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院士站了出来,缓缓开口:
  “杨锐在不在宿舍里?”
  胥岸青呆了两秒钟,恨不得将眼珠子突出来的望着前方,这个话怎么改头换面,改天换地?
  ……
  
712。第712章 液氮的正确用法
  
  领导们鱼贯穿过拐角处,像是溯游的大马哈鱼似的。
  学生们呆立两侧,像是幼年的棕熊,爪子想拽一只回来,又不太敢。
  几分钟后,待领导们消失在了宿舍楼里,才有学生傻乎乎的问:“你们说,院长他们找杨锐做什么?”
  “院长旁边的那个是校长哎,开学典礼的时候,你没见到?”另一名男生鄙视的看一眼这位,道:“你看着院长就挪不动腿了?”
  “五十步笑百步。”这位随口回一句,又道:“蔡院长是学部委员来着,我毕业的时候,要申请跟他做论文,当然要留一个好印象。”
  “我看你是想毕业的时候分配个好单位吧。”旁边的讽刺随风而来。
  声称要做论文的学生登时大怒,名誉受损可是了不得的大事,立即高声辩驳道:“我要是想拍马屁,我刚才就冲上去了,至于留在这里听你诬蔑吗?算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自去看书。”
  说完,他甩手就走,因为宿舍位置的缘故,正好是顺着大马哈鱼们溯游的方向。
  一只幼熊嗅着鼻子走了,其他幼熊也纷纷告辞,循着大马哈鱼溯游的方向走。
  胥岸青身边的长辫子女生突然召集了起来,喊道:“沙龙还没结束呢。”
  “老钱都回去了,我也回宿舍看书了。”与第一头幼熊同宿舍的男生很容易就找到了理由。
  “时间也不早了,是得回去看看书了。”跟着走的幼熊随便找理由。
  “是得回去了。”剩下的幼熊就不用找理由了,都循着大马哈鱼的方向走。
  长辫子女生盯着他们,颇为气愤,刚才还抢着看照片的人,怎么转眼间就变了呢。
  她叮嘱其中一个,大声喊:“裘胖子,你圆滚滚的往哪里走?哲学系的宿舍不是在南边?你难不成也急着回去读书?”
  “哲学也是需要读书的。”裘胖子蓦然转身,一副老衲慈悲为怀的架势,道:“我们追求的是自由和民主,而追求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也应当是自由的,只有通过自由和民主的选择的道路,得到的自由和民主的道路,才是自由和民主的?”
  “啥?”
  “老子回宿舍,想走哪条路,就走哪条路。”裘胖子一脸谦卑。
  长辫子女生咬碎贝齿,气道:“前面只有一条路,再没有楼梯,我今天守在这里,倒要看看你怎么自由和民主的回宿舍!”
  说完,长辫子女生提起一个长板凳,坐在了楼梯口前面,看她拎长板凳的架势,众人脑中已是浮现出一丈青的形象。
  裘胖子脸色变了再变,道:“天无绝人之路,吾在燕园读哲学三年有余,连楼都没跳过一次,枉为北大门生,罢了,罢了!”
  说着,就见裘胖子迈步疾走。
  长辫子女生听的心惊胆战,望着裘胖子的背影,道:“胥岸青,你说,他不会真的跳楼吧。”
  “不会。”
  “为什么?”
  “胖子惜命,现在条件这么困难,他都能把自己吃的胖起来,又怎么舍得跳楼呢。”
  “但他是哲学系的啊,哲学系的学生不是都跳楼的?”
