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以前毕业的时候,毕业论文答辩已经变成走形势了,尤其是本科生的毕业答辩,鲜少有谁会为此被刷下来。
理所当然我的,杨锐对于北大的毕业答辩,也不是很上心,用G蛋白偶联受体的论文做毕业论文,与其说是为了答辩本身,不如说,是杨锐为了给自己的北大生涯一个交代。
用诺奖级的的成果给自己的本科生涯做完结宣言,说起来是有些任性的,但对杨锐来说,金手指多,就是这么任性。
将刘院长送出实验室,杨锐直接换掉了实验服,对许正平道:“我下午就不过来了,剩下的工作交给你们了。”
“没问题,现在主要是重复实验,还是比较顺利的。”许正平的神情轻松。G蛋白偶联受体的重复实验还是相当复杂的,但就目前的证据来说,他们其实已经足够发表论文了,所以,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杨锐点点头,又叮嘱了两个要点,才离开实验室。
他有现成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图,按图索意的话,很容易就找到一些关键点。
这也是离子通道实验室能够迅速发展的关键。
大部分时间,杨锐也只需要指出这些就可以了。
老板离开,离子通道实验室里的气氛也是轻松了许多,不禁说说笑笑起来。
杨锐骑着自行车,穿过带着笑容的学生群,停在未名湖畔。
不长时间,就见景语兰也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路上累不累?”杨锐帮她将自行车侧靠在了树干上。
“不累。”景语兰摇摇头,紧接着问道:“你可以提前毕业了吗?确定了吗?”
“基本确定,手续刘院长在办,再做了论文答辩就可以了。”
“太好了。”景语兰的笑容瞬间漾起。
杨锐亦是露笑,挽着景语兰沿湖溜达,一如身边其他人那样。
第1344章 跪姿
胥岸青与同学们坐在未名湖畔不远的小树林里,开开心心的搞起了野餐。
野餐是日本人很流行的休闲方式,漫画里的野比大雄一家,就经常与机器猫去公园野餐,虽然无法解释一只一米二高的猫型机器人为何不引起质疑,但是,六七十年代的日式生活,确实很令中国人羡慕。
一些去日本留学回来的学者,自然而然的带回了日式生活方式,他们在国外的时候也许并不会参加几次野餐活动,但是,回到中国以后,许多人却很喜欢借此来说明自己的身份日本留学生在80年代的中国堪称高贵了,是评职称分房子争取经费的有利资格。
胥岸青与朋友学来了野餐的方式,迫不及待的带着同学们来展示。
有人也许会说,野餐不是在野外就餐吗?有什么需要学的呢?
这样说的人就太单纯了。
野餐的重点从来都不是野外就餐,更少人去荒郊野外野餐。
野餐的重点一定是去有人的好风景的地方,如果风景实在不好也没有关系,但如果一个人都没有,那就太浪费野餐的精髓的。那些漂亮的野餐布,精美的野餐盒,在家里细心烹调出来的野餐食物,才是野餐分享的重点。
今天的野餐是胥岸青发起的,自然也由他来提供野餐用具。
大家坐在缀着小花的野餐布上,品尝着难得一见的青岛啤酒,看着几米外或者十几米外的同学,莫名的升起了优越感。
“下一次,等香山红叶了,我们再去香山野餐吧。”长相甜美的吴雁贴着胥岸青的胳膊,心情好的要飞起似的。
胥岸青的心情也很好,当着众人的面搂了一下吴雁的腰,虽然很快就放开了,还是大胆的紧,且笑道:“香山红叶下野餐,也只有你想得出来,我们可以爬到山顶上,找个漂亮的地方,对了,再拿上照相机。”
“太好了,我们可以拍个集体照。”吴雁说的是集体,可眼神里的意思,分明是要和胥岸青一起拍照。
胥岸青晕陶陶的,陪着吴雁傻乎乎的笑。
能够在大学毕业之前,找到一个女朋友,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也是一件完美的生活体验。
对胥岸青来说也是如此。北大的生活固然是难得的体验,但是,也意味着胥岸青自中学时代的荣光渐渐散去,在这里,他的家世变的不再醒目,即使父亲也会警告他要“夹着尾巴做人”,他时不时的还会感到囊中羞涩,在家里的时候,他做许多项目都不需要花钱,在京城却不行。
至于学习,也不再让胥岸青感到独孤求败的感觉了,这原本是他非常骄傲的地方,然而,见识过杨锐的学术能力以后,胥岸青对于自己的学习水平,已经抱有深深的怀疑了。
吴雁的出现,将胥岸青从迷茫中拉了出来。
吴雁是外语学院87级最漂亮的姑娘之一,她喜欢与胥岸青聊天,佩服胥岸青的知识,崇拜胥岸青说的话……
胥岸青从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吧。”胥岸青靠着身后的小树,望着前方静静的湖水,心情美丽之极。
胥岸青忍不住的想:我的家庭条件也许不是最顶尖的,兜里的钱也不是很多,大学里的成绩也不是最好的,可能比不过某些人,但是,所有这些条件,却会让我成为受欢迎的男人。
他看看吴雁,正巧吴雁也看向他,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胥岸青亦是心情柔软之极。
“咦,那是景老师吗?”吴雁看向前方,突然发出惊讶的呼声。
胥岸青顺势看去,就见侧向自己这边的,是一名身材极好的女孩子,尽管因为视力的原因,胥岸青看不太清楚对方的五官,但也觉得她的身姿优美,顺着湖边仿佛画中走出的一般。
唯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她身边的男子。
胥岸青本能的感觉到了厌恶,不由的皱皱眉头,问:“你认识吗?”
