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者热情的邀约英国人去吃九转大肠,也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反正先牵出工厂再说。
  80年代的英国人,数学水平还不像是后世那般落魄,毕竟,英国是到70年代才开始执行素质教育的,在80年代,这些于60年代以前读书的英国人,还是能轻松的口算加减乘除的。
  于是,弗兰奇等人很快得出一个结论。
  在过去一个月里,西捷工厂的产值很可能已经达到了450万美元。
  “当然,这是假设西捷工厂的产值,确实如杨锐所说的一般高。”韦尔斯算出数字,并且给出了一个前提。
  “也就是说,经过一个月的拖延,香港华锐与其他两家公司拿到的钱,很可能与他们一个季度的分红都差不多了?”弗兰奇也算出了一个数字。
  “假如他们的产值,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么高,而且价格如他们所言的是每克15美元的话……”
  “那我们的拖延就毫无意义。”弗兰奇长舒了一口气,道:“我想,我们将这个结论报告给总部,谈判应该会有突破性进展。”
  韦尔斯并不像是弗兰奇那样,知道大量的信息,不过,他目前知道的内容,也足够他猜测到原因了。
  他小声道:“你的意思是说,总部的确是有意拖欠分红?”
  “我可没有这么说,我只是想说,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香港华锐的收入并没有减少,不管是为了什么原因,维持现状唯一会受到损失的只有捷利康,所以,想办法支付其他三方的分红,尽快解决此事,才是最恰当的解决方案。”弗兰奇突然笑了起来,道:“我就知道,解决方案会由杨锐提出。”
  “前提是,西捷工厂的产量和售价,真的如他们所言的高。”韦尔斯再次提醒弗兰奇。
  “杨锐会给我们答案的。”弗兰奇现在越发的觉得自己的投资靠谱,算起来,杜邦指示捷利康拖延分红的消息,可是他告诉杨锐的。
  弗兰奇想破脑袋也没猜到,杨锐会如此利用这条消息。
  ……
  
683。第683章 催化剂工艺
  
  翌日。
  吃饱了九转大肠的弗兰奇,一马当先,杀向了西捷工厂。
  他与韦尔斯坐镇生产线中央负责聊天,另外两名英国人,负责检查整条生产线和生产工艺。
  一会的功夫,两人就记了好几页笔记本,并且还在收集中。
  弗兰奇也说不清自己想要什么结果,于是趁着气氛松泛下来,笑着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新一期《自然》,道:“杨先生,祝贺你的论文在《自然》发表,年仅二十岁,就在世界最好的期刊上发表了文章,我的同事们都为您的成就表示惊叹。”
  杨锐略显惊讶的接过来,问:“这就发表了?”
  “您不知道?”
  “我在西堡镇,所有的信件都要通过北京转寄,说不定耽搁了。”杨锐只是如此一说,更大的可能,是北京那边的收发工人也放假了,堆积如山的信件等着学生和老师们回去自取,没人在乎一串英文的信件是从哪里来的,对北大的收发室大爷来说,鬼画符的文字,人家也见得多了。
  弗兰奇信以为真的点头,笑道:“这么说来,我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恩,再次恭喜您,能够成为您的文章的首批见证者,我也是深感荣幸。当然,这不是说我看懂了,我不知道您的文章里写的是什么,但是,毕竟是《自然》(nature),我们看不懂也很自然(nature)。”
  说着,弗兰奇和韦尔斯都笑了起来。
  此时,两人的笑容还是真诚的,不管捷利康和华锐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对于杨锐这样的学者,捷利康永远都是敞开了大门欢迎的。
  两篇CNS顶级期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说一篇CNS级的期刊是敲门砖的话,两篇CNS顶级期刊就是欢迎礼炮,它是成功无侥幸的最有力证明。
  有了这样两篇期刊,不管杨锐是去美国还是欧洲,都能够轻易的加入一流的实验室,若是愿意放低身段,想要加入顶级实验室也不困难。
  至于私营公司能够给出的条件就更好了。现在正是里根政策大行其道的时间,各家私营公司挥舞着钞票在各大院校和研究机构挖人,一名年薪3万的名校教授,只要点头,立刻就能拿到10万乃至20万美元的年薪,如果是哈佛之类的顶级名校,往往还有大把的股权和其他的有利条件。而在私营公司,稍微做出点成绩的学者,年薪百万美元,或者成为企业高层的不计其数。
