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普通的教授,站在课堂上,可以挥洒自如,可以随意的生发,可以随意的讲述随意的课程,但是,站在一个学科顶端的学者,就不能如此随性了。
  这倒不是说,杨锐就不能挥洒自如了,但是,他非常明确的知道,自己说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被人记录下来,并做进一步的生发和研究。
  “杨锐赞同XX的理论。”
  “杨锐对XX持否定态度。”
  “杨锐重视XX多过XX。”
  如果一名学者站在了某个学科的顶端,他就会感受到这样的风浪。
  所谓出口成宪倒不至于,但是,人们借此作为论据,或者猜测杨锐的科研方向,都是有可能的。而且,这种风浪,会随着杨锐本人的高度的升高而变大。
  正因为如此,许多第一阶或者第二阶的学者,都是长期处于沉默状态的,公开讲课几近于无。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是不在乎这些的,以至于常年公开讲课或演讲,但他们说错了话,以至于影响到了声望,最终影响到了科研经费的获取,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
  总的来说,聊些没营养的笑话是没问题的,可是,一旦讲课,那就得珍之重之。
  像是杨锐,他现在甚至不好用其他人编写的教材了。
  否则,除了让教材撰写者踏上青云之路,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处。若是教材有误,甚至教材撰写者在之后的几年里出现了重大问题,锅都有可能让他背一半。
  因此,虽然是给华锐的销售员工们讲课,杨锐依旧是要自己撰写教案,仔细勘合。
  相应的学术机构也知道此点,所以,高阶学者的讲课,总是有人愿意千里迢迢的来听,为的就是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的讯息。
  杨锐名下如今已有三所实验室,且规模都不能算小,论起来,弱小些的院士都不一定有他这个水平的实验机构,另一方面,杨锐刷脸也刷出了档次,因此,杨锐要讲课的消息放出去以后,不说千里之外是否有人愿意来,至少京城是来了许多学者。
  当然,所谓的多是相对的,学术演讲,自然不可能像是成功学演讲那样,轻轻松松的凑出几百上千人的阵列。
  毕竟,任何人都有可能成功,却只有寥寥几人能接触学术。
  《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GMP制度》这样的命题,光是GMP三个英文字母,就足够阻止大多数人了。
  不过,对于听得懂的人来说,杨锐的课程就称得上引人入胜了。
  GMP是用来指导食品、药品、医疗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法规,各国各有不同的情况,自然就有不同的GMP制度。
  对于尚在探索中的中国来说,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GMP制度,真的是说不清楚的,制定政策的官员不清楚,供官员们咨询的学者不清楚,受GMP制度影响至深的普通民众更是不清不楚。
  这种环境下,杨锐敢开课讲授《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GMP制度》,这就相当于竖起了一杆大旗,他要是讲的好,自然是云合景从,刷脸刷成医疗领域的明星学者,等于刘玄德加曹操的架势。
  但他要是讲的不好,大旗折了,第一个砸死的就是竖旗的人,等于没有铁骑的董卓加经脉尽断的三姓家奴的地位。
  就因为风险大,有身份地位的学者都不敢讲,等来等去的,终于是等到了杨锐。
  杨锐确实是敢讲。
  他有什么不敢讲的,GMP相关的文章和书籍,他接触太多了,他不光知道最终结果是怎么样的,他还知道GMP制度建立之间的过程。
  所有这些,杨锐满意的可以继续支持,不满意的可以修正。
  他完全可以大胆的讲出来。
  以他当下的影响力,也已经有资格这样做了,虽然不见得GMP的制度就会按照他说的来制定,但是,这种话语权是他可资利用的,也是他体现自身价值的一部分。
  话语权也不是凭空出现的,如果不是杨锐将CNS全通关,出版了外文的《基因组学》,搞出了诺贝尔奖级的PCR和离子通道相关研究,换一个普通的名校教授来讲这个课题,根本没有人例会。
