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锐先生,如果不是直接向PCR上的投资的话,我只能批准20万美元的款项。”托拜尔斯想了很久,给出了这么一个数字。
翻译照例是给翻了过来。
杨锐微微摇头,道:“你刚刚还说有500万美元的限额,一下子就落到20万美元了。”
“500万美元是向PCR的投资。”托拜尔斯多肉的脸像是含羞草似的蜷起来,道:“这20万美元原来是能源部给我公关经费,我可以全部拿出来,您不管用在什么地方都可以。”
“我的确是想要些不管用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的资金,但20万太少了。”
“我或许还能帮您找到一些企业投资,是不要求回报的那种,总数不会太多,也许……10万美元,总数30万美元,先缓解一下您这边的需要怎么样?”托拜尔斯稍微提高了一些数量。
而他隐含在话里的意思,其实也是让杨锐做出些成绩看看。
毕竟,如果是投资二代PCR的话,不管是签署何种文件,都会有类似里程碑的支付条款。
杨锐的大曲线要求,却是天然的断绝了这种条款。
鉴于此,托拜尔斯或者他的上级,也不可能给予大额的一次性支付,否则,杨锐要是拿了钱不做PCR,或者做了PCR不与其合作,他们又有什么办法?
所以,这种钱只能是做手动限制了。
就像是很多慈善组织或者个人对大学的捐款一样,很多大学都拒绝接受制定目的和研究方向的捐款,前者为了看到自己的钱发挥作用,就只能做手动限制。
杨锐想了想,道:“虽然30万少了点,但也只能这样了,春节前能把钱打过来吗?”
“我一会就去打电话。合作愉快。”托拜尔斯停了一下,接着道:“如果您能在春节后推动PCR的研究的话,我或许能帮您争取到更多的无限制资金。”
这是杨锐有信心去做的事,而且,无论有没有托拜尔斯,有没有达尔贝科,杨锐都是要将PCR的技术更新下去的。
托拜尔斯所说的春节前后,对普通的学者来说,或许是一个极大的难题,指不定连年都过不好了,但对杨锐来说,无非就是个几个验证试验的事,和开胃小菜也差不了多少。
杨锐笑笑,道:“可不要再是十万二十万美元了。”
“不会了,如果您能推进二代PCR的研究进度,任何一个机构都会愿意给您投钱的。”托拜尔斯在杨锐的影响下,也莫名的感觉十万二十万美元很寒碜。
当然,就PCR来说,十万二十万确实是挺寒酸的。
这已经不是PCR刚刚面试的时期了,现在能看到PCR前景的人,比使用它的实验室还要多,而后者已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托拜尔斯告辞离开,旁边的乡镇干部们立即将杨锐围拢起来,大声询问。
因为老爹也在旁边,满脸的好奇模样,杨锐于是就给解释了一番。
当大家听到杨锐说500万美元的款项,一下子变成了30万美元,不禁纷纷摇头。
乡长更是义愤填膺,感同身受的道:“我就说做生意的人小气,30万够干什么,你们说是不是?”
“就是说,吹牛皮的时候厉害的很,还500万,还美元,到最后,要钱的时候就吹破牛皮了,30万美元也好意思说。”
“这美国人就和以前的老地主一样,见人就说我们家只吃细粮,一泡屎拉出来,满地的玉米粒。”此言一出,把几个人都给逗笑了。
“吃玉米就是吃玉米,说什么500万,最后还不是只能拿出30万……”乡镇再次重复了一遍数字。
过了几秒钟,在座的乡镇干部突然都有些发傻。
“咦,我刚才说的是30万?”乡长第三次重复。
“美元。”旁边的干部给补充了一句。
“美国人给30万美元?”乡长怀疑而不自信的看向杨锐,不知道是自己的耳朵错了,还是嘴巴错了。
杨锐只能露出亲切的笑容,向大家打个招呼,返回卧室。
一辈子在西寨子乡打拼的干部们,却是一阵长吁短叹。
“老书记,杨书记,咱们真得把这个开发区建出来了。”乡长满心的感慨道:“看看现在年轻人做的事,再看看我们做的事,差太多了。”
“是,杨书记,我们一定支持您,把开发区给建出来。”
“建起来,砸锅卖铁也要建起来。”
大家终于找到了表忠心的机会,一个个的举起胳膊,在空中飞舞,恨不得将空气挖一块出来建房子。
850。第850章 分配
杨锐对托拜尔斯开出的条件也是很有兴趣。
30万美元的确不多,但怎么说都是美元外汇了。
而且,这笔钱是对杨锐来说不多,不是真的不多。
换算成人民币,怎么也能当百八十万来用了。放给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任何一名或者几名研究员,都能将之兴奋的半死。