  “谁说的,一个班最多就跳三五个……”
  “哲学系的班额很小吧。”
  “再小也有十几二十个人的,再说了,他连女朋友都没有一个,跳了楼,岂不是更难找女朋友了?”胥岸青感慨万千,乘人不备,悄悄的摸了一下长辫子女生的手,道:裘胖子精着呢,现在肯定在找宿舍,蹭一晚多简单。”
  长辫子女生被胥岸青的动作吓了一跳,警觉的向左右看看,方才安心下来,用小拳头捶了胥岸青一下,又道:“大家都走了,你不要伤心哦,这些白眼狼,看见领导就像看见猪头肉似的,一个个跑的贼快。”
  “好些人今年都大三大四了,面临分配的重要时期,遇到领导跟过去,很正常了。”胥岸青对此倒是很看得开,他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作风粗糙的军汉们一样要拍马屁,拍的深入骨髓的也有,拍的明显的更多。北大的学生号称天之骄子,也不是真的从天上掉下来的,想留京的,想留京进部委的,想留京进核心部委的,想留京进中央机关的,想留京进中央机关重要部门的,自然要积极的打算,越是聪明人越不在乎面子。
  长辫子女生含情脉脉的望着胥岸青,说:“你能这么想最好了,我其实也理解,就是……有些心疼你。”
  心疼胥岸青的长辫子女生说着一扭身,害羞的坐回到楼梯口的长凳上。
  胥岸青心中一软,侧身走了过去,正待要说什么的时候,身后传来雄厚的领导系声音:“杨锐去哪了?宿舍里怎么没有人?”
  又是杨锐!
  杨锐怎么哪里都有!
  胥岸青总算是理智尚存,转过头去,看清楚了来人,才道:“今天没见杨锐。”
  “一天都没见?”问话的是某校长助理。
  “是,一天都没见。”胥岸青悄无声息的给杨锐下了点眼药,有备无患,大不了白滴。
  事实证明,眼药果然是白递了。
  几秒钟的思考后,某校长助理果断的道:“我估计是在实验室里。”
  “对哦,我过来的时候,就看到实验区灯火辉煌的。”彼校长助理偏着脑袋,露出回忆的表情,演技max。
  胥岸青看的心里犯味儿,心道:实验区灯火辉煌,就一定有杨锐在吗?他说不定又到哪里玩去了?
  领导们却仿佛完全不会考虑这个问题似的,只听某副校长用赞赏的口吻道:“不愧是杨锐啊,这个时间还去做实验,有天才的大脑,还不忘勤奋的工作,怪不得会做出斐然的成绩。”
  彼副校长则是看向胥岸青,以及随从围观的学生们,道:“一叶知秋,晚上时间,杨锐在实验室里努力工作和学习,你们在这里高谈阔论,要知道,能使中华崛起的是读书,是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努力,不是你们用额头抢地,用上嘴皮磨下嘴皮做出来的……”
  众生灰溜溜的,想争辩又不敢争辩。
  “我们去实验室吧。”校长转身下楼。
  学生们呼啦一声,像是吓散了的鸡群,全都散开了。
  一会儿,领导们浩浩荡荡的离开宿舍区,学生们又像是好奇的鸡群,默默的跟随。
  现在的学生无聊的很,晚上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看不了电视,玩不了电脑,没见过手机,不能啪啪啪,要么独自读书学习,要么就只能想办法找人玩了。
  所谓社交能力,大多数时间都是逼出来的。
  柏善文心惊肉跳的驱赶了两次,学生们每次都很自觉的停下,一会儿再继续跟随。
  柏善文是生物系的辅导员,生物系的学生都不全听他的,黑灯瞎火的也找不到学生会干部,顿时麻爪。
  “刘院长,是不是给领导们说一下,学生太多了,过阵子,要是杨锐不在实验室里,怎么办?”柏善文找到刘院长,说出自己忧虑。
  刘院长淡定无比的看了柏善文一眼,道:“杨锐不在实验室里,也有可能在图书馆,不在图书馆,也有可能在自习室,现在是表明态度,明白吗?”
  “不明白。”柏善文不敢明白啊,这么多学生,鼓噪起来算谁的?