“当然,景老师是北师大的第一美女呢。我们几个学校的外语系聚会的时候,最显眼的一定是景老师。”吴雁说着满腹八卦的道:“景老师至今没结婚呢,听说是被运动给耽搁了,也没有男朋友,不知道他身边的是谁,哎呀,我要去看看。”
“说不定是她兄弟呢。”旁边一名男生莫名吃味。
胥岸青也是赞同的点头,道:“不要去看了,影响人家。”
“好吧……”吴雁妥协了,但八卦之心仍然无法熄灭,又道:“你们都不知道,景老师不光长的漂亮,英语说的好,性格也特别好,我们外校的学生都喜欢她,你想想看。要是谁娶了他,就幸福死了,我们都想没有人能配得上她呢。”
被她这么一说,在场的几名男生都不服气了。
同班同学左立言给胥岸青做了好几年的跟班,此时察言观色的笑道:“依我看,那是北师大没有出现厉害的人,就咱们胥岸青同学,我看就配得上你说的景老师。”
“他啊……”吴雁的声音拖的长长的,转瞬看到胥岸青的表情,又改了口,笑道:“我才不把我们家小胥让给她呢。”
众人都笑了起来。
胥岸青的表情也是从阴转晴,他的性格被吴雁摸的清清楚楚,也是被拿捏的紧紧地。
“我们请景老师来坐坐好了。”左立言提议了一句,立即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在场的男生居多,也确实是想见识一下吴雁所谓的北师大第一美女。
吴雁长的已经挺漂亮了,能被吴雁自认为更漂亮的女生,显然勾起了众人的兴趣。
80年代的大学生,肆意而奔放。
不用再做什么集体决议,有人就跪坐起来,拢起手喊道:“景老师,景老师……”
在岸边漫步的景语兰听到叫声,有点奇怪的看过去,见是一群学生在野餐的样子,就笑着招招手。
“景老师,来野餐吧。”吴雁也从坐姿转为跪坐,挺起上半身,兴奋的邀请起来。
“不用了。”景语兰哪里愿意将时间用在与陌生人野餐上去,她喊了一声,却是声音太小了,于是走近了几步,重复了一遍。
杨锐跟着景语兰的步子,走到了小树林的坡下。
明媚的阳光带着丁达尔之魂,在小树林的下方飘荡。
胥岸青终于看清了景老师的五官,同时也看清了站在景老师身边的杨锐,还有两人牵在一起的手。
下意识的,胥岸青也从盘腿变成跪坐,挺起上半身,与吴雁并列,搂住她的腰,有点宣誓主权的味道。
杨锐这才看到了胥岸青,于是露出了一个笑容,挥手打了个招呼。怎么说都是同班同学,不能太没有礼貌。
景语兰注意到了杨锐的动作,好奇的问:“认识吗?”