  私营公司对学术的崇拜也在80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生物领域,学术骨干的存在就是一个公司存在的基础,没有人敢对高端学者等闲视之。
  这一时期,欧美特别是美国地区,在生物技术方面的成就也很令人惊叹的,往后看30年,主要工作完成于80年代的诺贝尔奖,很多都出自于私营公司。
  杨锐亦是笑的合不拢嘴,迅速翻开期刊,首先确定自己论文的名字和内容,发现的确是PCR无疑,已是兴奋的想要跳起来了。
  在杜邦即将发起诉讼之前,有这样一篇文章出笼,实在是给了他不小的底气。
  “容我先看一下。”杨锐说了一声,就低头重读起了自己的文章。
  作为顶级期刊,《自然》接受论文和发表的速度都算是快的,即使如此,相隔两三个月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哪怕是到了网络时代,这个速度其实也没有提高,区别只在于学者们可以通过期刊社的在线平台上传自己的文献,第一时间保证了论文的相关权益,但要想从在线平台上通过审核,继而发表成铅印,依旧耗时颇长。
  杨锐迫不及待的打开《自然》,也不去管其他人。
  王元胜与随后而来的李厂长接手了接待工作,几名中方干部通过翻译,与英国人随便的聊上几句,就好奇的问起了《自然》是什么之类的问题。
  弗兰奇毫不犹豫的帮杨锐一通海吹。
  反正吹牛不要钱,闲着也是闲着。
  西联厂的干部们却对英国人很是看重,他们虽然之前抵抗的声势浩大,但从内心里,洋大人的光环还是很强烈的。
  现在,弗兰奇认真的帮杨锐吹嘘,却让大家颇有怪异之感。
  好在杨锐很快就看完了新一期的《自然》,弗兰奇也就吹嘘对象重新放在了杨锐身上。
  一会儿,两名负责技术检查的英国人回来了。
  弗兰奇向众人告了个罪,几个人窝到一起开始商量。
  杨锐笑容满面的挥挥手,一个人攥着《自然》在那里傻乐。
  杨锐的大舅段华,突然莫名的产生了羞耻心。
  在世界著名期刊上发表了论文的侄子,怎么能在众人面前露出这样的表情呢?
  段华不由拉住杨锐,强行提醒他道:“英国人这边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你怎么就不管了。”
  “管呀,怎么能不管,就是现在用不着咱管不是。”杨锐拉着大舅的胳膊笑道:“您就别担心了,一会儿,有忙的时候。”
  “我们看那两个英国人在车间里转来转去的,还记了好几大页的东西,你说他们记了什么?”
  “记了什么都不重要,重点是咱们的产率上升了。咱们的产率比他们高,他们就只有学习的份。”
  “官司还没弄明白呢,谁管你的产率。”段华急不可耐。
  杨锐一愣,笑了,道:“您看还有人提官司的事吗?”
  “恩?”段华一想,又摇头道:“没人提,不代表官司结束了。”
  “咱们有钱了,官司就结束了。”杨锐轻声道:“捷利康托分红,是有目的的,咱们解决了资金问题,他们看无利可图,肯定是要放弃的。”
  段华狐疑的道:“你怎么知道。”
  “不能说。”杨锐做郑重状。他通过景存诚,再通过外交人员联络弗兰奇,等于是让弗兰奇做了自己的线人,这样的秘密关系,就不能轻易暴露了。大舅知道了最多满足一下好奇心,对弗兰奇造成不利影响的话,可就属于忘恩负义了。
  段华也没有追问,只道:“你可得确定了才好。”
  “我确定。”杨锐心道:杜邦的影响力再大,也不可能一个公司盯着我一个人吧,捷利康受其影响,顺手做点事情可能,但要是做的事不仅没用,还自身受损,坚持下去的可能就不大了。
  像是这样的公司,都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资产,私底下的利益输送即使有,数额也不会大。要是捷利康没有损失,还能坚持一段时间,现在,西捷工厂停工月余,杜邦负责此事的主管,是否能找补几百万美元给捷利康,杨锐深表怀疑。
  而且,杨锐也不在乎。
  大不了,西捷工厂就在自己手里继续生产好了。
  而这,显然是捷利康不乐意的。
  “叮叮”的铃声在众人头顶敲响。
  生产线末尾的工人变的忙碌起来,前端的班组长和质检员也挪动起来。
  弗兰奇来过这里,抬头道:“新的一批货生产出来了,去看看。”
  几个人移步到生产线的尾端,就见结晶后的辅酶Q10,正好被用铝合金的盘子托出来。
  “产量不错。”做技术的英国人看了眼电子称,在笔记本上做了个记录。
  接着,又是一托盘的辅酶Q10结晶,泛着橙黄色的光芒,从生产线的末端被拿了出来。
  英国人一呆,问:“怎么还有?”
