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洪果然听茬了,哼哼了两声,道:“这是你的眼光问题,但咱们换个方向来说,要是讲政治的话,不管有没有钱,都不能把技术拿去给国外的实验室呀。”
  “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杨锐抬了一下头,说话声音不轻不重。
  老洪登时僵住,正讲政治讲的起劲的他,像是被卡住了脖子的鸭子似的。
  “老洪,你这个人就是太霸道,让港资和外资在中国投资实验室,这不是比投资几个污染的染料企业要好吗?当然,你要是反对引进外资,那就当我这个话没说。”蔡教授不声不响的给了一个背刺。
  老洪仿佛被眩晕了一般,迟缓的辩解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蔡教授“恩”的一声,笑道:“我觉得也不会,今天主要是我们统一一下思想,PCR的成果评定会即将开始,希望各位能多多帮忙,一旦成果评定的委员决定,大家可不要吝啬自己的关系啊。”
  杨锐眼睛眨了眨,心想:“直接这样说真的好吗?”
  众人对此倒是没什么反应,笑呵呵的说“当然当然”。
  “杨锐比较年轻,这也是他第一次成果鉴定,我是想让杨锐亲自见一见委员们推介自己……”
  “具体的委员还没决定吧?”
  “还没有,不过,有几位帮忙,我觉得,确定哪个委员都没区别了。”
  几个人哈哈的笑了起来。
  杨锐挑挑眉毛,不知道该做何表示。
  不过,这本来就是北大校内的会议,讨论怎么面对成果委员会,似乎也是正常的会议似的。
  就在此时,却听蔡教授扬声道:“既然如此,我就不客气了,这次成果评定会,就要请大家出力了。老洪,你也不例外。”
  老洪呵呵的笑了两声,叹口气道:“技术还是好的,事已至此,也只能全力支持了,毕竟……是咱们北大的学生。”
  蔡教授向杨锐示意一下。
  杨锐立刻道:“谢谢洪教授。”
  “其他人呢,如果有意见的话,现在就请提出来。”蔡教授环视一周,等了片刻,道:“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请杨锐简单的说一下他的研究,大家有意见随时可以提出来。”
  杨锐在旁等待了半分钟,站了起来,缓缓道:“我先从PCR目前的状态说起吧……”
  教室内的人都认真的听着,一刻钟以后,开始有人提问。
  这是比做报告好的地方,提问更方便,针对性也更强。
  胥岸青等人却听的几乎睡着了。
  跟着一起来的女生耐不住离开了,胥岸青决定要坚持下来,如果连人家谈的研究都听不懂,两人不就落的更远了?即使胥岸青并不准备继续科研之路了,他也不想现在就落后了。
  然而,教室内的话题,确实是越来越无聊了。
  直到一个小时后,杨锐的声音才停止了。
  胥岸青缓了一口气,揉揉眼睛,重新换了一个坐姿,并把手垫在下面,免得屁股冻僵。
  教室内,蔡教授的声音再次响起:“怎么样,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我就默认大家愿意支持杨锐的成果评定了?”
  “同意,杨锐的研究非常完备,参加评定没问题的。”
  “现在来看,结果也是相当好的。”
  “我觉得不错。”
  “比我前些天评定的成果强多了。”
  里面的声音出自不同人,内容却是出奇的一致了。
  胥岸青听的牙根都咬进去了一毫米。
  “马屁精们!”胥岸青彻底失去了坐下去的兴趣。
  “要不然,我也加入学生会算了。”胥岸青受刺激似的想象了起来。
  教室内。
  几名教授发表了对杨锐的看法以后,蔡教授也暗自松了一口气,道:“那就麻烦几位费心了。”
  “不用客气。”几个人纷纷点头。
  “得,杨锐,和我送送教授们。”蔡教授主持着会议。
  杨锐连忙起身,将几个袋子放在桌面上,笑道:“里面是我之前发表的论文,还有几本期刊,请各位带回去慢慢看。”
  洪教授一马当先的拿了一个袋子,直接打开来看了一眼,却是抽出了几本五彩斑斓的期刊。
  “这几本是最近几期的CELL,我买的时候一起买来了。”杨锐笑了笑,说:“因为有过期的,我就一起带过来了。”
  “哦。”洪教授看了杨锐一眼,又看蔡教授笑道:“挺机灵的小伙子。”
  要是换一个别的礼物,他多数是不会收的,但基本过期期刊,却是没有瓜田李下的嫌疑。
  可从洪教授等人的想法来说,这几本期刊却是再好不过的礼物了,能立即得到国外的最新信息,而且,原版的CELL期刊,对他们来说,感觉也很不错,就像是得到了一本喜欢的书一样。
  这样的书可是不便宜的,几本CELL的期刊加起来,总得上百美元,这样的价格,中国人是买不起。
  而对教授们来说,这可是比变形金刚手办更有意思的东西。
  大家互相看看,一人一个小包,拎走了。
  ……
  
635。第635章 字画
  
  没几天,成果评定委员会的委员名单列了出来,蔡院士拿到名单,就开始帮杨锐划线。
  “大李教授交给老唐,他们的实验室有来往。”蔡院士在一个名字后面写上唐集中的名字,笑道:“杨锐,老唐的工作你自己去做,请他带你去见大李教授,到时候怎么做,你看他的指示。”
  “好。”杨锐捉摸着,应该和考研的时候见教授差不多。你见了,人家不一定收你,你不见,那多数是没机会的。
  蔡院士笑笑,又指着下面的一个名字,道:“齐教授算我的,我已经打了电话,看哪天有空,我跟你跑一趟,你要先去买个礼物。”
  “好,什么样的礼物?”