  刘院长摇摇头,道:“你明白也没关系,想办法去联系一下许正平,如果杨锐不在实验室,他来也一样。”
  “对哦,请许教授给学生们讲一讲也好。”柏善文明显理解到了另一个方向。
  刘院长无所谓的道:“先去叫人吧。”
  柏善文运起40岁的腿脚,麻利的跑去了。
  须臾,以校长为首的大马哈鱼群,终于游进了离子通道实验室。
  穿过略显昏暗的走廊后,实验室里还真的亮着灯。
  某副书记立即毫不吝啬的表扬道:“看看,就是这种精神……”
  为了党建工作,副书记干脆站在走廊口,给学生们做起了思想工作,从而成功的获得了门神效果。
  胥岸青心道:谁知道是谁开的灯。
  实验室里,有隐隐的说话声。
  校长推开门,实验室内的声音才大起来。
  “用液氮一定要戴隔热手套,加入液氮的时候一定要平缓,间断式的……”实验室里,似乎在讲解安全操作的规范。
  同时,还有女声“恩恩”的认真表示。
  “杨锐同学吗?”校长轻轻的敲了三下门。
  “是我,稍等,手里有液氮。”杨锐的声音不急不缓。
  领导们带着笑脸,依序进入实验室。
  只见杨锐戴着大手套,正在小心的倾倒液氮,他的旁边,有女生在认真的搅拌什么。
  “杨锐同学还在做实验啊。”校长轻轻的问候了一句。
  某副校长则用赞赏的口吻道:“不愧是杨锐啊,这个时间还去做实验,有天才的大脑,还不忘勤奋的工作,怪不得会做出斐然的成绩。”
  胥岸青恍然间觉得上面的话好像听过似的,又想不起是什么时候听的。
  杨锐谦虚的笑着,道:“您谬赞了。”
  “不会不会,恩,这是在做什么实验?”某副校长摆着手,很和蔼的样子。
  “液氮冰激凌。”杨锐一边说,一边减缓液氮的加入速度,对旁边的姚悦道:“你注意搅拌的速度,感觉阻力大了,就是搅拌好了。”
  某副校长没听懂,问:“液氮什么?”
  “冰激凌。北京秋老虎来着,我考虑用液氮做的冰激凌可能更细腻一点。”杨锐说的很认真,做的更认真。
  可怜一群回溯好久的领导,集体在液氮制造的冷风中凌乱。
  ……
  
713。第713章 分子料理
  
  再能说会道的领导,此时也陷入了无语状态。
  没法说啊!
  赞扬杨锐?赞扬他使用实验室材料做食物?液氮多贵的东西呀,拿来做冰激凌以满足口腹之欲?
  批评杨锐?理由很多啊,都不用想就能说出一百七八十个,但是,现在批评杨锐,不是自己找骂?别说蔡院士和校长了,保守派的书记都能用指甲把你切片了,用眼神把你生吃了,俗称升(生)官片。
  看来,现在到了聊天气的时间了,地球物理学出身的校长助理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摸摸半秃的脑壳,心想:我努力读书二十年,刻苦奋斗三十年,终于到了我展现实力的时刻了,咳咳……
  “咳咳咳……”刘院长咳的比他还多还快,率先道:“杨锐啊,你这是研究冰激凌呢?流体力学吧。”
  地球物理学出身的校长助理眼神****,佩服的看向刘院长:不愧是一线工作的院系副主任,实验室里的一切都是研究,教室里的一切都是教学,此等金科律例,时刻铭记于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
  领导们也骤然活泛了,是呀,都用到液氮了,做出来的即使是冰激凌,那也是研究流体力学的副产品!
  用食物做实验材料才不是浪费呢,那是节省!中学生物学解剖,老师为什么不用小白鼠,而要用鲫鱼或者青蛙?肯定不是老师想喝鱼汤,或者想吃跳跳鸡呀,就是因为鲫鱼和青蛙省钱呀,小白鼠多贵啊,不是重点学校用不起。
  薛定谔搞思想实验,为什么不想猪不想牛,就想猫呢,是他想玩猫吗?肯定不是呀,就是因为猫节省地方呀,你要是说箱子里装着一头牛或者猪,打开之前不知道是死是活……听的人当时就走神了,思想实验都不想知道了,先得问,啥?箱子里装了一头牛或者猪?你装给我看看,你装啊,你装啊,你装啥啊!啥集装箱?啥集装箱?集装箱是你想打开就打开的?有钥匙吗?提供钳子吗?码头工人搞野蛮装卸了吗?