  “新的工艺,产量增加了不少。”杨锐从另一边走过来,顺口回答。
  “什么工艺?”对方自然而然的提问。
  杨锐道:“催化剂。”
  “什么催化剂?”
  杨锐乐了:“您开玩笑吧。”
  弗兰奇使劲咳嗽一声:“杨锐,汉特的意思是,您如何确定的催化剂?”
  “我开发的。”杨锐毫不犹豫的揽工。
  “你开发的催化剂?你还会开发催化剂?”不由得韦尔斯这样问,催化剂是一个相当专业的领域,虽然听起来是生产辅酶Q10的催化剂,但实际上,催化剂更多的属于化学相关的技术,捷利康虽然是资产数百亿元的大公司,也没有涉足催化剂领域,若是有相关的需求,通常也都是外包出去的。
  杨锐要不是手里攥着一本《自然》,韦尔斯根本都懒得问。
  李章镇这时候站了出来,笑道:“杨锐先生开发的催化剂的产权是属于香港华锐公司的,捷利康若有兴趣,可以之后再交涉,现在的关键,应该还是西捷工厂吧。”
  弗兰奇早就相信了西捷工厂的产值了,现在更是有了理由,所以并不顺着李章镇的话做事,而是继续问:“催化剂的效果怎么样?”
  “百分之二十。”杨锐轻声回答。
  “怎么(what)!”弗兰奇发出一个惊叹词,但语调是从高到低的。
  ……
  
684。第684章 交接
  
  “几位,请跟我来。”宁明临时兼任了导游,将杨锐从洋人群里解救了出来。
  弗兰奇依旧在问:“怎么能做得到?”
  宁明笑道:“我们并不了解香港华锐公司的技术。”
  这是杨锐之前就教过他的范本。
  弗兰奇又气又好笑的道:“我们现在就想了解这款催化剂。”
  “我现在是准备向你们介绍这款催化剂的效果,不过,怎么做到的,我不清楚。”宁明乖巧的说着,又问:“你们想知道吗?”
  小张一边给翻译,一边道:“你们不要欺人太甚,外交无小事,对外宾请礼貌客气一点。”
  宁明被杨锐调教了一个多月,又有英特纳雄奈尔的经历,对翻译官根本不在乎,直接对弗兰奇,用英语单词拼字,道:“他不让我说话。”
  弗兰奇脸色一板,立即严肃的批评小张,然后换了一个翻译官。
  宁明这才继续带着几个英国人继续生产线上的考察。
  几个人像是工业旅游的游客似的,几乎每看到一样不太相同的东西,都要询问一番。
  尤其是两名负责技术的英国人,已经记录的手要抽筋了。
  杨锐的大舅段华终于回过点味来了,看着四个英国人兴奋的像是开了桌麻将似的,不禁低声问:“不会泄密吧。”
  “有啥好泄的呀,催化剂用眼睛又看不出来。”杨锐好笑的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顺手将保险柜里剩下的一点催化剂都装在身上,这才又走下去。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到添加新一轮催化剂的时间了。
  英国人瞪得出眼珠子似的,瞪着杨锐添加催化剂。
  然而,并没有什么好看的。
  杨锐就是套了一件白大褂,然后将一堆粉末倒进了反应釜,接下来……就没有接下来的内容了。
  工人们按照流程,将温度控制在0摄氏度,全部流水线的人都显的轻松下来,尤其是流水线的后端,现在就是等待出品的时间。
  至于前端的准备,虽然紧锣密鼓的开始了,但实际上催的并不急。
  化学和生物工厂就是这样,很多时候,等待的时间比工作的时间还要长,但不等也不行。
  英国人就这样看呀看的,直到辅酶Q10的结晶生产出来,也没有看出一丝一毫的答案。
  自然也是看不出答案的。
  于是,他们的工作又变成了测试生产出来的辅酶Q10,但没有原来的生产线的产量做对比,几个人只能得出产量变高的结论,并不能证明催化剂的效果。
  “弗兰奇先生,我们也许需要更多的配合。”汉特笔记本记了很多页,但并不能得出结论。
  弗兰奇没有立即应允,先问:“产量是提高了,对吗?”