  蔡院士笑笑,说:“齐教授喜欢字画。”
  杨锐一愣,字画的价格可高可低,怎么想也没那么容易送。
  “你请人画一幅也行,自己去买一幅也行,蔡院士稍等又道:“名单里一共有四个人在北京,另七人都在外地,你如果要往返都坐飞机的话,可是不小的开支。”
  坐飞机的话题,杨锐以前和蔡院士说过了,后者现在突然提出来,杨锐一下子醒悟过来,道:“我明白了,我今天就去买副字画。”
  往返机票是钱,字画也是钱,字画的价格按照往返机票的价格,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以80年代的机票和字画价格来说,这幅字画却是不便宜的,说不定能买到张大千和齐白石了。
  蔡院士见孺子可教,颔首又道:“王永教授也很喜欢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你可以找他帮你买。”
  “王永教授会鉴定?”杨锐倒不是特别惊讶,大学里的教授没有生存压力,愿意做科研者有之,愿意投资兴趣爱好者亦有之,玩字画玉石,搞红学评论的不在少数。
  “王永应该会鉴定吧。”蔡院士不确定的说了一句,道:“我不懂这个,总之,你先找他探探路,喜欢字画古董的人不少。”
  蔡教授在名单上点了两下。
  杨锐轻笑两声,喜欢字画古董的理由可以很多,个人爱好固然是一方面,喜欢钱也可以是一方面。
  研究水平高深的教授有爱好是正常的,德高望重的教授爱钱也是正常的。
  杨锐记了下来,又听蔡教授继续讲解。
  就像前面两个人一样,大部分教授,蔡教授只是了解,并不熟悉,但他会介绍相熟的教授给杨锐,其中就包括前几日开小会的几人。
  杨锐一一对照起来,出门以后,就去找王永教授。
  王永教授一直很是欣赏杨锐,杨锐亦是投桃报李,之前还借着可口可乐送的名额,将王永教授和夫人一起送去了美国旅游。
  因为双方来往密切,又是纯粹的礼尚往来,杨锐与王永教授的关系反而显的密切。
  王永教授的夫人也很喜欢杨锐,偶尔还会送些自家做的点心给他。
  因此,杨锐打了电话给王永教授,约好了时间,直接去他家里。
  不多时,王永教授就赶了回来,看看杨锐桌前摆的满满的水果和糕点,抓起一个苹果擦了擦,笑道:“你就该多来家里,我平时都不知道这些东西放哪里呢。”
  “就放在阳台呢,是你懒得洗吧。”王夫人进来说了一句话,又放了一盆葡萄在桌面上,笑道:“我用淀粉泡着洗的,可以连皮吃,很甜的。”
  “谢谢师母。”杨锐立即抓起一个吃了起来,果然清甜无比,连连点头。
  王永笑道:“农学院的老朋友送的,他们自己载的葡萄,改良过的品种,味道好,甜度高,就是推广不起来,只能自己吃了。”
  杨锐奇怪:“为什么推广不起来?”
  “产量低,病虫害的抗性也低,对肥料要求高,相应的也就费工,好吃归好吃,农民是不愿意种的,他们学校里自己开了一片地,请了几个人来种,到处送人。”王永自己说着都笑了起来,道:“除了好吃,一无是处。”
  杨锐哑然失笑:“价廉物美是最难的。”
  “说的是呀,物美就不容易了,还得价廉,不过呀,产量确实低了点,农学院种了两三亩地吧,四处送送,一年下来,也就没有了。”王永说了两句闲话,问:“你特意过来,是为了成果评定的事?”