  牛顿搞智力提升,为什么不用榴莲用苹果,是他不知道榴莲是水果之王吗?肯定不是啊,就是因为苹果节省钱呀,你要是说我那天在思考,天上有个榴莲砸下来,听众当场就走神了,三定律都不想知道了,当场骂街:你被榴莲砸傻了吧,那东西有味的好不好?吊你头上都闻不到?啥?还没长熟的?没长熟的能掉下来吗?别以为我们是英国人就没见过树上的榴莲!
  总而言之,刘院长的一句话,就激活了领导们的想象。
  常务副校长当场做自我检讨,道:“咱们的实验条件的确是有点差,我记得以前生物系要用肉汤和琼脂做培养基,琼脂很快批下来了,肉汤就是弄不到,最后没办法,蔡教授自己用家里的肉票买了肉,煮了肉汤拿到实验室里,一个没注意,还让学生给偷喝了半锅,有这事吧,蔡教授。”
  蔡教授微微颔首,笑道:“老婆骂了我一下午,说是明明只要半锅肉汤就能做的实验,干嘛就拿一锅肉汤去,然后让我喊学生到家里吃饭,说是肚子里有油水了,就不会把聪明用在找吃的上了。”
  “是呦,我们的条件太困难了,社会要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研究科学技术,又要社会资源的支撑,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我看,提高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资金配置,刻不容缓!”有水平的人,半句话解场,半句话站场,一句话就完成转折,达到目的。
  校长立即点头,道:“我同意,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条件确实到了该改善的时候了,我们不能让功臣流血又流泪,杨锐,你是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主任,你起草一个请款的申请,我到校常委会上,帮你摇旗呐喊。”
  实验室主任和实验室负责人,就像是有编制的干部和没编制的工人的区别一样,而请款申请和校常委会的摇旗呐喊,更像是到银行申请贷款,与到银行取钱的区别一样。
  刚刚认真的用液氮做好了冰激凌的杨锐,也不禁一阵高兴,道:“谢谢校长,谢谢蔡院士,还有各位领导,摇旗呐喊不敢当,我一定仔细写好申请。”
  杨锐的低姿态令人愉快,这就好像一名普通人,忐忑不安的去给上级拍马屁,上级若是有所回应,顿时会觉得轻松,而上级若是倨傲的受了,尽管还要心有不甘的继续拍下去,但心情是不会好的。
  校长此时的心情就非常不错,朗声笑道:“你叫我一声校长,我就要给你摇旗呐喊,以后有事就来找我,虽然蔡教授是学部委员,但我的官比他大嘛。”
  众人齐笑,配合完美无缺。
  溜边进来的胥岸青听的简直发狂,这叫什么事?这是正常的世界吗?
  更令胥岸青难以置信的是,杨锐不仅没有将他的液氮冰激凌藏起来,反而光明正大的拿了出来,用大铁勺分在烧瓶里,插上取固体粉末用的药勺,分别递给众人,且道:“烧瓶和勺子都是仔细洗净过的,这几个都是专门用来吃冰激凌的。”
  “为什么要专门吃冰激凌的杯子?”某领导傻傻的问。
  胥岸青在内心狂吼:说明他经常用液氮做冰激凌吃啊!十月天的北京还很热啊,吃冰激凌很爽啊……啊啊啊啊啊……好像吃冰激凌啊……啊啊啊……
  杨锐同样表示很诧异的抬头,道:“因为经常有人来实验室吃冰激凌,就要准备多一点餐具。”
  刘院长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餐具,放弃了治疗,干脆的舀了一大勺,塞进了嘴里,继而呆住了。
  异乎寻常的好吃!
