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三木公司打了电话过来,说是不能来了。”孙璇抱歉的道:“忘了通知您了,不好意思。”
  “没事,不过,为啥不能来了?”蒋同化眉头紧皱,没有三木公司的研究员在,他是真不想和杨锐辩论了。
  孙璇只是笑笑,道:“邀请的嘉宾突然有事,不能来的情况很多的,我问了他们,看能不能临时找一位别的研究员,但对方说实在抽不出人手来,我们也没有办法了。”
  “原来如此。”狄河颂的观点相对中立,并不在乎有没有三木的人来。
  孙璇笑的很可爱,道:“这样也好,我们的翻译听说要在节目里给外国研究员做翻译,紧张的不行,现在轻松了。”
  “哈哈,研究用的英语,翻译起来可不容易呢。”王院士发出大笑,显的很精神的样子。
  “不管怎么说,有各位来就可以了,我们觉得这次的节目一定会大获成功的。”孙璇恭维了一句,继而指挥者众人完成了合照,再分别坐在了演播室的两边。
  就像现在大部分的电视节目一样,京城电视台的演播室的环境简陋,光洁明亮大约是最好的形容了,除此以外,从桌椅等硬件,到具体的布置,都让杨锐感觉一种山寨的味道,就像是大学里搞的辩论赛的感觉。
  铺着白桌布的小方桌,没有靠椅的板凳,还有花哨的搪瓷杯,以及简单的大方桌组成的主持台,就是演播室里的全部设备了。
  主持人是曾经采访过杨锐的周想,她有一双大眼睛,在整容手术尚不发达的85年,堪称是少见的迷人大眼睛。
  在辩论开始阶段,被周想盯着的男人都会有一些不自然。
  直到几个人渐渐进入状态。
  “抗心律市场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从最早的奎尼丁,到现在的氟卡尼,普罗帕酮,这些药物的应用,在国外已经是成规模,成体系的了,仅仅以你一家之言,而让中国的患者失去治疗和控制心率失常的药物,我觉得这是不应该的,是制度弊病,杨锐委员,您觉得呢?”
  “抗心律理论还是很有研究和发展的价值的,一刀切的打压,是不应该和不正常的。”
  “我对律博定有一定的了解,事实上,我在国外的时候,还吃过这个律博定,不管是从各种报告也好,我个人的感觉也好,我认为律博定是安全的。”
  蒋同化、王院士和许文石等人,一个接一个的发表意见,其中又以许文石的言辞最为激烈。
  他甚至比蒋同化还要心急的跳了出来,喊道:“杨锐同志,我劝你最好尽快从GMP委员会辞职,你是生物学家,并不是医学专家,凭什么审核新药?而且还与医药界的主流观点发生这么大的冲突,你觉得是你错的了?还是我们都错了……”
  周想阻拦了一下,笑道:“好,正方的观点都发表完毕,现在请反方发表你的意见。”
  周想看向杨锐的表情稍微带些同情,她不懂学术,但能听得懂蒋同化等人的话,杨锐明显是落在了下风。而且,周想很确信,自己的观点和观众的观点是一致的。
  杨锐的脸上却看不出沮丧或者失败的情绪,他向周想点点头,道:“我从后往前回答吧,首先,许文石教授说我不是医学专家,而是生物学家,并且说,我的观点和医药界的主流观点发生了大的冲突,对此我是否认的。”
  杨锐的回答,立即激起了许文石的反应,后者身子一动,就想反驳。
  周想立即阻止了许文石,笑道:“我们是一一辩论的方式,要等杨锐说完了,您才能说。”
  杨锐微笑,却道:“我觉得没关系,我和许文石教授一问一答也许更容易解决问题。”
  周想眨眨眼,显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停!”演播厅里坐着的导演站了起来,道:“杨锐委员,不要擅自修改规则。”
  杨锐耸耸肩,道:“对面四个人,我就一个人,如果我要一次回答四个人的问题,复杂且不说,观众也会听的忘记了前面人的话吧。”
  导演迟疑了一下,道:“这是标准的辩论规则。”
  “我们这不是标准的辩论啊。”杨锐指指自己两边空空如也的位置,道:“导演,要不然让我们试一下,如果您觉得不好看,我们再改。”
  “好吧。”导演总算没有坚持,示意摄像机重新开始。
  “许文石教授。”杨锐并不看镜头,微笑面对许文石,道:“您对抗心律药物也有一定的研究,如果要您给抗心律药物做一个分类的话,您会怎么分?”
