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两名职员深知责任重大,连忙出去关上了门。
  梅局长又将房间内的窗帘给拉了起来,然后松了口气,道:“杨主任,您可真是把我们中牧给拿捏住了,我是来给您送钱的。”
  说着,他就拉开了其中一只大包的拉链。
  25万元的钞票,像是卫生纸似的,乱糟糟的堆在里面,看起来很难令人相信
  ……
  第一千零一章了!故老相传,每天讲故事给国王,连讲一千零一夜,再残忍的国王,也会忍不住投月票给作者哦。
  ……
  
1023。第1023章 不客气(求月票)
  
  “我们陈总吩咐的,赞助50万元给遗传工程实验室。”梅局长一边说,一边将钞票拿出来,堆在桌子上。
  没多长时间,50万元的钞票,就堆满了桌子。
  “多谢。”杨锐面对梅局长微笑。
  梅局长心道:你笑就对了,谁看到钱能不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也需要钱不是?
  “50万就全部在这里了,杨主任您点一点。”梅局长用手推了推钞票,让钱山更高耸一些。
  “我喊个会计来点钱吧,也好直接入账。”杨锐说着拿起电话。
  “等一下。”梅局长不满的按住杨锐的手,笑道:“杨主任,这个钱怎么用,还是得商量一下吧。”
  “不商量。”杨锐放下电话,脸上没什么表情了。
  梅局长愕然,他没想到,杨锐回答的如此不留情面。
  傲骨嶙峋的梅局长,最引以为自傲的,就是铮铮傲骨了。
  他“呵”的一笑,道:“只听说拿了钱,翻脸不认人的,没拿钱就翻脸的,稀罕。”
  “我给陈总说过了,遗传工程实验室,只接受捐赠,不接受其他形式的资金注入。”杨锐没有争执的意思,反而向后退了一步,远离钱山。
  梅局长哼了一声,道:“你别拿陈总来压我,中牧这一块全是我管着的,我说不给钱,陈总也没辙。”
  “那您把钱拿回去吧。”杨锐很随便的样子。
  “你当我不敢啊。”
  “没什么敢不敢的,捐赠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杨锐的主意拿的很正,他掌握的,原本就是国际一流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层次,放出风去,国外的各种畜牧集团,肉制品公司,也会考虑捐赠的。
  原因很简单,公立的研究机构,大部分的资金投入都是由政府承担的,而研究机构本身,是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的,因此,捐钱其实就是对研究方向的影响。
  即使明文规定不允许干涉研究方向的研究机构,为了拿到更多的捐赠,其实也会下意识的偏向钱多的领域,就像是杨锐,他可以继续做他的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科研,无非是看上了中牧的资金、牧场以及克隆的前景,三者缺其一,杨锐都不会继续下去的。
  作为公立研究机构,杨锐若是转换研究方向,或者哪怕是减缓研究进度,吃亏的都是中牧集团,他们才是能从此项研究中,获取最大利益的一方。
  梅局长揣着50万,的确很硬气,但是回想自己昨日与陈强的对话,梅局长又硬气不起来了。
  “您总得告诉我,这笔钱要用在什么地方吧。”傲骨嶙峋的梅局长不能一下子软下来,但话里退让的意思还是很明显了。
  可惜,杨锐却没有妥协的意思。你今天想知道自己的钱用在了哪里,明天就想知道能不能用的更有效率,最终还会搞出定期汇报的幺蛾子。
  杨锐可不想要一位英国女王或者董事会在自己头上,君主立宪制的国王,或者中国式的董事长都不行。
  “抱歉,梅局长,您还是没理解我的意思,既然是捐赠,这笔钱就等于是送给遗传工程实验室了,怎么用,就是实验室自己的事了。”杨锐的脸上,看不出抱歉的表情。
  梅局长眉毛一跳,道:“那我怎么知道,你是把钱拿去搞研究,还是搞福利了,或者干脆去弄你的那个豪华食堂了。”
  “的确是有可能拿去搞福利的,做食堂也不奇怪啊。研究员们的生活,也是研究所需要考虑的地方。”杨锐说着,干脆坐了下来,道:“我们最近还准备建两栋楼,分给研究员们。”
  梅局长强忍着怒火,道:“我们中牧自己的福利楼,还没钱建呢。”
  “是吗?”
  “杨主任,我们拿钱给你,是希望帮你把胚胎移植的技术开发出来,不是给你建房子弄食堂的,是这个道理不是?”