  杨锐没隐瞒,道:“我想买两幅字画,想请您帮我选一选。”
  王永也不问送谁,只道:“准备买多少钱的?”
  “值往返的机票钱。”
  王永笑说:“往返机票也得看从哪里往返的呀,便宜的一张票三五十元,贵的一张票两三百元……”
  “就按中档较高的来算好了,主要是想买几张真的字画,别弄巧成拙了。”杨锐说的挺认真,文玩字画经久不衰,以至于真货比假货多,假货比真货真……
  王永的表情却有些怪异,道:“字画当然是真的,正常人,谁会买假的。”
  杨锐无言以对,只能问:“咱们啥时间去?”
  王永抬手看了看手表,道:“还有几个小时,这就走吧。”
  两人说走就走,坐着杨锐借来的捷利康的皇冠车,一路奔行到了建国门外,再往前走没多远,车就在王永的指挥下停住了。
  杨锐抬眼看去,见到的既不是城隍庙,亦不是古玩城,甚至不是装修古朴的古玩店,只是一个有些破旧的木门小院。
  “就是这里?”
  “对呀,进来看吧。”王永熟络的推开门。
  杨锐打量左右,只看到某某“营业部”的字样,就被人给挡住了脑袋。
  “小伙子,我们关门了。”说话的是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手里还拎着毛衣。
  后面柜台上,亦有人不屑一顾的道:“都不看看是什么地方就闯进来,逛街到秀水路逛去。”
  比杨锐早一分钟进来的王永咳嗽一声,道:“他跟我一起来的。”
  “老王,不讲究了啊。得,让他进来吧。”柜台里的人说了一句,门口拦着人的中年妇女就让开了路,顺手把门关上,又坐后面打起了毛衣。
  不用问,看到打毛衣的商店,那都是国营店,说话这么横,说明卖的还是紧俏品。
  不过,买古董到国营店,却是杨锐第一次知道,到了王教授身边,低声问:“咱们没找错地方吧?”
  “满北京城,你找不到更好的地方了。”王永说着又道:“这里是特供老干部们买古董的内部商店,你有话跟我说,别惹他们了。”
  说完,又想起杨锐之前的话,王永又叮嘱了一句:“里面的东西都是真的,有以前的老朝奉们在后屋天天检查呢,不过也不好说,总有看走眼的时候,那不是人家故意卖假货,遇到了别声张,拿来一看,人家就给你换回来了,明白不?”
  杨锐好奇的问:“特供老干部?只能老干部买,别人不能买?为啥?”
  “看你问的话,为啥不能特供老干部?”
  杨锐无奈:“所以只能您这样的买,我这样的不能买?”
  “错了,我也不能买。”王永说着低声道:“这里是特供我党的高级干部的,我的级别还不够,不过,我和这里的人熟,买个两三件的,也还可以,唉,以前的时候,古董都是敞开了卖的,后来搞东搞西的,就不让卖了,我看来看去,还是这里的最好。”
  说话间,王永带着他穿过门口的屋子,上到了二楼,再推开一个双扇门,就闻到浓浓的书墨味。
  “老郑,忙着呢。”王永进门先丢一盒烟,笑道:“记得门外抽。”
  “哎呀,老王今天上我这里来了?怎么着,今天要挑个啥?”老郑揉着脖子站了起来,顺手将烟揣进了兜里。
  王永道:“挑两件字画。”
  “字画可多啊,你得说具体点。”老郑从抽屉里拿出一串钥匙,倚着墙边的大柜子,随手打开两个,道:“按年代排的,这里是清代和民国的,你先挑挑看,旁边有水瓶,自己倒水洗洗手。”
  他打开的柜子有一人宽,一人半高,里面格成了几个长条大框子,每个框子里,密密麻麻的对着几十卷字画。
  仅此一个柜子里面,就有几百卷书画,而顺着墙边,这样的柜子起码有十几个。
  “没有清代以前的?”杨锐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侄子。”王永向老郑解释了一句。
  老郑点点头,这才答道:“明代的在里屋,价格也贵,不划算。”
  “多贵?”杨锐脱口而出。
  老郑有点奇怪,但还是回答:“总得好几百块,要我说,画的都差不多,我这里的可便宜的多。”
  杨锐心道:等到日后,价格差的可更多。
  明代字画,名气稍逊者,每平方尺的价格也动辄数万元,若是有名的画家的代表作,每平方尺的价格会飙升到数十万元之多。