  许文石想了一下,道:“这是分类学的内容,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吧。”
  “您看我这样给它们分类如何,多离子通道阻滞剂和单离子通道阻滞剂,这样说,您觉得可以吗?”
  “恩?恩,这个……这样分也不是不行。”许文石有些迟疑,他显然还没有关心到这个问题。
  “我知道我在北大所任职的职务名称吗?”杨锐的问题一环接着一环。
  许文石愣了一下,却是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主持人,许教授大概是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了,我自我介绍一下可以吗?”杨锐征得同意后,面向观众,道:“我是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主任杨锐,这个离子通道,与多离子通道阻滞剂,以及单离子通道阻滞剂,是一个离子通道,它们正好在我的研究范围中,所以,要说有的生物学家是不擅长医学的,可能,但我对律博定以及抗心律药物的了解,我是不会简单谦让的。
  周想带头鼓掌,杨锐微微弯腰,落落大方。
  许文石的脸,却是一下子的红了起来。
  
954。第954章 采访中的采访
  
  离子通道顾名思义,就是供离子进出细胞膜的通道。
  而细胞膜,就等于是细胞的保护层了。
  能够进出细胞膜的物质,就是最有能力作用于细胞的物质。
  正因为如此,离子通道作为药物的作用靶点,是新药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
  从60年代开始,离子通道就是医药公司研究的重点,也是少数他们会做研究的基础科学。从靶点到新药的过程是很繁琐的,至少还有两三个大的步骤,耗时起码十年,但医药公司依旧会花钱在这里,也是因为离子通道的研究实在是太过于重要。
  任何想要比竞争对手更早推出明星药物的医药公司,都得对离子通道相关的研究付出大量的心血。而著名的心脏病药β受体阻滞剂,就是离子通道研究的翘楚。由此诞生的重磅炸弹数不胜数,仅用于心脏病的,就有噻吗洛尔、吲哚洛尔、普拉洛尔、氧烯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艾司洛尔、卡维地洛、比索洛尔……
  因此,做离子通道的学者,也是生理学专家。
  诺贝尔生物奖的全名是生物学与生理学奖,亦是同样的原因。
  无论是学术还是常识中,都很难将生物学和生理学,或者医学区分开来的。
  只有早期的博物学家,也就是达尔文时代的生物学家的名头,才略有不同,但到了现代,认识动植物多只是一种基本功而已,不管是动物学家还是植物学家,又或者微生物学家,归根结底,最终还是要研究到细胞乃至于基因层面,因为这是更容易研究的一种方法,是理解和分析生物的更快捷的途径。
  杨锐坐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要说他不懂医学,观众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学术界首先要笑起来了。
  许文石本来是想和杨锐争辩一下他的个人能力的,毕竟,杨锐才是刚过20岁的样子,就算是有能力跨界,也不应该跨多远。
  他没想到,杨锐一下子就把北大的头衔给举了起来。
  要说这种行为,其实是有些不好看的,奈何杨锐的年龄和北大的名头之间的差距,却只让人感觉到了光环加身。
  许文石至今还没有资格拥有独立的实验室呢,对此也只能羡慕嫉妒恨的圆场道:“医药界的主流观点是赞同抗心律理论的,我说的话的意思是,就因为你不了解医药界,所以,你才会抗拒目前的主流观点……”
  “主流观点并不代表正确观点。”杨锐挑挑眉毛,道:“学术难道也要搞个投票制吗?谁投的票多,谁就是真理?那我们还搞什么研究?”
  “主流学者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你不能在没有了解之前,就哗众取宠的说别人是错的。”
  “哪位主流学者的研究?”
  “什么?”