更重要的是,托拜尔斯代表美国能源部放出的这笔钱,给杨锐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现如今,能从美国人手里拿到经费的外国实验室还是不多的,算上欧洲的实验室也是不多的。而经费这种事儿,它其实是有惯性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者找经费,就像是找工作一样,第一份工作是非常难的,你得拿出太多太多的东西来证明自己,就好像学历、成绩、奖项、证书……
但是,当第一份工作被得到了以后,再要找第二份工作的话,就用不着各种有料无聊的前序证明了,只要证明自己在第一份工作中的成果即可。
对80年代的骄傲美国人来说,一名亚洲人的学历、经验、学术能力都是不重要的,反而是一笔美国资金的注入,会让人更想知道为什么。
若是能有相应的成果的话,再想拿第二笔美元经费就容易的多了。
包括美国能源部,国立基金会或者私人捐助机构都会将曾经得到过美国经费的杨锐,看做是普通而正常的候选人,而非一名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亚洲学者。
在学术领域,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
比如有美国留学经历的学者,即使回到了中国,也特别喜欢申请来自美国的经费,或者与美国学者合作。
一方面,相比国内清粥似的学术经费,美国的经费量大管饱,另一方面,美国的经费程序明晰事儿少,然而,这么诱惑人的经费,为什么是有美国留学经历的学者才申请?中国本土学者申请的为什么就那么少?难不成,中国本土学者的水平就一定比美国留学回来的低?
从统计上来说,自然不可能如此。
正确的理由,就是经费的惯性。
对一家美国机构来说,将钱给一个新人,显然是会有各大的风险的,他们更愿意将钱交给熟悉的,至少是其他美国机构熟悉的学者。
这与银行喜欢放贷款给还过贷款的人是一样一样的。
在美国申请过经费的人,回到中国或者去往非洲,一样好申请经费。
没申请过的,您就慢慢熬吧,没啥特殊点的地方,申请书或许连基础筛选都过不去。
有人会高喊,谁都有第一次,你不给我机会呵呵。
对杨锐来说,第一次从美国人手里拿钱,30万美元的自由资金,要比500万美元的投资性的资金有意义的多。
而这笔钱,他用在离子通道实验室,也比自己用掉更有价值。
高端实验室都是用海量经费养出来的,以杨锐而今的条件,他若是想要在高端实验室里工作是很简单的,包括达尔贝科这样的诺贝尔奖得主中的牛人,都会想方设法的满足杨锐的科研需求,条件会好的惊人。
有很多科学家都是愿意在实验室里纯科研,不操心的。剑桥的卡文迪许实验室里就经常拥有两名甚至三名的诺贝尔奖得主。
但是,想要完全的科研自由和完整的科研成果,就要自己拥有一间高端实验室,就要大量的开源。
依靠自己赚钱养离子通道实验室是不现实的,北大也不见得能接受。而要北大自己养当然更不现实,就算杨锐拿到了诺贝尔奖提名,以国内80年代的条件,也是养不起世界级的生物基础实验室的。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不管是投资电力还是投资猪肉,都比投资生物基础研究更有用。
吸收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是一家顶级实验室必备的属性。
当然,杨锐也要让这笔钱的价值凸显,从而拿到第二笔钱,第三笔钱……
投资…回报的模式是最理想的,只是真正能做到的实验室不多。
花了钱做不出成果来才是常态。
花钱就能出成果?神还有求必应呢。
对杨锐来说,出成果是相对简单一些的,可也不是必然。好在托拜尔斯比他更着急,也不知道通过了哪个部门,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将资金转了过来。
杨锐立即通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诸人,召开电话会议。
说是电话会议,也就是长途电话开免提的操作,许正平等人听说有30万美元的经费,自然是积极的不行,一群人都挤在了会议室里。
“这笔钱我是准备平均分配了。”杨锐第一句话,就将摩拳擦掌的几个人给镇住了。
不等电话另一边传来声音,杨锐继续道:“30万美元虽然是自由资金,但我还是决定全部放进公立实验室,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会得到25万美元。另外5万美元,交给西堡中学实验室。”
这下子,还为平均分配而纠结不已的研究员们顿时怨声哀道,电话里更是一片混乱的声音和电流声。
“中学实验室有什么投资的必要啊。”
“5万美元用到中学实验室也太浪费了吧。”
“中学实验室有人做实验吗?”