  “不是。”
  “啊?”梅局长看杨锐像是看外星人一样:“难不成,我们中牧的工人就该住着破房子,捐钱给你们研究员住新房,住楼房?”
  杨锐稍微调整了一下坐姿,想了想,道:“既然说到这里了,我就随便问一下,你们中牧的工人,没有新房,没有楼房,会辞职吗?”
  “什么?”梅局长瞪大眼睛,辞职又是什么鬼?
  “我的这个实验室,遗传工程实验室,要是没新房,没楼房,不整个豪华的食堂,我手底下就没研究员了。”杨锐用手指点了点茶几,道:“这个叫用脚投票。”
  梅局长嘴角抽动了两下,语气没那么激动了,道:“你的实验室草创期间,条件差一点,大家也能理解。”
  “如果人人都能发扬风格,这个世界将充满爱。”杨锐感慨了一句,笑盈盈的看向梅局长。
  梅局长咳嗽两声,突然有些不好意思。
  关于“人才”的话题,也就是最近几年才频繁的出现于报端的,但对于做企业的官员来说,这种感触其实更深。一个车间就依靠一名技术工的故事,并不只是发生在地方企业,对于央企来说,某些岗位的技术的缺乏其实更严重。
  因此,最近一些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挖人,才愈演愈烈。某些单位为了留住人才,干脆采用拒绝提档的方式,而一些单位为了挖人,竟而采取重新建档的方式按照组织流程,能违规到这个程度的单位,没有一个级别低的。
  身为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官员,梅局长知道要大家发扬风格有多困难。
  就是早些年,大家争着抢着发扬风格,不也是为了升官发财不受难吗?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驱动。
  比起根深蒂固的央企,隶属于海淀区的区级实验室,挖人的能力就更弱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大家来京城,即使不能进到部委或者高校,起码也会希望进入工资高的央企,又有几个人愿意去区级的实验室?
  梅局长自己是经常走访实验室的人,中牧总公司下属的实验室招人的时候,他也是参加过的,现在回想一下,反而觉得杨锐说的蛮有道理。
  打住!
  梅局长心里提醒了自己一句,再次重重咳嗽两声,道:“杨主任,没必要冷嘲热讽的,再怎么说,我也是来给您送钱的。”
  他说话的时候,也重新回归了“您”的称谓。
  “多谢。”杨锐也重回了感谢的节奏。
  梅局长干瞪眼了几秒钟,叹口气,道:“好吧,您怎么用钱,我管不着,胚胎移植的技术啥时候能实现,您起码给我一个准话吧。”
  “给不了啊。”杨锐捧着茶缸子,吹一口气,喝一口茶。
  茶叶沫子浮在茶缸子上面,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茶,但杨锐还是喝的津津有味。
  这是他难得的休息时间,茶的味道怎么样,根本不重要。
  而且,杨锐的面前摆着50万元的现金有人来送钱,心情总归是不错的。
  傲骨嶙峋的梅局长的心情就嶙峋了,要是依着他的铮铮傲骨,他现在就应该转头回去。然而,然而的然而……
  奈何其他研究机构不争气啊。
  梅局长挣扎了几秒钟,决定心平气和下来,坐在杨锐对面,看着他吹茶末子,道:“是您给我们陈总说,到明年的年末,能见到第一头牛犊吧,如果不行的话,我也不会送钱过来了。”
  这算是他最有力的招数了,如果没有时间优势的话,中牧何苦送钱给杨锐。
  杨锐却不是只有中牧一个一家资金来源,依旧淡定的边吹边喝,道:“我是说过,我们最快到明年年末,就能用胚胎移植的方式,得到第一头牛犊,但是,这是最快的情况,不是打包票。”
  “就是说,能做到了?”
  “有可能,但也有可能要做好几年。”
  “那现在给了你50万,你是不是能做到?”
  “不能。”杨锐干脆利落的道:“50万太少。”
  心平气和的梅局长只觉得心口的郁气又起,道:“50万还少?”
  他指指面前的钱山,道:“你知道这些钱能做多少事?”