  “你可以说三位主流学者的名字,看我了解不了解他们的研究,这样是否能证明我没有哗众取宠?”杨锐是有绝对的自信的,若是谈冷门理论,他还可能不知道,但各时期的主流观点,他满脑子都是。
  国内老师和学生经常用来骗影响因子的综述,其标准写法就是历史上的研究如何如何,目前的研究如何如何,主流的观点如何如何,我们的看法如何如何……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要写这样的一篇综述,实在不是太困难的事,因为资料太好查了,做的快一点,三天时间就能搞定一篇综述,其中大部分时间还是用于英文写作了。
  许文石却有些不适应杨锐这样的说话方法,这是要在电视里播的辩论啊,怎么像是中学生吵架一样。
  不过,许文石还是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他稍微想了一下,道:“yamaguchi。”
  杨锐随口道:”TP…te间期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药源性的厂QT综合征的病人研究。”
  “shah……”
  杨锐不用他说完,就道:“TRIaD概念的提出,强调动作电位形态三角花作用,药物的反作用依赖,电不稳定性和离散在预测西女了市场方面的作用。”
  1
  提出三个名字,瞬间用掉了两个。
  许文石的脸再次变成了酱色。
  “saint。”王老院士咳嗽一声,代替许文石喊出了第三个名字。
  杨锐的眼睛眯了一下,笑道:“细胞内钠钙交换,引起的细胞内钙超载,出发的心律失常,以及人和犬的心力衰竭模型……您这是送分题啊。”
  几个人在紧张的气氛中一愣,都笑了出来。
  王老院士也微微笑,道:“您做的钾离子通道的工作,比这些问题复杂的多的多,问三个问题没有用,问三十个也不一定有用。”
  主持人周想就差用星星眼看杨锐了,装模作样的看向王老院士,道:“这么说,刚才的辩论,杨锐赢了?”
  王老院士看向许文石,笑道:“辩论嘛,要对手承认才算。”
  被一名学部委员盯着,许文石只好乖乖的道:“的确是我输了。”
  “恭喜杨锐委员,先下一城。”周想立即拍手称赞,看的蒋同化直翻白眼。
  杨锐只是微微一笑,就开口道:“接下来谁上?”
  蒋同化与狄河颂互相看看,都有些不太乐意。
  杨锐气势正浓,若是和许文石一样丢了脸,可就难看了。
  别看京城电视台的覆盖面不广,可是北@京一地就占了中国学术界七八成的菁华,更不要说政治人物众多,学者好名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争取经费,获取权力吗?
  蒋同化和狄河颂,都不想成为坏事传千里的注脚。
  这个时候,蒋同化突然有些后悔了,杨锐年轻帅气,站在几个人里面,就像是鹤立鸡群一样,连主持人都感觉偏向他,另一方面,即使蒋同化等人辩论赢了杨锐,又能怎么样?
  杨锐才20岁,辩论不过四名中老年学者有什么了不起的?
  在不见面的情况下,想法是一回事,但见了面,站到一起,感觉就不同了。
  “狄研究员,您先请?”蒋同化装作谦让的样子,将狄河颂推上前台。
  狄河颂也谦让,道:“蒋所长先吧,您说完了,我再查遗补缺。”
  “还是您来吧。”
  “您来好了。”
  杨锐看着他们俩人谦让来谦让去的,却是一副并不在意的样子。
  他的确是不怎么在意,他的目的,就是说明自己的论点,阻止京西制药总厂的生产,至少,让受害人数减少一些。
  除此以外,事态与最初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反而是导演,看不得两人的谦让,咳嗽一声,站起来道:“狄研究员,您是二号嘉宾,要不然,您先说吧。”
  摄像机的红灯灭了一下,狄河颂莫名的觉得轻松一些,也就点头说好了。
  “砰砰”
  演播间的门,此时却被敲了敲。
  “看看是谁。”导演有些皱眉。
  孙璇连忙跑去开门,却是一长串人走了进来。
  “都在啊。”门外打头的是外联部的主任,他呵呵的笑两声,道:“我看你们暂停了,就赶紧敲门,这里有两位国外的记者,想旁听一下咱们搞的这个辩论,台长已经同意了,多一部摄像机不影响吧。”
  导演心想,台长都同意了,影响我能怎么样。
  他烦闷的点点头,道:“摆三号机位吧,不出声就行。”
  “好,没问题了。”外联部的主任连忙招呼身后的老外过来架摄像机。
  只见两组共四名老外,一组架起摄像机,一组架起粗管的照相机,然后兴致勃勃的问翻译认人。
  
955。第955章 记笔记
  
  两组老外摆设备,耽搁了不少时间。
  导演看着表,颇有些不满,转头向外联部的主任发泄道:“老魏,你给催一催嘛,我们这个节目是晚上要播的。”
  “晚上播的怎么现在才录?”
