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4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厂长不禁回想起不久前,厂里的会计向自己的报告。
偌大的昆@明茶厂,一年到头,结余都没有40万元。
倒是应收款和久远的赖账加起来,能凑个好几百万出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如今满地都是赖账的公司,私人企业赖账的也就罢了,他们要提货,总得在下次提货的时候,将之前的欠账给还掉。
反而是同为国企的单位赖账惊人,甚至还有的单位没钱发年货了,赊账来拿茶叶,等到再付款的时候,就遥遥无期了。
“还不如将那些茶叶拿给杨锐呢。”陈厂长提着沉甸甸的两箱子钞票,心里突然升起了这个念头。
“老姜,钱数对上了。”陈厂长在姜志军的回执上签了名,笑道:“明天有时间吗?我做东,好好的感谢一下你。地方你来选,没二话,眉头都不皱一下。”
姜志军生意场上厮混多年的人了,呵呵的笑两声,道:“真是想请我?”
“看你说的,这单生意都是你给做成的,不请你请谁。”陈厂长打了个哈哈,道:“再有好生意,您可不能忘了我啊。”
“你先把货款拿回去,再组织货源,我打电话给你。”姜志军听到这里,确定陈厂长确实是有意思再做,就给了准话。
陈厂长眼睛彻底亮起了,连声说好,转瞬又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咱们还是现金?”
“现金交易,童叟无欺。”
“老叟谢过了啊。”老陈同志也是位妙人,立即就给配合上了。
姜志军顺利完成交接,心情也很是不错,按照杨锐之前的要求,拉着货柜箱,就往什刹海去。
杨锐在这边买下来的四合院总数都超过百套了,而且都是面积较大的类型。这年头,租金和租客都是很没有意义的行为,还不如用来充当仓库。
普洱茶的仓储有两种,一种是恒温恒湿的仓库存放,也就是广@东人所谓的入仓。这样做的好处是加快普洱茶的陈化,10年就顶30年的时间,能很快就将茶拿出来喝。
不过,入过仓的茶,不管怎么喝都会有仓味,虽然也有人谓之为香味,但在价格上,却能明显体现出差距来。
杨锐也懒得做这样的麻烦仓库,就将普洱茶存放在自己的房子里。自然陈化的速度虽慢,但如果是自己喝或者送朋友的话,却是很不错的选择,就是有需要出售的时候,价格也会高一些。
尽管是在自家宅子里放普洱茶,杨锐也不是随随便便就一搞的。
除了选择位置安全,治安良好的地区,并加装了防盗措施以外,杨锐还给放普洱茶的四合院,都放满了大架子。
如今的红木价格还很低,除了楠木稍微为人所知以外,紫檀都不算是大众了解的贵重品,只能算是好东西罢了。一把紫檀椅子5块钱,一面墙的博古架10块钱的生意,是经常在潘家园琉璃厂等地方出现的。
杨锐给的更贵一些,也就吸引了许多做二手贩子的人跑过来,自动自觉的送满了几间房的老家具。
第二天,杨锐再来什刹海的小宅子,看着几间房的博古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普洱茶饼、茶砖和茶坨,地上还有大坛子里,也装的茶叶冒头,不禁志得意满,道:“再往后,谁再敢卡我经费,我就……送他一兜子茶,看看还有经费不通过的吗?”
“七饼是一提,六提是一件。”姜志军听不过去,给杨锐做了个科普,紧接着不解的道:“其实您要用钱,还不如拿点股份。您不喜欢智科,就再搞一个嘛,有这份钱,开个什么公司不比存茶叶好。”
杨锐道:“太麻烦了。”
“赚钱不能嫌麻烦。”
“行了,你们赚钱就行了,我就买点茶叶什么的,自己开心一下。”杨锐说的不尽其实,论赚钱,开公司还真不一定有存茶叶多。
86年昆@明茶厂的茶叶,不论好差,放到20年后,以05年06年的炒作力度,一饼上万都是有可能的,最不济,一公斤两万元,能轻松出清。
100吨是10万公斤,可以作价20亿元!