  现在就不同了,知道了杨锐的命题,不止是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学术机构,就是主管政策的卫生部和政务院也来人旁听。
  华锐制药的人看到这样的场景,也意识到了课程的重要,一个个屏息凝视,仔细听讲。
  杨锐讲的很洒脱。
  “中国目前的药厂规模太小,太过于分散,但是,贸贸然的合并,并不是有效的方法,首先第一步,还是要理顺国内各家药厂的关系,进行统一管理……”
  “有人提出,中国应该讲目前的药厂数量消减三分之一,我认为,这个要求太低了,消减一半,中国的药厂都是太多的。但是,以行政方式消减药厂,太过于粗暴,也会忽视药厂的积极性,应该以GMP为标杆,能够通过GMP标准的药厂,才具有留存下来的资格,否则,就应该予以消减……”
  “良好的生产规范,要求的不仅是设备,还有员工的培训,但是,就国内目前的环境,我认为强调设备是最有效和最现实的……”
  杨锐讲的内容,并不一定符合现在人的认知,一些内容甚至和卫生部正在设计的政策有所抵触。
  但是,身为学者的一个好处,就在于你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相当的范围内随意讨论学术问题。
  GMP的确是政策,也是学术,这就让学者的影响力在此大大增加。
  杨锐希望发挥这样的影响力,在这个方面,他是没什么私心,也不需要有什么私心。论个人享受,杨锐的生活品质已经基本达标了,不仅比后世的京城打工者强,比所谓的金领也要强得多,而且,他是在80年代就得到了这样的生活品质。
  到了这种时候,事业和兴趣就是最好的驱动器了。
  有的人喜欢清晨醒来,面对大海,听海的声音,杨锐就喜欢半夜醒来看培养箱里的微生物,这属于个人志趣的不同,没什么优劣高低之分。
  而在政治生活方面,杨锐对于民主自由什么的,没什么兴趣,了解大型制药公司之后就知道,在法律的重重保护之下,总有些人是超出人类认知的肆无忌惮的,而在另一方面,杨锐又希望制药企业的发展能够更加平顺一些。
  终究,人类研究生物,并不是想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动物这样的命题,而是想要对人类自身有更多的认识,如果将这种需求看做是一种爱好的话,这或许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爱好,得多人参与才玩得转。
  杨锐就像是一款游戏的自愿宣讲员,极尽巧言蜜语,试图将自己的游戏规则推销出去。
  当他说的兴起的时候,讲义都被抛到了一边,内容却是更加详尽:
  “在制定我们本国的GMP规范的时候,还要注意配套行业的问题。机械设备制造,材料等相关问题,都需要同步提高。国内的设备、设施、仪器仪表、材料、加工技术、测试器材,以及规格标准等等,都必须满足国外GMP的要求……为什么要满足国外GMP的要求,因为只有通过出口国外,我们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提升本国的产业……”
  说到此处,杨锐的眼神都亮了起来,说:“我们设计GMP规范的时候,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药品质量,阻止药害事件,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问题,经济水平和经济规模是与药品质量息息相关的,中国人能不能做出好药?当然做得出来,但这并不是关键问题,甚至不是一个正确的问题。”
  “正确的问题是什么?正确的问题是,中国人能不能用得起好药!只有用得起好药,我们的药企才能生产好药,否则,一味的提高医疗水平和药品水平,最终无以为继,是对全行业的打击,更是对全国人的不负责任,这是政策制定中需要考虑的。”
  “以目前的条件,我们要用得起好药,就一定要在出口问题上有所突破,而且,必须是现在有所突破,为什么呢?因为国外的制药公司,在海关和药品进出口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所以,要谈出优势性的合同,就必须是现在……”
  杨锐尽其所能的灌输着自己的理念,而这些理念,最终都会深刻的影响到国内的药品市场,想到这里,他已经激动的不能自己了。
  ……
  
第1181章 送礼的明哲
  
  咚咚。
  咚咚。
  敲门声礼貌而轻柔。
  坐在沙发上看书的景语兰愣了愣,看向杨锐,问:“你请了人来吗?”