“是同学。”杨锐又笑着摆摆手,道:“不是特别熟,就不上去了,免得他们疯传八卦。”
景语兰也不愿意节外生枝,立即点头,也陪着摆摆手,再将另一只手挽住杨锐的胳膊,一起转弯,继续遛弯去了。
她留给众人的,是一抹温柔的表情,和秀美的身姿。
野餐席上,一群人保持着跪直的状态,目视杨锐和景语兰的背影消失。
“好羡慕杨锐。”有同学保持着跪姿,重重的叹了口气。
“真想做杨锐啊。”另一位同学跪的更直,仰头灌了半瓶啤酒。
“杨锐……”胥岸青咬着牙,只觉得膝盖跪的好疼。
第1345章 为了聚会
“杨锐,听说你要提前毕业了。”白玲闯入了宿舍,引的房内诸人一阵慌张。
没穿上衣的赶紧穿了上衣,没穿裤子的赶紧围上个毛巾,没穿内裤的……暂时还没有这样的变态。
杨锐偶尔才会宿舍一趟,与几名同学聊的正欢,见到白玲先笑:“你就这样撞进来了?消息收到的有点迟了呀。”
“我去歌舞团排练了,今年的迎新晚会要在工人体育馆里举行,规模比以前都大的多。”白玲快速的解释了一句,又问:“你怎么突然就要毕业了。”
“杨锐他本来也不上课了啊。”旁边的班长刘安平露着笑容。从大一到大二,从大二到大三,学生们的知识在增长,阅历在增长,社会经验也在增长。
大一的时候,班长刘平安还会细细的为同学们的争执论对错输赢,如今到了大四,他早就不做这样的傻事了,杨锐上不上课根本不重要了,杨锐能提前毕业,他更是只会支持。
白玲却不免有些郁郁的,勉强笑道:“我知道杨锐上课的时间少,但是,这就提前毕业了,还是挺突然的。”
杨锐笑着站了起来,找了个杯子给白玲倒上水,道:“干净杯子,之前放在宿舍都没用的。提前毕业提前分配,你们得为我高兴啊,再说了,不管我提前毕业不是提前毕业,咱们的同学关系又不会变。”
“说的好。”
“就是这个意思。”
宿舍里的同学纷纷赞同。
杨锐在宿舍里呆的时间短,甚至与同班同学相处的时间也不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与他的关系就生疏了。恰恰相反,因为杨锐与大部分人都没有利益冲突,来的少反而建立了更健康的关系。
许多大学同学在一个宿舍里呆的久了,往往会因为做值日,提开水之类的琐事而闹的不可开交,而在80年代,还有更紧迫的事情影响着学生们的关系决定未来的荣誉,决定现在的补助金,影响到考评的班级职务和学院职务等等。
在包分配而分配岗位截然不同的年代里,80年代的大学并不是单纯的象牙塔,也免不了有种种斗争。
想想看,同样是一个班的同学,到了毕业的时候,有人去了中央部委,十年就升到了正处级,有人去了市县一级,拼搏十年好容易得到正科的职务,副科还是国家送的……
如此现实的推动,又怎么可能不让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大大增强。
杨锐却是超脱了这些新手村的斗争。
现如今,他提前毕业,更是省去了与同年纪同学竞争的可能,等于为大家省下了一个更好的名额。
没有利益冲突,又是相处四年的同学,大家的情感就变的亲切而诚挚了。
不管是否曾经有羡慕,曾经有嫉妒,曾经有恨,杨锐对大部分同学都是友好而坦率的。大家一同上课和见面的时间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每年上个几十堂课还是有的。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杨锐加起来去了上百节。
朋友之间,能见上百面的,又能有多少呢。
临别的气氛,与大四的迷茫混合在一起,让宿舍里的气氛趋于伤感。
“其实,我就算是提前毕业了,也还是在京城,在北大的,不会说一下子就消失了。”杨锐有意的提高声量,笑道:“正常情况下,我还是会申请留校的,如果北大不要我的话,我也会留在京城的其他学校或者研究所的。大家以后见面的机会不少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大家不是都去过的,我人不在教室里,就在实验室里嘛,大家都知道的。”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起来。
白玲也从慌乱的情绪中脱离了出来,露出一抹微笑,道:“你如果真的想留校的话,学校一定会同意的。”
“说的是,你如果想留校,学校肯定准的。”班长亦是赞同。
同宿舍的毛启明嘿嘿的笑了起来,道:“你们这个话说的太低了,杨锐不是想不想留校,北大给不给留,是他要不要留,北大能不能抢的上的。”
“别胡说啊,我还是争取留校的,学校能不能给安排,我都是服从的。”杨锐赶紧打断毛启明的话。他的性格谨慎,是不会在这种时候留下话柄的。
另一方面,北大固然需要杨锐,杨锐也是需要北大的,这种时候,自然是要互相吹捧而不是相爱相杀了。
毛启明在学校里面,向来是对杨锐马首是瞻的,听他这么一说,就明白过了,立即点头道:“我说错了,是咱们积极向组织靠拢,申请留校。”
“没错,就这个意思。”杨锐一口咬定。
白玲被杨锐给逗的笑了起来,娇嗔道:“口是心非。”
她的声音清脆,又隐隐的有点小女儿式的憨态,却是一群男生从未见过的。
班长刘安平因为组织活动的缘故,经常与白玲打交道,却没见过白玲如此模样,竟是忍不住吞起了口水二十三岁的单身汉子,哪里受得了这个。
“哎,杨锐,我们组织个活动吧。”同寝的蔡桂农虽然是外系的,与偶尔回寝的杨锐却处的不错,没少吃他带回来的小零食,此时也是一抹口水,道:“你做发起人,就以欢送会的形式,我们集资,愿意去的出份子钱,怎么样?”