当然,05年是普洱茶炒作的高峰,之前之后都没有这样的价格了,与邮票、红木等炒作品一样,也都只能从后往前了看。
而从杨锐的角度来看,一家公司要想做出20亿的价值来,可是不容易的。
就是智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看起来转眼就能攀上产值过亿的高峰,可那也就是高峰了。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牛胚胎移植的市场就是那么大,每年的移植量是不可能扩展的太多的。另一方面,胚胎移植是需要兽医等相应的技术人员来配合的,随着产能的增加,管理和人员成本也就越高,接下来的盈利空间,只能是精耕细作,从而对公司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倒是华锐制药这样的公司,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只要技术水平跟得上,发展的上限是很高。
不过,这些话是不用向姜志军解释的。他现在还很满意智科有限公司每年几百万的收入,就是让他选择一个高上限的公司,他也没有动力。
姜志军哪里想得到,杨锐都已经看到30年以后的事了,见说不动他,就继续说明道:“老陈已经回去准备货源去了,就我了解,勐海茶厂的存货量更大一点,下关和昆@明茶厂差不多,这样算的话,他最少还能弄来200吨货。”
“都是一样水平的?”
“对。”
“能预定明年的吗?或者能买到以前的老茶吗?”
“老茶估计剩的不多了,你是大客户,要的话,他肯定能弄来些,但最多也就是个位数。”
个位数的吨,换成饼的话,也是几千上万饼的老茶,杨锐立即道:“老茶能买多少买多少,再给我预约明年的新茶。”
“我看不如这样,明年的新茶配老茶,拿来10公斤老茶,我们才收1吨的新茶,否则不要。”姜志军对茶叶市场了解的清楚的很,道:“他们的老茶是不愁卖的,所以肯定不愿意送过来,但是,新茶可是现钱,没有不愿意的。”
“10公斤配1吨新茶,这样刚好配一两吨出来。”杨锐满意的点头。
姜志军笑了起来:“何止一两吨,您只要放开了收,四五百吨的新茶,甚至1000吨都能收到。”
“这么多,不可能吧。”杨锐完全不信,道:“他们今年也就剩下三百吨的样子,再要多两三倍?能有这么多?广交会他们还是要参加的吧,而且,港澳地区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吧。”
不止港澳地区的需求量在增加,东南亚和大陆内部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这些都是茶厂要满足的。
姜志军却是解释,道:“账不是这么算的。您可以以为普洱是像龙井一样,雨前采一次,雨后采一次,秋茶再采一轮。”
“难道不是?”
“季节上类似,采法不同。”姜志军道:“普洱茶的话,云@南只有版纳地区是采雨前的,因为其他地方的海拔高,气温低,雨前还没长出来多少呢。但是,一旦清明节过了,采茶季到了以后,云@南的茶叶是长的非常快的,一轮采完,再过几天来,还能再采,差不多一周采一次甚至两次的水平,所以,一棵二三十年的小树,在春茶季节就能轻轻松松的采下三四公斤的鲜茶,做一饼茶都没问题。”
“也就是说,我放开了要,他们就敢放开了采?”
“当然,云@南的茶农是不怕辛苦的。怕辛苦做什么茶农啊,但是采出来的茶要是卖不掉,这个人工就算是白辛苦了,还不如上山砍柴呢。”姜志军顿了一下,道:“现在的茶厂,玩的都是雨露均沾,总不能让一个地区的猛采,让另一个地区的没有钱赚。今年是来不及了,明年新茶开采,你要是拿出现钱来,他们上千吨的茶都采出来,我们还可以把价格压下来。”
杨锐听的人,比姜志军说的人还要兴奋,一拍桌面,道:“那就这样,我专门组织一些人,你帮我带一带,让他们去收茶,放开了收。”
“您当真放开了收?一千吨两千吨的也要?”
“只要质量没问题,我一万吨都敢收。”杨锐当然收的起了,他光是体育馆每个月赚的钱,就够他收一年的茶了,这些钱与其放在银行贬值,还不如用来收茶呢。
再者说,80年代的普洱茶,用的还都是传统方式来制作,大师级的人物都在,做出来的东西只好不差,至于一万吨……在全民喝茶的年代,只是毛毛雨罢了。
姜志军完全理解不能,道:“您就算能收的到这么多茶,又放到哪里?难道还专门为了买茶,买仓库不成?”