  “没有。”杨锐也是茫然的放下书。
  “我去开门。”景语兰奇怪归奇怪,还是将裙子整理了一下,遮住一双丰腴的大白腿,袅袅的走到门后,看了看猫眼,才打开门来。
  门外,孙明哲也是愣了一下,转瞬反应了过来,小心翼翼的问:“你好,请问杨锐在吗?”
  他没有加任何的身份词,也是避免纰漏。
  房间并不大,杨锐听到声音,就走了出来,惊讶的看着孙明哲,道:“你怎么知道我住这里的?”
  “那个……我跟着公司的车过来的。”孙明哲老脸一红,回答的有些磕绊,他不知道杨锐竟然没告诉其他人自己的住所。
  杨锐用看神奇动物的表情,看着孙明哲,问:“就是说,你跟踪我的?”
  跟踪这个词,他在小说电影里常见,现实中就稀罕了。
  孙明哲老脸再红,忙道:“我不是跟踪,我是那个……我不好问其他人您的地址,我就想着,让公司的车一起跟过来。”
  “公司的车肯让你跟踪我?”
  “没有,我说我们一起的,那个……我给他说,您让我跟着您走的。”
  “骗人喽?”
  “也不是……不算是,我就是,没给他往明白里说。”孙明哲陪着笑,汗都要流下来了。
  杨锐哼哼两声,没再纠结,问:“你是来找我的?”
  “是……杨主任,方便进去说话吗?”
  “进来吧。”杨锐也不能将人家就这么拦在外面,虽然跟踪是过分了一点,但是,考虑到对方医药代表的身份,杨锐还真不能说他做的太差,能在这个年代,做出这种事的医药代表,才是真的有前途吧。
  孙明哲腼腆的笑一笑,并没有立即进门,而是回头从门边,拖出一个长长的麻袋。
  杨锐看的一愣,就被孙明哲给闯进门了。
  “您好,请问,厨房是这里吧?”孙明哲礼貌的问了一句。
  被问到的景语兰愣愣的看着孙明哲的大麻袋点了点头。她这两年回到北@京,也是见到不少人给父亲送礼的,不过,拎着麻袋来的,还是有些特别。
  孙明哲费力的抬起麻袋,将之抬到了桌台上,然后脱出麻袋皮,露出里面的……一条尖嘴肥长的大鱼。
  “我弄了一条鲅鱼,太大了,我一个人也吃不了,就想给杨顾问送来尝尝鲜。昨天刚从象山港捕捞到的,凌晨送上的火车,一路上都用冰块和盐块保鲜的。”
  孙明哲显然比杨锐认为的更加医药代表,送礼的技巧起码是白银级选手。
  有大半个人身子那么长的鲅鱼,鱼皮呈青绿色,亮晶晶的,干干净净的一点黏液都没有,鱼眼睛有人小半个拳头大,明亮亮的睁着,似乎在诉说“我真的很好吃,鲨鱼游那么快都是为了吃我”的情绪。
  杨锐的眼睛也不禁亮了亮,被跟踪什么的负面情绪,顿时消散了大半,摸了摸下巴,道:“象山港捞到的,是蓝点马鲛鱼吧?”