  “提高了。”
  “这么说,西捷工厂的日产量10公斤,是有可能的?”弗兰奇先要确定华锐公司是否真的有钱了。
  汉特很不情愿的点头了,说:“虽然不知道他们怎么做到的,但日产10公斤是有可能的。”
  弗兰奇默算一下,道:“能用在别的工厂里吗?”
  “还不知道催化剂的类型,很难说。”汉特犹豫了一下,说:“也许,我们可以将他的催化剂买下来,根据提高的数量分红给他……”
  弗兰奇笑了,道:“上一次,辅酶Q10的技术就是这么买的,你知道华锐赚了多少?”
  不用汉特再问,弗兰奇自问自答的道:“因为扩张的缘故,现在香港华锐一个季度的分红就有三四百万美元了,我们当初如果出1000万,甚至出800万美元,说不定就能买断他的技术。”
  “您要买断他的催化剂?”汉特焦急的道:“我们还一点测试都没做呢。”
  “我先报告上去,看看总部对产量提升有没有兴趣。”弗兰奇知道是一定有兴趣的,现在的问题,更在于开价多少。
  如果开价太高的话,很可能引起杜邦方便的不快,不再帮忙是一回事,“资敌”又是一回事了。
  不过,就弗兰奇对杨锐的了解来说,如果开价低了,他很可能就不会卖。
  究竟能不能交易的成功,就要看总部的意见了。
  弗兰奇反而轻松下来,安心的吃起了九转大肠。
  同时,西捷工厂依旧在源源不断的生产。
  这让西联厂的干部们颇不适应。
  大家明明是在挖资本主义的墙角了,这些资本主义的干部,怎么就不为自己家的墙角着急?
  段华更是为自家外甥着急,道:“你弄的催化剂,能卖还是不能卖,怎么就拖着了?”
  杨锐就笑:“咱们一车车的往外送的辅酶Q10不是钱吗?现在不抓紧生产,以后可就没这样的机会了。”
  早某几个瞬间,杨锐甚至贪婪的想要将西捷工厂拿下来。辅酶Q10的利润太高了,工厂的产量更高。然而,理智还是阻止了杨锐。
  辅酶Q10的工厂管理确实简单一些,但那是西联厂在代管,人家有国家机关做后盾,腰杆子硬的不行,厂里的工人也都是西联厂的子弟居多,自上而下都很适合,若是细节长真的变成了私企,情况恐怕会大不同。
  而在工厂管理以外的事情就更多了,比如辅酶Q10的原料精制茄尼醇,那是从烟叶子里提炼出来的,杨锐当日做的精制茄尼醇技术,都是交给地方企业去生产的,因为收购烟叶不仅与农民有关,还与各地的烟草公司有关。一个地区的烟草公司就够复杂了,这还是多地的烟草公司。
  若是有心做实业,杨锐倒是可以试着一点点的捋清这些线路,但若是只为赚钱的话,就没有必要了。
  段华不知道杨锐的想法,只当他单纯的想要帮西联厂赚些钱,还颇为感慨,回到西联厂,更是对杨锐大肆表扬。
  西联厂内,大家对杨锐的评价也是好上加好。
  最近一个多月里,杨锐可是让所有人的工资奖金都翻番了。
  这样的好日子,一直持续到了月末,捷利康决定支付红利给其他三方为止。
  同时送到西捷工厂的,还有整套的检测设备。
  西联厂简单的做了个交接说明,将办公室让了出来,就算是交接完成。
  随后进驻的捷利康的员工,却是各种测试仪器,一股脑的安在生产线的外面,随后就要求工人们按照之前的程序进行生产。
  更有人不顾杨锐和西联厂的干部尚未离开,就开始清扫办公室,并且用白色纸张,小心的擦拭保险柜等一切有可能存放过催化剂的地方。
  众人对之怒目而视,杨锐笑而不语,这样的小儿科手段,是弄不到催化剂成分的。
  ……
  
685。第685章 报价
  
  本章为六百七十九章
  ************************************************************************************************************************************************************************************************************
  “把保险箱搬走,这是我的个人财产。”杨锐看不上英国人的小手段,但还是决定杜绝隐患。
