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纺锤体也是细胞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是想戳就能戳的。它天生较为坚韧,但某些部位太过于坚韧,会阻碍吸取,而某些部分又意外的脆弱,很容易戳烂。
  剩下能戳的纺锤体,最好还是处于比较好操作的部位。
  王良才看着杨锐的动作,脑海中千回百转,恨不得立即掌握了新方法,回头就去尝试。
  在这一点上,杨锐就无法满足王良才的要求了。
  他做的本来就慢,又是只试验了几次的新方法,操作拙的让人想跳脚,就像是刚学会拍球的孩子搞三步上篮似的,不犯规的时候都丑的要死,更不要说犯规的时候比走步的次数都多。
  “杨教授,我有点看明白了,要不然,我来操作试试?”王良才低声说了句。
  杨锐抬了抬眼皮,道:“怎么,觉得我的操作不行?”
  王良才清咳两声,违心的道:“哪能呢,您操作的没问题。”
  “我也觉得,稍等一下,我把这个去核完成了再说。”杨锐确实觉得自己做的挺好的,是比不上王良才的操作,比起之前的操作还是有进步的。
  自然的,他是忽略了旧技术和新技术的难度差距了。
  王良才急的不行,又不能催,只能乖乖的看着。
  要是给王良才添两斤的熊细胞核,他估计早就跳起来说实话了,同样的条件,也适用于实验室里的其他研究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帆、谷强、田兵等人,都默默的聚拢到了实验台前。
  杨锐的实验能力如何,大家心里都是有些数的。
  而一颗卵母细胞能经受多久的蹂躏,大家心里也都是有些数的。
  正常来说,给杨锐一颗卵母细胞,他就是不戳破,也玩不了两个小时。
  再久,实验进度可就深了。
  想想谷强运气爆棚才做到注核,王良才在实验室里睡了好几周才勉强赶上进度……杨锐总不能是夺了谷强的运气,才一口气做好几个小时吧。
  关注的研究员越多,其他研究员的好奇也就越重了。
  到了下午的时光,杨锐所在的实验台周围,已经是围满了人。
  杨锐一无所觉。
  不像是其他人做实验的枯燥,他是在尝试新方法,就有点像是玩新游戏似的,刚开始总是欲罢不能的。
  咕嘟。
  有人的肚子,响了起来。
  杨锐茫然抬起头来,揉揉发酸的脖子,才注意到周围各种奇怪的目光,还有攒动的人头。
  “嘿,别都挤着了,不热吗你们?”杨锐无奈的驱赶众人道:“都注意点,别污染了实验台。”
  大家赶紧向后退两步,让出了一片空间。
  “都快八点了,没吃饭的都去吃饭吧,我这边还得好几个小时呢。”杨锐摸摸肚子,决定等等再去就食,肚子可以等,细胞可等不得。
  众人纷纷点头,互相劝说:“老田,你肠胃不好,赶紧吃饭去吧。”
  “小雷,别赖着了,去吃饭去吃饭。”
  “苏帆,今天有你喜欢的红烧肉,手快有手慢无啊。”
  “那你怎么不去啊。”苏帆撇撇嘴,对于旁人的劝说毫不在意。
  事实上,根本就没人愿意走。
  看新技术演示的机会多稀罕啊,还是诺奖级的杨锐在演示,日后说一句,“我当年看杨教授做卵细胞去核的时候”,派头自然都起来了。
  杨锐也不多说,他本来就是演示技术来着,总不能将人给赶走吧。
  他摸摸肚子继续干,其他人也就照例聚拢起来,一边看一边小声的讨论。
  一个实验室,总是有水平高低之分的,尤其是面对一个特定课题的时候,总有的人掌握透彻,也总有的人不太擅长。
  这时候,大家关注的点也就不同了。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在一个实验室里,也是一样。
  哪怕是光看大家的记录本,王良才记的都比旁人多一些。
  
第1464章 牛嚼牡丹
  
  “恩,暂时就做到这一步吧。”杨锐一路做到了注核,虽然好像是做到了最后的步骤,但是,比起王良才和谷强做出来的卵母细胞,他的不用尝试就知道,肯定是用不成的。
  简而言之,杨锐就是勉强将步骤做完了,根本没有考虑实用性了。
  再说的详细一点,他除了没有将卵戳破,其他各种细节基本都是做的乱七八糟。
  但是,做的再乱七八糟,那也是开创性的新技术来着。
  谷强还好些,只是习惯性的记录下来,准备回去尝试。
  王良才已经是瞪大了眼睛,浑身兴奋的恨不得跑个马拉松去八达岭,爬到长城上再跳下来。
  “教授,您是怎么想到这个的……”王良才连姓都省略了,仿佛回到了读书的时候。
  杨锐也是做的浑身疲惫,问:“哪个?”