  说着,杨锐走近了一点,看到鱼脊上的蓝点,点了点头。
  孙明哲也是眼睛一亮,笑道:“杨顾问不愧是生物专家,一说就说准了,是蓝点马鲛鱼没错。”
  “我知道鲅鱼是蓝点马鲛鱼,可不是从书里学来的。”杨锐说着按了按鱼身子,只觉得弹力十足,于是又点了点头。
  孙明哲看着他的动作,道:“我在楼下才把箱子取了出来,要不然太难搬了,之前都是用冰块和盐镇着的,和刚打来的一样新鲜。”
  就是在渔港里买的鱼,严格说来,其实也不是最新鲜的,因为渔民打鱼是需要时间的,就是近海捕捞,船去一日,船回一日也是正常的,稍微走远一点,或者遇到风浪,就得好几天的时间,远海更不用说了,半个月去半个月回的都不算什么事,日后的中国人,还会开船绕地球一周,到智利打渔呢。
  因此,从海里捕捞的海鲜,能在两三天内送上餐桌,那已经是最快速度了。
  孙明哲是专门找了朋友,守在渔港里,以最快的速度,将鲅鱼送过来的,期间用上冰块和盐以后,短时间内并不损失新鲜度。
  这其中耗费的功夫,自不用说。
  孙明哲几乎是扫了一遍自己的朋友圈,看遍了内@蒙、新@疆、云@南的通讯录,才最终选定了马鲛鱼。
  “春事刚临社日,杨花飞送鲛鱼。但莫过时而食,宁轩未解芳腴。”孙明哲摇头晃脑的念着老诗,然后停顿一下,微笑道:“清明节前的鲅鱼,是最好吃的。”
  杨锐看着一米多长的漂亮马鲛鱼,默默的咽了咽口水。
  的确,马鲛鱼的品种是很多的,几乎全球都有分布,但是,要论味美,还是以蓝点马鲛鱼为首,而在中国,各种马鲛鱼中,也只有蓝点马鲛鱼,才能被叫做鲅鱼。
  相比其他马鲛鱼来说,蓝点马鲛鱼生活的水域盐度是最低的,幼龄期的鲅鱼基本是在淡水中生活的,之后也长期生活于近海中,这让蓝点马鲛的肉质更加鲜嫩,也更加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其中,又以象山港出产的鲅鱼最有名。
  清明节前后的象山港鲅鱼,极其肥美,自然也是最好吃的。
  更难得的是,这条马鲛鱼是如此之大。
  不像是鲤鱼这种纯粹的淡水鱼,身为海鱼的马鲛鱼是越大越好吃的。
  “这有四五十斤重了吧。”杨锐问。
  “六十六斤整。”孙明哲露齿微笑。
  “难得你能给扛到楼上来……”杨锐停了一下,道:“你送这么贵的礼给我,是想做什么?”
  “就是单纯的敬仰。”孙明哲立即道:“另外,我想为上一次的莽撞,再向杨顾问倒个歉。”
  “六十六斤的敬仰,太重了,我不能收。”杨锐强忍着肠胃的哀嚎,摇了摇头。普通的鲅鱼,十斤八斤就算是大了,到30年后,象山港的马鲛鱼,有个四斤六斤的就不错了,六十六斤就是现在,也很是难得。
  孙明哲轻笑道:“重不重的,我都搬上来了,您就别客气了。”
  “你不说清楚,我是不敢收的。”即使是华锐的人,杨锐也不能就这么收下。
  “我真没有要求。”孙明哲诚恳的道:“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您有朝一日,能到北河省给我们讲讲课,但是,这不是要求,就是个邀请,您愿意来,我们就好好招待,您没时间,也不用着急……”
  “心意我领了。”杨锐琢磨了一下,道:“我说个法子吧,你同意的话,我就收下,你不同意的话,就不要再说了。”
  “您说。”
  “这条鱼,我两百块买下来,如何?”