“好主意!”杨锐啪的再一拍桌子,道:“我再找几个人,专门买房子,也不用仓库了,京城的四合院还多的很,我一片片的买下来,专门存茶叶,得,还得找点人帮忙买家具。”
“用红木家具放的茶更香?”姜志军就不信了。
“好主意!”杨锐啪啪啪桌子,道:“你这个提法好,以后我的茶,就是用红木家具存出来的。咱们可以买些古董红木的家具,不拘什么类型的,能放茶叶就行,不能放的,也可以展示摆我买的宅子里,到时候请专人清洁什么的就行了。不够的部分,可以采购新的红木产品,部分做成博古架茶架书架什么的,部分再做成普通的家具……”
听杨锐说的这么多,姜志军简直是难以置信,还有这么买东西的?
姜志军打断杨锐的自述,出气似的道:“干脆罐子也换成景德镇的算了。”
他这就是你能你上,有本事你怎么滴的气话了。
杨锐却是听的醍醐灌顶似的,用佩服的眼神看着姜志军,道:“老姜,你这个人可以啊!”
“我……”姜志军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你这主意好的,让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就按你的办,我看这样,咱们直接联系景德镇的瓷器厂,麻烦他们给烧一些大罐子,要式样好看美观的,怎么艺术怎么来,唯一的要求,肚子要大,可以存放茶叶,请他们好好调派些人手,最好是有什么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上阵。”
后世随便一个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做的瓷罐子,都得好多万元,到后面,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指导下做的瓷罐子,也就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官方枪手做出来的各种罐子,都在以五位数往上的价格流动。
现如今,用几十块或者百多块的价格,买来装茶叶,简直是兼具功能性、美观性和投资性。
姜志军苦笑连连,心道,我真的不是给您提建议的。
然而,他又能说什么呢。
反正出钱的是杨锐。
平时被人看做是有钱人的姜志军,不禁升起一丝明悟:有钱人都是神经病。
杨锐自个儿越想越敞亮,暗忖,真要是存这么一大批的东西,放到以后,说不定真能自己建一个实验室,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了。
如果说,天底下什么人玩的玩具最贵?
那一定是科学家的。
什么皇帝国王的,也就是能奢侈糜烂一下,有种把同样的钱给科学家试试看,发射一颗卫星去太阳,就为了看一眼太阳好不好。
后世就有任性的生物学家,因为去硅谷玩了一圈,赚了大笔的钞票回来,结果自己设计了超级计算机来做生物学模拟,堪称科学快乐的典型人物,与倒霉的特斯拉遥遥相对。
由此证明,科学家的自由和快乐,与普通人的自由和快乐相似,都是需要超量的充沛的资金做支持的。
没有钱的科学家,就是资本的奴隶,在用自己的大脑、智慧、知识和努力,换取微薄的收入以养家糊口,和农民工没什么区别,不过是科研狗的升级版罢了。
“我的体育馆里有人能用,稍等我打个电话,让他们和你对接,你看谁好用,你就带走,先帮我带一下子。”杨锐的要求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要分赴不同的地方,是真正的大宗采购了,并不容易。
姜志军走南闯北的,有相应的经验,但也觉得千头万绪,难做的道:“这样算的话,就是四件事了,第一件事是采购茶叶,第二件事是买红木,红木还分古董红木和新红木,第三件事是买房子做仓库,第四件事是景德镇定做瓷器……”
要不是为了一个配套厂,姜志军现在就想不干了。
杨锐则是一拍脑袋,道:“还有还有……云@南那边的古树老树,是不是能让我买下来?”
“承包?”
“是,承包。”
“承包也行,但你要它们做啥,就从茶厂手里买好了。”
“包下来我放心,价格你随便去和他们谈。”杨锐说着又道:“有两个地方你特别帮我流行一下,班章和冰岛,他们那里的茶树要全包下来,茶叶有多少,我要多少,春茶秋茶都要,能拿多少拿多少。”
班章和冰岛,是许多不知道普洱的人,都知道的品牌名,所谓金班章银冰岛,等到20年后,一饼冰岛的新茶就能卖到两三万元,你还不知道是不是真货。
为了买到正品的冰岛,有的茶商到了时间就上山,一家家的谈过去,好容易买下一棵树,就要守着茶树,采摘的时候,更是两只眼睛盯的溜圆,生怕有人趁机塞一把茶叶到兜里,昧了自己的钱。
而在86年,班章和冰岛还只是两个没名气的小村子而已。
茶农采下自己的茶叶,就当做原料茶送到茶厂去,换到几分钱就满足了。更多的时间,他们根本没机会采摘那些茶叶,因为茶厂根本要不了那么多。
姜志军怀疑的看一眼杨锐,道:“我到时候去问一下,你确定都给包下来?”