杨锐使劲敲敲话筒,道:“西堡中学实验室将与医药技术开发区合作。以后,你们也少不了要外派到医药技术开发区的时候,到时候,实验室里的条件连验证实验都做不了怎么办?”
尽管华锐制药是河东省医药技术开发区目前招揽来的唯一一家医药公司,但就编制和性质而言,河东省医药技术开发区仍然是公立单位,将西堡中学的实验室配套过去,还是非常合适的。请北大的教授来帮忙,也没有问题。
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员们顿时不叫唤了。
许正平总结道:“如果确实有用的话,5万美元的设备更新也不贵。”
“咱们说剩下的25万美元吧。”范振龙的话立刻得到众人的赞同。
杨锐咳嗽一声,道:“25万美元,我计划先分配18万美元出来,相互作用蛋白组分6万美元,G蛋白组分6万美元,克隆组分6万美元。”
“克隆组也有6万?”负责这个项目的苏帆自己惊讶的叫了起来。
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里,杨锐的项目自然是最大的,不过,他并没有做长期项目,往往是一个项目完成了,就做另一个项目。而在杨锐以下,许正平的相互作用蛋白组,以及苏先凯等人进行的G蛋白组是次级长期项目。
与之相比,苏帆的克隆组是获得资源最少的,还一度被取消过。
即使是到了现在,克隆组也是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内部称呼,并没有得到专门的项目名称,负责这个项目的苏帆也没有想过能与相互蛋白组平起平坐。
杨锐却是知道克隆项目的社会效应,因此很愿意投入。
不像是PCR,甭管克隆什么东西,都是相当复杂而精细的实验,没有长时间的投入是见不到效果的,杨锐想要沾到克隆的社会效应,就得提前准备。
他肯定的道:“克隆组要将进度加快起来,我对你们也没有成果要求,你们按期给我报告就行了。”
苏帆一个劲的应是。
焦阳平和田兵等人热切的瞅瞅苏帆,申请发言道:“剩下的7万美元呢?”
“预备金,给基因组学,你们谁有好的项目,就可以申请,拿走一部分也行,全部拿走也可以。”基因组学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可供研究的范围很广,杨锐的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规模渐渐扩大,就要大家自己找项目来申请了。
对资深研究者来说,找项目什么的是最简单的事了,也无人反对。
“有时间要求吗?”许正平多问了一句。
杨锐嘿嘿的笑了两声,说:“下一批资金到位的话,肯定不会是平均分配了,所以……大家自己安排时间。”
挂上电话,杨锐能够想象到实验室里诸人纠结的神情。
好好过个春节这种事,做了科研以后,就不要想了。
科研从来都是全球竞争性的,你在家里过15天的春节,美国人可不会因此而延长圣诞假期想过春节的,想过泼水节的,想过宰牲节的,完全可以进入时间竞争没那么激烈的产业界,或者当一名拖稿的作家,技术和专利这种东西,要是拖稿拖到了别人做出来,那之前的工作就白辛苦了。
杨锐自己也是不准备大过春节了。
他抢在春节以前,将西捷工厂和西堡镇中学的实验室整理了出来,就开始为更新PCR技术做准备等到年三十以后,再想找工人或者仪器设备商来帮忙就难了。
好在河东省政府很重视杨锐的工作,负责联络的干部听说杨锐有意重整实验室,立即从平江调了一支专业的搬家队伍过来,纯国企的工人们虽然有些懒洋洋的,但手里的活计还是非常不错,在杨锐的指挥下,一群人将本来准备给药厂用的几台机器先搬了出来,临时装到西堡中学的实验里,然后等着杨锐用完了再拆回去。
实验室也因此得到了省级重点工程的殊荣,比西堡中学更早的升级换代
851。第851章 革命
从西寨子乡到西堡镇的路上,到处挂着“大干快干”,“大干100天,为春节献礼”之类的标语,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淫@邪的派对之路。
而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两边,每隔一段路就能看到工作的施工队,却是在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
河东省是个穷省,省内虽有矿产资源和一些农林业资源,但在80年代的中国,原料是卖不出价格的。因此,河东省政府虽然很看重这个医药技术开发区,但也没有能力拓宽道路,或者新建全省都没有一条的高速公路。
于是,将一些危险的弯道重修,或者将变形的实在不成样子的道路维护一下,就是他们所能做出的最大限度的付出了。
不过,在寒冷的冬季做建筑施工,真的好吗?