  孙明哲连连摇头:“太多了,太多了,哪里值得两百块。”
  “六十六斤的鱼,不算多了。”杨锐说着拿了两百元出来,递给孙明哲道:“拿钱我就收鱼,要不然,我找车帮你送回去。”
  “得,我收下了。”孙明哲想了想,还是将钱给收下了,转头道:“送货到家,我给您收拾干净吧。”
  说着,孙明哲不由分说,进到厨房里,自顾自的找出菜刀,系上围巾,道:“我看您有冰箱,那就大部分切片装好,香煎最好。剩一点用来包鲅鱼饺子,或者用鲅鱼烧肥肉,也美的很。”
  孙明哲说着,就将马鲛鱼抬上了案板,稍微用水刷洗一番,再用菜刀,顺着中段切了下来。
  切开的马鲛鱼,白里透红,只中间一根骨头,并没有淡水鱼或带鱼那样恼人的肌间刺,后半段的鱼尾,更是单纯的鱼肉,圆滚滚的,截面比三个手掌并起来还要大。
  “我切成片,到时候锅里放点油,一煎就能吃,一层一层的撕着吃……”
  孙明哲说着话,杨锐点着头,厨房内万分和谐,什么仇什么怨都没有了。
  ……
  
第1182章 纯化
  
  鲅鱼横截面切下来,整片的油煎,非常之香,如果要做个类似的比较的话,带鱼就像是有刺low版的马鲛鱼,马鲛鱼又是low版的鲅鱼。
  只有一根脊骨的马鲛鱼,鱼肉柔嫩到什么程度呢?用手一拉,就能将肉从骨头上撕扯下来,这说的不是煎好的马鲛鱼,而是新鲜的马鲛鱼。
  也是因为这样,鲅鱼饺子才成了青岛名菜。用三斤马鲛鱼肉,配一斤二两的肥猪肉,再加三斤清水和一些植物油,随便搅和搅和,就能做成鲅鱼饺子的馅料,比起普通的猪肉饺子,或者韭菜饺子,鲅鱼饺子又是另一番风味了。
  而且,不似北方的饺子总不受南方人欢迎的局面,青岛似的鲅鱼饺子,基本能做到南北通吃,唯一的问题,也就是馅料难得。
  别说30年后的鲅鱼要卖到百多元钱每斤,就是在86年,蓝点马鲛一样不便宜,一斤一块二毛钱的猪肉摊子旁边,马鲛鱼照旧得卖到七八毛往上,尤其是清明节前后的象山马鲛鱼,大一点就超过肉价了。
  这里面的原因,还是马鲛鱼的捕捞难度所决定的。到2000年以后,马鲛鱼的捕捞难度主要在于数量和重量,而在80年代,马鲛鱼的捕捞难度主要在于渔船的捕捞技术。
  要成为一只肉质肥美,同时肉质又很紧凑的马鲛鱼,它需要塑身健体,每天游的又快又多。
  同时,为了躲避鲨鱼之类的坏鱼的袭击,马鲛鱼还得听命令讲纪律跟着集体走,一群群的马鲛鱼,从幼苗到成体,从干瘪到肥美,从没滋没味到香嫩可口,那是一丛丛的觅食,一丛丛的逃命,一丛丛的遨游四方所练就的,它们所经历的,不比身材纤细,又翘又瘦的模特少。
  这样的马鲛鱼,自然是不好捕捞的。
  六十六斤重的马鲛鱼,则像是模特中的维密,身体又长又紧凑,非得先天条件和后天培养俱佳,才能如此的吸引人。
  杨锐一只手抓着片煎好的大鲅鱼,一边和景语兰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一边看着孙明哲揉面,剁肉馅,揉鱼肉……
  最后,孙明哲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一百多个成型的大只鲅鱼饺子。
  孙明哲抹了一把汗,洗洗手,去掉围裙,功成身退道:“杨主任,饺子冻在冰箱里就行了,你们什么时候想吃了,捞出来下就行了,我在案板上留了二十来个,你们晚上煮了慢慢品尝,我先回去了。”
  说完,也不等杨锐和景语兰挽留,孙明哲就立即离开了。
  望着一尘不染的厨房,杨锐佩服的道:“孙明哲做医药代表,真是做出心得了。”
  景语兰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怎么能让人家做这么多事。”
  “他要主动,我也没办法啊。”
  “他是有些太主动了。”
