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布斯冷着脸听完翻译的话,道:“这么说,北方联合药业已经失去了杨锐的新药的优先生产权和销售权?”
不等戚乐章听完翻译,霍布斯转向胡池,道:“捷利康对此事件,将提出正式的,严正的抗议!”
翻译忙的四脚朝天,转头将“严正抗议”丢给了胡池,两人都愣了一下。
胡池露出whatfu*k的表情,问:“老外说啥,你好好翻译。”
“是严正抗议。”翻译低头,很是无奈。
“好吧,我们再去与杨锐沟通。”胡池莫名其妙的松了一口气,然后是几名北方联合药业的大佬。
就是嘛,无非是一个药品罢了,老外虽然重视,不管他们是为什么重视吧,总而言之,严正抗议就严正抗议好了,谁家的库房里不放几百个严正抗议的牌子随时拿出来晒一晒的。
霍布斯看着几个中国人的表情从凝重转向轻松也愣了,同样是whatfu*k的表情看向翻译,就差问你翻译出来的是什么狗牙了。
“此事必须有人负责。”霍布斯顿了一下,道:“捷利康作为北方联合药业的重要股东,要求董事会改选,重新指定管理层。”
比起严正抗议这个词来说,霍布斯现在说的话,就非常清晰明了了。
北方联合药业的几位大佬的笑容还没有收起来,转眼间就有乐极生悲的感觉。
戚乐章求救似的看向胡池,清咳一声,道:“胡主任,北方联合药业的章程上写的很清楚,捷利康虽然拥有49%的股份,但他们不能干涉管理的。”
这是国内长期以来的合资指导思想。简而言之就是,我们需要外国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但仅止于外国专家。来自外国的直接管理,国企在80年代大抵都是拒绝的。
当然了,这样的指导思想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50年代的苏联专家,后期的外国帮助,包括日本以指导为名进行的各种销售策略,都带来了不好的例子。
最重要的,自然是领导的权威受到了影响。
如果外国专家具有了太上皇的地位,现任领导又将自己置于何地?
既然私人王国已经不再是私人的了,那么,王国的兴盛又与旧国王何干呢。
戚乐章尽管不是胡池选的人,但他的上任也是胡池点了头的。因此,胡池也就帮忙说道:“霍布斯先生,更换管理层,在中国是一件非常大的事,即使您要求了,也是需要很漫长的流程的。这样的要求,是需要严肃对待的。”
“我认为,正是因为你们没有严肃的对待捷利康,以及北方联合药业本身的诉求,才导致了目前的结果。”霍布斯在翻译的帮助下,语速极快的道;“北方联合药业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杨锐的新药生产权与销售权,你们拿不到它,我们就失去了合作的基础,我可以郑重的声明,捷利康保留撤资以及更换合作方的权力。”
霍布斯这时候也是没有危言耸听。
一个破旧的北方联合药业,甭管是值钱不值钱了,但在任何人眼里,它的估值都是不可能有6000万美元的。
从某个方面来说,它的价值就是衍生在杨锐身上的。
杨锐的新药总是需要一个销售方和生产方的,在他暂时不希望华锐药业介入的情况下,选谁都是这么大的一笔好处。
因此,一旦北方联合药业拿不到杨锐的授权,北方联合药业的价值就回归起点了,一个拥有万多名工人,成分复杂,需要负担两倍以上退休人员的大型新工厂,甚至连一条能用的生产线都没有。
这样的工厂,最多也就值20个弱智HR的工资正常智商的HR,是不会将祖孙三代招进工厂的。
胡池和戚乐章此时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戚乐章先是用埋怨掩饰慌张的道:“老外有话都不能好好说,严正抗议哪里是这个意思呀。”
翻译比他的埋怨更甚,忍不住道:“人家是英国人,上次给老佛爷严正抗议的时候,烧了咱们的园子。”
“好好说话!”