  “前天才决定的。台长说要弄个辩论会,我们就弄嘛。”导演一副怨气,他不敢拧着台长的意见做事,发几句牢骚却是自然的很。现在的单位领导,过年过节都得专门去老干部家听牢骚,阈值高的很。
  老魏只当听不懂导演话里的话,起身向四名老外说了几句英语,又回答了他们几句话,才回过头来,笑道:“外国友人嘛,又是咱们的同行,您多担待些,让他们把设备摆好,一会就不打扰你了。”
  “他们拍这个做什么?”
  “大概是想了解一下咱们中国的电视产业的发展吧。”老魏不甚清楚的道:“也是朋友介绍过来的,都是美国正经的大媒体,拿摄像机的是美国广播公司的,大概和咱们的央视差不多的地位。”
  孙璇听的斜了下眼,她是经常看内参的,知道美国光是电视网就有三个,美国广播公司只是其中之一,地位更是不能和央视相比,尤其是政治地位,两者是千差万别。
  导演不知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啧啧了两声,道:“看在他们千里迢迢过来的份上,我再给五分钟,过时不候了。”
  “好嘞。”老魏笑眯眯的答应了,又给前面支应了一声。
  老外也乖乖的答应了一声,三两下的将摄像机给支好了,并且半比划半翻译的,调整了台上的光源。
  演播厅里多的是熟悉摄影的人,好几位都注意到,老外将镜头主要对准了杨锐。
  孙璇也发现了此点,但并不觉得奇怪。
  在台上的六个人,除了周想作为主持人年轻貌美,剩下几位参加辩论的学者,上得了台面的就是杨锐了。
  就是让孙璇选择,她也会把主要的镜头对准杨锐。
  电视观众都是视觉动物,他们可不会因为你满腹经纶就觉得节目好看,如果是这样的话,电视台也不用精选帅气漂亮的演员和主持人了。
  电视观众是嘴上说要内涵,实际上要外表的人,这是电视这个媒介所决定的。
  孙璇自己编导节目的时候,也都是尽可能的挑选漂亮好看的……杨锐显然能够满足电视节目的一切要求,不拍他又拍谁。
  “好了,开始吧。”导演等美国人安静下来以后,举起手,命令开机。
  周想立即进入状态,道:“狄研究员,您请说吧。”
  狄河颂清咳一声,道:“我本人对律博定没有研究,不过,我是赞成抗心律理论的,杨锐委员斥责目前的抗心律理论没有意义,我想问,什么样的抗心律理论是有意义的?心律不齐是医学实践中遇到的很复杂的问题,我们总归需要面对这个问题吧。”
  “杨委员。”周想看向杨锐。
  杨锐点点头,道:“我分两方面回答吧。首先,心律不齐的问题的确需要我们面对,怎么面对,我一会具体说。其次,心脏早搏不需要治疗,此点毋庸置疑。”
  “咔咔咔咔咔咔咔……”
  照相机快门的声音,瞬间在演播厅里响了起来。
  所有人,包括杨锐在内,目光都落在了旁边的老外摄影师脸上。
  这位是一口气按了不知道多少个快门出来,却是没想到演播厅里比预想的还要安静。
  “停!”导演叫了一声,道:“刚才说的很好,杨委员,一会麻烦你再说一遍刚才的话。这位同志,你的照相机麻烦收起来吧。”
  老外摄影师有些不甘心的握紧照相机,用英语道:“我就想再照几张照片,再照几张可以吗?”
  “给你一分钟。”外联部的主任老魏也没问导演,直接就决定了。
  老外摄影师立即举起照相机,面向杨锐“咔咔咔咔咔”的连照了好几个角度。
  紧接着,就见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换了一卷胶卷,又是“咔咔咔咔咔”的连拍杨锐。
  “杰克,时间到了。”老魏喊了一声。
  “好的,好的,马上结束。”
  这名摄影师举起照相机,再仔细的拍摄了杨锐几张照片,然后意犹未尽的看看里面的剩余胶片数,再不情不愿的给其他学者来了张大合照。
  “我没问题了。”杰克收起了照相机,突然像是想起来似的,问杨锐道:“杨先生,您认为心脏早搏无需治疗,有证据吗?”