  “就得这样,你要是不主动,难道让人家索贿不成。”
  “你也知道是贿赂……”
  “我是考察一下他做医药代表的能力。”杨锐笑笑道:“他这方面算是合格了。”
  医药代表自然不是简简单单的送送礼,说说好话就行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节操的丧失,帮医生看孩子,帮科室主任伺候老丈人,帮小护士辅导功课,帮行政官员解决难以言说的问题……医药代表要提供的服务太多了,理论上,什么运通黑卡能干的事,医药代表都能干,只要节操丧尸的够多就行了。
  在业内的黑暗教材里,能为医生选小三、养小三、管理小三的医药代表并不是人生顶峰,能帮领导辞退小三和换小三的医药代表,才是伺候流医药代表的顶峰。
  孙明哲跑来送礼,在杨锐看来,其实算不得什么,但是,能帮忙切鱼包饺子就厉害了,可以说是想领导之所想,及领导之所及了。
  否则,遇到一名纯粹的北方佬,望着一米多长的鲅鱼,非抓狂了不可。
  “不过,这边房子不方便住了。”杨锐看看景语兰,道:“要不然,搬到我的房子去。”
  这边的房子是学校分给景语兰的,与杨锐住在一起,还不会让景语兰太害羞,但是,说到其他房子去住,景语兰一下子就脸红了。
  “现在小区里住的人也多了,人来人往的,我倒是没有关系,就怕给你在学校造成影响。”杨锐说着停顿一下,道:“我们可以搬到什刹海的四合院去住,我在那边有个两进的大四合院,可以请个保姆帮忙做饭收拾房间,我们独门独院,做什么也都方便。”
  景语兰的脸更红了,却是留恋的看看四周,道:“这就搬走的话,房子的装修就浪费了。”
  “平时还可以回来住啊。”杨锐道:“你可以当是你的宿舍,有时候中午临时休息之类的,还可以住在这边。”
  “对啊。”景语兰顿时高兴起来。
  杨锐看着她白生生的脖子,心里一痒,一言不发的凑了上去。
  ……
  杨锐在什刹海京城各处买了多间四合院,林林总总的加起来,已经达到了三位数。
  他其实没有太多要囤宅子的意思,但是,囤宅子却是件没办法的事,当你明知道一间四合院在30年后要涨到了一个亿甚至两个亿乃至于五个亿的时候,唯一能够阻止你的方式,就是没钱。
  然而,杨锐却是有钱的。
  不仅有钱,而且是非常的有钱。
  按照他和捷利康签订的合同,杨锐从辅酶Q10中获取的利润,每月已经超过了600万美元,而且仍然处于增加状态。
  光是这笔钱,杨锐就根本花不完。他的实验室加华锐制药厂连一半的钱都用不掉,要说前一段时间,最紧张的时候,或许还用的超过了一半,但在华锐制药厂正式投产之后,他的资金积累就止跌回升了。
  除此以外,去铁酮的收入更是令人咋舌。
  按照杨锐与绿石角公司签订的合约,他的七种化合物光是通过了临床一期的测试,就能得到4200万美元的里程碑收入。
  这是因为双方签订的BB类里程碑合约,越多种化合物通过,就有越多的里程碑奖金。
  而杨锐设计的去铁酮的七种活性物质,则毫无疑问的一次性通过了临床一期的测试的。
  之后,三种化合物通过了临床二期的测试,虽然因为通过的活性物质锐减到了三种,但仍然使杨锐获得将近两千万美元的里程碑收入。
  两者相加,杨锐的身家已经是要过五千万美元的。
  临床三期下的测试也非常顺利,一旦完成,又是数千万美元的里程碑收入。
  这些钱虽然因为合理避税的缘故,不会一股脑的丢进杨锐的账户,但是,杨锐的收入增加数千万美元是没问题的,只要拿出其中的百分之一,尽可以在京城买四合院了。
  如果说,其他的中国生意人,还要准备好现金做生意,杨锐就已经完全超脱于此了。
  没有购进更多的四合院,主要是因为他的时间不允许,以及残存的一点自制力面对三十年能涨几千倍的商品,没有一口气花光手里的钱,的确是需要自制力的。