“是,他们那里的茶我喝过,味道很好,我全要了。”
“成吧,算他们运气好。”姜志军倒是无所谓,不过,要是真的将班章和冰岛两个村子的茶都包下来,首先是将两个村子的茶农都脱贫了。
想到此处,姜志军突然有点理解杨锐了,道:“你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喜欢班章和冰岛地区的茶的话,还真不能随便说出去,否则,两个地方的茶叶的价格是一定会涨的。你想想看,诺贝尔奖获得者杨锐最喜欢的普洱茶……得,我去给你包下来吧。”
“全拜托你了,还要在当地请人管理好。”杨锐异常上心。现在只要几句话,花费个几百万元,就能换到未来几个实验室的开支,那真是再爽不过……不是,是现在花费几百万元,就能解决一些茶农的生计,提高茶叶厂商的生产积极性,提振产茶县的经济活力,甚至进一步的提高一些区域的茶叶相关茶叶的竞争力,实在是太值得了。
第1402章 灿烂的笑容
如果说世界上哪种人最贪婪,一定非科学家莫属了。
要说普通人赚钱用于享受的话,需要多少钱呢?学比尔盖茨买座马尔代夫的小岛,平时坐私人飞机往返自己养着鲸鲨的豪宅,偶尔学沙特亲王那样买一艘驱逐舰改装的价值3亿美元的游艇,大约就是极限了,甚至可以说是极度任性。
女人的任性,还可以加上昂贵的珠宝和爱马仕之流的奢侈品。
但是,对科学家来说,一座小岛算是成本吗?没有满世界的圈海岛,只是因为科学家穷,拿不出经费而已,君不见各国研究冻土的,研究热带雨林的,研究气候变化的,研究古生物的,纷纷在南极北极亚马逊丛林建立科考站,投资者无论是个人、机构还是国家,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是不投,要投就得花比尔盖茨N倍的钱,而且是常年的开销。
以生物学家为例,人类最需要的环保模式,是建立各种动物精@子和卵子库,完善DNA库,进行做各种测序活动,从而保证无论地球环境何等恶劣,也不会彻底失去一种动物用百万年进化而来的基因。至于野生动物保护区等等,更多的是在保护动物的文化和人类的文化,并不是保护动物本身不同的野生动物会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现,正说明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然而,人体基因组计划耗费了30亿美元才堪堪完成,虽然其中大部分的开销都不用在野生动物上重复,但是,对野生动物的测序,也会新增更多的成本,那么,测序全球百万级的动物、昆虫、微生物和植物,需要多少钱?
有人会说,这些钱不能从国家申请到吗?
国家的钱也是有限的,又不是真的印钞印出来的。
像是清华这样的学校,一年的经费40亿元人民币,哈佛一年刚过百亿美元,全给生物系,又能测序几种产品。
更不要说,科学家也是有偏好的。
若是拿国家的钱,就要从公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水稻、小麦或者猪、鸡、酵母这样的重要动植物就会是测序名单的前排,即使酵母、水稻之类的微生物成本低廉,猪、鸡等哺乳动物的成本可就高了。
若是拿机构的钱,那就得听投资人的话,像是比尔盖茨同志,对鲸鲨有喜好,人家就可以要求测鲸鲨。
科学家的喜好呢?
杨锐要是测序牛的话,还可以申请一点公共开支出来,他若是想要测序羊驼的话,就没那么容易了,爱好再偏门一点,那就完全别想获得公共开支了。
结果反而是有钱的资本家,保护了他们也许并不那么喜欢的鲸鲨,这到哪里说理去?
从这一点上来说,杨锐存的茶叶,也就只够完成一点小爱好而已。
至于说养一头鲸鲨的豪宅奢侈吗?无论是建设还是维护的成本,养着鲸鲨的智能住宅都远远比不上一座海洋研究所的。而现代的海洋研究所,一头鲸鲨又算得上什么。
红宝石曾经是用来做手表的,后来还被科学家用在了激光上,还得越大的越好。
大钻石对科学家倒是没什么诱惑力,但金刚石每年用于工业的消耗量,并不比女人们的需求小。
爱马仕的丝巾常用特殊的蝴蝶丝来织造,但是,如果一名生物学家想要玩蝴蝶的话,卖掉爱马仕也不够闹腾的。
无非还是没钱闹的。
谁应该掌握社会资源的分配权?政治家?公务员?资本家?经济学家还是科学家?这是一个哲学命题。
但杨锐确定,自己是有资格掌握一定的分配权的。
假以时日,身为生物学家的杨锐,是否有资格在南极建一所不受愚蠢的官僚影响的科考站、种子库乃至于基因库呢?