众人齐齐吓了一跳。
……
第1407章 加戏
杨锐的实验室里,永无止境的忙碌着。
用优美的语言来说,只要科学不死,科学家就不会停歇,因为他们要引领人类前进的方向。用通俗的语言来说,甭管谁给你钱,让你在那里乱造,你总得装出一个忙的不行的样子吧。再说了,全世界做研究的实验室不知多少,大家可都是共享24小时为一天的。
刚刚落得了诺奖的杨锐,虽然走在校园里的时候,总是不免引来奇奇怪怪的目光,但在实验室里,大家都把他给看腻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有些女学生还是很喜欢看杨锐来解解馋的,实验室的工作那么枯燥,有帅气的实验室主任,还真算得上是福利呢。
杨锐本人却是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环境。相比于前短时间的紧张,现在的离子通道实验室,更多的是处于查遗补缺的状态,完善各项研究。除此以外,一些研究员都开始继续自己的研究,不仅不受干扰,还能得到杨锐的帮助。
这也是普通研究员和研究室主任的区别之一,前者的研究,通常都不会涉及到时效性很强的项目,更不能涉及到经费很高的项目,否则,一旦主任调整了研究室的进度和安排,大量的经费和研究时间,都得耗费在其他项目上,这些时效性强的项目,很容易就会烂尾。
另一方面,如果研究员们选择时效性弱一些的项目,那就能在繁忙的间隙,得到高级研究员的指导。
有些时候,其他人指点两句,还真是比自己跑断腿都强。
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有序紧张,落在其他人眼里,就像是所有人都在做着平常的事似的。
至少,光看表情的话,只会觉得他们在做流水线工作似的。
大部分的研究员,都是面无表情的。
这让没怎么关注过实验室的戚乐章有些不忿。你们就是做这么一些平常的工作,无非是学历高一点,懂的多一点,凭什么就想拿走几百上千万美元?
当然,戚乐章现在知道,类似的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他也强行压抑着自己,对旁边的副厂长,道:“男子汉大丈夫,该低头的时候就低头,一会见到杨锐的时候,你们都给我把脑袋往裤裆里塞。既然是道歉,就一定要诚恳。”
同来的三名副厂长,两名副书记,以及有备无患的三名小翻译面面相觑,男子汉大丈夫是这么用的?
戚乐章不管其他人,自己重新整理了一下中山装的衣领,就带着笑容,走近了门房秦大爷,并且露出了少女般的可爱的小牙齿。
门房秦大爷同样对戚乐章露出了神秘的笑容,不等戚乐章问出话来,道:“今天离子通道实验室不接待外客,您要是拜访谁的话,先自己打电话,不知道电话,就麻烦登记了以后,等电话吧。”
斗大的软钉子,一口气砸在了戚乐章的脸上,让他的脸色变的潮红起来。
“这个,我们是北方联合药业的,这次来,是有要事与杨主任谈。”戚乐章顿了一下,又道:“我们北方联合药业,就是以前的华北药业改组成立的,正厅级的单位,现在正在与你们离子通道实验室合作。”
“我知道,那家舍不得给钱的单位呗。”门房秦大爷一句话就把戚乐章给堵住了。
“我们这么不是送钱来了嘛。”戚乐章吭哧吭哧的说不出其他话了。
道歉什么的太尴尬,他是聊不动了。
秦大爷哼哼一笑,说:“送钱的也不行了,今天确实忙的很,规矩都说好了,你能打电话就打电话,不能的话,就留言等消息吧。”
戚乐章当然知道杨锐的电话了,奈何杨锐根本就不接。
现在,戚乐章算是知道了,人家还拿捏着呢。
戚乐章退回来几步,看向自己的三名副厂长,两名副书记,道:“杨锐估摸着是铁了心的要英国人施压了,咱们直接见面,大概是有困难。”
“要依我以前的脾气,就先打进去……再道歉,他无非就是想多要一笔钱呗,咱们给他就是了。”一名副厂长杀气腾腾的说话,却没什么气势。
与戚乐章同来就任的副书记曹宇是他多年的小伙伴了,最知道戚乐章的心思,猜度着,道:“我觉得不如直接提钱,我就不信了,还有把金主拦在门外的。就算是英国人能给他换了人,难道他就能顺利的拿到钱了?这不是做梦吗?”
“说的好。”戚乐章果然同意了曹宇的观点,道:“这样子,咱们就商量一个数字,我去闯关。”
“500万,现在肯定是不行了,否则他当初拿了300万就行了。”说话的副厂长一边说一边摇头:“真他么的黑,500万美元啊,够他出国玩多少次了。”
“要我说,要给就给个大的,彻底把他给镇住,咱们直接拿一半出来,看他敢不敢要。”曹宇的语气里也是杀气腾腾的,这股子杀气,是自己不能出国游的杀气。
想到有1500万溜到杨锐的口袋里,尽管不是自己的钱,曹宇也是心疼的不行。
北方联合药业的位置为什么受欢迎,不就是因为有这么大的一笔外汇注入吗?