  另外,还有很少的原因,是杨锐现在购入的四合院的品质越来越好,普通的小四合院甚至大杂院,已经不入他的眼了。
  像是杨锐准备自己用来住的什刹海的两进四合院,所谓两进,就是一个小四合院套着另一个大四合院,等于是两个院子拼起来的,同时,由于后院的封闭性比前院更好,也就成了所谓的后宅,不会用来招待客人,就拥有了更好的私密性和功能性。
  这样的房子,光是占地面积就超过了两百多,杨锐选中的更大,约莫有三百平的样子,是实实在在的大院子了。用来住两个人,那是绰绰有余。
  不过,老款的四合院,并不一定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杨锐为此也是找了施工队,花了好几天泡在四合院里琢磨。
  好容易“抄袭”了一款方案,杨锐颇为高兴的对景语兰道:“这下子没问题了,不会再有被人突然找上门的事情了。”
  咚咚。
  咚咚。
  杨锐的话音刚落,甚至景语兰都来不及回答,院子大门就被敲响了。
  “找谁?”杨锐皱了皱眉头。
  “杨主任,是我,苏先凯。”门外,正式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员苏先凯,听声音,有种“吾已通神,众皆退散”的感觉。
  杨锐诧异的拉开院门,问:“你怎么能找到这里的?”
  “前两天不是问您住哪里,您说准备搬到什刹海,我今天就过来问了街坊,他们给指的路。”苏先凯明显没有真的通神。
  “街坊啊。”杨锐心累的点点头。
  “杨主任,您今天还去实验室吗?”
  “怎么,有事?”
  “我们好像纯化出一个G蛋白了,想请您指正。”苏先凯说的有点兴奋,根本不管是在别人家院子门口,嘴里就描述了起来。
  按照杨锐的要求,离子通道实验室是瞅着世界第一流的研究而去,这个过程,自然不免遇到世界级的问题,不过,要是真的纯化出一个G蛋白分子的话,也算是解决了一个世界级的问题。
  杨锐也不禁认真了些。
  ……
  
第1183章 我们的街坊
  
  刘炳贤提了几个麻团几个驴打滚,踢踏着腿,从熟悉的巷子往家走,一路打着招呼。
  “刘三爷买早餐去了。”
  “嘿,去护国寺吃了点焦圈儿,喝了碗豆汁,还弄了碗杂碎汤。”刘炳贤说着舔舔嘴唇,似乎回味的样子。
  “护国寺小吃店?可以啊,味儿不错吧。”
  “那是,味道是挺好的……”刘炳贤呵呵笑两声,问:“您吃了吗?”
  “吃喽,芝麻饼儿,老栓家的。”
  “老栓家的不错,喝了豆面丸子汤?”
  “喝不起,能省一个是一个,和您刘三爷不能比,家里三个小崽子能吃的紧。”
  刘炳贤顿时有点得意,哈哈的笑了两声,道:“没事儿,你们家老大今年初二了吧,再一年就解放了。随便找个工,都能养活弟弟妹妹了。”
  “怕不行,我们家老大想考学的。”
  “考什么学?”
  “考大学嘛,人家愿意读,我们咬牙也得供不是。”
  刘炳贤的表情垮塌了,皱眉道:“女孩子家,读大学有个什么用。我给你说,明年毕业了,让你家老大找个正经工作最实在,别一头撞到独木桥上,撞不过去,浪费三四年的时间,撞过去有什么用?还不是别人家的媳妇?”
  “你刘老三有是个有主意的。”这位把称呼给换了,装模作样的笑脸也没有了,转身回家把门一关,吧嗒一声还给扣上了。
  门内,隐隐约约的有唾声,却是听不真切。
  门外,刘炳贤亦是满面不屑,一口痰吐到人家的门槛上,低声骂道:“狗眼看人低的家伙,学的好有什么屁用,还不是赔钱货。”
  骂归骂,想到自家两个玩疯了的驽货,刘炳贤拎着驴打滚的胳膊都没劲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