杨锐望着窗外辛勤的劳动者,精神有些放空。
“等杨主任下一次来的时候,这边的路就修好了。”来自省府的窦远航热情的介绍着,目光轻轻的从杨锐脸上,扫到旁边的托拜尔斯。
窦远航是省府派至开发区的科级干部,在开发区筹建的这段时间里,又派过来联络杨锐和托拜尔斯。
尽管托拜尔斯留在荒凉的西寨子乡的目的是联络杨锐,但窦远航还是习惯性的关注托拜尔斯。
杨锐则不怎么在乎窦远航的心思,淡定的笑了笑,继续放空思路。
托拜尔斯在翻译的帮助下哈哈的笑了起来,说:“如果医药公司建设成功,它缴纳的税收可以让你们想建多少条路就建多少条路。”
窦远航的眼皮跳了一下:“托拜尔斯先生看好我们的开发区吗?其实我们的开发区还有位置剩余下来,你们投资的话,省里的领导一定会很重视的。”
“我代表能源部,没有东西投资给你们。”
“哦,托拜尔斯有朋友介绍过来也很好。”窦远航好不容易遇到这样一个机会,赶紧抓住。
托拜尔斯却是摇了一下头,道:“我不会介绍的。”
“为什么?”
“因为我看好的是杨锐先生,不是这个开发区。”多肉型美国人一副很实在的样子。
窦远航心里狂汗,您会不会聊天啊,他强行扳回来,道:“杨锐先生都决定到开发区来了,这不正说明开发区的未来吗?”
托拜尔斯用奇怪的眼神看着窦远航,道:“我承认杨锐的科研天赋,但他的商业天赋并不突出,坦白的说,建厂在这里,我完全无法理解,河东省是内陆省,不仅不靠海,经济也不发达,这里甚至连一个机场都没有。”
窦远航瞠目结舌,咱们聊天的点不对吧。
托拜尔斯却是说的很高兴的道:“你知道吗,即使在美国,跨越州也是没什么前途的,知道什么是跨越洲吗?就是人们从东海岸飞到西海岸,或者从西海岸飞回来,不停经过的那些内陆州,在纽约或者洛杉矶工作的美国人,不知要多少次的飞过这些跨越洲,但他们从来都不会停靠,甚至懒得了解。”
“原来如此,真是有趣的知识啊。”窦远航听着翻译拼了老命翻译过来的话,一点聊天的兴趣都没有了。
托拜尔斯依然不放过他,叹口气,道:“河东省就是跨越洲啊,这样的内陆省,只要静静地开发农业,认真的节省资源就好了,建厂在这里,太浪费了。”
窦远航忍不住道:“我们河东省也是地大物博的资源省,别看我们地处内陆,但我们的条件并不逊色于沿海省份,比如电力资源,我们省就是全国排名靠前的……”
“比上@海如何?”托拜尔斯打断他的话。
窦远航哑然。
“也比不上京城吧。”托拜尔斯又问。
“是不能和他们比,全国也没哪个省能和他们比啊。”
“所以呀,华锐就应该建厂到这些地方的。我很难理解的一点也是这个,香港本来是很好的建厂地点的,我想,建厂到河东省,一定是您的意见吧。”托拜尔斯将头转了过来,直接问向杨锐。
杨锐像是才听到似的,“哦”了一声。
“杨锐先生在考虑问题?”托拜尔斯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累了,休息一下。”杨锐总算完整的说了一句话。
托拜尔斯、翻译和窦远航等人,都乖乖的不说话了。
一路无话的抵达西堡镇中学,大约用了个多小时。
杨锐用冷水洗了一把脸,紧接着就进入了实验状态。
开发一种技术,即使这种技术的全部思路和方法都已经知道,重复出来也是不轻松的。这就好像是在自己家里学长辈做菜,长辈手把手的教,也不见得就能教出好厨艺来,想做出一模一样的菜肴更是艰难。
而且,不同于使用技术,技术开发是一个系列问题。PCR本身算是简单的了,杨锐当日也做了好几个月,现在改进PCR,固然是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可工作压力还是存在的。
建摩天大楼的确会让人累的半死,盖农家小院也不见得就轻松了。
为了充分利用春节这段时间,杨锐刚刚调整好了西堡中学实验室,就进入了反向PCR的开发当中。
比起标志性的二代PCR,也就是荧光定量PCR,反向PCR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但是,这是马后炮的看法。
以30年后的观点来看,反向PCR的确是一项简单的小进步。可在85年的生物界,这就是最先进的技术。