戚乐章更加舍不得1500万的开支,嘴唇动了两下,道:“咱们还得留些钱,采购设备呢。没有设备,咱们生产什么?是不是?拿到什么优先生产权也是没用。”
“那就1000万?”有人取了一个中间数。
“再多一点,1100万吧。”曹宇道。
“给他1200万!”戚乐章凭空生出一股豪气来,说完也不再商量了,就往门房一去,道:“我们这次准备拿1200万美元给离子通道实验室,你们要是不要的话,我就真的走了。”
这么庞大的数字,终究是吓到了门房秦大爷,他迟疑片刻,还是拿起电话,向实验室给报告了。
没多久,大爷放下电话,语气转为淡然,道:“都进去吧,一号会客厅,别走错了。”
离子通道实验室近日又有扩建,主要增加的都是会客厅,如今已是建了三个,供南来北往的客人拜访诺贝尔奖获得者。
戚乐章等人踌躇满志的进到了会客室,路上还很是说笑了一番。
以他们的角度来看,现在不过是双方各给台阶下的时候了。
“各位,我来介绍一下,这几位就是尸位素餐的北方联合药业的管理层,我建议将他们全部替换,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一号会客室里,杨锐的人影儿都没有,坐在主位的,就是捷利康的霍布斯。
然而,大声说话的却是霍布斯的小翻译。
而听着小翻译的话,扭头过来的,却是卫生医药系统的多名大佬。
戚乐章的汗,唰的就下来了,心里恨不得将小翻译给掐死。
我就不信了,老外还懂说尸位素餐的?
你加戏加的这么过分,真当我们是软脚虾吗?
戚乐章回过头去,就见自己的三名副厂长,两名副书记,都软软的靠着对方,面色微红,眼角含孝。
……
(本章完)
第1408章 无语哽塞
“既然霍布斯先生提出来了,说明我们在某些工作上,确实是疏忽了。”
“的确,当初讨论北方联合药业的领导层的时候,我们决定的太过于仓促了,只考虑了时间因素,想要尽快的将北方联合药业组建起来,没有对北方联合药业的领导层做进一步的,深入的考察。”
“我觉得捷利康方面,提出的意见很好,我们之所以引入外国投资方,不就是为了获得来自外国公司的,先进的管理经验。现在,我们就明确了,北方联合药业继续这么下去,是绝对不行的。”
“说的对,北方联合药业的模式,确实是到了不改不成的地步了。”
戚乐章和他的副厂长以及副书记站在边上,听的脸色一变再变。
然而,现场并没有人询问他们的意见。
几位卫生医药系统的大佬,原本就是戚乐章的天敌,放开了批判,戚乐章也是一句话都不敢说。
至于北方联合药业是不是真的到了不改不成的地步,戚乐章更是懒得争辩。
天底下哪里有什么不改不成的管理,不就是你们看不惯我吗?
戚乐章再次求救似的看向胡池,后者的眼神一下子就转了过去。
戚乐章咬咬牙,干脆道:“霍布斯先生,我们北方联合药业也是在转变当中的,就刚刚,我们开了个碰头会,决定拿出1500万美元来,以保证杨锐先生的实验顺利……”
从戚乐章的角度来看,霍布斯就算没有与杨锐有钱权关系,也是为了杨锐的经费在奔走,所以,他就干脆利落的拿出了一半的外汇出来。比之前讨论的1200万美元,又多了三百万美元。
不信继任者,就能拿出这么多戚乐章心里是这么考虑的,就准备用捷利康出的经费,来填饱霍布斯的胃口了。
“1500万美元,恐怕不能保证实验顺利。”这时候,杨锐却是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
“1500万美元怎么就不够了?”戚乐章要不是当着其他人的面,就想拍死杨锐,你知道1500万美元是多少钱吗?用来出国旅游的话,能把小舅子的小舅子都带出去了。用来改善生活的话,能所有人家楼上点灯,楼下电话了好不好,家家有电视都不是梦想。
杨锐却是笑笑,道:“这是新药开发,3000万美元都不一定够,你拿1500万美元出来,还想保证实验顺利。我保证那实验是一定不顺利的。”
“戚经理对现代药品生产的了解太少了。”胡池长叹一声,表态道:“在确定北方联合药业的总经理一事上,我是有所疏忽的。”
戚乐章恨不得吐口痰在胡池脸上,说的好像你一个秘书出身的,就对现代药品生产的了解多了。
这个时候,戚乐章也没有什么好争辩的了,只能最后做一把挣扎,道:“我不是不知道新药开发,但是,北方联合药业总得留着钱来采购生产线和设备吧,没有生产线和设备,我们生产什么。”
他这是用“我为厂子好”来辩论了。
千错万错,都是思路的错,总归我不是个坏人嘛。
所谓一时迷茫,纹身八处,品尝人生泪与甜,依旧是个好女孩。
霍布斯是外国人,哪里能理解戚乐章的想法,断然道:“没有新药,你们又能生产什么?”