  “据我所知,完整的胚胎实验,五次到十次吧。一头纯种的西门塔尔牛得多少钱来着?我大概需要20头吧,成年母牛。”
  用牛做计量单位,这是中牧的官员熟悉的。
  梅局长张张嘴,不得不承认,50万元真不够。
  “您总得让我们见到些成果,我们才能再考虑增加投入吧。否则,会上也通过不了。”梅局长的姿态实在是低的不能再低。
  杨锐微笑的看向梅局长。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不能保证有成果,是吧?”梅局长抢答了,虽然他傲骨嶙峋的胸口起起伏伏,但住在他心里的跑马的汉子,已经服气了,就像是被人五花大绑的捆起来,吊在马厩里,渴饮白马通,饿食白丁香,时间久了,也就放弃希望了。
  杨锐露出微笑,道:“我其实是想说,要是有了重大成果,肯定还是会通知你们的。”
  梅局长坚强的看着杨锐,片刻后,轻轻的道:“多谢。”
  “不客气。”
  
1024。第1024章 创汇牛(第二更)
  
  周一。
  中牧总公司,举行了盛大的捐赠仪式。
  仪式上,陈强陈副总,亲自将硕大的假支票,递交给了杨锐。
  杨锐的脸上,挂起了热情洋溢的笑容,两手一上一下,接过了假支票,并摆出了姿势。
  在旁边,海淀区政府的领导也是笑出了一枝花。
  虽然五十万拿不到自己手里,但这也算是政绩不是?
  全市的实验室是不少,能自力更生的有几个?区级实验室,一年能有50万经费的又有几个?
  被人上赶着送钱的快乐,很快传染到了区领导们,一个个笑的异常真诚。
  可惜,手持照相机的记者们,却是不能理解真诚的可贵。
  他们抢时间似的拍下了一卷胶卷,安慰性质的问了陈强几个问题,就将精力全部投注到了杨锐身上,至于海淀区的领导,就只有区里自己的报纸关注了。
  “杨锐主任,您怎么评价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技术实力。”
  “杨锐先生,您认为,刚刚成立的实验室,有能力承担如此重大的科研任务吗?”
  “杨主任,这50万,您准备怎么用?”
  “杨锐先生,现在国内还有很多地方的贫困人口,一些边远乡村的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将这50万元用于科研,是不是太浪费了?”
  最后的问题,直接让杨锐汗毛都竖起来了。
  竟然还有人把科研和温饱对立起来?
  不搞科研,有钱就吃,真以为老天爷会发馅饼给你?
  没有高产作物,没有速生牲畜,没有农药化肥和机械化的农作物加工设备,真以为960万公里的土地,能养活10亿人口?明朝人可以用农家肥种稻子,不用化肥纯天然,运气好的话,每家溺死一两个女婴,就能养活三个儿子了,但那时候的中国人口是多少?
  可惜,激烈的言辞,并不适合眼下的场合,更不适合说给记者听。
  “这位记者。”杨锐点了对方的名,然后站在主席台上,居高临下的道:“你的意思是,与其将50万元用于科研,不如用于扶贫,是吗?”
  “我是想问您的意见。”记者不上套,反而有些得意的看着杨锐。
  “我的意见?”杨锐拖延了一下。
  “是的,您不觉得,将50万元交给一个刚刚建立的实验室,有些草率了吗?这笔钱,如果用于其他地方,您觉得,是否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走近了两步,昂首看着杨锐。
  杨锐目视对方,脸上渐渐的又有了笑容,道:“比如说,解决温饱问题?”