  1平方米是9个平方尺,换言之,长两米宽一米,或者长宽各一米的明代字画就要几十万元人民币,若是再大一点,或者名气再大一点,价格就更高了。
  想到此处,杨锐再看一溜十几个大柜子,心里已经仿佛长草了一般。
  ……
  
636。第636章 买画
  
  杨锐知道拍卖会上,一些名人字画轻易就上千万,乃至于上亿。当然,这样的字画,每年亦是屈指可数,而且多数属于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王羲之、米芾或者唐伯虎,董其昌……
  但杨锐非常确定的一点是,如明代的字画,再便宜也不会便宜到几万块去。
  而这家营业部里对字画的要价是多少?几百块而已。
  轻轻松松上千倍的涨幅,弄不好就是上万倍乃至十万倍的增值,让杨锐看着这些柜子,脑袋里翻腾着各种主意。
  “杨锐,你看这两幅怎么样,都是吴昌硕的墨梅。吴昌硕是民国间的大师,最善画梅,他称画梅为扫梅,有点像是米芾说的‘刷字’。吴昌硕自称是‘苦铁道人梅知己’,自己栽了几十株梅花,天天看,天天画……恩,他画的梅花是多了些,但还是好画不错,我看这两幅立轴就很出彩,应该是吴昌硕的高明之作了……”王永滔滔不绝的说起自己选的画,看的出来,他是确实喜欢。
  “那就它们了。”杨锐没有意见,反正都是拿去送人的。
  老郑过来看了看,又查了价格本,道:“这两幅都是贵的,一副165块,一副180块,要不要?”
  王永迟疑了一下,说:“有点贵了。”
  当然,他这么说并不是想讲价,国营商店哪里会讨价还价,他确实是觉得贵了。
  “吴昌硕画的梅花确实出彩,不过,既然是送人,也不用强求梅花,吴昌硕的菊花应该便宜一点。”王永说着又去柜子里翻找。
  靠墙的大柜子,就和老式的大衣柜差不多,全木制成,颇为沉重,双扇门上有雕花和镂空,为了保管方便,里面又糊了一层纸,加了锁头。
  是的,仅仅就是糊了纸,加了锁。
  如果是在现代的博物馆里,这样的画作,不说恒温恒湿,至少也应该单独妥善的摆放的,最起码,每幅画得有一个自己的盒子吧,再怎么说都是几十上百万的东西,要求给自己配个盒子,主人应该都是同意的。
  然而,84年的国营商店不讲究这些,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几百幅画有一个大柜子就不错了,不少人家结婚的时候,都没有这么气派的大柜子呢。
  而且,画的价格虽然贵,但也没有贵到夸张的程度,就现在来说,一百八十块钱,也就比王永一个月的工资多一点。
  放在30年后,一名教授一个月也就是万把块的收入,连当代画家的画作都买不起,最多就是买几幅青年作家的画作,而在现代的画室里,青年画家的作品照样是堆在一起放的,当然那,可能会有个盒子,看命了。
  杨锐自从赚到了2000块的稿费以后,就再没有缺过钱,事实上,他在80年代的生活水平,感觉上比21世纪还要好,因此,对于王永纠结的价格,杨锐并没有多想,看他又是小心翼翼的翻找,不由笑道:“王教授,既然说是梅花有名,那就送梅花好了,不差那三五十块钱。”
  “吴昌硕的菊花比梅花便宜一半。”坐门口的老郑淡然来了一句。
  杨锐“啊”的一声,说:“还不到一百块?”
  老郑用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下,说:“小画幅的。”
  “差这么多!”杨锐不是为90块或者八十二块五毛钱而震惊,他是为100副或者200副画节省的成本而震惊,他目前的资金不多了,但买百来副画是没问题的,这些画要是放到30年后,妥妥的就是亿万富翁了,想想都觉得带劲。
  王永代为解释道:“画幅小,很可能是练笔作,年轻人画的练笔作叫习作,成名以后画的,照样有人要,不过,价格就不能像是大画幅的了。大画幅的,一般来说都是有精心准备的,要么是画来送人的,要么是画一个新想法,用的纸张和墨也要好一些。画幅越大,价格就越贵。”
  王永一边说一边挑出两幅菊花来,道:“这两幅水准中上,在吴昌硕的画作里算不错的,再差的就不好送人了。”
  “老王眼睛刁的很。”老郑看了看画上的编号,查后道:“一副85,一副90,要不要?”