  “有的。”杨锐点点头。
  导演重重的咳嗽一声,喊道:“要采访结束了采访啊,行了,开始了开始了,各单位准备……”
  老魏赶紧上前,将老外杰克给劝住了。
  杰克倒是没有不高兴的表情,乖乖的推到了线外,然后与同行人咬起了耳朵。
  在导演的指挥下,杨锐将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继而道:“我接着解释如何面对心律不齐的问题,我们的确需要对抗心律不齐,但不能以目前的药物靶点来对抗。目前的药物靶点,不论是钠离子通道,还是钙离子通道,它们的特异性都不足,用于长期的抗心律治疗,弊大于利。这也是我说的,为什么早搏无需治疗,权衡利弊是是否用药的核心判断,患者得了癌症,化疗虽毒,也值得使用,但若只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早搏,大量吃药的后果是很难预料的。”
  “这不能证明律博定就是有问题的。”蒋同化终于发难,借着杨锐的话头,道:“你说大量吃药的后果很难预料,说明你也不知道吃药以后的结果是什么,对吗?”
  “我不知道具体的后果,但我能够分析利弊。”杨锐被他攻的稍微有些接不上话。
  蒋同化乘胜追击,问道:“怎么分析利弊?你都不知道具体的后果,你怎么分析?”
  杨锐没有被他催的着急起来,相反,明知道这是录播的杨锐,刻意舒缓紧张的做了两个深呼吸后,道:“蒋所长,你也是研究者,我也是研究者,难道我们在得到一个具体的数字之前,不能分析两个变量的大小吗?这就好像是有两袋苹果……”
  为了让电视前的听众听懂,杨锐想了个浅显的例子,道:“我左手替一袋苹果,右手提一袋苹果,如果两袋苹果的重量相差的大的话,我不用知道每袋里有多少苹果,也能知道哪袋苹果装的更多,你说是吗?”
  蒋同化心里骂了句“利嘴”,道:“你这是泛泛而谈,不能说明你对律博定的判断是正确的。任何人都可能犯错,毛主席都可能犯错,你怎么就能保证自己是对的?”
  “因为我是做过研究和重复试验的。”杨锐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道:“我没有能力进行临床试验,但是,就我做的一些前置实验来看,律博定的安全隐患极大,不应该上市经销!”
  蒋同化看傻子似的看杨锐,每个人的科研经费都是有限的,通常都是打折后又打折拿到的,将一大笔钱用于不相干的律博定的研究?
  哪怕只是些小实验,也花费不菲吧。
  杨锐却不觉得,侃侃而谈道:“律博定能够影响到钠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还有肾上腺素等等方面,这样的药物,依我看根本无法通过完整的动物实验,或许,这才是三木公司始终未曾将动物实验完成的原因……”
  杨锐的声音响亮而有磁性,虽然没有播音员训练过的嗓音正统,却似乎更有说服力一些。
  孙璇听的两眼放光,她虽然不是特别明白杨锐说的是什么,但那有什么关系呢?
  而在孙璇前方不远处,除了操纵摄像机的老外,其他三人却是开始了疯狂的记笔记。
  如果有鬼画符速度赛这样的赛事,三人一定能包揽奖牌。
  ……
  
956。第956章 红了脸
  
  孙璇不禁注意到了几个老外的动作。
  身为一名新闻记者当然,她现在已经是一名编导了,但任何一名媒体人,都有一颗新闻记者的心孙璇觉得,进到演播厅里来的老外的目的不单纯。
  不过,身为一名新闻记者,孙璇又觉得,四名老外,最老的都有五十多岁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昨天上午到北@京,今天就到了电视台的演播厅,把中国人民的演播事业当自己的事业,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又不是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所以,四个人一定是有全然利己的动机的,做一些不单纯的事情也不奇怪。
  或者,这四个人真的是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就不知道谁来自加拿大,谁来自美国,拿摄像机的大约是从加拿大来的吧,毕竟,加拿大人是懂技术的……
  孙璇的思维在空中转来转去,没两分钟,又被台上激烈的辩论给拉了回来。
  “律博定的研究过程长达数年,经得起推敲,严格遵守了各项药品的要求……”蒋同化赤膊上阵之后,言辞越来越激烈。
  他和杨锐的关系,说是国仇家恨有些过了,所仇家恨是差不多的,只有打败杨锐,再将他踏进泥里一万年,他的制药所才能拿到充沛的经费,完成从普通研究所向国内知名研究所的转变。
  杨锐更是寸土不让,他明知道律博定有问题,又怎么可能落人口舌,所以同样激进的道:“研究时间长不代表安全,至于各项要求?它首先就没有做完整的动物实验。”
  “这也是符合美国FDA规定的,美国FDA规定,任何药物在完成了基础的动物实验以后,就可以进入临床试验,通过以后就可以上市销售,长期的动物毒性实验可以在之后补上,这是为了节省药品上市的时间……”
  “我同意一些药品按此办理,中国的药品监督部门也可以学习,但是,抗心律药品的历史记录极其不良,律博定没有资格使用这样的规定,它应该进行完整的动物实验以后再上市,我相信,仅仅是心脏早搏的患者,等得住它。”
  “律博定可不光能治疗心脏早搏,它还对严重的心律不齐的病人有疗效,是延长这些病人的生命的良药……”
  “这就有意思了,你认为严重心律不齐的病人能够从律博定中得到好处?我认为恰恰相反,像是律博定这种特异性不足的药品,它产生的副作用可不是严重心率不齐的病人吃得消的。尤其是,大部分严重心律不齐的病人都伴随着多种心脏疾病,这让抗心率药物的副作用更加显著,我倒是认为,有必要详细了解相关的信息以后,再下结论。”
  “等你下了结论,许多严重心脏病患者都已经死了。”
  “就因为病人快要死了,所以我们就能随便用药了吗?越是对危重病人,我们的态度不是应该更严谨吗?”