霍布斯说的义正言辞,小翻译是给翻的声词俱烈,气的戚乐章打抖,心里骂了无数个二鬼子。
“戚经理,钱用完了,你们还可以找捷利康之类的要嘛,只要新药的进度令人满意,多少钱要不到手里。不可能发生新药出来,无法生产的情况。但是,你们不拿钱出来搞研发,这个体系就算是崩掉了,买了设备等折旧吗?”杨锐用教育的口吻对戚乐章说话,后者也只能乖乖听着。
只不过,戚乐章很是不解,您杨锐教授这么摆明了坑捷利康,霍布斯还笑的这么开心,你们究竟什么关系?
“总而言之,我们对戚乐章经理的信任,已经消失殆尽了,更换管理层,是迫在眉睫了。”霍布斯不等戚乐章想出结果来,就装模作样的表演起来。
英国人向来给人古板老派的印象,而在80年代,这个印象还是非常深的。领导们或者是被霍布斯的演技给征服了,或者假装被霍布斯的演技给征服了,纷纷表态支持。
戚乐章的脑子已经乱成了一团乱麻,心里纠结的像是有一群小人在打架。
他的身体有些发冷,心中更是阵阵寒意。
多年的工作与积累,难道就在北方联合制药的总经理任上结束了吗?
这里原本只应该是一个过度的台阶啊。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忘记出国和搂钱的事,全心全意的……
“老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有领导突然打破了一群人形成的结论,站出来挺了戚乐章一把。
戚乐章心中一喜,以最快的速度结束了内心的赌咒发誓: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全心全意的给工厂里的所有人发福利,即使管理层发的多一点,也要大家都有的吃有的用……
“戚经理做事确实有问题,但他也是比较有经验的同志了,拿掉他,暂时也没有人好补的。”这边领导又说了一句话,感动的戚乐章……决定晚上回去就给他送礼。
旁边的领导似乎也感同身受的点头,道:“现在确实很缺乏有经验的同志。”
“没错。筹建过药厂的,现在谁还能闲下来啊。”
“各地都在建药厂。”
戚乐章听着大家的对话,恨不得把头取下来,给他们点。
这时候,第一个用“老戚”来做称呼的领导,猛的一拍脑袋,喊道:“我想到了。”
戚乐章期盼的看向老领导,希望他能打破僵局。
老领导胸有成竹,两眼带着亮光,一边在心里称赞着自己的记忆力,一边道:“我想到了,董策怎么样?”
“董策?”
“咦,董策不错哦。”
“董策以前在江东做过制药厂吧。”
“一厂二厂都是他给建出来的,现在做什么呢?”
