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以80年代的国内制造水平,科研装备的国产化还遥远的很呢,想自制结晶器,即使是较简单的搅拌槽冷却器,估计都很难做出来。
  要从期刊里找出来,难度就更大了。
  论文里描述较多的都是原理和技术,直接给答案的可是少之又少。而且,论文里更少见成熟的设备构造,作者往往喜欢改造来改造去的,与最终使用的产物区别较大。
  这也就是80年代的期刊,要是30年后的,干脆找也甭找了。
  “没有咋办?”低声的询问里,有着浓浓的忧虑。
  “找不到也得找,厂里没有就去省里找。一个蒸发结晶器要几万美元,德国人怎么不去抢?我们自己做了,看姓韩的还有什么说头。”这位是一股子发狠的气势。
  忧虑者埋怨道:“韩以前在总厂也就算了,这到了罐头厂,怎么还管咱们总厂的事?”
  “听说分厂的人不爱搭理他,估计想回来了。”
  “怎么就没把他给烂到罐头里。”
  杨锐听到此处暗想:姓韩的应该就是罐头厂的新任党委书记韩森吧。看来,这两个年轻人是反对外购德国设备的。
  想想也是,如今的企业收入低,外汇紧缺,而外国仪器却是一点都不便宜,相比之下,进口货就太贵了。日本货还稍好一点,欧洲货的价格实在不是西堡肉联厂这样的企业能轻易承受的。
  “有共同的敌人,还是帮一下吧。”杨锐脑中忽然冒出了这个念头。
  他心情正好,也不在乎能不能赚钱了,从公文包里掏出纸笔,想了想,当场画起了图纸,并写上了标注。
  国外80年代的蒸发结晶器,也就是国内90年代末的水准。论高端,这种东西是够不上的,统共就是几十个部件,虽然有一些焊接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可都算不得困难。
  杨锐目前是没精力做这种复杂仪器的,干脆挑了两套成熟的仪器,尽可能详细的画了出来。
  虽说是简单,那也画了两个小时。
  身后两名年轻人都放弃要走的时候,杨锐才将那二十多页纸叠起来,随手塞到其中一人的怀里,说:“这是我以前看书记下的图纸,说不定有用,你们参考一下。”
  说完,杨锐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就揣着包离开了。
  明天要公布成绩呢,再不回去睡觉会迟到的。
  ……
  
73。第73章 平均分
  
  西堡中学考试结束当日,赵丹年就组织老师们批改试卷,他迫切的想知道杨锐的锐学组成绩如何,比其他人都想。
  这个学习小组成立也有两个多月三个月的时间了,假若是雷声大雨点小,赵校长自然要考虑其他的处理方式,比如将杨锐单列出来,让他不要浪费时间在别人身上,一个人奋力考个大学出来,也算西堡中学完成了零的突破。
  可另一方面,要是锐学组的成绩好,赵校长又会是另一个处理方向。以学校本身来说,一个学生考的再好,也不如一群学生考的好厉害。
  毕竟,一个学生可以用天赋什么的来解释,许多乡镇中学有大学生考入,多半也是这个原因。
  可要是有一群学生通过高考,那就太牛逼了。
  赵丹年想的就是这个词。在他生命的大部分年月里,周围人对他的评价都是牛逼。
  别人不敢进儿童团反而嘲笑声起的时候,他敢,事实证明,他是孩子里最牛逼的;别人不敢挎红缨枪站岗反而嘲笑声起的时候,他敢,事实证明,他是少年里最牛逼的;别人不敢进学校读书反而嘲笑声起的时候,他敢,事实证明,他是连队里最牛逼的;别人不敢做校长怕批斗反而嘲笑声起的时候,他敢,事实证明,他是西堡镇里最牛逼的。
  然而,高考开始,真的以分数定天命的时候,赵丹年的西堡中学却陷入了低潮。
  乡镇中学的生源太差了。
  读到高中的学生,个顶个的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最少得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但凡有点办法,都要把孩子送到省城、地区,最起码送到县城里去。
  留在西堡中学的学生,要么是只有望子成龙之心,又一点办法都没有的,要么是有点办法,却一点望子成龙之心都没有的。
  这样的家庭,自然与书香门第攀不上关系。
  与书香门第攀不上关系,在最需要读书的年代,自然无法接受家庭教育。
