立场,最起码,有个讨论的空间吧。”
  “您决定了就好。”许正平觉得自己的脑子已经不够数了,连忙道:“我先看文章。”
  “恩。”杨锐让出地方,自去书架上找了本小说,打发时间似的坐在了门口的沙发上,一边喝茶一边阅读。
  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有一桩好处,就是地盘够大,建设的时候标准又高,完全按照国家级项目做出来以后,老大的办公室就变的相当舒服了。
  套间式的结构之外,留给杨锐的办公室仅仅客厅部分,就能摆放12人的沙发组,旁边还能留出一组小茶桌。后面的大办公桌和椅子,更是占据了小半个篮球场的空间,就气派来说,已经是相当可以了。
  现在对领导干部的办公面积,其实也是有限制的,只是普通人都不知道,更没有执行的意思。
  杨锐哪怕并不常来遗传工程实验室,办公室依旧超标,也被人看做是理所应当。
  许正平看了没多长时间的文章,再抬起头来,就见杨锐一副悠然自在的模样,不禁表情怪异的道:“我看完了。”
  “如何?文章写的过得去不?”杨锐问。
  “何止过得去。”许正平的语气飘忽,道:“正话反话都让您说了,谁都没话可说。”
  “这怎么能叫正话反话呢。”杨锐一点愧色都不见的,道:“我开发了克隆羊技术,但我反对该技术的滥用,更反对其他人将之进展到克隆人的程度。这就好像爱因斯坦对原子弹的爆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他也反对核弹的开发嘛。你说是不是?”
  “是,阁下。”许正平还能说什么呢。
  
第1500章 记忆
  
  “周,你放心吧,等我回了国,一定将他们的暴行告知全世界。我……我们受到的所有的侮辱,都要被讨回来。”金发女记者回忆起自己被女性官员搜身的一幕,至今仍难以释然。
  全身的衣服被去除不说,竟然还有人检查体内夹带,金发女记者对此无比的气愤我体检的时候都不敢做结肠镜检查,你们竟然想从那里面找出胶片来?
  相比之下,美国是何等的自由。除了海关的检查严格一点,国内的航班检查都很宽松,才不会有警察或者安检人员没完没了的搜身查行李,更不会有人如临大敌的做看守,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困扰,充分的证明了国民素质水平。
  金发女记者满腔的怒火,只等着回国发出去。
  她握握周记者的手,道:“你要保重好自己,等我回来。你们中国人不是有句话说,承受着侮辱也要背负着责任,继续前行。”
  “忍辱负重。”周记者给她翻译了过来,也是为自己打气。
  “对的,仁如服中。”金发女记者咬着舌头读了一遍,自觉满意,道:“周,请你这样做,再坚持坚持。另外,我会让报社发邀请函来,等你将国内的事情处理好了,就来美国,在美国做记者,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你可以说你想说的话,骂你想骂的人,对国家事务和国际事务发表你的意见,充分的发挥你的长处。”
  周记者满脸的向往,却是遗憾的道:“我到了美国,怕是没机会做记者了。丽丝,你能身在美国,真幸福。”
  丽丝露出惋惜的表情,安慰他道:“没关系,就是不能做记者,我也可以帮你找到其他的工作。你现在只要学好英语就可以了。”
  “对,我要好好学英语。正好单位没有给我安排工作,我就用这个时间来读书好了。”周记者终于振作起来,挥手向丽丝道别。
  丽丝再次握紧周记者的手,粗糙的大手,让她想起了曾经采访过的牙买加蔗农。
  “周,等着我吧。”丽丝再次郑重的道:“我会带着正义返回的。”
  周记者重重的点头,最后望着丽丝远去的背影,才喃喃的道:“你是我唯一的希望了。”
  政治投机不是没有成本的,一鸣惊人的做成了大事,自然能青云直上,否则就像是现在这样,被调离到清闲岗位上,甚至被剥夺奖金和未来。
  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一招间挥霍干净,着实令周记者难以是从。