  “就是……就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王良才一时间组织不来语言了,的确,杨锐这一套实验做下来,新招数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王良才都不知道从何问起,自然的,杨锐也就无从说起了。
  杨锐本人咳嗽两声,道:“你们先尝试一下,我去吃个饭,回来咱们再说。”
  他同样是颇感心虚。
  实在是克隆羊的难度有点高,为了赶上进度,让他不得不将更多的新技术透露出来。
  新技术是连着新技术的。
  就比如卡着纺锤体的方法,说起来好像卡着就行了,但实际上,为了保证卵母细胞的活性,同时吸干净细胞核,就免不了要想办法打破内部的平衡关系,或者采用机械方法,或者直接用脉冲上阵。
  脉冲自然要先进一些,可脉冲的使用又牵扯到了不少的新技术,否则,一个不小心就打破细胞壁了,那还玩什么卵啊。
  这么多的新技术,以87年的水平来看,毫不意外的是令人惊诧的。
  实际上,克隆羊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惊诧的技术,杨锐也是没有办法了。
  别看克隆羊多莉是96年7月出身的,但是,放到2016年,有多少个研究机构能重复这个实验呢?
  非常之少。
  甚至可以说,到2030年,克隆羊或者克隆任何动物,都与容易没有关系。
  一个明显的例子可以证明。
  全世界能克隆的动物那么多,谁家没有几只濒危的国宝?
  中国的熊猫金丝猴,南非的大象犀牛,马达加斯加的狐猴,印度的老虎,苏门答腊老虎,不丹的老虎,俄罗斯的老虎,缅甸的老虎,泰国的老虎,越南的老虎……
  可以说,任何濒危动物的克隆,尤其是可爱的濒危动物的克隆,带来的新闻性都将标志“轰动”二字。
  而轰动性的新闻带来的,毫无疑问是名利双收。
  如果克隆起来容易的话,大家早就抢着做了。
  不愿意做濒危动物的,做商业性动物也很有价值来着。西班牙人为了不泄露基因,强制要求出国的美利奴羊毛全部灭火,日本和牛难道要把牛肉灭活吗?至于蓝旗金枪鱼之类的水产,若是克隆好做的话,它们理应更好做才对。
  然而,克隆羊之后,再做出来的克隆品种并不多。
  归根结底,还是克隆羊的技术太难了。
  以30年后的标准来看,克隆羊的技术都如此之难,放在1986年,想用现有的技术做出克隆羊,可能性是极小的。
  所以,开发新技术,既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克隆羊开发的价值之一。
  这与PCR项目是截然相反的。
  PCR本质上是一种技术统和,基本的技术都是现成的,拿去改改就能用,偶尔要进行一番开发的话,计划周期都是以三个月或半年为标的。
  克隆羊就没有这么好搞了。
  尽管说来说去,也就是显核去核和注核的工作,但为了顺利的完成它们,所有的技术都需要改。
  王良才此前计划的对比试验,深究细节,其实也就是在改技术。
  只是在杨锐看来,这种小打小闹太不够用了。
  非得把成套的技术更新一遍,克隆羊才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若要让杨锐解释,他这套技术是怎么想的,怎么来的,他还真没法圆回来。
  既然没法圆,那就不要圆好了。
  实验室里的事,多神奇的都有,牛顿还言自己的三定律是苹果砸的呢。
  杨锐也确实是做实验做累了,揉着脖子,穿过人群,就直奔小灶而去。
  几块新鲜的牛排撒了盐,就静静的摆在解冻板上,安心的等待着。
  陪牛排一起等的是余大厨的二徒弟。
  自从杨锐得了诺奖以后,余大厨也默默的将杨锐给升了级,以前这种加班时间,还值班的通常都是他的徒孙辈了,而今都是徒弟们执勤来着。
  不过,从杨锐的角度来看,二徒弟还是二徒孙做的牛排区别都不大。牛排吃的是牛肉的味道,又不是厨师。
  当然,大厨总是有办法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二徒弟看到杨锐过来了,首先给牛排淋上油,紧接着,就开始调酱汁,并准备蔬菜。
  煎牛排是很容易的,正常人在家吃牛排,也就是吃牛排的本味,而厨师们操作起来,各种程序就可以很复杂了。
  等杨锐落座的时候,二徒弟已经准备好了一款普通的蘑菇酱,以及一款麻烦的牛骨烧汁。
  “今天又忙这么晚。”二徒弟见面打着招呼,在敞开式的厨房里面忙活着,顺手给杨锐倒了一杯红酒,道:“咱们烟台出产的,老师傅在法国学的技术,回国自己酿的,数量不多,味道还行,试试看?”