  而在82年的高中生,无法接受家庭教育就意味着没有接受过教育,甭管拿的是什么证书,一个个都等于是小学文化程度。
  这样的学生想要考上高中,难度可想而知。
  更让赵校长感觉艰难的是教师。
  谁爱留在乡镇中学里啊。
  求贤若渴的单位多了。
  在后世人眼里,国企似乎是一成不变的僵硬体制,实际上,那是经过了数十年发展以后的结果。
  在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所有这些国家单位想的都不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如何吃掉别人家的一亩三分地,如何扩张,如何将党的事业扩展到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边边角角……
  挖墙脚这种事儿,可不是私企时代才有的。
  现在,别说是县一中或者胜利中学这样的单位,就是县委县政府,都有人盯着其他单位,********的想着将别人家的精英给拽过来。
  被挖的人虽然不能拿到更多的工资和奖金,但在其他待遇方面,却是可以放松的。比如是否分房,是否分楼房,是否能有一个更适合的岗位,是否能够更受器重……
  挖人一方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业务好只是最基础的一部分,篮球打的好也可以是理由之一,能唱会跳,字写的好,文章写的妙,甚至因为长得帅,都可以成为挖人的理由。
  赵丹年竭尽全力,也只能让西堡中学的待遇比其他乡镇中学强一点,至于县中之类的地方,他无论如何都是比不了的。
  人家大国企可以把自己的单位建的比县城还漂亮,一个乡镇中学又哪里有此等资源。
  所以,最近几年出了成绩的年轻老师,都一个个被挖走了。
  还好国企挖中老年的比较少,才让西堡中学留下了卢老师这样的些许骨干。当然,这也是卢老师他们没有主动调走,否则,该留不下的还是留不下。
  锐学组的出现给了赵校长另一个思路。
  其实,他也不追求什么普遍性,只要这一届的回炉班能放一个卫星,西堡中学的牌子就能打出去。
  到时候,有了好的生源,再找县里要一点政策,找老师什么的也就方便了。
  可以说,赵丹年关心锐学组成员的成绩,比杨锐还多一些。
  20多名老师分成七组,坐在几个教室里,唰唰的批改着卷子。
  赵丹年一间屋子一间屋子的绕着看,时不时的还要拿起一份卷子,看看答的怎么样。
  他记不得锐学组所有人的名单,可领头的几个总是能记得的,最近向他告状的学生和老师不是一个两个了,赵丹年虽然装了糊涂,名字却是记下了。
  赵丹年找到了王国华,黄仁和刘珊的试卷,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然后发出长长的叹息。
  以高考为标准的卷子,某些题目还是改了一下的原题,结果三人的成绩都只有六七十分,最高的刘珊也不过77分而已,最低的黄仁是58分。
  高考数学是120分的,77分按百分制来算,等于是64,刚刚跨过了及格线。58分等于百分制的48分,若是毕业班的学生尚算可以,可落在回炉班里,却不能算顶尖了。
  数学一向是重点科目,现在的人都相信,学好了数学,物理和化学都不难。
  所以,虽然西堡中学能考及格的学生不多,全县范围内却不少。
  “他们才复习了3个月不到,高考的时候,应该还能提高一点。”卢老师看出了校长的担心,低声安慰了一句。
  “能提高多少?”校长摇摇头,指着刘珊的卷子道:“这个学生我知道,今年应该有希望,其他两个,估计悬了。”
  “回炉班有68人呢。”
  赵丹年呵呵笑了两声,回炉班的学生什么程度,他哪里能不知道,除了分最高的几个有希望考大专以外,其他都是奔着大中专去的。浪费时间就浪费时间了,小中专难考不亚于考大学,乡镇中学的大部分生源,就是这些考不上小中专,又想脱离农门的孩子。
  卢老师也讪讪的笑了两声,从试卷底下抽出了李学工和许静的卷子,道:“他们两个这次一个92分,一个86分,提高了快10分,说明还是有效果的。”
  “哦?藏的这么深。”赵丹年脸上又有了笑容,想想道:“你把杨锐的学习小组的卷子都单另拿出来,最好做个比较。对了,杨锐考了多少?”