  滑嫩的口感是液氮冰激凌最大的特点,别说刘院长不常吃冰激凌,就是传说中的冰激凌美食家,也对液氮冰激凌赞不绝口。
  作为一种给成人吃的冰激凌,它本身的甜度并不高,但口感之佳,却令人回味无穷。
  毕竟,这可是传说中的分子料理。
  液氮冰激凌,激光烤面条什么的,都属于分子料理中的基础菜式。
  尽管如此,它们在退出之初,也都是米其林级的,杨锐为了做出它们,可是仔细研究了好几天。
  就80年代的设备价格来说,分子料理还真的是高级实验室才能做的独家菜式。
  刘院长不自觉的用舌头舔舔嘴唇,回味无穷的道:“好像还有点酒味?”
  “今天是朗姆酒味的,我加了一瓶朗姆酒。”杨锐笑着指了指旁边的空瓶。
  看着瓶子上的英文字母,大家顿时觉得冰激凌更好吃了。几位不准备吃的,也忍不住尝了尝。
  一时间,实验室里全是勺子挖冰激凌的声音。
  胥岸青再也看不下去了,扬声道:“用学校的仪器给自己做冰激凌,这样不对吧。”
  刘院长一凛,立即用恐吓的眼神看过去。
  结果胥岸青根本不怕,斗士似的回看过来。
  刘院长咳嗽一声,道:“冰激凌只是研究的副产品,就像你们解剖了兔子,将兔子拿去煮了一样……”
  “按规定,解剖后的兔子是要做无害化处理的。”胥岸青淡然回答。
  刘院长还待再说,杨锐起身笑道:“食品研究和生物研究是不一样的,食品实验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吃,不尝怎么知道成功没有。”
  “研究?研究成果都被你吃掉了,算什么研究!”胥岸青身后的大辫子女生站了出来,义正言辞的指责杨锐。
  杨锐诧异的道:“研究成果是做冰激凌的过程吧,冰激凌本身只是研究产物而已。”
  “你怎么证明你是在研究冰激凌,不是为了吃冰激凌?”大辫子女生望了眼正在吃冰激凌的姚悦,愤愤然的道:“你就是为了请女生吃冰激凌才做的吧。”
  “为了吃冰激凌所以做冰激凌的研究我承认,但我吃的的确是研究产物,这个得说清楚。”杨锐接着打开抽屉,拿出一叠纸道:“我写了论文。”
  “你写了……”胥岸青目瞪口呆:“为了吃冰激凌,你竟然写了一篇论文?”
  本来准备睁只眼闭只眼,甚至睁着眼睛说瞎话的领导也满怀诧异:还真的弄了一篇论文出来?
  众人纷纷传看。
  杨锐吃着冰激凌,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我不是为了吃冰激凌才写论文的,我是研究了冰激凌以后写了论文,哦,主要是指导,第一作者是姚悦,我是通讯作者和第二作者,已经发表在《食品科学研究》上了,SCI影响因子1。0的样子吧。”
  “做冰激凌也可以发表论文?”大辫子女生不能置信,再看姚悦,更是心有不甘,吃着冰激凌还顺便发表一篇论文?这是什么世道?
  杨锐叹口气:“这不是废话吗?你吃的五谷杂粮,猪肉鸡肉羊肉,火腿肠绿叶菜,哪个不要学者做研究?”