转基因喧嚣之日,无力拿到社会经费的科学家,是否能任性一把,做自己想做的研究呢?
生物燃料盛行之时,砍掉热带雨林种玉米的行为,需要被振聋发聩的声音阻止的时候,有理智发出声音的人,是否有足够的宣传资本呢?
又或者,当生物实验对太空产生幻想的时候,当生物学家对深海产生幻想的时候,当生物学家需要超级计算机的时候,当生物学家需要超牛的机械和工程设施的时候,当生物学家想要围海养鱼,克隆和牛的时候……
生物学家当然不必这样做,必须这种事,其实是很少出现在科学家的字典里的。
大部分的事情,总有委婉的转圜的做法。
但是,生物学家也是可以任性的。
诺贝尔奖级的生物学家,自然更可以任性。
事实证明,大部分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社会生活中并不容易获得任性的权利。他们反而会受到更多严苛的对待。
就好像你穷你有理似的,地位越高越应该吃亏的概念,差不多也是深入人心了。
杨锐并不想做一名高高在上的吉祥物,他是一名科学家,科学家同样有资格消费高价的茶叶,住豪宅,开豪车,当然,这样的愿望,对大部分学者来说,大约是很难实现的。
就算是三十年后,学者的平均薪水也很难达到3万美元的标准,5万美元的薪水,如果不是专门为了钱而改换门庭的话,也差不多是有名有姓的学者的高点了。
相比之下,普洱茶倒是能带给杨锐很多的安慰,如果每年付出百万元来单纯的用于茶叶的收入的话,这笔钱到20年后,大约能够换成数十亿元。
连续10年乃至于更久的话,总价值大约能换到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市值,当然,这就得卖的稍微慢一些。
不过,即使是上千亿元人民币,甚至是几千亿元人民币,用来维持一间世界顶级的实验室倒是绰绰有余,想要新建一间还是很难的。
不说哈佛每年百亿美元的经费,就是清华一年40亿元的经费,手指缝稍微宽一点,多花个十倍都是容易的。
谁不想用更好的试剂和设备呀,无非是买不起罢了。
不过,要是再卖掉红木和瓷器,再凑一间实验室还是容易的。
那差不多也就是极限了。
贝尔实验室作为公司实验室的顶尖存在,依旧活的如此艰难,杨锐并不看好私人实验室的收支比,额外的投入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将是长期存在的。
至于公共开支对科学的影响,往往是达不到没文化对智商的影响的。让一群不知道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人评判科学价值与科学方向,还不如拉个狼日了,再让活下来的丢硬币呢,至少人家用心练肌肉了。
重生的好处,大约就是更容易搂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诺贝尔奖的好处,大约就是搂一大笔钱,也不必担心被宰羊。
杨锐转手将几千亿的大生意丢给姜志军,又多叮嘱了一句:“有空再帮我买些翡翠原石,还有和田玉和和田玉的籽料,那个好存放。”
姜志军对杨锐的大肆花钱已经免疫,只当他是拿了诺贝尔奖以后的消费欲暴涨,仅仅是当多了一项工作似的,有气无力的问:“你想要买多少?”
“现在翡翠多钱?”
“你连价格都不知道……”姜志军无力吐槽,道:“前些天,我有朋友买了两对翡翠手镯,听说挺不错的,总共给了1000块,商场里买的。”
“啥水平的翡翠手镯?”
“没问。”
“得,要这样的算的话,先买一百万的试试水?”杨锐也不是很着急,翡翠涨价都是以后的事,现在都是囤而已。
他光是诺奖的奖金就要拿大几百万,总不能存到银行,等30年后当养老钱吧。
姜志军一无所谓,就是有些好奇的道:“您这两天,不是要忙活合资厂的事?”