  “杨锐120分。”卢老师表情有点古怪道:“这孩子平时也不怎么学习,还用时间给其他学生上课,监堂的时候我也看着,20分钟不到就交卷了,没想到连粗心会扣掉的题都没有。”
  “满分?满分就不要管他了,这孩子也18岁了吧,我十八岁都杀了两个汉奸了,该做什么,他自己清楚。”想到杨锐至少能考上大学,赵丹年总算轻松了一些,又有闲情逸致谈自己的光荣历史了。
  卢老师是个文人,每次听这种事都心惊胆战的,勉强笑了两句,去整理数学卷子了。
  一会儿,锐学组现有的47个人的试卷都被整理了出来。这其中,锐学组的正式组员37人,后备组员10人,但卢老师他们不会分那么细致,全给放在了另一张桌子上。
  赵丹年微笑着,一张张翻看。
  最上面的就是杨锐的满分卷,上面的红勾打的整整齐齐。
  第二张是李学工的92分,红勾有点零散,尤其是第二页的大题,多的是红勾上打一点的半对。
  第三张是许静的86分,接着是在实验室帮忙的姚尺的80分,再是刘珊的77分……到了第10名,只有64分了。
  看到此处,赵丹年的脸色又阴了。
  试卷明显是从高分到低分排列的,换言之,高分的学生就没有几个。
  虽然西堡中学原来就是这样,可希望破灭的滋味,还是不让人好受。
  赵丹年缓缓的点了一根烟,随便向下翻了一会,看到一堆的五六十分,也就没了心情,问:“就提高了这么一点?”
  “我算了锐学组的学生的平均分,增加了10分以上,其实是有效果的。”
  “十分可不够考大学的。”赵丹年没再说话。
  教师里变的非常沉默,其他老师的心里也不舒服。
  他们还指望着锐学组一飞冲天呢,杨锐平日里给他们的感觉,可不就是这样。
  可仅仅十分的增加?
  回炉班的学生成绩最多的区间就是280分到320分,增加10分,也就是330分,离380分的大专线还有好长的一段距离。
  而且,分数越高的学生长分越慢。
  赵丹年想到杨锐许诺给自己的10名大学生,不由暗暗摇头,心想:我这是吃了迷魂药了?怎么就相信这么一个学生的话了。
  “校长,我们化学组的卷子也批出来了。”庄牧生等人和卢老师他们在一个教室里批卷,算出了分数,就拿到了前面来。
  “我看看吧。”赵丹年发现桌面上有两叠试卷,似乎也是按照锐学组和非锐学组来安排的。
  但这一次,他没去翻锐学组的试卷,而是先翻了另一叠。
  最高分74分,第二名68分……翻了几张卷子,赵丹年兴趣更减,顺手翻开了锐学组成员的试卷。
  这次的第二名是何成,一个没听说过的名字,得分81。
  化学是满分100的试卷,81分还算是可以,随后,照旧是几个六七十分,然后是一水儿的四五十分。
  也不高。
  赵丹年默默的想着。
  庄牧生倒是脸上挂笑,道:“自从杨锐搞了那个实验室,大家学化学都积极多了,分数提高的比较快,平均分比上次多了10分以上,杨锐的学习小组,平均分高了15分,而且,这个考了74分的何成就是在实验室里做助手的,他上次化学只有30多分。”
  赵丹年听到平均分高了15分,心里一动,问:“高分的学生,分数涨了吗?”
  “涨了,是真的挺平均的。”庄牧生改出分数的时间更早,也多看了一会分数。
  赵丹年又觉得高兴了。
  数学和化学两项,一个增加10分,一个增加15分,那就是25分了,对320分的学生还不够,可对360分的学生就够了。
  许多回炉班的学生,多读一年也就涨个二十分,尤其是几个高分学生,到了三百五六十分的时候,怎么都不涨了。
  别人不用管,这几个高分学生要是也增分了,考个大专就很有希望了。
  “物理批出来了吗?”赵丹年的念头突然通达了。
  物理老师在隔壁教室,被庄牧生给喊了进来。
  前者没有将锐学组的试卷抽出来,于是几个人帮忙,将之分成了两份,又算了平均分,再与入学时的测试对比。
  “其他学生的变化不大,锐学组的学生,平均能增加10分。”物理老师刚才一直在隔壁,没把10分当回事,笑了笑说:“我说埋头苦学不行,还得抬头看天,要听老师讲课。那些孩子学的那么累,这样子再怎么长分,如果听我的,再努力学,怎么都要多几分出来,以后还能涨。”
  “他们数学平均分也加了十分。”卢老师轻声说。
  “化学平均增加了15分。”庄牧生跟着说了一句。
  “一共加了35分?”物理老师给了一个合数,忽然一抖,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35分对此时的学生来说,等于是多考了一门课。
  赵丹年亦是浑身颤动,兴奋的叫了一声“好”,又喊:“去问其他组批的怎么样了?”