“你是想趁机吃大户吧。”杨锐笑了出来,道:“既然是欢送会,就得期望全员到齐,想去还得自掏腰包,我有那么大牌吗?”
“我这不是为你着想,你是土财主没错,也没有请一个班的道理,是不是?”蔡桂农说完,又故意来一句:“是不是?”
一群人被蔡桂农逗的笑了起来,都学着他的强调问:“是不是?”
“你别说,我真请得起。”杨锐摸摸下巴,却是一笑道:“可惜不行,我怕你们来的太多,最后弄成新闻了……”
大家一听有门,这是能吃到免费大餐的节奏,连忙喊道:“别介,我们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能请得起,可就不能放过了。”
“对呀,听说杨锐你自己都有钱做实验了,吃一顿饭算什么……”
“出钱做实验能产生研究成果,吃一顿饭能产生什么?酒囊饭袋吗?”白玲呼的站了起来,一副维护杨锐的架势,道:“有这么打土豪的吗?杨锐对同学那么好,临走了,你们好意思把他给吃空了?”
怕杨锐抹不过面子,白玲又大声道:“杨锐,你也不许请客。同学之情,原本就应该平平淡淡的,你有钱也不能这样花,好好攒起来,做点有意义的事,以后有用得上你的时候。”
她说“平平淡淡”的时候,声音反而有些微颤,却是谁都没听出来。
不过,她的话是被大家给听进去了,刘安平一想以后还有用得上杨锐的时候,亦是赞同道:“白玲说的是,杨锐虽然是大户,但咱们也不能把他给吃空了。”
杨锐咳咳两声,道:“也不至于……”
“吃不空也不行。”白玲断然道:“如果是白请客,被请到的同学固然高兴,没有请到的同学呢?或者有的同学那天正好有事来不了呢?再说了,蔡桂农不仅不是咱们班的,都不是咱们系的,到时候请了他,是不是要请外系的同学。要是有外系的同学不请自来,我们又怎么办。”
杨锐哑然失笑,道:“你想的倒是够全面的。”
“是为了你好。”白玲咬牙道。
“没错没错,我想的不对。”杨锐拍拍手,道:“我觉得这样子,咱们就用以前的招怎么样?”