“董策刚出国回来,我给他打个电话,北方联合药业,他一定愿意接手。”老领导炫耀着自己的人脉关系,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神色。
戚乐章听的都傻掉了,您为了装这么一把,绕的圈子也太大了吧,都要把我给绕进去了。
要不是年纪大了,泪腺不发达,戚乐章现在已经要泪眼婆娑了。
好在,老领导依旧记着戚乐章,扭头道:“老戚,你这边反正也做不下去了,等董策过来了,你就退休吧。”
“啊?”戚乐章的心跳一下子快的他头晕目眩。
“你今年也六十好几了吧,早该退休了。”老领导的话像是从天边传来:“现在搞新药开发,你也不是特别习惯。退休其实也不错,养养花喂喂鱼什么的,挺好的,你们几个也都是,该退休的就退休,不要恋栈不去的。”
一众副厂长和副书记,看着褶子能藏火柴的老领导,无语哽塞。
第1409章 神药
北方联合药业换了一茬领导,却显的波澜不惊。
原本,北联就是几所医药公司合并出来的,干部们又经过了党校的洗礼,能顺利走回来的都是惊弓之鸟,都乖乖的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余热。
工人们本身对高层的变动是很八卦的,奈何戚乐章这一波领导并不亲民,后换上来的董策等人亦是低调的可以。
结果是工人们只知道领导换了,甚至不知道换上的是长什么样的。
万多人的工厂,也的确是大了些。
以往的工厂,工人们互相之间都知根知底,有的甚至是祖孙三代在一个车间里工作的,与其说是国家工厂,不如说是工人们的后花园。现在合并起来了,尽管都是些互相听过名号的工厂,有些人说不定还有姻亲关系,可毕竟是隔了一层,大家也就没有以前聊的那么畅快了。
有做惯了国企工作的,跟着董策来的下属,这时候就很担忧的找上董策,说:“一纸通知难成同志,董经理履新,咱们还是做点大动作吧。”
董策立即严词拒绝,并道:“新药没有研发出来以前,所有人都要绷紧弦来,再大的动作,也要以新药研发为第一。”
这个对话不知道怎么传了出来,就在工人们之间讨论了起来。
没过几天,还有《医疗卫生报》和《化工报》的记者找上门来,并做了采访。
于是,董策总经理的话,就此流传了出去。
或许是有心人推波助澜,或许是自然生长,几天的酝酿之后,几家说了名字也许会被锁章节的杂志也放出了深度采访。
董策总经理的名气,竟然一下子就起来了。
《以研究为企业的方向》
《支持而不干涉技术开发是我们的信念》等文章,一下子在企业界给火了起来。
这一方面是有诺奖的因素加成,另一方面,就是完全出乎各方预料的社会需求了。
厂长的职权也应该有多大,这个话题,在80年代的企业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深入讨论的。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的话题。
一家工厂,首先是有一名厂长,一名书记的。
听厂长的还是听书记的,对一间工厂来说,就意味着谁是领头人了。
换在军队里,党指挥枪的改革,可谓是意义深远。
苏联人很早就尝试过厂长制和书记制了,中国跟着搞了一厂制,也就是彻底的厂长负责制,但在87年的时候,谁来负责,依旧是件很不明了的事。
希望能找到一种好办法,并推行全国的想法,更是阻碍着厂长和书记们去掌管自己的工厂。
董策看起来像是知道什么的样子,一下子就吸引了相关产业者的注意。
如今的国企,是一个很庞大的存在,简单来说,此时的中国一共有四类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农民和国企工人。
能够被任何一类人关注的事件,都不是小事件,更不要说,现在还是国企改革的高峰阶段。
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也因此被推到了众人的视线中。
只几天的时间,就有记者寻到了北大,埋伏在杨锐必经之路上,一跃而出,带着摄像师,快速采访道:“杨锐先生,听说你们计划用3000万美元用来研制一款药品,是这样的吗?”
不用任何人提醒,带着红光的摄像机,也说明记者不是好惹的。
杨锐都不用要求看记者证,就知道对方是正牌记者。
普通的冒牌记者,是租不起摄像机的。
不过,杨锐还是要求道:“你是记者吗?能给我看你的证件吗?”
用打岔的时间,杨锐就整理起了思路。
杨锐长的帅气,说话带着笑容,不管是在摄像机里,还是现实中,都是形象良好的样子,提出的要求,更是令记者无法拒绝。
后者迟疑了一下,将自己的记者证给亮了出来。
杨锐看了之后,就将之展现在了摄像机的镜头中,道:“感谢李记者的关心,我们的确有开发新药的计划,不过,3000万美元的数额是不太准确的。”
“据说你们首期的预算就要1500万美元,计划开销3000万美元,那么,现在最新的预想是多少呢?”李记者一边说,一边用左手招呼摄像机靠前,准备拍摄杨锐的面部特写。
他已经将最低数值卡在了1500万美元上面,不管杨锐再说多少,都足够他来讽刺一番。
杨锐像是看不到摄像机一样,镜头感良好的一笑,道:“3000万美元研发一款新药,实在是太少了,目前国际上,研发一款新药的平均成本在两亿美元左右,就是7个3000万美元的样子。具体到一款药品呢,开发成本总归是要到1亿美元的。我们还没有决定做到哪一步,但是,3000万美元肯定是不够的。”
3000万美元对杨锐来说,其实也差不多够开发一款新药了。其他人多尝试几个方向,成本就要飚上去了,杨锐却是省事不少了。
但是,杨锐是不能承认3000万美元的成本的。
他如果现在承认了这个成本,以后又怎么好卖出高价来?