  记者认真的道:“温饱问题是其中之一,国家百废待兴,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50万元,应该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吧。”
  此时,其他记者也将注意力转移了过来,还有摄像机,悄然亮起了红光。
  杨锐做出沉思的表情。
  有敏感的记者,立即拿起照相机,咔咔的拍了起来。
  年轻的杨锐,站在一群中老年干部中间,永远是最显眼的一个,朝气蓬勃又实力强大,很容易令人心态失衡。
  杨锐的笑容很特别,温暖又略带距离,给人不近不远的感觉。
  不会太亲切,又不会拒人千里之外。
  这是他做了多年补习老师,练出来的。
  做补习学校需要面对的不仅是越来越刁钻的小孩子,还有越来越刁钻的家长,笑能解决的问题,指不定比说话还多。
  比起周围一遭或严肃或威严或猥琐的官员来说,杨锐要怎么上相,就怎么上相。
  梅局长却是有些担心杨锐说错话,急忙走过来,站在边上,冥思苦想。
  在这个思想大爆炸的年代,敢说话是媒体的标签,也是一项麻烦。
  尤其是对官员来说,说错话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政治问题。
  杨锐却是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单纯的不爽的看了看记者,道:“我觉得,解决温饱问题,有两个最重要的前提。”
  杨锐没有给众多记者反应的时间,先竖起食指,道:“解决温饱,第一要靠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第二,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一个50万或者十个50万能解决的,但是持续不断的投入,就会有持续不断的改变,终有一天,会量变形成质变。”
  谈政治了?许多记者都是精神一震。
  谈政治好啊,现在人也喜欢聊政治,比起半通不通的学术,政治的门槛显然更低。
  “用钱来解决温饱问题,我认为,这位记者的思想才是有问题,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到有今天的成果,是因为钱吗?我们是没有钱的,我们依靠的,是辛苦的诚实的劳动,还有不断进步的技术。”杨锐顿了一下,又道:“今天,收到中牧总公司的50万元,我很高兴,能够有一家企业,能够真实的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我相信……”杨锐脸上的笑容不减,道:“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赞助研究机构,我们的技术开发的进度,也会越来越快。让普通人,每天都能吃到牛肉的日子,并不遥远。”
  前一句,杨锐似乎还在回应那么记者,后一句,却是立即将话题给拉飞了。
  只听杨锐首先是回忆了建国以来,畜牧业的发展,旋即回到自己话题,介绍起了胚胎移植,说:“冷冻胚胎移植,它是一项世界领先的技术,即使是在美国还是日本,也都是刚刚进入商业化不久。拥有这项技术,首先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得到大量的良种牛。良种牛的概念很宽泛,我想生造一个词,叫‘创汇牛’,什么是创汇牛?就是能够赚到外汇的牛。”
  他这么一说,再不明白情况的记者也都是听懂了。
  应该说,现在的国内新闻发布的模式是很落后的。通常来说,就是三步走,第一步,是召开发布会的单位给媒体记者塞红包,第二步是召开发布会的单位给媒体记者新闻通稿,第三步是媒体发布。整个过程都是非常和谐的,交流之少,令人吃惊。
  许多记者都是踩着点儿到现场,也不听领导讲话,也不看各单位送的资料如果有的话就是闷坐一会,拿钱走人,回单位交了通稿就下班。
  不过,杨锐讲话的时候,却是吸引了所有媒体记者的目光。
  现如今,杨锐不大不小也是个名人了。
  学术方面的成就不谈,光是律博定的事件,就让他的形象竖了起来,而且是非常正面的社会印象。
  另一方面,媒体记者面对杨锐,其实是有种负罪感的,毕竟,他们当年都是站在邪恶一方的,有的人甚至为邪恶摇旗呐喊,最后,正邪分明了,许多记者都是会有愧疚感的。愧疚感并不深,但是,律博定终究是致死诸多人的药品,这种因为生命消逝而带来的遗憾,却是一种深刻的情绪,并不会轻易的消退。
  “创汇牛”一词,被大家念叨了几遍,有人直接就下笔写了起来。
  “创汇”这个词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在80年代,随便拉一个单位的领导,如果让他在“创汇”和“升官发财”两者间选一个,被选到的一定是“创汇”。
  为什么?因为创汇本身就包含了升官发财。
  如果哪个单位的领导有能力创汇,那本身就是青云直上的代名词。
  除此以外,创汇的好处更多。
  比方说,创汇单位允许截留一定比例的外汇,这些外汇就可以做许多事,而且合理合情合法。
  给心思灵活的,升官发财翻一番不成问题,就是再古板的泥腿子,只要小金库里有外汇,也会得到他梦寐以求的尊重与荣誉。
  “创汇牛”这个词,能够产生的联想就更广泛了。
  或许行业外的领导还能抑制住冲动,但是,凡是和畜牧业沾边的,听到这个词,都是要忍不住的。
  中牧总公司以堂堂央企的身份,为什么屈尊降贵的去求杨锐。
  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牛能创汇。
  中牧以外的企业没有这样做,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因为他们不懂。
  现在,杨锐决定生造一个词,让不懂的企业,也明白过来。
  不懂胚胎移植没关系,不懂胚胎分割没关系,不懂冷冻胚胎分割也没关系,您只要想要外汇,那就行了。
  这个问题,令台下的记者们笔下生花,同样令中牧总公司的领导们坐立不安。
  不是说好的捐助仪式吗?“创汇牛”是什么词啊,太难听了,说这些做什么?
  ……
  
1025。第1025章 守株待兔(三更求月票)
  
  记者都是属兔子的,引进的时候容易,想管理就难了。
  怀里揣着红包的记者,早就忘记了给钱的是谁,有记者主动问道:“杨主任,您说的这个创汇牛,怎么创汇?”