  韦尔斯这个时候很是郑重的道:“在西捷工厂里的财产,默认是属于西捷工厂的,除非你拿出证据来证明这个保险箱是你所购买的,而且,保险箱里并没有属于西捷工厂的财产,否则,你就只能等我们检查完毕以后,再过来申领。”
  “韦尔斯先生,这是发票。”杨锐从兜里掏出准备好的一张小票。
  国内普通人买东西,一般是不要发票,但杨锐早就准备着,又怎么可能漏掉这个。
  如何保护自己的催化剂的专利,或者说,如何保护自己的实验成果,这是每名科研汪的必修课。
  同时,这门课也是与时俱进的,是无数前辈用血泪教训留下的遗产。
  就像是70年代的飞机上允许抽烟,而90年代的飞机全面禁烟,缘何?首当其冲的因素,是飞行中吸烟引起的火灾难以控制。
  而杨锐为何千里迢迢从国外买试剂盒回来装自己的催化剂,为何在保险箱里同时放置多种试剂,那都是血淋淋的知识。
  多少学者忙碌数年,十数年,甚至忙碌半生,终于做出一款高效催化剂,自以为从此财务自由,快乐半生,足以在人前人后抬起头来,足以余荫子孙的时候,催化剂的秘方突然泄露。
  泄露的原因太多太多,甚至杨锐也不能完全说得清楚。
  不过,阅读一下前人的遗言,严谨操作,他不敢说百分百的保住催化剂的秘密,可别人想知道,花费的资金和时间成本,不见得会比重做一款低。
  保护到这个程度,也就差不多了。
  当然,杨锐也没有忘记中国特色,早就给表哥打好了招呼。
  只见一名民警穿戴整齐,过来查验了发票,就直接招收道:“没有问题的话,保险柜我们就搬走了。”
  “咦,万一里面有我们的东西呢?至少开箱给我们看一下吧。”韦尔斯没有立即放手。
  民警看向杨锐。
  杨锐轻笑道:“现在打开,虽然几率很低,但释放出来的微粒还是有的,为了避免有人用吸尘器一类的东西吸取微粒再上色谱仪,我觉得就这样吧。”
  民警点头,道:“保险箱放我们警局的证据库,现在贴封条。”
  唰唰两张封条贴上去,民警看看表,道:“明天这个时候,各方派一个代表来拆封。”
  说完,几名雇来的民工,就将保险箱给搬下去了,韦尔斯干看着没用。
  他是很不相信这些警察的,前阵子的时间也证明了警察与地方的关系非常之好,就像是美国的欧美的小镇警察一样,他们并不总是从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
  但韦尔斯无法提出质疑,毕竟,他本身就是在做不正确的事,同样没有法律来规范罢了。
  办公室清空,杨锐顺势离开,走的很是坚决。
  弗兰奇看着他的背影,道:“看起来,咱们在现场是找不到多少东西了。”
  韦尔斯不信,道:“再怎么说,他也就是一个人,咱们仔细研究一下,总有点机会吧。”
  “机会总是有的。”弗兰奇笑了笑,并不争辩。
  韦尔斯与汉特等人继续寻找催化剂的蛛丝马迹,弗兰奇下了楼,开始监督流水线的生产。
  以前的香港经理管慎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再到西捷厂来了,捷利康方面只好重新调派了人手。
  互相之间的不熟悉,还有重新改回的工艺流程,都让生产线的混乱加剧。
  一天结束,弗兰奇和韦尔斯盘点成果,只见到了6公斤不到的辅酶Q10,而且质量达到一等品的不足一公斤。
  两人只能互相安慰:“大概是第一天的缘故。”
  “明天会更好。”
  “不用太担心。”
  第二天,产量果然有所上升,达到了6公斤,但是,这个数字,别说与前阵子的10公斤相比了,就是与捷利康控制时期相比,也下降了1公斤有余。
  弗兰奇等人不得不敦促新任经理努力提升产量。
  但这明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缓缓上升的产量,说明制药厂的生产正在步入正轨,而越来越缓慢的增长曲线,则说明制药厂的潜力渐尽。
  一周后,西捷工厂的产量勉强达到了7公斤,但再要提升,已是极难做到。
  周末,几个英国人趁着下午茶的时间聚到了一起。
  弗兰奇率先发表意见,道:“看起来,这就能够证明杨锐的催化剂的质量了,我准备写报告给总部,建议签约购买。”
  “或者……”韦尔斯拉长音,道:“我们要求杨锐赔偿给我们。”
  “什么意思?”