以国内的制药公司的能力,想要通过FDA之类的申请,简直是痴人说梦。美国人的药品管理制度严格,英国人法国人澳大利人的也不轻松,日本人韩国人更是各有各的套路。
所以,在没有大型的跨国制药公司之前,中国人是很难自己研发一款新药的。
也就是杨锐携诺奖之威,也都是从罕见药做起。
这还是他第二例新药开发呢。
然而,3000万美元对8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却是一个极其具有震撼性的数字了。
对于记者也是如此。
李记者虽然做了许多准备,却是根本没有想到,杨锐竟然会说3000万美元不够。
一款药而已……
“一款药就要3000万美元,会不会太多了?”李记者顿了一下,似乎担心自己说的太单薄了,又加了一句,道:“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国内还有很多的贫困人口,外汇更是稀缺,用来开发一种药品,会不会太浪费了。”
“首先,这是一款能够救活几十万人,乃至数百万人的药品。其次,3000万美元或者更多的开发经费,本身就是外国公司提供的。我们用这笔外国投资,反而能赚到一笔钱,不仅能用于进一步的科研,还能帮助国内的企业发展,何乐而不为?”杨锐反问力度并不大,逻辑却是一环扣一环。
记者沉默良久,道:“原来如此……这果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杨锐也沉默了一下,心道,不愧是记者啊。
黑新闻做不出来,准备转型了吗?
杨锐沉重的点点头,道:“我们科研工作者,面对的国际竞争是很激烈的,要与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和制药公司竞争,却得不到同样的经费和设备支持,只能自己想办法,尽可能的拉近与国外同行的距离……”
“杨教授太辛苦了,对了,这款新药是用于治疗什么疾病的?”记者此时才想到去问药。
“我们边走边说。”杨锐去食堂的路上,约略的介绍了葡萄脑苷脂酶。
采访既然已经开始了,那就得有始有终。
记者也就是记录了下来,回到台里,却是越想越不甘心,干脆先写一篇文章出来,命名道:《记一款中国神药的诞生》。
整篇文章,李记者着重描述了杨锐之牛,诺奖之权威,以及神药之利,却是决口不谈神药的适应症。
乍看下来,仿佛杨锐是做出了什么能治百病的仙丹似的。
周一。
杨锐刚到办公室,一口茶都没喝到嘴里,就见胡池火急火燎的闯进来,埋怨阵阵:“你还踏着点来上班啊,凌晨5点就有人给我打电话了。”
“做什么?”
“要你的神药啊,得了,跟我走吧,人家医院等着呢,就瞅着你药到病除了。”胡池不由分说,拉着杨锐就出门。
第1410章 勋贵
“杨教授,我爷爷就全靠你了。”
“杨教授,听说你做出来的药,都得诺贝尔奖了,有没有现成能用的,我们家老爷子,实在是等不住了。”
病房外,病人家属围着杨锐,言语诚恳,表情激动。
老爷子躺在病房里面,做子女的没有不激动的。诚恳也是真的诚恳,中国人不管是对神佛还是对医生,在需要的时候,都是能叩的了首,低的下头的,就连身为高级干部的两兄弟,也是对杨锐和颜悦色,面露讨好。
胡池在车上,已经给杨锐解释了大致情况。实际上,就算他不解释,眼前的局面也不难懂,中国语言极好的一点,就是能用简单的句子,将复杂的情况表述清楚,此间事,说一千倒一万,无非是“病急乱投医”罢了。
又或者,就是所谓的死马当做活马医了。
但是,令人尴尬的地方,就在于……
“我不是医生啊。”杨锐长长的叹一口气。
要说眼前的几位,可都是见过世面的,出国自不必说了,刚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