  “只能拿两幅吗?”杨锐问老郑。
  老郑道:“你要是自己来,一幅都拿不走,两幅不少了。”
  “拿三幅吧,两个菊花,再要那个大点的梅花。”杨锐笑着争取。
  “看你也斯斯文文的,那你就拿去吧。你拿我开的票去交钱,交了钱,再回来取画。”老郑用舌头舔舔大拇指,在收据上一撮,写了起来。
  一番折腾,出了营业部,杨锐将两幅菊花收起来,双手将墨梅捧给王永,道:“教授,这幅画送给你。”
  “哎呀,你给我做什么……真是的!”王永手忙脚乱的拒绝。
  杨锐嘿嘿一笑,道:“我看您是真喜欢吴昌硕,但您家里肯定没收几幅,师母不肯买给您吧。”
  “一幅一百多呢,我要是买了,你师母能给烧掉你信不信。”王永摆摆手,道:“行了,你自己拿回去欣赏,我想看了,就找你去。”
  “我在华锐做事,拿到的薪水多的花不完,我送给您的,师母就不会烧了。”
  “我不要……”
  “您就收下吧,我给别的教授送得,您就收不得了?”
  “别的教授是别的教授,我从来不收这些礼物的……”
  “教授,收下吧,我一片心意,特意从人家那里要来的……”杨锐强行将墨梅画送给了王永教授,觉得心情很是愉快。
  王永教授亦是心情愉快,对怀里的吴昌硕爱不释手。
  各自回家,王永教授展开吴昌硕的墨梅就细细欣赏起来,杨锐对艺术品兴趣缺缺,但对艺术品后面蕴藏的巨大价值却很有兴趣。
  生物研究会变的越来越贵的,杨锐不希望再回到看人眼色申请经费的时代,当然,他现在也要申请经费,但他现在申请经费只是补充自己的研究,没有生死攸关的危险,心态也就轻松平和许多。
  真到了一期经费申请不到,做了多年的实验项目就要完蛋的时候……杨锐想想那样的压力,都会觉得不寒而栗。
  实验室里的科研汪为什么那么惨?那是实验室负责人自上而下传导而来的压力。
  杨锐现在为什么心想事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换到科研院所里试试看,用电的额度都有限制,想要两瓶墨水都要给后勤科打招呼,一千块钱的经费就要所长签字,一万块钱的经费就要上会讨论,十万块钱的经费?年轻人,你开什么玩笑?至于壹佰万元人民币的经费,那是普通的科研所一年的开销,给你做了研究,全所几百号人得喝西北风去。
  所谓的吃饭财政,不光政府存在,科研院所也存在,北大清华是中国顶尖的研究机构,蔡教授是生物系的主任,且是科学院的学部委员(院士),他能控制的经费额度也就是百万级别,这么点钱用来搞国际级的尖端研究自然是不够的,所以,蔡院士每年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找钱上了。
  国外的研究员也是要找钱的,虽然他们找的钱数额更多,但要说国外的研究员更幸福也不尽然。
  真正幸福的研究员,就是不缺钱的研究员,这也是杨锐追求的目标。
  最起码,不能让自己的项目的生存与否,都由官僚们来决定,杨锐觉得,这应当是自己超过同时代人的地方,也应当是自己的优势所在。
  “就让你们为科学发挥一点价值吧。”杨锐望着展开一幅菊花,细细欣赏,然后,打了电话给景存诚。
  要说党的高级干部,王永同志是擦边,景存诚同志肯定算是了。
  ……
  
637。第637章 恐怖的海豚放预言了!
  
  前几天去健身,好久不做器械了,肌肉有点酸痛,事实上是非常的酸痛,以至于无力对月票榜的掉落做出反应……
  然而,磨刀不误砍柴工,鸟豚目前的身体状况是相当的良好,连耳鸣都被我习惯了!最重要的是,老婆仍然不在家!
  所以,掉到第四根本不算什么。
  距离上一名400票,有点多,但不至于追不上。
  毕竟,我们还有大杀器
  双更从来都不是鸟豚的极限!
  三更是才是!
  三更的海豚,才是恐怖的海豚!
  所以,明天鸟豚会三更的!
  请投月票!
  当然,这么平常的事情,是不值得鸟豚专门开个单章来说明的,之所以开单章,是因为我们并不会只加更一章。
  明天10号三更以后,如果能顺利的爬到第三名,后天11号也会加更为三章的。
  假如一切顺利,后天顺利的爬到第二名,12号也会加更为三章的。
  实际上,12号老婆就回家了,我们到时候看情况再决定之后的行止。
  以上是鸟豚满满的诚意。
  求月票!