  “我们支付了西捷工厂的分红给杨锐,对吗?既然如此,西捷工厂私自生产的产品,就应该归我们所有,而且,他们还应该赔偿我们这段时间的损失。另外,我很怀疑这款催化剂是在西捷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催化剂本身就应该属于我们。”韦尔斯振振有词。
  弗兰奇淡定的听着,等韦尔斯说完了,耸耸肩道:“我可以把你的意见写到报告里。”
  “但你不准备听取?”
  “为什么要按照错误意见来做。”弗兰奇看了韦尔斯一眼,道:”你不了解杨锐,他不会被你吓住的。”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
  “你去试吧,我在这里等你。”弗兰奇说着,开始给自己泡红茶。
  韦尔斯毅然起身,道:“看我的吧。”
  “好,我等你。”弗兰奇继续泡茶。
  半个小时后,韦尔斯颓然而归。
  “他怎么说?”弗兰奇也有些好奇,一边喝茶一边问。
  韦尔斯苦笑:“他给了我律师的电话。”
  弗兰奇一愣,哈哈大笑起来:“香港华锐公司最近正准备打官司,他们的律师恨不得多咬几个大公司……”
  笑过,弗兰奇又道:“既然如此,我们就要考虑是否买下杨锐的催化剂了。”
  “他肯卖吗?”韦尔斯变的更加多疑。
  弗兰奇道:“从他以前的风格来看,这种技术,他应该不会拿在手里。”
  “哪种技术?”
  “实用性技术。”
  “这么说,价格……”
  “但不会便宜。”弗兰奇撇撇嘴,又道:“华锐现在官司缠身,说不定会一次性出售给我们,我的意见,争取这种方式。”
  “分红确实不可取。”韦尔斯也同意了。
  当年,捷利康并不是辅酶Q10市场上的一哥,他们的销售额甚至不能进入销售榜的前三,某些时候,前五都很危险,因此,捷利康是采用了分红的形式,收购了杨锐手里的技术。
  时过境迁,捷利康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领导地位,一度控制辅酶Q10的国际价格,使得这个小众类别的保健品,变成了日进斗金的肥公鸡,这种时候,捷利康自然是不愿意给予分红了。
  “我们需要商定一个价格。”弗兰奇对此颇为认真。
  几个人亦是颇为认真的讨论起来。
  回到房间,弗兰奇更是将今天的讨论,全部记录在了本子上,并列出要点。
  ……
  
686。第686章 真* 报价(上章为669)
  
  弗兰奇觉得,总部大概要很久才能得出结论,并不是因为总部的效率慢,当然,他们的确是够慢的,但关键原因,还是杜邦的影响力,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消退。
  毕竟,刚刚给了华锐分红,再给华锐直接送钱,怎么想都不恰当,有点明着反对杜邦的意思,若是被杜邦认为是捷利康送出来的消息,那就更麻烦了。
  弗兰奇觉得,最是妥协的方案,应当是采用分红的手段购买华锐手里的催化剂技术。
  而且,分红的账期一定要长,最好是半年或者一年以后再付款,到时候,杜邦和华锐的官司,应该也有了差不多的结果。
  不过,分红从长远来看,对捷利康并不划算。
  弗兰奇刚开始是不相信20%这个数字的,但西捷工厂里多日运行的效果皆是如此,也由不得弗兰奇不信。
  而这样的催化剂,若是采用分红的形式,常年下来,真不知道捷利康要付出多少资金。
  所以,捷利康总部最终会采用何种考量,弗兰奇并不很确定。
  总而言之,是个很麻烦的事。
  又或许,总部会采取拖延策略。
  反正,杨锐的催化剂是用于辅酶Q10的,适用面并不广,放眼全球,能出得起钱的买家,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即使华锐主动寻找客户,捷利康也完全能在竞争对手出现以后,再出价竞争。
  相比牵着,后者显然更政治一些,也更好用一些。
  唯一的问题,就是拖延来拖延去,可能把价格给炒高了。
  辅酶Q10是个小市场,那是相对于癌症药品,心脏药品等大的门类说的,比起一些更小众的罕见病,辅酶Q10又是一个大市场了,再怎么说,都是一个年销售额过亿的市场,捷利康好不容易将之从日本人手里抢过来,若是让日本人掌握了更廉价的技术而抢回去,或者是被挪威人荷兰人给趁隙抓走了机会,总部的人大概也要吃挂落。
  所以,弗兰奇虽然想的很多,却并不表达自己的意见,他甚至不去做催促的事,免得被总部的各种政治风云给牵连到。
  他最积极的工作,就是送各类文件,送各种表格,言下之意,西捷工厂就是这个样子了,催化剂就是这个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