  “我打个比方。”杨锐觉得站在主席台上有些不合适,干脆取下了话筒,顺势跳了下来,就站到记者们的面前,道:“欧洲人很喜欢西门塔尔牛,这种牛比较大,是咱们国内的鲁西黄牛的两倍还大的体重。体重大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分割出更多的高价值肉……总而言之,如果我们也饲养西门塔尔牛的话,同样是养牛,以前赚人民币的,现在就可以赚美元,赚外汇了。”
  “这么容易?”有记者不信。
  “是,就是这么容易,前提是,我们要如何得到良种牛,也就是创汇牛。国外的牛肉消费是非常高的,只要我们能提供外国人喜欢的牛种,自然就能赚到外汇了。”
  外汇这个词太敏感,仿佛是一夜之间,全中国人都知道了它的好处。
  记者们不由的也议论纷纷。
  先前将科研和扶贫搞对立的记者,刚露了一下脸,就找不到自己了,又气又急,只能瞪着杨锐。
  杨锐却是用完了就踢走的节奏,自顾自的道:“大家也许会说,我们国内养了这么多年的牛,养外国牛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关你们研究所什么事呢?我想说,非常关我们研究所的事,只要是想创汇,就关我们实验室的事。”
  在话筒前轻轻的笑了一声后,杨锐继续道:“西门塔尔牛是世界知名的良种牛,所以引进的价格是非常高的,而且需要使用外汇。但是,有了胚胎分割技术,有了胚胎移植的技术,我们就能用非常便宜的价格,得到西门塔尔牛的牛犊,价格是多少呢?是从国外购买的十分之一左右。”
  十倍的差距,这就是杀手级的应用,在场的记者不懂,但也是听的倒吸一口凉气。
  “不仅仅是价格便宜。”杨锐将一根手指在空中甩了甩,很潇洒的道:“时间也是一个重头戏。大家可能不了解畜牧业,牛怀胎大约是280多天,差不多也是10月怀胎,而且,一头母牛,一次只能生一头牛犊。所以,用以前的方式,即使购买成千上万只的西门塔尔牛,但想要将种群扩大到几十万头,也是非常困难的,累死公牛,他也做不到啊。但是,有了胚胎分割移植技术,时间就大大缩短了,理论上,也有起码10倍的差距。”
  “真的有这么厉害的技术?”记者大都没什么科研方面的经验,听的有些不相信。
  杨锐肯定的道:“当然有,这是已经实现了的技术。美国大约在7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的采用这项技术了,我们已经落后了,只能迎头赶上。”
  台下立即响起了稀疏的掌声。
  杨锐鞠躬致谢,再次引起了善意的笑声,又道:“老实说,我们现在的技术还不成熟,主要是积累的不够,资金短缺。但是,我是非常有信心能够完成这个项目的,当然,我本人也通过种种关系,得到了一些国外的相关的技术细节,恩……各位记者朋友,这一段帮我掐掉好不好?靠关系得到技术的事,不值得宣扬啊。”
  杨锐突然露出腼腆的表情,让底下的记者一阵莞尔。
  莫名的,记者和台上的领导,却对杨锐有了更多的信心。
  杨锐要是说自己有本事做出什么世界一流的技术,大家总归是要持保留的态度的,但是,要说他已经得到了技术,大家的信任度就高了。
  有记者权当逗趣,高声喊道:“没事儿,我们是纸媒的,掐都省了。”
  “给你打个马赛克。”京城电视台的记者照例是过来的,此时亦是开了句玩笑。
  杨锐同样回了一个玩笑,道:“前面说话的是我,后面说话的也是我,就中间有个不着四六的家伙,头上顶着马赛克,说了一堆不该说的话,这样的马赛克有用吗?”
  会场内哄堂大笑。
  就是假扮严肃的中牧公司的领导们,也不由裂开了嘴,露出满满的黄牙。
  趁着气氛绝佳,杨锐双手虚按,道:“说实在话,请各位记者将我们的消息传递出去。请国内的同仁,畜牧业的企业知道,我们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是一家有理想,有担当,致力于解决中国畜牧业实际问题的科研机构,欢迎各大机构向我们捐赠。”
  底下本来是准备好了激烈的掌声的,听到最后,大家突然拍不出手来了。
  欢迎捐赠是什么呀,难不成,中牧这样的冤大头,还能再出现几个不成?