他给杨锐帮忙,可就是为了混一个配套厂。
只是不知道,十几年二十年以后,姜志军同志再想到今天的场景,又是何等的唏嘘。
“基本搞完了,都是仪式,北方联合药业的签约仪式,捷利康中标了,很高兴,派了总裁来。拍照留念什么的。”杨锐说到东西,就很没精神了。
做生意确实不是他的兴趣所在,华锐制药这样的药厂也就罢了,北方联合药业除了要准备生产戈谢病的孤儿药,还可能生产各种普通药品,这就脱离杨锐的专业范畴了,他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做的比说的还要敷衍。
姜志军却是挠心挠肺的着急,忙道:“捷利康是您的老熟人了,这也是好事。”
“有空我帮你介绍。”杨锐看出姜志军的意思了,懒得耍心机,就道:“捷利康中国区的副总裁是弗兰克了,他以后主抓这个合资项目,确实是我老熟人了,我改天带你去认个人。”
“太好了,谢谢杨教授。”姜志军此时对于压在自己身上的一堆采购任务甘之如饴了。
捷利康在中国地区的优势太明显了,这样的合资方,不仅胡池等人满意,姜志军也是相当满意。
捷利康有现成的国内渠道资源,可供新生的北方联合药业铺货,另一方面,他们也是世界排名前十的超级制药企业,有能力做新药和仿制药的申请。
当然,与杨锐的关系,也是他们最终中标的原因之一。
这不仅是杨锐相对更喜欢他们一些,捷利康也因为杨锐的原因,对一点名气都没有打出来的北方联合药业很有些信任。毕竟,在第三世界国家里做投资,没有可资信任的有力人士,是很难下决心,付出一大笔钱的。
第二天,姜志军特意让人找来多份报纸,望着化药振兴办公室主任胡池的灿烂笑容,也是露出无比灿烂的笑容。
杨锐爱怎么乱花钱就花吧,最好是你钱花光了来找我。
到时候,杨锐要是找我借钱的话,我借不借呢?
姜志军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暗自幻想着那个场景,心道:到时候,一定要让他到东边买了绿豆糕,西边买了红豆糕,北边买了油饼,南边买了鸡蛋,再借些钱给他。
带着如此美妙的幻想,姜志军踏上了南去的列车,为了提高祖国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去播撒资金。
(本章完)
第1403章 养老鼠
北方联合药业最终将厂址选定在了河@北境内。
京城的土地是很难找的,哪怕是没人要的六环外,也甭想一口气批出上万亩的土地来。
建国三十余年,各单位部门早就将大的地块给占的干干净净了,剩下的荒郊野外,不是政府留下来的后备用地,就是有各种各样的纠纷,除此以外,还有国营农场和后勤农场这样的存在呢。
胡池虽然是从乔办出来,出任了化药振兴办公室的主任,但是,要上万亩的京郊土地,还是有些太考验人了。
再者说,北方联合药业这种爷爷不亲姥姥不爱的单位,凭什么在京郊得到上万亩的地块?
在军营里训练了差不多两个月的工人们,再脱下绿色的军装,换上灰色的工装以后,已经没有抵抗的情绪了。
还能保住国企工人这个令人尊敬的职业,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至于原企的干部们,更是存着侥幸。
能顺利的回来,被打乱安置的企业干部已是少数,包括华北制药在内的各家企业本来就是超编,再几家合并起来,结果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人都只能待岗以后再找事做,能下到县里就算是运气好了。
80年代原本就是一个超编的年代。
不愿意退休的老干部,正常和不正常升迁的普通干部,还有平反回来的倒霉干部们,组成了无比庞大的官员时代。一个正职11个副职简直是再普遍不过的事了。
所谓历史遗留问题,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了。平反是大政策,平反回来的干部们自然是要安排的,正常升迁上来的干部也没道理就得为平反干部让位的,至于老干部不退休,那是为了扶你一马,是最后的发光发热,在没有必须退休的政策之前,大家都是为国尽忠。
就某种程度上来说,80年代人其实都很习惯这样的现象。
有的时候,较多的副职也形成了短时间的相对制衡。
那种一把手独大的局面,在80年代的中高层是不容易实现的,别的不说,红军时期的老革命还都在呢,中青年干部就算提拔上来了,难道就能指着老革命的鼻子骂?反过来还差不多。
然而,杨锐却是没有这样的概念,更不愿意新生的北方联合药业如此臃肿。
胡池现在对他信任至极,也就从善如流的将多余的干部给赶走了,不仅如此,北方联合药业甚至还是缺编的,尤其是基层岗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