  “我也不懂红酒,牛嚼牡丹。”杨锐说归说,还是端起红酒杯喝了起来,焦虑的心情,不其然间也得到了缓解。
  二徒弟知道杨锐的习惯,并不谈工作,而是笑眯眯的说起牛排酱,道:“你一会可要尝尝我做的牛骨烧汁,和别人的做法不一样。”
  “哦?怎么个不一样法?”
  “传统的牛骨烧汁,是用烤过的牛骨加小牛肉汤煮出来的。咱们不是喜欢吃味重一点的吗?我就不用小牛肉汤了,用大牛骨,参考咱们传统烧高汤的法子。”二徒弟简略说了两句,又道:“你别说,老外做菜,也有麻烦的,尤其是这个法餐,还真不好学。”
  “法餐也是宫廷菜变化的嘛,肯定麻烦。”
  “可不是,像这个牛骨,你知道怎么烤的?”二徒弟对此是很得意的,自问自答的道:“牛骨20分钟翻面一次,烤5个小时,再入汤,用小火熬72个小时,比咱们烧高汤一点都不差。”
  杨锐被说的食指大动,连忙道:“那第一块牛排就用牛骨烧汁?”
  “不行,这个味重,你最好还是先吃原味的。”二徒弟说着,将一块六两重的牛排,放在了厚底铸铁锅上,发出悦耳的刺啦声。
  杨锐端起红酒杯,眼睛盯着牛排侧面,由红变白,又由白变焦,悄然间,将脑海中的诸多思绪给清的一干二净。
  不知什么时间,食堂里再次坐满了人。
  杨锐的实验室里,照例是只收主食钱的,吃小灶的研究员,若是选择牛排的话,它就会因为是菜而免费,除非单另要求配意大利面或者馒头,否则吃多少都不会收钱。
  大家都吃的很开心,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实验顺利,夜宵又如此丰盛,没道理不开心的。
  倒是王良才和谷强的脸上还带着一丝的凝重。他们要重新学习杨锐新开创的方法,然后重新适应这一套技术,最后完成实验,肩上的担子一点都不轻。
  只能说,成功率又高了一些。
  “还是我的办法好用吧,遇到情况,就要找主任来解决。”王良才没去小灶,陪着苏帆坐在食堂角落里,享用肥而不腻的粉蒸肉。
  苏帆没好气的道:“办法是没错,不过,你主任主任的,叫的也太亲热了吧。”
  “我要留在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里。”王良才并不是个很有城府的人,不自觉的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道:“我要留在实验室里,向教授学习,现在叫熟了,说不定机会还多点。”
  “好吧,如果是你的话,杨教授多半是会同意的。”苏帆倒也喜欢王良才的性格,不由笑了起来。想到杨锐的实验室里工作的人多了,自然不可能人人如愿,但毫无疑问,王良才是很有资格的。
  
第1465章 技多不压身
  
  “我们组必须要加油了。这个项目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只要成功,就是有可能得诺贝尔奖的项目,最低最低,也是能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相比肩的……”谷强在实验开始之前,为组员们鼓起了劲。
  他以前是不这样的,也就是感受到了来自王良才组的威胁,才变的如此认真。
  谷强嘴上说着“不多说了”,实际上却是哩嗦的说了许多。
  实在是项目太重要了,以至于谷强的压力也积累了起来。
  “哥几个都没有在CNS上发表过论文吧。”谷强絮絮叨叨的道:“你们知道杨教授是怎么打下这么大的家业的吧。”
  谷强指指实验室里的四周,道:“说到底,离子通道实验室,就是从杨教授发表了CELL以后开始的。”
  关于杨锐的学术经历,别说是实验室内部的研究员了,就是外面的人都快耳熟能详了,但是,大家依旧听着谷强说。谁都爱听成功故事,尤其是在枯燥的实验过程中,有人和你说话就不错了。
  说起来可笑,实验室里虽然不能说是热闹,但怎么都不能算是冷清了,人来人往再正常不过了,可要说聊天,就真要看实验室本身的气氛了。
  学者木讷者不少,原本就是不爱聊天的,若是实验忙碌起来,那更是恨不得十句话捏成一句话说,不说话最好。
  许多刚到实验室的研究生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怎么办呢?