  求支持!
  恰逢周一,同学们顺便投个推荐票吧,这个每天都有的。
  求月票!
  求支持!
  ……
  
638。第638章 四千字第一更
  
  杨锐选在晚餐时间到了景家。
  敲开门后,手里提着水果的杨锐,看到的却是穿着个格子纹居家服的景语兰。
  格子服是粉红底色配蓝条纹,看起来有点可爱,完全不符合“景老师”的风格。
  杨锐有点惊讶,景语兰更加惊讶,忍不住用手捂住嘴,美目全是震惊。
  为什么是震惊而不是惊讶,就属于景语兰自己的心理活动了。
  “我还以为……”景语兰脸颊发烫的弯下腰,拿出一双拖鞋,掩饰的道:“我不知道你要来……”
  虽然将自己分的房子让给了杨锐,而且经常一起吃晚饭,还一起做饭洗碗,但景语兰从来没有在杨锐面前穿过居家服,最起码,没有穿过这样的粉红色居家服。
  这对她来说,大约也是一次形象突破了。
  门口的玄关有一个不高的台阶,景语兰半跪的去取鞋,显出纤细而修长的腰肢来,柔软的居家服半垂着,另有一股温婉的气质流出来。
  时年27岁的景语兰,正在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我给景伯父打了电话,想来问他几个问题。”杨锐居高临下的看着景语兰,借着灯光,能瞅到后颈处细细的绒毛。
  “你遇到问题了?”几秒钟的时间,景语兰也调整了过来,抬头问杨锐。
  “小问题。”杨锐想了一下,实话实说道:“我看上了特供老干部的字画古董,但人家不肯卖给我,我就想,伯父应该是老干部吧,能不能托他去买。”
  景语兰奇怪的看了杨锐一眼,重复道:“字画古董?”
  “怎么,不像?”杨锐摆了个pose。
  长的帅随便摆姿势都是帅的,景语兰脸红了一下,道:“从来没见过你写毛笔字或者画画的……爸妈都没回来,你先坐下喝点茶吧,饿不饿?”
  “爸妈还没回来啊。”杨锐重复了一遍,看景语兰持续泛红的俏脸,笑道:“我一天忙的吃牛肉的时间都没有,哪里有时间写毛笔字或者画画呀。”
  “那你会吗?”景语兰眼波流转,问出实质性的问题。
  杨锐无奈撇撇嘴:“不会。”
  转头,杨锐叹口气,说:“谁也没规定买字画就必须会欣赏是吧?一方面,我可以学习欣赏,另一方面,我可以投资嘛。”
  “艺术品投资?”景语兰说的是英文。
  “对,艺术品投资,所以我才想找伯父,如果是一幅两幅的,我也用不着问他了。”杨锐心道:还好景语兰会英文,读过外国书籍,要不然,解释起来还费事。
  景语兰却是好奇的道:“咱们国家的艺术品也可以投资?我前几年去卖家里面的话的时候,根本不值什么钱,和我爸爸当年买的价格差不了多少,要说的话,还是钱更不值钱了。”
  景存诚被关进了德令农场,景家自然衰败,卖光家底也是没办法的事。
  杨锐摇摇头,不想就着这个话题说下去,转而笑道:“我们要看的长远一点嘛,你看国内目前的状况,通货膨胀马上就要来了,物价指数飙升,艺术品价格虽然会延迟一些,但放在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长度来看,价格增长幅度还是会很可观的。”
  “花几十上百块买一幅画,买来放十年二十年,但自己不看?”景语兰笑起来,眼角会有微微的翘动,很是生动迷人。
  仔细想想艺术品投资,杨锐也觉得挺可笑的,但也只是这么一想,转头笑道:“投资就是投资,不能牵扯太多的其他东西,人家都肯给钱了,你还要讲情怀,那就太矫情了。”
  景语兰想了一会才笑,明显是新词太多了,不过,她也习惯了杨锐的作风,一边帮杨锐泡茶,一边问:“我记得你还投资过邮票,它们怎么样了?”
  “放着喽,邮市还在酝酿,估计要再几年才到最高点。”杨锐说话的同时盯着景语兰的手看,她的手指修长,用小茶壶倒水的时候,左手搭在右手上,很是优美。
  景语兰并没有注意到杨锐的目光,务必认真的泡茶以后,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