  
74。第74章 光荣榜
  
  “我去问。”庄牧生一马当先,冲出了教室。
  他太好奇了,要说一个实验室就能把化学成绩提高15分,作为化学老师的他是不相信的,如今数学和物理都证明有了分数增加,他就更想知道其他科目的情况了。
  赵丹年和卢老师等人留在教室里,一口接一口的吸烟,很快将房间吐成了仙境一般。
  “校长,老庄说您要看成绩?”生物老师先过来了。
  “对,卷子拿过来了没?”校长熄灭了烟头。
  “我以为是要成绩。”生物老师笑了一下,递出一张纸,上面清晰的标着成绩。
  “有成绩单也行,有没有把锐学组的成绩给单列出来?”校长现在也叫学习小组为锐学组了。
  生物老师有点奇怪,问:“要单列出来吗?”
  “嗯,以后要成立一个班,叫鸿睿班,给他们单独授课。正好,现在把锐学组的给单列出来,再算一个平均分。”
  “还要分班?为什么啊?”不止生物老师奇怪,其他人也好奇的很。增加一个班的工作量可是不少。
  校长没解释,从兜里掏出一包宝成烟,给周围每个老师都发了一根,道:“看这次的成绩,锐学组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既然如此,就要尽可能的给他们创造条件,单独分班,对锐学组的学生和其他学生,都是负责人的做法。
  卢老师低着头没吭声,他自然知道锐学组分班的始末,没想到校长已经做出了决定。
  但转念一想,卢老师也理解校长的做法,平均分都提升35分了,别说是分班的要求了,他们就是想把操场占了,校长估计也会同意。
  “算出来了,全年级的平均分是26分,锐学组的是31分。”一名老师叫了一声。生物的总分是50分,但题是不少的。
  校长看向生物老师,问:“测试的时候,他们的平均分是多少。”
  生物老师苦笑:“学习开始的时候,生物没搞测试啊。”
  “比高考的时候呢?”
  “提高了。高考的时候,生物平均分是21分,我记得清楚的很。”21分是卷面分数的40%,在西堡中学属于正常的得分率。
  校长默默点头,一会儿道:“等英语和语文的平均分送来了,算一下他们的总分是多少。”
  英语成绩送来的很快,锐学组的平均分更高,达到了52分,令许多人大吃一惊。
  就在几个月前,还有学生的英语是个位数呢。
  “看来背课文是挺有用的。”来送成绩的英语老师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英语的难点和重点应该是语法才对,如果不是要讲语法,英语老师的作用要削弱好大一块。
  要说不甘心,肯定是有点的。
  赵丹年照例问到:“英语的平均分提高了多少?”
  “全年级来看,提高了5分左右,锐学组的提高了18分。”英语老师算出这个数字,自己也吓了一跳。
  赵丹年的呼吸也略显急促。
  总分平均增加了50分?这比单科增加50分还要令人吃惊,因为单科的分数上升有极限,正常学生达到90%的分数就会遭遇瓶颈,满分所耗费的精力要比90%多上数倍。
  平均加分就不同了,就现在不到平均线的分数,到高考的时候,再增加几十分都是有可能的。
  半个小时后,庄牧生拿着政治和语文的分数回来,喊道:“来个人加总分。”
  两名会用算盘的老师主动帮忙。
  一会儿,三个项目都算了出来。
  庄牧生当场念了出来:“语文平均分增加4分,政治少了5分,总分算下来,全年级平均提升20分,锐学组的平均提升52分。”
  二十多名老师齐齐吸气。
  平均分增加52分,这绝对超出他们的理解范畴了。
  实际上,如果复读就能加分,回炉班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老生了。
  在正常年份,复读的老生只有六成人的分数能提高,提高超过20分的连一成都不到,那是要真的下了苦功,而且开窍了才能做到的。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锐学组的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差距。
  别看全年级的平均分提升了20分,可大家都明白,那是被锐学组拉上去的。
  这种同在一个学校,甚至同在一个班,却相差如此多分数的情况,实在令人无法置信。
  “锐学组的平均分是多少?”赵丹年是个结果至上的人,想的还没其他老师多。
  庄牧生低头,深吸一口气,道:“330分。”
  在锐学组内,有的学生以前才是200分的样子,提升的虽多,也不至于一下子达到高考线,例如曹宝明,分数尽管有了极大的提高,依然不到350分,离大专线还有不短的距离。
  若是按照西堡中学的复读生的正常长分状况,曹宝明得再复读两次,才有大专的希望。
  当然,若是复读两次就能考上大专,学生们乐意之至,家长也会砸锅卖铁的支持的,即使是家庭贫困的学生,若是家里有一个能读大学的学生,亲戚们也不会吝啬于帮助。
  然而,复读从来就不是什么十拿九稳的事,今年长分了,明年掉分了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让家庭和学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赵丹年承受的压力也不小,他也不指望着锐学组能全员通过高考,直接问道:“380分的有几个?”