  和小白鼠说话呗。
  性格强势或者喜欢悲剧的研究生可以一边拧动小白鼠的脖子,一边和它聊天,效果与青春偶像剧里的说话瓶子一个效果,小白鼠听过之后就挂了,绝不会泄露你的任何秘密或心理疾病。
  性格柔弱或者喜欢喜剧的研究生不愿意说话的对象须臾间就挂,那也没关系,可以选择与对照组的小白鼠聊天嘛,若是项目好的话,后者能活好几个月呢。再不济,还可以选择大白鼠什么的,考虑到实验成本的问题,实验室里越贵的东西通常活的就越久,像是月薪1200元的博士生的生存状况,就略好过月薪800元的研究生薪水比同事高50%,是何等得意之事。
  谷强的课题组最近做实验都做疯了,现在逮到说话的机会,都赶紧兴奋的说上两句,尤其是尚未习惯实验室生活的几条无名科研狗,更是恨不得“汪汪”的叫出来。
  “咱们私下里说,克隆羊要是做出来了,总论文肯定是杨教授的一作了,但这么大的项目,分论文写一年都写不过来吧,到时候怎么分配?”谷强慢悠悠的忽悠着,再道:“现在的核心问题,不是大家有没有论文署名的问题,在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里面,你想要数量,三五年就能喂饱了,可你们说,谁有把握分到CNS的论文?”
  大家都安静下来,看谷强继续吹。
  谷强其实也没把握分到CNS的论文,但他拿过啊。
  发表过CNS级的论文,在80年代的中国,那就是大佬级的存在。他现在要是回山大去,轻轻松松的拿一个教授的头衔,破格能破掉不锈钢天花板。当然,前提是老校长不记被戴绿帽的仇。
  跟着谷强一组的,无论是地方大学调来的,还是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合并来的,对于CNS都是只闻其名,没资格幻想的。
  现在有了机会,一个个的神情都专注了起来。
  只要蛋糕够美味,狗都能画饼充饥。
  更不要说,杨锐手底下的CNS论文流水价的往外涌。
  “如今的核心问题,还是课题组的竞争。”谷强终于说到了关键点上,一只脚兴奋的踩到了椅子上,做山大王样,道:“现在的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里面,王思胜,焦阳平,还有陶学林教授,他们做的都是细枝末节。当然,实验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是有用的,咱们私下里说,有用和有用还是不一样的,对不对?”
  众人配合的笑了两声。
  谷强继续道:“做超数排卵的,或者是做预后的,还有准备给羊做产检的这些呢,基本是拿不到CNS的。咱们这个实验的核心,就着落在咱们课题组,还有王良才的课题组了……”
  说到此处,谷强莫名的有些后悔,当年要是不找这么强的一个对手就好了。
  他以为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强力的助手,哪里能想到是一个竞争对手。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说,对方如果赶不上自己组的进度,那也就是个查遗补缺的助手角色。
  至少到目前为止,谷强组的进度还是最快的。
  “王良才的课题组,最近的劲头很大啊,咱们不可等闲视之。”谷强沉着气,道:“我们得郑重对待,还请大家配合。”
  课题组的几个人互相看看,心里不情愿又情愿的看向谷强。
  王良才的课题组每天起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王良才直接睡在了实验室里面。所谓的郑重对待,每个人都猜得到是什么。
  做实验是脑力活又是体力活,每天工作八个小时都很辛苦了,十三四个小时简直是超人的负担。
  再说了,谁没有一点自己的私生活呀,就算大家读的书多,能力越强责任越重,以至于人生活该累死在为国奉献的实验桌前,也得给点传宗接代的时间,让后代享用先祖奋斗来的美好世界吧。
  每天苦干十三四个小时,谁还有本事传宗接代?
  可是,要说不加班,课题组内的研究员又有些不甘心。
  难道就将拱手认输给王良才组吗?
  现在领先的可是他们来着。
  这么一份大好机缘,有可能在CNS署名的资格,就此让人?
  给谁,谁能愿意?