  “律博定在美国针对危重病人的疗效很好。”
  “是吗?医药公司告诉你的吧,在没有充足的对照比较下,任何疗效很好的说法都是幌子,我不管美国人是怎么做的,如果律博定要在中国销售,它就应该进行完备的动物实验,并且公布详细的临床数据。”
  “美国的安全数据是世界领先的。”
  “也许吧,这不代表他们就永远都是对的。”
  杨锐的话说的斩钉截铁,配合他的手势姿态,竟让孙璇恍惚间有“挥斥方遒”的感觉。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好了,以至于孙璇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
  她不在乎杨锐说什么,又或者辩论双方谁胜谁负,就是这么看着,就令人感到很愉快了。
  “羞死了。”孙璇突然有捂脸的冲动,她敢肯定,自己的脸一定是发红了。
  孙璇小心翼翼的向两边看一看,试图证明没有人注意到自己。
  事实上,的确没有人注意一名小编导的表情。
  唯一令孙璇惊讶和不解的是,四名老外竟然一边和翻译嘀嘀咕咕,一边同样涨红了脸。
  孙璇觉得自己红了脸是有理由的,毕竟,男人又帅又认真的样子是很少见的,大部分男人都有很认真的时候,只是不帅而已,就好像同样是两匹马吃草,都吃的很认真,骏马就是风姿卓越,驽马……它一直都是这样吧?谁在乎呢。
  孙璇觉得自己红脸是有理由的,但是……但是!你们四个男老外,红脸是怎么回事?你们总不能是看杨锐看红了脸吧。
  突然,孙璇想到一种可能,猛的捂住自己的脸,羞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心里默念:完蛋了完蛋了,杨锐被男人看上了,听说美国有好多人爱好特别,怎么办怎么办?他们拍照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记的笔记里是什么东西?
  孙璇再想到内参中,许多奇奇怪怪的消息,不禁有些两眼发直。
  辩论却不会因为她丛生的念头而发生变化,
  蒋同化和杨锐也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
  至于其他三名学者,早都住口不言了,盖因蒋同化将战线拉的太后,一心想要证明律博定安全有效。
  杨锐又怎么可能承认,两人的辩论,也基本进行到了“律博定有问题我吃翔”和“律博定没问题我当众拉翔”的阶段。
  到这个地步,辩论就有些过于激烈了。
  再一次听到蒋同化说“如果律博定有问题的话,我登报道歉”的时候,导演喊了“停”,笑道:“时间差不多了,剪剪就能用了。”
  孙璇立即站出来拍拍手,笑道:“谢谢各位,大家晚上可以看我们的节目,晚上8点准时播放。”
  几名学者都笑呵呵的站了起来,包括没怎么说话的王老院士,也乐呵呵的。
  蒋同化轻轻的擦了一把汗,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再要是辩下去,他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孙璇则是来到杨锐面前,递给他一瓶水,笑道:“辛苦了,喝一杯吧。”
  “多谢。”杨锐摸着水是温的,一饮而尽。
  放下杯子,四名老外记者又出现在了杨锐面前。
  “杨委员,我们能不能采访采访您?”摄像组中的一员先是发出了邀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