“以前的招?”好些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蔡桂农和毛启明却是一起跳了起来赞成。
杨锐这才解释道:“我们大一的时候举行过一个聚会,就是搞一堆酒过来,散白酒、便宜的黄酒和红酒之类的,地点就放在校园某个区域,然后随便大家来去……”
一群人纷纷表示赞成,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控制成本,也不用承担邀请之责了。
白玲见杨锐已经确定了,也就不再表示反对了,转而道:“那也不能让杨锐一个人出钱,我们大家都捐一点好了,我捐100块……”
“别别别……”杨锐连忙打断她,想了想,道:“我有个主意,我找家企业捐款好了,请他们出钱,就说办一个我的欢送晚会什么的,总有愿意出钱的。”
“会不会违法什么的?”刘安平听的有些心虚。
杨锐摇摇头,道:“小事情,我有办法。”
在大学校园里搞一个聚会,实在是用不了多少钱,无论是华锐公司出钱,还是请别的什么公司出钱,都是很轻易的。
几句话敲定了聚会,众人的性质也被挑了起来,一个个兴奋的大声说话,很快引来了更多的同学。
杨锐也是笑着参与了进来,对他来说,这也是激昂的大学生涯的最后时刻了。
待到答辩结束,大约是很难再有机会,融入一群年轻人中,如此自由而热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1346章 组建
北京的学术界,为杨锐的毕业答辩,很是起了一番波澜。
如今已经过了正经的毕业答辩的时间了,但是,自从蔡教授提出邀请校外人士来参与杨锐的毕业答辩以后,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
一些人希望参与毕业答辩,以至于走关系式的找到蔡教授,也有人是不愿意参与答辩,不得不委婉措词,以免误会。
一些媒体也会在三版四版的位置上发个消息,顺带着聊到这个话题。80年代的报纸多如牛毛,比后世的新闻网站的数量多多了,大家有一点消息就探讨个没完,唯独没有人探讨是否应该让杨锐提前毕业,或者额外答辩,仿佛理所当然似的。
北大也就当没什么特别似的,煞有介事的组织着。
要是普通学生的毕业答辩,自然没有这么多的幺蛾子,更进一步的说,就算是杨锐的毕业答辩,原本也不应该有这么多幺蛾子的。
偏偏是杨锐拿出了G蛋白偶联受体的论文做毕业论文,不免引起了各种好奇、议论、担心和窥测。
离子通道实验室做的G蛋白偶联受体,早就把生物学界的声望给刷满了,不仅刷满了生物学界的声望,因着争夺诺奖的关系,社会媒体都刷出了高声望,现在让学者们以此审核乃至于诘问杨锐,没几个人是有信心的。
当然,总有想走捷径的,试图借此上位的学者,但是,级别不够,自己都没刷够声望的,自然会被蔡教授给打回去。
给普通学生做论文答辩的,教授副教授做得,讲师水平的其实也做得。地方院校的教师,哪怕水平再差,一样能有做指导教师审阅毕业论文的机会。
普通本科生做的毕业论文也没什么好审阅的,基本属于学习一下论文的撰写方式罢了,有价值的论文百中无一,甚至说的更过分一些都没问题。
但是,要坐在杨锐面前,听他的论文,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就蔡教授的邀请范围来看,起码得是院士级的。
院士级的学者,不代表就一定得是院士,有水平的做不了院士的,在国内外都多得是,一些学者在圈外声名不显,在圈内却是大名鼎鼎。
蔡教授精挑细选了一番,又拿出你不答应就是看不起人的姿态,终于敲定了四人,再通知了杨锐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学校满世界的选人,也是惊动了媒体界,以至于有记者还想要现场录像,照例是被蔡教授给拒绝了。
到第二周的时候,蔡教授总算是将答辩组织起来了,再喊来杨锐,装作疲劳的样子,道:“以后再有人想提前毕业,我非得把他插到普通毕业班里去。这一次就算了,给你单独开了小灶,你要给我们北大争气。”
“我一向都争气来着。”杨锐嘿嘿的笑了两声。
“说的也是,谁能想到你才几年时间,就把G蛋白偶联受体给攻克了。”蔡教授自己就是生物学的大拿,更能体会到杨锐的成绩。
杨锐小吹了一把牛,换了稳重的姿态,道:“攻克没攻克,还得看学术界的反馈呢。”
他是将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给画出来了,但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学术界还是可以有疑问的。
不过,这个体量的三维结构是用眼睛看不到的,只能看它符合不符合目前所知的理论,如果能契合个百分之七八十,甚至百分之五六十的程度,基本就算是做出来。
至于百分百契合这种,是不可能发生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姿态。
蔡教授对杨锐的谦虚甚为满意,露出笑容来,道:“我虽然对这个领域的了解不多,但还是相信你做出来的成果的,没有问题的。”
要堂堂学部委员承认对这个领域了解的不多,也就是世界第一阶第二阶的学者了。
杨锐心里暗爽了几秒钟,问:“这次来的是谁?我要不要提前准备一番?”