  “组长,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办好了。”李正义同是被谷强调来的研究员。
  从根子上讲,李正义和王良才的地位是一样的,都是借调身份的临时工。奈何王良才的技术好,生生做实验做出来了,被杨锐看中,独自领军。
  李正义给谷强做助手,其实是使得其所,但他还是想证明自己的。
  谷强也不求全体同意,点点头道:“既然这样,大家就跟我来。”
  “咦?”几个人见谷强是往实验室外去了,只能静静的跟上。
  后院,谷强一马当先,面对院墙捣鼓一番,再站起来的时候,就见他的面前,已经摆好了一只小小的香炉。
  “来,大家都拜一拜。”谷强说着,将一把香分给各人,自己剩下三只,用火柴引燃,再对着香炉,郑重其事的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信什么就拜什么,啥都不信也没关系,表达一下尊敬。”谷强说完,深吸一口气,嗅着燃烧的供香的味道,道:“咱们组的人,以后不论是谁,早上来了以后,先把香点起来,好吧。”
  “这个有用吗?”李正义满腔的热情变的古怪起来。
  “外面的工地,为什么要挂横幅?什么大干一百天,艰苦奋斗再一月什么的,写来是给谁看的?就是给自己看的。”谷强再深深的吸一口气,道:“香点起来,就是要大家心无旁骛的意思。举头三尺有神明,谁要是做实验的时候再三心二意,小心满天神佛饶不了你!”
  谷强说的如此严肃,还又向香炉的方向拜一拜,转瞬,语气重归郑重的道:“我宣布,本月是谷强课题组的公关月!大家努力吧。”
  紧接着,谷强也不管其他人,直接转身,迈着郑重的方步,返回实验室。
  “这满天神佛,还管科学实验?”有无名实验狗忍不住吐槽一句。
  李正义看着谷强的背影,叹口气,道:“你们听过那句话吧,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无名实验狗懦懦道:“您的意思是,科学无信仰,但科学家是有信仰的?”
  “我的意思是,科学源自智慧,但科学家可以是笨蛋啊。”李正义望着香炉上的青烟,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当中,最后,毅然一拜,转身返回。
  无名实验狗连忙跟上,讶然道:“您怎么也拜了?”
  李正义咳嗽两声:“技多不压身。”
  ……
  
第1466章 你是怎么想的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烧香拜佛以后,李正义总觉得本组的实验又变的顺利起来。
  别的组做对比实验,往往要做个五六七八次的,本组经常两三次就能得到结论。偶尔还有实验狗滴错了试剂,结果发现实验效果不错的情况。
  不过,当这种偶尔频繁到一周两次以后,李正义都忍不住中午去香炉多烧三支香了。
  其实,实验室里弄错了试剂或者搞错了顺序什么的,比正常人想象的频繁的多的多。
  稍微复杂一点的实验,甚至可以说,只有偶尔几次才是完全正确的,而那些失败的实验,想要像传说中那样,有所成果,简直都不能称作理想了,说是梦想还差不多。
  然而,谷强组里,时不时的还就是会发生这样的事。
  谷强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他认真做实验的时候,经常都是这么容易的。
  再者说了,王良才组的进度极快,眼瞅着已经要赶上他的组了,庆祝或者高兴什么的,对谷强来说,也是有些奢侈了。
  实验室里,真正能清闲一点,以做庆祝的,也就是杨锐本人了。
  他不用亲自动手,新开创的实验技术又运行良好,各组你追我赶的,进度极快,作为负责人的杨锐,自然轻松。
  克隆羊的项目,虽然不能与曼哈顿计划之类的相提并论,也是生物学中顶厉害的项目了,主持这样的项目,掌控方向已经足以令人精疲力尽了,再加上独立“开发”新的实验技术,杨锐觉得自己应该好好休息一下。
  星期日下午两点钟,杨锐给众人打了个招呼,就提前下班回家了。
  王良才、谷强等人一无所觉,倒是几条苦力实验狗有些羡慕主任的随心所欲,两点钟就下班,这得是多轻松呀。
  比起研究员们从实验进度中获得的快感,苦力实验狗的人生就更无趣了,基本相当于实验室里的工人阶级,劳动最多,成就感最低。
  至于成就感最高的,自然就是实验室的负责人了。
  拥有自己的实验室,之所以是学者的终身追求,也是这份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探索自然,成就未来,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这样做的。
  “杨锐回来了。”杨锐用钥匙打开门,就听里面传来小孩子兴奋的叫声。
  杨锐脑子一转,面露笑容,喊道:“是小露来了吗?”