  “杨主任太幽默了。”
  “的确。这个就叫幽默精神吧。”
  “给你写进去,下次再有人捐赠50万,还请我们来。”
  记者们嘻嘻哈哈的,对杨锐又是嘲讽又是夸奖。
  杨锐配合的露出笑容,还顺道摆了几个姿势,又重复的向大家灌输自己造的新词:创汇牛,创汇牛,创汇牛!
  记者招待会圆满结束。
  梅局长一身白毛汗的走下来,拉着杨锐叹道:“杨主任,您就不能让我松口气。就刚刚,总经理还拉着我问,您怎么还找捐赠呢?”
  “钱不够,不找捐赠怎么办?”杨锐瞥了梅局长一眼,道:“你再补给我些?”
  “我……”梅局长满口牙齿咬的咯嘣响:“我们刚出了50万,您好意思当面哭穷?”
  “西门塔尔牛贵啊,再说了,牧场还解决呢。”
  “你们最近不是在做兔子的胚胎移植吗?”梅局长将话题扯开了,顺便展示了一下自己也是了解项目研究进度的。
  遗传工程实验室做的工作,并不是什么保密项目,难点全在细节里面,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杨锐也不在乎梅局长从哪里问来的信息,只是做愁容状,道:“兔子做完了,接下来就是牛了,未雨绸缪呀。”
  梅局长根本不信,转头问道:“如果再有单位给你们捐赠,我是说如果啊,要是有这种情况,我们和他们之后怎么分配?”
  “不用分配,我们是公立研究所,研究出来的成果,会向全社会公开的。”
  “技术是公开了,那全是文字,连图都没几个,没人手把手的交,谁能做得来这个事?”梅局长却是知道里面的关卡。
  “你们到时候派人来学就好了,培训费适当的收一些,大概这样吧。”杨锐说着摆摆手,道:“我就是这么一说,之前就告诉你了,捐赠是捐赠……”
  “不打包票,我知道,我懂。”梅局长听不得杨锐重复的说这个话,头痛的不行。
  “你知道就好。”杨锐满意的拍拍梅局长,昂首阔步而去。
  梅局长的念头不够通达,想了想,紧追杨锐两步,跟在他身侧,道:“杨主任,不是我说,您现在就该想办法跑跑政府关系了,不能指望着还有企业,像是我们这么傻的,对不对?”
  杨锐听到一半就摇头,道:“找政府拨款,今年都没戏了,现在都年末了,甭管区政府、市政府,或者农业部,谁家能拿出钱来?”
  梅局长一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转念发觉有问题,不禁道:“这都10月了,你手里有50万,怎么都能用到明年年中吧。再说了,你现在不跑政府,明年也没你的钱。”
  “区级的研究所,级别太低,拨款太少。”杨锐没说的是,遗传工程实验室也没有拿得出手的项目。
  离子通道实验室能拿到拨款,那也是他用自己的钱,做出了钾离子通道的论文,之后才进入良性循环,源源不断的。
  遗传工程实验室新创,一个完成的项目都没有,政府就算看到杨锐的名字,最多也就是几万块钱打发了。
  就京城地界,抢经费的研究所,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是中字头的,杨锐能拿到几万块,已经算是把名字当真金白银用了。
  梅局长撇撇嘴,道:“蚊子再小也是肉啊,您还嫌弃啥啊。”
  “我怎么不嫌弃,别的不说,我现在申请经费,到明年年中批下来,就算我立即能拿到钱吧,那个时候才开始牛的胚胎实验,你说,什么时候能见到第一头牛犊?”杨锐说到时间问题,立即就击中了梅局长的软肋。
  梅局长想来想去,觉得杨锐说的还是很有道理,却是踌躇起来:“这么说,我们还得给你添钱啊,你这个简直是……无底洞呐。”
  “别着急,容易上火。车到山前必有路,是不是?”杨锐却是笑呵呵的。
  梅局长愤慨道:“你当然不着急了,你拿着50万,想做什么做什么,我们是掏了钱,想要什么没什么……”
  “我这不是在想办法嘛。”杨锐用过来人的姿态,安慰梅局长。
  梅局长笑的苦胆都要出来了,道:“也就是我们中牧,能给您开出50万来,您还真指望着其他别的什么厂,能白给您钱,您做梦吧。啥叫守株待兔?您遇到我们这一只撞死的兔子就偷着乐吧,还想着能守着树桩,天天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