  “冰激凌又不是你发明的……”大辫子女生声音微弱。
  杨锐耸耸肩:“这是一种全新的烹饪方式,我参考了Bruno Goussault关于Sous…Vide的研究,对冰激凌的制作有极大的改变,你尝一下就知道了。”
  一句话有两个英文单词,以80年代的标准来说,这就是高级研究无疑了。
  大辫子女生眼睁睁的盯着杨锐送过来的一杯冰激凌球,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中。
  
714。第714章 生在红旗下
  
  “尝一尝,分子料理是对烹饪的改革,你可以把它当做非常的美味,也可以当做非常严肃的研究。”杨锐将烧杯直直的塞到了大辫子女生的手里。
  大辫子女生脸上的愠怒未消,就被烧杯中淡淡的香草味给吸引了。
  杨锐用来做冰激凌的材料都是请人从美国带过来的,香草味应该算是美国冰激凌中最平常的组分了,在很多美国的冰激凌店,香草味甚至被默认为PLAIN(无添加的口味),而在香草味之上,再添加朗姆酒、咖啡、绿茶之类的味道,就形成了冰激凌的品种,比如朗姆酒冰激凌就等于朗姆酒香草冰激凌。
  大辫子女生对酒味并不敏感,却被香草味刺激的味蕾活跃起来。
  冰激凌中富含的蛋白质和糖分,像是诱惑的精灵似的,不停的搔首弄姿,勾引女孩子的关注。
  “你就是为了用公家的钱给自己做雪糕,同样的雪糕,五羊最多卖一块五。”大辫子女生拿着蛋糕抵抗着。
  杨锐呵呵一笑,说:“值不值一块五,你尝了再说。”
  大辫子女生自觉找到了台阶,这才小心翼翼的拿药勺舀了一块冰激凌,放到嘴里。
  浓郁的香气与滑嫩的滋味,瞬间征服了大辫子女生。
  只见她的眼睛轻轻的眯了一下,又迅速的舀起一勺,紧接着,眼睛整个闭起来两秒钟,等到再睁开来,却是再也说不出话来。
  她不愿意表扬杨锐,但也不愿意违心的说谎。
  杨锐微笑道:“液氮冰激凌美味的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液氮的温度极低,所以能以更快的速度给糖奶混合液降温。众所周知,降温的速度越快,水和脂肪的结晶就越小,结晶越小,口感就越细嫩,说起来,人的舌头,也是堪比八级工的仔细呢。”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在笑容之外,理解了液氮冰激凌的原理。
  刘院长更是配合的道:“归根结底,这就是结晶化的问题,和你做的辅酶Q10的研究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宽泛来说,是有些关系,辅酶Q10的结晶是越大越好,冰激凌里存在的结晶是越小越好。不过,冰激凌的结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做的。”杨锐说着指指姚悦道:“我主要是指导实验室里的同学做研究,刚开始搞科研,不用找太难的题目,现在,国外关于分子料理的研究也刚刚兴起,优势是很容易就能抢占到一块高地,劣势是发表文章的速度比较慢,但我觉得,让有兴趣的学生做这个项目,还是利大于弊的。”
  “这个思想很正确。”蔡院士立即赞同。所谓发表文章的速度慢,那是相对于杨锐的文章通过速度,不说他发表了《CELL》以后地位不同了,就是当年发表了JMC以后,他再写自荐信什么的都容易许多,相比之下,新崭崭的学生想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等待半年算得了什么。
  旁边一位副校长则和蔼的问姚悦:“这位同学,说说你的理解?食品方面的研究,你觉得要点在哪里?”