杨锐做G蛋白偶联受体,虽然开着金手指,那也是一个实验一个实验做过来的,不论是大局还是细节,都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人,他是一点都不怕答辩的。
选择G蛋白偶联受体做毕业论文,除了蔡教授等人当日为他做的保险之外,有利于答辩也是一个原因。
换个方向的内容,杨锐兴许还会被人给问住,G蛋白偶联受体就不可能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想做到这一点,起码得再去实验室窝两三年。
蔡教授见杨锐有信心,他也就表现的很有信心,且为杨锐减压道:“除了我之外,另有中科院的汪健泊院士,清华的钱子真教授,另一个你认识,安林海主席。”
“这个阵容,规格够高的。”杨锐能说什么呢。两名院士两名准院士,包括了中科院和北大清华三个学术机构的顶层人物,安林海则是卫生部项目申请委员会的主席,算一下,比一般高端的成果鉴定委员会都要厉害了。
蔡教授神秘一笑:“规格高才好。”
从他的角度看,这就算是一次成果鉴定委员会了。
成果鉴定这种东西,学术界的小字辈是很讨厌的。怎么的,我做出来的东西还得你认可才行?这个不对,人家外国都是由时间认可,由消费者认可,最起码是投资人认可的。
但是,国外的高端学者,其实很羡慕苏式的成果鉴定式的评判机制的。这种把所有人召集到一起的会议,非常有利于树立威信。
比如说,我做出一个高端学术研究,在西方国家的话,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调侃和猜测,不是每个人都会认真的做重复实验的。但是,如果采用苏式的成果鉴定的方式的话,哪怕是走过场,你说了好话,也是说了好话,之后就少了扯皮,一些好的项目也就容易推广了。
当然,垃圾项目通过了,一样容易推广。
杨锐面临着要评诺奖的问题,大张旗鼓的搞成果鉴定,并不恰当,给西方学者以误会就不好了。
但是,如果不搞的话,又如何统一思想呢?
蔡教授的方案,就是趁着毕业论文的答辩来进行。
从本质上来说,毕业论文的答辩和成果鉴定委员会的操作方式别无二致,而以蔡教授组织的论文答辩的规格来看,这四位通过了,国内学术界大约是不会有成建制的非议了。
蔡教授也不管杨锐理解不理解,给他叮嘱了一番就自个儿回去了。
三天后,杨锐出现在北大礼堂。
能坐几百人的礼堂里,就杨锐一人,面对四名坐在主席台上的教授,另有一名校报的记者,在旁边端着照相机,面前放着速写纸。
杨锐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为自己的论文说明。
……
第1347章 答辩晕
“稍等一下,这个……咱们的座位是不是换一下?”安林海在讲台上坐的不稳当。
蔡教授愣了一下,笑道:“我们这两年的论文答辩,都是这么做的。杨锐虽然是提前毕业,也应该是一样的待遇嘛。”
安林海轻轻的咳嗽一声,道:“咱们总共就这么几个人,本来也是用不着这么大的礼堂的,虽然用上了,也不用搞的上上下下的这么明显。对不对?”
他是个学而优则仕的学者,对位置什么的颇为敏感,此时高高在上的看着杨锐,却是不免觉得心虚。
这一次,安林海是应蔡教授的要求来听杨锐的答辩,本来就是存着交好的心思,哪里能让杨锐抬头望着自己等人。两年前,蔡教授带着杨锐来申请经费的时候,他倒是在主座上坐的稳当,如今却是没有这份自信了。
旁的不说,就杨锐在GMP委员会闯出来的偌大名头,就是安林海不敢等闲视之的。
清华的钱子真教授微微点头,向左右看看,道:“要不请杨锐上来说,近一点,咱们也听得清楚。”
有两个人说话了,蔡教授只好停下来,对杨锐道:“既然大家是这么个建议,你就上主席台来吧。”
安林海再次点头赞成,道:“我们就在台上把这个毕业论文的答辩给搞了。”
杨锐判断了一下答辩是谁的问题,再笑笑道:“其实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既然在哪里都一样,你就上台来嘛。”安林海是不愿意居高临下的与杨锐说话的,以他的经验,这是没事找事,答辩的过程如果顺利也就罢了,不顺利是真的要得罪人的。
见杨锐没有立即行动,安林海干脆自己走下台,要将杨锐给拽上去。
拉拉扯扯的终究不好,杨锐还是乖乖的上到了主席台来。
安林海松了一口气,笑呵呵的道:“咱们是学术讨论,不用拘谨,恩,给杨锐再搬一把椅子。”
蔡教授咳咳的两声,道:“咱们是毕业论文答辩,不是学术讨论。”
“是谁答谁辩还说不清楚呢,怎么就说不是学术讨论了。”安林海接着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