  “8个人。”庄牧生数了一下,念了出来以后,又特意数了一遍。
  赵丹年喜形于色,其他老师也是差不多的欣喜。
  380分就意味着有读大专的机会了。
  如今的高等学校被叫做大专院校,其实就包含着高等学校的三级,大专、学院和大学,大专虽然是比四年制大学低一级的文凭,可依然代表着稀少的高等教育名额。
  “8个人有机会考上大学。”赵丹年心里的激动只有自己知道。
  比起杨锐大刺刺的“十个人考上大学”的宣言,赵丹年觉得成绩单更让他放心。
  “会不会漏题了。”一名老师小声说了一句。
  “不能都漏题了,再说,也没意思。”赵丹年嘴上这么说,可还是想要再确定一下,问:“你们怎么看?”
  “不会是漏题,对的错的地方都不一样,答题的思路也不同。”卢老师如此回答,又道:“要不然,把杨锐喊来问问?”
  “不问了,免得他翘尾巴。”赵丹年得到这个答案,挺高兴的,不自觉就把心里话给说了出来。
  几个人都抿嘴笑。
  第二天,测试的成绩,被写在了大红纸上,像是大字报似的,贴在了学校的黑板报区域,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到。
  现在人都不担心学生的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名字名词和分数写的清清楚楚。
  其理由也很质朴,学生要是连公布分数的压力都承受不了,那就退学好了,如今辍学的学生每年不知道多少人,高中本来就不是义务教育。
  李铁强穿了一身新衣裳,等着人多了,才特意来到红纸前方。他觉得自己这次考的很不错,想来至少能增加二三十分。
  他的成绩原本就很不错,去年高考的时候若非发挥失误,离大专线也差不了多少了。
  经过锐学组的短期补习,还有自己的刻苦努力,李铁强觉得自己肯定会排名靠前。
  说不定到了第一位都有可能。
  有了这个念头,李铁强就想要震一震其他的学生。
  “让你们这些留在锐学组的人看看,我们自建的学习小组,比你们强的多。”李铁强和王万斌组织的学习小组其实已经不活动,但越是这样,李铁强就越想要证明自己。
  他以最慢的步伐穿过操场,对周围匆匆跑过的嗤之以鼻:跑的再快又怎么样,分数都出来了,跑的快难道能改了分不成?
  操场的尽头,靠近校门的走廊,就是挂红纸的地方。老远就可以听到阵阵的惊叹声:
  “涨了这么多分?”
  “假的吧?”