  不过,若是能移民美国就好了,到时候,在美国做记者,哪怕一时间做不成记者,照样可以寄信到报社,通过丽丝,发表文章,革新社会,让这个世界变的更美好……
  雪白色的飞机,向着蓝天,冲刺而上。
  机舱内,丽丝轻轻的吐了一口气,整个人都觉得无比的轻松。
  她一度还在担心,是否能够顺利的离境呢,此时终于坐上了飞机,才轻松许多,看着同为白人的机组成员,亦是各种亲切。
  “你好,有最近几天的纽约时报,或者华盛顿邮报吗?”丽丝轻声询问空姐。
  “没有。”空姐看了丽丝一眼,语气远远称不上客气。
  丽丝最近这些天,虽然都是被人看守的,却是习惯了中国人委婉而温柔的说话方式,一下子被服务人员生硬的拒绝,还愣了一下。
  不过,丽丝转瞬就笑了出来。这才是她习惯的美国嘛,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自由的……
  转机再转车,转车再转车。
  折腾了将近三天,丽丝才终于回到自己熟悉的报社。
  报社的同仁们为她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大家用掌声和香槟将丽丝带回了文明世界。
  “欢迎回来,丽丝。”
  “丽丝,你也是我们监狱党的成员了。”有因为报道而入监狱的记者,高喊着他们的骄傲。
  “丽丝干的好。”
  “战地记者丽丝,呦呵!”
  口哨声,叫好声,仿佛与永不停歇的鼓掌声一样,永恒的环绕于身边。
  丽丝躬身敬礼,兴奋的满脸红润,并在大家的喊赞声中发言:“正义不会缺席,它只是迟到而已。克隆的危险,必将为世界所知,杨锐的卑劣也会为世人所知……科学家不是法外之人,科学家需要为自己的科研负责,后世的人们,会公允的评价这些疯狂的科学家,也会公允的评价我们的工作……让我们终结克隆,净化世界,净化文明……”
  随着丽丝的发言,周围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甚至,连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起来。
  丽丝开始只当是大家被她的话所吸引,然而,众人的表情神色,却表达出了相反的意思。
  相熟的编辑,已经露出尴尬的神色,冲着丽丝悄然摇头起来。
  丽丝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
  “好了,大家都去工作吧。”总编卡着这个不是结束语的当口,宣布庆祝活动的结束。
  丽丝一愣,就见众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散开了,仿佛谁都没有听出来,她的发言还没有结束。
  对一名功臣这样做,可不符合新闻界的道德规范。
  “发生了什么事?”丽丝毕竟是一名记者,敏感的察觉到了情况不对。
  相熟的编辑低着头,将一份报纸递给了丽丝。
  是本社两天前的报纸。
  丽丝先看了时间,再往下看,就见头版头条用巨大的粗体大写着一行字:现代生物学之父杨锐!
  美国国内的报纸习惯了夸张,动不动就将这个叫父亲,那个叫母亲的。
  但是,夸张也得是有基础的不是?
  不能称赞公众之敌,不能推崇罪犯是最基础的媒体道德,越大的报纸就越是遵守这样的潜规则。
  丽丝赶紧阅读下面的文章,抛去什么什么之父的修饰词不说,全文几乎都是在称赞杨锐。
  称赞他在生物学上的贡献,丽丝勉强还能理解,称赞他的学术思想这就已经是丽丝不太同意的部分了,杨锐既然支持……已经不能说是支持了,应当说,杨锐既然开发了克隆技术,那他的学术思想就是非常危险的。丽丝不需要懂得生物学的知识,也能够做出此判断。所以,文章称赞杨锐的学术思想,丽丝是相当不高兴的。
  这就好像辛辛苦苦的从两伊战争的战场上夺命归来,结果报纸在称赞伊朗和伊拉克对和平的贡献……
  丽丝强忍着恶心,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