  “啊……”姚悦看到这么多中老年男人,还是有些紧张,随便想到一点东西,赶紧道:“我觉得主要是能够通过这些研究,来指导生产。比如,通过我们的实验就知道了,冰激凌的口感主要与结晶有关,而结晶主要与原料和结晶温度有关,在原料不变的前提下,温度越低,口感越好,由此就知道,家庭用的冰箱自制的冰激凌,之所以没有市售的冰激凌口感好,主要是因为温度,而市售的冰激凌没有液氮冰激凌的口感好,也是这个原因,我觉得,以后的雪糕厂,可以向低温冷冻方面多发展……”
  她紧张起来,说了两句废话,但很快也就说的顺畅了。
  得到这样的答案,在场的领导纷纷表示满意,当然,一切功劳归于杨锐。
  “离子通道实验室能有今天的成果,与杨主任的知道是分不开的。”
  “杨锐不光实验方面有悟性,教学也很不错啊。”
  “凡是就怕钻研,前人所谓的冶学精神,就要如此薪火传承下去才好。”
  表扬的话不要钱的往杨锐身上堆,杨锐用膝盖想也知道是提名的事暴露了。
  他本来也没准备隐瞒,轻松的笑着,让姚悦给领导们倒水,顺便将吃完的烧杯收回来。
  用来倒水的当然也是烧杯。
  摆放水杯的过程稍微有点混乱,刘院长趁机赶人,将学生们都从实验室里逐了出去。
  溜边进来的本来就不多的学生,畏于刘院长的严肃,一个个低头走了。
  大辫子女生恋恋不舍的放下空空如也的烧杯,也疾步离开。
  胥岸青同样被刘院长扫地出门,回望杨锐在一群领导中谈笑风生的模样,不禁对自己的未来迷茫不已。
  实验室内,杨锐的头脑却是无比的清晰。
  最近几天,他其实也在等国内的反应。
  诺贝尔奖提名这种事儿,说有意义就有意义,说没意义,也没意义,因为它毕竟没拿到奖,而人们记得的,永远是最闪耀的那一个。
  要是杨振宁和李政道在国内,那不用说,西南联大出身,一个45年出国读研,一个46年出国读研,拿诺奖的时候也都是中国籍,一个31岁,一个35岁,都年轻的不要不要的,三十年的宣传早把他们捧成神了。杨锐一个诺贝尔奖提名,实在算不得什么。
  然而,趋利避害是人类本性,两人选择了一条远离中国政治的道路,中国的政治荣誉自然不会加诸其身。
  这也就给了杨锐以机会。80年代的中国,面对陌生的国际环境,自尊混合着自卑,使得一切国外产品都有金身加持,国外名奖更不用说。
  相比找一群人寄签名申请,就能拿到提名的文学奖,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还是很有些含金量的,尤其是能进入最后短名单的名字,随便揪出来一个,都是国际上知名的学者。
  杨锐能与之并列,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
  看美国媒体的反应就知道,诺奖的名气是一定能带来高关注度的。
  当然,做学术的人,还是要稍微有点矜持的,若是自己巴巴的冲上去说,怕是找个合适说话的领导都不容易。
  最近几天,杨锐就是一边玩分子料理,一边等着学校来找自己。
  而从学校领导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机会也实在难得。
  杨锐可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杨锐的爷爷是红小鬼出身的游击队长,在艰难的岁月里坚持了何止八年,前半生几乎全部奉献给了我党的革命事业。杨锐的父亲作为革命的后代,作为根红苗正的一代人,出身于基层,扎根于基层,奋斗于基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干部的典范。
  杨锐本人的经历更具有代表性,他小学在西寨子乡读书,至高中才去了稍好一些的西堡中学,但也就是一所普普通通的乡镇中学,杨锐甚至还复读了一年!
  复读之后的杨锐,努力学习,进而成为恢复高考后的最后一名全国理科状元,这样的经历,简直是中国学生的典范,而且,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学生的典范。
  这样的学生,有可能拿到诺贝尔奖,意义迥然不同,尤其是改革开放备受压力,在激荡中前进的时代,更加不同。
  校长用女人看钻石一样的表情看着杨锐,笑道:“杨锐同学可能还不知道,美国的达尔贝科教授准备推荐你角逐1985年的诺贝尔奖,美国的媒体都已经在报道了。”
  ……
  
715。第715章 向着第二阶
  
  “香港华锐公司有告知我此事,但我知道的不是很详细。”杨锐没必要撒谎演戏。
  校长有所猜测,但杨锐的表情和情绪却令人诧异,他重申道:“这可是诺贝尔奖提名,你不激动吗?”
  “激动,怎么能不激动,这不是激动过了嘛。”杨锐嘿嘿的笑两声,道:“再说了,提名还是明年的事,获奖更是没谱的事,也不好太激动。”
  校长被他给说笑了,摇头道:“获奖还真说不上,你确实年轻些,但年轻也是资本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