  “分都在上面写着呢,你看后面标的,就是涨的分数。”
  “我记得他上次的测试分,应该差不多。”
  学生们的嗓门都很大,老远就能传过来。
  “一次涨了30分,没见过吧。”李铁强微微闭上眼睛,让温暖的阳光洒在自己的脸上,像是在享受众人的崇拜似的想。
  两名学生从他身边经过,奇怪的看了李铁强一眼,就听其中一人说:“没想到有人三个月就涨了五十分。”
  “还有涨70分的,听都没听说过。”
  “稀罕的是每门课都涨,太厉害了。”
  李铁强本来还笑眯眯的听着,可越听越不对了。
  要说他的分数涨了50分,李铁强愿意认下来,但要说七十分,他就觉得不太可能了。
  而且,听他们的意思,好像不止一个人涨分了。
  李铁强的脚步不自觉的加快,然后越走越快,终于跑了起来。
  “第一名杨锐……不管他,第二名李学工410分……”看到这个数字,李铁强的眼皮跳了两跳,强制自己继续看下去。
  第三……第四……第五……第十……
  直到十三名,李铁强才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后面缀着372的总分,以及21分的提高分。
  提高的分数不是很多,却比李铁强去年一年的增幅还高。
  然而,在一堆涨了五六十分的名字的比较下,21分颇显单薄。
  “涨了高分的都是锐学组的人,涨了十分的,差不多也都是参加过锐学组补习的……”李铁强很快在旁人的议论声中,发现了这个规律。
  他紧紧的攥着衣角,心乱如麻。
  一名穿着时髦的学生,从李铁强的身边挤过,看都没看他一眼,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光荣榜,自言自语的道:“没想到,我也有考300分的一天。”
  李铁强不自觉的瞥了他一眼,正是来自西堡肉联厂厂办中学的邵亮。
  “连厂办中学的学生都能考300分,一定是题太简单了。”李铁强得出这个结论,迫不及待的喊了出来。
  周围陡然一静。
  数十双目光,齐刷刷的投注在李铁强的脸上,接着又齐刷刷的移走了。
  只有邵亮嘿嘿的笑了两声,说:“没进锐学组之前,你给我一张中考的卷子,我也考不出300分。”
  他安慰性的拍了拍李铁强,大踏步的往校门的方向走去。
  该回去报喜了。
  
75。第75章 补助
  
  看榜的锐学组成员,他们的惊讶不比其他人少。
  曾经有过估分经验的人都知道,感觉自己考了多少分这种东西,在面对一门考试的时候还有点用,面对六七门考试的时候,是一点都不靠谱的。
  有的学生会在自己做出了难题以后自我感觉良好,有的学生会在遇到了原题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有的学生会在胡乱填满了空格以后自我感觉良好,相对的,有的学生没做出难题就会自我感觉不好,有的学生会在遇到了原题而忘记的时候自我感觉不好,有的学生会在空了题目未做以后自我感觉不好……
  十分乃至二十分的错漏,在感觉里是很难判断出来的。
  锐学组的学生虽然学的刻苦,可他们要同时复习六门课,每门课能够投入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人在考试的时候,还沉浸于“我的某门课”能拉分的程度。
  整体上升更简单的概念,在80年代的高考复习中是不存在的。
  这个时候,人们羡慕的还是数学十几分却被北大录取的钱钟书。这种好像日本漫画中的角色信息,仿佛是给天才的天然注脚。
  然而,天才永远都是少数,更多的人之所以偏科,是因为专注一门自己喜欢的功课,能出成绩的功课,从中得到的成就感更高。
  所以,直到2014年,仍然有许多优秀的学生是偏科生。要让他们自己改正观念是很困难的事,而在此时,老师或家长的帮助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将一门功课从75分提升到85分,远比一门功课从85提升到90分简单,所以,出于应试的目的,消除短板比拔高更重要。
  不过,这种方式在短期内的效果一般,不少人甚至都感觉不到成绩的上升。
  可这一次的全科目测试,却让全校学生看花了眼。
  锐学组成员几乎各个在三百分以上。
  而这,以前是回炉班的尖子生才能达到的分数。
  “我怎么觉得,咱真能考上大专。”王国华得了348分,已经达到了大中专的分数线,这本来是他复读的目标,瞬间达到,不禁感慨万分。
  曹宝明也盯着光荣榜上自己的名字看,口中道:“组长说了,咱们锐学组的人都要考本科,大专可不够。”
  “就你这得陇望蜀的德性,有了本科的分,就想考重点了吧。”
  “咦,会用成语了啊,不错不错,我怎么记得有人之前说要考河东大学的?”
  “你小子给我闭嘴。”王国华见曹宝明把私下里的话都给说出来了,气的上去就打。
  两人当众闹腾起来,直到被周围同学幽怨的眼神所感染。
  参加过锐学组补习的学生,普遍能够增加一些分数,可要说增加三四十分以上的,只有锐学组的正式学员。
  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学生都明白,加入锐学组,多出20分是什么概念?那是火辣辣的前途。
  别说是河东大学了,别说是普通本科了,只要一个大专文凭,毕业回乡,最起码是南湖地区的干部,回乡能比镇长都风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