  小露是景语兰的表姐赵萍的女儿,就在北师大的附小就读。景语兰回到京城以后,与表姐家走动较勤,双方时不时的就会见个面。
  听到杨锐的回答,小露毫不犹豫的放弃了桌上的零食,冲到了门口,一下子扑到杨锐怀里。
  “小心点,别被石头绊倒了。”杨锐说归说,还是赶紧将小露给接住了。
  “妈妈说你晚上才回来,我不相信,她们就是爱骗小孩子。”小露长的很可爱,小虎牙尖尖的,说话有点慢,却条理分明。
  杨锐笑着将小露给放到地上,道:“你妈妈没骗你,我今天是提前下班。”
  “吃饭了吗?”景语兰也从里面走了出来。
  “余大厨做的。”杨锐又向赵萍打了个招呼,才将大衣围巾都给蜕了下来。
  虽然住的是四合院,但在冬天,为了保暖,房间中间的院子却是可以用玻璃封闭的,有点像是温室大棚的感觉,需要控制好通风。
  放在后世,光是装修这样一个院子的顶棚就需要一二十万元,做成电动的还要再贵些,其成本泰半在人工上。80年代的人工却是便宜的很,只是没有专业的装修公司罢了。
  杨锐找来的京城建筑总公司,却是给城里无数奇怪建筑施工的,技术好且便宜,尽管不给私人做装修,对于杨锐,自然是勉为其难的破例了。
  “我最喜欢的就是你们家的院子,夏天通风,冬天保暖,老北@京那么多的院子,大的齐整的多了,能想到包院子的,就你们家了。”赵萍说着又赞了一句:“不愧是文化人,就是聪明。”
  杨锐哑然失笑:“和我们没关系,人家的工程师出的方案。”
  “语兰都说了,是你提出来的,你要是不说的话,人家工程师根本想不到这么做。”赵萍带着点恭维。
  杨锐嘴角抽抽两下,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
  上一次,表姐赵萍同志态度这么好是为什么呢?貌似是为了推销她们银行的贷款任务。
  80年代的银行都是这样,每个月都有各种各样的任务,上级压下级的丢出来,也不管你能完成不能完成能完成的自然是有奖金的,完成不了的就惨了,扣奖金扣工资强迫加班的都有。
  也是因为这样,2000年以前的银行都不算是特别好的单位,家里有点小背景的,通常都不愿意去。
  别的单位求人一次两次就算了,在银行得月月求人,谁受得了啊。
  偏偏银行里的业务,动辄牵扯到巨大的数字,还不是普通小关系能玩得转的。
  这时候,小露却是觉得无聊起来,拽着杨锐的衣服,喊:“杨锐,咱们来玩。”
  “玩什么啊。”杨锐趁机蹲下哄小孩。
  小露眨巴着黑漆漆的大眼睛,道:“玩什么都行,杨锐,咱们俩玩,不要她们。”
  赵萍道:“不许叫杨锐,要叫姨夫。”
  “不要。”小露坚定的摇头,道:“杨锐。”
  赵萍无奈的笑笑,不好意思的道:“这家伙,去别人家都不理人的,不知道为啥,就爱黏着你家杨锐。”
  小露不管她妈妈说什么,只是拽着杨锐的衣角不放手。
  用后世的话来说,眼前的这个小不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颜控。
  她喜欢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对于不好看的,自然是懒得搭理。
  杨锐正好解围,对赵萍说了个没事,就牵着小露到……厨房觅食去了。
  反正,这小家伙只要跟着他就很开心了,并不在乎究竟是做什么。
  两人配合着弄了几盘凉菜,杨锐就在院子中间,摆开了茶器,美滋滋的喝了起来。
  他存的普洱茶,足够自己捡好的喝几百年了。
  假如那时候的生物技术能增长到这个程度。
  “小露,你不是有作业要问姨夫?”赵萍与景语兰在房内聊了会儿天,又走了出来。
  小露嘟嘟嘴,道:“我想晚上再问。”
  “晚上就回去了,快点去问。”赵萍将作业本交给了小露。
  杨锐更加奇怪了,道:“还有作业要问我。”
  “是你写的。”小露说着,翻到了后面的页面,并将之交给杨锐。
  作业本顶头的就是一篇阅读理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锐的发现故事》。
  杨锐的表情顿时一,什么“你写的”,这是“写你的”吧。
  归,杨锐还是有些好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里,是怎么撰写自己的。
  于是,就顺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