二代三代的分法,本身就是一种人为的分法,如果愿意,杨锐可以自己把PCR分成9级,说反向PCR是第二级,也不会有太多人反对,说不定还会就此流行开来。
当然,仅仅是反向PCR,大约是不会让达尔贝科或者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者们满意,可作为一种阶段性的胜利,其价值还是很不小的。
杨锐估摸着,就此套来一两百万美元的无限制经费,应当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而且,反向PCR的专利还得是自己的。
为了将这个计划施行下去,杨锐一路努力奋斗到了大年三十,才决定休息一日。
同时休息的,还有累的半死的托拜尔斯。
作为一名联络员,多肉型美国人托拜尔斯先生还是非常称职的。
这些天,杨锐做实验,他是随行伺候,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和华锐实验室用到他的时候,他也是有求必应。
为此,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杨锐也就顺便将托拜尔斯邀请到了自己家来过年,吃年夜饭不邀请也是不行,人家天天跟着你屁股后面,总不能到了过年的时间赶走。
托拜尔斯显的很高兴,乐呵呵的陪着杨锐的爷爷下棋,陪着姑姑聊天,陪着锐妈包饺子,等着看自己听不懂的春节联欢晚会。
为了表示庆祝,杨家今年的年夜饭,也放在了杨锐家,一群人兴高采烈的聚集起来,也不在乎多不多托拜尔斯一个。
唯一有些愁眉不展的是托拜尔斯的翻译,省府的命令和国际友人的重要性,让翻译想回家过年都不行。
夜幕降临,过年的气氛也越发的浓了。
快到7点钟的时候,杨峰看看手表,道:“要放炮了,准备吃饭吧。”
河东省的习俗,年夜饭之前,是要放炮的。
锐妈也看看表,道:“等放炮我就下饺子。”
她话音刚落,就听门外传来“噼里啪啦”和“砰砰砰”的声音
托拜尔斯高兴的鼓掌,转瞬,有些迟疑的站了起来,侧耳倾听,大声喊:“你们的鞭炮很特别啊,和我在唐人街听到的不一样。”
“是不一样。”杨锐大喊的回了一句,用的是英语。
托拜尔斯却像是完全没有听到他说什么,突然手指着前面,用尽全身的力气“啊……”的喊了起来。
杨锐回过头去,就见一名手持56式自动步枪的村民,枪口朝上,脸上带着新春的喜悦,扣动扳机。
近距离的“嗖嗖嗖”,混合着“啪啪啪”枪声,只用了两秒钟时间,就将托拜尔斯吓到了桌子底下。
杨锐不得不弯下腰,用尽全力,才将托拜尔斯从桌子底下拔出来。
“不是你想的那样。”杨锐说。
“我知道,你们喜欢革命,你们不怕革命,你们要达成愿望了。”托拜尔斯顿了一下,就听天空中传来“咚咚”的沉闷如雷的炮声。托拜尔斯大声又胆怯的问:“那是大炮,是吗?我听过炮声,你们在攻打哪里?监狱吗?”
“我们没有攻打任何地方,你刚才听到的是高射炮的声音。”似乎是为杨锐做解释的,他说话的时候,背景就是纯纯的高射炮的声音。
托拜尔斯绝望的喊:“你们革命了,是吗?”
“就是为了省钱。”杨锐叹口气,说:“这些是大家民兵训练的时候特意留下来的,比炮的声音还响,还不要钱。”
托拜尔斯根本不信,一个劲的往桌子下溜,总算挣脱了杨锐,手又指向前方,还想把杨锐拖进来。
杨锐稳住了身子,都不用向后看,就能听到捷克造的轻机枪,发出欢快的“哒哒哒哒”声。
……
852。第852章 手榴弹
初一清晨,杨锐是被连绵的枪炮声吵醒的。
起床洗洗脸刷刷牙,再到隔壁房间看看,果然见托拜尔斯穿着睡裤趴地上,一脸的惶恐和不安。
“我们老家的规矩要放开门炮,谁家打开大门以前,都要放一挂炮,讨个吉利。”杨锐拍拍托拜尔斯,将他从地上扶起来,用英语解释。
托拜尔斯尴尬的笑一笑,多肉的脸像是在迎接雨水似的抖动,道:“我是早起锻炼身体。”
说着,托拜尔斯做了一个健身的动作。
杨锐自然不会揭破,呵呵的笑两声,道:“那你继续,一会出来吃早饭,早饭过后,我们再去门口放鞭炮。”
“是真的放鞭炮吗?”
“是真的鞭炮。要不然呢。”杨锐笑着回答。
“唔……我以为你们的风俗是不放真的鞭炮。”托拜尔斯讪笑两声。
杨锐的表兄杨方此时从旁边探出头来,好奇的看着这只多肉型老外,以及他的睡裤,问:“你们说啥?给我翻译翻译呗。”
杨锐道:“他问咱们既然有枪和高射炮,为啥要用鞭炮。”
“枪炮不能乱打啊,只能冲着天,再说了,出去玩带枪多重啊,鞭炮就随便了。”杨方说着又道:“赶紧的,你给他翻译过去,咱也算是和老外聊过天的人了。”
杨锐于是就给翻译了。
杨方比杨锐大一岁,读了初中以后就去当了兵,退伍回家,即被安排到了县武装部开小车。在80年代,到单位开车是比当公务员体面的多的工作,就好像一个在航空公司坐办公室,一个在航空公司开飞机的感觉一样。
不仅如此,开小车的工作还相当的自由,不用像是其他工作那样有诸多限制。杨方也没有要上进当官的兴趣,一天就是寻着好玩的去做。
今天,杨方是将目标放在了托拜尔斯身上。
他通过杨锐和对方说了两句话,说的高兴了,一拍脑袋,道:“我今天带你们去玩个有意思的。”
“恩?”
“去炸鱼怎样?老外不玩这个吧。”杨方说着弯下腰,道:“我上次在你们家放了个两个箱子。”
他说着拖出一个军绿色的弹药箱。
杨锐突然有不好的预感。
杨方却是顺手又从床底下捞出一只撬棍,就地一撬,就见弹药箱里,露出整齐的两排手榴弹。
“来,搭把手。”杨方自然而然的要求杨锐,将弹药箱提到桌子上来。
这时候,就能看到军绿色的弹药箱旁边有白漆写着“67式木柄手榴弹”,第二排是三组数字写成的编号,然后又是一排稍小些的白漆字迹:30个全重23公斤。
“67式木柄手榴弹,海军都用。”杨方拿出两只手榴弹,一手一只,然后用右手的敲敲左手的,发出清脆的敲击声,得意的道:“我给你说,前几年,就西沙海战的时候,咱们海军就是用67式,56冲和40火揍的小越南。哦,海上民兵也有参战,还占了两个岛。”
“杨锐先生,你们在聊些什么,哈哈,这些……是你说的鞭炮吗?”托拜尔斯的声音都变尖了。
杨锐轻轻的抓住杨方的两只手,将两颗手榴弹小心的放回弹药箱,对托拜尔斯道:“你别担心,我们在聊天,说起我们的国家的海上民兵的事。”
“什么是海上民兵?”
杨锐想了想,道:“差不多就是武装渔民的意思。”
“但是,河东省不是内陆省吗?这和我睡在弹药箱上面有什么关系。”托拜尔斯的嘴角也开始抽动了。
杨锐的嘴角也在抽抽,他有时候也到这房间来睡个午觉什么的。
“看把老外高兴的。你给他说,我知道个地方,鱼贼好吃。”杨方哈哈的大笑,三两下将箱子钉起来,顺手扛起,又让杨锐扛另一个。
“危险不?”杨锐扛起另一箱手榴弹,有些心虚,又有些跃跃欲试。
玩手榴弹想起来还是挺带感的。
杨方摆摆手,道:“危险啥呀,我给你说,我们销毁手榴弹,都是去河里,知道为啥不?”
杨锐摇头。
“我就说,你们读大学都读了些啥,这个都想不到。你弄艘船到河上面,手榴弹就往水里扔,除了身上弄湿些,怎么样都不会炸到人。要是不小心,手榴弹脱手了,怎么办?”
“恩?”杨锐完全是懵懂状。
“跳水里啊。”杨方恨铁不成钢的道:“木船不值钱,炸了就炸了,河也不深,淹不死你,也丢不了东西,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